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 这是高盛给出的“新漂亮50”名单

新经济、新常态、2025中国制造、无现金社会……这些“潮语”勾勒出中国经济的一幅新图景,投资热点也出现变化。

高盛认为,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的阶段,AI、智能物流和电动汽车等科技迅猛发展,民众未来的生活方式可能重塑,这也可能会对全球股市的投资产生重大影响。但是,从行业等角度来看,目前仍没有适合“中国新经济”的投资框架与组合。

为此,高盛从18个子行业中选出了50只股票,称之为“新漂亮50”,这些股票能够提供的每日流动性达到4.7亿美元,2017-2019年EPS复合增长率达到23%,2018年P/E将达到19倍,PEG为0.9。

高盛指出,这份名单不仅考虑到了公司的历史和预期增长率,还将技术含量/IP、商业模式、现金回报等因素考虑在内,这些都将与未来的盈利增长、盈利能力以及回报相关。

在高盛的这份“新漂亮50”名单中,BAT市值合计最高,所占比重达到26%,若剔除BAT,与软件信息服务有关的公司包括7家,总市值约占9%。属于家电行业的公司共计3家,合计市值占比11%;保险行业的公司有4家,合计市值占比16%;制药行业公司共计4家,合计市值占比3%;物流公司共有3家,合计市值占比2%。

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 这是高盛给出的“新漂亮50”名单

以下为高盛“新旧中国”指数近年来走势。不难发现,“漂亮50”的表现明显优于其他指数。

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 这是高盛给出的“新漂亮50”名单

在“新的中国”指数中,科技行业权重最大,高达49%,接近一半,其次为消费行业,权重为21%,权重最低的行业为金融业,仅为7%。而在“旧的中国”指数中,权重最大的为金融行业(25%),其次为工业(19%),科技行业权重极低,仅为2%。

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 这是高盛给出的“新漂亮50”名单

以下为高盛推出的“新漂亮50”名单,由华尔街见闻汉化制表。

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 这是高盛给出的“新漂亮50”名单

上海家化控股股东发起部分要约收购 平安持股或超37%

腾讯财经10月12日——继2016年下半年多次增持上海家化(600315.SH)之后,由中国平安世纪控制的家化集团计划采取部分要约收购的备选方案。

10月12日,上海家化公告称,10月11日,上市公司接到控股股东上海家化(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家化集团”)通知,经审慎研究,上市公司决定采取备选方案,即由家化集团向除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惠盛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惠盛实业”)、上海太富祥尔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太富祥尔”)以外的上海家化股东发起部分要约收购。

选取此方案的背景是,经相关方就多套方案进行论证及决策,原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资产或股权收购方案作为方案之一, 由于交易相关方在短时间内未能达成共识,故经内部程序决策不予实施。

至于家化集团为何计划向除特定股东之外的其他股东发起部分要约收购,上海家化相关负责人向腾讯财经表示,家化集团对上海家化所在行业的前景长期看好,为了进一步提高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巩固控股股东地位,有效促进上市公司稳定发展,故计划采访此方案。


所谓部分要约收购,指的是向被收购公司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部分股份的要约。但依据《证券法》和《收购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预定收购股权比例应不低于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

上海家化半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家化集团持有上海家化27.09%股份,若加上不低于5%的预定收购股权比例,届时家化集团所持上海家化股份占比为32.09%,持股超过30%,触发强制全面要约收购的相关条件。

家化集团的全资控股股东为上海平浦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平浦投资”)。而平浦投资为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全资设立,控股股东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平安”)。

但值得注意的是,触发要约收购义务,可以依法定程序和条件履行豁免要约收购义务的申请。如果没有取得豁免,就触发强制要约收购义务,且是全面要约,除非30天之内减持到30%或以下。

同时,依据上海家化半年报,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持股数约为1756.8万股,约占总股本2.61%;太富祥尔持股数约为1022.7万股,占总股本1.52%。另根据2016年年报披露,惠盛实业持有公司约0.8%股本。

而工商资料显示,惠盛实业大股东为家化集团,后者持有前者90%股份。而太富祥尔控股股东亦为中国平安。

作为实际控制方,此次并非是中国平安首次发出要约收购。

上海家化公告显示,2016年8月25日,中国平安实际控制下的家化集团、上海惠盛、太富祥尔以及平安人寿向股东发出以要约方式增持公司股份事项——完成后,其控股比例从29.9974%增至30.0230%。

而对于为何发出此次要约收购,上海家化所披露的收购书显示,由中国平安所实际控制的收购人,一直以来对上海家化所在行业的前景长期看好。“为了进一步整合和优化中国平安旗下的产业资源配置,进一步增强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力,有效促进上市公司稳定发展,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及对社会公众股东的投资回报,收购人将长期持有公司股份。”

