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A股将迎两年来最大规模解禁潮!如何避免掉入闪崩、跌停的坑?

解禁,历来都是悬在股价上的一把“利剑”。由于面临解禁之后的抛售压力,投资者往往视解禁股如虎,而解禁造成的个股闪崩也不胜枚举。数据显示,从今年12月开始,解禁规模将陡增。12月解禁规模将达到3804.56亿元,2018年1月解禁压力将创新高达到4626.4亿元,为2016年以来单月解禁规模最高,或将对市场产生一定冲击。


分析人士指出,通常由于解禁而闪崩的个股,其特点主要是解禁股所占比例和市值偏高,同时股东人数众多,形成集体性抛售。虽然解禁会对市场情绪造成一定压力,但并非所有解禁股都会闪崩,影响股价的最根本因素仍是业绩。


解禁股闪崩频频上演


A股市场一直有解禁魔咒,一遇到解禁,投资者就唯恐避之不及,近期上海银行的这一遭遇似乎也再次印证了这一观点。


上海银行


11月11日,上海银行公告,上市流通的限售股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限售股,共计29.26亿股,涉及34649名股东,锁定期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该部分限售股将于2017年11月16日锁定期届满并上市流通。据11月15日股价计算,11月16日上海银行解禁股市值高达500亿元,在巨量解禁股资金的围堵下,上海银行一字跌停,次日再度下跌2.14%。


K图 601229_1


最新价:15.28


涨跌额:-0.37


涨跌幅:-2.36%


成交量:45万手


成交额:7.04亿元


换手率:1.23


市盈率:7.67


总市值:1192.72亿

查询该股行情  实时资金流向  深度数据揭秘  进入上海银行吧  上海银行资金流


事实上,由于解禁导致股价闪崩的案例非常之多。


无锡银行


今年9月,无锡银行公告,有约6.07亿股限售股于9月25日上市流通,而9月25日这一天无锡银行股价跌停,而无锡银行自9月25日至今股价跌幅已超过26%。


K图 600908_1


最新价:7.88


涨跌额:-0.25


涨跌幅:-3.08%


成交量:12万手


成交额:1.01亿元


换手率:1.61

查询该股行情  实时资金流向  深度数据揭秘  进入无锡银行吧  无锡银行资金流


深圳一私募人士张琪(化名)表示,上海银行遭遇巨量解禁而跌停的情况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是解禁市值高达500亿元,另一方面则是涉及的股东人数高达3万多人。虽然其他几只同日解禁的个股也有较高比例的解禁股上市,但由于其涉及股东人数较少,市值偏低,同时部分特殊股东还被延长了解禁期,实际解禁比例更小。


11月16日,与上海银行同时解禁的还有另外6只个股——京蓝科技、通润装备、乐心医疗、宏图高科、国检集团和奥特佳。它们不仅没有跌停,甚至不少个股还有较高的涨幅。


乐心医疗


乐心医疗虽然11月16日解禁股的比例高达29.41%,但据公司披露,实际可上市流通数量为1448万股,仅占公司总股本7.67%,该部分市值仅为4亿元。同时,此次解禁股涉及的股东共9人,其中自然人股东6名,非国有法人股东3名。


K图 300562_2


最新价:22.51


涨跌额:-0.81


涨跌幅:-3.47%


成交量:3万手


成交额:0.78亿元


换手率:4.16


市盈率:-


总市值:42.49亿

查询该股行情  实时资金流向  深度数据揭秘  进入乐心医疗吧  乐心医疗资金流


定增股东最具卖出动力


一波更为巨大的解禁潮正悄悄来袭。相关数据显示,自6月以来解禁规模不断扩大,解禁股数从122.15亿股爬升至9月的315.6亿股,解禁市值从1514.86亿元攀升至3104.1亿元。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按11月22日收盘数据,虽然11月解禁股规模降至了2257.42亿元,但从12月开始,解禁规模将陡增。12月解禁规模将达到3804.56亿元,2018年1月解禁压力将创新高达4626.4亿元,为 2016 年以来单月解禁规模最高,或对市场产生一定冲击。


