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20亿美元债遭疯抢后 中国主权债CDS现一年来最大跌幅

中国主权债CDS下跌,意味着市场对中国的信用预期提高。10月27日周五早间,中国5年期主权债的信用违约互换(CDS)下跌5个基点,创去年11月以来最大跌幅。

周四,中国财政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了20亿美元主权债券,包括5年期的10亿美元和10年期的10亿美元。这批美元主权债获得220亿美元认购,为计划发行金额20亿美元的11倍。

另一方面,发行美元主权债、重回国际债券市场,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也进一步推进。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到,中国将深化经济金融改革。

中国财政部也在答记者问中指出,这次发债有利于促进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理解,增强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媒体报道称,周五交易时段,目前该批主权债收益率相比发行时有所下降。中国发行的票面利率2.125%、2022年到期的5年期主权债,相比同期限美国国债高出4-6个基点,低于发行时的高出15个基点;10年期债券高出约7-10个基点,低于发行时的25个基点。

路透援引渣打银行债市总监Henrik Raber表态称,预计中国的债券发行仍将活跃。

中国此次重启主权外币债券发行,并没有做第三方评级。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到,一位未具名国内评级高管称,在香港发债没有强制评级规定,不评级是正常行为,但此举也有摆脱评级机构定价权的意图。

今年5月和9月,两家国际大型评级机构穆迪、标普,相继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三大评级机构(另一家为惠誉)对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目前在同一水平。

港交所谴责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 涉终止收购佳兆业

1692家公司披露三季报 318家净利倍增

随着10月末的临近,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开始加快三季报的披露速度。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26日,已有169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7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其中,有1596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超九成。

值得注意的是,《证券日报》记者整理同花顺统计数据发现,在上述1692家上市公司中,有1209家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有318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也就是说,目前有近两成的公司业绩实现倍增。

与此同时,在上述318家实现净利润倍增的公司中,有30家公司达到了净利润1000%以上的增幅。如ST常林2016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33.96万元,2017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73亿元,同比增长11581.35%,公司因此一举登上净利润增幅榜首位。

此外,黑猫股份也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19亿元,同比增长7728.76%。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净利润同比增长较大的上市公司大多是因为并购重组的关系。以ST常林为例,2016年11月份,在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的部署下,江苏苏美达集团有限公司和ST常林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原ST常林业务、资产和负债全部置出,苏美达集团100%股权整体置入,苏美达集团成为ST常林的唯一、全资子公司。同时公司股票于2017年7月31日恢复上市。

“公司新注入优质资产,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太平洋行业研究员刘国清分析称:“得益于本次重组中优质资产的注入,2016年,ST常林实现扭亏为盈。”

除了上述业绩高增长外,《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在上述1692家披露三季报的上市公司中,有中信银行、中国人寿、贵州茅台、平安银行、万科A、大秦铁路6家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达到100亿元以上。


其中,万科A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10.91亿元,这是公司首次实现净利润突破百亿元。

“9月份万科A销售规模大幅增长。”兴业证券行业研究员阎常铭分析称,公司9月份实现销售面积272.9万平方米,销售金额46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9%、82.5%;1月份至9月份累计实现销售面积2664.5万平方米,销售金额39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8%、50.7%。

阎常铭表示,1月份至9月份万科A销售持续大幅增长,拿地力度持续增加,预计未来业绩将持续稳健增长,市场占有率将持续提升,看好公司投资价值。今年1月份至9月份累计总拿地金额为2472.1亿元,占销售金额的比重为62.4%,均远高于2016年51%的水平。

深陷“生产地狱” 特斯拉削减台企零部件订单40%

本月早些时候爆出深陷“生产地狱”的特斯拉,又再度传出削减零部件订单的消息。

台湾《经济日报》报道,电动汽车生产商特斯拉计划从12月起削减40%的零部件订单。该零部件生厂商为台湾和大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为特斯拉提供减速齿轮箱。

和大董事长沈国荣指出,该公司已从特斯拉处获得通知,将原定12月起每周5000套零组件的出货量暂时下调至3000套,降幅达四成。此外,原定明年3月起每周1万套的出货量,也可能会延后到5月或者6月。

