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美团被曝IPO最终定价69港元处招股区间较高端 估值524亿美元

随着美团点评IPO发行价确定,其估值也逐渐浮出水面。


9月13日,彭博社消息称,美团点评港股IPO定价69港元,位于60至72港元招股区间较高端,此次IPO筹集资金约42亿美元。针对这一消息,美团点评向全天候科技表示:“不予置评”。


据华尔街见闻见智研究所计算,如果按照69港元/股的发行价,考虑期权池的因素,美团的估值定价最终为524亿美元(约合4112.16亿港元);如果剔除期权池的因素,美团的估值最终为482.81亿美元(或3788.97亿美元)。


见智研究所负责人丁文表示,见智对美团的估值评估为508亿美元。美团点评的估值包含核心业务价值和长期资本溢价两个部分:


(1)核心业务价值,见智给的初始估值为438亿美元,经调整的估值为408亿美元。它包括对外卖业务、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部分新业务的综合评估;这一数值根据具体业务未来创造的持续净现金流的贴现计算得出;美团在最新版本的招股书中公布对摩拜的收购事项,见智认为,摩拜业务的现有收入无法弥补运营成本,自行车资产仍将持续折旧,考虑到美团计划优化运营的表述,摩拜长期仍然无法盈利,因此,因收购摩拜而产生的现金支付、未来摩拜的运营亏损及债务承担需一次性在估值中扣除,此部分扣除210亿人民币(或30亿美金),经调整的核心业务估值为408亿美元。(详细分析可参考《美团爆雷:天坑摩拜》)


(2)长期资本溢价,见智给的估值为100亿美元,见智强调,此部分价值代表长期资本对美团未来边界扩张能力的认可,但具体价值并没有相对数量化的测算方式。目前,美团是除阿里、腾讯、百度外,少数几家建立起与3亿以上的用户强连接能力的互联网帝国之一,且这一连接能力有着典型的高频、刚需特征,进而建立起较强的护城河。展望未来,美团点评在生鲜及食品配送、打车、消费金融等多个维度,都有可能衍生出百亿美金价值的业务,获得百亿美金的估值溢价理所应当。


丁文告诉全天候科技,美团上市之后面临着核心业务方面季度数据表现的持续经营检验。目前估值所包含的对美团核心业务价值的评估是非常乐观的,这部分的预期,读者可以在华尔街见闻会员专享文章《牛骨美团(上)》中详细了解。但从2018年前四个月的经营表现看,外卖业务的收入创造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均大幅低于乐观模型的预期。美团上市后,其核心业务价值不再活在上市前的乐观模型中,而要接受二级市场投资人对其商业现实进展的持续检验。投资者对美团应有足够的耐心,但如果连续多个季度不及预期,那么市场会重新调整核心业务价值部分的定价,给美团带来持续的估值压力。


见智研究所告诉全天候科技,他们将在美团上市敲钟日前发布《牛骨美团(下)》,本篇将从香港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视角来解析美团未来12个月的股价波动性,并对乐观估值模型和现实业绩进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探讨。


昨日(9月12日),美团点评在香港公开招股结束。不过,从媒体公布的消息看,虽然资本大佬和国际基金纷纷认购美团点评,但香港招股阶段,散户看起来兴致寥寥,市场反应不及预期。


9月12日,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来自16家券商的数据显示,于本周三(9月12日)中午结束IPO认购的美团点评吸引了约15.2亿港元保证金贷款,大约相当于17.3亿港元公开招股规模的88%。


另据彭博报道,美团点评IPO面向散户投资者的部分据悉需求温和,获得1.5倍左右的认购;面向机构部分据悉获得超额认购,国际配售超额认购约10倍。


香港信报分析称,由于近期市况欠佳,且美团点评过去几年持续亏损,影响了散户入市的欲望。美团点评更新的招股书显示,其收入主要来自餐饮外卖、到店及酒旅、新业务及其他三大部分,2018年前4个月,在排除优先股的特殊会计处理后,美团经调整亏损净额20亿元。


