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小米、美团相继大跌破发,港股对科技公司吸引力还在吗?

今年4月,港股市场向“同股不同权”开绿灯曾让科技公司兴奋,但随着小米、美团等巨头上市后相继破发,投资人对港股科技股的信心,以及港股后续对科技公司的吸引力都面临挑战。


截至今日发稿,小米股价13港元,相比17港元的发行价,跌幅超过23%;美团点评股价58.5港元,相比69港元的发行价,跌幅超过15%。上周五盘中,美团点评一度跌至52.8港元,相比发行价跌幅达23.4%。



除了小米和美团,今年7月在港股上市的映客目前股价较发行价大跌超35%,去年登陆港股的阅文集团、易鑫集团、众安在线、雷蛇等科技公司最新股价较发行价也出现大幅下滑。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科技公司在港股上市到“股价下跌超过20%”经历的时间越来越短,雷蛇用了88个交易日,小米用了91个交易日,美团用了28个交易日,映客则只用了21个交易日。


一上市就大跌,导致一些科技公司对港股市场“望而却步”。今年9月,数字货币矿机生产龙头企业——比特大陆赴港股IPO一度被曝半途熄火,参与比特大陆Pre-IPO轮融资的投资人曾向全天候科技表示,比特大陆将终止IPO,尝试重组,“市场不好”是其终止IPO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今,比特大陆虽然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随后却没有了下文。


更早之前,嘉楠耘智、沪江曾分别在今年5月、7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此后同样杳无音信。


腾讯音乐在今年早些时候曾表示,可能在港股或美股市场上市,但近期,该公司已确定会在美股市场上市,即便腾讯音乐的第一大股东——腾讯控股被称为“港股股王”,市值一度占据港交所上市公司市值总量的12%。


港股还会受科技公司欢迎吗?


为了迎接更多科技公司上市,港交所今年4月曾对科技、生物公司上市制度做出重大改变。4月30日,修订后的港交所《上市规则》正式生效,新增内容中包括容许“尚未通过任何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发行人”和“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来港上市”,以及“新设便利第二上市渠道接纳大中华及海外公司来港作第二上市”。


有分析认为,放开同股不同权的上市条件是港交所“25年来的最大改革”。早在2014年阿里巴巴IPO时,港交所就曾对同股不同权公司的上市制度进行研究,但最终未做出调整,这也导致阿里巴巴与港股失之交臂。到了2017年末,胡润研究院数据显示,大中华区独角兽企业总数达到120家,整体估值总计超3万亿元,港交所要抓住这波历史性的上市浪潮,不得不向“同股不同权”的规则妥协。在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眼里,这次改革是“新的大时代的开始”。


然而,接过港交所的橄榄枝上市之后,科技公司却发现日子并不好过。随着小米、美团、映客等公司股价大跌,越来越多科技公司负责人、投资人开始怀疑,未来港股会好吗?要不要去港股上市?


诺亚国际首席研究官夏春表示,港股科技股大跌除了科技公司本身估值偏高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香港资本市场受到资金外流影响,资金因为利差从香港回流美国。此外,香港经济表现高度依赖贸易活动,中美贸易摩擦对香港不利,“港股这个趋势可能会持续一年左右,直到中美贸易摩擦缓解,以及美股加息周期结束。”


因此,夏春认为,虽然港股在地理位置、语言沟通、发行估值方面有优势,但今后对科技公司的吸引力(表现在上市企业数量的百分比增速上)仍然可能会下降。


彭博专栏作家Tim Culpan近日撰文指出,港股市场靠改变制度吸引科技公司上市的计划即将事与愿违,随着证券投资经理从香港转向更稳健的市场,科技公司创始人也会跟随。国内著名风险投资人、金沙江创投基金合伙人朱啸虎今日评论该文章称,“科技股上市还是要去美国!比下跌更可怕的是没有交易深度,除了腾讯外,所有香港上市的其他科技股交易量都太小了!”


