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耶伦“谢幕”会议说了很多:加息、税改、美股、比特币、接班人


北京时间12月14日凌晨3点,美联储12月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布了今年内第三次加息,提升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至1.25%-1.50%区间,并继续渐进式的被动缩表(即逐步停止对到期证券的再投资),两位委员反对加息的决定。美联储预计2018年将再加息2-3次。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月的议息会议不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且加息的可能很小,尔后3月的会议则将由新提名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主持,因此这次也是耶伦的最后一次事关加息的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期间,耶伦就加息路径、税改、美股、比特币、接班人等热点话题做了详尽的阐述。


耶伦认为,美国接近充分就业,通胀疲软之势是暂时的,税改虽然可能提振经济增速,但可能加剧美国债务问题;尽管美股估值处于历史高位,但耶伦认为这也不一定代表美股被严重高估。发布会期间,美元刷新日内低位至93.40,日内跌约0.7%;黄金跳涨;道指连续四天创收盘纪录新高,美联储加息符合预期之后金融股拖累标普。


2018或加息3次


此次, 美联储 公布了FOMC对未来三年的经济增速预期,且预期有所上调。


美联储预计2017年实际GDP增长2.5%(9月预计增长2.4%),2018年料增2.5%(9月料增2.1%),2019年料增2.1%(9月料增2.0%),2020年料增2.0%(9月料增1.8%),更长周期料增1.8%(与9月预期持平)。


但对PCE通胀指标的预计大体持平。预计2017年PCE为1.5%(9月预计为1.6%),2018年料为1.9%,2019年料为2.0%,2020年和更长周期料为2.0%(均与9月预期持平)。联储官员也仍预计到2019年的核心PCE通胀触及2%的目标。


对于通胀,耶伦认为,通胀温和,体现出暂时性因素的影响。中性利率仍然较低,但预计会回升,利率仍一定程度上低于中性水平,因此存在加息的空间。不过,此次对加息持有异议的官员数量增加至两位,令市场对未来加息路径持有更偏鸽派的预计。


税改短期利好、但加剧债务


就在发布会召开前夕,消息传出,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共和党人就税改议案的最终版本达成协议,为共和党人在圣诞节前完成其最大的立法优先事项之一铺平道路。


据悉,协议的全部细节将于本周稍晚公布,投票定于下周举行。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Senate Finance Committee)主席OrrinHatch对外媒表示,他认为敲定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协议。


对于税改,耶伦在回答记者问题时表示,虽然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税改将提升总需求,也可能推动总供给,同时减税会降低资本成本。不过,究竟税改会对整体投资会提供多少刺激,这仍有待观察。


“就整体供给来看,强劲的投资可以推动资本形成,提升生产率,也会提升潜在GDP增速,当然效果有多大,还有不确定性。我认为,对于一个生产率维持低位的国家,减税这是受到欢迎的,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支持更高的GDP增速,且不需要收紧货币政策来对冲。美联储加息的路径不太出现太大的改变。”


不过,耶伦仍然心存担忧,“税改会提升美国债务水平,即债务/GDP提升,这点我也说了很久了,我个人担心美国的债务情况,虽然没有到异常令人担心的水平,但也绝对不低,随着婴儿潮一代退休,这一水平将会继续上升,而且不可持续。如果债务问题持续恶化,的确让人担心,未来美国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空间可能会 受到抑制。”


根据参议院的方案,将把企业所得税从35%降低到20%,允许企业主从企业收入中扣减20%。一直以来,财政赤字仍然是两党最大的担忧。


其实,最为成功的减税案例是在1986年的里根时代。特朗普减税的背景与当年背景有颇多相似——经济处于复苏周期,货币政策处于加息周期,两人均为共和党人。1986年减税后的4年内,美国的消费、投资、就业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提振。然而,相比里根时期,当前美国联邦债务规模已经急剧膨胀,联邦债务/GDP 比值从 1986年的不足50%飞升到了当前的 103% 。特朗普的减税激进程度也远超里根。在沉重的债务负担下,美国当前的财政状况能否承受如此激进的减税仍然存疑。