不过沈国荣也在接受上述媒体采访时指出,目前问题出现在部分供应链厂商的产品良率无法达到特斯拉的要求,双方还在磨合中。

消息公布后,和大工业股价大跌近9%,创下两个多月以来新低。截至收盘,和大股价跌幅为7.6%。


此外,《韩国先驱报》昨日报道,特斯拉美国总部派出高管于10月初分别与三星SDI和LG化学两家电池厂商会面,讨论了锂电池的规格以及电动车质量控制的问题。此前Model 3遭遇生产瓶颈,外界怀疑和锂电池供应不足有关系。

自从今年7月马斯克发布Model 3产能的喜讯以来,这款“入门版”特斯拉一直不那么顺利。

公布的三季度汽车交付数据显示,Model 3只交付了260辆。而在最早预计的产量则是8月份生产100量,9月份生产1500辆,并在12月份达到2万辆。

9月有报道称,Model 3的大部分组件要靠手工制作,而特斯拉声称的高端生产线还未准备就绪。

10月初,马斯克10月初发布推特承认新款Model 3遭遇生产瓶颈,Model 3正处于“生产地狱”。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在加州的汽车工厂和内华达州的电池工厂都已经高负荷运行,由于产能瓶颈,Model 3产量或许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预期。

竞争激烈之下,随后再度有媒体报道特斯拉解雇了400至700名员工,占员工总数的1%至2%,且大多数来自汽车部门。虽然特斯拉重申裁员是基于业绩考核,但是有特斯拉员工对媒体表示,此次裁员的最终目的就是削减成本。

金准数据 计算机工作原理科普报告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是个庞大的工程。看清楚了计算机系统的一些本质东西或原理性的内容,这对每个想要深入学习编程的程序员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程序员很好的理解了系统到底是如何运行代码的,才能针对系统的特点写出高质量、高效率的代码来。

金准数据带大家从本质来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一、所有硬件的基础:逻辑门

逻辑门是搭建计算机的基础元件,主要用于完成逻辑运算。逻辑运算又称为布尔运算,无论是输入还是输出,都只有0和1,用来表示两种对立的逻辑状态。用来执行与、或、非这三种最基本逻辑运算的元件称为与门、或门、非门。使用这三种基本的逻辑门,就可以实现所有的逻辑运算,进而构造一整套的计算。

计算机的本质就是上述提到的与门、或门、非门等各种门。木头、水泵、塑料、卡子,只要能够完成基本逻辑门的功能,任何东西都能够做成计算机。目前除了现代电脑以外,市面上几乎没有其他计算机系统,其实是因为除了工业集成电路技术,尚没有别的更好的技术,能够将上述逻辑门以千万级的数量储存在一个几厘米见方的芯片里面,从而实现商业化的规模生产和应用。未来随着纳米技术和分子生物技术的进步,一定会有别的形式的商业级计算机出现。


二、所有运算的基础:加法

上述简单的逻辑门能够做什么事情?通过组合,逻辑门就能实现基本的计算机功能。

与我们平常支持0到9的十进制计算不同。因为整个计算机系统只有0和1两个数,所以这样的计算机系统只能够支持0和1的二进制计算,在计算机系统里面,所有的计算都需要转换成二进制。

为了实现上述计算功能,需要首先实现半加器,通过半加器实现全加器,再通过三个全加器的连接,就能够形成支持上述计算的一个三位加法器了。


1、 半加器(Half Adder)

对于给定的输入A和B(它们都只能是0和1),通过一个或门,两个与门,一个非门的组合,可以对两个位进行加法并形成进位。

2、 全加器(Full Adder)

通过两个半加器和一个或门的组合,形成一个全加器。与半加器相比,全加器在输入上多了一个接收的进位,可能把从低位进位而来的数据纳入到计算中,将从低位计算产生的进位也加在一起。


3、 三位加法器

通过三个全加器的组合,就形成了一个三位加法器。

以此类推,为了实现对n位二进制数据的加法,需要使用n个全加器芯片,并且依次把进位传到下一个全加器。同理,我们可以通过任意位的加法器来实现对于较长二进制数的计算。尽管我们只介绍了加法运算的实现,实际上数学家已经证明,加法是实现所有数学运算的基础。有了加法器,原则上就能通过它们搭建任何其他计算,像乘法、除法、平方、开方、三角函数、对数函数等。而伟大的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在一百年前就已经指明,这些简单运算足以支撑任何信息处理过程。

如果需要实现上述加法器,最直接的方法是购买相应逻辑门级别的晶体管电子元件亲自动手焊接实现。

随着设计功能的复杂化,通过手动连接实现将会面对大量的晶体管和少量的复杂连线,因此人们发明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它提供了大量的基础逻辑元件,这些元件封装在一个小的芯片里面,可能看成是一个计算芯片的半成品。设计人员可以在软件中以类似于编程的方式设计逻辑元件的连接,并将其写入到专门的FPGA开发板中,从而实现相关的运算。


