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两会”时间催热创蓝筹 市场押注风格转换拐点

股市即将迎来“两会”时间。每逢两会,其间传递出的热点概念都会被市场迅速捕捉。


而市场对于此次全国两会推动改革的预期更为积极,部分市场人士预判两会期间的提案和内容有望为经济改革注入更多的活力、动力。短期A股市场尤其是创业板有望进一步提振,风格转变或提前启动。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月26日收盘,2月至今沪指下跌4.35%,深成指下跌2.37%,上证50下跌4.59%,而中小板2月至今上涨0.91%,创业板微跌0.34%。不难看出,中小创本月至今的走势明显更为强劲。


而2月26日,创业板行情更是走出强劲走势,创业板指数涨幅高达3.61%,其中创业板科技类板块全面爆发,芯片国产化,5G,苹果等概念表现活跃。


两会或催化行情


事实上,在两会前证监系统便积极释放着2018年将对新经济企业大力支持,这也被市场解读为创蓝筹或将起势的明显信号。


如上交所表态,2018年,将在继续从严监管并购重组的基础上,着力提升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和上市公司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重点支持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通过并购重组进入上市公司。证监会也在春节前举行的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将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


一位沪上地区合资券商资管部门的人士也指出:“我们注意到,近期监管层已明确资本市场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加快完善科技创新的资本形成机制。其他重要部委,如国家发改委也明确今年要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有利于‘四新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这将有助于创业板整体估值的提升。”


与此同时,2017年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多个新经济领域出台国家层面的规划,这些内容势必都会在两会期间成为代表、委员热点讨论的领域。


一位博星证券研究所的研究员表示:“我们判断两会期间,会有众多关于消费升级、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治理大气污染等多个方面的讨论,这些热点也将贯穿2018年全年,而这些主题主要集中在创业板个股当中,也有望贯穿2018年全年。总体来看,中小创个股中的优质标的,持续下行后有望迎来一次估值修复过程。”


“如果两会期间提案或者规划继续向新产业、新经济倾斜,很大程度上会催化创蓝筹的行情,市场期待已久的风格转换有可能在两会期间或两会之后来临。以创蓝筹为首的中小创质地优良、估值较低的品种有望代替前期的权重大白马股,出现阶段性上涨机会。”泽皓投资投资总监曹表示。


从近期盘面来看,虽然还有一批中小市值股依然还处于断崖式下跌,但一批领先品种已明显逆势转强,包括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云服务、工业互联网、健康服务等。


前述沪上合资券商资管人士直言:“创业板起势应该就是来自于这些强势板块的支撑,根据这几年的政策来看,两会期间这些概念股有可能会得到加强。”


风格转换来临


正如前述市场人士所判断,两会或催动创蓝筹的行情,与此同时可能也会带动大盘风格的转换。2月26日,创业板指涨逾3%,重回1700点上方,这也被部分市场人士视为信号。


一位朱雀投资的人士讲到,目前从很多层面来看,市场都到了风格转换的拐点。


该人士分析:“首先2018年经济下行预期或将兑现,从而有助于市场风格切换。其次,政策底已现,后续或将面临更多政策催化。同时创业板整体估值已较便宜,特别是创业板指的整体估值和相对估值都已经回到历史区间下限位置等等。另外,历史上看,创业板还未出现连续三年跑输主板的情况。这些都是可能引发风格转换的因子。”


九泰基金也在2月26日表示,从确定性角度而言,价值蓝筹和周期板块仍具备基本面支撑和估值优势,但从估值和事件驱动来看,成长性板块启动时点或将提前,适度布局确定性强的成长性个股和子板块的必要性正在上升。


华夏基金一位基金经理说:“就我所知,多数基金经理认为,2018年A股市场不会像去年一样极端,结构性行情将更加明显,投资方向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大盘蓝筹股,优质成长股成为另一个可选项,市场正从‘绝对低估值’向‘相对低估值’转变,中小创该公司已颇具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注册制延期推出的消息一定程度上也是创业板的利好消息。


