•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工业金属多头屠杀持续,沪镍跌停!

华尔街见闻9月22日——周五,内外盘工业金属连续第二个交易日大跌,上期所基本金属全线走软。

午后,外盘工业金属全线下挫。LME镍、LME铅盘中均跌超4.3%。LME期锌、期铝一度跌逾2%。COMEX铜盘中跌近1%。

内盘有色金属全盘飘绿。沪镍主力合约跌停。沪铝重挫近4%。沪锌跌近3%。沪铅跌2.37%。沪铜跌1.5%。沪锡跌近1%。

内盘黑色金属期货合约同样大跌。螺纹钢一度跌超5%,收盘跌幅收窄至4.5%。热轧卷板跌5.26%,至8月3日以来最低水平。铁矿石跌3.91%,至每吨466.5元,至两个月最低水平。

周四外盘除伦铅以外,伦铜、伦铝、伦镍、伦锌、伦锡均收跌。伦铜收跌46美元,收报6480美元/吨,一度刷新今年8月中期以来盘中低点至6427.50美元/吨。

消息面上,美国媒体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延长对朝鲜的制裁,市场继续消化消息,令基本金属价格普跌。美联储鹰派言论提振美元反弹,施压以美元计价的外盘基本金属。



近期镍价表现最差,分析师普遍认为因中国环保检查力度加大冲击了不锈钢行业的需求,继而施压镍价走低。英国金属导报(Metal Bulletin)镍及镍铁高级分析师Ellie Wang认为,环保检查已经影响了不锈钢的生产,这反过来冲击了对镍的需求。

中国银河期货表示,近期不锈钢价格和成交量均出现下跌,不锈钢库存增加风险上升。镍价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华泰期货分析师吴相锋认为,镍价下跌原因有两个:一是8月以来,国家对废旧资源税票问题加大查处力度叠加中频炉关停,使此前使用废旧不锈钢作为镍来源的厂家寻求镍铁替代,镍铁需求回升带来镍铁价格大涨。但随着风波过去,这部分镍铁需求就被重新挤压。二是镍铁利润回升,导致产量提升,同时下游不锈钢价格涨幅较高,市场担忧库存累计,因此镍价出现较大回调。

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昨日收跌4.74%,较8月22日阶段性高点下跌22.5%,进入技术性熊市。


现货价格同样大跌,据Metal Bulletin数据,发往中国青岛港的品位62%铁矿石价格本周二跌至7月28日以来最低位每吨68.85美元。8月底以来指标铁矿石现货价已累计跌14%。在国内市场,过去一周天津港铁矿石价格累计下跌约14%;周四下跌7.4%,至63美元/吨,较2月末约93.6美元/吨的今年最高水平低逾30%。澳新银行(ANZ)预计铁矿石现货价格将在60美元/吨上方企稳。

对此,南华期货分析师Fan Qingtian称,市场人气发生转变,随着价格高位徘徊,持有多头头寸的投资者对任何潜在利空消息都十分敏感。

路透社援引CMC Markets分析师Ric Spooner的研究报告结论称,“尽管铁矿石价格从高位回落早在预料之中,但铁矿石市场波动较大而且像现在这样开始出现下跌趋势,无可避免地令人担心价格将跌到多深。”他还称,在下月国内重要会议之前,投资者可能持谨慎态度。

刚刚,微软刷新了SQuAD记录

在今年7月份,科大讯飞与哈工大联合实验室(HFL)提交的系统模型夺得第一,这也是中国本土研究机构首次取得该比赛的冠军。当时科大讯飞北京研究院院长王士进博士告诉AI科技评论SQuAD的成绩刷新得很快,基本两周或者一个月就会被刷新一次。

SQuAD(Stanford Question Answering Dataset)是行业内公认的机器阅读理解领域的顶级水平测试,被誉为机器阅读理解领域的ImageNet。SQuAD与ImageNet具有诸多共同点: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测试集,负责人都是斯坦福的新锐青年学者,都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青睐。


在ImageNet负责人李飞飞在今年IJCAI大会上的《ImageNet:Where we have been,Where we are going》演讲中,李飞飞曾提到这样一个细节:ImageNet团队试图在 2014 年结束竞赛的一个子项目,但却遭到了来自Google、Facebook 等公司的阻力,因为“产业界非常喜欢这个基准”,同样,SQuAD也很讨产业界的喜欢,参赛者包括来自微软总部及微软亚洲研究院、Salesforce、科大讯飞、谷歌以及卡内基·梅隆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目前在排行榜上,前三名均来自产业界。