美股贵但不一定严重高估


美股的高估值已经成了全球热议的话题,不过耶伦表示,虽然美股市盈率处于历史高位,但估值高了也不一定代表美股就被严重高估。


目前,标普500指数在过去12个月的市盈率为25倍,而长期中枢为15倍;席勒周期性调整市盈率(CAPE)已经接近30倍,而历史中值为16倍,这个倍数过去只有在爆发金融危机的1929年和2000年才会被超越;“巴菲特指数”(美国股市总市值在GDP中的比重)现已创下历史新高;被称为“投资者恐慌指数”的VIX指数处于27年来的历史最低位。


耶伦认为,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危机以来的低利率支持估值扩张,且美国经济稳健增长、低通胀、全球经济复苏,这一切都是美股牛市的原因。


此前也有一种猜测,美联储可能出于对金融市场泡沫的担忧而加速加息,但耶伦此次表态显然否定了这种猜测。


截至当日收盘,标普500指数收跌0.05%,报2662.85点,结束之前连续三个交易日创收盘纪录高位的趋势;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0.33%,报24585.43点,再创纪录新高;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涨0.20%,报6875.80点。


美联储不考虑发行数字货币


今年,疯狂的比特币涨幅受到全球关注,同时央行是否会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猜测也此起彼伏。


耶伦在发布会期间表示,比特币在支付系统扮演的角色有限,并非稳定的储值工具,也是高度投机的资产,因此并未被视为法定货币。她称,虽然美联储不对比特币扮演任何监管角色,但美联储会保证银行机构适当地管理与比特币市场参与者的一切互动,遵循反洗钱法规。


比特币价格正在不断创下历史新高。截至北京时间12月14日9:30,一枚比特币的价格约为16150美元,即突破了10万元人民币,年初至今涨幅达到了19倍。日、韩玩家涌入、比特币期货推出而吸引机构投资者等都是大涨背后的原因。


耶伦此次也表示,加密货币和数字货币是不同的,至于央行是否会发行数字货币,可能是一两家全球央行在进行研究,但美联储现阶段并不会考虑这一个问题。她认为,“引入数字货币的益处有限,还会存在一些隐忧”。

对鲍威尔投“信任票”


明年3月,现任美联储理事鲍威尔将接棒耶伦担任美联储主席。


尽管鲍威尔没有耶伦这样深厚的经济学学术造诣,但机构也认为曾担任过财政部副部长并在投行工作过的他,政治智慧或更高于耶伦。此外,鲍威尔与耶伦的货币政策立场相似,偏鸽派,支持渐进式加息。


然而,市场也开始担心,在特朗普政府的影响下,美联储是否还会保持独立性?


“他非常理解美联储,将会保证美联储的独立性和不党不私的作风,”耶伦称,“鲍威尔在FOMC已经很多年,他一直是一个‘共识者’,很少会出现分歧,如今委员会也基本达成一致,支持渐进式加息,鲍威尔也是如此。他对美联储事宜了解深入,我对他很有信心。”


对于美联储未来的走向,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明年1月议息会议的加息可能性较低,因此本次12月加息大概率是耶伦的谢幕演出,未来美联储加息由此转向“鲍威尔模式”,续写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功过得失。“展望未来,我们认为,鲍威尔将引领美联储加息之路稳中求变。一方面,基于耶伦时期的经验教训和美国经济的向好趋势,2018年鲍威尔将大概率延续鹰派加息路径,保持‘先加息、后缩表’的政策搭配。另一方面,不同于耶伦时期,鲍威尔时期的美联储将面对宽松退出、稳定增长和消化金融风险的三重平衡难题,亦可能承受来自特朗普政府的强大政治压力,因此在鹰派加息的节奏掌控上将更加灵活。”


 

中国央行小幅跟进“加息” !

