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5月银行理财创十年最大降幅

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施加的层层“紧箍咒”正在显效。

新华社援引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副局长刘志清提供的数据称,5月银行理财余额为28.4万亿元,环比净下降1.6万亿。这是2007年以来银行理财规模降幅第二次超过1万亿,上一次是在2014年6月(下降1.31万亿)。理财同比增速更是跌至9.0%,罕见进入“个位数时代”。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称,这可能与监管显效和银行理财新发行规模下降两重因素有关。


华创证券固收分析师吉灵浩提到了同业理财收缩,“按照去年的数据,一般个人、机构客户、私人银行、同业理财规模分别增长了1.82万亿、0.32万亿、0.42万亿和2.99万亿。这里面只有同业理财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理财增量2.77万亿,同业理财的占比高达71%。Wind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新发行的理财产品中,超80%的期限在9个月以内。也就是说,当时的同业理财增量已陆续到期。理财大幅下降,或是同业理财到期未续所导致。

而资产端收益低、资金端成本高也使得金融机构压缩同业规模。

在天风证券固收分析师孙彬彬、唐笑天看来,表外理财余额增速是“去杠杆”的重要目标之一,其跌至贷款增速之下,验证了“去杠杆初见效果”的表述,监管进一步加压的内在要求也随之而转弱,有利于市场预期的稳定。

两位分析师还认为,表外理财增速下降也使得银行体系广义信贷增速明显下降,从而二季度MPA考核压力也会下降,有利于缓和季末非银资金面。


新现象

当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商业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与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出现了明显背离,前者持续上升,而后者则明显下降。


对此,招商证券固收研究员徐寒飞认为,理财升,同业降,两者之间的利率走势“看似矛盾”,其实合理,理财预期收益率的反弹并不代表银行负债端紧张会持续,只是“滞后效应”叠加“均值回复”,以及季末银行规模考核的短期压力而已:

1)理财和同业存单之间的利差关系正在回归正常。如图1所示,2014年以来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一直低于理财预期收益率,而且理财预期收益率“滞后”于同业存单利率。2016年四季度开始同业存单利率受到“微观去杠杆”和“宏观去杠杆”的双重影响,出现大幅反弹直至超过理财预期收益率。6月份开始,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出现明显下降,而理财预期收益率的反弹,既是前期同业存单利率大幅反弹的“滞后”反应,也是在修复两者之间“倒挂”的异常关系。

2)季末商业银行理财规模的压力不小。2017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同业理财受到同业负债的压力而出现明显放缓,那么半年末银行理财规模考核目标的压力很可能转移到零售理财端,这也是最近几周理财预期收益率大幅回升的背后原因。预计跨季之后,理财规模的压力会大幅减轻,从而会使得理财预期收益率再次出现下降。

3)从理财和同业存单的平均利差来看,同业存单利率很可能下降至4%附近。平均来看,理财预期收益率比同业存单利率高70bp左右,即使理财预期收益率回升至4.7%附近(最新的数据在4.6%),两者之间的利差恢复到正常水平,同业存单利率将下行至4.0%。考虑到跨季之后理财预期收益率很可能再次下行至4.5%以下,同业存单利率跌至4%的概率其实不低。

徐寒飞预计,跨季之后应该会跟随同业存单利率下行而出现明显下行,理财利率将下降至4.5%以下,同业存单利率则很可能继续下行至4%附近。

WannaCry惨剧重演 勒索病毒横扫欧美 比特币遭殃

从企业巨头到政府机关,一场肆虐欧美多国的网络攻击正在重演上月WannCry酿成的惨剧,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一度大跌。

北京时间6月27日晚英美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最大石油企业Rosneft等超过80家俄罗斯和乌克兰公司遭到网络袭击,黑客向能源和交通公司、银行业和国家机构等植入病毒病封锁电脑,相关用户被要求支付300美元的加密式数字货币以解锁电脑。


