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化教育
文章列表

新科技革命前夜 中国人“吃”的问题该咋办

过了一个农历新年,历史的车轮依然不断向前,科技创新仍是这个时代行进过程中最受瞩目的驱动力。哪怕是人们印象里最“土”的农业,也不得不卷入其中。


而近日出台的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用不小的篇幅聚焦“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事实上,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反复强调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谈及农业,与普通大众息息相关的问题是,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中国农业这一关乎十几亿张嘴吃饭的问题将何去何从?


前不久,中国农业科学院对外发布该院《“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以下称《规划》)和《“跨越2030”农业科技发展战略》(以下称《战略》)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正如农业部原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李家洋院士所说,按部就班地跟踪国际研发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科技强国的需求,必须紧扣发展、抢抓先机、超前部署、跨越发展。这也是由他牵头研究未来15年我国农业科技跨越发展战略的初衷所在。


据介绍,《战略》是该院组织200多位以中青年科研人员为主体的专家队伍,分12个学科专题研究组,自2014年起耗时近两年完成。《战略》把脉农业科技发展态势与内外部环境,希望能为未来15年我国农业科技跨越发展描绘一幅路线图。


科技究竟起多大作用:一多半担子压到科学家身上


《战略》提到,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主要受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农业科技进步影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农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尤其是资本要素。不过《战略》称,近年来,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效应递减,农业生产中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


相应地,由科技带来的农业经济增长总体为上升趋势。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赵芝俊研究员团队建立了一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模型,经其测算,我国自1988年以来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每个“五年计划”时期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


具体来看,“八五”到“十二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依次为25.36%、32.96%、40.30%、46.64%和54.22%。


这其中,2009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首次超过50%。2013年以后,这一比率一直维持在55%以上,2015年达到55.8%。赵芝俊团队表示,这说明在农业产值增长中,农业科技进步贡献已明显超过其他要素贡献之和。


这是一个转折。


李家洋就表示,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以平均每年1%的速度增长,2015年将近56%的比率,表明我国农业增长方式开始进入由传统要素——土地、劳动力等推动为主转为以农业科技推动为主的阶段。


令人欣喜的同时,这也让科研人员备感压力——说白了,其他要素对农业的发展促进作用越来越小,而农业对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一多半的担子都压到了科学家身上。


“可以说,科技是提供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是给国民‘搞饭’、给农民‘搞钱’、给农村‘搞绿’的关键。”中国农科院科技管理局局长梅旭荣说,“三农”问题是农民增收、农村进步和农业发展的问题。在农业资源吃紧、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三农”的建设越来越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


那么,农业科技进步究竟包括什么?


根据赵芝俊团队的说法,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技术,还包括农业政策与经济管理技术,以及农业服务技术的进步。而农业生产技术又包括优良品种推广、栽培和饲养技术、植物保护技术、机械化技术、低产土壤改良等。


相应地,低产土壤改良、新的经济体制、生产资料服务等因素贡献率水平较低,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科技进步的短板。根据该团队的说法,这些方面将成为下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未来15年干5件大事: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在《战略》中,科学家们对未来要面临的农业问题有着清晰的认识,并从科技角度开出了“药方”。梳理起来,共有5大发展问题,可谓未来15年要解决的5件大事。


首当其冲的是“吃饱”问题。尽管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但按照《战略》的说法,粮食安全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比如,粮食收储安全与减损技术、新型的粮仓安全储量技术与装具、减损保质保鲜储藏技术等。


第二件事是“吃好”,即“吃得安全”的问题。根据《战略》,“食以安为先”的要求愈加迫切,迫切需要依靠科技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遗憾的是,从当前来看,我国食品安全科技储备、科技平台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比如危害来源不明、污染规律不详、监控技术匮乏、风险评估欠缺、标准依据不足、动植物标准化生产技术缺乏等。


梅旭荣说,未来15年需要农业领域的科学家,依靠科技创新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而这必须有效治理农药残留、激素和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生物毒素等问题。


“吃好”还有另一层意思,即“吃得健康”,正如梅旭荣所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对食品品质和营养功能的需求日益增加。不过,长期以来,我国对通过日粮摄取来满足人类所需营养的研究严重滞后,迫切需要加强相关技术突破,来提高全民营养的健康水平。


