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金准人工智能 2018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

前言

工业机器人为全球制造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产力,汽车、电子等行业的需求使工业机器人的销量不断攀升。2018年上半年,全球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超过277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55亿美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为86亿美元,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为36亿美元。具体到机器人产业的各个应用场景,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搬运机器人销量最高,规模达到94.5亿美元,占比最高,达61%,其次为装配机器人,占比16%,高于焊接机器人占比4个百分点。

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业最具代表性的装备。日本、美国、德国和韩国是工业机器人强国。日本号称“机器人王国”,在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出口和使用方面都居世界榜首;日本工业机器人的装备量约占世界工业机器人装备量的60%。日本机器人工业会7月26日发布的统计显示,6月工业机器人订单额时隔2年同比下滑。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需求减弱产生的较大影响。还有声音指出受到作为大客户的汽车行业推迟增产计划的影响,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前景浮现阴云。

世界其他国家工业机器人情况:美国是机器人的发源地,早在1962年就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尽管美国在机器人发展史上走过一条重视理论研究、忽视应用开发研究的曲折道路,但是美国的机器人技术在国际上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技术全面、先进,适应性也很强。德国工业机器人的总数占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日本和美国;德国工业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一、2018年前三季度机器人产业数据概览

2018年前三季度全球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94.8亿美元,同比增长13.6%,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09.1亿美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为60.4亿美元,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为25.3亿美元;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为54.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36.3亿美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11.4亿美元,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6.5亿美元。

 

1:2018年前三季度全球及我国机器人市场结构(亿美元)

具体到机器人产业的各个应用场景,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搬运机器人销量最高,规模达到66.5亿美元,占比最高,达61%,其次为装配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7.5亿美元。服务机器人层面,全球医疗服务机器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33.8亿美元、16.3亿美元和10.3亿美元,其中医疗服务机器人应用最广,占比最高达56%。特种机器人层面,军事应用机器人、应急救援机器人和极限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13.2亿美元、4.1亿美元和8.1亿美元。

 

:2:2018年前三季度机器人各应用场景的市场规模占比(全球)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36.3亿美元,搬运机器人占比最高,达65%,其次为装配机器人,占比15%,比焊接机器人占比高出6个百分点。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1.3亿美元。其中,家用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4.5亿美元、3.5亿美元和3.3亿美元。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6.5亿美元,其中,军事应用机器人、极限作业机器人和应急救援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4.5亿美元1.4亿美元和0.5亿美元。

 

:3:2018年前三季度机器人各应用场景的市场规模占比(我国)

 

二、前三季度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企业业绩表现

近两年,工控受制造业复苏和产业升级推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2017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5187.1亿元,比2016年增长21%,增速加快12.5个百分点,是2012年以来增速最高的一年。

同期,据统计,2017年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1656亿元(包括产品市场和服务市场),比2016年同比增长16.5%,规模突破2011年的高点。业内人士认为此轮复苏是中游周期复苏和产业升级带动结构性复苏的叠加,2018年仍将延续。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4248.7亿元,同比增长16.2%。金准人工智能专家根据行业综合数据判断,预计2018年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0%左右。

2.2自动化,一个字“稳”

西门子

西门子2018财年(2017年10月1日—2018年9月30日)第三季度,在可比基础上,排除汇率变动及业务组合的影响,新订单额同比增长21%,营收与去年同期持平。

得益于公司大额订单的增加,新订单额名义增长16%,达228亿欧元,而营收则主要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较去年同期下降4%,为205亿欧元。值得一提的是,西门子数字化工厂集团的业绩表现杰出。

施耐德电气

工控小编了解到,施耐德电气上半年总收入123.17亿欧元,净收入10.20亿欧元,相较2017年上半年稍有增长,但基本持平。

艾默生

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艾默生第三季度净销售额增长10%,标志着艾默生净销售额连续强劲增长五个季度。随着第六个季度已出现基本订单率增长,艾默生预计全年净销售额增长约14%,其中自动化解决方案业务增长21%。

得益于全球自动化市场垂直领域呈现增长趋势,艾默生在成熟市场及新兴市场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自动化解决方案业务本季度净销售额增长18%。值得一提的是,艾默生在亚洲基本销售额增长13%,中国增长28%,主要来源于在中国及印度的资本投资以及来自过程、混合及离散市场持续强劲的需求。

