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美元Libor寿终正寝的第一步?纽约联储将发布三个参考利率


前一天,美联储新任主席鲍威尔还在国会听证首日警告,“市场必须为结束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做好准备”。一天后(美东周三),美联储已经迈出了替换掉美元Libor的一大步。


纽约联储声明表示,将从今年4月3日起发布三个美国国债的回购参考利率,分别是: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广义一般担保利率(BGCR)和三方一般担保利率(TGCR)。这些数据将在美国东部时间每天早8点公布,以反映此前一天的数据。


这三种参考利率的发布时点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本就表示会在今年二季度开始公布。这一举动也被视为美元Libor将逐渐被SOFR取代为基准参考利率的信号。


鲍威尔去年还担任美联储理事时就表示,一个稳健的Libor替代利率将支持美国金融系统稳定性。他在周二国会听证时称:“Libor改革是美联储的顶级优先任务之一。”


SOFR取代Libor的逻辑是什么?


美联储早在2014年起,就指派了替代基准利率委员会(ARRC)来寻找Libor的替代指标。英、日、瑞士和欧元区等监管机构也在做类似尝试。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此前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800万亿美元的证券或贷款与Libor有联系,其中直接与Libor挂钩了350万亿美元掉期合约和10万亿美元贷款,成为商业贷款、住房抵押贷款、衍生品合约等金融产品的定价基准。


负责Libor信息收集与监管的英国金融行为管理局(FCA)曾在去年表示,将开始制定计划,在2021年底前逐步淘汰Libor,希望以更为可靠的体系来取代这一丑闻缠身的指标利率。FCA的理由是,Libor缺乏交易来产生数据,流动性缺失导致其易受市场参与者操控。


而“稳健”、“可靠”、“流动性大”,正是美联储打算用SOFR取代美元Libor的核心逻辑。据纽约联储与美国财政部金融研究办公室在去年11月发布的报告,SOFR由三种美国国债回购利率组成,分别是三方一般担保利率(TGCR)、广义一般担保利率(BGCR)和双方回购利率,是最广泛的利率指标,与其挂钩的底层日交易量至少7000亿美元,市场深度在其他指标中最大。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表示,SOFR是从美国市场深度最大、最有韧性、最稳健的融资市场衍生而出,这几个特点恰恰对应了Libor的不足。ARRC曾在去年8月表示,SOFR慢慢将作为140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品的参考利率,未来可能也延伸到4.3万亿美元的银团贷款市场。


SOFR的设计是否还有缺陷?


但要用一个指标来替换广为使用和接受的Libor,势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ARRC预计将发布SOFR在美元市场初步广泛实施的报告,探讨对贷款、债券、浮动利率商业票据、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品等特定市场的影响。

美国银行家协会(ABA)的高级监管顾问Barry Mills Jr. 曾撰文指出,SOFR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两个。


首先,SOFR是用美国国债作为担保的同业融资利率,Libor则是无担保的利率,势必导致SOFR的利率本身低于Libor。而且SOFR只是隔夜利率,美元Libor却有隔夜、一周、1/2/3/6个月和一年等多种发布标准,可能会导致基于SOFR的利率期限错配问题。


对此,ARRC的解决方案是提高市场流动性,并假设充足的流动性会在日后建立。文章认为,这一构想确实可以解决期限错配,但SOFR在设计上缺少银行信贷风险(bank credit risk)的问题尚未解决。


美国银团贷款与交易协会(LSTA)认为,当Libor不能再投入使用时,遗留贷款(legacy loan)的持有者可能想要用某种形式的信用利差,来反映Libor-SOFR之间的差异。但这也可能引发遗留贷款估值变动等更大的问题。


如果SOFR可以成功取代美元Libor,将同样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基准指标,直接影响利率期货、工商业贷款、个人贷款、住房抵押贷款等多项金融产品的定价以及货币政策制定。在金融危机期间,Libor曾被视为反映银行业健康水平的晴雨表,被市场密切关注。


