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2017年12月PPI-CPI剪刀差收窄,或因食品价格下降


PPI-CPI剪刀差收窄


国家统计局1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2月CPI同比上涨1.8%,相比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4.9%,回落0.9个百分点。在此情况下,PPI-CPI剪刀差明显收窄,这将有利于成本上涨向下游行业转嫁,也有助于中下游行业的盈利改善。


数据发布后,市场上国债期货下跌,10年期国债及国开债收益率应声上扬,其中十年期国开债收益率触及5%关口,显示通胀预期增强。那么,2017年12月物价及全年物价走势呈现什么特点?对货币政策又会有何影响?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认为,从居民消费的角度看,服务业近几年上升的趋势仍在持续。因为劳动力供需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劳动力总量在持续下降。现在消费升级的方向使服务消费快速增长。短期来看,服务业价格还会上涨。


根据国家统计局1月10日公布的数字,2017年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8%。2017年全年CPI同比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了0.4个百分点,上述涨幅低于全年3%的目标。


为什么CPI涨幅放慢?这与食品价格出现新变化有关。根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1月10日的分析,2017年CPI涨幅回落,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4%,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主要受猪肉和鲜菜价格下降较多影响。但是2017年非食品价格上涨2.3%,涨幅比上年扩大0.9个百分点。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1月10日表示,最近几年粮食丰收,库存也比较大,粮食的供应是过剩的,相应其他农产品(7.820, 0.00, 0.00%)价格也难上涨。而非食品价格上升快,这与服务价格上升有关。


牛犁认为,因为劳动力供需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口结构变化了,适龄劳动人口总量从2012年开始减少,这几年可能已经减少了上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了,服务领域每年需要涨点工资才能招到人。”牛犁说。


他认为,2018年CPI预期同比涨2%左右,仍有望低于3%的目标。


按照惯例,今年3月两会公布的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会有2018年物价调控目标。很多机构预计,2018年物价(CPI)调控目标仍会是3%左右,不过全年预计实际涨幅在2%左右,仍低于全年目标。


食品价格下降


数据显示,2017年12月CPI同比涨幅为1.8%,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但12月食品价格下降0.4%,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

而从2017年而言,食品价格自2003年以来首次下降,降幅为1.4%。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刘学智认为,2017年CPI走弱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涨幅较低,从2017年2月以来食品价格一直负增长。

食品价格走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2017年全年气候相对平稳,蔬菜粮食供应充足;二是部分食品周期性较强,例如猪肉价格迎来下行周期,从5月到10月每个月降幅都超过10%,对物价形成下拉作用。


但是他也指出,2017年食品价格负增长,属于短期情况。“2017年食品价格低基数将抬升2018年同比增速,2018年猪肉价格可能迎来上行周期,食品价格可能恢复性回升,成为推动2018年CPI上升的重要因素。”他说。


数据显示,2017年12月全国鲜菜和猪肉价格分别同比下降8.6%和8.3%,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46个百分点。2017年全年蔬菜价格同比下降8.1%,为十多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此前多年,蔬菜价格也有多次同比下降,比如2002年下降了1.9%,2004年下降了6.1%,2014年下降了1.5%,但是降幅不如2017年。


不过,食品价格和蔬菜价格下降的情况可能难以持续。1月10日,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副会长陈明均表示,2017年蔬菜种植面积有所增加,相对来说风调雨顺,产量恢复和种植面积都增加了; 一些地方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部分玉米主产区也去种植瓜果蔬菜,供给增多了,所以价格一直处在比较低迷的状态。


他指出,农业技术提高对蔬菜价格可能会有影响,在三五年后,农业技术的作用会更明显。“再往后十几年,劳动力成本提高的趋势也是不可逆的,也很难说蔬菜生产成本会降低。”


非食品价格涨幅明显


有意思的是,目前中国CPI中涨幅最明显的是非食品,另外服务业也涨价明显。2017年非食品价格上涨2.3%,涨幅比上年扩大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7%,服务价格上涨3.0%。