汇川技术

凭借在通用自动化、轨道交通等业务收入取得的较快增长,汇川技术业绩预告比上年同期增长20%~30%,前三季度营收收入37.56亿~40.6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9亿~8.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5%。其中,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亿~3.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

英威腾

英威腾三季度预告提到其工业自动化业务持续稳定增长,网络能源UPS业务保持高速增长,但新能源汽车业务、光伏业务、海外业务受国家政策及行业变化影响,收入和净利润增长未达预期,综合预估2018年1~9月净利润为1.42亿元~1.95亿元,上年同期为1.77亿元,同比变动-20%~10%。其中,上半年工控业务实现营收6.36亿元,同比增长11.4%,伺服实现营收7622万元(+4.4%),实现净利润495万元(+90%)。

大族激光

大族激光总体经营情况保持平稳。大族激光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2亿至19.53亿,同比变动0.00%至30.00%,其他电子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6.51%。

2.2机器人,俩字高速

ABB

ABB上半年四大事业部及三大区域的订单额均实现增长,销售收入175.16亿美元,同比2017年上涨7%;净利润12.53亿美元,基本与2017年上半年12.49亿美元的利润额持平。两方面比较突出,一方面是二季度ABB Ability数字化解决方案订单额的增长贡献显著;另一方面是从全球区域市场来看,ABB在中国市场增长幅度最大。

安川电机

同属四大家族的安川电机业务表现整体保持坚挺。今年3月1日至8月31日,销售额2482.44亿日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0.63亿日元。预计2018年3月1日 至 2019年2月28日全年销售额4980.00亿日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0.00亿日元。面向汽车行业的焊接、涂装等类型机器人需求强劲,在日本、欧洲等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制造业自动化需求仍旧非常旺盛,趋势向好。

埃斯顿

埃斯顿2018年有望保持高速增长,仅上半年营业收入已达7.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2.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31.11万元,同比增长40.37%。

这两年埃斯顿在海内外不停地“买买买”,如收购意大利做机器人视觉技术系统的Euclid Labs、美国服务型机器人伺服系统制造商Barrett Technology以及德国机器人系统集成商M.A.i等。通过一次次的并购扩展其机器人领域,实现公司的转型和增长还是挺成功的。

新松机器人

新松机器人预告2018年前三季度(2018.1.1~2018.9.30),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3.28亿~3.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35%。预计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12亿~1.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3%~61.57%。

报告期内,新松机器人经营规模持续扩张,市场影响力继续增强,营销布局得到进一步完善,促进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

拓斯达

拓斯达公告,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20亿元至1.5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5%至44.68%。

公告称,1月至9月,公司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约为68%,但由于产品结构变化及研发支出增加等因素,以致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有所放缓;同时,上年同期收到政府销售补贴资金1906 万元,本期收到各项政府补贴仅538.9万元,故对本期净利润的同比增速产生较大影响。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分析认为,总体来看,受新一轮全球工业革命影响,工业生产加速由自动化向数字化再向智能化转变,随着新兴技术的崛起,自身转型升级成为激发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例如,数字化工厂、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

三、未来全球工业机器人趋势前景预测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分析认为,工业大国提出机器人产业政策,如德国工业4.0、日本机器人新战略、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中国大陆十三五规划与《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级政策,皆纳入机器人产业发展为重要内涵,将促使工业机器人市场持续增长,金准人工智能专家预计到202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到85万台。

2017-202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预测(单位:台,%)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分析认为,未来全球工业机器人主要有以下四大趋势:

3.1机器人与信息技术深入融合

大数据和云存储技术使得机器人逐步成为物联网的终端和节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工业机器人与网络融合,组成复杂性强的生产系统,各种算法如蚁群算法、免疫算法等可以逐步应用于机器人应用中,使其具有类人的学习能力,多台机器人协同技术使一套生产解决方案成为可能。

3.2机器人产品易用性与稳定性提升

随着机器人标准化结构、集成一体化关节、自组装与自修复等技术的改善,机器人的易用性与稳定性不断被提高。

一是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已经从较为成熟的汽车、电子产业延展至食品、医疗、化工等更广泛的制造领域,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不断增加,机器人本体向体积小、应用广的特点发展。