不过,相比中国A股市场,一些业内人士仍然认为港股存在优势。有资深市场人士近日向东方财富表示,从市盈率变化可以看出,A股市场虽然进入了寒冬,但炒作氛围依然较浓;相比之下,虽然港股市场在上市首日的平均市盈率要比A股市场高,但在后续的投资活动中,市场会对各家公司估值迅速回归理性。

马蜂窝以名誉侵权为由 将第三方数据机构及丁子奎诉至法院

10月22日,北京蚂蜂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蜂窝”)起诉深圳乎睿数据有限公司、丁子奎名誉侵权案,已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立案。


诉讼服务告知书


公开资料显示,深圳乎睿数据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是一家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云计算、数据库服务、数据库管理等服务的企业。


此前,自媒体“小声比比”于10月21日发表了名为《估值175亿的旅游独角兽,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的文章,质疑马蜂窝“点评抄袭”。


文章指出,马蜂窝的2100万条“真实点评”中,有1800万条都是通过机器人从竞争对手那里抄袭的。具体来看,“团队在马蜂窝上发现了7454个抄袭账号,这些抄袭账号平均每个人从携程、艺龙、美团、Agoda、Yelp上抄袭搬运了数千条点评,合计抄袭572万条餐饮点评、1221万条酒店点评,占到马蜂窝所有点评总数的85%。”


而在文章的末尾特别提到,当中引用的核心数据均来自乎睿的数据团队。


针对小声比比的质疑,马蜂窝于今日(10月22日)发表声明回应,称数据造假指控为:“言论歪曲事实,为有组织攻击行为”。


马蜂窝还指出,点评内容在马蜂窝整体数据量中仅占比2.91%,涉嫌虚假点评的帐号数量在整体用户中的占比更是微乎其微,马蜂窝已对这部分帐号进行清理;并指出,自媒体文章所述的马蜂窝用户数量,与事实和第三方机构数据都严重不符。


“针对该文中歪曲事实的言论,和已被查证的有组织攻击行为,马蜂窝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马蜂窝写道。


但“小声比比”创始人梓泉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其个人作为小声比比的创始人,还有乎睿数据团队这个公司,都没有接受OTA或者马蜂窝的潜在竞品的任何赞助,没有任何经济上的纠纷。


这次“点评抄袭”事件也为马蜂窝的估值蒙上了一层阴影。今年8月,路透社报道称,马蜂窝希望在新一轮融资中筹集至多3亿美元,此轮融资对公司的估值达到20亿至25亿美元(约合140亿-170亿元)。这也就意味着马蜂窝成功跻身“独角兽”行列。


但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互联网专家刘兴亮向《中国企业家》表示,若前述质疑被坐实,马蜂窝一直以来强调的用户UGC神话将被打破,粗略估算其估值或将降到20多亿元,不再是独角兽。

巴西“特朗普”C位出道只待官宣,投行纷纷开启“黑粉”模式

十月二十八日巴西总统大选第二轮选举即将打响,极右翼候选人、巴西“特朗普”Bolsonaro在民调统计中已经获得了接近六成的支持率,胜选几乎已成定局。


麦格理认为,早些时候市场对于Bolsonaro的领跑做出了非常积极的回应,但随着他几乎确定上台,其后续具体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出现了动摇;ING认为Bolsonaro确认当选将会延续此前的反弹行情。但考虑到这位巴西特朗普可能不按常理出牌,麦格理、摩根士丹利等投行建议市场保持谨慎。


美元/巴西雷亚尔自今年二月起一路上涨,直到十月大选前由于Bolsonaro的领先走出了一波接近14%的下跌行情,目前接近横盘整理走势。



(美元/巴西雷亚尔走势,来源:TradingView,点击图片即可参与超级交易员2018年终大赛,高达1500美金的交易赠金、亏损补偿福利任你选,还有数十万奖金等你来拿~)


