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阿里发布“车路协同”技术:打造“智能高速公路”

9月20日消息,在2018杭州·云栖大会,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升级汽车战略:由车向路延展,利用车路协同技术打造全新的“智能高速公路”。


这一战略将由AliOS联合阿里云、达摩院、高德、支付宝、千寻位置、斑马网络等共同完成,旨在探索未来二十年的路。


据官方资料显示,从2014年开始,阿里巴巴开始研发汽车操作系统。目前,通过基于AliOS的斑马系统,阿里巴巴构建了横跨车厂的全球互联网汽车平台。与此同时,ET城市大脑在三年时间里已同11个城市合作,杭州管辖面积就达420平方公里。


战略执行上将从云控平台、智能感知基站、协同计算系统三个层面推进。路侧使用达摩院感知基站技术,车的感知与协同计算由AliOS构建,云控平台扮演云端大脑的角色。此前,阿里云已经与浙江省交通运输厅达成战略合作。


按照阿里巴巴的构想,智能高速公路将全面支持普通功能车、互联网汽车、自动驾驶汽车,赋予驾驶者以“千里眼”和“顺风耳”。路会告诉车“我看到了什么”,车会告诉路“我经历了什么”,实现人-车-路-云全面协同。即便是高速路上500米外的一个小坑,你的车也能提前“看到”。


目前,阿里无人车已应用了车路协同技术,并在杭州的开放路段进行了多次测试。在此前进行的多次对比路测中,设置了可移动假人从障碍物后突然出现的场景,在不开启道路协同的情况下,紧急避让全部失灵,在开启后紧急避让或停车全部成功。


此外,阿里巴巴还联合交通部公路院、国家电网、中国联通、一汽集团、上汽荣威、英特尔、福特汽车、神龙汽车、大唐电信集团等成立了“2038超级联盟” ,协同产业力量共同落地“智能高速公路”。

知乎注册用户破2亿,2018年新增用户超8千万

千寻位置服务用户超1.9亿 成To B类服务公司

9月20日消息,位置服务公司千寻位置的服务已覆盖230个国家和地区,总用户数突破1.9亿。通过提供动态厘米级的定位服务和纳秒级的授时服务,千寻位置已系统赋能智能驾驶、智能产业、智能城市和智能生活4大领域,成为To B类服务的公司。


千寻位置CEO陈金培表示:“未来3到5年,人类社会将逐步演进到机器人时代,届时移动终端将不再受人类操控,而是根据系统中现实世界的映射自主决策,精准时空服务也将不再仅面向数十亿自然人,更将面向数百亿甚至上千亿智能终端和无人系统。像千寻位置一样提供To B类基础服务的公司还将不断升级核心技术,提升赋能水平,进一步加快时代演进的步伐。”


据介绍,在全国北斗地基增强一张网基础上,千寻位置不断提升算法能力,并开启了向海外布局的“天音计划”,目前已可采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互联网双路播发的方式,为用户提供高精度时空服务,提升对智能汽车、无人机等各类智能终端的赋能,同时助力智能城市的建设。


目前,包括上汽大众、上汽乘用车、福特汽车、广汽集团、长安汽车、一汽集团、蔚来汽车在内的超40家整车厂商和解决方案商都在使用千寻位置提供的解决方案进行自动驾驶研制,合作厂商占自动驾驶行业超50%份额。搭载千寻位置技术的智能驾驶汽车有望在2019年实现量产。

横店剧组锐减 杨伟东:内容行业遇冷是因为之前太热了

9月20日消息,今天在杭州举行的优酷秋集大会上,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轮值总裁兼大优酷事业群总裁、阿里音乐CEO杨伟东谈到了内容行业在2018年变化:影视公司股价疲软、IPO受阻、融资困难。大IP不灵,流量明星不灵、大投入不灵。


杨伟东认为,现在之所以从业者觉得寒冷,只是因为之前太热了。的确最近有一些管理政策、行业约束,包括偶发事件,但过去三年在资本的驱动下,内容行业的产能急剧扩张。


去年秋集和今年春集,杨伟东曾预测,将会有超一半的影视制作公司会遭遇很大的挑战。过去因为三家视频平台以及几家卫视的过度竞争,内容需求被放大,但中国头部的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等都是稀缺资源,在生产方式不变的情况下,长时间生产精品都是概率问题,短时间批量生产精品注定是伪命题,更要命的是因为按集数销售的模式,在商业驱使下,本来不精的作品还要注入更多的“废水”,更有些剧集再用“注水”的收视率和点击率支持销售价格。