虽然从今年12月到明年1月即将迎来解禁潮,但实际上不同的股东类型,其抛售动力是不同的。从解禁类型来看,主要为以下四类: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追加承诺限售股份上市流通;股权激励限售股份。


相对而言,追加承诺限售股东和股权激励限售股东的卖出动力以及持股比例都相对较小,因此解禁之后的压力一般都不太大。


国金证券:在首发原股东解禁和定增股东解禁中,一般来说,由于定增股东大多为了短期持有股份获利,因此解禁后减持意愿较强;而大股东通常长期持有公司股份,通过参与公司经营发展获利,解禁后减持意愿相对定增解禁稍弱。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12月有254家上市公司解禁,其中是定增限售股解禁的则达到118家;而明年1月则分别为196家和67家。


“我们通过定增进去的票,一般而言都是只要到了解禁期就立刻卖出。”


深圳一大型股权投资机构人士姜施(化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自减持新规之后,由于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等硬性规定,为了实现自身产品的尽快退出,他们在所持股票解禁之后只能尽快卖出,不浪费减持份额。


姜施还表示,由于一只产品通常投资了多只个股,因此在卖出解禁股时即使是亏损也会立刻卖出,产品的收益毕竟是来自多只个股,而不是依靠单一的某一只个股的盈亏。


警惕绩差解禁股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通常由于解禁而闪崩的个股,其特点主要是解禁股所占比例和市值偏高,同时股东人数众多,形成集体性抛售。同时,对于股价而言,A 股市场运行由多因素主导,其中解禁仅为市场影响因素之一,不必视解禁股如虎。


为了应对解禁来临的压力,不少对自身发展有信心的上市公司还采用大股东或高管增持的方式来缓解。


京蓝科技


京蓝科技在11月16日有2.14%的股份解禁,而在11月14日和20日均有京蓝科技的高管在二级市场进行了增持。国金证券称这体现公司高管对于公司业绩高速增长的充足信心,解禁落地将有助于公司估值筑底回升。


K图 000711_2


最新价:13.04


涨跌额:0.30


涨跌幅:2.35%


成交量:10万手


成交额:1.40亿元


换手率:3.21

查询该股行情  实时资金流向  深度数据揭秘  进入京蓝科技吧  京蓝科技资金流

相关股票


顺网科技(19.60 9.44%)

海联讯(10.22 6.57%)

四维图新(32.64 2.61%)

京蓝科技(13.04 2.35%)


相关板块


上证50_(-2.14%)

银行(-2.18%)

沪股通(-2.39%)

融资融券(-2.45%)


张琪认为,解禁虽然的确会对股价形成较大的压力,造成一些个股闪崩,但投资分析都是多个维度共同决定的,不能仅仅只看是否遇到了解禁期。


在今年业绩为王的市场风格下,业绩才是股价的最大保证,同样都是解禁股,业绩的好与坏可能就会形成股价的天差地别,一般而言业绩好的就能抵抗住解禁股抛售的压力,业绩差的遇上解禁可能就会陷入深渊。


若股价锁定期内已有一定涨幅,同时又业绩不佳,且估值与业绩增长匹配性不高,其解禁股东的抛售意愿就会相对较为强烈,投资者需谨慎留意。


平安证券:减持新规的推出,虽说在一定程度缓解了解禁带来的股价下跌压力,但是,解禁对于一些中小市值的股票,特别是日均交易额比较小的股票,所受影响依然会较大,建议在选择投资标的时也应考虑这一因素,适当控制风险。

我国将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指出通过创建示范区,鼓励和支持地方探索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新模式。我国也将在产业配套、创新支撑等方面对示范区进行政策支持。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说,此举将更加有助于发展制造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具有创新意义和示范效应。


《通知》明确,直辖市市辖区和副省级市、地级市均可申请创建示范区,距离相近、产业关联度高的城市可联合申请创建示范区。


“示范区创建要求中,特别提出坚持一区一案、差异化发展,这将鼓励和引导各地加快构建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新型制造业体系,实现精准发力,避免一哄而上。”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说。


在示范区政策扶持上,《通知》提出,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将目前已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区域实施的市场准入制度改革、财税金融、土地供应、人才培养等有关政策扩展到示范区。示范区制定实施的各项政策措施要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


辛国斌认为,在政策和制度上的先试先行将更加释放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加速制造业提质增效。“比如,统筹用好各类政府资金和产业基金,加快实施普惠金融服务,试点推动老旧商业设施、仓储设施、闲置楼宇等转为创业孵化基地,落实好股权激励和人才优惠便利等政策,都针对当前制造业成本高、融资难等问题提出了切实解决方案。”


辛国斌说,工信部也将根据各地的比较优势,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并将更加注重改进服务,不断提高制度供给质量和水平。

显示新技术 会“变魔术”的柔性屏

一言不合就掰弯手机?