SQuAD数据集刚刚进入第二个年头,目前精确匹配(Exact Match)和模糊匹配(F1-Score)的结果在80%左右,从正确率看大致相当于ImageNet在2012年到2013年的水平,但从难度看,SQuAD要略高于ImageNet:人类在ImageNet测试的错误率在4%左右,而SQuAD人类的精确匹配和模糊匹配错误率分别在18%和9%左右。此外CNN 对模式分类非常适合,其最初就是为识别二维形状而特殊设计的,而在阅读理解领域,虽然大家都在使用深度学习,但始终缺乏像2012年在ImageNet上横空出世的AlexNet这样的突破。


科大讯飞北京研究院院长王士进博士告诉AI科技评论,目前成绩较好的队伍基本都采用的是模型融合(ensemble)的方式,即对于问题提出不同的模型,然后对这些模型进行一个融合,而在融合的过程中,对模型的选型,即如何选择更优秀、鲁棒性更好的模型至关重要。

但使用好的单一模型取得的成绩与模型融合相差不大,微软AI研究院在这个月提交的一个单模型测试结果就得到了第五名的成绩。由于模型融合会增大对应的计算量,最终工业界是否会对正确率和消耗的资源进行平衡,开发一款“经济实用型”的产品还未为可知。

但工业界会永远为每一个零点零几的提升而努力。“我们技术上最近有一些升级,预计近期会更新一次结果。”王士进表示。


乐视网要求贾跃亭履行借款承诺 孙宏斌正式与贾对立

证券日报9月22日——

虽然孙宏斌此前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力挺贾跃亭。但在各方因素的助推下,孙宏斌还是不得不与贾跃亭站在了对立面上。

    9月21日晚间,乐视网发布公告称,为督促控股股东继续履行承诺,公司董事会近期已发函与贾跃亭,提醒并要求其继续履行借款承诺。

    不过乐视方面称,公司股票自2017年4月17日起停牌至今,鉴于近期贾跃亭资产冻结等状况,贾跃亭未来履行承诺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近日,贾跃亭在香港、美国两地奔波,除了与投资人对乐视汽车的融资事宜进行谈判外,也在全力解决乐视非上市体系债务问题。而该债务也包括乐视非上市体系与上市体系之间的。据悉,贾跃亭融资已有进展。不过,贾跃亭要完全解决资金问题或尚需时间,乐视网此时要求贾跃亭履行借款承诺,或也仅能起到监督作用。


    乐视网向贾跃亭发函

    有何内情

    乐视系创始人贾跃亭关于减持所得资金借给上市公司的承诺一直受到业界关注。

    乐视网在9月21日发布公告称,2017年上半年,在公司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贾跃亭因自身债务问题以及个人控制的乐视非上市体系公司债务问题,未能按照此前承诺将减持资金继续借予上市公司使用。为督促控股股东继续履行承诺,公司董事会近期已发函与贾跃亭,提醒并要求其继续履行借款承诺。

    根据公告,2015年至今,贾跃亭减持资金借予上市公司的最高额为47亿元,累计发生额为113亿元。

    贾跃亭虽然已经卸任乐视网所有职务,但仍是乐视网第一大股东。按乐视网8月28日公布的2017年半年报,乐视网分别归还了贾跃亭、贾跃芳260万元和4.3亿元的借款。乐视网还款后,该公司对其大股东贾跃亭和他姐姐贾跃芳的借款,已全部还清。

    这原本是一笔无需优先偿还的借款。按贾跃亭和他姐姐贾跃芳在2015年及2014年减持乐视网股票时的承诺,他们减持套现后的资金,将全部借给乐视网,支持其运营,而且不收利息。这些承诺的有效期至少为60个月(5年)。但是贾跃亭姐弟对乐视网的无息借款承诺未借足5年,乐视网提前还款,引发外界热议。


    与此同时,该笔借款,也引发了监管部门的关注。9月12日,深交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向乐视网发去了关注函,称高度关注贾跃亭减持资金承诺履行情况,要求乐视网说明贾跃亭还款的时间、金额、还款原因,以及贾跃亭是否存在违反承诺的情形并说明理由,并要求乐视网的保荐机构、律师分别对此发表明确意见。

