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国际油价依旧强势,国内油价首调或上涨

新年伊始,国际油价出现强劲势头,纽约商品交易所及伦敦洲际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双双走出了每桶60美元上方的开年行情,创两年半以来新高。受此影响,多家社会机构监测的原油变化率一路走高。1月12日,2018年首个油价调整窗口将开启,届时预计迎来上涨。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连续六周录得下滑,且产量出现两个月以来首次减少。而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连续三周持平于747座。


同时,伊朗反政府示威活动席卷全国,引发了市场对该国原油生产或将被迫中断的担忧,提振油价大幅走高。尽管因北海福蒂斯原油管道系统已全面恢复生产运营,且利比亚原油供应中断状况也在逐步改善,供应恢复带来的利空影响周内曾一度令油价承压,整体来看国际油价以震荡上行为主。


1月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57美元,收于每桶61.44美元,跌幅为0.92%。上周该油价累计上涨1.7%,连续第三周上涨。3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45美元,收于每桶67.62美元,跌幅为0.66%。布伦特原油连续第三周上扬,最高触及68.27美元,周涨幅达1.27%。


金联创数据显示,截至1月8日第六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每桶64.36美元,变化率4.42%,对应汽柴油价格每吨将上调135元。而卓创资讯监测的最新原油变化率为3.39%,预计上调幅度也为每吨135元。


“本轮调价窗口为1月12日24时,鉴于后期国际油价或仍维持在高位区间震荡,本轮变化率正向区间延伸,2018年零售价首次调整或上涨。”金联创分析师韩丛判断说。


这一预期利好国内油市,但受基本面影响,汽柴油价格涨跌互现。韩丛认为,多空因素作用市场,预计国内成品油市场或延续“柴弱汽强”格局。


三名美联储地方联储主席预计2018年将有2-3次加息


当地时间周一晚间,三名美联储地方联储主席,陆续在一场关于“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是否应该维持”的活动上发表讲话。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Bostic在发言中提到,2018年可能不一定需要加息3-4次。他预计年内将有2-3次加息,2%的通胀目标在年底达成。


美联储在2017年加息三次,最新的点阵图显示,联储亦预计2018年将加息三次。


Bostic是2018年FOMC票委,拥有投票权。去年6月上任的Bostic在美联储中立场偏中性,周一的讲话被认为是他担任地方联储主席以来,最鸽派的一次发言。


Bostic认为,加息的障碍在于疲弱的薪资增长和通胀前景。在他看来,市场对美联储达成2%通胀目标的信心可能会逐渐减少,而信心本身,是达成通胀目标的关键因素。“这是让加息在某种程度上更有耐心的因素之一。”Bostic称。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还提到,“中性利率”已经下滑至“接近”2%。这意味着在目前1.25-1.5%的利率区间基础上,美联储年内有可能只需要加息2-3次,来令货币政策不再“落后于”经济表现。中性利率是维持通胀在目标水平,经济平稳增长的利率水平。


美联储在2012年设定了2%的通胀目标,但自目标设定以来,即使是在经济强力复苏的2017年,通胀表现也依旧低迷。


另一方面,同样拥有2018年FOMC投票权的旧金山联储主席Williams,在讲话中谈到,美联储需要新的武器来对抗长期的低通胀。他呼吁形成一个美联储可以指向价格水平的系统(即物价水平目标制),由此可以缓冲通胀低迷或是超调的时期。早些时候,费城联储主席Harker也提到应研究物价水平目标制。


Williams担心,经济已经显著复苏,但美联储却迟迟未能达成通胀目标,会令联储面临“信誉问题”。


参与了同一场活动的波士顿联储主席Rosengren,督促加快关于通胀目标区间的研究。Rosengren今年不拥有FOMC投票权。


Rosengren称,应该更聚焦于一定区间内的通胀水平,而非一个固定值。他提到,有一种可能是,美联储把通胀目标设在1.5%-3%。 



三星去年四季度收入141亿美元创新高,受益于芯片超级周期

摩拜等巨头共入共享汽车命运如何?