二是机器人成本快速下降。机器人技术和工艺日趋成熟,机器人初期投资相较于传统专用设备的价格差距缩小,在个性化程度高、工艺和流程繁琐的产品制造中替代传统专用设备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率。

三是人机关系发生深刻改变。例如,工人和机器人共同完成目标时,机器人能够通过简易的感应方式理解人类语言、图形、身体指令,利用其模块化的插头和生产组件,免除工人复杂的操作。现有阶段的人机协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问题,尽管具有视觉和先进传感器的轻型工业机器人已经被开发出来,但是目前仍然缺乏可靠安全的工业机器人协作的技术规范。

3.3机器人向模块化、智能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

目前全球推出的机器人产品向模块化、智能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

第一,模块化改变了传统机器人的构型仅能适用有限范围的问题,工业机器人的研发更趋向采用组合式、模块化的产品设计思路,重构模块化帮助用户解决产品品种、规格与设计制造周期和生产成本之间的矛盾。例如,关节模块中伺服电机、减速机和检测系统的三位一体化,由关节、连杆模块重组的方式构造机器人整机。

第二,机器人产品向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向开放性控制系统集成方向发展,伺服驱动技术向非结构化、多移动机器人系统改变,机器人协作已经不仅是控制的协调,而是机器人系统的组织与控制方式的协调。

第三,工业机器人技术不断延伸,目前的机器人产品正在嵌入工程机械、食品机械、实验设备、医疗器械等传统装备之中。

3.4新型智能机器人市场需求增加

新型智能机器人,尤其是具有智能性、灵活性、合作性和适应性的机器人需求持续增长。

第一,下一代智能机器人的精细作业能力被进一步提升,对外界的适应感知能力不断增强。在机器人精细作业能力方面,波士顿咨询集团调查显示,最近进入工厂和实验室的机器人具有明显不同的特质,它们能够完成精细化的工作内容,如组装微小的零部件,预先设定程序的机器人不再需要专家的监控。

第二,市场对机器人灵活性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雷诺使用了一批29公斤的拧螺丝机器人,它们在仅有的1.3米长机械臂中嵌入6个旋转接头的机器臂均能灵活操作。

第三,机器人与人协作能力的要求不断增强。未来机器人能够靠近工人执行任务,新一代智能机器人采用声呐、摄像头或者其他技术感知工作环境是否有人,如有碰撞可能它们会减慢速度或者停止运作。

 

广东电子竞技运动协会秘书长罗觉慧:电竞不能再走泛娱乐化道路

10月17日下午,来自粤港澳三地的电竞协会、广东省社会体育中心齐聚广州共同召开2018粤港澳大湾区电子竞技大赛新闻发布会。粤港澳大湾区电子竞技大赛将于2018年10月~12月在粤、港、澳三地多个分赛区进行,赛事的目标是配合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发展战略,打造大湾区品牌赛事。据了解,大湾区电竞用户数量占全国13%左右。广东省社会体育中心副主任郑凤玲表示,举办大湾区竞技大赛旨在通过大赛普及电竞运动知识,向社会传播电竞正能量,并且借此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电子竞技产业更上一个台阶。


去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也加大对网络游戏的管理力度。广东省电子竞技运动协会秘书长罗觉慧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游戏防沉迷需要社会各界、各个环节共同推进实现。在她看来,以往电竞产业走的是泛娱乐化的道路,但是未来如果要长远发展,要走体育化、标准化及大众化的方向。


电竞正处于体育化的起步阶段


近两年来,电子竞技行业越来越受关注。根据伽马数据《2018年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提供数据,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轨道,2018年市场规模将逾880亿元人民币。电竞用户规模达到2.6亿人,几乎占到全国总人口的20%。


在10月17日下午2018粤港澳大湾区电子竞技大赛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办公室主任吕岸表示,预计2019年中国电竞用户规模将达3亿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是全国电竞用户占比最大的一个地区,占比大约在13%。郑凤玲也表示,体育产业目前被定位为拉动内需和经济转型的重点产业,广东是中国竞技大省和体育强省,希望借助此次赛事举办,进一步壮大奥港澳大湾区的体育文化产业。