    9月21日,乐视网对此发布公告回复称,大股东贾跃亭借款采用随借随还模式,公司根据生产经营所需以及经营业绩统筹考虑来保证借款的时间和规模。为督促控股股东继续履行承诺,公司董事会近期已发函与贾跃亭,提醒并要求其继续履行借款承诺。

    孙宏斌首度与贾跃亭对立

    在贾跃亭赴美之后,孙宏斌已经对乐视网拥有实控权。而此次乐视网在监管部门的监督下,要求贾跃亭继续履行借款承诺,也将孙宏斌推向了贾跃亭的对立面。

    在乐视资金链危机爆发之初,孙宏斌不惜拿出150亿元入局,拯救了贾跃亭。此后在外界媒体多次直指贾跃亭跑路之际,孙宏斌也在朋友圈表明态度:“不盖棺不定论。支持老贾。”

    而在不久前融创召开的半年业绩会上,孙宏斌也一边抹泪一边表示,贾跃亭有企业家精神,并称,“我一定要把乐视做成一个好的公司”。

    面对外界指责贾跃亭转移乐视资金时,孙宏斌也为其正名,直言:“贾跃亭并未挪用乐视网的资金。”

    不过,这次在监管部门的施压之下,孙宏斌不得不向贾跃亭发出继续履行借款承诺的要求。

    消息人士透露:“此次在孙宏斌进驻、贾跃亭渐退时,乐视网全数归还贾跃亭的借款,必然是在孙宏斌认可之下完成的。而此次孙宏斌再向贾跃亭讨要借款,要求其履行承诺,或也是在监管部门施压下的举动。但未来随着乐视上市体系和非上市体系之间问题和关系的屡清,孙宏斌和贾跃亭必然不能再站在同一战线。”

住建部发文再定性共有产权房:优先供应无房家庭

21世纪经济9月22日——共有产权住房将要开始承担新的历史使命了。

9月21日,住建部下发《关于支持北京市、上海市开展共有产权住房试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鼓励两市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结合本地实际,大胆探索,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意见》要求,发展共有产权住房,要制定具体管理办法,明确供应对象范围,建立健全共有产权住房配售定价、产权划分、使用管理、产权转让等规则,明确相关主体在房屋使用、维护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共有产权住房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分析人士指出,未来公租房、年轻人为主要需求群体的租赁住房、流动性较差的共有产权住房、无限制但供应较少的商品房,将共同构成一线城市和热点城市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成为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明确强调家庭收入条件

据了解,北京市、上海市积极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已有阶段性成效。北京目前已明确未来五年供应25万套共有产权住房的目标。上海市截至2016年底已供应共有产权保障住房8.9万套。

《意见》提出,发展共有产权住房,是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试点过程中应当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满足基本住房需求的基本原则。

具体而言,《意见》从供应对象、管理制度、运营管理主体、规划建设和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

在供应对象方面,明确面向符合规定条件的住房困难群体供应,优先供应无房家庭,具体供应对象范围由两市人民政府确定。

这与2014年住建部等六部委发布的《关于试点城市发展共有产权性质政策性商品住房的指导意见》要求明显不同,该意见规定,共有产权住房主要与新型城镇化规划相衔接,政策性商品住房主要面向住房困难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以及符合规定条件的进城落户农民和其他群体供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此次《意见》并未强调家庭收入问题。而此前试点的上海、淮安等地,共有产权住房均用于满足在住房和经济两方面均存在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

上海从 2010年开始推出共有产权保障房制度试点,在多次修改和放宽准入规则后,目前主要针对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家庭(3人以上)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6万元、人均财产低于15万元的家庭,2人及以下家庭标准可以适当放宽。

而根据9月20日北京公布的《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符合北京住房限购条件且家庭成员名下均无住房的家庭,除少数几种情形外,均有申请资格。此外,北京方面专门强调,共有产权住房中,用于满足在本区工作的非本市户籍家庭住房需求的房源应不少于30%。

这也使得新的共有产权住房,在性质上与此前试点有所不同。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认为,此次共有产权住房工作试点,是住房市场的供给侧结构调整的重要步骤,其目的是在满足最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同时,实现住房供给链的全覆盖。

顾云昌表示,在普通商品房价格较高、公租房等保障房基本覆盖了最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的当下,一线城市满足住房需求最困难的群体已经从经济困难的最低收入群体,变成了经济上并不困难的中等收入的城镇户籍无房家庭和以年轻人为主的“新市民”。从北京公布的政策来看,这两类群体也成为了共有产权住房覆盖的主要群体。


