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乔治·马丁:刚开始写《权力的游戏》时,我还以为会是短篇小说


在开始采访乔治·马丁(George R.R. Martin)之前,我被告知要严格遵守以下规定:第一,不能问与《冰与火之歌》系列第六部《凛冬的寒风》相关的问题。马丁于2011年开始了这本书的创作,至今有大量书迷向其催稿。第二,把重点放在他的新作,讲述坦格利安王朝历史的《血火同源》上,这么一来什么都好说。这些规定让我在准备采访内容时颇为焦虑。马丁大概是世界范围内知名度最高的作家之一。他的每一句发言都会被媒体仔细解读,他的作品至今已大卖九千万本,而且当他出现在公共场合时,经常马上就会被认出来——没有多少作家能做到这几点。在《冰与火之歌》被拍成电视剧之前,在肖恩·宾成为奈德·斯塔克、艾米莉亚·克拉克成为丹妮莉丝·坦格利安之前,我就已经是马丁的书迷了,甚至与作者有过简短的交谈,像我这样的书迷总会有点儿沾沾自喜。虽然我知道传闻都说他脾气不太好,但我真的真的很想问问他《凛冬的寒风》写得怎么样了。结果马丁在采访中自己提到了这本书,他本人热情而健谈,除了提及这本大家翘首以盼的作品的创作进度,他还谈论了名与利等话题。


我们首先聊到了《血火同源》,这本书的前半部分讲述了从坦格利安家族的“征服者”伊耿到杰赫里斯间的300年王朝历史。马丁承认,自己之前从未有过书写这本书的打算。《血火同源》的创作动机来源于一本他放在茶几上做摆设的书《冰与火之歌的世界》。这本书于2014年出版,由两位“涉猎广泛的书迷”艾里奥·M.小加西亚和琳达·安东松编写而成。马丁本打算只去“稍微润色和扩充一下列王和几场战争的历史,可能再去填上几个坑”。但他发现这个写作过程太有趣了,本想只增加一些小细节,最后却写出了35万字。“我们完全偏离了这本书的整体概念,”马丁说,“现在这本书,更准确地说它的前半部分讲述的是坦格利安王朝的历史。”


此书以学城学士葛尔丹的口吻写作,葛尔丹是一个“古怪易怒、固执己见的老家伙”,书中,他一边把数百年前的历史资料按时间顺序编辑成册,一边向人讲述着这些历史故事。这种叙事结构使得马丁可以在葛尔丹整理资料时,充分利用其他角色的不可靠性碰撞出火花。书里有一个名叫“蘑菇”的角色,他是一个非常下流的矮人,只对历史上的淫秽内容感兴趣。


马丁一直很喜欢通俗历史;《权力的游戏》的部分灵感来自于玫瑰战争。“托马斯·B.科斯廷于20世纪50年代所著的四册讲述金雀花王朝历史的作品是我的创作模板。这部历史作品的写作风格很老派:他对战争、幽会、谋杀、阴谋诡计和背叛行为等‘猛料’颇有兴趣,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浪潮和文化变迁则着墨甚少。科斯廷把金雀花王朝的历史叙述得相当精彩,所以我也来试着写写坦格利安王朝的故事。”


《权力的游戏》第七季片场照:康勒斯·希尔饰瓦里斯,彼得·丁拉基饰提利昂,娜塔莉·伊曼纽尔饰米珊迪,艾米莉亚·克拉克饰丹妮莉丝·坦格利安,利亚姆·坎宁安饰戴佛斯·席渥斯,基特·哈灵顿饰约翰·雪诺

图片来源:Sky Atlantic

前作中的兄妹乱伦、驯龙、暗杀行刺等情节俯拾皆是,作为以书写勇气与荣耀之故事著称的作家,马丁的新作必定不会让书迷失望——看看书中这段出自先知之口的预言吧:“当龙到来时,你们的皮肉将灼伤起泡,烧为灰烬。你们的妻子将在火中起舞,尖叫着任由火焰触碰她们的身体,使她们变得淫邪赤裸。你们将会看到你们的孩子痛哭流涕,直到他们的眼珠子融化成水,像果酱一样从他们的脸上滚落……”或者看看这几行文字背后的故事:“她看见儿子奋起反抗他的叔叔,结果却和他的龙一起丧生了。过了一会儿,她的二儿子跟着他到了火葬之地,却被塔城的提安娜折磨致死。”


