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大数据产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逾6亿元大单布局7只龙头股

日前,“国研智库大数据论坛·国研清华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认为,大数据产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目前中国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时代,如何用好大数据,加速新技术、新产业、新商业模式的发展,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形成发展新动能,对形成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战略意义。用好大数据可助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上周五,大数据板块整体涨幅2.88%,跑赢同期大盘,在可交易的42只成份股中,共有40只个股实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占比逾九成。个股方面,富春股份、超图软件(300036,股吧)2只个股上周五实现涨停,卫士通(002268,股吧)、浪潮软件(600756,股吧)、美亚柏科(300188,股吧)、东方国信(300166,股吧)等4只个股涨幅也均在5%以上,分别为7.23%、6.76%、6.32%、5.87%,此外,网达软件、太极股份(002368,股吧)、同有科技(300302,股吧)、中科曙光(603019,股吧)、万达信息(300168,股吧)、华宇软件(300271,股吧)、易联众(300096,股吧)、易华录(300212,股吧)等8只个股当日均实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资金流向方面,场内大单资金对板块的集中关注或成为近期板块走势向好的有力支撑,其中,中科曙光(14209.32万元)、超图软件(11181.66万元)、浪潮软件(10307.33万元)3只个股上周五大单资金净流入均超1亿元,备受市场主流资金青睐,东方国信、科大讯飞(002230,股吧)、美亚柏科、万达信息等4只个股大单资金净流入也均达到5000万元以上,上述7只个股合计吸金6.73亿元。


中报业绩方面,截至目前,共有33家上市公司已披露中报业绩预告,业绩预喜公司达25家,占比逾七成。其中,神州信息(000555,股吧)(183.00%)、星网锐捷(002396,股吧)(130.00%)、万达信息(115.00%)、天喻信息(300205,股吧)(112.98%)4家公司中报净利润均有望实现同比翻番,显示出较高的成长性,此外,久其软件(002279,股吧)、优博讯、旋极信息(300324,股吧)、国脉科技(002093,股吧)、超图软件、同有科技、易联众等7家公司中报业绩同比增幅也均逾50%。


机构评级方面,近30日内,大数据板块内共有17只个股获得机构推荐,7只个股被3家及以上机构给予“买入”或“增持”等看好评级。分别为:华宇软件(6家)、航天信息(600271,股吧)(4家)、东方国信(4家)、星网锐捷(3家)、超图软件(3家)、太极股份(3家)、美亚柏科(3家)。


对于华宇软件,平安证券表示,维持对公司2018年-2020年的盈利预测,每股收益分别为0.67元、0.88元、1.14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6.1倍、19.9倍、15.4倍。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法律服务领域,已取得初步的进展,未来人工智能应用将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并且相继与阿里云和腾讯云签订合作协议,加强生态布局,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发挥行业业务优势,加快人工智能等创新业务的发展,维持 “强烈推荐”评级。


投资策略方面,分析人士表示,大数据产业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大数据软硬件自主研发实力快速提升,融合应用进程加速,为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建议关注:天源迪科(300047,股吧)、美亚柏科、东方国信、拓尔思(300229,股吧)、中科曙光、浪潮信息(000977,股吧)等6只标的股。

软银计划年底与Paytm在日本启动支付业务 支付宝何去何从?

7月23日,据知情人士称,软银集团将于2018年底和印度初创公司Paytm合作,在日本启动移动数字支付业务。目前已有数十名Paytm员工在东京工作,为启动服务做准备;未来,这一服务将广泛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详细的计划将在几天内公布。


在此之前,软银已对Paytm进行了多轮投资,成为后者的主要股东之一。2017年5月,软银向Paytm投资14亿美元,这也是印度科技公司获得的最大一笔来自单一股东的投资。


2018年4月,软银集团又对Paytm投资4亿美元,后者的估值达到19亿美元。印度公司注册处收到的一份文件(下称“《文件》”)显示,软银集团旗下部门将在此次投资后持有Paytm股份达21.1%。


