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春节楼市环京样本:燕郊部分二手房价格“腰斩”

自从去年3月份在环京区域购置了一套商品房之后,张晓刚(化名)一整年都在关注燕郊楼市的变化。就在最近,他卸载了“链家”App。“房价已经跌近一半,不敢看了。”张晓刚落寞地表示。


2018年狗年春节假期前的某一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跟随购房者赵晓伟(化名)来到位于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的三河不动产登记处。购房者与中介们还是沿袭了“早办完早省心”的心态。早上九点钟,这一天需要办理业务的购房者已经基本到齐。大厅里人并不多,稀稀落落也不过四五家。临近中午时,大厅早已没有办理业务需求的购房者。


这是环京楼市在狗年春节的一个侧面。与上一年春节相比,受严厉调控政策的影响,环京楼市展现了从炙热到冷清的过山车式状态。


环京市场冷淡


燕郊是环京楼市的典型区域。如今,居住在这里的绝大部分也是外地人口。春节假期期间,与大城市一样,燕郊平日拥挤的街道宽敞了不少,两旁的饭馆也多是关闭状态。


“这里住的多数是工作在北京的北漂。过年期间,基本也都返乡回家了。”链家一位中介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去年相比,狗年的环京楼市冷淡不少。


燕郊当地一位中介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市场最火爆时期,他们公司规模至少比现在扩大一倍。随着市场的急转直下,不少中介人士转去其他区域或者直接转行。如今,还在环京坚持从事房屋买卖的中介们收入状况并不好。

“年后重磅炸弹,全南向户型,单价22003/平米,83平米,183万最低价,随时看房随时签约,可以3成首付,不要再等了。”这是坚守在燕郊的中介人士发布的某楼盘促销信息。类似这样的促销信息随处可见,但前来咨询的客户并不多。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得绝大部分购房者对该区域失去了信心。


由于市场冷淡,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二手房业主对客户的付款方式也不再挑挑拣拣,可以更多样化。一些开发商甚至针对购房者推出了分期首付、草签等促销方式。


某代理机构一份内部报告显示,环京楼市在近一年来整体呈现过山车式走势。目前环京的成交主力产品为资质限制的住宅产品,由于几个区域纷纷实行草签(或无忧购房政策),刺激无资质客户购买,促进了住宅市场的成交。2017年12月,环京9个热点项目占七区市场份额约73%,以住宅成交为主,除廊坊外,其他区域成交客户以投资客为主,低价折扣、首付分期、草签成为项目标准动作。


相比之下,2016年环北京市场商品住宅成交同比“量价齐升”,其中成交面积1764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6%;成交均价9395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6%;环京市场成交金额占大北京整体市场的37%,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

新的外溢需求


燕郊镇,隶属于河北省三河市西市区,北临三河市高楼镇,距市政府所在地三河市泃阳镇25千米,距北京市区30千米。西部与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西集镇、宋庄镇隔潮白河相望。面积105.2平方千米,人口120多万人。辖55个行政村。


受地缘因素影响,不少北漂刚需人群将燕郊定为首次置业起点。同时,早期相对宽松的购房政策也吸引了不少投资客。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链家网看到,燕郊不少二手房小区房价几近腰斩。以福城上上城五期为例,该小区在2017年3月份最高峰时期成交价上涨至28000元/平方米,但如今成交价已经普遍跌至16000元/平方米;首尔甜城2017年3月份最高峰时期成交价至36000元/平方米,但如今成交价已经普遍跌至23000元/平方米。环京其他区域楼市也普遍跌回调控前的状态。


据某代理机构监测,环京区域除了廊坊楼市主要为本地刚需支撑以外,包括涿州、燕郊、永清、香河仍主要为来自北京的投资客。


上述代理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短期频繁的调控政策和信贷周期性影响二手房交易,使得购买者的购买难度达到最高,未来政策的适当放松很可能让交易重回正常区间。不过,该人士认为,随着环京建设,未来环京区域所承担的外溢需求将不同于以往的投资外溢,而是因承接首都疏解功能产生的刚需外溢需求。


2017年11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为了承接首都疏解功能,河北省确立了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冀南新区、白洋淀科技城、正定新区等11个省级和一批市县级承接平台。2014年以来,河北省累计引进京津项目15560个,引进资金达13901.17亿元。