C位出道只待官宣

根据民调机构FSB Pesquisa最新的数据,Jair Bolsonaro的整体支持率相较于他的对手Fernando Haddad领先16个百分点(51% vs 35%)。如果只统计给这两人投票的受调查人,这个差距会更大(59% vs 41%)。另一家民调机构Ibope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瑞信银行认为,Bolsonaro在第一轮选举中出人意料地拿到了46%的选票,他在第二轮大选中的唯一对手Haddad虽然也拿到了超预期的29%选票,但所有左翼候选人得票加起来都不如Bolsonaro多。同时Bolsonaro与广受尊敬的经济学家Paulo Guedes的合作关系也被视为利好市场的象征。



(Bolsonaro选情一片大好,来源:瑞信)


是巴西“希望”还是“搅局者”?投行众说纷纭

ING拉丁美洲首席经济学家Gustavo Rangel认为,Bolsonaro的胜选已经成为多数投资者心中的默认选项。如果最终得到确认,巴西相关的资产近几周的涨势将会延续下去。背后的主要逻辑是Bolsonaro被认为是亲近市场的候选人,而Haddad相对左倾的政治策略并不受市场欢迎。


不过对于巴西资产未来的走势,麦格理则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麦格理认为,虽然Bolsonaro在十月二十八日当选巴西总统已经成为市场的共识,但这波利好已经在之前的走势中兑现。目前投资者都在等待他后续具体的经济政策,其中的不确定性将会影响到市场的积极情绪。


麦格理指出,上周Bolsonaro提到他的政府将不会把巴西最重要的国有上市公司列入私有化进程。同时市场预测会有多名军队背景的人士出任内阁高官,这也就意味着巴西新政府将会具有民族主义倾向和保守观念,与经济自由主义有着潜在的不同。


同时上周有关养老金改革传递出的信号是新政府将会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主要原因是Bolsonaro在国会中仍处于谋求联合的状态。和新政府一样,这一届国会中有军队或者警察背景的议员预计可能会达到67名,较2014年大选后的18名出现了大幅攀升。


麦格理同时也表示,许多巴西国内的产业领袖都表达了不安。他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最终大选的两个候选人都没有详细阐述经济政策引起了行业的焦虑。标普甚至表示Bolsonaro当选对于市场而言是更大的风险,因为他的民粹观点将会给巴西政坛带来“不可持续”和“没有条理”的影响。


对此麦格理并不认同标普的观点,并指出Bolsonaro至少还会任命一个支持改革的财政部长(市场预计是他的首席经济顾问Paulo Guedes)推进亲市场的政策。而Haddad如果当选,那么巴西的改革进程将会戛然而止。根据彭博社的报道,Bolsonaro正在重新审视南方共同市场的组织协议,极有可能学习特朗普重修NAFTA一样改进该组织的合作方式。早些时候他也与阿根廷总统Mauricio Macri通话交换了意见,


麦格理提醒投资者,相较于经济自由主义,仍需要警惕民族主义经济政策中的陷阱。对于巴西资产接下来的走势,目前推荐继续观望。


摩根士丹利也表达了相同的担忧,认为巴西的经常项目依旧保持顺差,而且已经从上一轮大衰退中走了出来,按理说接下来不管是收入增长还是市场信心应该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次总统大选本应该是市场的一次机会,但当选者如果不致力于养老金改革和传统的经济手段,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退步。对于可能当选的Bolsonaro,摩根士丹利表示,“我们可能不得不减少(在巴西的)资产配置”。


瑞信银行认为Bolsonaro上台以后需要迅速在养老金改革上取得进展才能让市场建立信心,但他能否建立与国会的合作关系仍存在疑问。同时全球利率上升和本币相对温和的前景也是对于巴西经济的不利因素。

小市值公司暴增,IPO落榜生“复读”回A需看仔细

证监会将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的间隔期从3年缩短为6个月。过去三年,有150余家公司在IPO门前“折戟”,就此作别A股市场。如今,质地优良的企业有望走上“复读”的道路,改掉过去的错误,以重组上市的方式考入“A股学校”。


沉寂许久的A股并购重组市场正悄然生变。


近期,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为回应市场需求,统一与被否企业重新申报IPO的监管标准,支持优质企业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证监会将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的间隔期从3年缩短为6个月。