但观众审美提升、广告市场不景气,用户用钱包投票之后,潮水终究退去。今天各个视频平台的“倍速观看”,表面是体验创新,实质一定程度是用户对“注水”内容的反抗。


过去两三年,很多影视剧原本40集的剧本拍60集、只有几集剧本就开机、演员成本近总成本60%、演员带编剧进组现场改剧本。横店的剧组去年还有差不多60个,现在锐减为15个。


杨伟东认为,现在行业遇冷也是改变的开始。“当行业感觉寒冷,投机资本逐渐退场,从业人员有对创作有敬畏心,我反而认为这是真正做好内容的时期。”他说。


没有资本市场的浮躁催促、平台不会盲目相信流量艺人和大IP,越来越回到创作本身、演员和导演也逐渐务实。他承认,优酷过去也没少走弯路,没少对一些作品头脑发热,优酷扑街的内容也不少。


但在今天行业冷静的时候,优酷还是希望能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对文娱产业要长期投入的优酷来说,也是扎实建立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时候。


杨伟东还谈到了内容产业工业化的问题。以前内容产业从生产到分发各个环节基本靠人的判断,好莱坞模式在制作流程的工业化和风险控制上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工业化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体系,中国的文娱产业目前离工业化还有不少距离,但因为中国互联网发展,数据和技术能力发展,让中国文娱产业直接进入数字工业化成为可能。


他透露,优酷最近正在开发鱼脑系统,在项目风控、生产方向、生产资料配置及内容分发上都能开始提供参考信息和数据,在逐渐地提升整体平台效能。


“头部内容投入增大,广告和会员无法充分消化这部分价值。”当前在线视频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和会员收入。不过,三大视频网站依然陷入持续亏损当中。杨伟东认为,内容的后衍生开发价值是文娱产业非常重要的价值构成,内容的产业化能力是行业健康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但在具备这个能力之前,首先是内容方和平台方共同经营内容的意识。

阿里巴巴首款自研芯片明年面世 突破算力瓶颈

9月19日,阿里巴巴CTO、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在2018云栖大会上介绍,阿里将把此前收购的芯片公司——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微),和达摩院自研芯片业务一起,整合成一家芯片公司——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推进云端一体化的芯片布局。


张建锋表示,希望通过自研的强大的技术平台和生态系统整合能力,推动国产自主芯片的产业化落地。


芯片业务战略化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曾表示,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人们需要更便宜、更有效、更有包容性和更安全的芯片。


“阿里巴巴开发芯片并非为了竞争,而是普惠,让所有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利用和分享这些技术。”马云说。


芯片是达摩院成立之初就规划的重要研发方向之一,为了让该项业务快速推进,阿里此次成立集团全资控股的专门公司,不仅仅开展研发任务,还要产业化推广、构建生态。


阿里巴巴进入芯片领域的整体策略是云端一体,自研与生态合作结合,独立芯片公司初期主要研发人工智能芯片和嵌入式芯片。


今年4月,阿里巴巴全资收购中天微,中天微是中国内地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IPCore公司,当前,基于中天微CPU IP核的SoC芯片累计出货量已突破8亿颗。


未来,阿里将打造面向汽车、家电、工业等诸多行业领域的智联网芯片平台,“我们希望这家企业的芯片能大大提高智联网的计算力,其芯片产品还可以通过云服务,以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赋能更多的企业。”张建锋说。


关于“平头哥”取名的由来,阿里方面透露“平头哥”是非洲大陆上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生物,学名蜜獾。蜜獾以“世界上最无所畏惧的动物”之名被收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数年之久。


对于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名字,张建锋称,阿里巴巴是一家使命驱动的公司,我们相信小的力量,芯片是个小的东西,但是希望可以让它发挥很大的作用,平头哥是一种非洲大陆的蜜獾,希望能够学习这种动物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阿里表示,这家公司前期将先接受阿里集团的帮助,在未来寻求独立运作。


突破算力瓶颈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阿里仅电商一天产生的数据就高达600Pb,达摩院的存在便是要解决两个问题:这么多的数据从哪来?我们怎么处理?对此,张建锋的回答是,达摩院将更加关注底层的算法算力。


芯片是计算力的核心,而计算力则是所有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今年4月,达摩院宣布正研发一款神经网络芯片——Ali-NPU,该芯片将运用于图像视频分析、机器学习等AI推理计算,其性能功耗比将是同类产品的40倍。



阿里方面透露,这款AI芯片预计明年下半年面世,首批芯片将应用在阿里数据中心、城市大脑和自动驾驶等云端数据场景中。未来将通过阿里云对外开放使用,使得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AI能力可以在云端使用。


