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拼多多最终定价19美元,估值240亿美元,放弃较发行区间上限提升20%的权利

拼多多赴美上市进入最后倒计时,外界关注的IPO发行价和估值也终于确定。


7月26日,全天候科技从拼多多投资人处获悉,此次赴美IPO将按照19美元/ADS的价格区间上限发行。按此价格加上期权估算,拼多多市值约为240亿美元,拼多多创始人黄峥的身价也突破110亿美元。


今日(7月26日)早些时候,拼多多早期投资人告诉全天候科技, 由于这次在美IPO认购火爆,拼多多有权将发行上限提升20%至22.8美元/ADS。不过,从现在确定的发行价看,拼多多放弃了这一权利。


根据拼多多更新的招股书,其以16美元至19美元的价格发行856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并给承销商1284万的超额配售,按发行区间最高价格计算,拼多多最高拟融资18.7亿美元。若以最高19美元的超额发行计算,拼多多市值或将突破240亿美元。


在此轮IPO中,腾讯和红杉资本拟分别增持2.5亿美元。预计本轮IPO后,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峥将占股46.8%,拥有89.8%的投票权;腾讯所占股比为17.0%,投票权为3.3%;高榕资本持股比例为9.3%,投票权为1.8%;红杉资本持股比例为6.8%,投票权为1.3%。


从2015年9月成立至今,拼多多虽不足3岁,但其成长速度却是惊人的。


招股书显示,截止2018年6月30日的12个月间,拼多多GMV达2621亿元,活跃买家数达3.44亿,环比增长16.5%,同比增长245%;每个活跃买家平均消费额从674元增至763元,增幅13.2%,同比增长98%。今年二季度,拼多多的平均月活用户达1.95亿,环比增长17%,同比增长495%。


收入方面,拼多多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去年,拼多多全年佣金及广告收入为17亿元。今年一季度,拼多多佣金及广告收入达13亿元,较去年同期大涨37倍;运营亏损为2.53亿元;净亏损为2.01亿元。


虽然拼多多规模扩张很快,但选择上市这一举动却让外界十分震惊。有分析认为,这是转型后的拼多多需要大量资金建设平台。黄峥则解释道:


“拼多多只是一个三岁的小孩,身上有着显而易见的问题、危险和挑战, 但拼多多的业务类型有很强的社会性,它终将走向公众,成长也应该为公众分享。拼多多有巨大的潜力,往后看3年、5年还是更长的时间上市其实没实质区别。相反,在公众的监督下,拼多多可以成长得更好更强。”


美东时间7月26日,拼多多将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同时,经纳斯达克提议,拼多多将在上海、纽约同时敲钟,这在纳斯达克历史上尚属首次。

媒体:高通表示放弃收购恩智浦 股价止跌反弹

美东时间周三(7月25日)下午2点45分左右,据匿名知情人士称,高通准备放弃收购恩智浦,转而推行股票回购计划。


该人士称,高通CEO Steve Mollenkopf将在今日盘后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解释这个方案。5月时,高通曾宣布了100亿美元的新增股票回购计划,本次收购失败预计将增加数十亿美元回购费。


恩智浦(NXP)美股盘前跌逾5%,周三开盘跌近3%,盘中一度跌幅收窄,但消息传出后重回开盘低位。最终收跌2.27%,报98.37美元,创2017年1月末以来最低,盘后股价再跌3%。



高通盘前跌1.1%,周三开盘后跌幅扩大至1.7%,放弃收购、改成回购股票的消息传出后,股价跌幅明显收窄,逐渐接近平盘位。最终收涨0.97%,报59.42美元,创6月15日以来最高,盘后再涨近8%。



7月24日周二,CNBC曾援引消息人士称,高通尚未获得任何迹象显示其与恩智浦的交易将得到批准。


收购要约规定,该交易将于美东时间7月25日下午5点(和北京时间相差12个小时)到期。高通此前曾表示,如果与恩智浦的并购交易在25日最后期限前得不到监管部门批准,高通计划终止该交易。


离交易截止不到10小时 外交部:有关部门正依法进行审查


在今天(25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中国政府是否会批准美国公司高通收购荷兰公司恩智浦?我知道这不是外交部负责的问题,但是相关部门都对此没有回应”。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具体情况,我还是得建议你向主管部门询问。”