而后乌克兰副总理Rozenko表示,政府电脑网络因大规模网络攻击而瘫痪。媒体称,俄罗斯和乌克兰受害最大,丹麦船运巨头马士基、英国广告公司WPP、挪威国家安全机构、乌克兰的央行、政府和机场、西班牙的企业都惨遭上述黑客攻击。

马士基旗下集装箱码头公司APM Terminals此后宣布,旗下多个码头都出现系统问题,包括在纽约港、美国东海岸最大港口新泽西以及欧洲最大港口荷兰鹿特丹的码头。鉴于“影响系统的程度”,该司在纽约和新泽西的码头周二后半日将关闭。


路透报道称,多家机构研究人员确认,此次攻击来自名为Petya的勒索病毒。《福布斯》报道称,研究人员猜测,也可能源自类似Petya的全新形式勒索病毒NotPetya。网络专家认为,NotPetya有些破坏力比WannaCry更致命,比如它会从内存或者本地文件系统里提取密码。

芬兰网络安全公司F-Secure的首席研究官Mikko Hypponen评价,这次攻击“像是WannCry重演”,很可能和上月肆虐全球的WannaCry一样,黑客盗取了原本属于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网络攻击武器。

Hypponen说,“杀戮没有开关”,它会持续整晚、持续到明年,持续一些年。


随着勒索病毒攻击愈演愈烈,数字货币再度重挫。北京时间6月27日22点15分左右,比特币兑美元跌至2287.20的日内最低点,跌幅超过5.3%。以太币也一度跌逾5%。但在28日零点过后刷新低位至2273后,比特币开始反弹,截至更新涨逾0.4%。


本周一美股交易时段,数字货币已经惨遭血洗。CoinDesk数据显示,在周一美股交易时段,比特币价格从日高2654美元跌至日低2296美元,盘中深跌348美元或15%,或创2015年1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最受关注、被市场寄予厚望的以太币日低跌破240美元至237.85美元,单日跌幅深达23.6%。莱特币跌13.71%不足40美元。

数字货币价格暴跌的同时,美国科技股走弱。本周一纳指收跌0.29%,四大科技股FANG——Facebook、亚马逊、奈飞和谷歌下挫逾1.5%,与比特币价格走势贴合。周二纳指低开,截至更新,纳指收盘重挫1.6%。

京东、陌陌大跌超5% 欧元涨至10个月新高 油价四连涨

医改投票推迟,美股下跌,科技股遭抛售。标普下跌0.8%,道指跌近百点,纳指大跌1.6%。中概股多下挫,陌陌大跌近6%,京东跌超5%。美元大跌,油价四连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二下调了美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原因是他们不再对达成特朗普的经济目标抱有希望。而就在两周前,该组织今年第二次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在美国年度经济展望报告中,IMF将美国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由2.3%下调至2.1%,将2018年经济增长预期由2.5%下调至2.1%。

IMF给出的下调理由是,考虑到政策的不确定性,需要去除一部分先前假设的刺激因素,这包括特朗普承诺的税改和更多的基建支出。美国经济增速今年可能达不到总统特朗普承诺的3%。

美联储主席耶伦周二同英国社会科学院(British Academy)主席尼古拉斯·斯特恩(Lord Nicholas Stern)就全球经济事务进行座谈,再次肯定了金融和银行体系安全度大幅提高,重申了美联储的政策目标,并大胆预言在我们有生之年不会重演2008年的金融危机。


耶伦大胆断言,正是由于美国金融系统在美联储的帮助下趋于稳健,“我希望在我们有生之年不会重演类似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我也不相信我们会遇到”。她认为,美联储在危机后果断出手,才确保了危机的后果没有像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那样严重。


科技股领跌 美股集体下挫

标普500指数收跌19.68点,跌幅0.81%,创最近六周最大单日跌幅,报2419.69点,其中能源指数跌0.17%。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跌98.20点,跌幅0.46%,报21311.35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跌100.53点,跌幅1.61%,报6146.62点,其中生物科技指数跌2.8%。


罗素2000指数收跌0.93%,报1403.52点。恐慌指数VIX收涨12.12%,报11.10。

中概股多下挫,陌陌大跌近6%,京东跌超5%。

美联储副主席费希尔今日表示,股市估值接近历史高点。而旧金山联储主席John Williams今日表示:“市场上存在着定价至完美的态度,股市的上涨可能后继乏力。” 