不过,SOFR的成功推广与采用,可能会有效降低美元融资成本。衡量银行间借贷成本的重要指标:3个月美元Libor已涨至1.09278%,创金融危机之后的八年新高,单日涨幅创2015年12月美联储首次加息以来最大。SOFR从设计角度将低于Libor的利率。



付费用户逾7000万 Spotify宣布申请IPO

据了解,Spotify周三宣布申请上市。


目前Spotify拥有超过1.4亿的客户,其付费用户人数已从2012年的500万人大幅增加至现在的逾7000万人,是全球最大的流媒体音乐服务商。


该公司将在纽交所上市,代号SPOT。该公司表示,在私人市场,该公司股价已经升至132.5美元,这意味着该公司估值高达230亿美元。 


Spotify本次上市将没有承销商,而是直接上市。高盛、摩根士丹利和Allen& Company正就上市向Spotify提供意见。


直接上市是一种IPO的新方法。其上市后的交易量和价格可能比传统、有承销商的IPO更为波动。但直接上市可以为Spotify节省上市的相关费用。


Spotify是全球流媒体音乐服务领域的领导者。截至2017年12月,该公司拥有7100万付费用户和超过1.59亿的月度活跃听众(MAU)。它在61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它最接近的竞争对手AppleMusic付费用户仅为3600万。

 

该公司2015年的收入为23.7亿美元,2016年为36亿美元,2017年为49.9亿美元。Spotify表示,付费用户年增长率为46%,而MAU年增长率为29%。该公司在2017年亏损15亿美元。

 

该公司在上市文件中称:“我们着手重新设计音乐产业,并为艺术家和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方式,从音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受益。Spotify建立在音乐是普遍的信念基础上,流媒体是一个更加强大和无缝的接入模式,同时让艺术家和音乐迷都受益。”

 

关于这家音乐流媒体服务商上市的消息一直就没有间断过。如果Spotify成功,那么还意味着又一家腾讯持股的公司上市。


去年12月9日,腾讯在其微信官方公众号TencentGlobal上宣布了和全球最大流媒体音乐平台Spotify的深度合作,双方将互持股份。Spotify AB也在官网同时宣布了这一消息。


腾讯在声明表示,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和Spotify将会在对方新增的股份中购买一小部分;另外,腾讯会在一些股东手中收购Spotify的部分股份。


金准数据认为持股Spotify也将为腾讯增加更多音乐版权。今年8月,Spotify与全球“三大”之一的华纳唱片完成了版权授权协议,至此Spotify终于拿稳了占全球总市场份额近70%的三大唱片公司的长期版权授权。


结束五年基金大佬对赌战 Ackman清仓康宝莱 建仓联合技术

两位对冲基金大佬对赌康宝莱的口水战终告结束,做空的Ackman透露已经清仓。


当地时间2月28日本周三,Bill Ackman向CNBC表示,他旗下基金公司Pershing Square已经清仓营业品直销公司康宝莱(HLF),在建仓联合技术United Technologies(UTX)。


消息传出后康宝莱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0%,盘中涨至95.93美元创历史新高,联合技术一度涨约3%。最终康宝莱收涨6.3%,收报92.10美元创收盘最高纪录,联合技术收涨0.62%。

Ackman透露的上述讯息意味着,他与Carl Icahn五年前围绕多空康宝莱爆发的口水战和真刀真枪对赌终于划上句号。


有媒体提到早在2012年年底,Ackman就指责康宝莱是在运作一个金字塔式的传销骗局,并给出了目标股价:0美元。他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亲口或发表报告唱空康宝莱。Ackman领导的Pershing Square基金曾公开持有康宝莱至少10亿美元的空头头寸。


2013年1月末,Ackman甚至和持有康宝莱多仓的Icahn在CNBC节目上爆发了激烈的口水战,随着节目直播,纽交所交易大厅的交易员们不断发出“哇哦”的声浪,Business Insider称这是“金融电视史上最伟大时刻”。


同年2月披露的持仓报告显示,Icahn已持有康宝莱12.98%的股份,约1400万股,并且披露正与公司管理层商讨包括私有化在内的“提升股东价值”的策略。华尔街见闻当时提到,Icahn愿意持有约5亿美元康宝莱股票可能的理由有:


作为对一家有着强劲现金流且股价低迷的公司的价值投资;


对康宝莱发起私有化邀约做准备,或者;


死磕Ackman。


不管是何动机,将近四年后,Icahn又增持了康宝莱,并且继续开打口水战。


2016年8月末,华尔街日报爆料称Icahn正考虑出售其拥有的康宝莱股份,其中的潜在买家就包括Ackman。随后Ackman在CNBC上公开表示,投行Jefferies Group 已经同意其“接盘”属于Icahn的价值高达10亿美元康宝莱股份。


然而不到12小时,Icahn就开始用实际行动展开反击。伊坎在其公司网站上发布声明称关于其出售康宝莱股票的消息不实,并宣布当日已增持康宝莱230万股。这一行动不仅帮助康宝莱股价大涨,使得空方对手Ackman浮亏加剧,而且着实令Ackman脸上无光。


更打击Ackman的是,2016年7月15日,美国监管机构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同意康宝莱支付2亿美元了结对其传销的指控。和解意味着康宝莱免于被归为金字塔传销。当天早盘康宝莱股价一度大涨18%。


去年11月,Ackman表示已经平了康宝莱的空仓,全部转换为看跌期权。从本周三Ackman表态看,这次顽强的康宝莱空头Ackman终于收手了。


最近三年,Ackman的Pershing Square业绩表现不佳,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年度投资回报率分别为-20.5%、-13.5%和-4%。金融博客zerohedge称,截至今年2月20日,Pershing Square年内报亏5.6%。

从康宝莱近年高涨势头看,Ackman做空康宝莱给基金明显带来负面影响。


就在Ackman表示平掉康宝莱空仓的去年11月,康宝莱股价年内11个月累涨51%。本周三收创新高后,康宝莱股价今年前两个月累涨超过36%。


今年1月有报道称,Ackman要裁掉Pershing Square将近18%的员工,而且为了扭转该基金亏损局面,他寻求降低公众曝光度。

SEC对数字货币市场发起调查 比特币24小时内跌近4%

2017年中国GDP占世界经济比重15%左右,居世界第二

CFR:AI领域须避免“美国优先”政策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CFR)2月5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美国国会应从全球层面看待AI问题。要点如下:


AI技术的历史重要性将超过火和蒸汽机。美国应该在国会设立专门的人工智能全国委员会,探讨的问题也不应局限于国内创新和经济增长。


要关注AI技术对国内外的影响。AI影响会超越美国国界;国界外的变化会影响美国国内事务、美国外交政策。


目前,美国有关AI的公共讨论,主要聚焦自动化对美国劳动力市场和GDP增长的影响。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学者都局限于这两个问题。


《人工智能未来法案》(The Futur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ct)兼顾了全球影响,指定美国商务部负责制定美国AI政策,以实现美国经济目标为优先事项,次要事项,如促进国际开发,则未被注意。


AI对发展中国家是重大利好,但与此同时也可能阻碍经济增长。因为,随着AI技术的进步,资本(发达国家的优势)对劳动力(发展中国家的优势)的替代性会更强。通过参与全球贸易、向价值链顶端爬升的传统经济崛起路径不再可行,因为搭好的梯子已经消失了。


AI技术革命可能令美国之外的亿万人民更加困顿,这将影响美国国内的热点议题,如贸易问题、移民改革等。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表明,数字技术帮助境外力量发布虚假信息、侵蚀公众信任、破坏民主制度。人工智能技术将放大这一威胁。


AI技术浪潮也将重构、强化地缘政治竞争。中国倾向于将AI融入一带一路,增加对自主武器研发投资。中美之间的影响力和技术优势竞争,令军备竞赛危险日益临近。中国的智能城市、智能交通、AI侦破等,将增强国家对社会细节的监管能力。中国代表了亚洲等地的主流趋势,与美国传统的保护隐私价值观不同,意味着价值观、规范和规则之争正在凸显。