“这里面还可以挖掘许多新故事,”马丁承认,“要是我年轻30岁,我可以分分钟把《群龙的狂舞》(讲述坦格利安家族内战)写成系列作品,或者写写伊耿是怎么当上国王的。杰赫里斯和亚莉珊有13个孩子,他们每一个其实都应该有一部人物小传,讲述他们的得意和失意,凯旋和死亡……创作这些真的很有趣,我很高兴能重新回到那个世界。”


马丁谈起《凛冬的寒风》这本读者期待已久的作品时的态度则跟他讲述《血火同源》时大不一样。“我已经跟它较劲好几年了,”他承认,“《凛冬的寒风》相当于是把正常十几本小说的内容放到了一本书里,每一部分围绕的都是不同的主角、不同的主角团成员、不同的反派和同盟,每个主角的恋人也不一样,这些内容通过一种极其复杂的方式全部交织在一起。所以写作这本书的过程是非常、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相反,《血火同源》则容易得多。并不是说它的创作过程简单,我毕竟也花了好几年时间才把它完成,但比起《凛冬的寒风》来说它算是好写的。”


“人们阅读奇幻小说是为了给生活带来不同的色彩。我们在奇幻文学中可以见证美好的奇迹,这便满足了我们内心的渴望。”

马丁自制了表格帮助自己理清人物关系和人物特点,他表示“很多张纸都被我写满了”,而且“如果我忘了哪个角色的眼睛颜色,身在瑞典的艾里奥和琳达可以告诉我”。现如今他还可以在《冰与火之歌》的维基百科上进行查询。他创作过程真正顺利时的状态是这样的:“有时候我早上端着咖啡坐在书桌前,会一头倒在面前的书页上,当我醒来,外面已经天黑了,咖啡还在我边上,但已凉透了。我这一天是在维斯特洛大陆上度过的。”


马丁出生于1948年,长在新泽西州的贝永,他还是孩子时便已开始写作,小时候的他曾把自己写的怪物故事卖给其他小朋友,从中赚得几便士。高中时期,他开始为粉丝杂志写超级英雄的故事;在接触漫画书后,他变得对科幻小说和奇幻文学颇感兴趣,并且意识到书里并不只能讲“迪克、简和萨莉住在城郊,他们养了一条名叫点点的狗”(出自美国儿童读物《迪克和简》)这样单一的日常生活的故事。


“我住在联邦政府提供的住房中,家在港口和仓库附近……迪克和简则住在一个可能是外星球的地方,”他说,“后来我发现了蝙蝠侠和超人的存在。那些故事真正震撼了我,他们的冒险新奇有趣。任何精彩的故事都可能发生。”


中学时期,他读了托尔金的作品,“没错,我被他彻底震撼了。”再后来,马丁被西北大学的新闻专业录取,在越南战争期间,他以“良心反战者”的身份继续进行写作,并投了几篇短篇故事赚取稿费(其间他也在美国志愿服务队做义工),同时,他还兼任某个国际象棋联赛的管理人员,以及兼职做老师,来维持自己的生活。1979年,他开始全职写作,他的小说处女作、太空歌剧《光逝》于1977年出版,1982年,他又出版了吸血鬼历史题材的《热夜之梦》。他同时也为一些电视剧做剧本编审和制作工作,他制作的剧集包括好莱坞的《迷离境界》和CBS的《侠胆雄狮》。


马丁在艾美奖颁奖礼上 图片来源:Jordan Strauss/Invision/AP

但“在他内心深处”,他一直想尝试写作一部奇幻史诗风格的作品。“托尔金对我的影响特别大,但在托尔金之后,奇幻史诗作品的创作一直处于低谷,出现过很多模仿托尔金风格的作品,其中很多都糟糕透顶,”他说,“我不想让自己跟这些作品扯上关系,对我来说,它们只模仿了托尔金作品的缺点,丝毫没有抓住精髓。”


1991年,《权力的游戏》起初的章节“凭空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当我开始动笔时,我根本不知道自己会写出一个怎样的东西。我本以为这只是一个短篇故事而已。我当时只写了他们找到冰原狼幼崽的那一章。后来我开始深入探索这几个家族,然后整个世界便活了起来,”马丁说,“一切都在我的脑子里展开了,我必须把它们写出来。所以创作这个作品并不完全是一个理性的决定,但作家本身也不完全是理性的动物。”


《权力的游戏》开篇,布兰·史塔克攀登临冬城的高塔时发现了詹姆和瑟曦·兰尼斯特的乱伦行径,因而被詹姆推下高塔,险些丧命。这本书的结尾,布兰的父亲奈德·斯塔克被年轻的国王乔佛里·兰尼斯特斩首,同时,丢掉铁王座的“疯王”伊里斯·坦格利安的次子韦赛里斯·坦格利安在妹妹丹妮莉丝的旁观下被烧熔的金子浇到头上烫死。在这个系列已出版的五本书中,因维斯特洛大陆铁王座而死的角色不计其数,他们死亡的场景血腥残忍,且常常出人意料——一名主要角色被自己的儿子用十字弓射死(在他蹲马桶时)。在《冰雨的风暴》中,几乎一整支军队在臭名昭著的“血色婚礼”上惨遭屠戮。