我能告诉你的是,高通和恩智浦是全球知名半导体企业,高通收购恩智浦的交易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中方有关部门正在根据《反垄断法》规定,依法对收购案进行审查。审查过程中,中方有关部门与高通公司保持着良好沟通。

这场旷日持久的并购需要得到全球九个主要监管部门(美国、欧盟、中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等)的批准,目前仅剩中国反垄断机构未做出决定。


7月20日,高通第30次延长对恩智浦的收购要约,将时间推迟至美东时间7月25日下午5点。


据第一财经报道,高通公司相关负责人24日表示,“不可能拖下去,这么拖下去没法跟股东交代,成本太高了。一般是通过公司的外部律师与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华尔街见闻注)联系,但现在还没有任何消息”。


这场并购的中国区反垄断审查若不能在美东时间25日前通过,高通需要向恩智浦支付20亿美元的分手费,以此终止这笔半导体行业史上规模最大的、金额超过44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


19日,高通 CEO Steve Mollenkopf 曾表示,如果收购恩智浦失败,那么高通将进行200亿至3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以提振股价。


440亿美元、耗时近20个月 能否“抱得美人归”?


高通收购恩智浦的交易启动于2016年10月27日,原本2017年2月6日就能完成,而且高通现在的报价比一年前涨了60亿美元至440亿美元,包括债务在内总收购成本将达470亿美元,但是因为一系列原因,这项交易反复被延期。


2016年10月,高通原本期望以创纪录的380亿美元将恩智浦收入囊中,不料却在一年后被博通的要约轻易超越,价格也在各方压力下水涨船高,达到440亿美元。


这笔并购交易对高通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和吸引力,不仅将增强高通在5G技术领域的领导力,推动高通业务多元化,减轻对智能手机的依赖,以进军汽车、安防行业等,还能加强其抵御博通等相关方敌意收购的能力。


不过,Mollenkopf 也乐观地表示,即使不能收购恩智浦,高通也能也能取得成功,因为5G可以帮助高通摆脱对智能手机的依赖。他还称,高通通过销售更多车载芯片,已经在业务多元化上取得进展,最近汽车芯片订单总额达40亿美元。


高通这几年面临的烦心事还不少。


受智能手机销售放缓影响,高通业绩持续下滑,基于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截至2018年3月25日的第二财季,高通净利润为3.63亿美元,同比下滑52%;过去的大客户如三星和苹果等都不愿意继续支付巨额的专利费,都在努力自主研发芯片;苹果公司对高通发起的多项专利和反垄断诉讼;博通恶意1170亿美元恶意收购、董事会人选争夺、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介入延期董事会改选......


诸如此类的坏消息让高通焦头烂额,高通公司的股价自2017年1月以来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高通的未来还面临着一种可能性,高通前任董事长、该公司创始人之一的儿子 Paul Jacobs 可能会出价,将高通私有化。

传清华紫光26亿美元收购法国芯片厂商Linxens

谷歌母公司Alphabet——网络时代的伯克希尔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刚刚公布的财报显示,二季度公司投资收益录得10.6亿美元。


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分析师都觉得Alphabet的投资获利越来越像投资集团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成功之路。


Google改变公司架构前,CEO拉里.佩奇就表现出将投资纳入公司战略的想法。2014年佩奇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就表示,如果要找出一个有能带领未来Google走向成功的特质的人,那个人一定是巴菲特。


投资版图:内外兼修


Google在2015年完成重组,在Alphabet旗下的伞型管理结构下,原来Google的业务版图大致涉及搜索、广告、YouTube、地图、云计算、安卓、Chrome、Google Play、移动端Apps和硬件几大主线。


Google的互联网业务是集团的核心收入来源,Google也一直从事互联网相关投资。


Alphabet另一块收入来源就是投资基金,包括了三大投资主体:


其一是Google Ventures,我们熟知的GV,是Alphabet投资领域最丰富的一支基金。投资领域从交通出行、消费、房产、农业到区块链几乎各行业都有覆盖。