粤港澳大湾区对电子竞技行业的重视,与电竞行业近年来的火爆也有关。记者注意到,2016年至今,电竞行业不断“吸金”,各路资本汹涌而至;与此同时,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市场,电竞赛事的观众数量日益增加;2016年被教育部纳入高等职业学校新增专业;在日前举办的2018雅加达亚运会上中国职业电竞代表取得2金1银的成绩。于是,不少“电竞行业春天论”纷纷涌现。


10月17日,罗觉慧表示,当下的电竞行业更准确地说,是处于体育化、正规化的一个起步阶段。她告诉记者,实际上电子竞技跟网游大不同,首先电竞要成为一项竞技,就必须有“公平、公开、公正”、“更高、更强”这些体育精神。


据她介绍,中国电竞行业发展将近20年,主要是由游戏厂商主导发展,目前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产业链实现闭环,但是在近8年间,电竞行业政策确实是处于停滞状态。


防沉迷需要各环节共同实现


去年下半年至今,由腾讯旗下《王者荣耀》点燃的“游戏防沉迷”的话题一直不断。国家相关部门随后加强了对网络游戏的管理。


10月17日,罗觉慧也坦言,电子竞技行业不可否认地以网络游戏为载体,开展竞技类的活动。“电子竞技行业发展多年,很多不同的声音,包括各种沉迷、网络游戏‘精神鸦片’等。”


她认为,要做到游戏防沉迷,不仅需要游戏厂商的努力,还需要依靠全社会,包括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等主管单位、各地协会,以及学校和家长等各方面一起去做。“不是单靠某一个环节就能实现。”


罗觉慧告诉记者,电竞产业不能再走泛娱乐化道路,要想健康长远发展就要走体育化、大众化的道路。而大众化、全民化的关键又在于正规化和标准化。“要得到社会认可、逐渐扭转大家一讲到电竞就想到游戏沉迷的这种观念。”罗觉慧表示。

原科技部副部长吴忠泽:智能交通产业市场规模超千亿元

浙江自贸区动向:突出油气全产业链建设


10月18日,第二届世界油商大会在浙江舟山召开


10月18日,第二届世界油商大会在浙江舟山召开。这是自2017年4月浙江自贸区成立以来,由浙江省政府主办、浙江自贸区管委会和浙江省自贸办承办的第二届世界油商大会。


值得关注的是,第二届世界油商大会更加突出了油气全产业链的主题,从首届大会的“以石油为主的油品全产业链”扩展到“石油和天然气并重的油气全产业链”建设。据了解,共有25个重大项目将在此次大会上签约,总投资1656亿元,涵盖了油品储运、石油贸易、LNG等领域。


2017年9月,浙江省省长袁家军在首届世界油商大会中提出,打造超万亿级的上下游石化产业链,浙江自贸区未来还要实现“三个一亿吨”目标,即实现一亿吨油品储备能力、一亿吨炼油能力以及一亿吨交易能力。


在10月18日的第二届世界油商大会上,袁家军指出,去年世界油商大会以来,浙江积极融入更加开放的世界油气新格局,浙江自贸区油气全产业链步入快车道。


一是引进了一批油气企业,新增注册企业9566家,注册资本达到了3752亿元。其中,油气企业203家,注册资本是1328亿元,累计引进外资企业339家,注册资本721亿元。


二是落地了一批标志性项目,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在今年底将试验。另外,美国的波音飞机落户舟山,波音737完工和交付中心将于今年的12月份投产,第一架飞机将从舟山起飞。11月,波音全球供应商大会和航空产业发展大会也即将在舟山举办。


三是推动了油气贸易,今年1-9月,实现油品贸易额1614亿元,保税燃油的交易量是268万吨,天然气交易123万吨,煤炭交易1876万吨。今年,保税油加注量可突破300万吨,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到555亿元,增长了16倍。


同时,袁家军还表示,油气全产业链建设是浙江开放发展的重大举措,希望和国际油气投资商、贸易商交易商合作,加强油品交易、储运、加工、金融服务领域以及海事服务领域合作。