过去三年,有150余家公司在IPO门前“折戟”,就此作别A股市场。如今,质地优良的企业有望走上“复读”的道路,改掉过去的错误,以重组上市的方式考入“A股学校”。


活水汩汩,河道愈宽。目前A股市场共有1331家公司市值低于30亿元,非创业板公司为948家,其中逾700家公司没有“立案调查”等阻碍重组的问题,它们或将成为“绩优复读生”的首选。


业内人士认为,市场切忌将并购重组“新政”理解为又一次“炒壳”机会,况且IPO被否本就意味着公司存在一定缺陷,能够克服缺点并通过重组上市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的公司相对有限。


小市值公司暴增,但不是都能卖壳


按照以往标准,市值30亿元以下的公司就可视为“小市值”公司,拿下它们控制权的成本可被控制在10亿元以下。


如今,市场持续低迷令这一群体迅速扩容,数据显示,目前共有1331家A股公司市值低于30亿元,约占市场公司总数的37%。


过去较为少见的市值20亿元以下的公司也成了“大路货”,市值低于20亿的非创业板公司共有445家,其中更有152家公司市值低于15亿元。


成为小市值公司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除了主营不济,有些公司还问题缠身。


例如,停牌中的金亚科技市值已经跌至3亿元以下,公司更是因为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等违法行为被移送公安机关。


类似金亚科技这种公司自然不可能用并购重组“逆天改命”,况且金亚科技还是创业板公司。


根据重组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要想实施资产重组,公司及其最近3年内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正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情形;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最近12个月内未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不存在其他重大失信行为。


在剔除创业板公司后的近千家小市值公司中,有部分公司并不存在上述问题。这意味着,从“壳资源”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可供选择的标的。


例如,凤形股份目前市值仅为10.68亿元,公司实际控制人合计持股比例约为46%,以此计算,即使将实际控制人所持股份全部收购,付出的成本不过5亿元,如果是实际控制权转让和收购资产同步进行,对收购标的原股东方的稀释程度也非常有限。


从股东情况来看,这些小市值公司大部分在民资手中,少部分则属于国资。其中,“袖珍股”(市值在10亿元左右,甚至更低)更多地集中在部分资本玩家手中,不过考虑到他们的入主时间,很多目前都处于浮亏的状态。


有哪些“绩优复读生”


根据此前要求,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需要有3年的间隔期,并强化信息披露监管。考虑到企业发展本身存在周期性,较长时间的等待令不少企业IPO被否后,几乎完全告别A股市场。


将时间拨回到三年前,2015年10月至今,共有150余家公司在IPO审核中遭否。


即使被否,考虑到IPO本身对企业有着较高的财务要求和审核门槛,这150余家公司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公司“瑕不掩瑜”,稍作调整后可重新被资本市场接纳。


这一情况也得到了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的认可,其表示,考虑到IPO被否原因多种多样,在对被否原因进行整改后,不乏公司治理规范、盈利能力良好的企业,其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呼声非常强烈。


“复读生”也要严格考试


上述150余家IPO被否公司中,有多少可以“去掉缺点”,以重组上市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


有投行人士表示,IPO被否肯定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问题比较严重,例如关联交易庞大、毛利率明显异于同行、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等,这类大问题公司自己都难以解决。


可有些问题并不会对企业长期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或许是一时一地的问题,解决后仍满足IPO各项要求,这种通过重组上市进入资本市场也有利于同中小投资者分享成长收益。


“具体需要视各家公司的实际情况而定,但肯定有些公司会打这个算盘。”其也强调,重组上市的审核标准等同IPO,如果拿IPO被否时一样的资质再闯重组上市关,肯定行不通。


从更大范围来看,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间隔大幅缩短这一政策,仅是近期监管层发布的一系列并购重组“新政”的一部分,针对小额并购交易推出快速审核通道,放松配套募资用途的管制,以及交易对方涉及200人公司经合规性核查后可参与并购重组等一揽子新政,将为小市值公司转型发展、产业升级提供帮助。

