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进博会,中国敢为天下先的依据

即将于下周一开幕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史无前例,中国首创。


中国发出邀请,当然也是应者云集,据报道,已有来自130多个国家的3000多家企业签约参展。会展期间,大约15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工商界人士及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与会。


商务部发言人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成为世界各国展示国家形象、开展国际贸易的开放型合作平台,成为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公共产品。


看起来一切都顺利成章,但其实问题一直都存在:为什么是中国?


虽说各国贸易既有出口也有进口,有出口博览会就应该有进口博览会,但这种大型国家级进博会毕竟是世界首个,前后都是无人区,对于过去一直习惯于追随先进国家的有些人来说,难免心里不太踏实:这么多国家,怎么就轮到中国挑这个头?为什么说中国办这个博览会就能成为“开展国际贸易的开放型合作平台”?就能成为“推进全球化的公共产品”?这些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一系列图表与读者们一起来理解一下此事。


首先,来看看中国的进出口在世界经济当中的份量。


话说自从中国的货物进出口贸易于2004年超过日本之后,世界贸易就形成了“三巨头”的格局——欧盟、中国和美国。


图1即显示出,到了2017年时,这“三巨头”的超大体量,已经大大拉开了与其它“小兄弟”们之间的距离。


图1——2017年货物贸易世界排行


图中红色是出口,蓝色是进口,“三巨头”当中按出口的排序是中国第一、欧盟第二、美国第三;进口的排行是美国第一、欧盟第二、中国第三;而进出口合计,则又是中国第一、欧盟第二、美国第三。反正排来排去不出这三家。


这张图只列出了前12个最大的经济体,若把世界上所有经济体都包括进来,把贸易总额数据换成占比份额,那么就得到了图2:


图2——2017年主要贸易国的全球贸易份额


此图显示的又是另一番景象。可以看出,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三巨头”合起来再加上一个日本,就正好是世界上所有其他经济体的份额之和。


换了个显示方式,“三巨头”霸气依然显著,但日本也算有了存在感。


看到这里人们应该明白了:如果需要有个经济体主动牵头做一些推动国际贸易发展、推进经济全球化的事情,那么就只能是“三巨头”之一,其他经济体都轮不上,即使有心也是无力。


那么第一轮的“资格赛”结束,“三巨头”并排出线,下面再看看巨头们内部各自的不同情况。


首先增加一个时间维度,考察一下近年来的综合表现,就好像审核企业的上市申请,需要看看最近几年连续的经营业绩。


图3——国际贸易进出口比率2010年与2017年的对比


图3以2010年为对照,显示出前12最大贸易体各自国际贸易顺差和逆差在2017年的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与2010年相比,“三巨头”里中国原本就很大的顺差2017年时又增加了很多,而美国原本就很大的逆差2017年继续扩大,欧盟算是干得不错,从以前的逆差变成了2017年略有顺差。


可见,7年时间整体看下来,在货物贸易方面,中国相对于其他经济体具有很大优势。在“三巨头”里是第一,就等于是世界第一。


中国的单独出线,已征兆毕露。


下面再进一步比较 “三巨头”相互之间。根据图4的显示,2017年欧盟对美国是顺差,对于中国则是逆差,而且是最大的单笔逆差,相当于对所有其他主要经济体的顺差之和。


图4——欧盟主要贸易伙伴2017货物国际贸易


再看中美之间的贸易状况,这就不用多说了,由于中美贸易战的爆发,图5这张图表已堪称2018年“年度图表”,早就传遍了全世界。


图5——中国与美国货物贸易2007-2017


这张图一直被美国拿来当作中国“欺负”美国的证据,所以美国要发动贸易摩擦,提高关税以扭转形势。但众所周知,实际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美国不仅在中国是逆差,在其他主要经济体那里也都是逆差,所以归根结底是它自己的问题。看看图6:


图6——欧盟与美国货物贸易2008-2017


再看看图7:


图7——美国与G7各国货物贸易2017


说白了,美国除了能“欺负”一下“亲兄弟”英国,别人它谁也玩不过。


而即使在中国,美国也不是一直吃亏。正如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所说:在中美经贸合作中,贸易顺差反映在中国,但“利益顺差”在美国。


把历史尺度放大一些,就得到了图8:


图8——美国对中国出口总额2000-2018


明摆着,如果真如美国所说,美国从一开始就是吃亏的,何来如此幅度的连续增长?