具体而言,教育服务2017年价格同比上涨3.1%,旅游服务价格上涨了3.6%,医疗服务价格同比上涨了6.5%,中药和西药价格分别同比上涨了5.7%、6%,家庭服务业价格上涨了4.2%。


牛犁认为,从居民消费的角度,服务业近几年上升的趋势仍在持续。因为劳动力供需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劳动力总量在持续下降。现在消费升级的方向使服务消费快速增长。短期来看,服务业价格还会上涨。


“虽然放开了二孩政策,但一时间劳动力的供应还是跟不上。这使得服务业价格仍有上升动力。”他说。


数据显示,2012年末,中国大陆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这是多年来劳动力总量的首次下降,此后每年以三四百万的速度继续下降。而这导致服务业劳动力供给不足,从而造成服务业价格上升。


也正是因为如此,CPI篮子中,服务业价格上升将成为未来CPI变动的主要动力。事实上农产品供给也受到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特别是蔬菜。


陈明均指出,蔬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管是生产技术还是劳动力成本,对蔬菜生产成本的增加或降低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使某项技术有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也还是有一个推广的过程,因此不会导致蔬菜价格出现峰值或低谷。


陈明均预计,2018年菜价会比2017年会有所回升,因为2017年主要是受2016年的影响,2016年基数比较高,但2017年基数低。


摩根大通:亚马逊市值或达1万亿美元,广告业务营收将超60%

2018年伊始,分析师再度看好科技巨头亚马逊的成长前景。



周三,摩根大通发布研报重申了对亚马逊股票“增持”的评级,该行分析师Doug Anmuth在研报中指出:



亚马逊的电子商务和云业务的发展依旧处于初期,而且依据我们的观点,亚马逊对主要成长机遇的投资要比其他公司都多。我们认为,随着时间推移,亚马逊有潜力成为一家市值达到1万亿美元的公司。



Anmuth把亚马逊的目标股价从1375美元上调至1385美元,比亚马逊周二的收盘价高出11%以上。


具体来看,研报认为亚马逊的互联网广告业务将迎来强劲增长。报告指出:


亚马逊目前只占到美国在线广告市场10%的份额,但占到了电子商务交易额的42%。Facebook和谷歌统治了除中国外的全球在线广告市场。我们相信广告主和广告机构会欢迎第三家成规模的网络广告服务提供商。根据我们的观点,亚马逊的客户群体、规模和拥有的庞大用户数据,以及在智能音箱市场的领先优势,将让这家公司成为网络广告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因此,摩根大通预计,今年亚马逊广告业务营收增速将超过60%。


亚马逊正准备把Alexa语音助手变成重要的广告业务。亚马逊正在同宝洁、高乐氏等公司展开谈判,准备让他们在内置Alexa助手的Echo设备上推广产品。谈判内容包括,企业可以付费购买更加突出的广告位,当用户在Echo上搜索产品时,付费品牌可获得更高的排名。


2017年,亚马逊股价累计涨幅超过50%。进入2018年,亚马逊股价继续迎来“七连涨”的优异表现,累计上涨7%。截至周三收盘,亚马逊股价超过1250美元,市值超过6000亿美元。

万亿美元市值争夺战

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登陆A股,上市首日股价暴涨一倍,市值超11000亿美元,成为全球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市值迈过万亿美元门槛的公司。


中石油之后,谁将成为新的市值过万亿美元的公司?目前,全球目光聚焦于苹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软、亚马逊、Facebook等科技巨头。2017年,这些公司股价纷纷大幅上涨,2018年若能延续涨势,万亿美元市值再现指日可待。


截至本周三收盘,苹果公司市值达到8858亿美元、Alphabet市值7688亿美元、微软市值6774亿美元,Facebook市值5468亿美元。


债市持续弱势,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涨至5.01%


今日早盘,债市延续开年以来的弱势,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170215成交收益率涨至5.01%。