京汉股份拟转让联合领航51%股份 亚洲物流地产巨头2.8亿元接盘

10月17日晚间,京汉股份(000615,SZ)发布公告,表示拟将持有的联合领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领航)51%股权转让给易能(无锡)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能投资),转让价格为2.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易能投资为亚洲地产物流巨头ESR Cayman Limited旗下子公司,而易能投资的董事长沈晋初,与联合领航另一持股49%的股东蒋莉都曾在物流地产巨头普洛斯担任高管。


舍弃空港物流城棋子


联合领航成立于2016年12月14日,原本由自然人蒋莉100%持股,2017年7月,京汉股份通过受让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根据京汉股份之前的公告,去年7月,京汉股份以1.53亿元价格受让蒋莉的持有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联合领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领航曾用名)51%的股份,同时向联合领航出借资金1.421亿元。


在此之前的2017年3月,联合领航已与南京空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南京溧水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同建设南京未来航空城项目的《战略合作协议》,该项目预计涉及土地开发667亩,总投资11亿元。


为此,上述合作四方共同出资设立南京空港领航发展有限公司,以开发南京未来航空城项目,其中,联合领航出资1.65亿元,占股55%。


2018年10月16日,就在南京空港领航发展有限公司取得项目一期303亩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成交确认书的同一天,京汉股份却宣布出让所持有的联合领航全部股份。


此外,去年12月28日,联合领航还与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建设南宁国际空港物流产业园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那为何刚拿地就要进行股份出售?“这还是基于我们公司战略的调整,因为物流地产跟我们的绿色住宅、健康养老和绿色纤维主营业务(布局)并不完全相符,我们希望做强做精现有主业。”京汉股份董秘李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不过记者注意到,京汉股份在今年3月份披露的2017年年报中提到,房地产业务已形成包括空港物流城的综合性业务链条。


易能投资接盘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物流地产的发展被业界所看好。


根据公告,此次联合领航51%股份的受让方为易能投资,后者为ESR Cayman Limited间接持股的全资子公司,ESR Cayman Limited也是亚洲物流地产巨头ESR集团的母公司。


ESR集团由易商集团与红木集团在2016年1月合并而来,今年5月和6月,ESR集团宣布分别获得京东集团和中信里昂证券旗下CSOBOR基金的投资,而据经济通9月初的消息,ESR集团将于明年在H股上市。


联合领航的另一名股东蒋莉与本次拟受让方易能投资的法定代表人沈晋初,均有过在普洛斯任职的工作经历。资料显示,易能投资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均为沈晋初,曾是普洛斯第一副总裁,目前还担任ESR集团的联席CEO。而联合领航的股东之一蒋莉同样曾担任过普洛斯高级副总裁。不过对于蒋莉与易能投资的关系,李红表示并不清楚。


根据公告,若交易顺利完成,本次出售股权将为京汉股份带来1.4亿元的利润额,而京汉股份从受让到计划出让仅间隔15个月时间。业绩预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京汉股份预计归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至1000万元。

市值缩水670亿元、“阿里系”股东减持 圆通如何自救?

快递江湖硝烟弥漫,股价疲软已久的圆通速递正在寻求新出路。


近日,圆通速递股价持续走低,截至10月17日收盘,报10.54元,创上市(2016年10月)以来新低;以复权价计算,目前股价较上市当天开盘价缩水七成,市值蒸发677亿元。



伴随股价持续下跌,公司股东也在逐渐减持圆通股票。


根据圆通速递10月10日发布的公告,上海云锋新创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云锋新创”】于7月10日起,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1216.67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43%。减持结束后,云锋新创持有圆通速递股份降至5.98%。


圆通公告


工商资料显示,该公司最初由云锋基金发起人虞锋出资6000万元成立。基于此,云锋新创也被看做是带有“阿里系”背景的企业。但在2016年3月,虞锋已经退出云锋新创。



在被问及股东减持股票的原因时,圆通速递在互动平台回复中国网财经:“系云锋新创自身资金配置需求。”同时,圆通速递还强调云锋新创的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持续性经营等产生重大影响。


业绩增长落后于同行

无论云锋新创是为了套现还是因为对圆通速递不看好,可以明确看到的是,圆通速递近两年一直在走下坡路,股价震荡下滑不说,其营收数据也缺乏竞争力。


根据圆通速递发布的2018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圆通速递营收达120.66亿元,同比上涨46.95%;净利润达8.02亿元,同比增长15.69%。