不过,华尔街见闻会员专享文章《牛骨美团(上)》提到,挺过IPO,挺到2019年,美团有望开始盈利,并预计到2023年主营业务税前利润将达227.3亿元。



招股书显示,美团点评此次IPO拟发行约4.8亿股新股,其中95%为国际配售,5%为公开发售;所得款项35%用于升级公司的技术并提升研发能力,35%用于开发新服务及产品,20%进行有选择的收购或投资于与公司的业务互补并符合公司策略的资产及业务,10%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美团点评将于9月20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媒体:丰田准备与中国吉利商讨混动汽车引擎技术合作

据报道称,丰田已表示将与中国吉利就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合作进行谈判,但尚未就此事做出任何决定。


上述媒体进一步表示,虽然目前还不清楚吉利和丰田正在讨论的混合动力技术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但知情人士表示,这两家公司已经在分别联系了中国的电池技术供应商湖南科力远新能源公司,这不仅是丰田在华的合资公司,此前也曾与吉利保持紧密联系。


知情人士称,中国也希望此举能帮助当地公司达到更严格的排放目标,而作为丰田在华铺路的良好契机,丰田也正在加强磋商将此混合动力系统授权给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


当然,鉴于没有混合动力技术的中国汽车制造商还在多数,丰田也没有放弃与其他潜在合作方的沟通。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今年在中国销售中排名第三,首次超过所有日本竞争对手,这也进一步加大了丰田与吉利达成合作的期望值。


另一个无法忽视的是,中国也已经开始将混合动力汽车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丰田此次看重中国电动汽车领域也正好“迎合”了中国的环保目标和减少对进口石油依赖的计划。


根据中国政府的计划,到2025年,中国汽车销量的五分之一将为新能源汽车。


中国市场目前在丰田全球汽车销售市场仅占11%,发展潜力巨大。为了收复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的失地,丰田正全力以赴加大在华投资,而新能源汽车正成为丰田的优先突破口。


此前有报道称,丰田将与广汽在广州建立新工厂,该公司每年可生产20万辆汽车。该合资企业还将扩建现有工厂,到2021年年产能将达到170万辆。


天津政府网站上的一份文件也显示,丰田计划与合作伙伴中国一汽集团扩大产能,每年生产12万辆汽车,其中11万辆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其余为电动汽车。该项投资总额将达到17.6亿元人民币。


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了日本,并会见了丰田首席执行官丰田章男。


日本共同社称,总理很关心未来的新技术,寄希望于能与丰田在绿色技术方面进行战略合作。而丰田章男建议中国不仅要关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更可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进一步拓宽投研和渠道力度。


由于需求增加,丰田正通过其合资企业湖南科力远在中国加大混合动力电池的生产量,该合资企业将在2020年将产量翻番至每年约210000个电池组,并力争在那之后将年产量进一步翻倍至约480000。

2018苹果新品发布会揭晓:双卡双待iPhone XS未带来惊喜 股价跌超1%

本周三的苹果新品发布会并未给市场带来足够惊喜。第一个亮相的最新版智能手表发布后,苹果股价一度抹平跌幅转涨,但在iPhone X新品发布后,股价不但转跌,而且最终创三年来新品发布日最大跌幅。


9月13日凌晨举行的苹果公司2018 年秋季新品发布会上,首先登台的苹果CEO库克称,苹果APP Store每年迎来5亿消费者,苹果将出货20亿部iOS移动设备。接着苹果COO Jeff Williams上台,介绍苹果智能手表Apple Watch系列4。


Apple Watch系列4外观变化为四年来最大,芯片运行速度提高两倍,是首款面向消费者的心电图功能非处方产品。发布后,苹果股价一度抹平发布会前的1%以上跌幅转涨。


接下来介绍的新版iPhone分5.8英寸和6.5英寸两款,分别名为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拥有最先进的iPhone芯片、超视网膜OLED全面屏,存储容量最大可达512GB,为iPhone史上之最。但媒体仍认为与去年发布的版本相比无太大亮点。苹果股价盘中转跌。