更加杂烩、更加黑暗、更少英雄主义的《权力的游戏》第六季 图片来源:2017 Home Box Office, Inc. All

托尔金把马丁带上了奇幻文学的道路,但马丁的作品风格跟《指环王》大相径庭——更加杂烩、更加黑暗、英雄主义展现得更少。“我认为每一位当代奇幻文学作家的创作都带有托尔金的影子,但我永远无法精准捕捉他的表达方式,因为实在是太独特了。他跟我是完全不同的人,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人生态度,虽然我们的作品描写的都是中世纪式的社会,但我的写作角度与他并无相似之处,包括对战争和性爱的基本态度等等,所以我只是在讲述我自己的故事。”马丁说。


威廉·福克纳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发表的感言一直被马丁当作自己的写作准则——只有“人内心的矛盾斗争……才值得写出来”。“我觉得所有值得一读的小说也都具备这个特点,因为这样才算真正描写了人性。你的故事场景可以设置在外太空,或者巨龙盘桓的城堡,也可以设置在迪克和简居住的城郊,或者市里的某个小角落。但无论小说的背景设置在什么地方,它的内核讲述的都是人的故事,探讨他们如何做出正确和错误的决定,如何生存,以及探讨善与恶的含义。”


“我们都有心情不好只想一个人呆着的时候……名气是好坏参半的东西。”

马丁有很多名人粉丝,包括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和声称自己15岁就开始阅读马丁作品的尼尔·盖曼。“他的作品包括一部宏大而黑暗的太空歌剧,一个发生在水道上的吸血鬼故事,以及一本讲述神秘谋杀案、颇有摇滚范儿的奇幻小说。每一本书,每个故事都各不相同,而且描写得都十分深入。他凭借《权力的游戏》走入大众视野,我为此高兴,但我希望大家也去读读他的其他作品。”盖曼说。他把自己形容为“因为一篇捍卫乔治·马丁的博文而出名的作家”,2009年,他曾公开在博客上对催促下一部《冰与火之歌》的书迷喊话:“别把乔治·马丁当你的小弟使唤。”


在2013年HBO制作《权力的游戏》剧集之前,《冰与火之歌》系列就已经是畅销书了,但电视剧把这部奇幻巨作带到了主流大众面前。马丁在出版这个系列的第一部时从未想过会有今天的成绩。“我也曾跟所有年轻作家一样,梦想拥有名声和财富。现在我实现了这个梦想,我可以告诉你,有钱真好。”他说。马丁用自己的稿费在美国圣菲买了一家电影院,就在他和妻子帕里丝的家附近(他们1981年相爱,2011年走入婚姻殿堂,马丁当时在博客里写了这么几句话:“我能说什么?我就是动作慢,无论是在写作进度还是……呃……其他事情上”)。他们为初出茅庐的奇幻文学作家设置了奖学金,还为新墨西哥州的一个狼群保护区提供了资金支持。“我喜欢这些作品带来的财富,但它们带给我的名气则是一把双刃剑……只要我去机场和大城市,或者参加公开活动,我就得做好随时被人认出来的准备,大家都想跟我拍照。我的粉丝人都很好,但你管不了他们,你无法阻止他们过来搭话。我们都有心情不好只想一个人呆着的时候,但我如今已经无法做到这一点了……可以说是好坏掺半吧,名气这东西。”


《权力的游戏》粉丝在2015年伦敦的一个展览会上 图片来源:David Levene for the Guardian

此外,现在的创作也有了更多的压力。他承认,《权力的游戏》的超级风靡为继续创作带来了更大难度。而且电视剧的剧情赶超小说也是一大问题。


“这部电视剧在全球大受欢迎,书也十分畅销,好评如潮,正因为如此,每次我坐下来准备动笔时总是有意识地告诉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一定要十分精彩,这让我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他说,“另一方面,当我真正开始写作时,我会进入那个世界,我最近写《血火同源》就是如此。我会一边沉睡一边想着伊耿和杰赫里斯的故事,醒来后,我便会迫不及待地把这些内容都打出来。奇幻世界以外的一切都不复存在,我不在乎晚饭吃的是什么,不在乎最近有什么电影上映,不在乎有谁给我发邮件,也不在乎谁因为《凛冬的寒风》没出版而生我的气。这一切都消失不见了,只有我笔下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但问题是进入这种沉浸的状态有时候很难。”