数据显示,目前河北省与京津合作共建各类科技园区55个、创新基地62个,吸引1350多家京津高科技企业落户河北,与之相应的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河北·京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等一批国家级试验区获批。其中河北·京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涵盖石家庄、保定、廊坊、沧州、衡水五市11个园区,已被科技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其专项资金达到2000万元。


吉利集团成戴姆勒最大股东 吉利汽车大涨近8%

吉利汽车周一(2月26日)开盘大涨5.86%,日内涨幅扩大至近8%。吉利方面2月24日宣布,吉利集团(由李书福拥有、吉利控股集团管理)已通过旗下海外资金主体收购戴姆勒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

受吉利汽车利好消息影响,港股汽车板块全线上扬,长城汽车H股开盘涨逾10%,现涨6.6%。

吉利A股概念股中,宁波高发开盘涨4.4%,现涨3%;拓普集团开盘涨4.9%,现涨4%。长城汽车A股涨6.6%,现涨5.9%。2月23日长城汽车发布公告,公司与宝马在北京签署了意向书。双方拟利用其各自在汽车行业的技术和商业知识,以合资公司的形式在汽车领域开展合作,双方的合作将主要聚焦于新能源汽车及未来技术。 

恒生指数现涨0.56%,国企指数涨0.85%。

港股板块方面,汽车板块涨1.3%,采矿、金融、工业制品等板块均涨超1%。

吉利集团成戴姆勒最大股东 交易市值近90亿美元

2月24日,李书福旗下吉利集团有限公司宣布,通过旗下海外平台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交易市值估计近90亿美元。


收购完成后,吉利集团将成为戴姆勒最大单一股东,并承诺长期持股。这一交易将成为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西方汽车工业中的最大手笔投资,目前还有待中国监管机构审批。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接受央视财经专访时称,下一步吉利集团将与戴姆勒集团就战略协同、技术开发、电动化、智能化等领域展开深入讨论。


李书福称

我们必须实现合作,这个股权投资才有意义。我们的任何的投资,任何的股权拥有,都必须要实现战略合作,都必须要为我们的核心产业服务,这是一种战略上的思考。


对于此次投资,李书福认为是为了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了吉利汽车工业的发展,服务于国家战略。


当然,任何的单边想法都是不会成功的,我们的投资必须要有利于戴姆勒的发展,只有双赢的合作,双赢的项目,才有可能有未来,有生命力。因此我们要重点讨论这个问题。具体而言,我们会共同讨论数字技术、线上服务、新能源科技以及共享出行等方面的合作。


上证报援引业内专家称,吉利收购戴姆勒股权是一次双赢的选择:


对奔驰而言,中国市场贡献巨大,因此,获得中国车企的入股、与中国领军自主品牌企业建立良好关系,才能保证奔驰汽车业务的稳定发展。


对吉利而言,此次再出手也是继收购沃尔沃、宝腾、路特斯等之后,吉利海外战略版图上的又一次大规模布局。这不仅可以推动吉利进一步进军欧洲高端车市场,未来还可能接入戴姆勒的电池技术,进一步提升吉利自身产品的技术研发能力。

兴业证券张忆东:年初急跌后风险偏好短期改善 今春反弹可期


2月初美股剧烈波动引发全球股市快速调整,标普500指数从前期高点最大回撤12%,恒指从前期高点最大回撤超过13%。兴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忆东指出,

过去数周美股大跌引发全球股市调整,随后美股反弹又带动港股及其他新兴市场反弹。

短期港股行情又开始按照自己的逻辑进行演绎,风险偏好改善。

新经济公司上市制度预计4月下旬或开始接受上市申请;3月份进入港股业绩密集发布期,中资企业业绩超预期的概率大。

 

中国股债汇齐齐上扬:创业板大涨近3% 在岸人民币升破6.32

2月26日周一,中国股债汇市场同步走高。A股大幅高开后走势分化,债市与人民币则持续走强。


A股集体高开,沪指开盘涨0.6%,重新站上3300点,深成指涨0.64%,创业板涨0.86%。在注册制改革延期的影响下,次新股开盘领涨。


创业板指及中小板指开盘后不断走高,截至早盘收盘,创业板指大涨2.89%,报1717.08点。


沪指早盘则现V型走势,高开后一度转跌,随后重回上涨。


开盘后不久,权重股及白马股开始整体下挫,房地产板块及白酒板块跌幅居前,上证50指数跌幅一度达到0.76%,拖累沪指迅速下挫转跌。


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收涨0.72%,重新站上3300点报3312.77点。深成指收涨1.71%,报10845.22点。上证50指数收涨0.06%。