三、 让计算过程自动起来:机器指令

刚刚介绍的机器虽然能够解决基本计算的问题,实际上,确实非常不好用。比如现在需要做一个连续加的操作,假设我们希望先把三个数字加在一起,然后把另外两个数字加在一起,最后再把另外三个数字加在一起。如果使用前面的机器,我们需要把这些数字都写在纸上,然后按照二进制的格式一个个地输入进去,并根据计算结果显示的情况把数据抄下来,然后再进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把数据操作过程在计算机外记录下来。


那么有没有办法让计算过程自动进行呢?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叫做内存的东西,它能够把数据存储在计算机里面,并且能够保持一定的时间。可以把内存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房间,每个小房间都有一个门牌号,这就是地址,地址表示的是数据存储的位置。内存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够对数据进行存储、读取和修改。关于内存的实现,除了上述提到的基本逻辑门的组合(组合逻辑)以外,还需要加上触发器设计(涉及时序逻辑)实现。

下图是一个在内存中计算求和的过程。为了表示方便,已经把里面关于二进制的表述都换成了我们较为熟悉的十进制,实际上在计算机里面存储的都是二进制。在这里,每一个格子表示一个内存地址单元,里面存放的是相应的数据,左边是这些内存单元的地址编号,基本上所有的地址编号都是从0开始的。

需要进行四种操作:读取、加、保存、停止。

操作

编码

Load(读取)

10

Store(保存)

11

Add(加)

20

Halt(停止)

99


这样编码只是为了方便,并没有特别的原因。通过相应的转换以后,上述的相应计算操作即可编码成下图所示的操作过程,存入在以1000开始的内存地址中。

但是,实际上这样的编码序列还是无法自动运行,因为前面的每个操作都需要指定操作数据地址,因此,假设我们规定每个操作命令加上操作数据的地址为三个内存单元,并命名为指令,那么整个计算过程的编码如下图所示:

这样计算机就可以根据存储在内存中的指令一条条地往下执行直到遇到停机指令,这样就可以让整个计算过程自动执行,从而让计算机根据写好的指令完成我们想要的计算。

上述四个基本指令只是用于这样的连续累加所涉及的一些操作的示意,真正通用的计算机在进行运算时,需要设计更多的硬件来实现相应更多的指令。一个计算机系统支持的全部指令称为指令集,在对计算机进行设计时,有两种基本的设计思路,一种是设计精简的指令集,复杂的计算通过编程实现。比如可以设计只支持加减运算的指令集,那么对于乘法的实现,就可以通过在软件中不断地用加法来实现。这种芯片设计简单,适用范围广泛。另一种是设计复杂的指令集,如直接通过硬件来实现乘法,可能实现更快的运算速度,同时也增加了硬件设计的复杂性和成本。

在实际的硬件设计时,由于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对一些常用的数进行操作,于是专门设计了一种叫作寄存器的东西(如在上面的操作中,加法器计算的结果我们默认保存在加法器,实际上一般CPU计算完的结果都保存在寄存器中),专门用于对需要中转的数据进行暂存,类似于平常运算过程中用到的可擦写的草稿纸。

Intel 8080于1974年4月发布,作为英特尔早期发布的处理器,它集成了6000只晶体管,除了上述提到的加减运算和数据复制以外,还支持存数、取数等更多指令。这款CPU用在了1975年风靡美国的最早的个人计算机牛郎星8800上面。在这台机器上,操作是通过一些开关来扳动输入的,计算的结果是通过指示灯显示出来的。当然在今天看来,这实在是太简陋了,但是它的后续作品8086、80286、80386、80486等持续进行了改进,开创了英特尔X86电脑系列的辉煌时代。


四、编程语言

到目前为止,通过基本的逻辑门设计和相应的运算指令的实现,一台计算机的硬件部分就已经设计完毕了。如前所述真正的计算机在运行的时候,是通过逐条读取存入在内存中的相应指令然后进行各种计算和操作实现的。类似10 0000和20 0001的被机器所识别并运行的机器指令或操作指令,会被编码成方便人类理解的助记形式如Load 0000和Add 0001。这就是汇编语言。