但相较同行业其它几家上市快递企业,圆通速递净利润增速同比最小。其中,中通快递以净利润同比67.8%的增速领跑快递业。另外几家也保持稳健增长:韵达快递同比上涨33.78%,百世物流同比则上涨30.62%;顺丰和申通快递则略高于圆通,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18.59%和16.21%。


而在快递数量方面,圆通速递上半年完成量28.14亿件,较中通快递少了9亿件。


从其账面上现有的货币资金看,圆通速递的资金也陷入增长困境,今年上半年的货币资金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61.54%,仅为16.05亿元。圆通方面将此归结为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增加所致。


推出中高端直营快递品牌

就在云锋新创减持之际,圆通速递发布了一个全新的中高端直营快递品牌,从而增强竞争力。


10月17日,圆通正式推出独立品牌——“承诺达特快”。这是一个独立于“圆通速递”品牌、专注于中高端市场、采取直营化网络经营的快递新品牌。这一动作在以加盟制为特色的“通达系”快递企业之中尚属首次。


据圆通速递集团副总裁杨新伟介绍,“承诺达特快”拥有独立的服务网站和运营团队,在网络拓展模式上,采用以全直营体系为核心的共享模式。在核心城市采取建立直营网点的方式,在一些偏远地区,则将采取包括代派、联建、代理等多种模式,与圆通速递现有经济型快递协同推进,以实现运营成本管控和服务质量保障之间的平衡。


“承诺达特快”在时效上,能保证同城、经济圈范围内可实现即日达、次晨达;跨省重点城市互发的快件,可实现次日达覆盖率90%以上;而在价格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从上海至武汉市区,首重仅18元,较同类企业低。


在“三通一达”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圆通速递推出“承诺达特快”将在中高端商务件、新零售、跨境业务以及各种个性化定制配送服务等领域打开一片蓝海。

2017至2018,区块链世界的两年“沉浮录”

很多没有经历过从2017年到2018年币圈和链圈的那些事的朋友,要么不成系统在朋友圈道听途说,要么选择从深奥艰深的技术流和科普着手,从圈外看圈内容易懵圈。这个行业极速上演过一夜暴富,也有过打回原形人后抹泪,“币圈一天,人间一年”,有太多的故事,等待有故事的人娓娓道来。


倪叔是知名科技自媒体,曾写过不少刷屏级爆款文章,出于对风口的职业敏感,倪叔属于接触区块链风口的一批人,历经过行业过山车般的潮起潮落,也赚了一笔钱,目前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即锐驰资本合伙人,平时也留意一些优秀的区块链创业项目,做做投资。


应阿星的邀请,倪叔在拉风财经“区块链小白升级群”分享了他在2017年和2018年经历过的区块链世界演进脉络,本文信息量很大,能带来领略币圈和链圈惊心动魄的风景。


一、疯狂币圈:比特币十几次复活周期,ICO助推比特币至最高点


比特币作为核心数字货币,大概经历了十几次跌宕起伏的反复轮回周期,比特币价格是十数次。而我们这一轮,的上一轮,是2012年到2013年上半年一路上扬,但是到2014年后陷入长达一年多的熊市,这其中爆发了当时最大规模的交易所“门头沟跑路事件”,此后从2014年至2016年比特币的价格是每个几百块至几千块钱磨底,一度把90%的老韭菜赶出市场。


现在出名的比特币大佬大多是在上一轮比特币泡沫中交过学费的,经过两三年的布局才有今天的成就,宝二爷之前是卖牛肉的,后来遇上了他老婆才知道比特币,在2014年泡沫破灭后在内蒙古建比特币挖矿“矿场”,如今他已占据后来者难以追赶的优势。

每次数字货币的复苏就让其影响力扩展一圈,带动更多的人来参与“游戏”,把币值推向更高的位置。而我们所经历的这一轮之所以如此疯狂,其背后重要的推手就是“ICO”(你懂得,不多解释了)。


ICO的运作方式有点像发行股票新股,用户用手上的代币按照一定比例来换取ICO方的代币,项目方可以向机构和散户进行集资。2017年3月、4月最早做ICO的是量子链、公信宝,他们在一些社区中融资,尽管当时没有融满,参与进来的人基本赚得几百倍的收益。