截至早盘收盘,大盘仅有房地产板块录得微幅下跌,万科A收跌2.36%,招商蛇口跌3.88%,保利地产跌4.09%,华夏幸福跌2.47%。统计局周末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一线城市新建住宅出现32个月以来首现同比负增长。

 

债市方面,国债期货小幅高开后齐齐拉升。10年期国债主力期货T1806早盘收涨0.33%,5年期国债主力期货TF1806涨0.15%。

在岸人民币开盘涨超100点,目前涨破6.32报6.3157。周一人民币中间价报6.3378,较上周五上涨104点。


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将于2月26日至28日召开,相比以往的9-11月期间召开,提前了半年有多。中信策略认为,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前召开,叠加“两会”因素,市场风险偏好将受到提振。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延期获批,中小板指高开0.60%,开盘后继续走高,目前涨幅已经超过1%。注册制改革或加大上市公司数目,令A股现行的估值体系面临挑战,次新板块以及估值普遍偏高的创业板首当其冲,而注册制改革延期也令对应的高估值板块受益。


目前中国股票发行采取核准制,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但注册制改革受2015年A股大幅波动的影响推进迟缓。2018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延长2年,至2020年2月29日。


6500亿美元!高盛:今年美股回购规模将再创历史纪录

今年以来,美国股市上演过山车行情,首先出现了大量资金涌入股市的“股疯”情景,之后又有2月上旬的剧烈震荡。除此之外,美国股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回购规模。


最近几周公布大规模回购计划的公司包括:思科(250亿美元),富国银行(226亿美元),谷歌母公司Alphabet(86亿美元),苹果可能进行的600亿美元(瑞银估计)。


据高盛的统计,今年以来美股回购规模已经达到1710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这一数字也是近十年来美股同期回购规模平均值(770亿美元)的两倍还要多。

今年以来以及历史同期公布的股票回购统计


根据高盛对标普500上市公司现金使用量的推算,今年美股的回购规模还将持续扩大。在上周五发布的研究报告中,高盛首席证券策略师David Kostin调高了他对标普500上市公司2018年现金支出的预期。Kostin认为,受到税改和高EPS的影响,美国上市企业今年的现金支出将提高15%至2.5万亿美元,其中将有1.2万亿派发给股东分红,其余将用于公司发展。


在现金支出中,美国标普500上市公司全年资本性支出将在2018年增长11%,达到6900亿美元,仍然是现金支出中最重要的资金去向,高盛指出,这主要是源于美国上市公司强劲的营收增长以及管理层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此外,股票回购将从去年的5270亿美元增长到今年的6500亿美元,增幅达23%。2018年也将成为美国史上股票回购最多的一年。

高盛预计的标普500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流向(单位:亿美元;)


2009年以来,企业一直是股票回购的主体。根据美联储的数据,2009年以来,非金融企业通过股票回购买回了3.3万亿美元的股票,居民和机构(保险公司和养老金基金)同期分别出售了6720亿美元和1.2万亿美元的股票,共同基金和ETF则购入了1.6万亿美元的股票。


此外,去年年底通过的税改法案也是刺激美国大公司股票回购的重要因素。这一能够减免企业税负的法案鼓励企业将资金从金融投向实业。


大规模的股票回购意味着什么?

来自大部分股价不受限制的公司巨大的股票需求,对股票价格波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Artemis对冲基金经理Christopher Cole一直警告说,在波动性已经被人为地并且危险地压低的同时:


股票回购实际上造就了低波动性,股票回购就像是一个巨大且综合的波动性空头。


彭博社也暗示了股票回购可能带来的危险:


过去十年左右公司大幅增加了回购,如今集体成为最大的单一买家。有些人把这称作市场的自噬(self-cannibalizing),当然更好的说法是股权萎缩(equity shrink)。


举债回购股票可持续吗?


此外,正如两年多前法兴银行提醒的那样,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公司债务空前增加的解释大致可以用一个词来解释:股票回购。事实上,正如法兴银行所揭示的,本世纪以来几乎所有的美股回购都是举债完成的。



于是,问题越来越多。公司通过发债得来的现金来回笼资金。IMF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去年春季,IMF在一份报告中称:


由于股票回购,美国大型公司自2009年以来共计发行了3万亿美元的净负债,美国公司债务总额达到13.7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点,同时造成美国公司的两极分化。


13 D研究公司创始人Kiril Sokoloff看来:


税改法案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并不均衡,大企业,例如掌握美国1万亿海外现金80%的最富有10%公司将更多获益。而随着发债成本上升,(小企业面临的处境更加艰难),大企业的股票回购能否抵消小企业在未来引发的动荡?