所以,其他都不必说了,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的生产能力和贸易能力太强,经济潜力太大。


图9显示了自2007-2008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海关统计的进出口增长情况。


图九——如题


而且最近一年又是一波强劲增长。见下图:


相较于2015年-2016年的下滑(见下图),最近一年这一波增长似乎像是新动能开始发力了。


不知能不能再现2010-2011年(见下图)那时的辉煌!


最后,正如下图所总结的:


看完以上这些图表,问题的解答就出来了:对世界贸易进行综合评判,中国就是唯一出线的冠军。所以,中国今年举办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不仅正逢其时,而且也非中国莫属。


面对当前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汹涌逆流,中国敢为天下先,该出手时就出手!


仅以此文预祝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

金准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产业地图

前言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机器人等智能产品层出不穷,不断的融入人们的生活。伴随着科技和产业生态的持续发展,推动着虚拟现实概念的不断演进。虚拟现实是借助近眼显示、感知交互、渲染处理、网络传输和内容制作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构建跨越端管云的新业态,通过满足用户在身临其境等方面的体验需求,进而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升级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创新。

在虚拟现实类型中,可以分为AR、VR以及MR,其中AR为增强现实,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延伸,能通过计算机生产的虚拟信息叠加到现实场景中,并与人互动;MR是能为混合现实试讲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合成一个无缝衔接的虚实融合世界,其中的物理试题和数字对象满足真实的三维投影关系。

2018世界VR产业大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虚拟现实产业地图》。这是一份虚拟现实领域的综合性研究成果,从产业链条和区域布局等角度对虚拟现实产业主体进行了全面梳理,将为确立虚拟现实产业发展重点、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等提供有力支撑。

《虚拟现实产业地图》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全面总结了虚拟现实产业演进情况、国内外发展状况、产业链构成,解读了虚拟现实的类型,绘制了虚拟现实技术产业成熟度矩阵,分析了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虚拟现实发展特点,系统梳理了我国各地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特点、产业布局及成长预期,剖析了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展望了产业未来发展态势。

 

一、虚拟现实产业演进情况

虚拟现实演进历程

 

1.1虚拟现实的类型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利用VR设备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的虚拟空间,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简而言之,就是“无中生有”。在VR中,用户只能体验到虚拟世界,无法看到真实环境。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是VR技术的延伸,能够把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信息(物体、图片、视频、声音、系统提示信息等)叠加到真实场景中并与人实现互动。简而言之,就是“锦上添花”。在AR中,用户既能看到真实世界,又能看到虚拟事物。

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是AR技术的升级,将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合成一个无缝衔接的虚实融合世界,其中的物理实体和数字对象满足真实的三维投影关系。简而言之,就是“实幻交织”。在MR中,用户难以分辨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边界。

1.2四大因素促进虚拟现实快速发展

 

Gartner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图(2015-2018 年)

 

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成熟度趋势对比

 

1.3虚拟现实技术体系

 

赛迪虚拟现实技术产业成熟度矩阵(2018年)

 

二、全球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情况

全球虚拟现实产业地图

 

全球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特点

美欧发达国家虚拟现实产业资金和市场活跃。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虚拟现实政策

 

全球虚拟现实产业生态初步成型

 

虚拟现实产品体系

 

虚拟现实市场规模

全球市场:2017年全球虚拟现实产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超过150%,预计未来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我国市场:2017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64%,市场规模总额高达160亿元。