欧股方面,富时泛欧绩优300指数收跌0.70%,报1519.13点。

欧洲STOXX 600指数收跌0.79%,报385.98点,但其中银行价格指数收涨0.79%、基础资源价格指数收涨1.73%。

德国DAX 30指数收跌0.78%,报12671.02点。法国CAC 40指数收跌0.70%,报5258.58点。英国富时指数收跌0.17%,报7434.36点。


油价四连涨 金价微跌

WTI 8月原油期货收涨0.86美元,涨幅1.98%,报44.24美元/桶。布伦特8月原油期货收涨0.82美元,涨幅1.79%,报46.65美元/桶。

COMEX 8月黄金期货收涨0.50美元,涨幅不到0.05%,报1246.90美元/盎司。


欧元大涨 美元指数跌至两周低位

欧元今日大涨,全天上涨1.5%,至1.1348,创下去年8月以来的新高。美元指数下跌至两周低位,全天下跌1.1%,而美元兑日元小幅上涨0.2%,至112.07。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今日(6月27日)在葡萄牙Sintra的央行论坛上表示,对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前景的评估可以总结为如下三条信息:

对货币政策的效果和传导过程抱有信心。目前,所有迹象都表明欧元区的复苏步伐正在加强,且范围正在扩大,通缩因素已被通货再膨胀因素所取代。虽然仍然存在抑制通胀的因素,但目前主要是临时因素,央行通常可以将其忽略。

仍然需要很大程度的货币宽松,才能让通胀动能持久、自我持续。因此,为了确保通胀回归我们的目标,我们需要在货币政策上持之以恒。

最后,我们需要保持审慎。随着经济的复苏,在调整政策参数时,我们需要逐步进行,以确保在不确定性萦绕的情况下,刺激伴随着经济的复苏。

美债收益率曲线趋平

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涨至2.200%。

10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大涨11个基点,至0.36%的一个月高位。

3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至2.743%。两年期美债收益率涨至1.369%。五年期美债收益率涨至1.813%。

两年期/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差收窄至76.80个基点,创2016年9月2日以来最小。五年期/30年期美债收益率差一度跌至92.70个基点,创2007年后期以来最小。

叹BAT时代的逝去:百度如何从“玩家”到“看客”


01


外媒评出了人类新七大奇迹,分别是七个科技股:苹果、谷歌、亚马逊、微软、Facebook、阿里巴巴、腾讯。


转发了这个新闻后,立马有人回复:怎么不见我大百度呢?


是啊,怎么没有百度?怎么能没有百度呢?


这些外媒怎么这么不懂事,这么不了解中国国情,难道不知道在我们大中国,BAT是个组合,是个超级组合吗?


这些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大戏已经浓缩成了一个斗地主的牌局。阿里、腾讯、百度这三家在万众瞩目之下在台上斗地主,每一局都斗的很激烈,家家都有好几炸。其他人根本上不了桌,或者说不敢上桌与这三家斗,于是,大家都只剩下买马的份儿。


现在,这些老外,生生的要把BAT这个组合拆散,不让这仨斗地主了,然后要与苹果、谷歌、亚马逊、微软、Facebook一起,重新搞个「七姐妹」的组合,这,让百度情何以堪?


歪果仁啊,长点心吧!


02


冷静下来,我们发现,这个斗地主的局,百度叫地主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总是「不叫」,总是「过」,大部分的时候,做个安静的「农民」。


而另外那俩哥们,却叫的很欢,很激烈。


去年9月6日,腾讯以约合2624亿美元的市值,成为亚洲最高市值的上市公司,当时被刷屏冠以「赶超中移动」。短短10天后,9月16日, 阿里巴巴集团 以约2664.13亿美元的市值超过腾讯,变身市值最高的亚洲上市公司。


这俩哥们叫牌叫的这么大,一时间,关于这两家中国互联网巨头强劲的市值增长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关注。