二是旗下基金Capital G,与Google Ventures不同的是,Capital G以投资中后期项目为主,包括Airbnb、Glassdoor、Snapchat等。2018年6月刚刚与Google Venture一起以5.5亿美元投资了京东商城。


另外还有Gradient Ventures,去年7月刚成立,专注于人工智能风险投资。Gradient Ventures总经理去年表示,Anna Patterson每年将参与10笔至15笔投资,通常会投入100万美元至800万美元。目前这只风投基金已经参与了Aurima、Cape、Cogniac和Dyndrite等项目。


从投资基金的构成来看,这些投资致力于核心业务之外的领域,而且伴随着很多初创企业的风险投资。用互联网的眼光看,这些投资未来可能与Google相辅相成。


据公司信息网站Crunchbase显示,去年Alphabet完成了103比投资交易,成为投资最活跃的公司。


不容错过


据CNBC,分析师Andy Hargreaves周一在致客户信中指出,谷歌在视频广告、硬件、云服务、自动驾驶车和医疗市场都有一定份额和用户。


假以时日,我们相信这些领域都能发展成很大的业务,带动公司利润全面增长,超过目前市场预期。

就连巴菲特也坦言谷歌是自己错过的好投资之一。5月巴菲特在公司2018年股东大会上表示,当他觉得谷歌未来价格将大涨后并没有及时下结论,现在看来,这在当时是一个错误。

欧盟对华硕等4家公司罚款1.1亿欧元 因涉嫌操控价格

IDC:2022年全球区块链支出将达117亿美元 由金融部门带动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全球半年度区块链支出指南的最新更新,预计2022年全球区块链解决方案支出将达到117亿美元。IDC预计,在2017-2022预测期内,区块链支出将以强劲的势头增长,五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73.2%。2018年全球区块链支出预计为15亿美元,是2017年的两倍。


“区块链的热情继续在各地区普遍蔓延,因为企业和组织都在继续探索该技术的潜在商业应用。”IDC客户洞察与分析团队的研究经理Stacey Soohoo说,“但监管问题和行业标准继续阻碍广泛采用,因为全球各国政府都在与企业合作制定政策和治理。因此,跨业务协作和区块链互操作性正在成为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发展的关键方面。”


在整个预测中,美国将看到最大的区块链投资,并为全球支出贡献超过36%。西欧将成为区块链支出的第二大区域,其次是中国和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和中国)(APeJC)。支出指南涵盖的所有九个地区将在2018-2020年预测期间看到惊人的支出增长,日本和加拿大分别以复合年增长率108.7%和86.7%领先。



区块链支出将由金融部门(2018年为5.52亿美元)带动,主要是由于银行业的快速采用。分销和服务业(2018年为3.79亿美元)将从零售和专业服务行业获得强劲投资,而制造业和资源行业(2018年为3.34亿美元)将由分散和加工制造业推动。在美国,分销和服务业将看到最大的区块链投资。金融服务业将成为2018年西欧、中东和非洲(MEA),中国和APeJC的主要推动力。区块链支出增长最快的行业将是流程制造业(78.8%CAGR),专业服务业(复合年增长率77.7%)和银行业(复合年增长率74.7%)。


在金融领域,区块链适用于许多常见用例,包括监管合规,跨境支付和结算,托管和资产跟踪,以及贸易融资和交易后/交易结算。在分销和服务部门以及制造和资源部门,主要用例包括资产/货物管理和批次来源/原产地。跨境支付和结算将成为2018年最大支出(1.93亿美元),其次是批次/来源(1.6亿美元)以及贸易融资和交易后/交易结算(1.48亿美元)的用例。这20个用例在2022年的总体支出方面仍然是最大的。


“我们将继续看到区块链的最大支出和增长,围绕着批次来源、资产和商品管理。高度可见的丑闻加上复杂的供应链和不完整的信息,为这些领域的投资和项目奠定了基础。”IDC的客户见解和分析项目副总裁Jessica Goepfert表示,“从头到尾,利益相关者都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既得利益。制造商希望确保产品到达他们应该到达的地方。零售商和批发商寻求保证他们销售的产品的有效性和质量。消费者要求提供商提高透明度。”