马丁产出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实在太忙了。除了写书,他还在与包括简·古德曼在内的编剧共同创作HBO正在开发的五部《权力的游戏》前传的剧本,前传中的其中一部《长夜》讲述的是5000年前的故事。他同时还担任尼迪·奥科拉弗的科幻小说《谁惧怕死亡》改编电视剧的监制。马丁自己的超级英雄系列小说《百变王牌》也将被搬上电视银屏(“我希望这部剧不只一季,最好拍个两到三季吧”),他还透露,“还有几部HBO的剧集正在开发中,但我目前不能说。”


“它们都很有意思,但有时候我会感到有点儿晕头转向。不过这没什么不好。”无论走到哪里,他的大脑都不会停止对新书的创作。那么,奇幻文学究竟为什么让读者如此欲罢不能呢?


“人们阅读奇幻小说是为了给生活带来不同的色彩,”他说,“我们循规蹈矩地生活,但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去寻求更加刺激的经历。一些男男女女把这种渴望付诸实践,他们潜入海底,攀上高峰,或者飞向太空。但具备这种条件的人毕竟是少数。我认为每个人都想去做这些事,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不愿意过梭罗所说的‘平静绝望的生活’,奇幻文学就是我们勇敢去闯的通行证。我们在奇幻小说中可以去往神奇的地方,见证美好的奇迹,这便满足了我们内心的渴望。”


那么马丁对龙怎么看呢?“噢当然,龙也很迷人,”他咯咯笑着,“只要它们不跑到你家门口就行。”

亚马逊敲定在纽约和北弗吉尼亚建第二总部,斥资50亿美元

纽约当地时间13日星期二,亚马逊宣布将选择在美国的金融和政治中心纽约以及华盛顿附近的北弗吉尼亚建其第二总部。这家总部在西雅图的电商巨头称其在纽约和华盛顿附近的这两个办公室将分别容纳超过25000人。


这家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零售商计划投资50亿美元建这两处新办公楼,不过,估计亚马逊将从中获得超过20亿美元的税收减免以及其他奖励。


亚马逊的这一轮选址让北美各大城市展开了长达一年的疯狂竞购赛,最终两个决赛选手瓜分了亚马逊的第二总部选址。此外,田纳西州的Nashville将成为亚马逊在西雅图之外的第四大办公区,将容纳超过5000个其零售业务部门的技术和管理岗位的员工。


在全世界拥有61万个员工的亚马逊已经毫无疑问是美国最大的雇主,世界第三大雇主,仅次于苹果和微软。“这两处位置将有助于我们吸引全世界一流的人才。”Jeff Bezos,亚马逊的CEO,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净资产截至今年9月达1,680亿美元)说。


亚马逊在纽约的选址位于皇后区的长岛,与曼哈顿中城仅仅隔着一条East River。对于这个选址,亚马逊方面表示,那个区域有个啤酒厂,还有很棒的临水公园,便利的交通,以及一个位于旧工业区的特朗普总统第一任任期结束的倒计时钟。


“作为全世界最有活力,最多元化的城市,纽约会帮助亚马逊未来的发展和开启新的篇章。”对此,纽约市的政治家们在一封信中表示。也有纽约市民和纽约市政负责人在社交媒体上称,期待亚马逊能为纽约本地社区提升做出贡献,比如纽约糟糕老旧的地铁设施,以及资源紧张的教育设施等。


而对于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的选址,美国媒体分析称,这毫无疑问将使得亚马逊加强其在政治方面的影响力。


不过,亚马逊这一轮选址无情地抛弃了急需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美国中部地区。“我的心都碎了。”达拉斯市的市长Mike Rawlings今天说。


美国财经媒体评论称,现在能和亚马逊竞争人才的恐怕只有Google了,这家总部位于加州一年四季享受超过300天明媚阳光和蔚蓝海岸线的科技公司,它还为员工提供诱人的免费食物。

云端激战正酣:科技巨头收购大军再添一员 SAP 80亿美元拿下Qualtrics!