这不是开玩笑,而是某知名厂商在自家的科技大会上向参观者展示的“黑科技”——尚处于原型机阶段的柔性屏幕设备。


其中一款是可折叠的变形手机,上网、看剧、收发邮件时,它是7英寸左右的平板电脑;要打电话时,只需轻轻对折,就变成5英寸左右的智能手机。另一款则是可弯曲的手环类设备,展开是4英寸左右的直板手机,卷曲后则秒变为腕表。


可弯曲、可折叠,这就是近来备受终端厂商青睐的柔性屏。最近一段时间,不少手机厂商都向外界展示了采用柔性屏设计的智能手机,还有几家大的显示屏厂商宣布今年内将实现柔性屏的量产。


那么,什么是柔性屏?为什么柔性屏会受到追捧?它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什么是柔性屏?


以塑料为基板,加上OLED显示材料构成的显示屏


“柔性屏是柔性显示屏幕的简称,是随着显示技术的变革,主要是OLED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展而得以实现的创新突破。”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柔性技术团队负责人王大巍告诉记者,传统的显示屏都是以玻璃作为基板材料,再在这层基板材料上加上三极管阵列、液晶或发光层等各种功能层或部件;柔性屏则是以塑料作为基板材料,再加上各种功能层或部件构成的显示屏。


“玻璃是很难弯曲、折叠的,塑料则可以任意弯曲,因此柔性与刚性相对,主要是基板材料不同。”王大巍边说边向记者展示京东方的柔性屏样品——大小约为5.5英寸,厚度约为1毫米的塑料薄膜。记者轻轻掂量,拿在手里的感觉除了轻薄,外观上与普通的薄膜没有区别,对折、弯曲都很容易。但接上电路信号后,这个薄膜瞬间就像手机屏幕一样亮起来。


据介绍,目前人们常用的电脑、彩电、手机显示屏大多采用的是液晶显示技术(LCD),液晶自身是不能发光的,因此需要背光源、偏光片、彩色滤光膜等繁复的零组件,屏幕的厚度很难降下来。


王大巍打了个比方,常见的LCD显示屏就像三明治一样由两片玻璃夹着液晶材料,液晶可以调整光亮,但需要一种发光部件提供背光,从而实现颜色的显示。


与液晶显示技术不同,OLED显示技术实现了显示材料的自发光。在京东方的实验室里,记者见到了这些新型显示材料——放置在瓶瓶罐罐里的白色粉末状固体。“这些都是发光材料,不同的排列组合会发出红、黄、蓝等不同的光。”王大巍介绍,这些粉末每一种都贵比黄金,最贵的要上万元一克。因为实现了自发光,所以依托OLED技术做成的显示屏不再需要背光源、彩色滤光片等部件,加上这些显示材料本身就很轻薄,OLED显示屏要比LCD显示屏薄不少。


“LCD显示屏需要两片玻璃基板,OLED显示屏只需要一片充当底层的基板材料,通过蒸镀到基板上的显示材料就能使屏幕发光。将这层基板材料从玻璃换成塑料薄膜,就变成了可弯可折的柔性屏。”王大巍进一步解释,OLED技术既可以应用在塑料基板上,也可以应用于玻璃基板;而LCD则只能应用于玻璃基板。


柔性屏将带来哪些改变?


未来的屏幕随意变化,“显示”无处不在,显示屏还有可能嵌入服装、珠宝中


那么,柔性屏除了可弯折的特性,还有哪些特点?