公开资料显示,Paytm(Pay Through Moblie)是One97 Communication公司在2010年发布的一家电子商务网站,总部位于印度诺伊达。


最初,Paytm以手机充值、在线支付业务为主,之后与印度国内几乎所有移动运营商均有合作,业务覆盖手机充值、卫星直播电视、数据卡支付、手机后付费支付、座机支付及在线购物等;此外,Paytm还与各种收款机构在能源账单方面的支付有所合作。目前,该平台已经发展为印度最大的移动支付平台,下载量超越在当地占主导地位的电商网站亚马逊。


根据蚂蚁金服公布的数据,到2017年年底,Paytm用户数已经增长至2.5亿,成为全球第三大电子钱包。


在Paytm背后,除了软银这座“大靠山”,还有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早在2015年9月,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就领投Paytm公司6.8 亿美元的融资,同时拥有Paytm母公司One97约41%的股份。2016年,阿里巴巴时任董事总经理K. Guru Gowrappan 还加入Paytm董事会,成为董事。之后,阿里巴巴又多次投资Paytm,但随着软银进入,阿里巴巴的持股比例在持续下降。《文件》显示,2018年4月,软银对Paytm投资后,阿里巴巴持股比例就略高于30%。


值得注意的是,软银也是阿里巴巴最大的股东,但与Paytm合作之举或将对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在日本的业务造成影响。


从2017年6月起,支付宝在日本动作颇多,不仅在日本肯德基全面接入支付宝,于东京和大阪率先上线123家店面,还于2018年春季在日本推出手机支付服务,力争三年内赢得1000万用户。


2018年6月,日经中文网报道,日本USEN-NEXT控股将在日本国内的餐饮店和酒店等处引进“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与中国大型结算终端企业拉卡拉合作,推动希望抓住中国游客需求的店铺引进,潜在客户达到40万家。


但在支付宝推进日本业务的过程中也遭到了日本多家银行的阻挠。去年9月,包括日本瑞穗金融集团、邮储银行以及横滨银行、静冈银行、福冈银行等地方银行在内的约70家日本银行计划联合推出虚拟货币,暂命名为“J币”。对于创造J币的目的,英国《金融时报》看到的一份报告称,日本大银行一直在就阿里巴巴近来在东京等日本多个城市推出支付宝服务构成的威胁游说日本政府和监管机构。它们辩称,该服务将致使有关日本消费者的数据被发送到中国。除此之外,日本金融业也希望借由J币鼓励消费者多加利用行动付款,降低日本居高不下的现金使用率。


此次,软银选择与Paytm在日本启动移动数字支付业务,将对支付宝造成怎样的影响目前还不得而知。

疫苗板块开盘跌停潮!重仓基金迎大考,长生生物预估至少再3个跌停

今日一早开盘,疫苗板块掀起跌停潮。康泰生物、长春高新、智飞生物、沃森生物集体跌停,而海利生物、华兰生物、白云山等股票的跌幅均在6%之上。


此外,长生生物今日公告称,拟披露重大事项,自7月23日起临时停牌。作为近期整起“疫苗事件”的主角,根据公募基金的最新估值调整,长生生物复牌后至少再有3个跌停,甚至存在退市风险。


疫苗事件持续发酵


7 月 21 日,微信朋友圈,一篇题为《疫苗之王》的文章被疯狂转载,该文章把疫苗安全问题摆上台面。目前,国产疫苗事件持续发酵,已闹得满城风雨。


事件起因在于,上周长春长生企业的一个批次的狂犬疫苗出了问题,随后又爆出长春长生及武汉生物的 2 个批次的百白破疫苗也存在质量瑕疵,全国家长陷入恐慌。


而在整起疫苗事件中,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生生物;股票代码:002680)及其子公司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长春长生)一直处于舆论的中心。


昨日深夜,李克强总理就疫苗事件作出批示:此次疫苗事件突破人的道德底线,必须给全国人民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国务院要立刻派出调查组,对所有疫苗生产、销售等全流程全链条进行彻查,尽快查清事实真相并追责。