随着各路巨头不断涌入,共享汽车行业的热度逐渐上升。


1月6日晚间,一汽轿车发布公告称,拟对摩拜出行进行增资入股。增资后一汽轿车持有摩拜出行10%的股权,按照相应股权比例行使股东权益及义务。一汽轿车作为摩拜移动出行产品的提供商、制造商,与摩拜出行在定制版领域的整车生产、研发,出行服务领域的整车销售进行相关合作。摩拜出行与一汽轿车将共享移动出行领域操作经验、运营模式、客户数据等相关资源。


摩拜出行是摩拜旗下共享汽车平台,首批共享汽车已于12月29日在贵安新区上线,均为新能源电动汽车,包括北汽集团和一汽集团产品。


在去年12月29日,摩拜在贵州省联合中国一汽、新特新能源等公司举行上线活动,正式宣布摩拜共享汽车项目启动。此次上线的均为新能源电动汽车,采用一汽轿车奔腾B30EV,贵州地区用户可通过摩拜单车App上新增的共享汽车入口,进行一键开锁、临停锁车、关锁还车、订单支付。


共享汽车玩家阵营扩大


在摩拜出行之前,进入共享汽车领域的不仅有滴滴出行、美团等互联网巨头,以及北汽集团、上汽集团、首汽集团、吉利汽车等传统汽车生产商,还有途歌(TOGO)、EZZY、弘扬等不少初创公司。


互联网巨头

2017年8月,网约车领域的霸主——滴滴出行宣布正式进入分时租赁市场,“滴滴分分租”开始在上海、武汉、成都三地试运营。2017年12月,滴滴出行创始人、CEO程维曾公开表示,“今年滴滴成立了汽车开放平台,我们希望扶持一千家小的汽车运营商,去帮助家庭拥有汽车。希望从2018年开始,会有十个汽车品牌开始为分享设计汽车,并且第一波大规模投放的分享汽车在2019年能够实现。”


2017年11月,美团点评在多家招聘网站上发布了招聘“共享汽车iOS算法工程师和资深Java研发工程师”的信息,这被外界认为是美团闯入共享汽车领域的重要信号。


传统汽车厂商

传统汽车制造商比互联网巨头进军共享汽车领域更早一步。


2014年,上汽集团旗下公司环球车享的共享汽车品牌EVCARD启动试运行,2017年3月,环球车享董事长荣文伟曾表示,EVCARD已经进入全国23个城市,布局网点超过2800个,累计投入运营车辆超过8500辆。


2015年11月,吉利集团战略投资的新能源专车出行、分时租赁平台曹操专车上线。目前,曹操专车已经拥有了超过10000辆吉利帝豪EV纯电动轿车,在杭州、宁波、青岛、南京等十余个城市运营。2017年8月,曹操专车完成了15亿元A轮融资。


也是在2015年11月,重庆力帆汽车推出了新能源分时租赁平台“盼达用车”,支持异地还车、分布式换电池;截至2017年4月,盼达用车已在重庆、成都、杭州、郑州等多个城市开展业务,投放近7000台车、总用户超60万。


2016年2月,首汽集团推出了新能源分时租车品牌“Gofun出行”,车辆无人值守,以“分钟+公里”计算并提供汽车的即取即用、分时租赁。目前,Gofun出行已完成在北上广、武汉、成都、南京、西安等20多个城市布局,全国车辆数突破1.5万。易观数据显示,Gofun出行2017年10月活跃用户数突破90万。Gofun出行预计,2018年将覆盖全国50余个城市,车辆总数突破5万。


2017年4月,北汽集团揭牌成立了华夏出行有限公司,专注共享汽车业务,先在北京石景山地区打造了全国首个共享汽车示范运营区,随后业务范围扩展到昆明、西安、厦门、青岛、长沙、贵阳等城市。


初创公司

相比互联网巨头和汽车制造商,一些共享汽车领域的初创公司发展可谓“步履维艰”。



到了2017年,又有多家共享汽车初创公司“阵亡”,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平台包括友友用车、EZZY。2017年3月,友友用车宣布停运,在此之前,该平台曾完成两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过亿元,租客数量达到30万,日均产生数百个订单。但融资和用户数量仍然没有阻止友友用车倒下的脚步,该公司内部人士曾向北京商报透露停运原因:最主要的是资金和新能源汽车牌照方面的压力。


EZZY则在2017年10月宣布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累计运营了仅一年多时间。在停业前,其运营的车型以宝马i3、奥迪A3等高端汽车为主。对于破产原因,EZZY创始人曾向新京报表示,主要是公司没融到钱。


不过,友友用车、EZZY等平台倒下并没有打压资本对共享汽车行业的兴趣,2017年投资方对该领域的关注仍然呈现升温趋势:


2017年2月,小二租车获得数千万元A轮投资;

3月,巴歌出行获得宝驾出行1000万元天使轮投资,4个月后又获得联想之星、知行创新投资的2500万元A轮投资;

4月,途歌TOGO完成4000万元A+轮融资;

5月,时空电动旗下蓝色大道业务线(专注城市高频出行新能源解决方案与电动汽车的市场推广)获得6亿元A轮融资;

PonyCar马上用车分别于2月、6月完成两轮融资,总金额达到两亿多元;

8月,小二租车又对外宣称,已于上月初获长兴云海基金3500万元A轮融资并完成交割;

10月,途歌又宣布获得了22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市场虽大,盈利很难

一方面,共享汽车创业公司在相继走向失败,另一方面,仍然有资本在不断涌入这一行业,共享汽车究竟是一门“好生意”吗?


