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对冲基金的“逆袭”:资金流入创金融危机以来最好开局

央行货币政策逆转、市场波动性回归等因素有望令对冲基金重新获得投资者的宠爱。


据数据提供商eVestment,今年1月有超过140亿美元资金流入对冲基金,这一数字已经是去年全年流入对冲基金资金总额的一半,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好开局。


相比之下,2016年全年对冲基金净流出1116.4亿美元。


实际上,自金融危机以后,随着央行采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后,以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为代表的被动投资迅速崛起,成为市场的一股主导势力,而对冲基金等主动投资基金由于费率高且表现平平而日渐式微。

分析认为,随着央行们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减少对市场的干预,市场波动性将回归,这将增加对冲基金的优势,使它们重获投资者青睐。


具体来看,采用全球宏观策略(Global Macro Strategy)的对冲基金1月获得68.7亿美元净流入,几乎抵消了去年第四季度71.7亿美元的资金外流。据eVestment, 宏观策略是1月表现最好的对冲策略之一,回报率为3.53%。


押注各类固定收益资产的定向信贷策略(Directional Credit Strategy)吸引了36.2亿美元净流入。该策略为1月表现最差的对冲基金策略,回报率仅为0.56%,去年全年回报率为5.29%。


采用多空策略(Long/Short Strategy)的对冲基金1月净流入41.6亿美元。这种策略通过买进一部分股票并卖出另一部分股票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据eVestment使用这种策略的对冲基金今年1月回报率为2.71%,去年全年回报率为12.7%,也仅为同期标普500指数涨幅的一半。


波动性回归之下 对冲基金业绩逆袭


2月初,美股迎来深度回调,主要股指从高位快速下跌近10%,衡量市场波动性的“恐慌指数”VIX快速飙涨,九年来首次突破50。


这对于在平静市场中无法施展优势的对冲基金来说是一场梦寐以求的变化。


对冲基金Caxton首席执行官Andrew Law在致投资者信中写道:“金融危机以来对市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多数条件正在发生变化,有些已经是完全改变了。”


Law表示,环境的改变将创造机会。如果当前变化继续下去,未来收益率曲线将会变得陡峭,市场波动性将加大。


Caxton旗下的宏观策略基金去年全年损失了13.3%。但截至2月16日,该基金盈利5.4%,同期标普500涨幅仅为2.2%。


今年1月,对冲基金行业综合指数(HFRI Fund Weighted Composite Index)上涨2.8%,是2006年以来最好的开年成绩,也是2010年12月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


美国对冲基金研究公司HFR总裁Kenneth J. Heinz曾表示,对冲基金录得如此表现的背景是:全球股市、汇市、大宗商品市场、固定收益市场的波动性开始抬头,同时全球通胀预期也集体走高。2018年剩下的时间里,对冲基金将继续在波动性有所回升的市场环境中运行,美国税改、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扩张、货币政策、企业并购等因素都将对这一年的市场构成影响,也很有可能促成对冲基金行业越来越好的表现。


目前,美国对冲基金行业总体规模达到3.2万亿美元左右。接下来美国股市的走向无疑将成为对冲基金业绩的重要风向标。


高通对博通收购提议态度软化,或促成史上最大科技并购案

自去年年底以来开始的博通对高通收购案或许有了转机。


高通对博通的收购态度似乎转向了合作的一面,双方在最近的谈判中正在取得进展,不过收购价格仍然可能是双方难以达成共识的问题之一。


高通已经放弃了反对被博通收购的意向,并且愿意就芯片业务达成协议。高通还要求博通公司将收购要约提高到1600亿美元,并涵盖高通250亿美元的债务。这一立场转变显示出高通管理层对这一收购案态度的转变。


周一,高通董事长Paul Jacobs称,在上周五举行的和博通CEO陈福阳的第二次会谈中双方取得了一些进展。周一,Jacob敦促陈福阳完成拟议交易的非价格条款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便双方就价格展开谈判。


然而没多久,博通对高通进行回击,称“这一提议缺乏诚意”,博通表示不相信高通释放这一信号的目的是“迅速达成协议”。


博通最初提出的收购要约(不含债)为1050亿美元;如今,博通公司对收购高通的最新报价(不含债)为每股79美元(约为1170亿美元),而高通希望获得的收购价是每股90美元(约为1332亿美元美元)。