从技术角度来看,IT服务和商业服务(合并)将占整个预测中所有区块链支出的大约70%,两个类别的支出相当均衡。区块链平台软件将成为服务类别之外最大的支出类别,也是整体增长最快的类别之一,此外还有安全软件。


“全球半年度区块链支出指南”通过为19个行业的10种技术和9个地理区域的16个用例提供支出数据来量化新兴区块链市场。IDC将区块链定义为交易或记录的数字分布式分类帐。存储信息或数据的分类帐存在于对等网络中的多个参与者之间。没有单一的中央存储库存储分类帐。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允许使用安全、数字或加密签名,将新事务添加到现有交易链中。与使用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各种加密货币(如比特币)相关的支出不包括在支出指南中。与行业中的任何其他研究不同,综合支出指南旨在帮助IT决策者清楚地了解当前和未来五年区块链支出的行业特定范围和方向。

传华为正在打造家用机器人:帮中国孩子学英语

7月25日消息,据报道,近百年来,科幻小说作家和技术专家们始终坚信,“机器人管家”即将到来。不过到目前为止,家用机器人依然显得比较普通,多数都是机器狗、吸尘器、割草机。而像《The Jetsons》中的机器人管家罗西(Rosie),却始终未曾出现。

图:日本软银集团研发的类人机器人Pepper


令人兴奋的是,这种情况可能即将改变。在幕后,许多大型科技公司正在资助开发机器人的秘密项目。亚马逊公司(Amazon)已经在研发Echo声控智能音箱机器人版本有一段时间了,今年开始投入更多资金和人力。谷歌母公司Alphabet也在研发机器人,智能手机制造商华为正在为中国市场打造能教孩子说英语的机器人。


然而熟悉这些公司秘密项目的知情人士宣称,这些机器人中没有任何一个能够帮助整理你的衣橱或混合鸡尾酒,但人工智能(AI)、处理器和计算机视觉方面的进步意味着,更简单的机器可能在未来两年开始涌现。这些机器人是否能立即吸引消费者几乎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它们将赋予这些财力雄厚的公司以吹嘘的权利,并在建造真正有用的自动机器人竞赛中占据上风。


风投机构Loup Ventures联合创始人吉恩·蒙斯特(Gene Munster)说:“机器人是下一件大事。你知道这将是一件大事,因为拥有雄厚资金的公司正参与进来。”蒙斯特预计,到2025年,美国家用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翻2番,达到40亿美元。

许多公司以前都尝试过制造家用机器人。早在1983年,雅达利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诺兰·布什内尔(Nolan Bushnell)就推出了90厘米高、雪人外星的Topo机器人。虽然它可以通过Apple II电脑编程进行移动,但除此之外,它几乎没有其他功能,销量也很差。随后在美国、日本和中国生产的有用机器人助手,表现仅稍有改善。

IRobot公司的Roomba是最成功的,自2002年以来已经售出了2000多万台,但目前它只做了一件事,即扫地机器人。由于家庭机器人领域竞争不断加剧,该公司股价周二下跌3.3%。最近,索尼公司(Sony)和LG电子也对这类产品表现出了兴趣。


今年1月份,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消费电子展(CES)上,LG展示了名为Cloi的机器人。但是当机器人不能遵守语音命令时,演示以失败告终。索尼公司发布了其机器Aibo的新版本,Aibo于20年前首次亮相。除了吠叫之外,它没什么别的作用(尽管Aibo被设定为可踢足球)。这款狗狗机器人的售价也高达1800美元,相当于纯种狗的价格。


亚马逊的Project Vesta项目由格雷格·泽尔(Gregg Zehr)负责。泽尔是一名资深高管,也是该公司126实验室硬件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据知情人士透露,曾帮助开发电子阅读器Kindle的肯尼斯·基拉里(Kenneth Kiraly)帮助安排了这次演示,自今年初以来,他的工程师和开发者团队规模扩大了一倍,达到了500人。


目前,Project Vesta项目团队已经从位于加州森尼维尔市Lab126研发中心的一层楼,搬到更大、更安全的设施中,它也成为亚马逊最优先考虑的项目之一。亚马逊还从其他项目中抽调人手加入进来,甚至为此取消或推迟了其他项目。早期版本的Vesta将陪伴在家里没有Echo设备的客户。