而2016年11月29日,上海家化公告,自10月28日首次增持之日起,截至11月29日,家化集团一致行动人平安人寿已累计增持上市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2%。增持后,家化集团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8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7.093%,家化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1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2.025%。

这也就意味着,若此次部分要约收购完成,中国平安所持上海家化股份将至少升至37.025%。

今年17地区提高最低工资 京沪等4地进入2000元大关

中新网10月12日——中新网北京10月12日电2017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地区数量较去年大幅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已有17个地区公布了2017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上海、深圳、天津、北京的月最低工资标准≥2000元。

今年17地区提高最低工资 京沪等4地进入2000元大关

17地区发布2017年最低工资标准。

17地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自10月1日起,吉林、河南、山西、宁夏等多地开始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湖北省近期也宣布,从2017年11月1日起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按区域划分为四档,依次为1750元、1500元、1380元、1250元。

至此,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已有上海、深圳、天津、北京、江苏、山东、吉林、内蒙古、湖北、河南、福建、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湖南、青海等17个地区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

记者注意到,今年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地区数量较去年大幅增加。数据显示,2016年只有9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

今年17地区提高最低工资 京沪等4地进入2000元大关

多地最低工资超过2000元

四地月最低工资标准≥2000元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不同行政区域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

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不断上调,目前,上海、深圳、天津、北京这四个城市的月最低工资标准进入了2000元大关。

其中,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2300元,为全国最高;深圳次之,为2130元;天津月最低工资标准今年是首次突破2000大关,达到2050元;北京月最低工资标准刚好为2000元。

今年17地区提高最低工资 京沪等4地进入2000元大关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各地最低工资“含金量”不一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一)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三)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很多网友会问,最低工资里是否包括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由于上述规定并未明确是否剔除“五险一金”,所以对于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包含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各地规定不尽一致。

有的地方明确包含在内。如,内蒙古明确,最低工资标准中包含: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的个人缴纳部分。

而有的地方明确不包含,因此,这些地方最低工资标准的“含金量”也就更高一些。如,北京、上海明确,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不作为最低工资标准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应按规定另行支付。

今年17地区提高最低工资 京沪等4地进入2000元大关

领到钱的农民工正在清点工资。 

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怎么办?

如果职工发现自己的工资标准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该怎么办呢?

对此,山西省人社厅表示,最低工资标准只是一个保障标准,不是分配标准,不能把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单位工资的发放标准。如果劳动者发现自己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可向“1233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热线或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也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陕西人社厅在通知中要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工会组织,要加强对《陕西省最低工资规定》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确保提供了正常劳动的职工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依法查处用人单位的违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瑞信要做大多头:将谷歌和Facebook目标价上调至华尔街最高

华尔街见闻10月12日——美股的牛市似乎暂时还看不到终点。而在牛市中,投资者更青睐的“FANG”“FAAMG”等高市值、高增长的大型科技股,常常被怀疑是否会有掉头向下的风险。

总有分析师提示资金涌入科技股值得警惕,但这些公司的投资回报显著。今年以来,Alphabet上涨25%,亚马逊上涨32%,Facebook大涨49%,而同期标普500指数涨幅仅14%。

瑞信站定看多行列,该行分析师Stephen Ju将谷歌母公司和Facebook的目标价,提到了华尔街的最高预期水平。

在最新的研报中,瑞信对Alphabet的目标价由1000美元上调至1350美元,比此前华尔街最高的目标价还要高100美元;对Facebook的目标价则由190美元上调至235美元

瑞信同时还上调了亚马逊的目标价,由此前的1100美元提升至1350美元。

Alphabet昨日收于1005.65美元,涨1.81%;Facebook则收于172.74美元,涨0.67%。

瑞信对谷歌的信心来自Youtube,认为Youtube未来依旧有很大的可能为收入做出巨大贡献。看好Facebook则有基本面方面的因素,例如移动端的流量持续增长, Facebook的精准投放提高了CPC(单次点击成本),以及海外广告的收益等。

上调亚马逊的目标价则是基于其收购全食超市后,物流水平会变得更好。“虽然市场一直聚焦亚马逊下调全食的商品价格,但我们认为,亚马逊还是会和竞争对手打服务战。”

瑞信称,全食超市和亚马逊Prime Now两小时送货的范围,重叠程度只有50%,这意味着亚马逊有望在中期再扩大Prime Now的范围,直至匹配起来。

比特币腰斩后暴涨60%,中国下一步发数字货币牌照?