 

 

全球虚拟现实投融资

Magic Leap、Improbable、Unity、Niantic等独角兽公司巨额融资带动下,2017年第2季度和第4季度全球融资额飙升,带动全年投融资总额同比上升12%。

 

 

三、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情况

我国虚拟现实企业分布情况

 

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区域发展特点

多地大力发展虚拟现实产业。

 

我国各地区虚拟现实产业政策

 

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基地分布

 

我国虚拟现实联盟分布

 

我国虚拟现实投融资

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投资趋于理性。2017年国内虚拟现实投融资案例71例,同比下降60%,占全球投融资项目三分之一。硬件方面投融资案例持续下降近10%,内容以及技术仍是资本追逐重点领域。

 

 

目前,中国虚拟现实仍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规模处在较小的水平,但市场规模增速非常快。金准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虚拟现实市场规模达到52.8亿元,同比增长52.6%,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市场前景广阔。金准人工智能专家预计2018年中国虚拟现实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5.8亿元,同比增长100.4%;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300.9亿元。

 

四、虚拟现实产业链发展情况

产业链全景图

 

4.1硬件

交互设备:多通道交互成发展趋势,设备种类不断增多,真实感增强。

芯片:性能增长,为虚拟现实带来视觉、声音、交互等全方位的提升。目前,高通骁龙835已成行业标配。

终端显示:单眼4K分辨率、90Hz刷新率屏幕在行业中得到应用,终端显示性能的提升帮助用户消除眩晕感、提升沉浸体验。

 

4.2软件

虚拟现实软件是被广泛应用于虚拟现实制作和虚拟现实系统开发的一种图形图像三维处理软件。主要包括UI、OS、中间件等支撑软件,及SDK、3D引擎等软件开发工具包。

基础平台逐步开放,产业生态更优化。

英伟达、微软、Crytek、布朗大学等研究团队相继公开VR相关产品的代码,VR内容开发更加开放化。HTC、三星、Oculus、大朋、Pico等虚拟现实硬件企业搭建基础平台,开放软件开发工具包,促进了生态打造。

3D引擎方面加速研发,开发者选择更多。

Unreal、Unity、Crytek、Cocos几大游戏引擎厂商纷纷投入该领域,形成先发优势。国内厂商也已入局VR引擎,为开发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4.3内容制作与分发

内容制作主要聚焦在游戏、视频两大领域。

视频:与传统视频内容相比,VR视频需要通过缝合素材、剪辑段落、应用视觉效果、同步音频、渲染等步骤才能进行发布。随着技术成熟度的上升,VR视频内容不断增多。当前全球公开发行的180度、360度VR视频内容已超过100万部。

游戏:在主流分发平台中,应用以游戏为主。2017年,Steam、Gear VR、Viveport等平台上的应用数已超过3250(不重复计算),为2016年的2倍。

 

 

4.4应用与服务

随着虚拟现实+行业需求的明晰化,行业应用先于消费端普及。

 

4.5制造:全面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

虚拟现实技术在飞机、汽车、船舶等大型装备的制造中已经实现初步应用。

 

C919试飞中心使用机载测试系统地面验证平台,对飞行的参数进行监控分析,确保飞机在预飞和实际飞行中相关参数的准确和正常。

虚拟现实平台及其产品已经在工程机械领域取得广泛应用,帮助客户进行工业自动化过程模拟仿真。

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情况

 

4.6教育:革新知识获取的渠道的交互方式

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性和沉浸感可在各个教育领域广泛应用,使教育技术的发展实现飞跃。

 

4.7医疗:提高临床教学效果、创新治疗方法

虚拟现实技术将医学教学与学习体验提升到新高度,并不断拓展临床应用案例。

 

五、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展望

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虚拟现实产业展望

 

