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钟山谈中美贸易:美若放宽对华管制 可缩减约35%逆差

自特朗普政府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箔征收高关税以来,中美贸易战的话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美双边贸易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中方对于中美贸易战又持怎样的态度呢?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商务部部长钟山强调:“贸易战没有赢家,只会给中美两国和世界经济带来灾难。中国不希望打贸易战,也不会主动发起贸易战,但是我们能够应对任何挑战,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谈及中美贸易的发展情况,钟山表示,近40年以来,中美双边贸易规模增长了232倍,两国双向投资累计已经超过2300亿美元。“这充分说明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很大。”


中美经济对话没有中断


针对中美全面经济对话是否中断的问题,钟山在记者会上表示,“中美之间合作交流的渠道没有中断过,不仅现在我们在谈,下一步双方确定还会继续谈。”


作为中美高级别对话机制之一,中美全面经济对话被认为是解决两国分歧、扩大共识的重要平台。去年7月,首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并在多个领域达成初步共识。然而,同年11月末,美国财政部副部长马尔帕斯透过媒体表示,特朗普政府暂时搁置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


太和智库研究员张超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中美之间的经贸分歧需要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接受不了贸易战的后果。所以,贸易战更有可能是博弈的筹码,而并非是真正的结果。”


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发展稳中有升,中国对美国的进出口贸易保持相对平稳态势,而美国对华的贸易出现稳步增长趋势。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7年中美贸易总值为3.9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4.2%,其中对美出口2.91万亿元,增长14.5%,自美国进口1.04万亿元,增长17.3%。


商务部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08~2016年,美国对华货物贸易出现较快增长,对华货物贸易比重从2008年的9.65%提升至2016年的14.02%,其中对华出口比重从6.32%上升为9.24%,对华进口比重从11.63%增至17.10%。


与此同时,据该机构统计,自2008年以来,中国对美国的外贸出口依存度呈现下降的趋势,从2008年的5.91%下降至2015年的3.96%。而美国对华的贸易依存度在稳步上升,外贸进出口依存度分别从2008年的1.82%和0.71%增长至2.46%和1.28%。


美对华贸易逆差存高估


中美贸易逆差成为特朗普政府对华采取贸易保护的借口和理由,然而,根据中方统计工作组的研究,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统计存在高估的情况。


钟山在记者会现场表示,中国和美国统计工作组,每年就中美贸易统计差异进行一次比较研究。根据工作组测算,美国官方统计的对华贸易逆差每年都被高估了20%左右,比如去年工作组分析的结果显示,美国的逆差高估了21%。


“中美贸易不平衡是结构性的,中国在货物贸易上有顺差,而美国在服务贸易上有顺差。中美贸易不平衡还与美方高技术对华出口的管制有关。美国研究机构报告显示,如果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放宽,对华贸易逆差可减少35%左右。”钟山说。


对此,张超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并不是中国造成的。美国对生活必需品有大量需求,而中国的这类商品具有价格、质量等诸多优势,于是美国从中国大量进口生活必需品。与此同时,美国对于中国有迫切需求的商品又人为采取诸多限制措施,从而导致这样的结果。


“想要削弱这种贸易逆差,最好的方法,一是扩大对中国的出口。首先是高科技产品,或者说是高技术附加值产品,美国扩大对技术产品的出口,是削减贸易逆差的关键。此外就是石油化工等能源类产品,这些领域在美国出口占比中是很低的,但国际市场的需求却很高。”张超认为。


谈及中美之间分歧的原因,钟山表示,中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社会制度不同,两国在金融、电信、汽车、农产品等领域的市场准入是存在一些差异的。而中美对网络安全、知识产权等安全的看法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对彼此之间的贸易、投资都产生了影响。


钟山还在记者会上表示,“因此,我们非常愿意与美方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通过合作来解决分歧,实现互利共赢,造福于两国人民,为全球经济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产业重复建设:机器人企业数量已超800个

新浪科技讯 ,工信部部长苗圩、副部长辛国斌、总工程师兼工信部新闻发言人张峰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就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针对机器人产业重复建设问题,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全国已建成和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区超过了40个,短短几年时间,机器人企业的数量超过了800个。在自主品牌方面,工业机器人大多还都是一些中低端产品,六轴以上多关节的机器人供给能力相对较低,所以,确实觉得在机器人这个领域,有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风险。


辛国斌表示,已制定了分省市的差别化实施指南,此外还将通过制定工业机器人的行业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等一系列的政策。


以下为文字实录:


记者:欧盟工商会报道里面,非常担心2025年的重复建设。我最近看您写的一个报告,也是有同样的担心,特别是对机器人的生产,在这方面能不能阐述您的观点?