从那之后,腾讯和阿里交替叫地主,叫地主的注码交替登顶亚洲,你来我往,很是热闹。


这倒便宜了那些围观地主局的媒体们,这是多好的素材啊,盯着股价即可,一旦发现A超了T,或者T超了A,立马就可以发条新闻,标题都是现成的,《反超阿里,腾讯市值重夺亚洲第一》,下次发文章时,只需把二者位置换一下即可,而且这样的新闻,通常十天半个月就可以发一次。


至于文章内容,也可以随便就找个原因,比如最近的腾讯登顶,很简单,帽子扣在《王者荣耀》身上,准没错。


忽然间,发现这个剧情很像我最近看的《白鹿原》,也是白鹿两家交替叫地主,交替登顶。要么是父一辈的事儿,白嘉轩当了族长,白家登顶;鹿子霖当了乡约,鹿家再登顶。要么就是子一辈的事儿,鹿兆鹏当了小学校长,鹿家登顶;白孝文当了营长,白家重登顶。


百度为什么不叫地主呢?叫不起呗,看看市值,只有阿里和腾讯的六分之一。


再看看收入,百度也被那哥俩甩开了。


腾讯2016年年报显示,2016年腾讯收入1519.38亿元(219.03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48%。阿里巴巴2016年的营收达到1438.78亿元(209.17亿美元),紧追腾讯之后。百度2016年营收为705.49亿元(102.56亿美元)。


2016年,腾讯靠游戏、广告和增值服务盈利561亿元。最赚钱的阿里巴巴2016年取得681亿元营业利润。电商仍是它主要的收入来源。百度的2016年过的并不平静。因为医疗丑闻,百度广告撞上天花板,以往习惯的小修小补这次也解决不了问题了。去年它只取得100亿元营业利润,其中营收只增长6%,利润却跌了15%。


三家公司里腾讯是收入最高的,阿里是利润最多的。而百度呢?员工人数是最多的。截至2016年一季度,百度共有4.35万名员工,比阿里、腾讯分别多了7千和1.2万人。


不得不承认,BAT的地主局,已经变成了AT的二人转了。百度,已经从台上的一名斗地主选手,沦落为台下的一名二人转看客。


03


之前,京东有人私下找我商量过,是否可以把BAT的B拿下,然后把J补上去,打造一个新的概念「JAT」?


此一时,彼一时,今天的京东,已经无限逼近百度了。


美东时间6月23日收盘,京东股价上涨3.92%,报42.95美元,相比一年前大涨了100%,市值达到609亿美元;百度如今市值约为615亿美元。两者的市值差距仅剩6亿美元,换算成涨幅也只剩1%。


如果不出意外,京东市值超过百度,也就是迟早的事。相信真正超过的那一天,朋友圈一定会刷爆屏的。


现在的百度,与其说是第一阵营的老三,还不如说是第二阵营的老大,因为后面的京东、蚂蚁金服,甚至网易啥的,都离他不远了。


顺带说一下,短期看,BAT之后,江湖再无XAT,包括JAT在内。因为X们和AT不在一个量级。


BAT之后,江湖就只剩下AT的传说了。


04


百度怎么就掉队了呢?我觉得主要原因是三点:


第一点原因:打法。牌局打法可以看出一个公司的打法。打法即战略。


我有个陈姓哥们,斗地主的打法自成一派。他当地主的话,手里如果有两王,只要你开场拿2顶一下,他立马就拆了。


斗地主的牌局中,百度和这个陈姓哥们有一拼。IT企业中,百度和微软有一拼。微软是对互联网时代慢了半拍,百度是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反应迟钝。


10年前,我曾经把互联网时代的盖茨比作了三国时期的袁绍。因为老感觉微软在互联网战略上总是慢半拍,一提到慢半拍就自然的想到了袁绍。


2007年4月20日,北京大学百年讲坛,比尔·盖茨正在演讲。西装革履的王开源突然冲上讲台,手中举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FreeSoftware,OpenSource」,然后大声叫着「自由、开源」。受到了惊扰的盖茨,换了一个抱胸的姿势——从心理学上看,这是一种带有防备心理的姿势。