5.1输入到输出环节的新技术突破将引发VR发展浪潮

AMOLED显示技术已经成熟,分辨率、眩晕控制、视点渲染、视角控制成为下一步突破方向。

GPU处理技术即将走向成熟,带动图像引擎和渲染算法优化发展。

交互技术从视觉向触觉、听觉、动作等多通道交互发展,惯性动作捕捉、光学跟踪、语音识别、眼球追踪、空间交互等多项技术将出现大规模应用。

 

5.2消费市场快速培育,产品形态将更加丰富

消费市场走向成熟,虚拟现实产品供给将更加多元化,头戴式、一体机、移动端等各类产品层出不穷,未来裸眼3D、光场显示将进入人们视野。

虚拟现实传统硬件厂商和创新企业将持续推出新产品,硬件市场进入百花齐放的竞争红海。

5.3产业资本理性投入,显示器件成为投资热点

VR行业投资方向更加明晰,资本汇集在具有自身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市场前景良好、收益率高的企业。向高附加值、高收益率的行业应用倾斜。

未来虚拟现实的投资热点包括高分辨率的光学显示屏、标杆性的、高品质的VR内容制作、光场显示等增强现实相关技术、高端装备制造、风险职业培训等。

5.4开源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将是发展方向

谷歌、歌尔、HTC、Valve、北大等企业和高校已建立或正在建设开源平台,开放电路板和传感器等硬件的工具包,将逐渐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形态,有助于整体VR行业的技术提升和产业发展。

多家科研机构启动建设资源共享平台,计划汇总业界需求,展示成功案例,以及发布VR产业最新动态,为专业VR企业提供全面及时的产品、技术、系统工具等展示平台、为非VR专业的需求方提供产品技术选择方案和专业咨询服务。

5.5虚拟现实产业生态将逐步完善,行业标准将逐步确立

VR行业应用更加丰富,将广泛应用于娱乐、制造、教育、医疗、交通、商贸等领域。

3D模型/场景、3D动效、全景图片、VR视频、网页等不同内容素材源将不断丰富,内容生态逐渐建立。

VR产品的硬件与软件结合更加紧密,在行业标准确立之前,一体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

Khronos Group发布的规范VR硬件和软件通信方式的标准,已得到龙头企业响应。

5.6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行业应用成为拉动主力

随着虚拟现实应用在制造、交通、医疗等领域的快速铺开,行业级虚拟现实产品的产能在未来将进一步释放,市场规模不断增大,成为市场增长主力。

随着虚拟现实内容的丰富和虚拟社区交互体验感的增强,主要依托购买硬件设备的营收模式将得以转变。虚拟市场、虚拟购物、虚拟展示将逐渐被用户使用。

虚拟现实应用场景逐渐丰富,将在文物古迹复原、文物和艺术品展示、工业外观设计、虚拟战场环境、军事训练等领域取得重要应用。

总结

鉴于我国庞大的市场潜力和健全的创新体系,有望在这一领域成为全球的增长中心。不过,当前我国包括AR、VR和MR在内的虚拟现实产品研发仍以初创企业为主,还存在技术人才短缺、核心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应用生态有待完善、产业成熟度有待提高等现实问题,迫切需要汇聚产业各方力量,多方协同布局形成发展合力,提升整体行业竞争力。同时,一些实用性、示范性好的AR、VR和MR技术和产品在重点行业、特色领域的渗透和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推广。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应构建虚拟现实软硬件工程体系,形成元器件供应、试验验证、制造咨询等公共服务能力。建立针对虚拟现实领域的关键技术、产业链生态与内容应用数据平台,为产业运行分析、政策制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外部合作、标准编制等奠定基础。提供面向用户体验、安全可靠、软硬件协同与性能指标的产品测评与检测认证服务。充分发挥资本和地方投资对新兴技术的激励作用,鼓励和引导地方加大资源投入力度,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等多种形式,支持虚拟现实产业发展与应用推进。


宴会派对上的social queen 都无法拒绝的"珠宝表"

