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美股牛市的真相:除去FAANG 标普指数其实是下跌的

贝莱德Larry Fink:贸易战升级将令美股重挫10%-15%

虽然美国股票市场在特朗普的激进贸易政策下,继续跑赢世界其他国家,但如果特朗普继续展开下一轮全球贸易战,许多美国金融界大佬也在怀疑这种领跑还能持续多久。


美国最大的投资公司贝莱德的首席执行官Larry Fink就是其中之一,他并不认为美股目前的光环会持续更长时间。据彭博社,在公司发布二季报后不久,Fink表示,如果特朗普政府继续对全球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产品征收关税,美国股市可能下跌10%至15%。


虽然美国投资者许多都针对全球贸易问题作出应对,但Fink表示,贸易形势恶化可能会损害表现优于其它国家的美国经济,因为“全球同步复苏”的叙述几乎已经崩溃,市场很难消化全球化和贸易的整体变化,国际贸易的基础正在受到质疑。


贸易担忧已经促使一些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开始“收手”。


正如贝莱德二季报显示的那样,投资者在第二季度从贝莱德的股票产品中撤出了224亿美元,而流入股票产品的资金总额仅为178亿美元。Fink表示,已经看到了投资者对贸易形势感到不安的迹象。


与此同时,贝莱德截至6月30日的资产管理规模总额为6.3万亿美元,本季度净流入总额为200亿美元。每股收益为6.66美元,高于预期的6.55美元;总营收为36.1亿美元,略高于35.8亿美元的市场预期。


对于目前的全球贸易形势,Fink认为形容其为一场小规模的贸易贸易摩擦或贸易冲突更合适,当前还并没有上升到贸易“战”的底部,因为预期对全球GDP的影响是还是比较轻微的。


因此,Fink进一步表示,虽然市场肯定会变得更加不确定,但对经济增长的担忧也有可能过于夸张,美国股市仍可能继续走高。

中兴通讯解禁,带动5G板块掀涨停潮,机构暗示利好消息正聚集

创业板连收七阳线


具体来说,两市小幅低开,受到周末消息的影响,中兴通讯再度冲高,一度带动5G板块拉升,而疫苗板块则受到长生生物踩雷的影响大幅低开,市场板块分化明显。


此后,上证期指持续下行,中证期指则窄幅盘整,对应指数而言,上证50单边走弱,创业板指则小幅盘整,市场弱势依旧,5G、光通信、国产替代等板块表现活跃,资金观望情绪提升。


午后,市场波澜不惊,指数依然处于窄幅震荡的态势,盘面上看,有色板块一度冲高,但整体持续性不佳,而以中国软件为首的自主可控则高位盘整,整体市场观望情绪较强,临近尾盘,两市小幅回暖。



板块概念方面,富勒烯、5G板块领涨,铁矿石、民航板块领跌。


5G板块再掀涨停潮



今日市场波澜不惊,题材概念表现较为颓势,仅少数板块的联动性较强,其中,5G板块全线大涨,沃特股份、纵横通信、奥维通信、飞荣达、意华股份、中兴通讯集体封板,长江通信大涨8%,盛路通信、欣天科技、科信技术、宏达电子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7月15日晚间,中兴通讯正式发布公告称,BIS已终止拒绝令并将中兴通讯从《禁止出口人员清单》 中移除。多家媒体也报道,中兴通讯已向供应商等发送《合作伙伴信函》,称将调集所有资源,全力追赶进度,其墨西哥海外业务14日已发货。


在受到禁运处罚后,公司大部分业务受到较大影响,部分产线甚至停工。但媒体分析称,公司骨干员工保持稳定,核心技术未受影响,此次正式解禁公司产品线具备快速恢复能力,对产业链和公司影响有望压缩到较低限度。此外,此次事件也将进一步推动国产通信设备行业走上替代化之路,事件的转机并不能改变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的中长期逻辑,未来国家战略或更加偏向芯片等核心技术研发。