以某种假想的汇编语言为例,来看一个从1到100累加求和的计算过程。前面的数字表示语句序列,#号后面表示解释说明。

虽然这样的程序写起来已经比直接的机器语言要方便很多,但还是不够方便,因此需要提供高级编程语言让用户使用。对于上述的汇编语言实现的功能,现在绝大多数的高级编程语言(如C语言)实现起来应该是这样的:

为了在一台计算机上实现上述功能,我们需要能够实现语言之间转换的编译器。编译器指的是能够将一种源语言翻译成另一种目标语言的程序。在上述计算机中,我们需要实现两个编译器,一个将高级语言编译成汇编语言,另一个将汇编语言编译成机器语言,如下图所示:

编译器的实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一般首先对源语言程序进行扫描,将其中的一些关键字符和存储数据的变量进行相应的转换和处理,将源语言的相应操作对应到目标语言上去。在实际的编译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反复处理才能够生成最终的目标语言。

以上面这段简单的程序为例,为了实现把这段语言转换成汇编语言的过程,主要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目标代码生成几个阶段。


1、词法分析

主要是把源代码里面所有的字符串全部读进来,然后进行扫描和分解,把常量、变量名、运算符、关键字等标识出来。


2、语法分析

此阶段主要是在词法分析的基础上将识别出来的单词序列按照该语言的语法要素识别出相应的语法单位。


3、语义分析

语义分析的主要作用是判断整个源程序代码里面是否有错误,如有C语言中对于变量是否已经声明、语句是否以分号结束、运算的对象是否合理等进行整体审查。


4、目标代码生成

将源代码转换成目标代码的过程是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阶段。如上例所示,将i=1;sum=0,count=100;语句中的三个赋值表达式转换成了三条Mov汇编指令,存在三个寄存器中,然后把While语句的范围转换成loop和end之间的代码,sum=sum+i;转换成add A,R1, i++转换成inc R1, count--转换成dec R0,而while(count-->0)则转换成jgz R0,Loop。

从汇编语言转换到机器指令的基本过程也差不多,而且这个过程往往比高级语言转换到汇编语言要简单。因为在设计CPU时,人们对于相应的操作基本上已经给出了相应的操作码。

其实对于编程语言来说,语言的关键字符、书写形式等构成的是语言的语法,但语言的强大与否并不在于语法,而在于提供的相应操作函数的数量,一般语言提供的大量相关函数称为类库。在实现自己的编程语言时,除了需要实现语言的编译器以外,更多的是需要提供强大的、适用的函数的类库。如前面的语言,如果提供一个叫sum的累积求和函数,只需要一行语句sum(1,100)就可以实现从1到100的加法计算功能。由于不同的语言设计目的不同,函数库侧重不同。因此不同的语言适用于不同的功能。


5、灵魂和守护者:操作系统

前面已经讲述了从逻辑门到编程语言的整个过程,但是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从开始到现在,所有的例子都只提到了加减法。对于一台真正的计算机,哪怕能够算出宇宙尽头毁灭的时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不如能够玩个植物大战僵尸或者看个美国大片有用,所以,我们的计算机能够做的可不仅仅只是算算数。

作为一套计算机系统,除了最核心的计算单元CPU以外,还需要通过操作系统将其和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连接在一起,才能够形成完整可用的计算机系统。


1) 输出

为了使从1到100的计算结果能够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我们需要在内存中留出特定的区域存放用于显示的内容,在CPU通过指令的运行把数据存放在特定的内存位置上以后,操作系统负责不断地将这些特定区域的内容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要适应不同的分辨率,计算在显示器上输出的位置。为此,操作系统需要适应不同的显示设备,根据不同的设备运行不同的驱动程序。

2) 输出

同样,操作系统需要接收键盘的输入,在键盘发生了按键动作时,需要得到触发的通知,将按键的电信号转换为相应的字符,并不断将接收到的字符存在指定内存区域,供计算机中运行的程序使用。

在程序员进行高级语言编程时,我们希望通过诸如printf("100")、getchar之类的命令就能够实现输出和输入的功能,操作系统负责实现具体的细节功能。

在简单的计算机模型中,操作系统主要负责的功能有两点:一是封装对于底层的硬件实现,二是提供更多的函数支持更多的功能,如提供drawline之类的函数支持在屏幕上实现划线的操作。因此,这个意义上的操作系统与前面提到的语言的类库之间的界线并不是特别明显。现在主流的操作系统Windows、Unix和Linux,由于设置了不同程序对于硬件的访问权限和优先级的控制,这个界面切分得很清楚,基本上在高级语言层面是不允许直接访问底层硬件的。

