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谁说“单反穷三代”?交给手机就ok了

NO.1双核对焦

全像素双核对焦,实质就是在一个像素点上安放两个光电二极管,同一个信号被分成两个,两个信号再次合并输出,从而实现图像捕捉。该技术首次在三星的S7系列手机上应用。更加先进的是每个像素上面还有对焦侦测系统,从而提升精度和速度。

NO.2超级微距

微距方面成像,单反相机的微距镜头的确是无敌的,在几乎贴着物体的拍摄距离以一倍的放大倍率成像,其细致状态可想。智能手机处理方式较为粗糙,距离方面必须是可以成像的范围,对焦则通过双摄像头和附加镜来实现。

NO.3高动态光照渲染(HDR)

高动态光照渲染是手机拍摄实际与输出结果的一种妥协方案。在这一方面,单反相机确是有其优势所在,感光元件的表现范围,在直面日常状态下的光线亮度对比尚有余量。即便面对高强度难题,单反相机也会通过连续拍摄,然后合成一张图片。

NO.4长曝光

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力,有了拍摄流逝空间感的需求,就有了长曝光。即便有了单反B门控制,我们还是习惯于用手机选定快门秒数,满足拍摄的欲望。如果不是专业性较强的限制,一般拍摄质量还是轻松实现的。

NO.5多重曝光

多重曝光在摄影领域起初应该叫做“事故”,不过后来被艺术家们演绎成为“故事”。当然,值得骄傲的是,国产手机品牌努比亚最先在自家产品上实现了多重曝光这一技术。

NO.6无损变焦

这个词的出现,完全得力于智能手机性能的完善,以及机身尺寸的限制。作为专为摄影而生的相机,通过改变镜头可以应对各种状况。对于要时刻放入口袋,拿在手上的手机,显然不适用,而变焦的代价就是平整的机身背侧在摄像头处变得突兀。而现下又有新的流行趋势,那就是两颗不同焦距的摄像头合二为一。

开启想象力的蟹肉创意料理(二)

频频破发 是什么终结了可转债打新稳赚不赔的神话?

“市场不好,弃购了两次可转债,没想到又中了。”投资者吴女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感慨:“弃购吧,影响以后打新;不弃购吧,又担心破发。”吴女士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中。


而在这种困境的背后,则是整个可转债市场的低迷。


投资者津津乐道的可转债打新由盛夏极速入冬:新债破发,旧债低迷,可转债市场的溢价率正在慢慢收窄。


业内人士认为,近期股市债市走弱,再加上可转债加速发行,短期内可转债市场的投资难言乐观。


屡现破发


12月1日,久立转2(128019,久立特材发行的第2只可转债)上市,开盘涨2.77%,随后一路震荡下跌,一度跌破其面值,最低价报99.68元,为可转债信用申购以来第一只在上市首日盘中破发的可转债。当日,久立转2报收100.04元。


12月4日,时达转债上市首日大跌3.42%,报收96.58元,成为上市首日第一只收盘破发的可转债。


令人唏嘘的是,破发并没有终止。12月5日,宝信转债上市,收盘报96.9元,大跌3.1%。盘中最高价99.56元,最低价96.52元,未曾上过100元面值的发行价。也就是说,对于中了宝信转债的投资者而言,中一签(10张)得亏去31元。


投资者吴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开始申购可转债的时候,各种攻略里面都宣称‘1000元认购,每签可赚200’,没想到等到我中签了,却发现打新也有风险。”


吴女士同时提示投资者,弃购要确保账户没有余额,否则会自动扣款。“我中签后转出了大部分钱,账户里只剩500多,结果自动扣除500,买了5张,仍然算弃购。”


华泰证券一位投资顾问表示:“正股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可转债的行情走势。当正股价格与转股价格出现较大溢价之时,公司可转债将被市场抢购,走出上涨行情,反之则将出现下跌行情。从最近可转债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风险正在逐渐加大,打中可转债的收益率面临下降的趋势,如果处理不当,中签者甚至可能面临亏损。”


新债在破发,老债也一片惨淡。截至12月7日,目前市场上的29只可转债中,有14只破发。其中,洪涛转债的价格已经跌至92.7元,较发行价低7.3元,破发最为严重。


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转债估值的明显压缩同样带来不小的压力。在 9月到 11月,很多重仓可转债的基金净值不断上涨,部分产品在11月创下新高,但最近均遭遇了较大幅度的回撤。


密集发行


前不久还备受追捧的可转债,怎么就急转直下、频频破发了呢?