摘要:央行称,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不能体现市场供求有上有下,会造成市场套利和定价扭曲。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可适度收窄二者之间的利差,有助于修复市场扭曲,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在隔夜美联储宣布加息之后,中国央行今日上调了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和MLF操作利率,但调整幅度较小,均为上行5个基点。

中国央行今日进行3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200亿元28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至2.5%、2.8%,此前分别为2.45%、2.75%,为今年3月以来首次。


同时,中国央行还进行2880亿元人民币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3.25%,上次为3.20%。


隔夜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由1.0%-1.25%上调至1.25%-1.50%。香港金管局今晨跟随加息,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1.75%。


去年12月和今年3月美联储曾两度加息,当时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上,包括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在内的货币市场利率亦都出现同步上调。不过,在今年6月美联储再度加息后,中国央行没有跟进调整。 


此次为何“加息”?


中国央行表示:

公开市场操作投标倍数较高,利率随行就市上行是反映市场供求的结果,同时也是市场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


央行还称:

此次央行逆回购、MLF利率上行幅度小于市场预期,但客观上仍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的利率预期,避免金融机构过度加杠杆和扩张广义信贷,对控制宏观杠杆率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不能体现市场供求有上有下,会造成市场套利和定价扭曲。

 

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可适度收窄二者之间的利差,有助于修复市场扭曲,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2月14日人民银行开展的逆回购和MLF操作利率小幅上行5个基点,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是通过央行招标、交易对手投标产生的,本身就是市场化的利率。岁末年初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较强,公开市场操作投标倍数较高,利率随行就市上行是反映市场供求的结果,同时也是市场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此次央行逆回购、MLF利率上行幅度小于市场预期,但客观上仍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的利率预期,避免金融机构过度加杠杆和扩张广义信贷,对控制宏观杠杆率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实际上,无论是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还是人民银行过去长达二十年的公开市场操作,大部分时间中标利率都是动态变化的。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不能体现市场供求有上有下,会造成市场套利和定价扭曲。目前货币市场利率显著高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可适度收窄二者之间的利差,有助于修复市场扭曲,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岁末年初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增强,人民银行将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障银行体系合理的季节性流动性需求。10月底以来人民银行已通过28天期、2个月期逆回购提供了8700亿元跨年资金,随着年末临近将合理搭配7天期、14天期逆回购等品种继续提供跨年资金。同时,在12月6日续作1880亿元MLF基础上,12月14日再开展2880亿元1年期MLF操作,对冲月内到期后加量投放1010亿元流动性,显著高于11月份80亿元的增量。此外,预计12月份财政因素将净供给流动性超过1万亿元,明年初普惠金融降准措施落地将释放长期流动性3000亿元左右。对于2018年春节前主要商业银行因现金大量投放而产生的流动性需求,人民银行也已作了安排。总的来看,银行体系跨年、跨春节流动性供应是有保障的。


中国需要跟牌吗?


敦和资管首席经济学家徐小庆周二在出席华尔街见闻“2018全球最佳投资机会”峰会时表示,今年的中国流动性是全球所有经济体当中收得最紧的,长短端利率升幅都接近100个基点。因为这一轮经济复苏中国走在了前面,所以货币的调控也更早,更主动地收缩了流动性。

 

一同参会的央行调查统计司前司长盛松成认为,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利率已经相当高了,不主张上调基准存贷款利率。他还称,中国不存在央行缩表的问题。


中国前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与民间投资增速双双回落

摘要:中国前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7.2%,符合预期,较前值小幅回落。1-11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7%,回落0.1个百分点。东北城镇与民间固定投资双双转为正增长。


统计局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至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7.2%,符合预期,较前值7.3%小幅回落。