此后苹果高管介绍了iPhone XS支持双卡双待,并发布了相对平价的又一款iPhone X——iPhone XR。它的尺寸介于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之间,采用LCD显示屏,不具备3D Touch压力传感功能,但和后两者一样采用A12芯片,具有升级的照相功能。


华尔街见闻注意到,按照苹果介绍,高配版新款iPhone的起售价超过了1000美元,成为史上最贵iPhone。此次发布的两款iPhone X新机本月发售,相对平价的iPhone XR下月开售。


iPhone XR、XS、XS MAX的起售价分别为749美元、999美元和1099美元,前一款XR将在10月19日接受预订,10月26日全面发售。后两款将从9月14日起接受预订,9月21日全面发售。

 

苹果官网显示,iPhone X已经下架,iPhone XS将于北京时间9月14日15点01分开始预购,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的起售价分别为8699元和9599元人民币。iPhone XR将于北京时间10月19日15点01分开始预购,起售价6499元。所有机型将在获得批准后发售。

 

到临近13日凌晨3点苹果发布会结束时,苹果股价仍跌超1%,盘中一度跌破220美元,跌幅达到约1.8%。最终,苹果收跌1.24%,创2015年以来iPhone新品发布日的最大跌幅。

据彭博统计,十一年前苹果发布初代iPhone当天,股价大涨8.3%,但此后的十个iPhone新品发布日之中,只有iPhone 5和iPhone 7发布当天股价上涨,其余均下跌,即使那两天上涨,涨幅也未超过2%。

 

The Street的以下图表显示,2007年以来,从苹果在iPhone发布前三日和后三日股价涨跌看,也只有2007年累计涨幅超过10%,表现最为亮眼,此后有八年这几日内股价都累计下跌,最大跌幅为2008年的6.4%,最大涨幅是2015年的4.5%。

 

iPhone支持双卡双待 苹果股价跌幅扩大

iPhone XS和XS MAX的电池续航时间分别增加了半小时和一个半小时。两款新机均支持HDR显示,能呈现真实深邃的黑色。可拍出更细微的散焦照片,可以模糊背景,更强调拍摄的人像。拍完后,用户还可以调整相片的虚化背景。

iPhone XS具备双卡双待功能和千兆位局域网,将具备e-SIM技术,这一技术目前应用于Apple Watch和呼叫类iPad设备。

e-SIM卡是将传统SIM卡潜入设备芯片的嵌入式SIM卡。据介绍,三大美国电信运营商AT&T、Verizon和T-Mobile将支持iPhone XS的e-SIM技术。但中国市场发售的iPhone XS将只有普通的SIM双卡设置,不支持e-SIM卡

此后苹果股价跌幅扩大到1%以上。

 

此后,苹果邀请知名视频游戏设计师、游戏公司Bethesda Game Studios 的主管Todd Howard上台,展示Bethesda的iOS开发情况。他介绍了Elder Scrolls系列游戏的移动版Elder,称将在金秋发布,现在接受预订。苹果又邀请了开发者介绍增强现实(AR)应用Homecourt,它能自动识别篮球场地,用AI追踪射篮行动。

接着,负责苹果硬件的高级副总Phil Schiller 回到台上,介绍iPhone XS的新照相特色功能,提到支持双卡双待。苹果的高级副总Lisa Jackson称,苹果全部依靠可再生能源运行,下一个目标是100%利用可回收材料。此次iPhone XS就有一些部件采用可回收材料,例如逻辑板是锡制的,扬声器固定座是可回收塑料材质。