眼看2018年就剩最后两个月了,估计不少宴会、派对、闺蜜/兄弟趴都会接踵而来,跟做总结似的庆祝这一年发生的所有开心事。谁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礼服珠宝自然是标配,但不要忘了还有一个配饰也相当重要,它就是“珠宝表”,可以说分分钟满足了“social queen”的小心思。

如果你是一个活跃在各种party上的“social queen”,相信柜子里一定塞满了无数件款式各异的礼服,像稍微正式点的露背、拖地、抹胸大晚礼出现的频率会非常高吧!有了撑场的礼服,当然还要搭配珠宝做点缀,但也不是只有珠宝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些“珠宝表”也有同样的神奇魔法。

需要注意的是,戴上奢华闪耀的珠宝表后,就不要戴过多的首饰了,比如尽量避免戒指或手镯的叠戴,千万别把自己搞成“圣诞树”哦!

个人感觉珠宝表拯救了不少选择恐惧症人群,比如当你不知道该佩戴哪些珠宝时,戴上集珠宝和腕表于一身的珠宝表就好了,珠宝能带给你的光芒,它也能给你!

有的人估计要问,出席盛大晚宴的次数没有那么多,基本都是三五好友的小型派对,也适合戴珠宝表吗?当然啦,可以说日常装更能凸显珠宝表的魅力,正因为它的存在,才让整体Look看起来更加光彩照人!

不用为了珠宝表去刻意打造哪种风格,做最舒服的自己就好,因为珠宝表自带百搭属性,不管你是Cool Girl还是优雅Lady,都能完美匹配。

珠宝表还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就是提亮,一般秋冬季选择黑灰等深色系服装的频率较高,难免会掩盖你的精气神,不妨佩戴一块珠宝表,还能让你的品味瞬间提升几个level。

穿运动休闲风的丝绒套装可以佩戴珠宝表来提升华丽感。

穿修身裙可以用珠宝表来提升性感妩媚气质。

穿公主风的半裙也可以用珠宝表来增加甜美气场,总之,你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地方,珠宝表几乎都能帮你实现,怎叫人不爱呢?那么都有哪些品牌的珠宝表值得入手?编辑这就帮你们理理头绪。

左边这款是宝玑全新推出的Reine de Naples那不勒斯王后系列8908腕表,玫瑰金表壳采用镶嵌128颗明亮式切割钻石,表盘部分采用大溪地珍珠母贝,表冠处镶嵌一颗0.27克拉天然红宝石。中间那款鹅蛋形表壳腕表则镶嵌139颗明亮式切割钻石,搭配错落有致的黄金链带。最右侧那款采用大溪地粉色Akoya珍珠制成表链,与珍珠母贝时标相呼应,柔美而温雅。

Fendi全新Policromia pink opal腕表饰以18K玫瑰金、白色钻石、粉色珍珠母贝和粉色欧泊石,搭配粉色纯正鳄鱼皮表带,环绕腕间堪比贵重首饰。

宝格丽今年推出的全新LVCEA Tubogas光环腕表,表冠采用V型设计,镶嵌凸圆形切割粉红色宝石,钻石镶嵌时标,表盘采用质感莹亮的珍珠母贝,无论出席派对还是宴会,都会凸显女性的优雅迷人魅力。

欧米茄星座系列至臻天文台小秒针腕表搭载欧米茄8704至臻天文台机芯,配备白色珍珠母贝表盘,镶嵌10枚钻石小时刻度及4枚钻石小秒盘刻度,尽显灵动柔和之美。

伯爵Altiplano玫瑰金超薄腕表采用18k玫瑰金镶钻,表盘上镶衬72颗圆形美钻,粉色鳄鱼皮表带满满少女感。

万宝龙宝曦系列日历自动上链腕表以全新天空蓝表带搭配刻有贝壳玑镂波纹图案的银白色珍珠贝母表盘表圈环绕72颗钻石,璀璨动人。这款魅力时计还拥有可替换表带装置,可随心变换搭配风格。