1-11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7%,也较1-10月回落0.1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0.5%,比1-10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统计局称,固定资产投资缓中趋稳,投资结构调整优化。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第三产业的增速较前值有所提高,一、二产业则有回落。基建投资继续扩大,增速较前值提高0.5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投资18979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1-10月份回落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214618亿元,增长2.6%,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341460亿元,增长10.1%,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211792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8223亿元,下降10.2%,降幅扩大1.1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176299亿元,增长4.1%,增速与1-10月份持平;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7270亿元,增长1.1%,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26720亿元,同比增长20.1%,增速比1-10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7%,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3.3%,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4.6%,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0.5%,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242166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与1-10月份持平;中部地区投资146758亿元,增长6.9%,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153647亿元,增长9.3%,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投资28473亿元,增长0.1%,1-10月份为下降3.2%。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570615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比1-10月份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9.5%,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增长9.3%,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增长1.7%,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利用外资下降3.8%,降幅收窄1.7个百分点;其他资金增长11.1%,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1-11月民间投资转为正增长0.3%,1-10月为下降3%。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60478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与1-10月份持平;中部地区99593亿元,增长7.1%,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68070亿元,增长4.3%,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20003亿元,增长0.3%,1-10月份为下降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5412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比1-10月份回落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170079亿元,增长3.2%,增速与1-10月份持平;第三产业162652亿元,增长7.6%,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68911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4558亿元,同比下降19.3%,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制造业153793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与1-10月份持平;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0560亿元,增长5.8%,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


香港金管局跟随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

美国加息落定,中国跟还是不跟?——点评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


摘要:美联储加息如约而至,明年预计总共将加息三次。面对2018年全球同步加息预期,中国要跟吗?正方认为,未来恐有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压力,而反方则表示目前国内市场利率过高,不应加息。


如市场预期,今天凌晨结束的美联储12月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由1.0%-1.25%上调到1.25%-1.50%。至此美联储今年共三次加息,符合联储此前预期。在缩减资产负债表(缩表)方面,美联储将按计划于明年1月将月度缩减规模增加到200亿美元。

会后公布的联储官员预测未来利率变化的点阵图显示,相对多数(六位)美联储官员预期,明年利率为2%-2.5%,这意味着,若每次加息25基点,明年将总共加息三次。


会议声明和耶伦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1)对经济持乐观态度,委员会指出劳动力市场持续表现强劲,飓风并未实质性改变经济前景,预计经济活动将温和扩张;2)承认通胀仍然疲软,委员会指出通胀与核心通胀同比增速下滑,衡量未来12个月通胀率的指标料将近期一定程度上仍低于2%,耶伦重申通胀只是暂时疲软;3)税改可促进经济增长,但加重债务负担,耶伦预计税改未来几年可能提升美国经济,但很多细节仍不明,大多数美联储官员在预期中考虑了财政刺激的作用,耶伦同时也表示减税将加重债务负担;4)耶伦在发布会上重申渐进式加息和被动式缩表步伐不变,这也是耶伦最后一次以美联储主席身份举行新闻发布会。


美联储上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失业率预期。美国经济处于复苏通道之中,家庭支出和企业固定投资持续扩张,出口增长强劲,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修正值3.3%,为三年新高。本次会议,美联储发布的经济展望显示(图1),2017-2020年经济增速预期较9月不同程度上调,其中2018年预期上调0.4个百分点至2.5%;2017-2020年失业率预期均较9月下调0.2个百分点,预计未来两年失业率将降至4%以下(3.9%),但维持长期失业率4.6%预期不变;通胀预期基本保持不变,除略微上调2017年PCE预期0.1个百分点外,未来三年PCE和核心PCE预期均未变。


图1  美联储经济预测


税改接近完成,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美国经济复苏和通胀回升。就在美联储发布本次利率决议当天,据《华尔街日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共和党人达成最终的税改协议,将推动下调企业税至21%、并下调最高档个税至37%。据CNBC,白宫希望在下周三前获得参众两院通过。特朗普更是表示,将支持21%的企业税税率,希望“在非常短的时期内”签署税改议案为法案。考虑到货币政策的自动反应,我们测算,如果2018年初开始实施减税,其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高峰可能出现在2018年下半年,年化0.2-0.4个百分点,对核心通胀的影响高峰可能出现在2019年,0.02个百分点。