Schiller又介绍了一款相对平价的新款iPhone X,名为iPhone XR,它有白色、黑色、蓝色、珊瑚红、黄色五种颜色,搭载无边框设计的显示屏,尺寸为6.1英寸,提供三种存储空间64G、128G和256G选择。

iPhone XR配置了据称“最先进的LCD”液晶显示屏Liquid Retina,和iPhone XS一样采用A12芯片,同样提升了照相功能,但并没有自iPhone 5S起iPhone具有的压力传感功能3D Touch。它的电池续航时间比iPhone 8 Plus长一个半小时。

 

最大、最智能iPhone如期而至 股价转跌

苹果副总Phils Schiller介绍,iPhone XS有5.8英寸和6.5英寸两种尺寸,有金色、银色和太空灰三色可选。更大的iPhone XS型号被命名为iPhone XS MAX。iPhone XS MAX是史上显示屏最大的iPhone。

 

iPhone XS具备升级的Face ID面部识别功能,由诸多感应器和前摄像头支持,最大存储容量为512GB,其搭载芯片是智能手机史上最智能和最强大的。

iPhone XS及MAX型号均搭载4核GPU、6核CPU,其配置的A12芯片内置8核“神经网络引擎”(neural engine)。Schiller称新型芯片处理速度达到5万亿/秒。

 

但发布上述内容后,苹果股价重回跌势,一度跌约0.8%。彭博社评论称,iPhone X系列的情况大体类似去年发布的iPhone X。雅虎等媒体也认为,新款iPhone的硬件设施缺乏突破。

 

苹果智能手表迎四年最大“变脸” 心电图功能成亮点

据苹果COO Jeff Williams介绍,Apple Watch系列4已经被“重新设计,并重新制造”。新款Apple Watch的背面将由陶瓷和蓝宝石玻璃制造,其显示屏将增大30%,扬声器声音较前代扩大50%。

 

Apple Watch Series 4搭载自定义设计芯片,其运行速度将提高两倍。其搭载的新型芯片能察觉到使用者的摔倒,并启动应急电话。它具备侦测心房颤动(AFIB)的功能,能感应到心脏跳动频率;将允许用户录制心电图。

系列4的外观变化为Apple Watch四年来最大。Williams称,Apple Watch系列4已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Apple Watch心律不齐功能和心电图(ECG)功能将于今年稍晚提供给美国用户。它是首款直接面向消费者的ECG非处方产品。

 

Williams表示,Apple Watch系列4的电池续航能力与此前的一样,也为18个小时。系列4共有铝银色、金色和太空灰三种颜色可选,9月14日起接受预订,从9月21日开始全面发售,起售价399美元,携带通话功能的系列4售价499美元,系列3的售价下调至279美元。

新版Apple Watch 发布后,苹果股价跌幅由发布会前的1%以上一度收窄至0.5%左右,在介绍心电图功能后,股价一度转涨。

 

史上最惨泡沫盖棺定论?数字货币崩盘之惨烈超过2000年的互联网

今年全球加密数字货币一跌再跌,可能比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灭有过之而无不及。


彭博社报道称,截至9月12日本周三,追踪比特币等十只数字货币的数字资产指数MVIS CryptoCompare Digital Assets 10 Index今年1月以来累跌80%,而2000年互联网泡沫爆破时,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从巅峰跌到低谷的跌幅也不过78%。


追踪多家交易平台和多只数字货币的网站Coinmarketcap显示,今年1月上旬,全球数字货币整体市值曾突破8130亿美元,现在已经不到1900亿美元,剧减超过76%。



剔除比特币,目前其他所有数字货币的市值不足800亿美元,较今年1月将近5380亿美元的市值高位缩水超过85%。



在市值最高的七大数字货币中,有六个已较各自峰值下跌超过77%,仅有比特币的跌幅低于这一数字,跌幅为68%。其中领跌的以太币不仅从今年1419美元的最高峰值下跌了88%,也回到了15个月以前的水平。



外汇交易平台Market.com的首席市场分析师Neil Wilson评论称,暴跌显示,整个数字货币是一场多么庞大的投机泡沫,这很可能是一场席卷整个市场的寒冬,目前最有可能受害的是比特币。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货币业内人士也在质疑行业的增长轨迹。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最近在以太币产业发展峰会上就表示,区块链行业爆炸式增长的日子可能已经过去,现在普通人已经意识到它的存在:


“区块链的空间正在接近天花板。如果你和一般受过教育的人交谈,他们可能至少听说过区块链一次。这个领域任何事物都不再有千倍的增长机会了。”

Vitalik还指出,比特币和其它数字货币之前六到七年的增长其实得益于市场营销,而“这种策略正在接近死胡同”。


上周末美国证监会再出重拳,暂停了两款热门的交易所交易票据(ETN)交易,它们分别追踪比特币和以太币,原因是市场参与者对这些产品仍存在困惑。


本周一,Business Insider消息称,花旗打造了一款类似ADR的产品“数字资产凭证”,若顺利推出,将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一个低风险参与数字货币市场的途径。


不过,上述消息似乎没有抵消美国证监会行动的负面影响。已经跌入熊市的数字货币本周进一步下跌。


CoinDesk报道指出,今年比特币似乎在复制2015年9月反转前夕的路线。今年到目前为止和2015年9月前走势相似,但2015年7月6日,比特币升破了下行趋势线,今年却没能突破,因此能否突破8500美元可能是关键。


彭博报道则是认为,即使目前跌得惨过互联网泡沫破灭时,也有数字货币多头看到,纳指十五年后创新高,互联网对全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他们认为,比特币此前也有过大跌后大反弹的经历。但就算乐观者言中了,最终数字货币会改变世界,今年的抛售也突出表明,这样的进步不可能一片坦途。

iPhone双卡双待特供版诞生!苹果罕见举动之下的中国市场调整

9月13日凌晨举行的苹果公司2018 年秋季新品发布会上,苹果发布了史上最贵、储存量最大的iPhone XS Max,售价最高达12799元。


除了越来越贵的iPhone,此次发布会还有一个信号值得注意:苹果首次为一个国家改变硬件标准,提供特供版硬件产品。这也反映了苹果正在中国市场实施战略调整。


发布会上,苹果专为中国市场推出了拥有物理双SIM卡槽的iPhone XR和XS Max,而全球其它地区上市的“双卡双待”版本,则更多是通过物理nanoSIM+eSIM方式实现。


此前,苹果公司为实现设计和制造流程的标准化、提高制造效率,很少针对特定市场来更换产品标准。本次推出双卡双待特供版专供中国市场,表明苹果公司愿意为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市场做出调整。


2017财年,苹果公司在大中华区创造了450亿美元的收入,约占年度总销售额的20%。


而在2018财年第三季度,苹果大中华区收入占比仅为17.9%,环比下降3.4个百分点。苹果显然不太满意在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中的表现,希望通过“双卡双待”等功能上的改变,更贴合大众化市场的用户需求,实现收入的增长。




分地区来看,2018财年第三季度,苹果在美洲、欧洲地区的收入同比增速有所提高, 但在大中华区(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日本地区收入同比增速则出现下滑。



截至6月30日的苹果第三季财报显示,硬件销售依旧是其营收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苹果公司营收的中流砥柱。期内iPhone高端机型销售显著增长,促使iPhone营收同比增长20%至299.1亿美元,达到苹果营收占比的56%。


但另一方面,今年第二季度苹果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份额下降,丧失了全球第二大手机制造商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华为。


据研究机构IDC的最新报告,2018年二季度苹果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市场份额仅为12.1%,低于三星的20.9%和华为的15.8%。与此同时,苹果iPhone当季共售出4130万部,仅同比增长1%;iPad共售出1155.3万台,同比也仅增长1%;Mac共总售出372.0万台,比去年同期的559.2万台下滑13%。