李彦宏的移动互联网战略就像北京大学百年讲坛里受到王开源同志惊吓得那个比尔·盖茨一样,总是「一个抱胸的姿势」。互联网领域的比尔·盖茨,是一个防守者的角色;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李彦宏,也是一个防守者的角色。这个角色,注定了比尔·盖茨啊李彦宏啊,都像三国时期的袁绍一样,总是慢半拍。


2012年6月1日,一年一度的百度联盟峰会在湖南省张家界举办。这个活动上,我有幸见证了李彦宏的「移动互联网酒驾论」——


「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大手笔地投入移动互联网,很像酒驾的情况,很刺激也很危险。每个人都觉得很兴奋,但是没有想到挣钱很难。」李彦宏指出,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好的盈利模式,移动互联网的这种状况也让业内人士想起PC互联网曾经经历的泡沫时代。


酒驾论的抛出,说明在那个时候,李彦宏的心里,对移动互联网是很不以为然的。


这个论调不出意外地遭受了广泛质疑,再加上腾讯和阿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动作频频。腾讯的微信势头越来越猛,阿里频频出手, 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18%的股份, 2.94亿美元购入高德28%的股份……


百度终于急了。


谨慎如我那陈姓哥们,只要输急眼,也会冒进,冒然扔出王炸。


酒驾论一年后,百度悍然出手,扔出王炸,全资收购网龙旗下91无线业务,购买总价为19亿美元。


当时的我,惊呆了。当是时,创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并购案的交易金额记录。甚至就在百度收购前三个月,91无线还曾引入一轮投资者,其时估值才3.5亿美元。3个月后,估值就从3.5亿美金跳到了19亿美金。


然后呢?到了今年3月,91无线的业务加上多酷游戏,被百度以12亿人民币的价格甩卖了。19美金的91无线,再加上手游业务,加起来只卖了12亿人民币……


4年前收购91时,我震惊了;今年甩卖时,我笑了,莫名的喜感啊!


O2O则是百度贸然扔出的另一个王炸。


2015年6月底的某天早上,李彦宏在早饭后,「我看了眼账户,还有五百亿,我打算先拿二百亿,支持下糯米。」


「大土豪」李彦宏一出手就砸出200亿的有钱任性范儿,顿时刷爆了朋友圈。


两年后,李彦宏重注押下的O2O已经与排名前两位的美团和饿了么的差距,越来越大,已经在卖身的边缘。


O2O,是一个百度一开始就不该做的业务。早卖早解脱。


地主局里,百度是一个保守型的玩家,属于经常把俩王拆开的那种。长期保守,战绩就有可能不佳。长期不佳且对手发挥超常的话,打牌就会上头,就会乱炸。没乱炸一次,自己都多输一倍,对手就多赢一番。


05


第二点原因:牌品。牌品可以看出人品,也可以看出一个公司的价值观。


中国人有本命年不顺的传统说法。2016年,是李彦宏的本命年,这个传统说法在李彦宏身上应验了。


这一年,李彦宏过的相当不平静。开年就是卖贴吧事件,1月9日,有网友发帖称百度贴吧的血友病吧被卖,原吧主遭撤换,接着又传出「百度40%热门疾病吧已经被卖给医疗机构」的消息,由此掀起舆论风暴。


四个月后的「魏则西事件」,更是把百度推向了风口浪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1岁学生魏则西因滑膜肉瘤病逝,由网信办组成的调查组所认为的,百度客观上对魏则西选择就医产生了影响。


读大学时,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有洁癖,当时常常不能理解。读完四年,他的洁癖轻了很多,因为他同宿舍的另外三个兄弟实在是太不讲卫生了。这是生活洁癖,有人还有道德洁癖。到了互联网时代,有道德洁癖的人似乎多了很多。但我深深怀疑,不少有道德洁癖的网友,仅仅是个键盘侠。


我没有道德洁癖。如果有,在当下的中国,也会慢慢减轻的,慢慢自愈的。一如我那个睡在上铺的兄弟。所以,我不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指点江山,去粪土他人。