苗圩:我们注意到,过去在一些行业发展中,“中国制造2025”在实施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问题。所以,在去年一年当中,我们跟省里同事们反复沟通,研究确定了一个在各个细分领域里重点优势的产业名单目录,尝试用这种方式,让各省市找出自己的优势所在,集中力量支持这些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在这些细分领域里脱颖而出。另外,通过这种方式避免大家低水平重复建设,能够实现差异化发展格局。我们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你刚才提到的机器人,下面我想请我的同事辛国斌副部长接着回答这个问题。


辛国斌:关于机器人产业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据我们不完全了解,全国有20多个省市把机器人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培育、推进发展。这几年,产业发展速度比较快,全国已建成和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区超过了40个,短短几年时间,机器人企业的数量超过了800个。这里确实有如这位记者指出的问题,在自主品牌方面,我们的工业机器人大多还都是一些中低端产品,六轴以上多关节的机器人供给能力相对较低,所以,我们也确实觉得在机器人这个领域,有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风险。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现在我们和各个省市,包括机器人产业联盟加强沟通和交流,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了分省市的差别化实施指南。还有通过制定工业机器人的行业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等一系列的政策,落实推进各地科学发展、理性发展。

绝不能错过的十二大奇特湖泊(四)

绝不能错过的十二大奇特湖泊(三)

绝不能错过的十二大奇特湖泊(二)

绝不能错过的十二大奇特湖泊(一)

一重磅新规今起实施 证券业迎来四大变化

《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8年修订)》及《证券公司参与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统称“质押新规”)将于今日起正式实施。质押新规对场内股票质押的融资门槛、资金用途、质押集中度、单只股票的质押比例等作了明确规定。业内人士表示,在质押新规发布后的过渡期内,行业出现质押率下行、利率回升、资金融出方回归券商自有资金为主等多重改变,行业竞争逐渐走向良性、有序,股票质押整体风险回落。


行业回归有序发展、融资利率回升、质押率进一步走低及通道业务规模收缩等四大变化,正深刻影响行业的发展。


行业回归有序发展


“此前各家券商为做大规模,低成本争抢项目,质押新规发布以来,行业由此前的‘求量’逐渐转向‘求质’。”某中型券商信用交易部总经理表示,质押新规的及时出台促进了行业的有序发展。


这样的观点也得到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可。“股权质押本质是风险业务,有券商为争抢客户而大打价格战,大家都叫苦不迭,但为了完成任务又不得不跟进。”一家大型上市券商资深股权质押人士说。


场内股票质押业务手续简单,流程相对标准化,此前有个别券商将它看作同质化竞争业务,以更低的融资成本、更高的质押率等牺牲风险控制手段来吸引客户,行业恶性竞争激烈。沪深交易所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月报显示,融资利率最低曾达到4%。


融资利率回升


根据沪深交易所最新发布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月报,在质押新规发布的当月,融资利率环比回升。其中,深市1月加权平均利率为6.52%,环比增加0.21个百分点;沪市1月加权平均利率为6.58%,环比增加0.3个百分点。


“1月份场内质押融资利率回升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彼时资金面紧张,证券公司融资成本增长,融出资金利率随之上调;二是质押新规发布,监管层要求过渡期也参考新规执行,不得趁机实施‘规模冲刺’,证券公司收紧新增业务。加之2月初市场调整,部分质押项目风险暴露,券商对股票质押的风险意识有所提高。”华东地区一位资深两融市场人士表示。


数据显示,1月沪深两市期末待回购初始交易金额合计16280亿元,环比增加30.19亿元。其中,沪市增加27.17亿元,深市增加3.02亿元,而去年12月两市环比增加额为321.27亿元,全市场新增规模大幅缩小。


“以前7%的融资利率客户都嫌高,现在8%的利率客户也能接受了。”上述中型券商人士表示。


质押率进一步走低


融资利率回暖的同时,全行业质押率也在走低。


根据沪市1月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月报显示,沪市当月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平均质押率为42.5%,较去年的43.67%下跌了1.17个百分点。


“我们公司的深市质押率也在下降。”沪上某小券商信用交易部总经理表示,质押率下降是大势所趋,一是质押新规明确规定,单个股票的质押率上限不得超过60%;二是市场调整导致质押业务风险事件爆发,证券公司面临巨大的违约风险,券商下调质押率以寻求更大的安全区间。


“现在客户也更能接受质押率低的融资项目。今年2月初,部分中小票股价快速下挫,导致少数公司质押股份跌破预警线甚至平仓线,那些股份质押率高的股东成天提心吊胆,当初接受更低质押率的股东反而安心了,都来感谢我们。”上述中型券商负责人表示。


通道业务规模收缩


在质押新规的指导下,以银行端出资,借证券公司资管通道,向上市公司大股东融出资金的业务模式逐渐衰落。


1月份,沪市券商自有资金出资的金额为134.78亿元,资管产品出资金额为32亿元;深市券商自有资金出资的金额为377.96亿元,集合及定向资管产品出资金额合计99.09亿元,券商自有出资项目金额占比分别为80.78%、79.2%。


某大型券商信用交易部负责人表示,股票质押式回购资产对银行端资金来说属非标资产,投资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从公司及同行交流看,实质违约项目大部分为通道业务,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出资项目出现问题的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