不少市场人士将其归因于转债的大幅扩容。


自今年2月证监会的再融资新规出台以来,可转债的预案数量大幅增加,转债扩容已成趋势。


9月8日,证监会修订《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对可转债、可交换债发行方式进行了调整,将现行的资金申购改为信用申购。按照新的管理办法,参与网上申购的投资者申购时无需预缴申购资金。


双重利好之下,可转债市场迎来井喷。截至2017年12月8日,证监会已批准,待发行上市债券13家,预计将募集资金213.33亿。个券募集资金规模集中在10亿-50亿之间。


伴随扩容的是发行主体整体估值水平的提高。在2017年2月之前公布的预案中,绝大部分公司均来自主板,且预案公告日公司pb大于行业平均pb的整体比例较低,而在此之后公布预案的公司中,来自中小板、创业创的公司数量迅速增加,估值更高的公司占比大幅提升。


此外,T+0的交易制度,加上可转债上市后的暴涨,使得可转债成为大股东套现的便利工具。以雨虹转债和林洋转债为例,前者上市以后,10月20日至23日期间,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雨虹转债184万张;10月24日至10月27日期间,控股股东再次减持184万张。而林洋转债上市以后,11月13日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219.852万张;11月14日,再次减持80.148万张。


中信建投分析师丁鲁明认为,快速暴力的减持模式,使投资者的预期迅速下降,从而降低了可转债的收益。


兴业证券分析师左大勇则表示,供给影响节奏,但根本还是权益市场。“估值压缩肯定与近期转债供给加码有关,毕竟目前一个月相当于此前一年的量,这让市场承接起来有些吃力。但转债偏弱的根本还是在于权益市场不佳。毕竟估值反映的是股市和正股的预期,在股市预期转弱和供给上升的组合下,转债估值压缩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对此,华创证券统计了2002年以来大约130只转债(不包括EB)上市首日涨幅情况,发行上市价格跌破面值的只有15只左右,可见传统转债上市跌破面值并不多见,主要集中在2002年和2013年底。当时整体市场环境都不太好,2013年底是转债市场的一个大底部。目前相对之前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供给压力是史无前例的。华创证券认为,未来转债也将呈现分化行情,长期依然看好有业绩支撑偏股型转债的转股机会,一旦市场企稳反弹,这类品种也能有较好的反弹空间。

习近平: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下午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深入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我国大数据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就这个问题作了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互联网快速普及,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在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开放共享、隐私安全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前瞻性布局。


习近平强调,要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我国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大数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大数据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系统。要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完善基础信息资源和重要领域信息资源建设,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要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和市场优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发展主战场,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完善大数据发展政策环境。要坚持数据开放、市场主导,以数据为纽带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培育造就一批大数据领军企业,打造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队伍。


习近平指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我们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


习近平强调,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要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打通信息壁垒,形成覆盖全国、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大平台,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综合分析风险因素,提高对风险因素的感知、预测、防范能力。要加强政企合作、多方参与,加快公共服务领域数据集中和共享,推进同企业积累的社会数据进行平台对接,形成社会治理强大合力。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习近平指出,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数据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大有作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民生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强化民生服务,弥补民生短板,推进教育、就业、社保、医药卫生、住房、交通等领域大数据普及应用,深度开发各类便民应用。要加强精准扶贫、生态环境领域的大数据运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为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助力。


习近平强调,要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强化国家关键数据资源保护能力,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要加强政策、监管、法律的统筹协调,加快法规制度建设。要制定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相关制度,完善数据产权保护制度。要加大对技术专利、数字版权、数字内容产品及个人隐私等的保护力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社会稳定、国家安全。要加强国际数据治理政策储备和治理规则研究,提出中国方案。


习近平指出,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这些目的地 值得你单独计划一场出行!(六)

这些目的地 值得你单独计划一场出行!(五)

这些目的地 值得你单独计划一场出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