周一,博通股价下挫0.3%,报252.95美元;高通股价大涨5.78%,报66.98美元。


数名接近高通管理层的人士说,高通目前希望能够达成交易,但是最终能否完成收购、博通以多大代价收购,取决于博通CEO陈福阳,陈福阳将最终决定收购时机和是否提高收购价格。


此外,周一高通发布的修改后的合并提案中显示,博通可能在分手费方面和可能的剥离方面做出重大让步。


这一提案并不包括“地狱条款”(所谓地狱条款指的是签署交易后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包括监管机构不批准的情况下,双方都必须交割付款),但是这一提案承诺如果监管机构要求,合并后的公司将剥离高通的旗舰业务Snapdragon芯片业务。


Snapdragon芯片是高通的核心业务之一,并被广泛应用在安卓手机上,并占去年高通销售额的大约60%。


自从去年11月博通突然宣布拟对高通进行敌意收购以来,双方的争斗日趋白热化。上周二(2月20日)高通宣布提价16%至127.5美元/股,以逾440亿美元总价再次对恩智浦发起收购。此举被业界广泛解读为高通希望通过敲定恩智浦案,大幅提高自身市值,构筑对博通敌意收购的“护城河”。


如果双方的并购案完成,将成为科技界第一大并购案。目前,科技界发生的最大并购案是2015年戴尔以670亿美元收购EMC(易安信),仅为此次博通提出要约价值的一半。



A股分化!创业板继续大涨 沪指跌近1%失守3300点

周二,A股出现两极分化,沪指低开低走,失守3300点,创业板指数强劲上扬,权重股萎靡,题材股活跃。


截至早盘收盘,上证指数跌0.91%,报3299.23点,成交1262亿;深成指跌0.55%,报10835.49点,成交额1637亿;创业板指涨0.96%,1745.68点,成交额532亿。

据选股宝主题库显示,大飞机、铜箔、通用航空、航母区块链等板块位列涨幅榜前茅;煤炭、钢铁、水泥、有色等周期性板块跌幅居前。

区块链板块全线爆发,易见股份、新晨科技直线封板,安妮股份大涨超8%,四方精创、远光软件涨逾4%。


消息面上,人民网将在今日(2月27日)上线区块链频道。而就在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关于区块链的整版报道,提出深入推动数字技术进步,深度拓展先进技术的场景应用,必将成为撬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将引领世界数字经济大潮。


军工板块盘中出现异动,龙头航发控制涨停,耐威科技、中航飞机、航发动力、中航机电逐渐走强;环保板块集体走强,龙头海峡环保直线封板,联泰环保大涨近5%,中环环保、鹏鹞环保、德创环保纷纷跟涨。


在注册证改革延期的利好提振下,创业板今日延续了昨日的强劲走势。周一创业板涨幅大涨3.61%,创下去年7月27日以来的最大收盘涨幅。


2月24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授权决定延期两年至2020年2月29日。


申万宏源认为,注册制延期有望缓解A股市场扩容带来的压力,短线对中小创个股的利好更加明显,中小创尤其是创业板个股有望迎来反弹。分析认为,注册制改革延期缓解了A股市场扩容压力,对中小创个股的构成利好。


银河证券策略分析师丁文在最近报告中表示:


春节前后市场开始修复回升,外围暂无不利因素,A 股在经历深度调整后,修复动力企稳。叠加两会临近,短期内A股将受政策预期带动,修复行情乐观,投资者可密切关注会议动向和政策热点,把握主题投资机会。同时可适当配置超跌个股,注意年报业绩发布情况。中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复苏,国内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坚持慢牛行情观点不变。

德银眼中的恐怖前景:未来三十年全球债务大爆炸

收益率正在以过去十年间最快的速度上涨,美联储稳步迈进加息,欧洲央行也已经快到QE的尽头,开始缓慢撤离。


美债收益率在触及3%后,是会一发不可收拾地继续走高,还是会随着投资者配置债券而走低?