前三季度全球风投总额超去年全年 CVC投资额持续增长

毕马威本月发布的2018年三季度风投报告显示,三季度全球风投表现强劲,投资数3045笔,总额达520亿美元,前三季度全球风投总额达1833亿美元,已超2017全年总额(1710亿美元),为该机构自2010年统计以来最高,主要原因是投资规模较大的“超级风投”不断涌现。


值得关注的是,除传统投资机构外,公司风投正在成为风投新生力量,据普华永道(PwC)和风投数据公司CBInsights发布的报告显示,前三季度CVC(Corporation VC,公司风险投资)投资金额高于传统风投机构。毕马威预期,四季度全球风投规模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势头,2018年全年将刷新纪录。


单项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毕马威报告显示,全球风投总额快速增长的同时,三季度风投笔数却环比下降17.5%,为1937笔,因为全球风投金额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单项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中美国前十大风投项目的总额为48亿美元,共有12笔不低于3亿美元的投资。行业中,城市交通和无人驾驶汽车行业最受青睐,除了打车平台Uber和自动驾驶公司Zoox各获5亿美元投资外,滑板车和自行车共享公司Lime和汽车共享公司Getaround分别获得3.35亿美元和3亿美元投资。亚洲风投三季度总额为176亿美元,前十大投资总额为82亿美元,亚洲贡献了全球十大投资中的八笔,最大的三笔为新加坡打车租车服务供应商Grab(20亿美元)、中国比特币采矿硬件生产商Bitmain(10亿美元)和印度最大在线酒店预订整合商Oyo Rooms(10亿美元)。


美国风险投资协会(NVCA)总裁鲍比·富兰德林也表示,“2018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目前已迎来十多年来最强劲的投资环境。资本集中于更大的投资标的已成为风投新趋势。”不过全球数据研究机构PitchBook首席执行官加伯特则警示:“随着风投竞争的加剧,机构或存在忽视标的公司基本面并抬高估值的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在获得风投融资方面,中国科技公司已领先美国同行。企业服务数据库公司Crunchbase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中国获得风险投资的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938亿美元,领跑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国2018年以来风投总规模为916亿美元;而世界其他地区年内风投总额全部加起来也不过534亿美元,差不多是同时期中国的一半。有分析指出,如果中国创业公司获得风投基金继续增多,那么创业生态系统将从美国主导转变为中国主导。


CVC投资额持续增长


普华永道和CBInsights发布的私募及创投基金行业的投资现状和趋势的季度研究报告显示,CVC前三季度投资达393亿美元,占风投总额近一半(46.7%),超过2017年年度总和。


对此报告指出,由于CVC首要考虑的是自家公司的战略目标,而不是纯以财务回报为最主要目的,因此可以和传统风投形成很好的合作和互补,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创投生态。


Crunchbase数据也显示,许多公司已将自己的未来寄托于风险投资组合中,航空航天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LMT)6月份为其内部风险投资集团增加了2亿美元投资,家庭人寿保险(AFL)将其风险基金从1亿美元提高至2.5亿美元,信诺保险(CI)也推出了2.5亿美元风投基金。另外,Crunchbase统计的前三季度最活跃的前十大领投公司(机构)中,亚马逊Alexa基金和腾讯控股位列其中,另外,谷歌(1096.46, 8.49, 0.78%)和英特尔等科技巨头也都拥有风险投资计划。


毕马威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预期四季度全球风投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势头,最终令2018年风投金额创下新纪录,且2019年仍保持上涨态势。Crunchbase预期,目前参与天使轮和种子轮投资机构或在未来几年的后期交易中迎来丰厚收益。

马蜂窝被曝点评造假,是行业原罪还是企业弊端

这个周末,马蜂窝的员工颇不平静,从一大清早就开始召开紧急会议。因为一篇题为《估值175亿的马蜂窝,竟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的10万+流量网络报道被流传,该报道指出,马蜂窝最为核心的2100万“真实点评”里面有1800万条是通过机器人从点评和携程等竞争对手那里抄袭过来的。