专家介绍,采用了OLED技术的柔性屏,不仅在体积上更加轻薄,功耗上也低于原有器件,有助于提升设备的续航能力。同时对比度更高,在色彩亮度和清晰度上都有更优异的表现。柔性屏还能通过外力拉伸达到卷曲伸缩的效果,做到大小随意切换而不影响显示清晰度。此外,由于采用了塑料基板,柔性屏的耐用程度高于以往屏幕,能够降低设备意外损伤的概率。


因此,柔性屏的概念甫一推出,就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


可弯曲、可折叠再加上低耗能的屏幕,给了终端厂商巨大的想象空间,也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崭新的变化。这不仅体现在手机领域,还有家用电视、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器、可穿戴设备等等。


未来我们的电脑可能会更轻薄、更便携。目前已有科技企业展示了基于柔性屏的新型电脑。这款电脑屏幕可以一键自动收卷,就像钢笔一样易于随身携带,再搭配柔软轻巧、仅重几克的柔性超薄透明键盘,让记者分分钟想抛弃自己重达一公斤的笔记本电脑。


未来我们的汽车空间可能会更宽敞。因为柔性显示屏幕可以更贴合汽车内部的复杂空间,汽车中控区域没有任何多余的物理按键,而是集显示、按键等交互设计于一体。想象一下,当现在汽车中厚重的中控台变薄了,人们在车内的空间必然会增加不少。


未来我们的家居生活可能会更智慧。柔性屏幕让“显示”无处不在,当屏幕贴在水杯上,每天喝水时联网的显示屏会报出你当天的健康数据;当屏幕贴在冰箱上,不用打开冰箱门,显示屏会告诉你今天该做啥饭……墙上的大彩电尺寸应该能够再大些,不想看时只需一按键,这面占据整面墙的彩电就卷成了一幅画轴。在一些厂商的设计中,柔性显示屏甚至还可以被嵌入衣服、背包、珠宝中。


此外,因为OLED能够自发光、耗能小的缘故,未来,我们的手机、电脑等智能产品,也许能够实现几天不充电。


当然,业内人士预计,柔性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是会从中小尺寸屏幕开始。采用柔性屏的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或将较早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事实上,去年三星、华为等手机厂商发布的智能手机中,有的屏幕实现了双曲面弯曲即边缘部分的小小弯曲,这可以视作柔性屏智能手机的前奏。


何时能见到柔性屏?


已有企业能量产,今年内或将见到首款柔性屏手机


那么,柔性屏的研发现状如何?


专家介绍,由于显示行业主要集聚在东亚地区,因此在研发上中日韩的技术力量最强。柔性屏技术在国际上当属三星、LG等企业较为领先。三星在柔性屏领域介入较早,技术研发力量强大,目前已实现了中小尺寸柔性显示屏的量产。美、日等国的重点则在显示技术的上游——新型材料及设备的研发上。


据介绍,柔性屏的研发与OLED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OLED器件最早由美籍华裔教授邓青云在实验室中实现,上世纪80年代即掀起研发热潮。但由于工艺复杂,良品率较低,各国的科研人员经过20多年的努力,近几年才解决技术瓶颈,使得OLED实现工厂化生产。


只有显示材料还不够,柔性屏的研发还需要逐个突破柔性基板制作、OLED发光层制备、薄膜封装及剥离等柔性显示技术重要工艺。这之后,至少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各项工艺间的细致整合。


“从玻璃基板到塑料基板,涉及的所有工艺都要重新设计,应用的材料也要重新选择。”王大巍举了个简单的例子,玻璃与塑料承受的温度不同,相应的设计都要改变。就柔性屏本身的研发来讲,需要100多种新型材料和设备。


每一种新型材料的得来都不容易。“传统的手机屏幕用于实现触碰功能的导电材料目前还无法实现曲率半径很小的弯折,极容易断裂。而基于纳米银技术的导电材料则可以实现上万次的弯折而不断裂,导电性能几乎没有变化,非常适用于柔性显示产品的触控应用。”C3NANO公司中国区业务负责人曹宇向记者介绍,他们在中国推广的纳米银线导电材料,2010年就由美国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鲍哲南在实验室研发成功,但又经过五六年的试验、完善才实现稳定量产。