从国内市场总体需求来看,共享汽车潜力巨大。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汽车保有量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有3.6亿人持有驾照,私家车保有量为1.4亿量,这意味着,有高达2亿的“无车本本族”可能是共享汽车的潜在消费者。


根据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发布的《2018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分析预测报告》,汽车共享出行的潜在需求在2018年有望达到1.6亿次/天,对应潜在市场容量有望达到1.8万亿元。


然而,市场需求虽大,共享汽车企业盈利却并非易事。


易观互联网出行分析师总监张旭向全天候科技表示,目前共享汽车公司的租金每小时大约是出租车的三分之一、网约车的二分之一,低水平的租金很难抵消其运营成本。


如果再加上受汽车成本、牌照、停车场、充电难等因素影响,共享汽车公司的盈利空间十分有限。


祥峰投资合伙人赵楠认为,网约车对共享汽车的冲击也很明显:“网约车已经满足了较大部分需求,汽车分时租赁能够切的需求可能更多在周末、节假日以及突发性的需求。”


共享汽车下一步会如何发展呢?


熊猫资本合伙人李论接受全天候科技访谈时指出,VC参与的机会也相对较小,因为VC投的都是需要规模效应的项目,而共享汽车并不能由某一两家头部企业在全国做全面的铺广。未来共享汽车的主要玩家是上市公司、政府PPP(政府和私人组织间的合作)投资以及主机厂商,普通创业者很难在这一领域逆袭。


他还认为,不同于共享单车的全国大规模推广,从共享汽车财务模型考虑,各个地方会有自己的共享汽车品牌。汽车产商本身就是当地的纳税大户,这符合运营的高效率,运维的低成本以及政策的倾斜(路权、税费)等因素。因此,共享汽车到最后不会有全国性的品牌,更多是区域性的品牌。




雷克萨斯豪车问题频发,各类客诉影响口碑

一直以来在D级车市场,呈现出奔驰S级、宝马7系、奥迪A8三分天下的态势。对于雷克萨斯旗下最豪华的旗舰车型LS系列来说,存在感可谓十分薄弱。


有经销商表示,雷克萨斯LS系列在最近几年的年销量甚至不及S级的月销量,除了价格门槛太高,设计配置方面的“落伍”和较低的品牌辨识度,都困扰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而除了在D级车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外,雷克萨斯在二线豪华品牌中也并没有脱颖而出。继去年被曝出NX系列存变速箱问题后,日前,其车内TVOC浓度为参考值8倍的消息再次引发关注。


一直以品质胜出的雷克萨斯,在各投诉平台上收到的投诉也五花八门。包括IS仪表台及车门装饰板老化开裂、ES空调压缩机损坏制冷效果差、RX行驶6000公里就出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故障等。


近年来,雷克萨斯在国内出现的各种问题投诉影响到其产品口碑,也无疑会影响到即将上市的雷克萨斯旗舰车型LS。其中,在去年有多家媒体报道雷克萨斯NX相关车型变速箱出现严重安全隐患,在行驶中发动机出现故障、变速器出现异常顿挫,强力震动等。彼时,汽车行业分析人士肖越表示,雷克萨斯不主动提出召回或是怕影响企业品牌形象,“一旦召回,所有的车都要更换变速箱”,费用巨大。


2017年以来,对雷克萨斯旗下多种车型的问题投诉,包括预碰撞系统故障、安全气囊故障、自动手刹故障、轮胎开裂、水箱漏水、制冷效果差、中控仪表台开裂、发动机烧机油等。


其中,来自广东的李先生表示,自己于去年1月份新交付的雷克萨斯RX,在9月份行驶6000公里时就出现了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故障、预碰撞系统故障、安全气囊故障、自动手刹故障等,并表示“修一次坏一次,3个月陆续4次进厂维修,每次都要一个星期,第4次快一个月了,仍声称在修理中”。