分析师观点不一,而德银全球信贷策略首席Jim Reid仍然坚持自己一贯的观点:无论债市目前面对怎样的不确定性,收益率走高都是必然的。


在一份提要中,Jim Reid将目前的状况形容为“一个微妙的时点”,2月初的股市大跌已经体现了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撤离时,市场会掀起何等风暴,“更复杂的宏观环境还在前面。”


“无论短期走势如何,利率和收益率在未来几个季度、未来几年都会持续走高,我们希望决策者不会在这一不可逆转的趋势下失了方寸。……更高的收益率不会是没有风险的,它会带来更高的波动性,更常见的风险资产抛售。”Jim Reid称。


高盛日前也警示,如果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4.5%,美股可能暴跌20%以上。


但饶是如此,Jim Reid仍然认为,央行不能在战争前夜退缩。“如果他们退缩了,他们会面临长期过于宽松的风险,资产价格可能会更贵,也有可能形成泡沫。”


“真正麻烦的问题,市场有可能在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都不得不面对的是,全球越来越高的政府债务。”如下图示,德银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D)以及国际清算银行(BIS)推算的,政府债务/GDP之比,会在未来30年间呈爆炸式增长。

“这有可能意味着,QE最终会演变成未来多个周期的常态。但是考虑到其他限制,QE有可能出现收益率结构性高企时,但主要目的会是以保证实际利率不升至上限水平。”Jim Reid称。

投机客转向看多 黄金净多仓四周以来首增

根据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和基金经理持有的COMEX黄金期货净多头头寸四周以来首度增加。


截止2月20日当周,COMEX黄金期货投机净多头头寸增加15316手,创2018年1月9日以来最大增幅。当前净多仓总量为190922手,为三周以来最高水平。而若统计数据时包括期权,则投机性净多仓增加了14776手。

从具体数据上来看,黄金期货投机性多头增加5345手至257205手;空头则减少9971手至66283手。在此期间,金价暴涨后回吐涨幅。


此外,COMEX白银期货投机性净多仓也减少3391手。其中多头减少了1616手,空头增加了1775手。

喜迎春节之际 黄金大起大落


在连续三周抛售之后,投机客在中国喜迎春节之际转向看多黄金。黄金在这期间经历了大涨大落,投资者逢低买入。


黄金的走势和美元息息相关。 一般而言,美元下跌,黄金会出现反弹,反之亦然。


早些时候公布的美国1月名义与核心CPI的环比和同比涨幅均超预期,暗示通胀回升。然而,美元却在急涨之后大跌,创下三周最大跌幅;黄金则趁势反弹,暴涨超20美元。


不过,随着美元之后的回升,黄金回吐了涨幅,接连失守1340、1330两大关口。

投机客对美元的态度也出现了变化,美元净空仓规模降至七周以来最低。数据显示,截止2月20日当周,美元净空仓规模从此前一周的81.9亿美元下降至81.7亿美元,为连续第三周下降。


针对黄金后市前景,贝莱德(BlackRock)策略师Tushar Yadava认为,黄金的避险功能在当下仍然是很重要的。  


他指出,全球经济还有增长的空间,但同时通胀也会回来。在这样的情况下,黄金是投资组合多样化的好选择。

中小创迎来久违放量大阳,A股将迎来这个重要节点

创业板收出放量大阳线


具体来说,两市早盘高开,受到注册制延期的消息刺激,次新股早盘表现活跃,题材概念纷纷回暖,而权重板块则高开低走,房地产板块跌幅居前。


此后,市场整体有所分化,创业板持续上行,收复1700点关口,沪指则表现较为萎靡,盘面上看,半导体、5G等前期热点概念迅速回暖,中小创表现活跃,个股整体涨多跌少,临近午间收盘,指数持续走强。


午后创业板指数高位盘整,沪指稍显走强,盘面上看,市场个股普涨,仅雄安地产板块下跌,今日不少观望资金开始入场,市场成交量显著放大,市场氛围较好,临近尾盘,指数高位震荡。


板块概念方面,养鸡、半导体板块领涨,没有板块下跌。


半导体板块卷土重来

大盘集体反弹,沉寂多日的半导体板块今日强势领涨,其中,中环股份、北方华创、强力新材、国科微等超十只个股封板,士兰微、长电科技、韦尔股份、圣邦股份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近期苹果公司已经开始和中国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谈判,计划向对方采购NAND闪存芯片,用于iPhone。一旦双方能够就此达成协议,这将意味着iPhone将首次采用来自中国厂商的闪存芯片。虽然初期的订单量可能不大,但能赢得像苹果这样的大客户,对于一家成立不久的中国半导体企业而言将会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此外,据媒体报道,华为计划在其陆续推出的安卓手机上搭载自家的海思芯片。业内人士称,华为海思芯片将投入大规模量产,以与其竞争对手高通、联发科等并驾齐驱。