知情人士称,这款产品可能会利用亚马逊用来制造Kiva仓库机器人的部分技术。亚马逊一直在研究其首款机器人或后续型号上下楼梯的方法。从长期来看,机器人可以处理更复杂的任务,比如检索项目。亚马逊发言人拒绝置评。


直到最近,Alphabet在机器人领域依然雄心勃勃。2013年,该公司曾进行大举收购,包括收购了十几家机器人公司,并招募到数十名专家,震惊了整个行业。不过,领导这次行动的谷歌前高管安迪·鲁宾(Andy Rubin)一年后离开了这家公司,这些努力没有产生任何实质内容。


去年,Alphabet完成了将旗下机器人部门——波士顿动力公司(boston Dynamics)和沙夫特公司(Schaf)的出售,将这两家知名子公司出售给软银集团。2016年,Alphabet聘请欧洲移动业务主管汉斯·彼得·布朗德莫(Hans Peter Brondmo)领导其机器人技术工作。

Alphabet旗下研发机构X部门正在开发几个机器人项目和基础技术,从理论上讲,这些技术可以应用于打造出《The Jetsons》风格的家用机器人。知情人士说,工程师们正在研究机器人上下楼梯的能力,以及让它能够开门和关门。因为开发时间很长(需要5到10年),Alphabet还没有决定如何将技术推向市场,或者它将成为消费机器还是商业机器。


Alphabet X部门发言人表示,该公司乐观地认为,机器人技术与机器学习相结合,能够帮助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最大问题,他们正在探索各种方法,使这些机器人能够对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据知情人士透露,华为家用机器人的主要目的是教孩子们学英语,并进行中英互译。该公司在旧金山和波士顿拥有规模可观的团队,正在研究这个项目,但其可能仍会被放弃。这位知情人士说,如果华为将这款机器人推向市场,它将只针对中国,不太可能在美国和其他地方发布。华为没有回复记者的置评请求。


业内专家表示,苹果目前可能还没有开发家庭机器人,而是更倾向于专注于商用机器。近几个月来,该公司加大了对机器人专家的招聘力度,可能将重点放在自动化未来产品的制造上。随着产品变得越来越先进,苹果也进入了增强现实眼镜等新领域,苹果将需要更多定制的自动化设备,才能将原型机转化为批量生产的产品。


蒙斯特表示:“我认为苹果不会很快推出面向消费者的机器人。”Munster说。他认为,许多研发工作可以用于无人驾驶技术。苹果放弃了制造无人驾驶汽车的努力,但仍希望向其他公司提供无人驾驶技术。


大型科技公司追求的、最接近现实的机器人可能是Temi,这款售价1500美元的机器人可以跟随主人行动,进行视频通话、控制智能家居设备和其他任务。Temi的开发公司表示,将在今年年底前开始交付这款机器人,并希望每月最多生产3万台。


Anki是一家机器人初创公司,在苹果公司的一次会议上展示了它的玩具车系统后变得很受欢迎。该公司表示将于今年8月推出一款新的家用机器人。


机器人也开始进入家庭的其他部分。最近,初创公司Bumblebee Spaces首次推出了一种机器人系统,可以升降床和梳妆台等家居用品,为小公寓创造更多空间。


知情人士透露,亚马逊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将其机器人的测试版本推广到受控环境和员工家中,然后计划最早在2019年进行第二次更大但仍受控制的测试。到2020年,该公司将全面向消费者开放新式机器人智能音箱。


亚马逊可能在这个领域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Alphabet的工作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亚马逊已经在与制造业合作伙伴进行谈判。机器人制造商Grabit的著名机器人和自动化专家查理·邓晨(Charlie Duncheon)说,亚马逊有个优势,因为它可以将Kiva机器人的导航属性和Alexa的语音激活智能结合起来。


但邓晨认为,要想真正改变世界,亚马逊及其竞争对手必须掌握能够抓住物体的铰接手臂和手。这种技术已经存在,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改进,但要将成本降低到足以满足大众消费市场预期的水平还需要几年时间。就目前而言,“机器人管家”罗西不过是一幅卡通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