全天候科技10月12日——“比特币王者归来。”

近日比特币价格突破3万,投资人许子敬在朋友圈如此感叹,发了一张最新价格图,刺激的数字让投资者们非常振奋。

比特币刚刚经历了黑色9月,仅半个月时间,就再次冲刺高位,根据火币网的交易行情来看,9月15日监管消息出台,比特币价格跌至16827元,此后不断反弹,10月10日,比特币价格达到31261.73元的高位,11日,价格在3万元左右徘徊。

在疯狂的涨势面前,不少9月割肉离场的投资者们继续围观,比特币、以太币,以及ICO代币的场外交易依然活跃,从国内ICO圈离场的资金,出现了重返比特币市场的趋势。

这场迷局中,一面是人性的贪婪,另一面是无法阻挡的技术脚步。

数字加密货币被认为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在更先进的数字货币替代它之前,作为首个数字加密货币,比特币可能还维持长时间的热度。

迷局背后,关于比特币交易所发放牌照的传闻层出不穷。比特币能火多久?各国央行何时推出数字货币?这场投资赛跑还在继续。


场外交易依然活跃

国内交易所陆续关闭,但交易一直在进行中。

投资人刘冠洲从2015年开始投资比特币,去年开始投资ICO,到现在共获得30倍收益。8月,套现了大部分ICO资产后,他重仓持有比特币,并加入了一家ICO平台工作,随后经历了监管政策出台、市场暴跌、交易平台关闭,他的心情像过山车一样,迷茫和犹豫之后,他依然持有比特币,之后的暴跌和反弹并未影响他的收益。

9月,他在ICO平台负责退币工作,把投资人封锁在平台的比特币、以太币一一退还回去,在连续多日的加班之后,退币告一段落。

“可能我们创始人有新的工作计划,所以没有遣散我们,团队都在,工资正常发放,目前大家还在观察市场,我最近工作太闲,准备考个私募从业资格证。”刘冠洲告诉全天候科技。

在刘冠洲看来,比特币的位置无法被替代。

相较于强势上涨的比特币,以太币以及各类ICO代币则大势已去。9月,以太币在火币网的价格一度跌到1451元,现在平稳回升到1900元的位置,相较于8月中旬2450元的最高价格,反弹幅度远远不如比特币。

他认为:以太币价格受ICO行情影响太大,国内ICO平台关闭,大量中国参与者退出,未来ICO项目涌入海外,在海外交易所买卖,需要用户认证海外身份,现在参与交易的都是拥有海外身份的高端投资人,以太币价格很难有更大的上涨空间。

暴跌的那段时间,不少炒币者纷纷割肉,很多人的代币资产一夜归零,巨额亏损让一些参与者声称要“上天台”。而刘冠洲没有卖出手里的代币,一个月之后,他看了看钱包,甚至略有盈利。

“我在8月底以1.8元的价格买入一些VEN,监管出台后,一度跌到0.3元,我觉得它有价值,就没抛,最近在VEN海外交易Liqui所上市,价格涨回到2元,所以还盈利了一些。”刘冠洲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只要没在低位卖,就没有真正亏损。

监管之后,场外交易一直存在。在各个比特币交流群里,有大量收币、卖币的中间人。

刘冠洲尚未注册海外平台,他未来可能选择在场外交易中套现。

“@所有人,国内平台月底即将关闭,兑换RMB渠道将会变得不方便,市场上将很快出现各种场外OTC方式,大家注意资金安全。本群内成员可以随意喊价收购或售卖比特以太等各种币,带上价格和数量,前期为保证安全,建议大家走群主担保。”某比特币交流群不断弹出这样一条信息。

其实比特币交易早期交易就主要依靠场外途径,最早的玩家甚至在淘宝进行买卖,如今交易所取消,场外交易再度活跃。

刘冠洲依然看好比特币,他身边一些在9月离场的朋友们,也开始重新制定投资计划,决定每个月定投比特币。但刘冠洲不再参与ICO,即便收到新项目的白皮书,也不感兴趣。

“9月的经历就是一场梦,好多心惊动魄的回忆,现在似乎已经记不起来了。”从ICO获利、亏损再抽身而出的他,开始备考私募从业资格。


ICO萧条,推高比特币价格?