卡地亚全新蓝气球珠宝腕表镶嵌明亮式切割圆钻,采用自动上链机械机芯,表壳及表冠为18K玫瑰金材质,表冠上镶嵌着一颗凸圆形蓝宝石,表带为亮面酒红色鳄鱼皮,也可选择18K玫瑰金款式。

泰格豪雅全新F1女士系列腕表的表壳以抛光拉丝精钢或黑色PVD涂层打造,表壳和表耳整体曲线均经过改造,表圈也融入了腕表系列的独特凹槽设计。该款的主要新特点在于可替换式表带,颜色分为棕色、蓝色、白色、红色或黑色,材质为真皮或金属,只需轻轻一下,即可从运动型转换为经典型。



RADO瑞士雷达表True真系列镶钻自动机械腕表以品牌标志性的等离子高科技陶瓷打造而成,其散发的独特金属光泽柔和耀目,珍珠母贝表盘由60颗足番切割的璀璨美钻环绕而成,充满现代设计所崇尚的大胆突破之美。

天梭心媛系列彩虹玫瑰款腕表采用ETA机械动力80小时机芯和珍珠贝母表盘,有趣的地方在于表盘里的彩虹玫瑰可随着日期变换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代表着七种不同的心情。

积家Master Ultra Thin Squelette超薄大师系列镂空腕表每个时区都装饰一片手工雕刻的天然珍珠母贝,质感精致细腻。


苹果Q4营收629亿美元净利141亿 卖4689万部iPhone

孙宏斌用29万元诉讼费讨回贾跃亭5.3亿元欠款

因投资乐视而“血亏”的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近日终于拿回了一部分“血汗钱”。


此前,融创房地产(融创中国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向法院申请对乐视控股进行强制执行,执行标的额为7.9亿元,日前已经终结执行程序。根据法院裁定,融创已追回欠款约5.3亿元,还有约2.6亿元尚未追回。


其中,追回的5.3亿元欠款是法院司法拍卖的此前已冻结的乐视控股持有的乐视影业(现已更名乐创文娱)的全部股权。法院扣除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保留的案款29万元后,剩余案款5.3亿元已发还融创房地产。


今年9月21日,贾跃亭持有的多项乐视系资产被正式拍卖。原因是融创房地产集团依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先前作出的裁决,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今年1月3日立案执行后,依法向被执行人乐视控股发出执行通知。


强制执行裁定书显示,为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冻结、划拨乐视控股的银行存款,应支付的借款利息、违约金、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以及应负担的申请执行费和执行中实际支出费用。在采取上述措施后仍不足以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则依法扣留、提取乐视控股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其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其他财产。


根据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公布的信息,乐视影业21.8122%股权的起拍价为5.32亿元,评估值则为7.59亿元。而这也意味着其当前估值在34.8亿元左右,与巅峰时期相比缩水超一半。最终,这次竞拍的大赢家,融创如愿以底价成功竞拍下乐视影业21.8122%股权。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乐视影业估值下滑,但仍是整个乐视体系中稀缺的优质资产。过去三年中,乐视网曾经两次谋求重组,试图将乐视影业装入上市公司体系,均未果。巅峰时期,乐视影业的估值达到98亿元。


随着贾跃亭出走,乐视影业也一度陷入“至暗时刻”。今年年初,乐视影业正式更名乐创文娱。在这一系列变化中,融创的地位举足轻重。值得注意的是,在拿下乐视影业上述股权后,融创在乐视影业的持股比例达到42.81%,成为乐视影业第一大股东。


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期间,乐创文娱CEO张昭表示,“未来三年公司的非票收入要超过票房收入。”