另外三件大事,分别是确保生态安全、提升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技术装备水平、推进“互联网+农业”等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深度融合。这其中的技术装备水平,很值得一提。


根据《战略》,目前我国农机装备种类和性能与国外差距较大,核心技术被发达国家掌握,90%以上的大型农业装备依靠进口。因此,《战略》提出,在未来15年,要努力攻克信息感知、决策智控、试验检测、精细生产管控等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研发关键部件及多功能作业关键装备。


抓住“弯道超车”机会,扭转受制于人局面


梅旭荣告诉记者,纵向来看,我国农业科技近10年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赶超速度越来越快;但横向来看,我国农业科技不仅与国际同领域发展仍有差距,同时与我国国内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发展速度差距也较大。


比如,放眼世界,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正逐渐清晰起来,但目前我国还处于以农业机械为生产手段工具的机械化农业阶段。


但眼下是一个机会。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就提到,当前面临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弯道超车”机会,现代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等技术日新月异,并加快向农业领域渗透,不断催生出新的农业产业,孕育出颠覆性的农业科学技术,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核心关键技术已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


他说,我国农业领域的科学家必须抢抓这次机会,成为若干重要领域和重点方向的“开拓者”和“领跑者”,牢牢掌握农业科技竞争主动权。


作为我国唯一的国立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对外公布了其目标,明确到“十三五”末期,该院将建成6个以上世界级农业科学中心和30个左右国家级农业科学技术中心,打造173个科技创新卓越团队,攻克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重大技术难题。


这些,不管是在《规划》还是在《战略》中都有所体现。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提到,《战略》不仅是农科院的规划,更关乎到整个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他希望通过这份《战略》,给农业科技人一些启示,一起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在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上实现重点跨越。


梅旭荣说,中国农科院还将这一战略目标体现到资源配置上,比如最实在的经费分配:未来,该院自主经费的80%以上都将面向科学(技术)中心、一流院所的建设。支持卓越团队的经费则高于一般团队的50%。


不过,从总体的大盘子来看,这些还是个小数。在《战略》里,他们提了一条建议,希望到2020年,在整个国家层面,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GDP比重可以不低于1.1%。

雷军要华为感谢小米,华为怎么想?

最近让“雷布斯”飞上风口的是一句“雷语”:华为今天之所以做得很好,我认为也是小米的贡献。这句话引来一片争议。雷军为什么这么说,华为该感谢小米什么呢?


在2017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雷军被主持人问及“承不承认华为也具有互联网思维?”雷军是这样回答的:华为也是中国企业的骄傲,华为今天之所以做得很好,我认为也是小米的贡献。五年前华为开始做手机,也是学习小米做产品、做用户体验。但骨子里,华为不具有互联网思维。是小米开始之后,大家一起把山寨机市场打没了。


这是雷军首次在公开场合评论对手华为。此语一出,引起网友的大讨论。要知道,如今华为可是位列全球手机前三甲,是中国手机厂商的领军者。而在2016年,小米手机的业绩很惨淡,已经被OPPO、vivo全面赶超。


根据IDC数据,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排名前五的手机厂商分别是三星、苹果、华为、OPPO和vivo。显然,在经历五年的高增长后,小米掉队了。雷军也坦言,近来最头痛的是线下渠道。


但是不能否认,小米首创的以高性价比、饥饿营销为核心要素的“互联网手机”模式,给中国手机行业带来一场观念地震。2013年至2015年,“小米模式”备受推崇,互联网思维风靡手机市场,众多厂商纷纷模仿成立电商品牌。


毫无疑问,华为手机的成功得益于互联网思维。华为旗下的荣耀品牌其实就是一支互联网小分队,也是近几年最成功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当然,华为手机的成功并非朝夕之功,更是建立在强大的科研、创新硬实力上。