另一只活跃券170210成交收益率于1月4日涨破5%,目前最新成交收益率为5.08%。


国债期货今日小幅走低,中金所10年期主力合约T1803跌0.18%,5年期主力合约TF1803跌0.12%。


新年债市走弱,市场在高度关注的同时,对于大跌的原因却未能达成一致看法。


有观点认为,近期资金面趋紧、通胀预期增强、全球债市遭到抛售等多因素压制债市走弱。


但九州证券邓海清称,近期债市出现明显下跌“无论从经济基本面、央行货币政策和资金面、通胀水平及预期、银行配置行为,均不能良好地解释”,反而是经济增速高点渐现、央行呵护态度明显、资金面相对平稳、信贷高烧褪去,边际上还是利好债市:


债市下跌表象的背后反映的是期货空头对监管利空信息的提前反映,进而出现了期货带动现货下跌的情况。


至于国开债170215近期行情,国泰君安覃汉周二发表评论认为,伴随着10年国开利率再度上行,215借贷量再创新高,同期10年国债利率相对坚挺,怀疑国开债170215大跌可能与套利资金(多国债空215)卷土重来有关;此外国开换券担忧也成为压制215交易情绪的重要原因:


距2月份春节剩余32个交易日,而春节后至换券日剩余交易日也不多,中间尚相隔春节假期的不确定性。撇除市场担忧的利空,老券被新发券取代则利率上行压力增加,如果市场趋势不明显的话,此时拿即将变为老券的170215进行交易可能不是明智之举。此外,若国开不断停发,则170215流动性溢价降低,利率也将面临上行压力。


此外,1月8日,国开行在中债登官网公告将于本周增发2017年第八、十二期金融债,期限分别为7Y和5Y,规模分别为不超过50亿和80亿元。覃汉称,这意味着10Y国开债再度停发:


一方面,上周国开招标结果很差,显示利率水平和国开行部分项目收益息差矛盾进一步拉大,随行就市取消发行无可厚非;另一方面,新年债市开门黑,国开与国债利差再度逼近17年高点,10Y国开停发似乎是再次重申对于当前利率水平“不太满意”。


兴业研究固收团队认为,由于影响定价的因子,机构预期一致化以及机构处境大分化,债市波动率或会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出现几个与历史经验背离的情况:


第一,由于定价因子从以往的经济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逐渐降维到政策面,导致机构预期一致化,阶段性的资金面波动加剧和现券波动加剧将时有出现。


第二,机构的选择大分化,导致利差出现和经验上的背离。首先是国开—国债利差可能出现超出经验的上行,其次是信用利差抬升环境下评级利差未必明显上行。


华为诉三星侵犯知识产权案一审宣判:三星立即停止侵权

金准数据的重要声明

丰田与马自达投资16亿美元入驻美国阿拉巴马州投产

今日(1月10日)据悉,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和马自达已选定美国阿拉巴马州Huntsville镇作为厂址,将投入16亿美元资金兴建汽车制造厂。

两家汽车厂商将于美国时间1月10日在阿拉巴马州首府蒙哥马利市正式公布选定厂址的决定。

在特朗普上台后,丰田和马自达很早就许下了在美投资建厂的承诺,而此次选定厂址可谓是日企入境美国发展产业的第一记“实锤”。


消息公布后,马自达日股一度涨超1%,收涨0.7%。


丰田美股盘前涨0.63%。


丰田和马自达最早于去年8月公布在美建造新厂的意向,预计为美国带来4000个岗位,产能到2021年将达到年产30万辆汽车。丰田称将用一半的产能(年产15万辆)生产经济家用车型卡罗拉,而马自达将用另一半生产何种车型还未确定。

曾遭到特朗普推特嘴炮攻击 丰田忙献“殷勤”

去年1月,丰田曾希望将新厂建设在墨西哥,但计划公布后遭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点名抨击。2017年1月6日特朗普发推称,

丰田汽车说要在墨西哥Baja建设一个新工厂,为美国制造卡罗拉汽车。没门!要么在美国建厂,要么付高额的关税。

特朗普发推后不过四天的2017年1月10日,丰田北美区CEO Jim Lentz宣布,未来五年丰田将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Lentz当时称,这是丰田现有战略的部分举措,和候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无关。