最近几个月,一方面是回购规模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则是发债成本越来越高。

对未来的回购造成威胁的,不仅仅是发债成本的上升,更有可能是企业治理和政治方面的威胁。13 D在上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随着税改法案的出台,美国民众对回购的反弹正在加剧。目前已经公布的回购规模远高于工人奖金大约63倍。


去年十月,Christopher Cole就指出:


2009到2017年的牛市后半期是建立在股票回购塑造的估值错觉之上的。由于每股收益并未由于股票回购而增加,而且股票回购后往往股价上涨,所以导致看起来股票回购造成市盈率下降。


股票回购是低波动性的主要成因。大量对价格不敏感的买家随时准备购入股票,股票回购产生较低的波动性、较低的流动性,这反过来则刺激了更多的股票回购,进一步刺激了做空波动性的策略。


就像蛇吞食自己的尾巴一样,市场不可能无限期依靠股票回购来滋养增长的幻觉。

 

华人置业业绩不佳 “香港女股神”甘比考虑抛售恒大

没能守住“最年轻香港女首富”的宝座,身为华人置业执行董事的“女股神”陈凯韵(昵称“甘比”)考虑抛售恒大股票。


2月22日,华人置业公告2017年业绩。截至2017年12月31日,华人置业收入达到15.17亿港元,同比下滑60%;公司拥有人占本年度溢利为37.1亿港元,同比下滑42%。


华人置业在公告中指出,收入显著下降主要由于买卖物业的销售和租金收入总额减少,其中,租金收入总额同比下滑39%,物业销售同比下滑66%。


根据公告,在2017年度中,华人置业以131.8亿港元的代价购买中国恒大85.8亿股股份,相当于后者截至2017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本总数的6.51%。


华人置业称,该年度通过恒大股份之公平值变动的未变现收益达到99.3亿港元。据华尔街见闻计算,2017年度,恒大股价累计涨超4倍。

公告提及,当中国恒大集团的股价达到满意及吸引水平,公司可能考虑变现所持中国恒大集团的部分股票。截至12月31日的一年,华人置业以约132亿港元购买了8.575亿股中国恒大集团股票。

去年年初有媒体报道称,从刘銮雄处获赠价值180亿港元的The ONE商场过后,甘比身价保守估计近400亿港币,击败2016年身价372亿港币的李月华,一跃成为香港最年轻女首富。


不过,根据福布斯1月公布的2018年香港富豪榜,朱李月华“夺回”香港女首富的位置,于香港富豪榜排名第八位,个人净财富增加150%,至120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在该榜单TOP 50中未见陈凯韵身影。


华人置业股价在23日收跌2.52%,报12.4港元/股。

90亿美元!吉利持股近10% 成戴姆勒最大股东

吉利又一次大手笔海外投资,这次是董事长出马。


美国时间23日公布的监管文件显示,通过一家名为Tenaclou3 Prospect Investment Ltd.的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李书福持有德国汽车制造巨头戴姆勒约9.7%的股权,目前市值将近90亿美元。


这一持股比例意味着,在拥有奔驰等汽车品牌的戴姆勒公司,李书福是最大的股东。彭博报道提到,戴姆勒的一位发言人称,这次收购股份是李书福个人的投资。


不过,周六午后,李书福否认了个人投资的说法。其回应汽车商报称,外媒将李书福个人代指吉利控股集团,并不存在李书福个人入股一说。此次吉利入股戴姆勒耗资90亿美元,对于这笔资金的来源,李书福表示,收购资金是吉利海外公司通过海外资本市场安排,实现收购资金自我平衡。他强调吉利此次入股资金没有使用中国境内资金。整个交易本身是在完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完成,是一场极具价值的入股行为。


路透援引熟悉李书福想法的人士消息称,他的战略目标是与戴姆勒组成行业联盟。他觉得,在新的竞争形势下,现有的制造商之中可能只有一两家或者三家幸存,制造商应该联合起来,投资未来。