比特币自身价格的单边上涨与ICO模式相互促进,ICO带来了更多流动性,因而比特币作为价值锚定货币价格拉升最为明显,最高点是一万多美金即差不多八万人民币一个(截止6月26日,BTC的价格是4万人民币左右)。


“ICO”一度非常受监管层关注,但幸运的是2017年上半年,监管层绕了个弯决定先行管制现金贷,为不少项目和庄家的缓冲了压力,大多数暴富大概是去年上半年的ICO中完成的。


一般“ICO”的操作流程是发布项目、设定比例、按ETH比例兑换、到代币到认购者的(数字货币)钱包,告诉认购者上哪个交易所发行届时到交易所充值,然后通过交易获取收益。为了保证项目确实有足够的价值支撑,一般项目方会先行募集ETH作为基石。

为什么ICO项目一般选择以太坊(ETH)作为交换筹码呢?相对于比特币,以太坊传输速度较快、价格相对稳定、手续费相对便宜。


在2017年上半年牛市阶段参与“ICO”几乎都赚了钱,用户花钱参与“ICO”项目享受项目升值红利;项目方通过ICO集资之后,价格上升项目方也赚钱;项目方把币放到交易所,交易所也赚钱。当时所有人疯狂参加“ICO”、找项目方要额度,单边上扬比特币价格也让庄家赚的盆满钵满,整个ICO市场异常亢奋。


二、九四之后的区块链:交易所出走海外,韭菜和VC机构疯狂进场


从2017年7月底开始,监管层已注意到火热的ICO项目存在的非法集资的风险性,相应加强监管声音已经一些区块链社区和媒体中出现,到了八月份就已经有点风声鹤唳了。


直到2017年9月4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业内称之为“九四事件”,整个比特币和以太坊都砸到了非常低的位置,当时ETH只有800元一个,大部分人以为要“药丸”了,大部分国内主流交易所纷纷发声明要把所有的币退还给用户,退还完毕之后,交易所就会关闭。


按照过往互联网金融项目经验,一旦被国家定性和监管进场基本就挂掉了。奇怪的是还有大量的用户眷恋不走,大量场外的用户之间的币币交易群仍然活跃,还从来没有经历过一个(金融)项目是整个全世界范围内都参与的,就算国内的ICO全部消停,其他国家还在搞。“九四”之后,很多项目及交易所靠转移至日、韩等国(包括柬埔寨、泰国等地)。


九四之前有个“聚币网”很火,而九四之后币安、OK才火起来的,很多渠道私底下会告诉老韭菜交易所又重新开起来了。仅一个月的时间,数字货币价格就从低谷迅速回涨,海外市场快速补位让比特币的价格从两万在一个月之内回升到了五万,华尔街那边的比特币出现期货市场,这意味着正式金融开始接纳比特币交易,因为比特币不可篡改、不会增发的规则,有助于维护未来的金融秩序。


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把比特币视为理财产品。比特币的价格不断上升,以ETH为首的数字货币的价值也在快速拉升。


当时以太坊的价格涨到五千以上,徐小平在真格基金创始人社群喊话号召大家All in 区块链,还特意标注了不要外传,结果全网传的到处都是,在此之后传统VC大量入场。市面上的发币私募项目越来越多,导致需要大量增量用户进场,按照以往金融项目的经验当大妈都来的时候,就是收网的时候了,到了2017年11月份大量ICO项目出现“破发潮”,比如你用5个以太坊去买了这样的1万个代币,等这个项目上市后,发现就这个币卖掉收不回成本。


为什么传统VC也如此看重区块链,或者说数字货币对于传统VC的真实价值在哪里?