申万宏源(5.030, -0.05, -0.98%)首席策略分析师王胜表示,注册制延期有望缓解A股市场扩容带来的压力,短线对中小创个股的利好更加明显,中小创尤其是创业板个股有望迎来反弹。从注册制的消息发布至今,创业板已经跌了两年多。因为相对于主板,中小创尤其是创业板的估值比较高,注册制带来的扩容压力,对创业板的冲击是最大的。


据了解,已经有机构开始逐渐布局创业板。一位海富通基金研究部的人士透露:“自2017年年底以来,多家券商表示战略性看好创业板,看好市场风格切换。近期多家基金公司也提早布局,将创业板基金列入发行计划。我们也有相关产品正在发行中,聚焦创业板综指。”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持有不同意见,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分析称,“中小创经过前期大跌后具有较强的反弹动力,在利好消息刺激下,短期仍有望延续反弹。不过,从中期来看,投资者仍应重点关注蓝筹白马股。”


高西庆:为什么有人恐惧区块链?因为他们的权威没了

2月26日消息,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高西庆出席“瑞·达利欧(Ray Dalio)中国行”系列活动并发表演讲。


最近区块链成了非常热门的东西,但大家对区块链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在过去几个月里,区块链最明显的表现形式就是比特币,也有不少人对加密货币感到怀疑。曾经有人说比特币完全是一个庞氏骗局,但是过了不到一个月,那个人又说后悔说了这句话,他说我可能说的太早了。


为什么会这样?高西庆认为,这是因为大家忽然发现,在这几百年金融发展历史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我们不够了解的新技术,它不受垄断机制的影响。


在过去400年金融发展史上,所有的系统都是靠垄断来解决的,因为大家知道交易这个基本原则就是信任,要解决信任问题,人和人之间可以信任,群体之间的信任,然后到更广泛的国家大的市场的信任,逐渐的就会需要一个统一的机制来管,不管是中央政府这些发法定货币,还是中央银行允许货币本身的流通对它的规制,还是各种交易所,它都形成了这么一个垄断的方式。


“可是这个垄断的出现就造成了一个问题,”高西庆说,“就是中间普通老百姓和你这个机制之间的连接,要靠巨大的一批寄生机构来解决,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所有的金融中介机构。”


高西庆直言:“今天世界上的金融机构吸引了整个社会上最聪明的、最能干的、最勤奋的、最有学习能力的人,这个事情是有问题的。”


而我们人类过去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进步的主要力量来自于我们自己创造的系统。他指出,我们努力工作,可是今天最有创造性的人能得到的好处很少,最发财的人是给淘金者卖水的人。我们今天看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这些卖水的人得到了好处,所以聪明人都跑那儿去了,他表示对世界发展是不利的。


而区块链出现后,尤其是出现了以区块链为代表的加密货币之后,我们会发现中央政府、中央银行、最大的投资银行等等,第一反应不光是怀疑,而且是抵制,甚至几乎有好几个不同的大国都开始表现抵制,几乎恨不得要封杀区块链。然而到今天,他们态度开始有所改变。因为在人类历史上每次大的变动的时候,都需要时间逐渐统一认识,到了今天互联网时代、区块链时代,这个时间的进程变得非常之快。


“一开始别人给我讲这个事的时候看不懂,我想去了解、去看,越看越觉得有意思。”为什么有意思?高西庆解释,他发现头一次出现了一个技术,来解决原来需要基于第三者,而且是大家都不怀疑的第三者,只能是政府、有想法的人、说话声音大的人、大家都服气的人,“这次用不着了,所有的人大家在一个共同的平面上,无数个节点来确认信任,这是整个的改变了人类过去几千年来做交易的方式。”


这个时候我我们就要考虑,为什么政府、大的机构这么反对这个东西,或者恐惧这个东西?高西庆认为,“就是因为区块链改变了连接方式之后,使得习惯原来这个运作形式的这些人他的权威没有了,他所赖以生存的这些基本的东西没有了,这一点正是人类进步的最大的推动力。”但他觉得区块链是非常好的事情,挡不住的。


对于区块链,现在不管是央行也罢、各个政府也罢,世界各国都在说一些不积极的话,但是高西庆却认为,我们要拥抱区块链,因为它从根本上解决了一个巨大的问题——中间者垄断的问题。