华尔街日报称,戴姆勒方面并未透露李书福会不会进入董事会,而是表示对这笔投资表示欢迎,视其为对公司未来投了信任票,期待与他就此投资讨论。


在李书福此次投资戴姆勒以前,他领导的吉利公司也在海外大举投资,扩大在汽车业的版图。


2010年,吉利收购福特汽车旗下沃尔沃汽车公司,去年沃尔沃在华销量突破10万辆,沃尔沃中国市场以近30%的销量增速在全球市场中领跑。


去年12月,吉利与欧洲基金公司CevianCapital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将斥资32.5亿欧元、约39亿美元收购沃尔沃集团8.2%股权,成为原沃尔沃汽车母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李书福麾下已经拥有沃尔沃汽车、Polestar、领克汽车、吉利汽车、伦敦电动汽车、远程商用车等多个品牌,吉利控股还对宝腾汽车、路特斯汽车及太力飞行汽车进行了战略性投资。


今年1月吉利公布,去年全年汽车销量突破124万辆,同比增长63%,今年的销售目标是158万辆。


根据吉利的2020200计划,吉利汽车到2020年要实现年产销200万辆目标,进入全球汽车企业前十强,同时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国汽车品牌。

链圈投资圈大爆炸:陈伟星朱啸虎公开互怼撕破脸全记录

2月24日消息,三点钟区块链群的春节坐庄讨论区块链热潮刚刚过去,今天业界就又爆发了一起江湖群殴互怼事件。


互怼事件的两位主角是链圈大佬陈伟星和投资圈大佬朱啸虎。


朱啸虎是谁?那可牛逼大了,滴滴、OFO的天使投资人,敢和马化腾在朋友圈公开互怼的知名投资人,我们姑且定义为传统投资圈的大扛。


而另一个人陈伟星是谁?可能很多新人还不知道此人,我们可以来普及一下陈伟星是谁。陈伟星曾在数年前创办了打车软件快的打车,然后在2015年快的被朱啸虎投资的滴滴合并了,以陈伟星为首的团队被以联席名义逐渐过渡出局。


陈伟星离开之后成立泛城资本,陆续投资了51信用卡、橙牛等互联网公司,而他最牛逼的可能是对数字货币交易所币安的投资,币安目前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一交易量,还有更多的区块链项目没有被披露,总之,现在陈伟星的标签,可以认定为链圈大佬,身家据说几百亿。


这两个人一向相安无事,但今天突然毫无征兆爆发了斗殴。我们先来捋一捋是怎么回事。


2月24日早上7点26分,朱啸虎在朋友圈分享了另一个网红雕爷的自媒体文章,称雕爷这篇文章还是赞的。雕爷说了什么呢?


雕爷文章主要是关于对区块链的评价,他认为凡是把区块链过分拔高的,要么是坏,要么是蠢。并且他表示,457天后,区块链这个概念会臭到无人再提起。



朱啸虎对此点赞,还在朋友圈补充说:


“不要拉我进各种3点钟群,有些风口宁愿错过,有些钱宁愿不赚,大家晚节保重。”


基本上这就是爆了,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这是在借雕爷的文章暗讽春节爆红的以3点钟群为代表的区块链行业,而里面最积极的人士里面,陈伟星是其一,所以当有人把朱啸虎朋友圈截图发到群内时,链圈大佬陈伟星爆发了。


陈伟星讽刺雕爷和朱啸虎一样,干一点点事拼命宣传做网红,就是为了赚点钱,“曾有过啥理想?”


雕爷,互联网的群众应该都知道吧,什么雕爷牛腩,什么河狸家,恩,什么薛蟠烤串,以及写文章六六六的一个网红。


针对朱啸虎的言论,3点钟群另一个大佬蔡文胜也坐不住了。


针对此前朱啸虎“99.99%的ICO项目都是恶意诈骗”的言论,蔡文胜表示:“以太坊算第一个代币发行的区块链项目,也是成功的项目,万向当时投资50万美金得到50万以太币,回报1000倍,这个能说是骗子吗?如果那个VC投资到这个以太币,还会说他们都是骗子吗?”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这才第一个回合。


陈伟星随即再次狂怼朱啸虎。陈伟星称朱啸虎拼命吹项目,然后让别的VC接盘,通过名人效应割普通VC和小股民的韭菜,还举例说朱啸虎拼了命吹ofo,然后偷偷的卖给阿里,每投一个项目,再忽悠两句让别的VC接盘。


他认为现在的资本市场估值都一个问题,估值的模型越来越脆弱,非常受名人效应影响,最终都是割大妈韭菜。


言下之意就是,你朱啸虎干的事情不也是借名人,借名公司来站台,最终寻找接盘侠并收割韭菜吗。


陈伟星还透露自己去年投出过超过7家超级独角兽。基本路径不都是“投个早期,然后组织一堆vc一起跟后期,几个月一轮迅速上独角兽行列。这传统股权投资的割韭菜方法有比币圈高级吗?”