其实不只是华为,小米模式影响了很多同行。只不过,2016年开始小米模式褪色,广布销售网点的“OV模式”上位。华为内部也毫不讳言,如今是学习OV好榜样。中国手机市场从来没有常胜将军。从昔日的摩托罗拉、诺基亚,到小米、华为、OPPO,都曾风光,都有低谷,没有谁一帆风顺。这城头变幻大王旗的血海中,想必从业者们都清楚了一件事,无论渠道如何变化、如何强大,没有好产品、没有消费者的认可都是白搭。

主播赚大钱平台不赚钱 2017直播平台或掀收购潮

刚刚过去的2016年,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直播市场很喧嚣,赚大钱的主播不少,但赚大钱的平台却并不多。公开财报显示,只有三家年收入进入10亿元俱乐部。直播平台在补贴着内容端和带宽的同时,还在支出着更多的内容审核成本。直播平台的补贴战已结束,2017年将PK变现能力。


新年伊始,直播平台再次成为热点。国家相关部门近日严查“无证”及违规直播平台,9万个直播间被关闭,超过3万个账号被封禁,还有一些小型直播平台将被清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花椒、美拍、陌陌等直播平台首次高调加入春节红包大战,大型直播平台纷纷摩拳擦掌,再战2017。


回顾2016年,直播很火,但公开财报显示,年收入超过10亿元的只有三家。其中,YY母公司欢聚时代拿下2016年直播收入“冠军”,其Q3直播服务营收17.904亿元,比去年同期11.592亿元增长54.5%,直播在整体营收中占比达85.67%。


其次是陌陌,2016年三季度直播业务产生营收1.086亿美元,在整体收入中占比为69.17%,直播已经成为陌陌的收入引擎,前三季度直播收入约12.6亿元人民币。陌陌将直播当做“泛娱乐”和“泛社交”战略的跳板,发力短视频等业务。


第三名是9158母公司天鸽互动,Q3净营收约2.3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9%,2016年全年营收超过10亿元已无悬念。天鸽互动2014年成功在香港上市,成为秀场第一股,目前已完成移动直播转型,移动端形成水晶直播、喵播、欢乐直播等矩阵,同时涉足游戏、金融科技等多元化业务。


微博的“一直播”很火爆,但没实现变现,另外两家知名度很高的创业类直播平台映客和花椒,至今没公布直播收入数据,这些平台现在对内容端都还在补贴,比如给主播相当高的分成比例。


四大猜想


猜想1 直播平台下乡出海?


随着2016年的大洗牌,“实力派”直播平台阵营基本已定:第一类是以欢聚时代、天鸽互动为代表的秀场类平台,完成了移动转型;第二类是创业型平台,映客、花椒和美拍构成第一阵营;还有一类是社交平台的直播服务,微博一直播、陌陌哈你直播、QQ Now直播三家。除了这三大类综合直播平台,还有斗鱼等垂直直播平台。2017年的直播大战,将在上述平台中进行。


2017年,三四五六线城市是移动互联网新用户的来源,同样会是直播市场的新用户来源。天鸽互动 CEO傅政军之前接受采访曾表示“中国人口呈现虹吸效应,三四线城市的人口不停地向一二线城市涌入,所以天鸽选择主攻做三四线城市。”互联网下半场全球化也是不少互联网巨头的尝试,百度、猎豹已在海外开展直播业务。


易观互联网娱乐高级分析师王传珍认为,由于一线城市的圈地几乎结束,庞大的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大众用户以及海外市场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猜想2 主播精细化运营


《2016直播行业年度报告》显示,以映客、花椒、陌陌、易直播收入前1万名主播作为样本,在2016年,至少有2名主播收入过千万元,捞金能力不输明星。45%的主播收入在5万~10万元之间。


不过,目前,大型平台主播数量已达到几十万不再是稀缺资源,主播想要脱颖而出不只是要靠天资、实力、努力,还要靠运气。因此,平台必将减少分成比例,回到正常水平确保平台的健康运营能力。而对主播的运营也从粗放式的拼数量,回到类似于天鸽的“家族长制”、微博的“MCN(经纪)制”等形式精耕细作。网易游戏的官方直播平台,CC直播相关人士告诉广州日报记者,2017年借助网易阴阳师手游的发展,将增加二次元内容,招募更多的二次元主播。


对此,王传珍表示,经历2016年激烈的用户流量争夺战洗礼后,直播平台的差异化布局和内容精细化运营成为发展的要务。


猜想3 新的变现模式有哪些?