我们预计美联储2018年加息3-4次。本次会议公布的美联储利率预期点阵图显示(图2),16名官员(已辞职的费希尔未参与)中的10名预期,到2018年底时联邦基金利率升至2%-2.25%或以上,这意味着若每次加息25个基点2018年应加息3次或更多。我们预计2018年基准情形下美联储将加息3次,但如果税改引起通胀加快回升,亦不排除加息4次的可能,维持2017-2019年加息6-10次判断。本次加息后市场调查显示,美国初级交易商普遍认为,美联储将在2018年3月和6月加息,2018年FOMC中鹰派人数将超过2017年。


图2  美联储12月点阵图显示2018年预期中值为加息3次


美联储加息如期而至,中国会紧跟加息步伐吗?围绕着这个问题,市场人士展开了激烈辩论。


赞同跟随加息的市场人士认为,中国加息主要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来考虑。外因方面,美国税改可能导致中国资本外流,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从内因看,中国目前实际利率处于全球低位,仍有上升空间。


在加息时点上,正方观点也持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该立即跟随加息,有人则表示2018年才是加息时点。


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认为,此次美联储12月加息符合此前市场预期,但美国税改导致在华投资的美国企业回流,同时吸引中资企业赴美投资,可能对我国资本流动产生负面影响,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因此中信认为,本次跟随加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在11月发布的《2018中国经济展望暨蓝皮书更新》中预计,中国央行会在2018年三季度和2019年一季度分别加息一次。大摩早前就对华尔街见闻表示,中国实际利率处于全球低位、仍有很大上升空间。大摩亚洲区首席金融分析师徐然表示,中国市场利率的适度上浮对于引导合理信贷增长、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是一项重大利好。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2018年美联储若加息三次,会给我国央行带来加息压力。预计今年央行不会加息,但如果2018年美联储加息次数达到3次,则央行上调基准利率的概率会大大提高。2018年美元趋强,对现有的人民币汇率还是利率水平都将成为现实的压力;此外,在明年经济增速回落的趋势下,被动加息也是对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挑战。


苏宁金融研究院则认为,2018年全球同步加息的预期日渐强烈,助推中国加息有四个基本面因素:第一,经济基本面健康,实体经济增长较为强劲;第二,PPI持续超预期上涨,CPI处于温和通胀阶段;第三,企业盈利增长有助于承受加息压力;第四,全球货币政策同步收紧的趋势正在来临。


而不赞成加息的反方主要认为,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利率已经高企,不主张对基准利率存贷款利率加息,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已大幅减小等原因,因此没必要跟随美国加息。


央行调查统计司前司长盛松成在“华尔街见闻2018全球最佳投资机会”峰会上表示,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利率已经相当高了,不主张对基准利率存贷款利率加息。美国税改和美联储缩表等事件对中国的影响可控,资本外流压力总体可控,人民币短期承压可控,长期来看还是升值的。盛松成还提到,货币政策应该以不变应万变,不紧不松,建议货币政策延续下去。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认为,短期来看,中国央行跟随美国加息的必要性并不大。当前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已大幅减小,央行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容忍度在提高,中美利差也处于历史高位。而从内部看,央行控制基础货币增量的情况下,金融市场利率已大幅走高,央行上调逆回购等短端利率会加剧金融市场的紧张和调整,弊大于利。随着去杠杆的推进,国内金融市场利率已大幅走高,实体贷款利率也在缓慢上浮,再加上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会对经济构成一定的下行压力,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会进一步推升银行负债端成本,加剧金融市场的震荡和实体经济的下行压力。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固收首席分析师黄文涛表示,近期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较低。一方面,随着汇率贬值压力缓解,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强,目前并不需要继续跟随美联储加息而被动加息;另一方面,在年底流动性趋紧的情况下,央行加息也会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