2018年,是传统科技公司大举收购规模较小的云计算和软件公司以推动云业务发展的一年。周日,全球最大企业管理软件商思爱普(SAP)宣布以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软件供应商Qualtrics,2018年的科技巨头收购大军再添一员。


SAP 80亿美元收购Qualtrics


周日,SAP宣布了这笔80亿美元的收购案,在Qualtrics计划中的首次公开募股前匆匆“吞下”这家调查软件公司。SAP在周日的一份声明中说,这笔全现金收购已得到两家公司董事会和 Qualtrics股东的批准。


收购完成后,Qualtrics将成为SAP云业务的一部分。随着从传统桌面软件过渡,SAP一直寄希望于新的云产品实现增长。今年10月,在三季度云营收增长41%后,这家德国软件公司上调了前景。SAP当时表示,预计今年的收入将增长7.5%至8.5%,高于此前预估的6%至7.5%。


这笔交易是SAP有史以来第二大收购,此前,SAP在2014年以83亿美元收购了差旅费用软件公司Concur。此外,为了建立云业务,SAP早在2011年就以34亿美元收购了“SuccessFactors”,并在今年早些时候以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基于云的CRM公司Callidus,用于销售绩效管理。


另外,该笔交易也是有史以来SaaS领域第3大收购案,仅次于Oracle以93亿美元收购Netsuite,SAP以83亿美元收购Concur。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就这笔交易向SAP提供咨询,而风投公司Qatalyst Partners为Qualtrics提供咨询。


Qualtrics计划中的IPO终未能启动


作为一家调查软件公司,Qualtrics与今年9月份上市的美国在线调查服务公司Survey Monkey是竞争关系。Qualtrics比Survey Monkey规模更大,增长速度更快,且盈利水平更高。


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原本将领衔对Qualtrics IPO融资,据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这两家投行并不了解此次收购事宜。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根据投资者需求,计划中的Qualtrics IPO超额认购率达到13倍。


Qualtrics大部分的销售额来自订阅以及客制化的在线调查,客户可以从特定或专业受访者群体来获得专业的产品回馈。2018年上半年,Qualtrics营收大幅增长41.7%, 达到1.842亿美元。相比之下,其竞争对手Survey Monkey同期收入为1.212亿美元,增长14%。不过,Qualtrics今年前六个月的净亏损达到340万美元。


Qualtrics由Ryan、Jared Smith兄弟以及他们的父亲Scott Smith和去年辞去董事会职务的Stuart Orgill于2002年创立。截至9月30日,该公司拥有1,915名员工,总部位于犹他州普罗沃。


据知情人士透露,Qualtrics公司首席执行官Ryan Smith在此次出售事宜中摇摆不定,直到周日SAP都不能确定这笔交易能否达成。该人士称,虽然80亿美元的价格是几周前就谈妥的,但对于失去自己创建的公司的控制权,Smith内心苦苦挣扎。根据IPO招股说明书,Smith拥有48%的投票权。Smith一家将从这笔出售交易中赚到约33亿美元。


科技巨头收购大军再添一员


SAP、IBM、Microsoft、Adobe等软件巨头都花费数十亿美元收购为其产品提供云、安全和软件开发工具的公司。通过收购,传统科技公司正努力保持对亚马逊网络服务(AWS)、谷歌云服务以及不断增加的拥有灵活风险投资的创业公司的竞争力。


以下是科技巨头今年迄今最大收购汇总。



IBM 340亿美元收购Red Hat


IBM上个月以340亿美元现金收购了开源软件公司Red Hat。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三大科技行业收购案,也是IBM最大的收购。


Red Hat将帮助IBM在不断增长的“混合云”市场中发展。很多公司在本地数据中心以及亚马逊和微软等大型云提供商的托管环境中运行关键业务软件。特别是,很多云平台运行Red Hat的开源Linux操作系统,包括谷歌云和微软云,这将有助于IBM在进入云计算领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收入。


Adobe 47.5亿美元收购Marketo


Adobe 9月份以4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营销软件公司Marketo。Adobe表示,它将把Marketo的产品用于其Adobe Experience Cloud平台,用于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营销。


Cisco 23.5亿美元收购Duo Security


Cisco 8月份宣布将以2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网络安全公司Duo Security。这是Cisco有史以来第二大与安全相关的收购,将有助于加强该公司日益增长的安全业务。


Broadcom 189亿美元收购CA Technologies


芯片制造商Broadcom 7月宣布以18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企业软件公司CA Technologies。此前,Broadcom以1170亿美元收购竞争对手高通公司被特朗普政府在3月份以安全问题为由阻止。该笔交易上周刚刚结束。


微软75亿美元收购GitHub


微软6月份以75亿美元的股票收购了软件开发平台GitHub。此次收购将帮助微软在从Windows和消费品向云服务和在线服务业务推进时吸引开发者。近年来,微软曾主导市场的Windows系统份额下滑,推动了云优先重组,并促使微软寻找吸引开发者的替代方法。