今天有人在努力挖矿,有人在努力投机买比特币,但高西庆不关心这个钱本身,而是关心这个技术对人类所带来的整个的贡献。


高西庆说:“我们在寻找一个所有人脑子里能共同接受并信任的一个机制,这个机制我现在不知道是什么,但是它已经出了雏形。”


中移动宣布将建世界规模最大5G试验网,在五城开展外场测试

当地时间2月26日,2018年世界移动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


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在大会上宣布,中国移动将在政府的指导下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5G试验网,并正式公布了2018年5G规模实验计划——将在杭州、上海、广州、苏州、武汉五个城市开展外场测试,每个城市将建设超过100个5G基站;还将在北京、成都、深圳等12个城市进行5G业务和应用示范。

中国移动还在本次大会期间公布了公司的最新研发成果——已基于3GPP新空口标准,率先实现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基站、终端芯片和测试仪表端到端互通,并首次发布了5G核心网预商用产品样机测试成果,为5G商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本次大会的物联网展区,中国移动展示了一系列物联网解决方案。其中,基于NB-IoT(窄带物联网)的城市照明智能解决方案,可根据时间、光线、人流车流等外部传感数据,自动调节亮灯方案,还可实现远程开关灯、电费数据统计、故障报警、地理位置实时显示等智能控制。目前该技术已在贵州、甘肃等地多个城市应用,实施路段整体照明二次节能率达到23%以上,巡检成本减少80%。


尚冰表示,预计到2020年,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量将达到50亿,物联网收入规模将达1000亿元。


对于目前受到关注的5G商业化问题,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在会上表示,5G已经逐渐进入商用推进的攻坚阶段,但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时间紧迫,5G 从标准完成到产业成熟、具备规模商用条件,仅有2年左右时间,亟需端到端产业共同努力,特别是终端芯片需要加速成熟。


二是技术路线复杂,5G应用场景更多元、技术变革更颠覆,这对运营商技术策略制定、技术方案选择也提出了更大挑战。


三是组网建设难度高、投资大,受商用频段高、新增站址困难等因素影响,即便使用中频段,实现网络连续覆盖也有很高的难度。成本方面,大规模天线使5G基站成本更高,还需新建或大规模改造核心网和传输网,各运营商均需探索低成本解决方案。


四是行业拓展挑战多,5G与各行各业融合创新是未来重要方向,但5G垂直行业应用还面临需求难匹配、行业有壁垒、回报不确定等诸多问题。


大会期间,中国移动还现场展示了公司在国际漫游、网络资源、运营商合作、“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的成果和亮点,以及最新的自主品牌终端、海外终端联盟产品等。

对冲基金的“逆袭”:资金流入创金融危机以来最好开局

央行货币政策逆转、市场波动性回归等因素有望令对冲基金重新获得投资者的宠爱。


据数据提供商eVestment,今年1月有超过140亿美元资金流入对冲基金,这一数字已经是去年全年流入对冲基金资金总额的一半,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好开局。


相比之下,2016年全年对冲基金净流出1116.4亿美元。


实际上,自金融危机以后,随着央行采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后,以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为代表的被动投资迅速崛起,成为市场的一股主导势力,而对冲基金等主动投资基金由于费率高且表现平平而日渐式微。

分析认为,随着央行们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减少对市场的干预,市场波动性将回归,这将增加对冲基金的优势,使它们重获投资者青睐。


具体来看,采用全球宏观策略(Global Macro Strategy)的对冲基金1月获得68.7亿美元净流入,几乎抵消了去年第四季度71.7亿美元的资金外流。据eVestment, 宏观策略是1月表现最好的对冲策略之一,回报率为3.53%。


押注各类固定收益资产的定向信贷策略(Directional Credit Strategy)吸引了36.2亿美元净流入。该策略为1月表现最差的对冲基金策略,回报率仅为0.56%,去年全年回报率为5.29%。


采用多空策略(Long/Short Strategy)的对冲基金1月净流入41.6亿美元。这种策略通过买进一部分股票并卖出另一部分股票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据eVestment使用这种策略的对冲基金今年1月回报率为2.71%,去年全年回报率为12.7%,也仅为同期标普500指数涨幅的一半。