截至2017年末,长生生物拥有在职员工1041人,其中超半数员工在其子公司——长春长生从事生产活动。


长生生物目前在售产品包括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疫苗(Vero细胞)、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和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上述产品均由长春长生生产。长春长生在职员工数量在1000人左右,其中生产人员约600人。


除疫苗生产问题外,长生生物的销售费用问题同样备受质疑。长生生物2017年销售费用为5.83亿元,相比2016年的2.31亿元直接暴涨152%。长生生物对此解释为:营销模式受疫苗流通条例影响推广费、市场服务费、会议费和运输费增加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7年底,长生生物只有25个销售人员,人均销售费用2330万元,远超同行平均水平。


7 月 18 日,长生生物发布公告,预计公司狂犬疫苗召回计划将减少2018年上半年营收约2亿元,净利润约1.4亿元,并预计将减少2018年下半年营收约5.4 亿元。


受风险事件影响,7月16日以来的5个交易日,长生生物股价连续5日跌停,市值蒸发近98亿元,缩水至141.2亿元。



重仓基金迎大考


自长生生物出事以来,包括博时、安信、易方达、泰达宏利在内的多家持仓基金公司纷纷发布公告,宣布下调长生生物估值,估值最低下调至10.57元/股。


截至上周五收盘,长生生物股价收于14.5元。按照基金公司给出的最新估值,长生生物至少再迎来3个跌停板。


截至2018年一季末,共11只公募基金产品和1只信托产品重仓持有长生生物,公募基金和信托的持股总量分别为1055.81万股、52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分别为2.11%、1.04%。其中富国天瑞强势混合一季末以862.01万股的持股量远超其他同行产品。



值得庆幸的,截至2018年二季末,重仓持有长生生物的基金仅剩下东方利群混合A、易方达生物分级两只产品。不过根据近日下调长生生物估值的基金公告判断,基金持仓情况仍较为普遍。在长生生物股价连日跌停的背景下,这些基金净值也大概率受到影响。



除长生生物外,康泰生物也因曾经的低价招标等问题受到质疑。今日开盘后,疫苗概念股股价明显受到了影响,出现跌停潮。


截至二季末,96只公募基金产品重仓持有康泰生物,持股总量为5935.8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的23.29%。其中富国、中欧旗下多只产品均持有百万股之上。


康泰生物一季报显示,富国天瑞强势以426.83万股的持股量跻身康泰生物的第6大股东席位,也是康泰生物前十大股东里,唯一一只公募基金产品。今年二季度,富国天瑞强势继续增持康泰生物,目前持有638.68万股,远超其他同行产品。


央行再出手稳定资金面 今日进行5020亿元MLF操作

中国央行今日开展5020亿元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3.30%与上次持平。今日有1700亿元7天逆回购到期。


今年6月,央行两度开展MLF操作,累计投放4035亿元。在今天的操作之前,7月13日央行已经续作1885亿元MLF。


对于开展MLF的目的,第一财经在上周报道中提到,接近监管人士指出,这意在稳定跨季资金面,此外,弥补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缺口,防范期限错配风险。


除了投放量之外,央行近期关于MLF的另一举动也引发高度关注。


上月初,央行宣布扩大MLF担保品范围。新纳入MLF担保品范围的有三类:不低于AA级的小微企业、绿色和“三农”金融债券,A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优质的小微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


央行有关负责人当时表示,此次扩大MLF担保品范围有多方面考虑:一是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经济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二是有利于平等对待各类发债主体,促进信用债市场健康发展;三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金融机构高等级债券不足的问题。


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分析称,央行扩大MLF担保品范围并不是为扩大MLF总量,而是为优化MLF申请银行的结构,增强中小银行申请MLF的能力,还可能优化他们的流动性指标(LCR等),以便提升他们支持三农、小微的积极性。