这下可炸窝了。朱啸虎坐不住了。男人就怕在言论和道理上吃亏,女人自古爱颜面。于是朱啸虎在朋友圈马上发布了几条声明。


“1,专业投资机构有自己的专业考虑和战略需求,和普通散户一样吗?!这样的认知水平还妄谈社会经济革命不是故意混淆概念,就是别有用心!


2,骗子横行的地方要想出淤泥而不染是很难的,只能敬而远之


3,人在做,天在看,历史不会忘记,希望各位不要因为收割韭菜赚带血的钱而留名青史!”


基本上第二个回合结束了代表着两人已经把对方推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朱啸虎紧接着在朋友圈对共享单车行业进行了评价。


“我们依然看好共享单车行业,整个行业在两年的时间里从0开始到整个行业每天5000万单已经证明了强烈的用户需求,未来3年全行业做到每天1ー2亿单是完全可预期的!中国核心城区汽车加油量下降5%也证明了社会价值!哪一个区块链ICO项目能有这样的用户活跃度和真实社会价值?!”


一看到ofo,陈伟星又发起了第三回合战斗,大概意思是朱啸虎是一个既不懂技术演进的人,又是一个不理解创业者的人。


陈伟星说,不能创造性思考问题的人,我们确实很难的教会他。也没有资格成为一个所谓的独角兽捕手,因为真正的捕手是用技术手段解决世界重大问题为己任的人。


陈伟星详细提出了三点回复来回怼朱啸虎。


1.金融是一个系统工程,全世界的资产泡沫促使了贫富悬殊,朱啸虎套了那么多现金而对问题视而不见,也不愿意学习有望解决问题的新技术,out而毫无责任感 。


2.任何新技术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每一个问题,都是创造者为世界做出贡献的大机会。优秀的方案是竞争出来的,从劣质到优质,走向美好的结果,而朱啸虎完全不懂技术演进的路径。


3.ofo最大的机会是如何区块链化,而不是朱啸虎以为的赔钱还虚报的订单,戴威也多次与我面谈并为之振奋,说明朱啸虎根本不理解创业者:我们要的是解决世界重大问题的机会,去挥洒我们激情的青春。


先不讨论区块链能否改变金融的话题,我们来看看第三点说明,里面提到了ofo。可能这也是朱啸虎的痛,陈伟星这次算是又抓住了七寸猛打。


坊间已有传闻说ofo的投资人朱啸虎已经将持有的股票卖给了阿里,算是不再为ofo代言,在共享单车的战局里,朱啸虎也被描述为是一个不顾戴威为首的创业团队的感受,只想着滴滴收编ofo和摩拜早点变现离场。


陈伟星提到ofo戴威曾和他多次见面谈到区块链并“为之振奋”,并称朱根本不理解创业者。


截至目前15点,论战的第三回合告一段落。


根据我们综合全部信息来看,朱啸虎今晨跳出来怼区块链和币圈为导火索,没想到遇到了新晋大佬陈伟星回怼,从三个回合的辩论上来看,陈伟星占上风。朱啸虎预计应该不会再回应了。


从朱啸虎几次公开朋友圈论战来看,最后结果对其个人品牌都不太利好。


先和马化腾辩论OFO和摩拜谁是智能设备,马化腾有理有据称OFO都是哑终端,朱啸虎则称等着看,结果等到了自己套现离场。


再是在公开场合怼60后创业者王学宗,称不投60后创业者。一石激起千层浪,被王学宗在朋友圈连续24小时公开回击,对其苦心经营的个人品牌有不少损害。


在这次的朋友圈隔空交战中,朱啸虎亦处于下风。Bianews判断,在陈伟星的意识里,快的时代已经被你朱啸虎占了上风,如今到了自己封神的区块链和币圈,岂容朱啸虎撒野。如今痛快怼回去,也算是报了当年公司被收购之痛。


毕竟,坊间传闻陈伟星也是百亿身家。


真理越辩越明,抛开个人恩怨的江湖猜测,我们也希望看到新的技术,新的演进会带来新的机会,Bianews将密切关注区块链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