除了中国,最近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收紧了ICO的窗口: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首次起诉了两家ICO模式公司,瑞士正在对部分ICO案件进行调查,法国监管部门也在忧虑ICO的监管问题。

在亚洲,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正式宣布将禁止通过各种形式的虚拟货币进行筹集资金,虚拟货币交易需要受到严格的控制和监视;香港的加密货币交易所Gatecoin在接受香港金融监管局监管审查后,被香港金融监管机构视为“有价证券”的代币ICO将会被退出交易市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计划制定一部针对数字货币、ICO项目的监管的法律。

因为区块链、数字加密货币被认为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政府对于ICO的禁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抬高了比特币的地位,人们把投资区块链的希望寄托在比特币上,大量从ICO离场的资金重回比特币市场。

背后的大环境是:比特币不断受到国际金融高管的关注。

“为什么公民会持有虚拟货币而不是实物形式的美元、欧元或英镑?因为终有一天,持有虚拟货币会比持有纸币更加简单和安全,尤其是在偏远地区。虚拟货币事实上可以变得更加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最近公开发表上述观点。

当下,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几乎未对现有的法定货币秩序和中央银行构成挑战。拉加德认为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比特币稳定性太差、风险太高、能耗太大,相关技术尚不具备扩展能力,许多虚拟货币对监管者而言都太不透明,部分还遭到了黑客攻击。

这并不意味着比特币没有未来,它需要一个爆发点。

IMF的经验表明,在跨越某个临界点之后,围绕新货币的协调就会迅猛发展,例如塞舌尔的美元化,从2006年的20% 跃升至2008年的60%,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比特币是全球首个数字加密货币,但它能笑到最后吗?

最近,前高盛集团副主席兼数字货币对冲基金BlockTower Capital的联合创始人格茨向媒体表示:当有另一种技术更先进的数字货币出现,比特币和其它加密货币很容易被取代。

“虽然比特币的地位稳固,协议稳定,变动不多,而且其发展基础非常强,但它始终是软件。未来可能会出现技术更厉害的产品,并有机会超越比特币。”格茨说。

这类似于90年代的互联网世界,首先成功的是雅虎,随后被谷歌、Facebook超越。


比特币下一步:发牌照?被央行数字货币取代?

一则新闻近期流传于币圈:国家队将进场,中信可能收购中国比特币,后者是一家比特币交易平台。

全天候科技向业内资深人士求证,其表示:这是炒作,并非真实信息。

不过,关于牌照的传闻一直没有断。国外比特币新闻网站cryptocoinsnews,早先爆料称:中国可能以发放加密货币交易牌照形式重新开放比特币交易。这一消息来自于一个名为“cnledger”的Twitter网友,尚未得到更多消息源证实。

这些猜想并非毫无根据,因为日本政府已经开始发放比特币交易牌照。

日本比特币交易平台Coincheck在9月13日宣布,已经获得日本金融服务局下发的虚拟货币交易所牌照,这是日本下发的第一张比特币交易所牌照,这意味着虚拟货币交易在日本被正规化,此前也有国内的虚拟货币平台表示在国内没有没有发展的空间,希望能去日本申请牌照运营。

日本央行Fintech中心负责人河合祐子早先在上海的区块链峰会中表示:“加密货币在日本还不是法定的货币,只是一个价值转移的工具,我们接受加密货币的存在,但同时也必须要认真对待用户保护以及反洗钱等方面的规定。”

国内是否会发放比特币交易所的牌照,这个很难预测,但是比特币目前全球风行,如果国家完全禁止,未必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互联网金融评论人、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吴伟明律师告诉全天候科技。

同时,各国央行正在研究自己的法定数字货币。

2017年初,中国央行已经在央行数字票据交易平台进行了测试,配合央行数字货币测试的机构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等,法定数字货币被认为是现金(纸币、硬币)支付可能的终结者。

未来如果各国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比特币可能不断被边缘化,但其中有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区块链技术的本质是去中心化的,这也是比特币被大众追捧的原因之一,而央行数字货币必然是中心化的。

“央行的数字货币,如果采用中心化模式发行,那么和现有的纸币体系的差别,仅仅在于表现形式不一样。”吴卫明认为。

在许子敬看来:区块链不止是技术,还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比特币的价值恰恰是去中心的信任体系,政府和央行可能很难控制。

日本政府还在研究是否要要发行数字货币,河合祐子介绍:我不认为我们的社会现在已经接受数字货币,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使用数字货币,可能商业银行的存款会大大减少。

IMF总裁拉加德大胆预言:数字货币可取代美元,虚拟货币可能抢了现有货币和货币政策的生意,影响到这些国家的经济和货币信贷政策,对央行行长而言,最好的应对措施就是继续运行有效的货币政策,同时开明地接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想法和新需求,不应忽视数字货币,而是寻找相应对策。