7月18日,网传央行近日窗口指导银行,将额外给予中期借贷便利(MLF)资金,用于支持贷款投放和信用债投资。对于贷款投放,要求较月初报送贷款额度外的多增部分按1:1给予MLF资金,多增部分为普通贷款,不鼓励票据和同业借款。对于信用债投资,AA+及以上评级按1:1比例给予MLF,AA+以下评级按1:2给予MLF资金,要求必须为产业类,金融债不符合。


18日晚间,一位股份行金融市场部人士称,该行已经从窗口指导电话形式接到上述通知。他表示,一些民企、实体企业评级债银行原先并不怎么投,资管资金可以投非常好的AA+债券,或者主体AA+、债项AAA的信用债;自营资金基本不投AA+及以下。


随着央行货币投放模式发生变化,该人士指出,上述政策加强了对银行的引导作用,银行可能会适当选择多投资AA+以下评级信用债。此外,他也称,目前银行间市场利率已经降低,银行理财产品也降低了几十个BP,金融体系资金利率降低,有利于缓解融资贵的难题。

贸易战冲击 全球最大船运公司遭史上最大规模做空

随着贸易摩擦的升级,作为全球最大航运公司的航运巨头马士基也成为了对冲基金攻击的目标。


根据此前的预计,今年九月,空头头寸仅占这家丹麦航运公司股票的0.8%。但IHS Markit最新数据显示,马士基的空头头寸已经跃升至股本的6%,这也是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Jefferies分析师David Kerstens在接受彭博电话采访时表示,“由于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这对今年剩余时间内集装箱运费需求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显然,贸易战势态的升级,进一步影响了跨太平洋贸易往来的风险。”


今年以来,马士基股价整体呈下跌趋势,与一年前相比,其股价已下跌37%,市值更是蒸发近三分之一。



分析师普遍削减对马士基的股价展望。新加坡研究机构Crucial Perspective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Corrine Png认为,马士基的估值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降至低谷,投资者会避免航运股,除非更多过剩产能被淘汰。


此外,路透曾评论称,因供应过剩,全球集装箱航运业陷入了长达十年的低谷,各大航运公司纷纷寻求合作,共同对抗低迷市况。


全球第三大航运公司法国达飞轮船就正考虑与第五大船运公司德国赫伯罗特公司合并。


全球第十大船运公司以色列以星航运也在7月22日宣布,将与马士基就亚洲与美国东海岸之间贸易进行战略合作。


马士基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总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雇佣员工人数超过11万,并控制着全世界五分之一的集装箱船队,并且每年运输的货物价值高达4万亿美元。

媒体:软银愿景基金寻求向商汤科技投资约10亿美元


7月20日,有消息称,软银愿景基金寻求向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商汤科技(SenseTime)进行约10亿美元投资,目前该笔交易处于最后敲定条款阶段,具体细节仍有可能发生变化。


公开资料显示,商汤科技成立于2014年,在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视频分析、无人驾驶、医疗影像识别等方面都有突破,其业务范围覆盖安防、金融、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机器人和汽车等多个行业。目前,该公司在北京、深圳、上海、成都、杭州、香港、日本京都和东京拥有分部。


天眼查信息显示,成立至今,商汤科技已经获得9次融资。特别是从去年起,商汤科技明显加快融资速度。先是在2017年7月获得鼎晖、赛领、中金等多方参与的B轮4.1亿美元投资,后又在11月宣布拿下高通数千万美元的战略投资。


今年4月,商汤科技宣布完成6亿美元融资,阿里巴巴集团领投,淡马锡、苏宁等跟投。短短一个月后,其又完成C+轮6.2亿美元融资,多家国内外投资机构和战略伙伴参与投资,联合领投方包括厚朴投资、银湖投资、老虎基金、富达国际等,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上海自贸区基金、全明星投资基金等跟投,高通创投、保利资本、世茂集团等作为战略投资人参与。


到C+轮融资结束时,商汤科技总融资额超过16亿美元,估值超过45亿美金,继续保持全球总融资额最大、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独角兽地位。