而来自北京的雷克萨斯ES车主则表示,自己于去年9月份购买的新车,在11月份就出现了无法启动的情况。经4S店检测,初步认定为发动机室主束线、刹车灯开关出现问题,相关线路及开关插头严重腐蚀。目前4S店方面不予保修,要求车主自己承担3万元的配件及维修费。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1月底,在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进行的2017年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调查中,使用了1个月的雷克萨斯(ES300h)T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实测值达到参考值的8倍。


而此前确实有车主反映过车内异味的问题。来自南京的雷克萨斯IS车主曹先生曾表示:“从拿车到现在,车辆散发出的化学味道一直存在,像新车交付时的味道,致头晕呕心。”


房地产板块大涨的根本逻辑

2017年上市房企销售排名出炉,前三名房企集体高开。


内房股集体爆发,2017年房企销售冠军碧桂园大涨9%,亚军万科企业涨5.3%,季军中国恒大涨4.7%。

A股方面,房地产板块同样延续上周五的涨势。泰禾集团、荣安地产开盘不久就涨停。华夏幸福一度涨停,苏宁环球、绿地控股涨逾5%。


万科A再次刷新历史新高,最高报36.4元,目前涨超4%。上周,万科A累计上涨近12%。

 

截止上周五,已有22家上市房企公布2017年全年业绩,总销售额达2.92万亿元,同比增长52.54%。


上市房企销售排名中,碧桂园、万科、恒大分列2017年房企销售额前三甲,销售额齐破5000亿元。其中,碧桂园2017年全年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5508亿元,同比增长78.37%。


万科2017年完成5300亿的销售额,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3595.2万平方米,增长强劲。上周,华创证券已将万科A目标价上调至40元,对应2018年PE为12.2倍。


融创在2017年完成销售额3652亿元,同比增长150%,迈入3000亿元大关,并依靠121.75%的业绩完成率名列前茅。


房地产政策正在起变化?

上周还有一条关于楼市的消息搅动了市场的神经。


兰州房管局上周五发布通知,对部分区域取消限购,仍实行限购的区域不再提供社保证明和纳税证明。兰州也被称为此轮调控来首个松绑的限购城市。


这条消息引发媒体和业界热议:是否经历了史上最严调控政策的房地产市场要变天了?


对此,分析普遍认为全面宽松概率不大,结构性宽松是趋势。预计2018整个房地产政策基调难以改变,但边际放松的措施可能会增多。


华泰证券贾亚童认为,地方政策宽松的真实动力或来自于房价控制目标的微调,结合湖北省房价控制目标的修改以及周末合肥对房价管控的非正式表态,目前确实在部分地方有出现放松房价控制目标的势头。


不过他指出,目前虽然处于分类调控阶,但是因城施策的核心目标是控制房价稳定。后续的政策走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天风地产首席陈天诚则认为,不能简单理解为全面宽松,全面宽松概率不大,结构性宽松是趋势。限购限贷限售限价的四限措施明显不可持续,未来有望做一定程度的宽松。


房地产板块上涨逻辑

房地产板块开年涨势强劲,对于房地产板块上涨的根本逻辑,招商房地产赵可、刘义团队明确强调“基本面转折年是引导房地产板块超额收益的首因”。他们强调:


一是政策是滞后变量,政策的出台能进一步强化预期,应该动态观察政策的边际效用,政策对销量的抑制同时也是积累和蓄客;


二是在周期底部前1-2个季度,地产股开始出现超额收益机会,此时对应于行业量稳价跌区间,是最佳进场点。目前板块估值处于仅高于08年底部的历史第二底部,为板块上涨提供了支撑。


他们认为,龙头房企在周期调整和底部阶段较板块而言上涨相对更明显,本质上和公司模式有关,而不都受益于集中度提高。


以万科为例,类似于股票市场中量化对冲的产品,通过合适杠杆率+高周转实现对行业的空头,资金的管控能力+上下游的溢价能力+整体系统的协调能力维持较高毛利率和净利率,17年万科上涨不错的区间刚好对应于行业总量调整的时间,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龙头房企都受益于集中度提高,更偏向于万科的这类公司更加受益。


对于本轮上涨持续的时间,他们认为起码今年前3季度都是具备较好超额收益区间。


但因为股票弹性比较大,短期上涨或有过猛,这意味着在超额收益区间内,股票出现调整反而是较好的布局点。


发改委:国开行和国投牵头联合多家金融机构 发起成立东北振兴金融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