市场短期反弹已开启


海通策略称,市场短期反弹已开启,首先,国内政策开始微调,有望出现季度性偏松;其次,股市对贸易摩擦反映比较充分,阶段性进入空窗期。从反弹的持续时间来看,7、8月份有望成为反弹窗口期,一方面源于国内政策微调的趋势短期有望延续。另一方面在8月底前,贸易摩擦将处于暂时平稳阶段。未来市场向上超预期的可能因素是国内大力推进改革,主要观察时点是10月左右将召开的聚焦经济改革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另有机构表示,技术面上,上证指数在20日均线附近面临压制,需要在2800点与该线之间的狭窄空间内进行整固。而创业板方面,由于1500点上方的底部已经夯实,下面的“红量堆”意味着后续将上攻1626点至1636之间留下的缺口。此外,今年下半年A股投资机会仍然是结构性的,传统周期性板块貌似已经跌到了地板上,但在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难以亮眼表现。在这一轮下跌行情当中,大量传统周期性股票就是爬不起来,资金达成共识集体抱团有业绩增长潜力的细分领域,而这些细分领域都集中在创业板中5G、芯片、软件、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板块。

中美科技巨头的下一战场——医药

无论发达与否,医疗问题是所有国家都需要面对的棘手问题。


医院及医药公司的运营需要,决定了医疗不完全是一种简单的福利,其经济属性无法被忽略。目前制药巨头仍然是最重要的“救死扶伤”研发力量,但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已经开始介入到医疗行业中,尝试从庞大的医药市场中分一杯羹。


中美科技巨头是目前最为积极的医药行业新玩家。去年,美国医药消费市场规模超过4600亿美元。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2013-2017年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也高达9.4%,IHS Markit制药分析师还预计,中国的药品需求将超过美国。


科技巨头受到庞大利益的吸引,参与到医疗行业中,好处在于,更多的资金和更庞大的背景支持,有望推进耗资庞大的医药研发工作;而从另一方面来看,一些科技巨头更擅长的,更上层的技术进步,是医疗技术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


科技巨头对医疗行业的介入已经越来越明显。一方面,部分巨头在威胁着传统零售药店的市场,亚马逊收购了美国线上零售药店Pillpack,中国方面,阿里健康已经开始在线上销售非处方药(处方药目前仍不能线上销售);另一方面,部分巨头开始将自身擅长的技术利用到医疗领域,腾讯的医学解决方案平台正在结合AI技术,发力部分癌症的早期排查。


显微镜发明后细胞才被发现,DNA测序技术一代又一代演替,才能让科研甚至亲子鉴定更容易进行。一些更上层的技术取得进展,也能给下游的医疗研究、诊断治疗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


人工智能(AI)有可能会是这种关键的上层技术,而这正是科技巨头比制药公司更擅长的。AI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潜力越来越明显。对于预防性的诊断,AI技术在早期乳腺癌、儿童肥胖等领域的精度都能高达90%,省下了大量人工费用。


AI的数据搜集能力亦可以应用于医治。美国监管机构去年11月通过了全球首例智能药物。该药物嵌入了传感器,在进入胃部接触胃液后,将向病人的可穿戴设备传送数据,患者和医生由此可以通过APP检测药物的摄入程度。


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AI还可支持精神疾病的治疗,通过手机上的APP,AI有望提供情感方面以及病理方面的支持。


而AI这一上层技术,这正是科技巨头比制药公司更擅长的领域。腾讯觅影正在通过AI技术,来开拓食管癌、肺癌、乳腺癌等癌症的早期排查。

工信部: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32%在中国为空白,52%靠进口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辛国斌13日在“2018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上表示,一段时期以来,国内外评价中国制造业发展成就,往往扬长避短,片面夸大成绩。中国制造业创新力不强,核心技术短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


辛国斌表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201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12%,载人航天、高速铁路等多个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产品、模式等不断涌现,一批技术进入国际市场第一方阵。


辛国斌表示,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薄弱,对外依存度高,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


据介绍,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绝大多数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在装备制造领域,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装备仪器、运载火箭、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汽车等关键件精加工生产线上逾95%制造及检测设备依赖进口。