居住条件更好但限制流转

由于针对的覆盖群体不同,在新一轮北京、上海的共有产权住房试点中,如何保障共有产权住房的居住属性,实现“既能住得好,又要不让炒”,成为政策制定的重要焦点。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共有产权和普通住房的本质区别就是,通过减少流动性来换取购房成本的降低。换而言之,共有产权住房的转让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即政府回购优先。

在北京的最新政策中,共有产权住房的流动性,被进一步严格限制。

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9月20日公布的《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删除了转让规定中的一条,即“共有产权住房购房人和代持机构经协商一致,可共同向其他符合本市住房限购条件家庭转让房屋。新购房人取得商品住房产权。购房人和代持机构按照所占产权份额获得转让总价款的相应部分”。

简单地说,在现行办法下,原购房人只能转让个人所持共有产权住房份额,但无论是原购房人还是新购房人,都不能购买政府份额的产权。


政府所持产权不出售,这也意味着,共有产权住房的性质不会转变为商品房,将只会在共有产权资格家庭中流转。其流动性大大降低,也更符合其“主要满足居住需求”的属性设定。

不仅是流动性,居住属性方面,由于新的共有产权住房需要满足现代年轻人和中等收入家庭的消费和生活需求,与过去的保障房不同,对共有产权住房的住房品质、面积标准、社区环境、设施配套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此,北京方面多次强调,共有产权住房的规划、设计、建设,将以不低于甚至优于商品房的品质和质量标准进行。

这在政策层面也有体现。2014年《意见》要求,单套建筑面积控制在90 平方米以内,但此次《意见》仅规定共有产权住房应以中小套型为主,并未作出具体面积限制。

实际上,主要用以满足中等收入家庭的共有产权住房可能会大于此前的试点控制面积。北京方面规定,公共租赁住房面积在60平米以下,共有产权住房则将严格控制60平米以下的套型比例,同时城六区套型上限90平米,郊区最大不超过120平米,要“通过政策设计引导住房梯度消费,满足不同人群住房需求”。

这也让共有产权住房的价格和产权比例引人关注。新城集团高级副总裁欧阳捷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在一线城市现有的政策条件和市场环境下,为了尽可能发挥共有产权住房的居住属性,防止伤害居民购买积极性,应当由政府在产权比例分配中占到大头。

资金充沛 中国成为新一代核反应堆技术集中地

华尔街见闻9月22日——中国对于能源的需求正从传统的燃煤、天然气,扩展到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其中就包括大力发展新一代核电技术

本月19日,中国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上公布了新一代核电技术“高温冷气堆”开发情况。

参考消息文章表示,中国代表在发言中提到,经过5年的开发,目前已在山东省建成了高温气冷堆,并计划于明年4月前完成实证工作并投入商用。韩国《朝鲜日报》则表示,中国的高温冷气堆属于第四代核电技术,领先韩国整整一代。

按照核反应堆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来分,目前一共有四代核电技术,其中四代核电被认为是目前最安全的核电技术,被外界称为“不会熔毁的反应堆”。


第四代核电技术中,除了中国研发的高温冷气堆之外,比尔·盖茨大力推广的行波堆技术也受到中国的欢迎。

不久前,中国核电宣布出资设立合资公司中核河北核电有限公司,新公司将采用的正是行波堆核电技术。中国核电全资子公司中核技投也在本月宣布,与公司关联方共同出资设立行波堆投资公司。

据了解,行波堆技术可以直接利用被废弃的铀同位素,将天然铀资源中的利用率从现在的0.7%大幅提高到30%至40%,甚至60%至70%。而且该技术无须换料及后处理,可以降低核扩散风险。


中国也在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三代核电技术,比如AP1000和AFCR。

美国核反应堆制造商西屋电气近日表示,希望目前公司在中国建设的两处AP1000反应堆能从明年开始运转。

2016年,加拿大兰万灵集团坎杜能源公司和中核集团、上海电气集团签署协议,共同成立合资企业,研发和推广先进燃料重水堆(AFCR)。AFCR对于铀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相对廉价的钍资源的利用能力,使得其极具竞争力。