国内的柔性屏研发也取得实质性突破。作为代表性企业,京东方分别投资465亿元在成都和绵阳建设了两条第六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其中成都生产线预计今年实现量产。其他如维信诺、天马、柔宇、和辉光电等企业也都有不俗表现。


据外媒报道,三星和LG极有可能在今年内最先推出柔性屏手机,苹果等厂商也预计在2018年发布类似的产品。就在前几天,美国专利商标局通过了苹果一项名叫“柔性输入输出电子设备”的专利,专利展示了一种采用可弯曲设计的LCD或OLED显示屏移动设备。


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今年值得期待。

你值得为这10个国家公园环游世界(一)

电影中的经典腕表

叫了那么多年的“大金劳”你知道它的出处吗?在经典影片《拜金一族》(Always Be Closing)里,故事发生在一个房地产中介公司,公司销售并不景气,于是老板开始指点老职员,就这样气势咄咄的开场伴随对白开始,主演Baldwin举起自己手上的劳力士腕表说:它比你的一辆车子还要贵。自此,Rolex Day-Date伴随那句经典台词“真正会买的人是不会走进来的,你要走出去,他们拿着钱,等着你挣”应运而生。

几乎所有人都说,这一幕是整个《Pulp Fiction》(低俗小说)最经典、最具黑色幽默的一段。克里斯托弗·沃肯告诉布里斯·威利斯,在战争中他是如何保存这块表的,他把金表放在那个他不愿启齿的地方里了,这一幕在观众的脑海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一只怀表,辗转三代人,在那个不愿启齿的地方待了7年之久。在难以启齿的地方藏表,带来的化学反应是:表已经停了。如果植入任何一款大牌,恐怕谁都不乐意,再火的片子也不行。

在《源代码》(Source Code)里,Jake Gyllenhaal在未知的身体醒来,在得知每次只有最后8分钟的时间可以进入另一个人的生命进行体验时,Jake Gyllenhaal靠腕表的计算与提醒,一次次重新在火车上搜集线索与证据。这块救命的腕表是Victorinox出品的,全称是瑞士军工241300 经典计时XLS MT款。除了能倒数计时,还能报警。一块售价1195美元的腕表,救了Jack Gyllenhaal好几回,听说后来电影下映了,腕表也降价了。

在007系列电影里,每一部必有欧米茄的特写,也都有个话题。在《Skyfall》里关于这块欧米茄 Seamaster 300 Spectre的腕表编剧设计的对话是:

Bond:它都能干吗?

Q:它能告诉你时间。

后来,它真的也就这么做了。

每一年的好莱坞暑期大片里都能看到汉米尔顿腕表的身影,从近几年的《星际穿越》、《火星救援》再到刚上映不久的《独立日2:卷土重来》,而这些露出从未付费!这是因为65年前的一部电影《蛙人海底战》(The Frogmen),汉米尔顿与道具制作师紧密合作,开启了为电影制作人提供腕表作为专业道具的先河,到如今,已然成了惯例。

不如就换双鞋试试?


甄子丹出席电影《追龙》定档发布会

虽然正装搭配运动鞋的做法已经成为当下最为潮流的穿衣技巧,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里的每双运动鞋都可以拿来随意混搭。太过运动的款式搭配起来总会觉得有些生硬,不如就从最好穿的板鞋入手试试。

Fendi系带板鞋From Farfetch
售价 ¥4,832


吴镇宇出席耳东影业新片发布会

明星着装之所以有难度,其中一个点就在于要保证360度拍照都无死角啊。这样看来,以上搭配至少在仰角下显得腿短了一些不是么?不妨就把鞋子换成更能保证腿长的低帮款,而粗扩的风格也似乎与整套look更搭调一些。

Buttero经典系带鞋From Farfetch
售价 ¥2,574


耿乐出席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嘉年华》首映礼

相对于其它鞋款,乐福鞋似乎对裤长的要求更为挑剔。不管是把裤脚再提高一点,还是更多地盖住鞋面,大概都会比以上长度看起来更舒服一些。既然如此,不妨就换成更适合当下裤长的德比鞋,而精致的铆钉装饰也令整套装扮更具层次与细节。