波动性回归之下 对冲基金业绩逆袭


2月初,美股迎来深度回调,主要股指从高位快速下跌近10%,衡量市场波动性的“恐慌指数”VIX快速飙涨,九年来首次突破50。


这对于在平静市场中无法施展优势的对冲基金来说是一场梦寐以求的变化。


对冲基金Caxton首席执行官Andrew Law在致投资者信中写道:“金融危机以来对市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多数条件正在发生变化,有些已经是完全改变了。”


Law表示,环境的改变将创造机会。如果当前变化继续下去,未来收益率曲线将会变得陡峭,市场波动性将加大。


Caxton旗下的宏观策略基金去年全年损失了13.3%。但截至2月16日,该基金盈利5.4%,同期标普500涨幅仅为2.2%。


今年1月,对冲基金行业综合指数(HFRI Fund Weighted Composite Index)上涨2.8%,是2006年以来最好的开年成绩,也是2010年12月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


美国对冲基金研究公司HFR总裁Kenneth J. Heinz曾表示,对冲基金录得如此表现的背景是:全球股市、汇市、大宗商品市场、固定收益市场的波动性开始抬头,同时全球通胀预期也集体走高。2018年剩下的时间里,对冲基金将继续在波动性有所回升的市场环境中运行,美国税改、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扩张、货币政策、企业并购等因素都将对这一年的市场构成影响,也很有可能促成对冲基金行业越来越好的表现。


目前,美国对冲基金行业总体规模达到3.2万亿美元左右。接下来美国股市的走向无疑将成为对冲基金业绩的重要风向标。


高通对博通收购提议态度软化,或促成史上最大科技并购案

自去年年底以来开始的博通对高通收购案或许有了转机。


高通对博通的收购态度似乎转向了合作的一面,双方在最近的谈判中正在取得进展,不过收购价格仍然可能是双方难以达成共识的问题之一。


高通已经放弃了反对被博通收购的意向,并且愿意就芯片业务达成协议。高通还要求博通公司将收购要约提高到1600亿美元,并涵盖高通250亿美元的债务。这一立场转变显示出高通管理层对这一收购案态度的转变。


周一,高通董事长Paul Jacobs称,在上周五举行的和博通CEO陈福阳的第二次会谈中双方取得了一些进展。周一,Jacob敦促陈福阳完成拟议交易的非价格条款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便双方就价格展开谈判。


然而没多久,博通对高通进行回击,称“这一提议缺乏诚意”,博通表示不相信高通释放这一信号的目的是“迅速达成协议”。


博通最初提出的收购要约(不含债)为1050亿美元;如今,博通公司对收购高通的最新报价(不含债)为每股79美元(约为1170亿美元),而高通希望获得的收购价是每股90美元(约为1332亿美元美元)。


周一,博通股价下挫0.3%,报252.95美元;高通股价大涨5.78%,报66.98美元。


数名接近高通管理层的人士说,高通目前希望能够达成交易,但是最终能否完成收购、博通以多大代价收购,取决于博通CEO陈福阳,陈福阳将最终决定收购时机和是否提高收购价格。


此外,周一高通发布的修改后的合并提案中显示,博通可能在分手费方面和可能的剥离方面做出重大让步。


这一提案并不包括“地狱条款”(所谓地狱条款指的是签署交易后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包括监管机构不批准的情况下,双方都必须交割付款),但是这一提案承诺如果监管机构要求,合并后的公司将剥离高通的旗舰业务Snapdragon芯片业务。


Snapdragon芯片是高通的核心业务之一,并被广泛应用在安卓手机上,并占去年高通销售额的大约60%。


自从去年11月博通突然宣布拟对高通进行敌意收购以来,双方的争斗日趋白热化。上周二(2月20日)高通宣布提价16%至127.5美元/股,以逾440亿美元总价再次对恩智浦发起收购。此举被业界广泛解读为高通希望通过敲定恩智浦案,大幅提高自身市值,构筑对博通敌意收购的“护城河”。