电商逼急了实体!总市值720亿美元的全球“航母级”商场集团横空出世

摘要:纽约世贸中心运营商Westfield同意以247亿美元出售给法国Unibail-Rodamco,交易溢价近18%。实体零售业整合是网上购物挑起激烈竞争的结果,他们让消费者远离了传统购物中心。



面对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在零售领域掀起的激烈竞争,一些实体零售商选择以加速整合的方式来应对。



掌管多家伦敦和纽约人气最火爆商场的运营商Westfield同意以247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法国Unibail-Rodamco集团。合并后的新公司总市值611亿欧元(约合720亿美元),将成为全世界第二大购物中心运营商,仅次于Simon Property Group Inc.。



Unibail-Rodamco首席执行官Christophe Cuvillier称,新集团将以Westfield的品牌对外运营,将在全球13个国家、27个城市拥有56个购物中心。



Unibail-Rodamco将向Westfield的股东支付等同于对方每股7.55美元的现金+股票,这比Westfield的周一收盘价溢价近18%。


在纳粹大屠杀中幸存的Frank Lowy爵士及其家人持有Westfield约9%的股权,上述交易完成后,他们将持有Unibail-Rodamco2.8%的股权。


英国每日电讯报称,Frank Lowy爵士周二表示,他的家族希望作出角色上的改变,“相比于管理者,我们更乐于成为投资者。”他和两个儿子分别将卸任公司董事局主席、联席首席执行官职位。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John Lee称,这宗交易的资产质量理应会令Unibail-Rodamco在业界的优势地位更加明显。



Westfield最初诞生在悉尼,由澳大利亚富豪Frank Lowy爵士创建于1960年,此后一路发展壮大为全球知名的购物中心品牌。Westfield非常低调,尽管旗下每一个购物中心在当地都是人尽皆知,但却有着不同的名称,并没有统一标识,比如纽约世贸中心(World Trade Center)、伦敦西区的Shepherd's Bush、洛杉矶世纪城(Century City)。



法国Unibail-Rodamco是欧洲最大的上市房地产集团,此宗交易彰显了他们扩张美国和英国市场的野心。而这家集团也保持着一贯低调的作风,其在法国都算不上知名,很多人并不知道位于巴黎繁华街区的雷阿勒商场(The Forum des Halles)属于该集团。



竞争

对于Unibail-Rodamco来说,这比收购交易是对美国零售业的巨大赌注。

在线购物正重塑全球零售业形态,美国和英国都是其中一个感受最明显的地区之一。瑞信估计,2017年全美有将近8640间门店、合计1.47亿平方米的零售空间关闭。



Center for Retail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在线购物在零售业中的份额为13.9%,英国为16.8%。相比之下,欧洲网络购物的冲击不算特别严重,份额仅为8%,其中意大利更是低至3%。



由此刺激着实体零售商开展并购整合。上周三,英国上市公司 Hammerson同意以34亿英镑买下对手Intu集团,新公司成为英国市值最高的房产公司。


2017年中国新菁英价值白皮书




前言:

日前,近1100位世界500强的高管、领导及各界代表汇聚广州,出席2017《财富》全球论坛。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际政治黑天鹅频现、全球化趋势出现逆转的背景下,这一问路世界经济的盛会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在“开放与创新:构建经济新格局”的议题下,各界财富精英重新把脉经济增长的动力,而中国近年来经济的蓬勃发展,无疑为论坛提供了一个最佳样本。


时代公司首席内容官兼《财富》杂志总裁穆瑞澜表示,本届《财富》全球论坛关注三大趋势:人工智能蓬勃发展、世界政治气候变化带来的新冲击以及中国的持续崛起,尤其是中国崛起背后的原因——中国经济实力的显著提升和民族文化自信的空前高涨。而中国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也造就了一批精英阶层,他们是驱动中国消费引擎背后的核心动力,由他们所掀起的消费升级、新零售革命等等现象,成为《财富》全球论坛破解中国经济的切入口。事实上,他们身上除了富足、奋进这些常见的精英标签,也开始日益关注社会现象及精神文化,因而又被称为“新菁英”。中国新菁英阶层身上所展现的时代风气,所传递的社会正能量,亦是中国社会进步的社会学动因。他们有着怎样的价值取向,他们又如何看待财富与生活?