Jimmy Choo Penn铆钉系带鞋From Farfetch
售价 ¥5,810


朴树出席服装品牌活动

很显然,以上 look的重点在于这件轻薄的不规则外套。那么,不妨把过于厚重且分散注意力的工装靴换成款式更为轻便,气质也更为搭调的小脏鞋,让颓废来得更彻底一些。

Golden Goose Deluxe Brand Super Star板鞋From Farfetch
售价 ¥3,252


亚洲三大科技巨头的合作之路

软银、阿里巴巴和富士康合作密切,现在它们正不约而同地给特朗普带来梦寐以求的大礼:投资、就业和工厂。

虽然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与硅谷的关系至今一直不睦,但来自东方的3位科技巨头将给他带来梦寐以求的大礼:投资、就业岗位和工厂。

这3位企业领袖代表着亚洲最大的三家科技集团:孙正义(Masayoshi Son)是日本软银(SoftBank)的创始人,马云(Jack Ma)创立了阿里巴巴(Alibaba),郭台铭(Terry Gou)创立的富士康(Foxconn)去年为苹果(Apple)制造了价值约750亿美元的硬件。虽然郭台铭本人未曾与特朗普会面,但他提到了在美国建立一家工厂的可能性。

这3家集团的市值合起来约4000亿美元,提供了超过110万个就业岗位。它们代表着一套垂直一体化的技能:富士康的优势是制造,阿里巴巴的强项是大数据,软银擅长投资。

用一位银行家的话说,它们还是一个“松散联盟”的成员,纽带是共同投资、项目合作和个人关系。在向全球扩张的过程中,这些纽带正被充分利用起来。

在针对美国市场的计划中,除了组装iPhone,富士康希望通过在美国销售更多夏普(Sharp)产品强化其全球品牌。

软银正在寻求达成更多交易,以增强旗下美国无线运营商Sprint的实力。软银承诺在美国投资500亿美元,创造5万个工作岗位。


麦当劳

麦当劳——巨无霸不再称霸
麦当劳曾以产品一致性为招牌,打造了一个全球帝国。但巨无霸和薯条时代已经过去,这家美国快餐业巨头如今在全球各地都遭遇了严峻的挑战。

阿里巴巴则渴望吸引更多美国商家加入其电商平台,将美国产品销往中国。马云称,在其平台上销售商品的美国小企业将创造100万个工作岗位。

三大巨头相互合作、相互依赖的例子不胜枚举。不久前,富士康——在台湾上市称为鸿海(Hon Hai)——斥资6亿美元收购了软银亚洲科技基金54.5%的控股股份。此举被观察人士视为孙正义与郭台铭相互信任的证据。

孙正义还帮助在幕后推动富士康去年以35亿美元收购拥有百年历史的夏普,帮助安排与夏普债权人的会晤,并称郭台铭是“真正的朋友”。这里有一段有趣的渊源——孙正义人生的第一桶金,就来自他早年卖给夏普的电子词典专利。

这两笔交易使得分析师认为,上述科技基金可能会被用作收购郭台铭盯上的东芝(Toshiba)闪存业务的工具。一位银行家称收购夏普给了富士康一张在日本的“狩猎证”。

富士康还加入了软银即将成立的规模达1000亿美元的科技基金,该基金的投资方还包括沙特阿拉伯的主权财富基金、苹果和芯片制造商高通(Qualcomm)。

阿里巴巴与软银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牢固,软银早期对阿里巴巴的2000万美元投资已增值为数百亿美元,无疑加强了这种纽带。

两位创始人是密友,虽然促成那笔早期投资的1999年的那次会面差一点没有发生。那时,阿里巴巴刚从高盛(Goldman Sachs)获得500万美元资金,由于资金充裕,阿里巴巴不是非常渴望寻求更多资金。

但马云并未踌躇不前,他几周前刚在中国的一次速配约会式的会议上遇见孙正义。“这是Masa(孙正义的昵称)!”他对同事说,“当他打来电话时,我们应该去拜访他一下。”

孙正义如今是阿里巴巴董事会成员,两人联手富士康共同投资了中国叫车应用滴滴出行(Didi Chuxing)和印度在线零售商Snapdeal。孙正义和马云个人还都投资了比尔•盖茨(Bill Gates)的突破能源风险投资基金(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