整个传统的VC行业在2012年到2014年这波“双创”风潮中并没有那么多企业赚钱,大量创业公司死掉,很多股权投资基金要付出大量的金钱并且要等待漫长的退出过程,一些看起来很牛的基金并没那么赚钱,故事也没那么传奇,相比于那些在股票市场做二级市场的那些人,他们这些一级市场的投资人就显得特别苦逼,二级市场赚钱更快,也没那么高的技术含量,更不用那么赌项目,他们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再差的项目都可以炒起来,所以传统VC在整个传统金融秩序里是一个赚慢钱的角色。


而ICO模式却可能是VC翻身的机会,投资机构把过去几年投得一些半死不活的创业公司让他们全部通过ICO发币来融资,融完资之后马上解散退出。


这样很多VC把投出一些负资产或不良资产突然以ICO方式盘活了。过去创业公司上市可能要等五年以上,现在通过操作一个项目可能两三个月的时间就回来了,所以对于VC行业来说,这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所以大量VC进一上来就囤ETH,我了解到投资人都是一万个、一万个的买入以太坊,很快把以太坊的价格从五千炒到了一万。



这却是整个故事的最高点。从2018年1月份开始,也就是在徐小平喊话的一个月后,整个行业一直向下持续到现在6月份,过程中会有反复、震荡、回调,比特币价格已经下七千美元,尽管已经非常低了,但是没有人能保证还会不会继续下跌。2017年我身边不下20个“币神”而到2018年5月真正最后能完整保存胜利果实的很少,一般来他们最终还是留下一两百万的盈利的但绝多大数没有能力战胜市场的,如果有幸赚钱一定要稳健、趁早离场。


三、区块链“围城”:被套牢的出不来,创业者即将爆发“千链大战”


2017带你买币赚了是你的恩人;2018年很可能就变成仇人了。2018年1月至4月处于熊市阶段,相对于2017年高峰已腰斩了,如果以太坊跌了百分之五十,那么以太坊(ETH)为价值的虚拟货币肯定跌了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甚至九十。很多一次买入几万以太坊的传统VC全部被套牢在里面,社会上没有这么大的流动量来接盘,一些之前暴发的人可能在这一波里面又吐进去了,还有可能亏了本。


如果你是个普通散户希望通过买币的方式获取市场红利,并且对于未来比较看好,可以考虑在这个时候少量抄底,如果对未来不那么看好,建议还是要谨慎操作,尤其是尽量不要买空气币,尽量认准比特币、以太坊这样主流币;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数字货币交易所的交易深度相比股市是非常不够的,以至于有时会出现哪怕已经跌掉一半了,想全部清掉也清不掉,因为市场上没有人来接盘。


随着区块链行业透明化,越来越多的交易信息被公开之后,以前“代投”两头收又向用户收代投费,转身又向项目方收返点费,还私扣比例,基本上庄家是稳赚不赔的,如今所有风险转嫁在散户身上,加上又市场不断的跌,所有人对市场预期处于保守或悲观的状态,这个时候“代投”业务也没有办法玩了,新发币的ICO项目也很难融资。所以,现在参与ICO不赚钱的概率很大。


从我身边还在做区块链行业里面创业的,基本上就是三类,第一类项目发币,第二类帮产业配套服务,第三类就是做公链或应用。


关于发币项目,是区块链创业最主流的方法,尽管还没有谁因为发币被抓进去坐牢的,但确实是存在政策风险的,所以很多人都会保留一个外国的国籍或者说有美国的三年签证做好准备,也有一些注册在新加坡公司为了保证合规,发行的不是证券类的而是类似于游戏道具的消耗品。对于想投身区块链的创业者,我建议不能再像过去简单发行ICO或去找个创业公司的壳放进去发行;而应对监管的无币区块链目前还没有找好很好的盈利模式。


关于配套服务,主要是有区块链媒体、社群运营、FA、市值管理等,不过目前市面上区块链媒体又将千家了,是否有能力做到头部绑定好的客户,需要差异化打法。


关于公链或应用项目,目前已融到资并且打算做长期落地应用创业者正在抢滩“公链”。我预测,2018下半年会爆发“千链大战”,放到互联网的行业来看,公链是未来的区块链项目的平台,相当于搭建类似区块链世界里BAT平台,大家都在抢占这样的一个时间和机会。


从落地的角度来看,整个行业还比较早期,还没有达到快速通过一个区块链产品聚集海量用户的场景,搭建平台的机会依然存在。ETH之所以这么牛逼,它是是目前生态最完整的链,很多应用基于其链条诞生,目前区块链项目的DAU(日活)相对较低,距离真正的落地很有比较长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