文旅计划就是非票收入中的重要一环。据了解,在融创中国的文旅计划中,主题乐园有26个,涉及200万平方米。其中,乐创文娱、乐创文景、融创华北已在河北遵化、大连甘井子落地项目。河北遵化落地的是“一诺小镇”项目;而大连甘井子落地的是“工业青春海岸线”项目。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融创布局文旅板块,完善产业链布局,乐创文景通过文化资产赋能模式,或在融创文旅板块布局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这些文旅项目将使乐创文娱持续获得系列电影票房收入、体验园门票分成及文景小镇授权收入,同时创造其它多元衍生收入。

备受争议的索菲娅机器人 它的缔造者出来回应diss了

大卫·汉森(David Hanson)是汉森机器人公司(Hanson Robotics)的创始人,这家公司向来以创造机器几乎无法识别的类人机器人而闻名。超逼真的类人机器人索菲娅(Sophia)就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索菲娅被塑造成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的模样,她可以与人保持眼神交流,识别面部表情,解码人类语言。索菲娅也在沙特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索菲娅的发明者汉森是一位机器人专家和研究人员,同时也是个喜欢深层次思考的人,他对人工智能(AI)和未来技术所驱动的人类进化,有着更为崇高的理念。


大卫·汉森(David Hanson)


汉森日前接受科技作家迈克尔·阿什利(Michael Ashley)及其合作者尼尔·萨霍塔(Neil Sahota)的采访时,他表示:“如果我们能创造出帮助人们实现他们真正潜力的机器,结果会怎样?如果我们能帮助所有受到卑微工作和奴役所困扰的人,或者受到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的人,结果又会如何?如果我们能释放这些机器力量实现人类潜能呢?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全球经济将会激增,且将以一种非常明显的方式激增。”


AI给人类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尽管对未来如此乐观,汉森对围绕AI的文化时代精神所产生的狂热却不看好。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的新书《对重大问题的简短回答》(Brief Answers to the Big question)最近又加剧了这种狂热。霍金写道:“尽管迄今为止,AI的原始形式已经被证明非常有用,但我担心创造出能与人类匹敌或超越人类的东西可能会带来糟糕的后果。人类受到生物进化缓慢速度的限制,无法与它们竞争,最终将被取代。”


汉森没有盲信霍金或其他人提出的AI风险,例如在警方调查中存在的偏见和自动化导致的失业,他意识到AI给人类发展带来的机遇,等同于甚至超越古腾堡(Gutenberg)发明印刷机或因特网的出现。即使考虑到最近围绕这项技术的争议,他也不会只去看黑暗面。相反,汉森试图看到更大的图景。例如,他指出,最近剑桥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的滥用数据丑闻无疑是件坏事,但他警告称,不要把这一事件视为试图煽动反对AI恐慌情绪的素材。


汉森相信不断演变的技术将帮助人类进化,他表示:“我们可以创造大众启蒙的工具,让人们进入更高水平的自我,而不是通过恐惧来说服他人。”



可以肯定地说,我们今天浏览的大多数新闻都是基于恐惧主题的。《滚石》杂志专栏作家马特·泰比(Matt Taibbi)最近从内部人士的角度详细阐述了这个问题。他说:“在这个行业中,我们很久以前就认识到,更愚蠢、更危言耸听的新闻总是更受青睐,更吸引人眼球。我们极大地缩短了人们的注意力时间,让极易激动的人比爱动脑的人得到更多的回报,并让观众对冲突、尖酸刻薄、恐惧、自以为是、种族和性别怨恨产生了强烈的上瘾趋势。”


可以肯定的是,汉森并没有忽视我们当前的困境,也没有建议对我们面临的挑战采取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他说:“这不是否认问题,而是用你最好的大脑来处理问题,而不是用你最糟糕、最原始的大脑。”为此,他设想人类和AI同时在多个领域协同工作,改善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包括医药、基础设施、通信、交通和经济。