中国是目前全球核电发展最快的国家。

2016年数据显示,中国在运核电机组数为34台,仅次于美国、法国、俄罗斯,位列全球第四;在建核电机组20台,占全球在建核电机组数的40%,位居全球首位。

经济日报报道,由国际清洁能源论坛(澳门)主编的《中国核能产业发展蓝皮书》将于今年12月正式发布。

蓝皮书指出核电在中国可以大规模代替煤炭,并预计到203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年发电量8400亿千瓦时以上,有望超过美法两大核电强国。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Charles W. Forsberg接受美国主流媒体采访时认为,更少的限制以及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让中国不仅仅推动核电发展,还在推动任何可以满足其能源需求的技术。

三四季度房地产投资逆风已现

华尔街见闻9月22日——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同比跌幅近六成,楼市“金九银十”黯淡开场。

易居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9月上半月,所监测的5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减少34%。其中,一线、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跌幅分别达59%、32%。


“金九银十”成色不足

一线二线城市成交量出现大幅下滑。易居研究院发布报告称,9月上半月,所监测的5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080万平方米,环比增加4%,同比减少34%。这种表现仅好于春节前后的淡季和今年8月的高温淡季。

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上半月从环比变动情况来看,一线、二线、三线5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幅分别为:14%、-1%和8%,同比跌幅分别为59%、32%和30%。

中信建投首席地产业分析师陈慎表示,他的团队跟踪的51城和全部79城数据显示,今年七月、八月和九月三四线城市成交量基本回缩到了2015年同期水平。

另有数据显示,三四线城市成交量已经占到全国成交量的77%,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一二线城市成交量下降所致。


中原地产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一二线城市热度已经被3月份开始的调控明显抑制。调控政策带来的一二线城市房价拐点首次全面出现,最近3年,15个热点城市首次出现全面停涨,并终于首次出现了全面的下调。最近几个月,三四线城市成为去化库存主力军。

房贷利率上浮成为另一大重要变量。融360数据显示,1-8月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八连升”,升至基准利率的1.04倍,全国533家银行中90.8%不再提供优惠利率。

本周,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的商业银行明确提高首套房贷款利率,上浮5%至10%成主流,同时各地监管部门严查消费贷变相进入楼市的行为。

对此,中国央行营业管理部表态,房贷利率调整是银行在严格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市场利率整体上扬的背景下,根据市场资金水平变化、自身资产负债管理需要所采取的自主行为。

首创证券分析师韩笑认为,考虑到二三线城市的高成交比重,房贷利率的集中上浮将对需求端构成实质性的抑制作用,短期定向加息效应升温将显著影响成交意愿;同时,近期消费贷的严格监管也将进一步压缩居民端杠杆空间。

可见,今年的“金九银十”很可能成色不足,这提前为市场刮来一阵冷风。


开放商信心“回落” 

“金九银十”黯淡开场,预示三四季度房地产投资逆风已现。

渣打银行发布了一份最新调研报告显示:开发商信心明显出现回落趋势。

开发商所担忧的问题包括如下几方面:

1、销售前景转淡、融资趋紧致使建设前景更为谨慎,为2017年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蒙上阴影。

2、房地产销售降温、融资成本开始上升、开发贷和房贷收紧可能对下半年的房地产投资增速造成影响,并遏制下半年房价上行,持续紧缩政策也可能加剧房地产行业面临的不利环境。

3、下半年全国房地产交易量可能减速,因为支撑一季度靓丽房屋销售数字的二、三线城市房屋销售在二季度失去了动力。

实际上,楼市调控悄然扩围,特别是中西部城市大幅加码。

据华尔街见闻了解,下半年超过20个城市出台房地产市场“加法”政策,包括防止消费贷和信用卡借款流入房地产市场、增加限价商品房供应、推进限地价限房价项目、停止办理实行的“商转公”贷款业务、限购门槛升级、差别化房贷政策、调整土地交易规则、增加一二线城市土地供应等。


业内人士表示,中西部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已成为调控频繁区域,根据3-6个月的政策作用周期,政策效果最快将在今年年底出现。

穆迪发布报告称,未来6~12个月房地产开发商将面临挑战。由于调控措施持续收紧,预计年内中国房地产销售增速会继续放缓。截至8月25日,13家受评开发商的评级展望为负面,占受评中国开发商的25.5%。

积极拿地的背后,大型房企开始出现微妙的态度变化。比如,恒大在半年报中称,准备在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将土地储备总量控制在每年负增长5%-10%。融创中国在半年报中称,上半年土地公开市场热度不减,出于谨慎考虑,大幅减少在土地公开市场拿地。