Salesforce 65亿美元收购Mulesoft


今年3月,Salesforce以6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了软件公司Mulesoft。Mulesoft制作的软件可以帮助公司将各种云服务拼接在一起。Salesforce将使用Mulesoft的产品来帮助客户在位于不同位置的应用程序之间同步数据,包括各种云服务和本地数据中心。


云端大战正酣


2006年8月9日,Google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会(SES San Jose 2006)首次提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同一年,亚马逊CEO贝索斯在EmTech上发表了关于云存储和云计算的概念演讲,并向世界宣布了亚马逊将投资和创立云计算AWS的伟大计划。2008年10月,微软发布了自己的公共云计算平台——Windows Azure Platform,由此拉开了微软的云计算大幕。


在全球云计算领域,近年来亚马逊、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一直保持寡头竞争格局,而作为公有云的先行者,亚马逊始终是云计算行业的领跑者。亚马逊10月26日公布的三季报显示,AWS云服务今年第三季度净销售额为66.7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5.84亿美元同比增长46%。


在国内云计算市场上,阿里云无疑是“头号玩家”,而腾讯云、金山云、百度云、华为云等视阿里云为成功标杆和追赶对象。国内第一的阿里云一度跻身全球三强,摩根银行报告曾提出AWS、微软Azure、阿里云为国际云计算领域“3A”的概念。


美国权威调研机构Gartner今年6月发布全球公共云市场份额报告(2017年),数据显示,亚马逊AWS以市场占比54.1%,位居榜首;其次为微软Azure,市场份额为8.7%;排名第三的是阿里云,市场份额占比为3.7%。


11月2日,阿里巴巴公布了2019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云计算(阿里云)营收高达56.67亿元,同比增长90%。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张勇近日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阿里巴巴的云计算部门将成为其未来的“主要业务”。他说,“我们坚信,未来的每一项业务都将由云计算提供动力。我们很高兴在新的数字时代建立云基础设施,并支持所有业务。”


阿里云能在云计算领域做到国内第一,或许十年前就已注定。当时云计算概念一经提出,国内一些IT大佬对此颇为冷淡,百度李彦宏说云计算是新瓶装旧酒,腾讯马化腾说云计算是水电煤,但是是未来阿凡达时代的事情。只有阿里马云对云计算充满了热情,称阿里巴巴不做云计算会饿死。


2009年,阿里首席技术官王坚在马云支持下,成立了阿里云,当时颇受非议。2013年,阿里云迎来重要的转折点。当年1月,阿里云和万网联姻,6月获得跨地区IDC牌照。10月24日,阿里发布了飞天5K集群,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家对外提供5K云计算服务的公司。


阿里云的成功引起了其他公司的注意,很多大公司开始研究自己的云计算技术。就在阿里云宣布突破5K测试的三个月后,腾讯云宣布正式面向全社会开放。其实,腾讯2010年时就已经立项研究云计算,马化腾虽然嘴上说不看好,但也不愿意在这一块输给阿里。


华为也早在2010年就已提出云计算计划,却因为短期内看不到营收而搁浅。2017年,华为匆忙入局,加入了这场云端大战。


金山软件12日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金山软件第三季度营收达到人民币15.377亿元。其中,金山云营收达到6.0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8%,较今年二季度增长29%,占金山软件营收比重持续提升至39%。


金山云CEO王育林11月12日表示,云计算市场是条长跑赛道,第一轮抢跑环节淘汰一波选手,第二轮时谁能冲刺到前面,还未可知。


历经10年,云计算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下半场。但云端激战仍正酣,市场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变局仍有可能发生,比如之前亚马逊市值被微软反超。在云计算基础技术趋同的当下,人工智能、物联网2.0等作为新的驱动引擎,将给云服务领域带来更多的可能。

对价现金2000万美元!社交网络鼻祖人人公司出售人人网全部资产

11月13日,社交网络鼻祖人人公司宣布,其子公司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称“千橡网景”)已同意将其所从事业务中的人人网社交平台业务相关资产,以2000万美元的现金对价售予北京多牛互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买方”)。


此外,作为上述资产出售对价的一部分,Infinities Technology (Cayman) Holding Limited(以下简称“买方母公司”),同意按照双方认可的7亿美元买方母公司估值向人人公司发行相当于4000万美元的股份。


随着本次交易的完成,人人公司将专注于境内的二手车业务和以在美国运营的Trucker Path业务和SaaS业务为代表的境外业务。人人公司仍计划保持其纽交所上市公司的身份。


有意思的是,这次人人网的买方正是13年前将中国老牌IT垂直网站Donews卖给千橡网景的那一家。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也在微博上调侃:


13年前,陈一舟(千橡网景董事长)的千橡把Donews收购了;13年后,Donews反过来把陈一舟的人人收购了。这事,搁10年前,打死都想不到。过去你收我,今天我收你。生活,总是比剧本更精彩。


股东分红方案引争议


早在今年4月,人人公司就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一份针对股东的分红方案,但分红并不是这份长达600多页方案的核心内容。


按照方案描述,人人的大股东们已经组成一个叫作“承诺股东”的买方财团,他们打算以5亿美元的作价,将人人公司目前最优质、最核心的资产买出去,包括人人持有的小贷公司SoFi、雪球和CHIME等44家公司的股份、在6家投资基金中的权益及人人公司子公司运营的广告代理业务。


这些核心资产会并入一个名为OPI的公司并从上市公司剥离——OPI则会重新向具备资格、并愿意放弃分红权的投资人重新发行股票。


在私募配售结束后,人人公司将不再持有OPI的任何股份,而OPI将完全由私募配售中的买家拥有。OPI的股份只会发行给合格的股东,这类股东以放弃收取现金股息权利作为其股份的付款;如果投资者不接受该方案,则会收到与每股现金股息金额对应的现金股息,并继续持有着一个核心资产被剥离的上市公司的股份。


“简单来说就是,人人网把手里最有价值的东西打了个折,又卖了给自己,给小股东留下了一个垃圾公司的股票。”一位港股券商分析师曾向全天候科技表示。他认为在这份分红方案中,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完全被忽视。


不过,人人对这项分红方案的初衷做出了解释。他们称,由于累计股权投资较大,公司收到了美国证监会的问询,公司有可能被认定为投资公司法所定义下的投资公司,从而导致被纽交所摘牌。因此,公司需要设立新公司OPI来将资产负债中的部分股权资产分拆出去。


同时,人人也不愿把这些投资资产出售,他们称自己的大部分投资都是不为人所熟知的私人控股公司或在投资基金中,而这些公司和基金不会在任何已建立的市场上进行交易。此外,公司最初投资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吸引投资者跟投从而转让获利,而且由于流动性的低下,这样做将会带来较大的交易成本。


转变主营业务 发力二手车领域


曾经,人人网被视为中国的Facebook,但随着微信、微博等社交应用异军突起,人人网近年也开始走下坡路,其主营业务也由社交网络转向二手车领域。


今年9月发布的2018财年二季度财报显示,人人公司总营收达1.350亿美元,同比增长582%;归属公司净利润为1.661亿美元,去年同期则是亏损1720万美元,一举扭亏为盈。不过,实现扭亏为盈的关键在于向关联公司出售资产获得1.808亿美元的一次性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做的一项二手车业务,已经成为了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2018财年二季度,这部分业务销售收入为1.227亿美元,占总营收比重已达90.9%。

科技股牛市的根基:五巨头前三季度回购规模高达1150亿美元

前三季度,美股科技股中现金最充足的五大上市公司,即苹果、谷歌、思科、微软和甲骨文,总计花了超过1150亿美元用于回购自己的股份。


这个金额比它们去年一整年的回购额还要多一倍,同比增幅远超年初至今美股的整体回购额同比增幅44%。且以科技公司为代表的25个公司,贡献了美股今年回购额增量的99%。


特朗普税改大礼包的影响


2017年底生效的特朗普税改刺激了科技巨头从海外汇回大量收入(这部分收入只需一次性缴纳20%的税,而不是之前的美国企业所得税35%),巨头们账上现金增加的同时要纳的税又减少,结果就是可以搞的事情不少。


安联保险科技口的投资经理Walter Price就总结到:


很多公司都在用多出来的这些现金回购自己的股票,或是做并购投资,这对股东是好事。很多科技公司还用这些钱还之前做股票回购欠下的债。

回购自己的股票比起建新工厂、上马新产能,需要的决策和执行时间都短很多,所以是排在第一的“花呗”选项。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FT的测算,五大科技巨头年初至今花了426亿美金用于资本性投资,比去年同期飙升42%。


而穆迪投资服务的数据显示,苹果和微软今年分别比2016-2017年均值多还了65亿美金和48亿美金的债务。雅培制药、雪佛龙和生物制药公司吉利德科学也排在大幅增加偿债额的美股名单前列。


穆迪的高级财务分析师David Gonzales在接受FT采访时称:


税改的影响之一就是很多公司出现的明显行为变化,如从净负债转为净偿债。

从股价走势上看,大幅增加了股票回购和偿债额的科技巨头们,年初至今(YTD)的走势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深蓝线:苹果;浅蓝线:谷歌;紫线:微软;粉色:思科;橙色:甲骨文)