面对如此直接而犀利的质疑,截至第一财经记者10月21日发稿时,马蜂窝方面未有回应。


在线旅游甚至整个互联网业界对于流量和客户转化率十分看重,而很多数据都需要给投资人看到,因此高流量和更多的样本数据可以提升投资人和合作方的信心,而“爬虫”、“水军”等一直存在。但说到底,数据还是表面上的,OTA(在线旅游企业)最终还是要看平台销售能力。而携程、美团、马蜂窝等之间的流量和销售竞争异常激烈。



“生力军”公司遭遇质疑


马蜂窝由陈罡和吕刚创立,提供旅游信息决策及产品预订服务。从旅行社区起步,马蜂窝已成为自由行服务平台,是近两年来中国成长最快的在线旅游公司之一。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被看好的新崛起在线旅游企业却遭遇质疑。


上述网络报道指出,在马蜂窝上发现了7454个抄袭账号,平均每个人从携程、艺龙、美团、Agoda、Yelp上抄袭搬运了数千条点评,合计抄袭572万条餐饮点评,1221万条酒店点,占到官网声称总点评数的85%。


据悉,2015年之后,马蜂窝办活动、送蜂蜜动作十分频繁。所谓“蜂蜜”,系马蜂窝平台上一种“代币”,可以用来兑换生活用品、护肤品、家居、数码产品等。当时的活动甚至有过50000蜂蜜换一台索尼NEX5套机,因此当时用户在奖品刺激下,存在大量到其他平台的抄袭行为,五天的活动期为马蜂窝点评栏目直接带来大量UGC。之后,点评部门活动热潮告一段落,具体负责活动业务的团队被调岗到问答业务部门,点评业务主要通过爬虫抓取数据获得。


曾参与过该轮活动的人士表示,早期业务最难的点,在于种子用户的发起。当时马蜂窝员工仅200人,商业化刺激下的点评部门属于早期项目,领导层需要设立成熟模板,带动后续优质点评内容的跟进。因此马蜂窝高层当时发动内部员工参与活动、撰写攻略,但因为工作繁忙以及奖品对内部员工吸引力较小,愿意参与者寥寥。


知情人士透露,在整个马蜂窝UGC架构中,起初的景点游记质量与真实性最高,餐厅点评次之,酒店方面信息主要来自合作方信息共享。


如今很多合作方都要看流量数据来决定是否合作和投放,且互联网信息时代,消费者对于点评、网络信息的接受度和参考度很高,有些企业甚至将点评作为考核指标之一。曾有酒店的前台工作人员就要求住店客人在退房时给其预订的在线旅游平台撰写优质服务点评,作为回报,酒店赠送客人一瓶矿泉水。


“‘水军’和‘爬虫’一直都存在于互联网行业,因为需要流量和各种点评数据信息。如果你连这些基本的数据都达不到,那么投资人和上下游商家就不太愿意来谈合作了。从某种意义而言,‘水军’和‘爬虫’或许是互联网行业的‘原罪’。”华美首席知识专家赵焕焱分析。



收入单一争议


诞生于2006年的马蜂窝,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并不为资金忧虑,发展五年之后,才于2011年10月及2013年4月,分别获得A、B两轮融资。2015年获得高瓴资本等投资的8500万美元C轮融资,2017年完成1.33亿美元D轮融资。


今年8月,有消息称马蜂窝希望在新一轮融资中筹集至多3亿美元,此轮融资对该公司估值定为20亿至25亿美元。该笔融资主要用于获得更好的旅游资源与产品,以及更好地将其现有旅游内容商业化。