据华为预估,2017年约有7000万台手机搭载海思芯片,以华为手机去年全球发货量达到1亿5300万台而言,搭载海思芯片的手机占了45%。如果再进一步扩大海思芯片的范围,就要往中端手机、千元手机发展。据了解,不久的未来中端手机也会搭载麒麟芯片。


积极关注两会时间节点


中泰证券认为,从历年两会前后市场表现来看,两会前后一个月A股市场取得正收益的概率极高,上证综指在两会前后一个月均表现较好,而两会期间互有涨跌,但历史上跌多涨少。创业板在两会前比较活跃,两会之后多表现平淡。综合来看,两会前布局热点主题,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收益。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方面两会前,政策环境偏暖,改革预期升温有利于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另一方面,3月往往是数据真空期,叠加春节前后流动性环境往往不差,为相关主题投资提供了较好的时间窗口。


机构表示,周一大盘在消息面利好的情况下反弹得以延续,部分场外资金集中回流市场,使得前期强势的多个题材品种大幅反弹。盘面上,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相关标的占据涨幅榜前列,此类品种经历一年多的震荡调整后,本次注册制延期有望对被错杀品种进行一次估值修复行情,从资金面上看,各路资金对中小创细分行情龙头的加仓也十分积极。后市仍需侧重中小创业绩优良品种的挖掘,科技新兴产业为主的新市场风格有望主导春季行情。

小米高管:正筹备“资源” 进军美国市场

小米与微软签署合作协议后,其想要进军美国市场的决心再也掩饰不住了。


小米国际业务主管王翔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公司正在筹备进入美国市场的“资源”。王翔称:


“我们一直很重视美国市场,因为美国市场对我们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为美国消费者服务时非常谨慎。”


此外,王翔还表示,由于美国消费者主要购买的是合约机,所以将会为该市场提供定制机。


小米在美国艰难前行

多年前,小米就宣称要进入美国市场,但从目前看来,进展并不顺利。


据美国科技新闻网站TheVerge报道,去年11月,小米在美国市场推出了包括全景摄像头、移动电源等在内的多款电子产品。此前,小米已经在美国市场销售互联网机顶盒、电视机,销售渠道包括遍布美国各地的沃尔玛超市,另外在美国官方商城,小米也在销售运动手环、移动电源、耳机等产品。


由于性价比比较高,小米的电子类杂货在美国市场颇受欢迎,往往会在很短时间内销售一空。


但小米手机一直都没能在美国打开市场。Counterpoint的报告中显示,2017年二季度,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将近六成,被排名第一的三星电子和排名第二的苹果所霸占。排名第三的则是韩国老牌手机厂商LG,获得了15%的份额。


虽然小米的目标是两年内在美国开售手机产品,但王翔也表示,与各家运营商就规格问题进行合作非常消耗时间。为此,小米采取了“曲线救国”战略,考虑在美国开设零售店,打造自己的品牌,并在销售手机之前,先经营健身追踪器、恒温器以及真空吸尘器。


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屡“碰壁”

不仅仅是小米,中国另一大手机制造商——华为,在美国市场也屡屡遭遇难题。


2012年美国政府的一份报告给华为贴上安全威胁的标签,阻止华为进入美国市场。


2016年,华为向美国第四大移动运营商T-Mobile发起专利诉讼。


2017年8月,The Information报道称,美国最大移动运营商AT&T已经对华为手机和其搭载的麒麟芯片进行了数月的兼容性测试,双方已经达成初步协议,AT&T同意2018年上半年在美开售华为即将发布的旗舰手机。原以为华为能就此打开美国市场,但在今年1月,AT&T与华为在美销售旗舰Mate 10 Pro智能手机的交易告吹。


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六大情报机构首脑向参议院情报委员会表示,他们不建议美国人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


对此,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近日在MWC上表示,竞争对手担心华为实力强大,利用政治手段将其赶出美国市场,而运营商们则希望与华为合作。


随着市场红利逐渐消失,智能手机销量开始下滑。研究公司Gartner的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在2017年第四季度同比下降了5.6%,这是自2004年以来首次下滑。手机市场逐渐饱和,且竞争越来越激烈,有分析认为,2018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依然有可能出现下跌的情况。对于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来说,美国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市场,如何顺利出海成为了必须思考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