美元多头小心了 小摩称美国企业“资本回流”规模将远不及预期

华尔街见闻10月12日——摩根大通近日研报指出,希望特朗普税改顺利通过、为美国企业汇回海外囤积的巨额利润打开大门的美元多头,恐怕要大失所望了。

特朗普政府计划对美国企业在海外所得采取免税政策,系效法2005年的国土投资法案(HIA)。若顺利实施,美国企业在海外获利所得将可通过免税渠道回到美国国内,而市场预计这将带来强劲的美元购汇需求。

然而小摩分析师Daniel Hui和Niall O'Connor在10月6日的研报中指出,虽然市场预计可供“回流”的海外资金总额达2.2万亿,但实际涉及美元购汇、“流入”美元品种的资金仅为4560亿美元左右,其他资金要么本来就是美元计价,要么以外汇对冲仓位或非流动性资产的形式存在。

小摩报告中称,即便特朗普总统将共和党高层团结在自己周围,出台一份包含一次性海外利润免税在内的税改方案,对于今年走势颓废的美元来说,起到的提振效果也非常有限。

今年年初以来,美元指数已跌去约8%,上个月更是下滑至2015年1月以来新低。随后出现一波反弹行情,回涨近3%,市场交易者逐步消化税改可能带来的经济刺激预期。


在HIA生效的2005年,在美国企业海外利润一次性免税假期的帮助下,美元指数曾结束连续三年的衰退,迎来大幅反弹。然而小摩认为,这个资本回流的历史经验并不应该被“过度解读”。

企业资金汇回的现实是,实际的外汇流入要远远小于汇回资金的总规模。

The reality of corporate repatriation is that the likely FX flow is much smaller than headlines suggest.

在小摩看来,当年美元的强劲上涨,应当归因于美联储加息期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相关担忧大为减轻,而不是企业海外资本回流。

当然,因此就说特朗普税改会“一事无成”也有些言过其实了。小摩报告指出,下调税率对与总体经济的刺激,将会给美元升值提供更多潜在空间,远超过吸引企业资本回流的效果。

除此之外,报告中小摩还指出美元的升值复苏面临来自欧元的威胁。

随着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步伐进一步展开,与美联储从原先的分歧走向趋同,美元的任何涨势都可能被欧元的上涨所抵消。小摩预计欧元/美元将从目前的1.187左右,涨至2018年9月的1.25。

一大波城投正宣布退出平台……城投信仰变了吗?

华尔街见闻10月12日——最近,一大波城投公司密集宣布退出政府融资平台,这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不少投资者开始担忧,城投信仰是否将随之发生改变。

今年以来,至少有7家城投 “退出政府融资平台”、“不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 。十月伊始,就至少有一家公司退出融资平台。

经华尔街见闻查看,年初至今,退出平台的公司包括库车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3月宣布)、贵港市兴港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5月宣布)、常德市经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7月)、山东省惠民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9月),以及平顶山市发展投资公司(10月)等。

下图为平顶山市发展投资公司的退出公告截图。


从公告发布方来看,有的是地方政府,有的则是公司自身。退出理由不外乎“不存在政府性债务,今后不承担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职能”“公司扩大经营,规范管理,已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市场化运营”。

公司密集退出平台的背后,是近年来发布的文件已经对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做出进一步规范。

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43号文)已经剥离了政府融资职能,2017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50号文)则进一步加强了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管理,要求融资平台公司在境内外举债融资时,应当向债权人主动书面声明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并明确自2015年1月1日起其新增债务依法不属于地方政府债务。


分析认为,近期多家公司的密集退出,与获取融资有关,城投公司与地方政府的相互依赖关系不会出现改变。

天风证券孙彬彬、高志刚团队在研报中解读称,退出平台有何影响,关键要从43号文和50号文来理解:

城投公司运营和融资方式必须规范,这对一部分城投公司业务可能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城投公司与地方政府的相互依赖关系不会就此改变,大多数城投也不可能彻底转型为完全市场化的自负盈亏主体,虽不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但依然离不开政府的各项支持,虽不能直接替政府融资但仍需要为政府办事。

国家发改委PPP专家张宇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发这类公告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第二个可以作为PPP的社会资本方。“目前退出相对密集,在于当前正是2018年棚改贷款操作时点,金融机构给各平台放款时,得按照50号文要求城投公司出相应公告。”

那么,城投信仰是否已经改变?天风证券认为,信仰的关键在于城投模式背后的制度,只要现有制度与发展模式没有根本性改变,城投模式依然有其生命力和价值,对应的,城投债也依然具有配置价值。

天风证券补充称,当然在一系列事件的冲击之下,估值仍然会有所承压,特别是部分地区的城投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