以苹果为例


科技股领头羊之一的苹果,是美股中海外现金和投资项目最多的。


2017年底特朗普的税改案一通过,苹果即宣布在未来五年将为美国经济“直接贡献”3500亿美元。


从2017年底至今,苹果的资本性支出增加到了145亿美元,同比涨14%。但前三季度苹果花了626亿美元回购自己的股票,是去年同期的三倍。

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暴增197% 亚马逊、谷歌份额骤降 百度、阿里迅速提升

11月13日,美国数据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发布最新季度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同比增长高达197%,达到创纪录的2270万台。



根据排名来看,亚马逊在三季度稳居第一,Q3出货量为720万台,所占市场份额为32%,但与去年同期的64.8%相比,骤降33.2%。


位列第二的谷歌当季的出货量约为520万台,在全球市场的占比为22.7%,与去年同期的24.5%相比,下降了1.8%。


相较于亚马逊和谷歌在市场份额中的占比不断下滑,在本轮排名中居于末位的苹果,Q3的市场份额有5%的增长,但出货量仅为110万台。


与国外几家巨头“低迷的表现”截然相反,中国市场Q3的数据则呈现较为迅猛的增势。


百度当季的的表现尤为亮眼,其市场占比从去年同期的不足1%增长至第三季度的8.4%,目前与小米Q3的市场份额占比持平。


与此同时,在全球智能音箱市场暂居第三的阿里,Q3的市场份额也同比增长近8%。


排在阿里、百度之后的小米,市场份额同比的增幅也超过7%,出货量接近200万台。


Strategy Analytics副总裁David Mercer预计,全球的智能音箱用户数量将在本月突破1亿,今年年底将超过1.25亿。


此外,Strategy Analytics的分析总监也对2018年全球智能音箱市场、尤其中国市场寄予厚望。“我们预计2018年全球出货量将达到近9000万。”他表示,“2018年中国出货量将增长12倍。随着百度出货量的增加,三足鼎立的局面即将出现。”

联合办公继续“吸金”!WeWork之后,优客工场又获2亿美元融资

寒冬已至,联合办公领域的热浪却是一阵接一阵。


11月14日,中国联合办公企业优客工场宣布完成D轮2亿美元融资,此时距离宣布上一轮融资仅过去三个月的时间。本轮由全明星投资基金领投,易凯资本跟投,后者还在本次交易中担任了优客工场的独家财务顾问。


同时,优客工场宣布,旗下共享办公空间办公桌数量已经突破10万张,这意味着人均工作时长按8小时计算,每天在优客工场办公场景下停留(活跃)时间达到80万个小时,年度停留时间近3亿个小时。


此轮融资还将进一步助力优客工场加速布局扩张、并加强研发能力、继续优化共享办公生态圈并持续升级IOT智慧办公科技。


优客工场预计,2018全年收入规模将实现对比上一年度300%的增长;未来三年,将在全球布局40个城市,350个场地,提供近20万个工位,总办公面积将超过130万平方米。


就在这一消息公布的前一天,美国联合办公鼻祖WeWork也传出了新的融资消息。据《华尔街日报》,WeWork周二宣布,日本软银集团已承诺向其追加注资30亿美元,使公司估值增加逾一倍,达450亿美元,成为美国估值第二高的初创公司,仅次于Uber,超过Airbnb。这也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初创企业融资之一。


WeWork还表示,软银的承诺是以认股权证的形式进行的。路透社消息称,软银将在1月15日向WeWork支付15亿美元,其余的将在4月15日支付。


2018年以来,资本对联合办公的偏爱表现得尤为明显。当中国大部分VC/PE机构面临募资难、投资规模缩减局面时,联合办公领域一枝独秀。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联合办公行业商业模式与招商引资分析报告》,2018年初至8月15日,中国联合办公行业共发生了8起投资事件,大多数在B轮之后,且融资额多为亿元级别,总融资额高达50亿元。



虽然该领域资源聚集,但从目前看来,联合办公企业盈利模式都较为单一,大都处于亏损状态。戴德梁行高级董事、中国区写字楼部主管沈洁认为,“中国企业要有不断创新的意识,目前品牌联合办公正在通过尝试与更多不同行业结合来扩大客户群体,通过提供个性化服务增加客户粘性。”


除了创新盈利模式,布点数量、物品品质、服务水平以及运营能力也是平台竞争的重要方面。服务于多个联合办公品牌的戴德梁行写字楼部董事赵明秋看来,联合办公平台很多都是会员制,所以不同位置需要布点,让会员共享;另外,地段、楼宇的好坏、装修是否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以及服务能否得到初创企业的青睐,这些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