“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几十年的差距,建设制造强国的路还很长。”辛国斌说,应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当头炮”,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国防工业改革以及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二是着力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但有些地方急功近利,盲目跟风,炒作所谓新技术新产业,必须高度警觉,坚决纠正。

三是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突破口,加快转型升级。一方面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另一方面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化解过剩产能,加快改进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全产业链整体提升。

四是着力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的新引擎作用,深化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数字经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能否抓住数字化发展的机遇,决定制造强国目标能否实现。

五是着力建设高质量发展承载体,培育一批优质、高效的制造业企业。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既需要龙头企业,也需要小企业,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发展一批专业化的小巨人企业。

联合国成立数字小组研究区块链技术 马云盖茨任小组共同主席

华大基因开盘跌停 此前无创基因检测遭质疑

经过此前产前基因检测引发的争议、华大基因科学家学历是高中被质疑,以及“王德明举报华大基因弄贿赂主政官员、骗套上亿国有资产”等利空发酵,加上今天迎来2.01亿股解禁,华大基因早盘跌停。


7月16日周一,华大基因开盘跌停,股价跌至92.3元。



上周,一篇名为《华大癌变》的文章广为传播,文中列举了华大基因的种种罪状:


第一罪,“名不副实”的产品罪。华大推出的一款针对孕妇的“无创DNA检查”,号称准确率为99%,但事实却是,多位孕妇因该款“DNA检查”的结果失真,而导致胎中胎儿出现各种各样的缺陷却未能及时补救,以致于整个家庭的一生都被影响。


第二罪,“利用人性弱点”的营销罪。华大在推广自己的“无创DNA检查”产品时,恶意夸大了“羊水穿刺检查”和“唐筛”的危害性,从而达到推广自家产品的目的。


第三罪,“致癌”罪,也是与文章题目相呼应之罪。大致意思为,华大与烟草公司合作,推出一款“降焦减害卷烟”,却是一场打着“健康旗帜”的骗局。原因是,“降焦减害卷烟”会促使吸烟者发生补偿吸烟行为,即为了满足烟瘾而吸更多的烟;如此一来,会使得吸烟者吸食更多的亚硝胺(致癌的关键物质)。

日前,华大基因就报道《华大癌变》进行澄清,称该报道主要对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以及公司相关业务存在质疑。华大基因CEO尹烨第一时间也作出回复表示,这个案例较为复杂,不只是技术问题。


“屋漏偏逢连夜雨”


除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引发的争议,华大基因近期来的还有两个利空事件,分别为“华大基因科学家学历是高中被质疑”,以及“王德明愚举报华大基因弄贿赂主政官员、骗套上亿国有资产”。


6月14日,华大基因昔日的合作伙伴南京昌健董事长王德明以一篇《举报华大基因伪高科技忽悠欺诈涉嫌贿赂官员,大规模套骗国有资产》,对华大基因发难。


举报信例数了华大基因3大罪状:否认委托南京昌健运营的“国家基因库细胞中心江苏运营中心”的存在,同时迫害其他运营商;圈地开发房地产,骗取国家补助;伪高科技。


王明德言辞激烈,直指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为“公认的大忽悠、大骗子”,并指责华大基因“出手狠辣抓捕了”几个合作伙伴。


华大方面则出面辟谣,称举报内容绝大多数是假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市值大幅缩水 业绩预告不佳


华大基因在上市之初是明星股,上市之后市值一度冲破千亿,股价最高达到261元。


自2017年11月14日股价达到最高点后,华大基因股价便进入下行通道,截至7月16日发稿时,每股已跌至92.3元,市值仅剩下369.3亿元。


业绩方面,华大基因2018年上半年预计盈利1.95亿元-2.15亿元,同比增长仅有2.06%-12.53%。


以中报净利润上限2.15亿来算,华大基因目前的PE仍旧超过100倍,而A股同类公司贝瑞基因的PE仅为60倍;如果说龙头应该有溢价,那么看看美国基因公司illumina,其作为全球基因龙头企业,估值也仅为70倍左右。


此外,华大基因于今日(7月16日)迎来2.01亿股解禁,占总股本比例50.17%,累计解禁金额193.94亿元,解禁股类型是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