五大价值观定义中国新菁英

白皮书对北上广深四个城市新菁英人群进行了定量分析及长达2个多月的定性深访,主要对象为行业权威、创业者/企业主、企业高管等(第一类),以及传承人、文化/艺术领域专家等(第二类)。其中第一类人群月收入在3万-5万占40%,月收入在5万以上 占60%。报告从他们身上概括出代表新菁英的五大价值观,即坚持专注、自我成就、严格自律、文化自信、重视家庭。







白皮书 - 新菁英人群的五大价值观概述

白皮书首次对新菁英阶层的成就驱动力进行了梳理。报告指出,新菁英最为突出的特点——或者说成功秘笈——便在于对专注精神的追崇。在调查中,45%的新菁英人群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专注”,而这一数字是普罗大众的近一倍,近28%的大众人群认为专注是取得成就的原因。相较于其他国家的类似调研,中国新菁英阶层身上的“匠人”特质尤其突出。他们把对某一个领域的精通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同时认为自身的财富得益于时间的沉淀,“坚持一生只做一件事,专注于一方业”是大多数新菁英的信条。在坚持专注的同时,他们重视追求自我的价值,33%的人希望能获得更大的事业成功,“要成为专业领域内的佼佼者,在自己的天地里做到极致”。他们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奋斗精神,追求更好自己的内在驱动力促使他们不断创新并提高自身修养。与此相关,新菁英人群对时间管理上有清晰的认知,在工作上提前规划“不打无准备之仗”,在生活和健康上则更为自律。调查显示,新菁英人群平均每周运动高达4.2次,每次运动时间平均51.4分钟。



白皮书 - 新菁英人群的五大价值观之坚持专注



白皮书 - 新菁英人群的五大价值观之自我成就


白皮书 - 新菁英人群的五大价值观之严格自律

此外,白皮书还表明中国新菁英阶层更看重精神层面的充实与满足,积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希望对社会及他人产生积极影响。报告中的一组数据表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上,中国新菁英阶层的观念显著一致,97%的新菁英提倡保护和弘扬中国文化,96%的新菁英认为此举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接近全比例的数据背后,是这一阶层对中国文化的空前自信。这一份信心也促使他们更热衷于文化传承方面的公益与工作。而这一价值取向表现在消费行为上,则是对于具有传承性的品牌的青睐。他们不再一味崇尚奢侈或者洋品牌,反而推崇具有文化底蕴的本土品牌 。




白皮书 - 新菁英人群的五大价值观之文化自信

白皮书还揭示了中国新菁英族群其他的一些特质:比如他们普遍更重视家庭的价值。在深访中,不少新菁英表示“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需要将时间留给生活,留给自己的家庭”。






白皮书 - 新菁英人群的五大价值观之重视家庭

通而观之,中国新菁英有着对财富与经济的奋进追求,也关心历史传统与精神文化,更懂得光阴沉淀、一心一意。他们是蓬勃昂扬的中国新菁英群体,更是中国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动力。


结语:中国新菁英的“表”与“里”

本届《财富》全球论坛以“开放与创新:构建经济新格局”为议题,菁英济济,探路世界经济发展方向。中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在数字化和创新领域取得的巨大成果,如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商业模式的迅速发展,使得中国的经济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更成为本届论坛关注的焦点。在经济实力获得肯定的同时,提振全民文化自信也成为社会的重要议题。文化自信来自于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底气,更来自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中国新菁英阶层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这是中国新菁英外显的表象。而在他们的内里,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早已超越物质,精神的富足、能量的充沛,才是新时代财富菁英的本质特征。也正是因为水井坊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白皮书探求中国新菁英阶层价值观的初衷——在中国新菁英在国际舞台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之际,深挖这一群体的精神内涵与价值取向,携手新菁英向时代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