所以,我不会要求一个公司一味的为了社会责任而放弃商业化。一家商业公司,要为谁负责?为员工?为客户?为社会?排在第一位的,不是这些,是资本。如果这个第一位不存在,其他的负责都是扯淡。


全球第一大互联网公司是Google, 「不作恶」(Don’t be evil)曾是它的核心价值观。不过在Google正式更名为「Alphabet」之后,「不作恶」也随着老Google一同离去,取而代之的则是「做正确的事」。「不作恶」的行为准则形成于1999年。当时,在一些商业人士加盟技术驱动的谷歌之后,谷歌创始人之一阿米特·帕特尔(Amit Patel)和其它一些早期员工都持抵制的态度。「不作恶」标志着谷歌渴望成为一家与众不同的公司。


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是亚马逊,其CEO贝佐斯在普林斯顿大学2010年毕业典礼上,做过一场题为「善良比聪明更重要」的演讲:相比天赋,每个人做出的选择才是至关重要的,有时候,我们需要去做出艰难的抉择,而这时候我们必须去追随自己内心的热情。


「不作恶」和「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其实就是Google和亚马逊心中的那个「度」,有了这个度,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赚什么钱,不该赚什么钱,就有了评判标准。


百度的名字里有个「度」字,价值观这件事说简单了,其实也就是个「度」字。


06


第三点原因:内部管理问题。


不管是斗地主,还是德扑,比手牌质量更重要的是情绪管理。该不该叫牌?该不该炸?该不该All In?该不该Fold牌?


打牌时的情绪管理,到企业身上,就是内部管理问题。


无论是李明远,还是王湛的事,都让人痛心疾首。但PPT的事儿也能发生,就多少有点无厘头。


百度有个用户体验部,用户体验部有个总监叫刘超,他参加了一个活动叫2016年国际体验设计大会。也许之前你根本没听说过这个部门,这个人和这个活动,不过三者叠加,开创了一个记录:刘超成为首个因为公开演讲太LOW而遭除名的百度高管。


PPT这样莫名喜感的事儿,最近还竟然又发生了一次,那就是百度新任总裁陆奇,演讲中不仅把李彦宏革命领袖化,甚至一页PPT就出现了三处错误。


内部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李彦宏的王子范和百度的国企范。


可以说,百度成也李彦宏的王子范,败也李彦宏的王子范。刚回国创业时,李彦宏是典型的硅谷王子范。在北大资源楼初创时,李彦宏就仿照硅谷做派,自由工作时间,可以穿拖鞋,甚至可以带宠物,唯一不可以的是不能带猫,因为李彦宏有「猫过敏」症。那时,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猫过敏」这个词。


李彦宏的这个范,让百度在早期坚决的学习Google,从而成为BAT中发展最快的公司,早期也最为辉煌。然而这个范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给员工最大的自由度,只要结果,KPI负责制。在中国这样的国情下,王子只会越来越高冷,公司只会越来越国企化。李彦宏听到的就只有好话奉承话,收到的也只有员工的数据,没有员工的思想了。


07


对待百度,我的心情很复杂。


认识李彦宏很早,包括他的太太马东敏。记得第一次见马东敏是在中关村的一家电影院,百度组织的观影活动,我俩座位紧挨着。我说我也是山西人,她说她不喜欢山西,然后说了三四条理由。


虽然马东敏不喜欢山西,但并不妨碍我作为一个山西同乡对李彦宏的好感,对百度的好感。


早年间的百度,完全配得上这种好感。


早年间,我们经常如此说BAT——三个公司是三种驱动类型:百度是技术驱动,阿里是商业驱动,腾讯是产品驱动。那时候,每一个互联网从业者,每一个圈内人,自然而然的喜欢技术驱动型的公司,因此,百度也就得到了更多人的喜欢。


诸如我,一开始,BAT这三家公司,我更看好的是百度。当然,这里面也有Google的原因,我是Google的死忠粉,更因为Google的地位。


中国排名前三的互联网公司BAT,分别主业做的是搜索、电商、社交的业务。美国排名前三的Google、亚马逊、Facebook,主业分别也是这三个。偶然之中有着必然。