张建锋预期,明年年中将产出各类指标均是全球最领先的阿里巴巴第一款神经网络芯片。达摩院研发的CK902系列嵌入式芯片,将是中国第一款带安全功能的、完全自主研发的芯片。


以阿里城市大脑首先部署的城市杭州为例,在运用阿里芯片的模拟验证测试中,得益于阿里芯片提供的强大算力,铺设城市大脑的硬件成本可以节约35%。


“AI芯片在云端的使用,将突破城市大脑、工业大脑、农业大脑等AI产品成本限制,加速规模化普及。”达摩院芯片技术部负责人骄旸表示。


骄旸透露,在某种意义上,阿里巴巴即将面世的芯片突破了算力的瓶颈,人工智能的算法可以向更复杂的模型进化,孵化新的应用,进而能推动人工智能的整体进程。

新华社专访马云:已识乾坤大 犹怜草木青

新华社杭州9月19日电(记者冯源吴帅帅)“马云要退休了。”


随着这个教师节的一封公开信,一个消息不胫而走,各种猜测随之而来。


带着各种问题,新华社记者对马云进行了专访。


谈卸任:对企业和个人来说,退就是进


新华社记者:到明年教师节还有一年时间,作为董事局主席,除了做好交接棒的工作外,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在这一年里启动、完成或交接?


马云:三年以来,整个公司的运营机制、团队机制都交接得非常顺利。我在阿里的绝大部分工作和业务都由张勇接管了。每个月我们还会抽出几天时间,认认真真地交流。


目前,我还在负责阿里的国际化、生态体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经济体协同等方面的工作,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也会做好交接。


像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外界总以为是一家企业,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家,中间的协同工作现在是我在做,今后也需要交接给张勇他们。


新华社记者:卸任以后,您还会对阿里巴巴的战略起到多大的影响?您今后还会复出吗?


马云:其实当时我卸任CEO(首席执行官)时,就有人“预言”我总有一天会回来。但是事实证明,我卸任CEO已近六年,阿里不但不需要我回到这个岗位上,而且发展得越来越好。


我充分相信,张勇以及他以后的团队会做得越来越好。


当然,毫无疑问,我现在还是合伙人。而合伙人的职责不是制定战略,而是坚守阿里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战略。只要它们不摇晃,阿里就不会摇晃。


新华社记者:“退”有许多性质,有激流勇退,也有功成身退,有以退为进,也有退而不休,您觉得您属于哪一种?


马云:首先我觉得我这不算休,而是进步,算是以退为进吧:既是公司的进步,也是个人的进步。


如果把阿里的事业比作4×100米的赛跑,我只是跑了第一棒而已。有人说我可能害怕了,我说我从来没有害怕过未来,也没有害怕过今天。我只是知道论能力和精力,我已经不是未来带领公司的最佳人选。


我一直说阿里承担着伟大的使命和愿景,要走102年。但是我一个人是走不下去的,个人的阅历、背景、知识结构、体力、精力是有限的,必须要建立制度,建设文化,培养人才。


和逍遥子(张勇)以及他的年轻团队比起来,我确实有些不一样的东西,比如有创始人的光环,有自己的阐释问题、运营管理的方式方法。但是,他们身上的东西我也没有,比如知识结构的全面性、系统性。


我今年54岁,从现在起到70岁,也有16年可以干其他事业。这么多年积累的经验,可能用来做电商做互联网方面有点“老”了,但是用来做其他事业,还是年轻人。说不定我能玩出一个新的来,多好啊!


谈经济: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


新华社记者:阿里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那么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天下的生意会不会更难做?


马云:这个使命必须推进下去,有困难才需要使命。


我相信阿里巴巴新一代的年轻人、年轻的领导人会围绕这个使命坚定地向前走,慢慢地会打开局面,现在只是一个挫折。


我觉得现在还是有很多机会。像欧洲、俄罗斯、东南亚、非洲、南美这些国家,我越去越有信心。


新华社记者:去年年初,您和特朗普总统会面时,表示会帮助美国新增100万个就业岗位,现在这个承诺还能实现吗?如果下次再见到他,您想说些什么?


马云:这个承诺是基于中美友好合作,双边贸易理性客观的前提提出的。当前的局面已经破坏了原来的前提,已有承诺没有办法完成了,但是我们不会停止努力,会努力推进中美贸易健康发展。


我想说,两国间的贸易,世界上的贸易确实需要完善,但是贸易不是武器,不能用来打仗,它应该是和平的推进器。


新华社记者:现在国内外经济形势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您如何看待这样的形势?