2012年,马蜂窝的盈利模式还停留在品牌广告与效果广告,2015年之后,马蜂窝核心支撑变为UGC、旅游大数据、自由行交易平台,相应的营收模式也变为传统广告收入、酒店预订收入,以及自由行业务三大板块。但最核心的仍旧是UGC基础上的广告营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士表示,如果马蜂窝此刻正在融资,投资人得知该平台核心优势的UGC内容主要来自“抄袭”与“抓取”,它的估值能剩多少?“太多生意建立在法律的不严谨与产业陋习之上。”但针对马蜂窝与合作方之间是否存在用户信息共享一事,上述人士表示自己不做道德上评判,他称,消费者信息在中国总是被轻易交易与购买,消费者自己甚至都习以为常。


易观旅游行业分析师姜昕蔚表示,此轮抄袭历史被扒之后,马蜂窝需解释自身平台真实点评信息到底占多少,并证明自身核心优势仍有价值。但无论如何,均对其估值造成伤害。



商业暗战


马蜂窝表示,会利用融资获得的资金,继续扩大旅游攻略在旅游消费决策上的优势,并加强旅游大数据的技术壁垒。谈及未来的资本运作计划,马蜂窝创始人陈罡曾经透露,随着新一轮资本的注入,马蜂窝会在不久的将来在海外IPO,如今诸多投资者对于马蜂窝的关注与青睐,就是对于未来上市计划的铺垫。


马蜂窝在资本上的运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商业化节奏。姜昕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携程、全球酒店预订网Agoda是马蜂窝海外酒旅方面的主要合作方,存在一定程度的合作。“马蜂窝在启动商业化后,由于初始酒店业务,相关评论与攻略不多,初期的确存在从外部抄袭的行为,”姜昕蔚表示,“严格意义上,马蜂窝在处理这部分直接从合作接口端转入的内容时,应该注明具体来源以及作者信息。”


经查阅携程平台隐私条款发现,在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中的隐私政策汇总,关于信息共享、转让和公开披露方面,携程方面注明:我们可能会向合作伙伴等第三方共享您的订单信息、账户信息、设备信息以及位置信息;我们可能会与我们的关联公司共享您的个人信息,使我们能够向您提供与履行相关的或者其他产品及服务的信息,他们会采取不低于隐私条款政策同等严格的保护措施。


京师律所晏艳律师表示,携程是否有权将用户信息开放给其他平台,要看具体用户协议内容中是否有相关条款;此外也要看具体共享方式,如果是原网站链接引用则不构成,文字直接复制粘贴则构成。


“不论马蜂窝点评被质疑造假事件的真相如何,从资本运作角度而言,这类涉及融资和谋划上市运作的企业的确需要漂亮的数据支持。但客观而言,与之合作的商家也都是很聪明的,商家一方面会看表面数据来衡量是否洽谈合作,一方面最终要看合作方的销售能力即转化率如何。如果马蜂窝的合作伙伴还是在长期维持业务的话,那么至少说明马蜂窝还是具有一定实际的销售能力的。目前,流量转化为销售的比例很低,有千分之一就已经不错,有些只有万分之一。归根结底,大家还是要看核心销售能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旅游界资深人士认为。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如今随着携程通过资本并购将艺龙、去哪儿等收归旗下后,携程系已然是本土在线旅游业界稳坐第一的公司,而途牛、驴妈妈等则也各自打拼多年,在业界占据一席之地。在后来者中,有阿里系的飞猪和马蜂窝,其中主打自由行业务的马蜂窝的势头更猛一些。而“黑马”则当数美团,其酒店和旅游业务板块发展迅速,甚至在部分合作方看来,相比携程,商家有时更愿意与美团合作。


“在线旅游的核心销售力最重要,其中还有一个因素是佣金。‘水军’只能造出表面数据,而销售和佣金是商业合作的实际基础。美团、马蜂窝等其他在线旅游企业的佣金或合作收费大多低于携程,争夺上下游资源、客源和投资者,这才是OTA行业背后真正的暗战。”赵焕焱分析。

迄今以来在硅谷的最大押注:摩根大通雇超千人专注金融科技

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对于硅谷的青睐早已开始。此前,他经常来到这里与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会面。而最近,他的摩根大通正在硅谷大展身手,押注金融科技业。