中美两国,排名前三的互联网公司主业虽然一样,但排序则完全不同。


Google排第一的时候,一度我们以为那就是百度的未来。


早年间,百度的美誉度也是最高的。


那时候,腾讯和阿里承担的骂名,远远高于百度。腾讯常年被人揪住「游戏」的小辫子,想揪的时候,就被人拿出来揪一揪。后来甚至还因为「一直在抄袭,从未被超越」得罪了全行业,《计算机世界》的封面报道「狗日的腾讯」和后来的3Q大战,是两个高潮。


阿里则更痛苦,如果说「游戏」是腾讯的小辫子的话,「假货」则是阿里这个武林绝顶高手的命门,时不时被人来捅一捅。不仅中国人捅,歪果仁闲着没事时,也常去捅一捅。


现在的百度,已经从名誉最好,变成了名誉最差。


08


能看着这三家公司从0到1,在从1到100,到1000,到后面无数个零,从成为「BAT」,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我是幸运的。


今天,当TA依旧牛B,B已经不再牛B,BAT时代要变成AT时代的时候,经历的越久者,伤感越甚。


别了,那个BAT的时代;别了,那些白衣飘飘的年华。

蚂蚁金服向金融机构开放AI能力 推出“定损宝”技术

中环资产谭新强:不迷信“逢7必乱” 新一轮危机或始于沙特

“下一轮金融危机可能出现在三四年后,沙特阿美可能就是催化剂。”

近日,香港中环资产投资行政总裁谭新强在北京出席宜信财富首届资本市场投资论坛,会议间隙接受华尔街见闻独家专访时做出上述预测。

市场开始闪现“逢7必乱”的声音——1987年欧日股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谭新强对华尔街见闻表示,他并不相信所谓的数字迷信。


他认为,如果有新一轮金融危机,也许会发生在三四年后。沙特阿美石油公司(Saudi Aramco)可能是最关键的催化剂。

据了解,沙特阿美曾长年占据全球石油企业排名榜首,不仅独揽了沙特境内石油资源,所控制的石油储量占全球已探明总量15%,而且还拥有自己的行政系统、电台、机场、港口、甚至治安部队。

最为重要的是,今年年初以来沙特阿美正在筹划IPO。

“两个月前沙特王室带着上千随从和黄金电梯出访,他们就是为了圈1000亿美元。这说明沙特长远并不看好石油价格,否则就不会IPO。”他如此说道,“他们担忧新能源电动车玩真的了。IPO后在加上锁定期,油价很有可能跌到20美元/桶。”


在后危机时代,沙特对石油的“看淡”或激起更大涟漪。谭新强认为,如果中国和美国利率依然很低,过去三轮QE边际效应越来越小,通缩危机就近在咫尺。

“十年前,我们只是勉强把病人从金融海啸中拖出来!”


中国要开始打破刚兑

对于全球投资环境的影响因素,谭新强认为加息已在意料之中,但美国缩表将产生蝴蝶效应——“美联储打一个喷嚏,全球某一个角落就会得肺炎”。

美联储缩减自身资产负债表规模的“减肥”行动,就是为了挤出金融危机后所加注的水分。“今年已经看到一些国家股市、货币莫名其妙跌下来,比如新加坡印度等国有个别公司股价暴跌,如Noble, Reliance Communications. 巴西是整个市场下跌。”

另一大影响因素是中国债务与影子银行风险。他在本届宜信财富投资论坛发言中指出,中国要担心债务增长,银行的理财产品是没有评级,蕴含的风险非常大。“中国要开始打破刚兑,影子银行加上万能险和信托的总规模已是美联储的两倍半!”