前面从如何通过基本的与、或、非逻辑门开始构造计算机的硬件用以实现相应的指令集,以及在与指令集完全对应的机器语言上通过汇编语言进而到高级语言来编写计算程序,说明了构造一台计算机制主要过程。在整个系统的构造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用来衔接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使一台计算机对于用户来说真正可以使用。

外汇市场的经典模式终结?石油货币们正和油价脱钩

黄金头条10月27日——原油市场正在出现变化,石油货币和油价之间的关系正在变弱。

无论是从俄罗斯卢布、挪威克朗还是加拿大元来看,这一经典模式的消失都是相当明显的。

 

近期油价走高完全没有带动卢布走高,挪威克朗也仅有小幅攀升,而加拿大元甚至在油价上涨的同时有所下跌。

OilPrice的Irina Slav认为,造成石油货币和油价脱钩的原因有两个,利率和油价波动范围。

就俄罗斯而言,由于实际利率比较高,因此在过去两年里,尽管油价低迷但卢布相对比较受欢迎。虽然近期该国利率下降了25个基点至8.25%,但卢布仍然较受投资者欢迎,在这样的情况下,油价上涨并未对卢布产生什么影响。

而加拿大的情况也类似。今年6月,加拿大央行在7年以来第一次加息,自那之后,加拿大元和原油价格之间的关系就变弱了。

分析师们认为,相对原油行业对这些生产国政府预算的地位,央行政策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在挪威,虽然没有加息,但却有着好于预期的经济增长,这同样削弱了挪威克朗和原油价格之间的关系。

不过分析人士们认为,克朗和卢布以及加拿大元一样,一旦原油价格出现大幅下跌,这些和其有密切关系的货币也会被拖累,并且这些货币兑油价下跌的敏感度是大大高于上涨时的敏感度的。

也就是说,尽管目前的状况显示出石油货币和油价脱钩,但这种状况并不一定能持续下去,分析师们普遍认为只要油价跌到目前区域下方,这一经典模式就会很快回来。

传统上,原油价格下跌意味着原油需求下降,石油货币就下跌。而这一次,原油需求处在比较强的状态下,油价的低迷更多是受到供应面的影响,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油价回升石油货币却没什么反应。

与此同时,分析师们认为,一旦市场出现对原油需求走软的预期,带动油价走低,而油价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跌至40美元/桶下方,那么石油货币也会连带受到打击。

另一方面,全球最大的原油需求国之一的中国则在积极寻求以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获得进口原油,如果沙特开始接受人民币支付,那么意味着其它国家也将紧随其后。一旦如此,石油货币和油价之间的关系可能会进一步削弱。

保监会连发16份监管函 严防险企成为股东“提款机”

证券日报10月27日——《证券日报》记者获悉,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保险监管,有效防控公司治理风险,中国保监会近日连续下发16份监管函,要求保险公司严格执行公司治理相关规则制度,对部分公司关联交易采取禁止性措施,公司治理监管从柔性引导向刚性约束转变。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自2017年10月11日-2017年10月26日,半个月的时间内,保监会连发16份监管函,分别披露了珠江人寿等5家保险公司以及华汇人寿、长江财险等11家保险公司存在的公司治理问题,要求公司限期整改。

    据悉,被下发监管函的公司均为在评估中监管评分较低的公司,主要问题集中在公司章程与“三会一层”运作、内控与合规管理、关联交易管理以及股东股权等方面。其中,董事会运作不规范,关联交易管理不合规,内控审计管理弱化、薪酬考核机制不到位四个方面问题较为突出。

    监管函明确要求相关公司接到监管函后立即实施整改,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限期向保监会报送整改报告。同时要求公司以此次评估和整改为契机,全面查找公司治理问题,完善制度,规范运作,有效防范风险。特别是针对关联交易问题,监管函中明确禁止部分公司与其重点关联方的关联交易六个月,目的是督促其进一步规范关联交易管理,严防股东将保险公司当成“提款机”,这是保监会第一次对涉及关联交易的市场行为直接采取监管措施,体现出关联交易监管从以制度建设为主,转变到制度建设与市场行为监管并重的阶段。

    下一步,保监会将下发第三批公司治理监管函,对部分存在股权违规问题的公司,将实施违规股权强制退出等行政监管措施,并将相关中介机构列入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