苹果自2010第二季度以来,首次在市场份额方面滑落至第三位;加上在大中华区销售增速和收入占比的下降,苹果此次在华推出“双卡双待”能否获得奇效,仍有待检验。

当科幻窄化了人工智能,艺术的新命题出现了

如何才能寻找到反向的动力,在自然的技术化与技术的自然化、人的技术化与技术的人化之外找到并且作为“辩证的另一极”?这是未来艺术的根本任务。


19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就是科幻小说、科幻电影最钟爱的主题,以至于它占据了我们关于未来的主要想象空间。不幸的是,它窄化了我们对于未来生命和生活形式的想象,似乎人类未来的主要内容就是与机器人的斗争。


同时,过去一百年充斥在科幻文化中的拟人化手法也把人工智能窄化了。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典型形式和一个发展方向,也就是“人工生命”,它的早期回声是拉美特里的 《人是机器》。而人工智能对我们的意义不只是它可以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思维,更重要的是,AI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理解人的语言、思维和智能本身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它有助于我们去探索人类的思考、学习、分析、推理、规划和想象究竟是怎样的智力过程。


我的意思是:我们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应跳出人工生命的想象进入更广阔的天地。未来的设计应该超越 “窄化”,通过“设计”为人的未来创造一个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发展空间。


科幻文化对人工智能的窄化还在于,好莱坞电影中总是将机器人和人的根本差别归于感情或者说是更煽情的“爱”,其实人的社会性存在是人工智能尤其是人工生命研究领域最大的难题。人工智能可以“写诗”,可以在棋盘上战胜人类,但是它必须接受指令才会写诗和下棋,它并不具备写诗和下棋的原初欲望和冲动。人工智能必须建立一个可预测的世界模型以及反应、修正机制,这都是建立在一个理性个体的假设之上。问题在于,世界上不止有一个个体,还有无数他者——他人或其他的AI,如何以算法应对无数社会性个体之间复杂的、充满非理性和偶然性的相互作用?这才是目前AI技术的难点所在。心灵没有方程式,社会性的心灵更加无法用算法解决,作为一个策展人和艺术教育者,我愿意乐观地说,这或许正是艺术的机会。


然而,人的社会性在今天这个网络社会受到了新的挑战。


近20年来,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技术在明显加速,我们能够感觉到各种技术对生活的“重置”。技术的发展在引诱着也是强迫着我们跟随,不断跟它一起更新换代——引诱是因为花样翻新、追求时尚,而强迫是因为整个服务系统在更新,我们只能跟着更新,否则等待你的是脱离网络、去社会化。这种加速度,这种实时性,这种迅即的自动化/现成性,取消了我们自主的学习与生产。那么,我们是不是还能保持艺术制作和创造的欲望?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最切近的应用场景中,亚马逊、淘宝、京东设置了众多的推荐和方便,这些“方便”不但是引导消费的诱饵,更是对我们自身性的诱导和窄化。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合作中,我们的偏好被强化,我们的欲望被放大。新技术对我们的阅读是一个超级踪迹学建构,据说阿里巴巴对每一个淘宝用户的定义,可以拓展到几千个标签。这意味着,它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欲望、你的需求、你的目的、你的冲动。然而,这只是你的数码存在,这不过是由概率算法导出的一种“显示性偏好”。


同样,通过社交网络,你总是会看到你想要看到的。社交网络营造出一个让我们每个人都舒适的“共识性”小环境,一个自我映射、自我生产的小世界,这个小世界,已经具有了Ma t r i x的基本雏形。我们在自媒体的自我数据化中“被个性化”,在“朋友圈”与“众筹经济”的网络互动中“去社会化”,在越来越自动、便利的系统中沦落入 “功能性愚蠢”,陷入网络的隔绝与忧郁。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人群做了无穷细分,但同时人文学者们又总是在抱怨技术把人同质化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能否弄清楚,新科技究竟是把社会变丰富了,还是变单一了?我个人这些年的感觉是,在表征意义上人们的确变得更加多元、丰富,但是在深层意义上,人的社会性以及社会能力却被极大地削弱。