如果双方的并购案完成,将成为科技界第一大并购案。目前,科技界发生的最大并购案是2015年戴尔以670亿美元收购EMC(易安信),仅为此次博通提出要约价值的一半。



A股分化!创业板继续大涨 沪指跌近1%失守3300点

周二,A股出现两极分化,沪指低开低走,失守3300点,创业板指数强劲上扬,权重股萎靡,题材股活跃。


截至早盘收盘,上证指数跌0.91%,报3299.23点,成交1262亿;深成指跌0.55%,报10835.49点,成交额1637亿;创业板指涨0.96%,1745.68点,成交额532亿。

据选股宝主题库显示,大飞机、铜箔、通用航空、航母区块链等板块位列涨幅榜前茅;煤炭、钢铁、水泥、有色等周期性板块跌幅居前。

区块链板块全线爆发,易见股份、新晨科技直线封板,安妮股份大涨超8%,四方精创、远光软件涨逾4%。


消息面上,人民网将在今日(2月27日)上线区块链频道。而就在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关于区块链的整版报道,提出深入推动数字技术进步,深度拓展先进技术的场景应用,必将成为撬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将引领世界数字经济大潮。


军工板块盘中出现异动,龙头航发控制涨停,耐威科技、中航飞机、航发动力、中航机电逐渐走强;环保板块集体走强,龙头海峡环保直线封板,联泰环保大涨近5%,中环环保、鹏鹞环保、德创环保纷纷跟涨。


在注册证改革延期的利好提振下,创业板今日延续了昨日的强劲走势。周一创业板涨幅大涨3.61%,创下去年7月27日以来的最大收盘涨幅。


2月24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授权决定延期两年至2020年2月29日。


申万宏源认为,注册制延期有望缓解A股市场扩容带来的压力,短线对中小创个股的利好更加明显,中小创尤其是创业板个股有望迎来反弹。分析认为,注册制改革延期缓解了A股市场扩容压力,对中小创个股的构成利好。


银河证券策略分析师丁文在最近报告中表示:


春节前后市场开始修复回升,外围暂无不利因素,A 股在经历深度调整后,修复动力企稳。叠加两会临近,短期内A股将受政策预期带动,修复行情乐观,投资者可密切关注会议动向和政策热点,把握主题投资机会。同时可适当配置超跌个股,注意年报业绩发布情况。中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复苏,国内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坚持慢牛行情观点不变。

德银眼中的恐怖前景:未来三十年全球债务大爆炸

收益率正在以过去十年间最快的速度上涨,美联储稳步迈进加息,欧洲央行也已经快到QE的尽头,开始缓慢撤离。


美债收益率在触及3%后,是会一发不可收拾地继续走高,还是会随着投资者配置债券而走低?


分析师观点不一,而德银全球信贷策略首席Jim Reid仍然坚持自己一贯的观点:无论债市目前面对怎样的不确定性,收益率走高都是必然的。


在一份提要中,Jim Reid将目前的状况形容为“一个微妙的时点”,2月初的股市大跌已经体现了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撤离时,市场会掀起何等风暴,“更复杂的宏观环境还在前面。”


“无论短期走势如何,利率和收益率在未来几个季度、未来几年都会持续走高,我们希望决策者不会在这一不可逆转的趋势下失了方寸。……更高的收益率不会是没有风险的,它会带来更高的波动性,更常见的风险资产抛售。”Jim Reid称。


高盛日前也警示,如果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4.5%,美股可能暴跌20%以上。


但饶是如此,Jim Reid仍然认为,央行不能在战争前夜退缩。“如果他们退缩了,他们会面临长期过于宽松的风险,资产价格可能会更贵,也有可能形成泡沫。”


“真正麻烦的问题,市场有可能在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都不得不面对的是,全球越来越高的政府债务。”如下图示,德银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D)以及国际清算银行(BIS)推算的,政府债务/GDP之比,会在未来30年间呈爆炸式增长。

“这有可能意味着,QE最终会演变成未来多个周期的常态。但是考虑到其他限制,QE有可能出现收益率结构性高企时,但主要目的会是以保证实际利率不升至上限水平。”Jim Reid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