此外,他还提到了安邦、海航、恒大和万达等企业的负债问题。

“中央负债率比较低,可以勉强处理一下。如果子弹乱飞的时候,最后哪一个会受伤躺下来谁都不知道。”谭新强对华尔街见闻如是说。


韩国成为新中东

针对未来的投资机会,他说:“过去100年最重要资源是石油,未来一百年最重要资源将是数据。”

在他看来,现在已不是一个小伙在屋内用Facebook就能赚到成百上千亿的阶段了,早已过了饱和点。

“现在是硬件突破阶段,包括各种LED屏、GPU以及芯片内存。特别是芯片,过去人们认为是大众商品,有周期性强。盈利不稳定、估值低的劣势。”

他提醒道,当今韩国生产全球80% DRAM(动态随机存取内存),过半NAND(闪存)产能。相比来看,中东石油产量的全球占比仅为三分之一。

“韩国已经是新中东,兵家必争之地。”

他坦言,韩国最担心中国参加这场技术竞赛,比如全球生产半导体的公司寥寥几家,出口到中国受到严厉限制,中国进口起码要落后两代。“因此,中国与韩国关系非常微妙,不仅是朝鲜问题这么简单!”

访谈最后,他说科技投资圈的“狼牙帮”(即FAANG ,包括facebook、苹果、亚马逊、Netflix和谷歌)已露出疲态。他发明了SWANNS——“白天鹅群”,包括三星、 西部数据、阿里巴巴、任天堂、英伟达及软银,这些公司将引领者未来投资新风向。

央行的央行:全球经济仍面临这四大威胁

素有“央行的央行”之称的国际清算银行(BIS)近日发布了其第87份年度全球经济报告,一改以往的悲观论调,该银行称近期全球经济出现明显反弹迹象,预计全球GDP很快就将复苏至长期平均水平。


这是BIS近几年来最为乐观的报告,但其很快对当前经济反弹的持续性表示了担忧,并提出了四个中期内可能威胁全球经济增长的风险:

1. 通胀突然大幅攀升可能迫使央行超预期收紧货币政策,进而扑灭经济增长势头;

2. 紧缩周期可能加剧金融压力,引发严重的泡沫破裂;

3. 消费可能在负债压力之下走弱,而投资增长无法抵消消费走软的影响;

4.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可能对全球经济秩序带来挑战,进而削弱全球经济强度。

BIS解释道:“收紧政策可能触发又或加剧某些较脆弱国家的金融泡沫破裂。特别是当政策利率走高与债券利率回调、美元升值同时发生的时候,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在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急剧扩张的美元计价债券将令局面变得尤为脆弱。”


在2009年到2016年,美国以外市场向非银行机构发行的美元计价债券(BIS用以衡量全球流动性的一个关键指标)激增了50%至10.5万亿美元,在新兴市场国家,这种类型债券数量翻倍,达到3.6万亿美元。

此外,如下图所示,全球债务水平已经上升至历史高点,一旦美联储加息节奏过快,债务金字塔有可能在债务偿还成本飙涨中崩溃。


BIS表示,由于债务在GDP中占比持续上升,全球经济对利率走高十分敏感,这将使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变得更为复杂。此外,倒退到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引发金融压力,拉高通胀,而一旦突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又或者经济增速再度放缓,则会进一步激发贸易保护主义。

BIS估计,如果美国向中国或者墨西哥增收10%的关税,美国的劳动力成本需要下降约6%以弥补较高的进口成本。这意味着一旦全球化潮流倒退,工资将下滑,而这可能引发政治动荡。


BIS最初创办的目的是为了处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赔偿支付及其有关的清算等业务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结算机构,该行的宗旨也逐渐转变为促进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为国际金融业务提供便利,并接受委托或作为代理人办理国际清算业务等。

作为全球化的产物,BIS表示,无论是正式的统计证据,还是随意的观察结果都显示全球化一直以来是支持世界经济增长和更高生活水平的主要力量。


尽管认为货币政策收紧可能威胁全球经济增长,BIS依然督促政策制定者利用当前经济改善的优势,加速货币政策正常化,逐步收回量化宽松以及并改变低利率环境。BIS称,如果低通胀诱使各国推迟采取行动,意味着最终利率需要更快、更多地上调,这可能导致已经习惯于廉价资金的市场陷入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