此次丰田与马自达一同选定的厂址美国阿拉巴马州小镇Huntsville,目前已云集了包括德国戴姆勒梅赛德斯-奔驰、日本本田和韩国现代三家外国车企的车辆组装厂。

戴姆勒自1997年就已入驻该镇,截止目前已累计投入58亿美元,未来还将在其制造园区追加投入10亿美元。

日方“买买买”大礼包还没完:特朗普政府批准向日本出售标准-3反导系统

日本在美国对的资金投入不仅仅是在民间领域,军售上的动作也没闲着。美国时间1月9日美国国会声明称,特朗普政府已批准向日本出售标准-3先进反弹道导弹系统。

据美国国务院,这笔军售案价值达1.33亿美元。

因该系统生产厂家雷声公司还向潜在买家提供将标准-3改造为具有主动打击能力的弹道导弹组件,近来该军售案在周边国家引起不小的争议。





三星2017年资本支出440亿美元,成为全球资本支出最高企业

三星的全球资本支出已经超越多个大型投资企业,成为全球最高,这一涨幅或将持续下去。

三星2017年资本支出为440亿美元,较荷兰皇家壳牌和埃克森美孚这两家传统的大型投资公司支出总和还多,成为2017年全球资本支出最高企业。

高盛预计,未来三年科技企业每年支出将增加10%,这也就意味着三星未来三年资本支出将接近1100亿美元。

眼见芯片业利润几近触顶、资本支出还在不断增加,三星也在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

三星芯片业利润接近触顶

去年10月,三星曾表示,其2017年资本支出中有大约三分之二用在了半导体方面,近三分之一用在了显示屏方面。标普全球市场情报的数据显示,三星在生产半导体、显示屏以及其它产品的新设施或现有设施上的投资增长近一倍,因此,其2017年的资本支出超越了中石油(290亿美元)和中国移动(270亿美元),成功登顶2017资本支出Top10榜单。

其实,早在去年11月,摩根士丹利就在研报中称,由于闪存芯片价格下滑,芯片业已经接近触顶。

本周二,三星发布的业绩预期报告也验证了其利润增长“疲软”。报告称,与上年相比,预计2017年第四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3.8%,达15.1万亿韩元(约合921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尽管2017年第四季度营业利润创新高,但仍低于路透社调查的分析师预测均值,后者为15.9万亿韩元(970亿元人民币)。

寻求新的增长点

看到芯片业利润天花板的三星,也在积极加码自动驾驶和物联网等领域,从而寻求新的增长点。

在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三星电子对外发布了自行研发的自动驾驶平台——“DRVLINE”,显露出其转型的一个方向——自动驾驶。

Engadget的报道称,该平台将允许接纳第三方硬件或软件,汽车制造商也可以生产定制的、技术先进的自动驾驶汽车。该平台开发的第一款产品将是一个多功能智能摄像头,能够发出车道偏离警告、碰撞警告、识别行人警告,预计产品将于今年发货。

早在去年3月,三星斥资80亿美元收购哈曼卡顿,被外界认为是进军自动驾驶或汽车行业的信号。之后,三星于2017年9月在法兰克福车展上正式宣布,将成立汽车商业战略部门,从事自动驾驶和高级驾驶员辅助服务(ADAS)方面的研究。

但是,三星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思路也很明确,不会自主开发相关硬件,而是开发相关软硬件系统,为汽车制造商使用。

但三星并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三星还在积极推动物联网生态系统的发展,并在过去一年里投入了140亿美元的研发经费。

在CES展上,三星再次提到两年前的目标:2020年,令所有产品都连接到互联网。三星进一步补充,目前该公司已经有90%的产品实现了物联网兼容,计划通过三星现有的物联网应用程序SmartThings,来让这些设备(电视,电话,冰箱甚至洗衣机)能实现互联互通。

转型后的三星能否最终实现盈利仍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