渣打报告的调研中,受访开发商特别指出了对销售前景转淡、融资趋紧的忧心。近期上市房企财务数据也印证了这个担忧。今年上半年,66家A股上市房企融资整体是以银行的开发贷为主,取得银行借款规模6354亿元,同比上升32%。

根据广发证券研究团队了解,上半年银行信贷资源也多向大中房企倾斜,从现金流量表中也能看到,大中房企取得银行借款的增速较高,而小房企甚至出现了同比下降,行业目前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加剧。

此外,债券融资较去年和前年出现大幅缩水。今年上半年,66 家A股上市房企债券融资规模仅405亿元,同比降幅高达70%;而去年和前年债券融资整体规模分别高达1992亿元和前年1723亿元。

黑色系延续夜盘跌势 锰硅一度跌近5.5%

华尔街见闻9月22日——周五,内盘商品期货延续夜盘跌势,锰硅一度跌近5.5%,LME期铅与期镍则一度下跌3%。

截至发稿,锰硅跌幅扩大至5%以上,沪镍、焦煤、焦炭、铁矿石跌超3%,稍早一度跌破4%。

A股市场方面,选股宝主题库显示,钢铁、有色钨跌超2%,铁矿石、有色钴、有色铝、有色铜均跌近2%。


对冲研投专栏作者易则投资黑色研究总监蒋维波预计,焦煤四季度供求过剩已定,冬储为煤价最大支撑:

四季度焦煤供给过剩1177万吨,占季度总产量的9.70%,而去年同期焦煤供给缺口497万吨,今年三季度焦煤供给缺口203万吨,因此四季度焦煤供需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

综合来看四季度焦煤供给过剩已定,冬储为煤价最大支撑,预测四季度煤价震荡偏弱运行概率较大。

长江证券钢铁小组分析称,黑色期货大跌,源于库存累积加剧市场担忧:

一方面,本周虽然贸易环节钢材社会库存环比小幅下降0.50%,结束了8月中旬以来连续5周的累积,不过,钢厂环节钢材库存却一改此前整体去化态势,反而环比增长2.17%,并最终导致钢厂、钢贸合计口径钢材库存环比仍有累积,显示当前行业整体供需状况并未改善。

另一方面,从钢材库存结构上来看,本周钢厂库存上升、钢贸库存下降,似乎意味着贸易商情绪谨慎,存在主动降价去库可能,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恐慌。      

长江证券钢铁小组认为,供给侧改革红利并未消退,市场需要的只是时间:

由于市场目前对于采暖季限产等供给端政策预期相对充分,因此,除非政策后续有新的变化,在限产正式执行强力支撑供需格局之前,若想维稳甚至提振价格,需求端因素此时或许更为重要。

考虑到经济自然运行具有韧性,环保限产压制需求幅度较小且只是推迟并未消除,后续需求企稳仍然值得期待,市场需要的只是时间。


外盘方面,LME期铅与期镍一度下跌3%。

周四,中国商品期货市场一片惨淡,黑色系大跌。工业金属惨遭屠杀,中国铁矿石跌入熊市,伦铜创一个月新低。

日盘锰硅期货收盘封跌停,焦煤、硅铁收跌逾5%。铁矿石跌超4%,创今年7月18日以来新低,郑煤、焦炭、橡胶跌超3%,螺纹钢、热卷跌超2%。

夜盘黑色系延续跌势,焦煤、动力煤分别收跌3.4%、4.1%、1.5%,铁矿石收跌3%。

当日,中国铁矿石期货创两个多月新低,较近期高点跌逾22%,进入技术性熊市;外盘伦铜盘中创一个多月新低;伦镍一度跌超6%。

路透认为,周四中国铁矿石将近5%的跌幅反映出,在全球矿商扩大生产和近期中国钢铁需求可能下降的背景下,投资者担心供应过剩。

其指出,铁矿石新增供应部分来自全球最大铁矿商淡水河谷S11D项目产量增加,今年9-12月四个月的产量预计将达到900-1100万吨,仅比前八个月产量低1000到3000万吨。

中国方面,8月国内钢铁产量触及创纪录高位7459万吨。随着环保检查力度加大,各级政府考虑在未来数月强制关停部分钢厂以减少冬季空气污染。

铁矿石期货价格的下跌不仅拖累了基本金属价格,同时也连带镍、锌等小金属价格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