在利用AI机遇、防范相关风险方面,美国政策制定者的眼界必须超越美国国界。美国创新和经济增长是关键问题,但与此同时,国会领袖也必须关注大量与技术进步相关的跨国议题。全球相互依赖趋势不可扭转,美国国会必须赋予AI专业委员会更广泛的职责。

硅谷传奇米尔纳:太空探索是薪火相传,和马化腾是好友

俄罗斯富翁尤里·米尔纳


他是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的铁哥们,他投资了Facebook,却又毫无避讳地投资了Facebook的竞争对手Twitter、Snapchat等。他在硅谷的投资方式是如此特殊,一度让老牌投资公司感到措手不及。


他的投资,通常不要求进入董事会,不参与公司事务管理。相比这些,他更愿意将所有投票权授予公司CEO。因此,他也成为了硅谷一系列科技公司CEO的交心好友。这让他几乎没有错过一家硅谷的明星科技公司。Airbnb和Spotify等炙手可热的公司投资人中,都可以见到他的身影。


他就是硅谷传奇投资人、56岁的俄罗斯富翁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他的成功还不局限于美国硅谷,在中国,一大帮科技大佬都是他的圈内好友。他投资了阿里巴巴,与马云成为了好友,但这同时并不妨碍他投资了与马云“互掐”的京东。他还投资了小米,并一直帮助雷军牵线搭桥,找各种资源。他和腾讯创始人马化腾也是好友,关系密切,也是滴滴出行的投资人。


除了投资科技公司外,米尔纳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抱有极大的兴趣。2012年,他和好友扎克伯格、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一起创办了“突破奖”。这个奖项旨在表彰生命科学、基础物理及数学领域最杰出的成就。 “突破奖”单项奖金为300万美元,约是诺贝尔奖单项奖金的三倍。作为科学界里第一巨奖,“突破奖”更是因设奖宗旨被称为“科学奥斯卡奖”:让科学家享受明星般的待遇,塑造成青少年的偶像。


在2018年“突破奖”的获奖科学家研讨会后,这位出生于俄罗斯,成名于硅谷的传奇投资人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的独家专访。在近30分钟的采访中,米尔纳谈到了他对地外文明的探索,对中国科技公司崛起的关注,以及创立“突破奖”,想让科学家得到全世界认同的初衷。


探索外太空是薪火相传


米尔纳崇尚科学,也喜欢和科学家打交道。


1961年11月11日,尤里·米尔纳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专门研究美国企业管理的教授,母亲则是一名医生。尤里·米尔纳小时候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高中毕业后,尤里进入俄罗斯国立大学,攻读理论物理。大学毕业后,他在苏联国家科学院继续研究生学习过一段时间。但并没有坚持到最后。


在专访中,米尔纳提到,他的名字取自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1961年,加加林成功环绕地球飞行一周,成为太空旅行第一人。正因为这,他觉得自己的名字就承载了历史使命:超越地球,望向宇宙。


或许是因为从小对科学的热爱,也有可能是名字带给他的使命,米尔纳一直保持着对太空和未知探索的兴趣。2012年,米尔纳集结了硅谷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办了一个媲美诺贝尔奖,但奖金却高达300万美金的“突破奖”。除了米尔纳和他夫人外,突破奖的创始捐赠人有:马化腾,谢尔盖·布林、马克·扎克伯格及夫人普莉希拉·陈和安妮·沃希斯基。


不仅如此,2016年,米尔纳还和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一起推出了“突破摄星”项目。该项目计划将在一代人的时间内,研发出一台质量以克计算的自动化太空探测器——“纳米飞行器”,并将其发射到离太阳系最近的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天文学家们认为,一颗类似地球的行星可能存在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的宜居带,这是最接近地球的星系,位于4.37光年之外。


在硅谷,除了米尔纳外,还有两位富翁对探索外太空十分感兴趣。一位是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他创办的蓝色起源公司,旨在提供短期太空旅行,让普通人在亚轨道空间体验一把失重的感觉还能欣赏地球美景。另一位是SpaceX的创始人马斯克,他本人一直是火星移民的坚定支持者。