愿景基金自成立以来,就一直专注科技领域,进行大笔投资和业务整合,此次投资商汤科技也是顺应其发展战略的选择。


美国财经媒体CNBC于3月29日的报道称,软银集团高管、软银愿景基金(Vision Fund)的首席执行官Rajeev Misra表示,


愿景基金将会在全世界寻找理想的投资对象,将成为100家优秀科技公司的最大单一股东,其目标是建设全世界最大的科技生态系统。


Misra还透露了具体计划,未来两年还将投资30家企业,此外,愿景基金还将推动几家企业的合并。


人工智能技术仍在发展,但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的宿命则各不相同。就在商汤科技被曝出将获得软银融资之际,国内一家AI芯片初创企业“深鉴科技”则已经卖身自适应和智能计算的全球领导企业——赛灵思。


7月18日,深鉴科技对外正式宣布被FPGA巨头赛灵思收购,具体金额未披露。据新智元了解,今后深鉴科技的主赛道将放在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领域,打造芯片级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解决方案。

易居企业今日IPO:背靠阿里巴巴、恒大、万科超豪华股东团

7月20日,中国领先的房地产交易服务商易居企业集团(下称“易居企业”)在港交所正式挂牌,股票代号为2048。易居企业以14.38港元发行价平开,截至发稿,股价下跌约0.8%,总市值209亿港元。



易居企业集团董事长周忻、执行董事兼CEO丁祖昱上台敲钟


前一日,易居企业配售结束,并宣布最终以招股价区间下限——14.38港元/股定价,总融资44.3亿港元。


根据公告,易居企业共发行3.22亿股,截至19日,国际发售部分获适度超额认购,占发售股份总数的92.7%,在港公开发售份额占7.3%。另有15%超额配售权未被行使。四大基石投资者阿里巴巴、华侨城、恒基集团、新加坡城市发展集团认购总数占发售股份总数约42.76%。


今年6月以来,港股市场迎来盛宴——小米、美团、映客等新经济公司纷纷赴港上市或递交IPO申请。但逢国内外资本市场风云变幻,已上市公司大都以下限定价,并在上市首日遭遇破发。


在上市前一晚的媒体交流会上,易居中国董事局主席、易居企业集团董事长周忻说,2015年易居中国旗下钜派投资赴美上市时就恰逢股灾,“易居见过太多资本市场的涨跌,已经波澜不惊”。


此前,周忻曾三次赴美敲钟,分别是2007年易居中国纽交所上市、2009年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纳斯达克上市,及2014年分拆乐居控股纽交所上市。其中,易居中国是内地第一家赴美上市的房地产经纪概念股。


阿里成基石投资者

7月6日,易居企业在香港正式开启路演,并对外宣布,阿里巴巴、华侨城、恒基集团、新加坡城市发展集团成为四大基石投资人,认购金额分别为5000万美元、1.56亿美元、3800万美元及3000万美元,合计2.74亿美元。


此外,周忻拥有易居企业集团25.622%股份,为企业单一最大股东和控股股东。


周忻表示,基石投资者方面,易居当时提了四个方向:大国企、香港大地产公司、国际上大企业、跨界的公司。从最终结果来看,“四家基石投资者名字很好,我们也很自豪”。


作为BAT三大互联网巨头之一,阿里则成为“跨界”的代表。近年来,阿里频频在房地产领域投资布局,此番认购也被认为顺理成章。


据接近易居人士对全天候科技分析:“阿里入股易居企业,多少是看重易居的互联网概念。”


作为房地产服务商,易居早年就提出互联网转型。2011年4月23日,易居与SOHO中国一起在网上进行了第一次房产拍卖,被认为是国内房地产电商的雏形,开启了房地产O2O的大门。2014年7月,易居还宣布成立国内首家互联网房地产金融服务平台“房金所”。


公开资料显示,腾讯也曾参与投资过易居旗下的乐居控股。2014年3月,腾讯以1.8亿美元从易居手中购买了全面摊薄后15%的乐居股份,乐居IPO后增资2000万美元,持股比例达到16%。