有人指出了这两位创业家之间的一些相似点:马云从教师变为商界大亨,而祖籍韩国的孙正义作为外来者不仅将企业在日本做大,而且走向了全球。

但在与两人都密切共事过的人看来,两人的风格明显不同。“Masa是个点子很多的人,而且事必躬亲,”其中一人表示,“他会给手下的经理打电话,吩咐他们做这个,做那个。”

“马云则不一样。他关心的是人、文化,而非具体事务。虽然两人风格不同,但他们是非常好的朋友,相互信任、相互支持。”

阿里巴巴并不在软银的1000亿美元愿景(Vision)基金的计划投资者之列。一名熟悉两家公司发展思路的人士解释说,软银喜欢投资,而阿里巴巴通常只是出于战略理由投资。

然而,阿里巴巴有可能与该基金投资组合中的企业合作。实际上阿里巴巴可能与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合作。软银去年以320亿美元收购了Arm,并计划将后者25%的股份注入该基金。

阿里巴巴与富士康一起投资了软银机器人控股公司(SoftBank Robotics Holdings),实际上是为了将人形机器人Pepper带到中国。去年12月,软银宣布将开始在日本市场提供阿里巴巴的云服务。

新街研究公司(New Street Research)分析师柯克•布德里(Kirk Boodry)说:“它们都能够向对方提供独特的机遇。关键在于,合作会让它们变得比单打独斗更强。”

一位了解富士康思路的人士表示,对富士康而言,随着软件越来越多地被嵌入硬件设备,达成合作交易的目的是为了从制造业向价值链上游进军。

富士康表示,与软银建立合资企业符合其“强化在核心技术和关键增长领域能力的总体投资战略”,是“利用能支持我们全球业务发展目标的新投资机遇”的手段。

郭台铭和马云也是多年的好友。他们首次见面时就争论起大企业与小企业孰优孰劣的问题——郭台铭主张大企业,马云支持在其电商平台销售商品的中小企业。

“那是一场哲学辩论,”熟悉两人的一位人士耸耸肩说,并用一句中国老话解释他们之间的辩论:不打不相识。

郭台铭与孙正义之间的商业关系起码可以追溯至本世纪头几年,当时孙正义委托富士康为Yahoo BB——提升了日本互联网连接的软银宽带服务——生产调制解调器。

如今,孙正义扮演的是“买办”及共同投资人的角色。两家公司表示,它们对美国的投资和就业承诺彼此没有关系,时间点纯属巧合,但一些照片暴露了它们的合作关系——满面笑容的孙正义手持一份文件,文件上写着一个隐晦的数字70亿美元,旁边是富士康的标志,而郭台铭后来透露,这一数字正是富士康计划在美国建设一座显示器面板厂的投资数额。

三井住友银行日兴证券(SMBC Nikko Securities)分析师Satoru Kikuchi表示,亚洲三大科技巨头之间关系的深化更多是出于必要性,而非渴望打造一个泛亚联盟。

“当你需要进行广泛投资,同时又避免财务风险,就需要携手合作,”Satoru Kikuchi说,“随着在美国、英国、沙特等地广泛投资,孙正义未必需要一种强烈的亚洲色彩。”

三位创始人

马云,阿里巴巴

净资产:286亿美元
现年52岁、英语教师出身的马云素有直言不讳之名,他正以服务20亿客户为目标。阿里巴巴正在从一家电商公司转型为一个大数据平台,让用户能够购物、看电影,并用支付宝(Alipay)在线上和线下购买商品和服务。

郭台铭,富士康

净资产:74亿美元
66岁的郭台铭出生于台湾,1974年以10万台币(合3200美元)创立了鸿海,并且很快有了“不接受否定答案的推销员”的名声。他在深圳开设了位于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工厂,如今员工约22.3万人。

孙正义,软银

净资产:208亿美元
孙正义出生于定居日本的一个贫困的第二代韩裔家庭。59岁的孙正义将自己创立于1981年的一间小公司,打造成了日本第三大移动运营商和全球科技集团,目前旗下拥有美国无线运营商Sprint和英国芯片设计商A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