伴随着社交媒体出现的,是一种更加琐碎化的感知、更加景观化的生存。技术、资本和那些构造出 “单一普遍性”的企业及其金融王国,通过我们每时每刻不可或缺的手机,以及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和购物网站,将我们的日常生活变成了数据流和直播秀;同时,新技术正在制造出一种新的 “凝固状态”,人类这个日益自动化的社会有可能滑向电影《黑客帝国》中的命运。在那部影片中,人与机器的斗争掩盖了一个根本事实——新技术一旦被滥用,人类中的极少数会把绝大多数变为无用之物,变成那个作为日常生活的Ma t r i x的消费者,变成现实荒原中的赤裸生命、肉身电池。人机合体的副作用是身心的分离,在未来或许只有那“终极的主人”才能做到身心合一。


如何才能寻找到反向的动力,在自然的技术化与技术的自然化、人的技术化与技术化的人之外找到并且作为“辩证的另一极”?这是未来艺术的根本任务。

年度最佳亲子电影《阿尔法:狼伴归途》新海报

史前冒险巨制IMAX 3D影片《阿尔法:狼伴归途》正在全国热映中,电影自上映伊始口碑节节攀升,画面制作精良被赞“今秋最美电影”,故事励志有能量成为众多家长、学生的首推佳作。今日该片发布史前巨兽海报,以剑齿虎、猛犸象、犀牛、野牛为主角,通过四只史前巨兽与人类主角科达和阿尔法之间悬殊的力量对比,为观众推开远古世界大门,感受史前动物所带来的极度震撼。目前影片票房突破八千万,在刚刚过去的开学季,该片成为万千家庭观影首选,被赞“年度最佳亲子电影”。


年度最佳亲子电影 全家人的史前奇幻之旅


此次发布的史前巨兽海报,一展最为观众熟知的四大巨兽,带领观众走进两万年前尚未被人类开发的原始地球。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除几近百分百还原的各类动物之外,在置景与道具方面也与史料看齐。例如电影故事设定在两万年前冰川时代,现今地球上已经很难找到相同地貌,为此剧组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拍摄,包括温哥华附近的大草原、加拿大南艾伯塔省的荒野,甚至远至冰岛的远东地区,最终呈现出完美的冰川纪美景。


片中道具置景部分则邀请到大英博物馆史前部门高级馆长吉尔•库克作为影片顾问,吉尔•库克针对片中主角所在的梭鲁特部落贡献大量真实史料,从取火、切肉到清洗动物皮和制作衣服,都近乎1:1为观众进行还原,让身处于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得以领略两万年前的奇景奇物。依靠严谨的制片、精彩励志的故事内容,许多家庭将此片列为近期观影首选,更评价影片是“年度最佳亲子电影”。


带着爸妈二刷阿尔法 秋季最美电影阖家欢享


“这电影看的值了!”很多观众走出影厅发出这样的感慨,影片不仅人美景美故事美,关于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深刻探讨发人深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青少年观众而言传递出敬畏自然的美好夙愿,被赞电影版“开学第一课”。更有不少观众从阿尔法身上学习到“狼性精神”,对片中科达与阿尔法不向逆境低头的顽强精神给出极高评价。


不同观众看完影片都各有收获,但大家不约而同都夸赞电影的视效、音效体验,“远古题材在大银幕上看的感觉特别不一样”“这个电影不是那种科教质感,里面的场景特别特别震撼,动物和特效水准都是大片级别”观众如此评价《阿尔法:狼伴归途》“如果有可能,一定要到电影院看”。


《阿尔法:狼伴归途》由曾投资李安导演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Studio 8投资出品,艾尔伯特·休斯(《艾利之书》)执导,柯蒂·斯密特-麦菲《X战警:天启》)、蕾奥娜·维埃拉(《小镇怪客托马斯》)、娜塔莎·迈尔兹(《地牢围攻 2》)、约翰内斯·豪克尔·约翰内森(《极寒之城》)等人担纲主演,影片以2D/3D / IMAX 3D/中国巨幕3D/4DX / MX4D制式全国燃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