技术与人类的融合是积极的


最近,汉森公司与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的丹·波帕博士(Dan Popa)以及达拉斯自闭症治疗中心开展了合作。汉森的作品泽诺(Zeno)是个接近50厘米高的机器人,可以与孩子们进行非语言交流,甚至在有些孩子还没到能说话的年龄时就帮助诊断出自闭症。泽诺有着卡通男孩的头发和外表,没有任何威胁感,让自闭症儿童能以与人类打交道时可能不会有的方式敞开心扉。同样,与拥有一张表情丰富的脸的泽诺互动,让孩子们有机会在情感上与他人沟通,这是自闭症患者面临的一个典型挑战。



机器人泽诺(Zeno)


汉森还认为,AI有潜力改善第三世界国家年轻人的生活,因为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使用智能手机。汉森表示,由于计算能力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弱势儿童现在可以接触到最好的教育素材。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甚至是饥饿,同时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汉森称:“不仅如此,仅在短期内,AI就可以帮助我们通过使用大数据分析发现隐藏的疾病趋势,进而拯救生命,提高全球人民的健康水平。”


谈到AI的长期影响,汉森的想法与美国企业家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相差无几。马斯克曾提出,人类最实际的选择是将人类思维与机器融合。马斯克的Neuralink项目旨在找到人类与电脑共生的方式,更多的是出于保护目的。但汉森称:“如果你无法战胜它(AI),那就加入它。”汉森强调的是,为打造更美好世界而采用同情和包容的态度。他亲眼目睹了机器人技术如何改善人们的生活,并认为技术与人类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积极的,只要我们保持对自己的意图和执行力的关注。


这种观点可能延伸到我们未来考虑人格和公民权方面。汉森今年早些时候曾预言,未来几年,机器人将要求与人类享有同样的权利。不久之后,机器人将能与人类结婚,参加选举,甚至拥有自己的土地。可以预见的是,汉森的这种想法遭到了强烈反对。


从我们过去的行为和无法超越分歧的前车之鉴来看,汉森认为现在需要为即将到来的美丽新世界建立起同情心。他说:“过去,当我们没有在谨慎问题上犯错时,我们看到了严重的民权不公。我们见证了战争和奴隶制,因为一个群体认为另一个群体不属于人类。因此,前者认为以不公平方式对待后者是是正当的,就像对待牲畜一样对待他们。”


虽然未来机器人获得感知的想法似乎很令人震惊,更不用说汉森所称的全球机器人民权运动,但难道不值得以同情的方式考虑这件事吗?如果汉森是对的,这就是即将到来的世界,通过我们更高的自我视角来思考这个问题不是更好吗?为了解释自己的建议,汉森讲述了狼抚养孩子长大的故事。无论是神话还是流行传说中,我们可以猜测,如果这个与其他人类隔离已久的孩子重新进入社会,会发生什么,他将无法与其他人类有效沟通。


人类需要建立起与机器人之间的信任



汉森表示,机器人也是如此。如果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们不开始接受自己与AI之间更深入、融合程度更高的体验,他们都会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孤立。相反,他认为,我们有必要在人类和机器人之间建立起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信任是通过花时间待在一起和互相学习来培养相互的同情而建立起来的。


当然,这种想法会招致诋毁。但我们可能会问自己,散布恐惧和仇恨会带来什么好处?开发能够欣赏所有生命形式的机器,展示并发展对他人的同情,只会强化我们内在的这些特质。汉森说:“创造出珍惜所有生命的机器,就是我所说的‘模式欣赏’。”


汉森总结道:“人类、动物以及地球上所有其他生命形式都形成了特殊的复杂模式。当我们开始认识到美好的模式时,我们就会发展出一种特殊的欣赏方式。这种欣赏可以扩展到所有复杂的生命模式,尤其是人类模式中。如果我们让机器将来能以这种方式欣赏模式,即珍惜现在存在的模式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模式,那么我们将为万物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惠普研发太空计算机,空间站数据无需发回地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