从2016年最赚钱的直播平台来看,最主要的盈利模式是打赏的分成收入,其次是广告和游戏分发。


这三种方式给予直播平台的收入完全没办法和平台本身的流量挂钩。根据蓝鲸TMT测算,目前大部分直播平台不算主播和员工的人力成本,光是带宽费用成本就在3000万元以上。以虎牙为例,2016年第三季度该平台营收约1.97亿元,成本却接近2.7亿元,亏损超过7200万元。


据王传珍分析,2017年,用户送礼这类继承自秀场的玩法依然会是主流,所以直播平台会更加注重两个关键数据:一是付费用户数,二是用户ARPU值。相对于陌陌,欢聚时代和天鸽互动这两个指标都还比较低,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除了沿袭用户送礼模式之外,新的变现模式探索会更多,映客在去年双11期间与天猫合作拿到了超过1000万广告费,更多广告主会意识到直播平台的广告营销价值,而直播平台或第三方会推出直播红包、边看边买、广告平台这类营销工具来满足广告主。


猜想4 巨头将收割谁?


互联网巨头不想错过直播的流量入口,截至目前,腾讯旗下直播平台的数量已达到9家。阿里推出了淘宝直播和天猫直播,百度不仅有“百秀直播”,还有旗下的爱奇艺拥有“奇秀直播”。网易旗下有游戏电竞直播(CC直播)、秀场直播(网易波波)和新闻直播方直播平台,三个直播平台已经盈利,但未在财报中单独列出。其中,CC直播拥有网易游戏全部游戏的直播权益。与其他平台相比,网易的版权资源与庞大用户群,是CC直播的最大优势。


2017年,财大气粗的巨头会在创业公司中挑选哪些优秀选手?独立科技观察人士罗超认为, “2017年将是移动直播市场收割季,有大概率会发生BAT收购直播平台的事件”。

“世界末日钟”再被拨快 核武扩散威胁增大

中美人工智能爆发军备竞赛韦特大脑深度学习定胜负

近日,关于中美将爆发人工智能军备竞赛的消息甚嚣尘上。这一论调是否并非空穴来风?又是如何成为热门谈资的呢?



这还要源于《纽约时报》23日发表的一篇文章: China Gains on the U.S in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ms Race》,译为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军备竞赛上正在赶超美国。文中对中美科技公司以及政府政策等诸多环境进行了对比,其中各项数据指标显示,中国的人工智能实力正在一定程度上超过美国。



谷歌和微软的人工智能顶级专家吴恩达和陆奇纷纷宣布加入中国的百度;中国在近五年内关于深度学习深度神经网络相关主题的论文数量在2014年第一次超越了美国;此外,特朗普上任后一系列政令搅动美国科技圈,而中国政府正在大力鼓励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



这些迹象无疑再次渲染了中美人工智能军备竞赛的硝烟味。

还有一则消息显示:中国的人工智能公司正在积极参与着大洋彼岸的2017年第一场人工智能顶级学术会议。这场有着31年历史的,被称为顶会AAAI-17大会,其赞助商名单里中国公司的数量壕霸三分之一,同样创下新高: 百度、腾讯、小I机器人、今日头条和猎豹。而在上一届的顶会上,中国赞助商只有孤零零的一家。



一边是中国人工智能领跑企业决战中美大战之巅,一边是国内一大批优秀的人工智能品牌迅速崛起,成为行业翘首。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目前又呈现怎样的态势呢?



韦特大脑,作为金准数据在2017年推出的一款新利器,取英文“waiter”(服务生)之音,旨在提供全方位的人工智能服务,同时也为行业提供最新动态和大数据分析。

韦特大脑近期盘点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结构链现状,观点如下:



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呈高速增长模式 行业需求猛增

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加快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听觉、生物特征识别、新型人机交互、智能决策控制等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软硬件开发,提出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总产值规模超过12万亿元。


库克:虚假新闻对人有害、应唤醒公众意识

美女兽医成功为外壳破碎蜗牛做修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