除四大基石投资者,易居企业背后还站着26家百强房企。其中,恒大、碧桂园和万科三家规模前三房企集体入股,各自持股15%。


招股书显示,这26家房企股东的持股量超六成,共计65.42%,他们的合计年销售额超过5万亿元。


7月19日,周忻在上市公开信中表示,上述投资者的引入代表着易居企业的服务格局,“除26家百强房企外,基石股东还为我们注入了国企、港企、跨界和国际领先力量,从而使易居整个服务格局实现了质的提升”。


定位“地产服务生”

易居企业称自己为“地产服务生”,旗下拥有三大业务体系:一手房代理服务、房地产数据及咨询服务、二手房经纪平台,其中占比最大的是一手房代理服务。招股书显示,2017年,该项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为84.7%。


一手房代理服务方面,根据戴德梁行报告,公司一手房代理业务在2017年产生39亿元的收入,覆盖186个城市,按这两个口径计算,易居企业为中国最大的一手房代理服务提供商。


大数据业务方面,易居企业发布的百强房企排行榜被认为是业内最重要的榜单之一,被上交所和深交所用作筛选国内公司债券发行人的标准之一。


截至目前,易居企业二手房业务“易居房友”门店也突破8000家。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全天候科技表示,房地产行业需要打通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也需要打通前端市场和后端市场,更需要打通线上市场和线下市场。因此,易居企业需要一个稳健的资本战略做支撑。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从2015年到2017年,易居企业的收入从27亿元增至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0.6%。年内利润从2015年的1.772亿元增至2017年的7.65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7.8%。


而与房企间的合作,是易居企业收入的重要来源。2015至2017年,易居企业为前五大客户提供服务所得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31.7%、36.3%及44.1%,其中收入的22.3%、26.9%及35.1%均来自其最大的单一客户恒大。


易居依靠高效的销售团队获得了大量营收,不过人力成本也急剧增加,2015、2016、2017年人力支出分别达到了17.37亿、24.02亿、26.23亿元,占据成本支出的大头。


多次资本运作

易居企业背靠庞大的易居中国体系。作为中国领先的房地产全产业链服务商,易居中国此前已有多次资本运作。


国泰君安研报显示,易居中国是中国首家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中国轻资产房地产概念公司,旗下原有的营销代理、互联网及电商、信息咨询三大主营板块,与新组建的互联网金融及社区增值服务板块,一起构成了易居中国投资控股下的五大业务集团。


其中,房地产电商板块乐居、金融板块钜派投资均在美国上市,易居中国分别持有35.498%和20.771%的股权。


2017年8月,易居中国登陆纽交所。但由于估值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最终选择离场。2016年,易居私有化,并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按其最终私有化的每股收购价计算,当时易居中国的市值约为9.8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亿元)。而另一家在A股上市的房地产综合服务商世联行,彼时市值已突破150亿元。


深谙资本之道的周忻认为,易居中国在美国资本市场被严重低估。


易居企业执行董事程立澜则对全天候科技表示,易居中国退市后,主要目的是能够让易居中国下面各个业务版块走各自发展路径,寻求适合自己业务版块发展的资本市场的计划和战略。


在易居的资本道路上,红杉资本中国创始合伙人沈南鹏和新浪董事长曹国伟是两位重要推手。公开资料显示,沈南鹏是易居中国的天使投资人,2007年,易居中国上市前,沈南鹏找来曹国伟做独立董事。


新浪网原为易居中国的股东,在易居中国私有化过程中,新浪和周忻、沈南鹏构成买方集团,2016年12月,易居中国以乐居30%的普通股及约1.29亿美元现金付款为对价,购回其由新浪网持有的股份。


而沈南鹏在助力易居中国私有化后,出售了其持有的全部股份,其此次也成为了易居企业的股东,持股2%。


此次赴港上市之前,易居内部经历了数次整合和重组。周忻补充表示,这次上市的易居企业是易居中国旗下最大的交易服务业务板块,旗下的金融服务和互联网公司已经在纽交所上市,另外还有建筑与文化结合的板块和未来社区服务板块正在孵化中,未来亦有可能考虑资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