摩根大通重金砸向硅谷,建“新金融科技园区”


据美国CNBC报道,戴蒙现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硅谷开展其业务,明年年初,摩根大通将在加州Palo Alto为1000多名员工新建一个“新金融科技园区”。


Palo Alto也是美国最昂贵的商业地产市场之一。据仲量联行(Jones Lang LaSalle)的数据,Palo Alto的平均租金是每平方英尺每年107.64美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以上,也是硅谷最贵的城市,房租是该地区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摩根大通在硅谷的新大楼位于Facebook和谷歌办公楼之间,设立于斯坦福研究园区(Stanford Research Park),这里曾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办公地点,也曾是惠普和特斯拉的总部所在地。


摩根大通表示,新园区计划建设一个“创新中心”和“现代化工作场所”。该金融科技办公室计划于2020年投入使用。


CEO戴蒙拥抱金融科技


对于掌管着美国资产最庞大银行的戴蒙来说,技术升级对于抵御来自行业新贵们的竞争至关重要,对于应对与欺诈和网络安全相关的风险也至关重要。


在最新的致股东信中戴蒙表示,摩根大通拥有近5万名技术员工,正将大量资金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以降低风险并改善承销业务,同时还在构建其云基础设施。


而摩根大通在金融科技反面的布局早已开始。今年8月,摩根大通推出了一项包括免费或打折交易在内的移动和网络服务,进入了竞争激烈的在线投资市场。


去年,摩根大通收购了一家创业阶段的支付公司WePay,后者是PayPal和Stripe竞争对手。摩根大通希望将WePay的支付服务整合到小企业所使用的软件中,在摩根大通的信用保证下,通过WePay的技术,软件方可以更高效便捷地收取费用。


WePay及其200多名员工也将从目前的办公室,搬到Palo Alto新办公室。WePay首席运营官Tina Hsiao表示,自从收购交易完成以来,关于新办公室的计划就已经提上日程,同时戴蒙还承诺将WePay的工程团队规模扩大一倍。


Hsiao表示,戴蒙给了科技初创公司很宽松的环境,虽然摩根大通非常重视监管和安全,但他表示这些事情不一定会(给创新)造成负担,“他鼓励我们继续进步,并影响他们”。


金融业成了电脑工程师的天下


而摩根大通绝不是大力布局金融科技行业的大银行之一。以人工智能为方向的金融科技化演变大幕,早已在华尔街拉开。


今年5月时,当时还是高盛总裁的索罗门(David Solomon)就曾表示,为了应对金融科技的新趋势,高盛目前的股票交易员仅剩3人,反而是电脑工程师大增至至9000人,占公司总人力的25%。


过去十多年内,高盛纽约总部有600个交易员岗位被200个电脑工程师所取代,人工智能交易已逐渐在高盛的市场交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索罗门表示,金融行业拼的是搜集资讯和模式识别,历史数据非常重要,因此在交易业务方面引进更多的科技,对客户来说也更有效率,而现代科技需要大量投资。


而今年3月,标普全球(S&P GLOBAL)以5.5亿美元收购了专注于为大型金融机构提供人工智能和投研分析服务的初创公司Kensho。


Kensho开发的Warren分析软件(取名自沃伦·巴菲特),用户只要通过一个文本框输入简单的文字,就可以搜索复杂的问题(如新款苹果手机上线,哪只股票将快速上涨?),让量化投资分析实现大众化。


Kensho总裁Daniel Nadler表示,Kensho相当于让每个投资者拥有了一支专业的数量分析团队。


对比以往的传统模式,分析师团队往往需要几天时间搜集数据、建立模型,然后进行分析、撰写报告,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周。Kensho只需要几秒钟,就能从其数据档案中做出分析并进行预测。


金融科技公司市值逆袭


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也能看出,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那就是企业市值。


以电子支付起家的金融科技公司PayPal截至周五的最新市值为1000.3亿美元,该市值已远远超过高盛的856.9亿美元,摩根士丹利的809.93亿美元,也超过了传统支付公司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的91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