米尔纳认为,他们三个人正好是探索外太空的不同阶段。贝佐斯着眼于近期的,马斯克更进一步,而米尔纳则看重更长远的未来。


“只有一小部分人在做这样的事。地球有很多需要迫切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的世界还不完美。要是地球上事事如意的话,可能每个人都想着去探索宇宙了。”米尔纳这样解释为什么自己会选择向外太空探索。


另一方面,米尔纳认为这也是人类一代代薪火相传的本质。例如,几百年前,地球也是麻烦不断,婴儿死亡率过半。但就是有些人,看得更远,他们没有局限在现实的问题,而是关注更抽象、更超前的问题,才让世界有了进步。


“我知道在中国古代,有这样的水手,名叫郑和,他多次向未知探索,航行了非常远的距离。有时候,他的动机可能是为了商业,但有时候,我觉得他的动机可能是纯粹的好奇。所以,你看我做的其实只是跟随中国水手的步伐。”米尔纳说。


中国在基础科学投入可观,赶超只是时间问题


对中国探险家的了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国,通常都能看到中国人或者华裔的身影。尤其是是2017年,中国两位年轻的数学家恽之玮和张伟获得了突破新视野奖,受到海内外的关注。


对于中国科学家在基础科学领域里的表现,米尔纳深有感触。他在2015年推出的“突破聆听”项目就与中国贵州FAST天文台建立了合作,共同寻找地外文明。2016年,世界最大单口径FAST射电望远镜建成使用。FAST更是被国外媒体称为改变中国科技创新的“天眼”。


“中国的科学家处在上升期,你们的科技也在提升。实际上,你们的科技公司已经是全球级别了。比如腾讯、阿里巴巴,他们与谷歌、Facebook相似。另外北京也正在发展成为下一个硅谷。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变革一开始是从产业开始的,然后传递到科技公司,最后到科学。”尤里说。


在他看来,相比其他发达国家,中国投入到基础科学的资金是可观的,所以中国在这方面赶超只是时间问题。


在采访中,米尔纳道出了自己为什么对中国如此感兴趣的原因。“中国是科技超级大国,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因为,中国GDP占世界的15%,中国企业的科技价值却占到25%,这意味着中国对于世界来说,科技比其经济比重还要重要两倍。如果两者的比例大于1,就是科技超级大国了。美国的GDP比重为25%,科技价值占到65%。中美两国都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已经是超级大国了,中国也很有潜力成为超级大国。”尤里说。


马云的退出和马化腾的加入


米尔纳对中国的兴趣并不是一时兴起。他在中国的合作除了有“突破聆听”项目。他还实际参与了中国许多科技公司的投资。


2011年,米尔纳通过他的投资公司DST向京东总共投资了7.5亿以上美元,使其持股比例达到8.9%,后有部分股票套现。同一年,DST还向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注资约5亿美元。此外,米尔纳还向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小米科技投资了数额差不多的资金,换来小米7%的股份。


除了这些如今早已成为中国科技公司中的“明星”公司外,尤里近期还投资了滴滴出行、ofo等后起的互联网公司。


与海外投资风格相似,米尔纳也与这些中国科技公司的创始人保持了紧密的联系。但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今年创始捐赠人的变动。直到2016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及其夫人一直是该奖项的创始捐赠人。但在2017年的名单中,马云的名字消失了,新加入了腾讯创始人马化腾。


这样的变动引发了外界不少猜测。从公开的信息看,米尔纳的DST Global基金曾在2011年向阿里巴巴注资5亿美元。而在2010年,马化腾因欣赏米尔纳的投资风格,给米尔纳的DST( Digital Sky Technologies)投资3亿美元,随后米尔纳的DST更名为Mail.ru集团。


针对这个问题,米尔纳向澎湃新闻解释道:“马云从一开始就是创始捐赠人,我们很感谢他。不过,在他向我描绘的科学计划中,他表示想专注于中国。我知道他赞助了许多中国国内的科学项目。我们也很感谢马化腾,我知道他个人也对科学很感兴趣。”


在米尔纳看来,捐赠人的变动只是一个正常的换动,并不用做过多的解读。在他看来,不论怎样,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必须要有思想和技术的交流,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