马云:一切都顺顺利利,就不会有企业家,优秀的企业、企业家都经历过甚至诞生于困难时刻。


所有了不起的企业都是历经经济周期性灾难造就的,只有经历过这种灾难的企业,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企业,没有经历过灾难的企业,即使你今天做得很大,也未必能够赢在未来。


“东方不亮西方亮”,我去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现机会无处不在。


中国也在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我们会正视困难,而解决方案也在我们自己身上,关键是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


阿里成长到现在,也遇到许多批评指责。不少批评是中肯的,但是有的指责则是恶意的。船大了,风就来了嘛,我们“借假修真”,修出自己的真材实料。就拿我的脾气来说,过去一点就爆,现在也好多了。


谈教育:让孩子做他最好的自己


新华社记者:您一直关注乡村教育,关注留守儿童,主张办寄宿制学校,您的理由是什么?


马云:这是我们到农村调查的结果。我认为不能让农村的留守儿童没有得到好的教育就进入社会,但是偏远的学校留不住年轻老师,怎么办呢?所以我的设想是通过建设乡镇的寄宿制学校,把老师留在乡村。而且,这个问题现在也得到了教育部门的重视。


新华社记者:我们知道您曾经高考落榜,考过三次大学,现在也有人拿您的经历为学生减压,您怎么看?



马云:唯高考论是不行的,毕竟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命运和能力,但是努力还是要强调的,如果我放弃复读,就不可能有今天,如果我考不进大学,也不可能有今天。只要自己经过努力了,得到的东西哪怕很低,也还是自己的,如果你不努力,放弃了,就什么都没有。


新华社记者:您说,教育很复杂,比做阿里复杂多了。这是吸引您做教育的一个原因?


马云:我做教育的一方面原因,是在师范大学学习过,从事过教师职业,一直热爱这个职业,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我见过世界上的各种人,有很坏的人、很好的人,也有很了不起的人,看到了许多挫折,明白了许多道理。这让我知道教育的作用有多大,让我知道,教育最终是要让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如果去教人当物理学家,我肯定不行,但是去教人做最好的自己,我觉得可以有所贡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可能现在孩子学的许多东西到二三十年后就没有用了,但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可以让他们受益一辈子。

又双叒叕被盗!日本加密交易所Zaif被黑客“偷”走67亿日元

加密市场频遭黑客入侵,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9月20日凌晨,日本加密交易所Zaif发布公告称,有价值67亿日元(近6000万美元)的公司和用户资金在黑客攻击中遭到损失。该公司于9月17日发现这一情况,一天后经过确认,已向当局提出报告。


Zaif表示,黑客攻击发生于9月14日17至19时之间,攻击者从公司热钱包中盗走BTC、MONA、BCH等三种加密货币。Zaif团队已于今日稍早暂停用户存取服务。

根据Zaif交易所官方推特,9月17日曾出现所谓“服务器故障”状况,导致个别币种存取款暂停。黑客攻击事件当日已有迹可循。

随后的推文又声称,尽管当前系统处于“故障状态”,但团队已经“确认了客户资产的安全性”。但后续看来,这一确认并不具备任何力度。


公告中称,被盗的加密货币中有22亿日元(约合1959万美元)是属于公司的资产,其余45亿日元(约合4007万美元)则属于客户。


事件随后引发了日本虚拟货币兑换协会(JVCEA)的关注。其在官方公告中表示这是一起“严重丑闻”,要求公司采取必要措施保护用户,如保护用户财产和及时披露信息。此外,为避免日后相同情况的发生,协会要求所有成员对虚拟货币管理工作进行紧急检查。


据路透报道,日本金融厅(FSA)也正对日本加密货币交易所客户资产管理进行紧急检查。


目前,Zaif的母公司Tech Bureau已与日本上市公司、金融信息提供商FISCO签署协议,利用FISCO提供的50亿日元(约合4450万美元)资金援助购买客户丢失的加密货币,以弥补客户资产损失。Cointelegraph也对这一协议内容进行了报道,称FISCO将收购Zaif的多数股权,Zaif将遣散公司内部半数管理层与审计人员。


CoinMarketCap统计,Zaif交易所列世界加密货币交易额第101位。


2018年,似乎见证了币圈安全领域的“多事之秋”。年初1月28日,东京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check宣布平台遭遇黑客入侵。NEM代币被盗,损失金额达580亿日元(约合5.33亿美元),超过2014年Mt.Gox交易所3.4亿美元的被盗数额,成为技术史上最大的黑客攻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