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易读|独家:小米生态链又要调整 刘德或卸任掌门

网易科技从知情人士获悉,小米生态链架构将再迎调整,小米联合创始人兼生态链掌门人刘德已处半退休状态,屈恒或将接任掌门一位。除了人员上的调整之外,伴随而来的还有架构的调整:化整为零,智能硬件和笔记本将剥离出独立。对此,小米生态链公关表示未接到任何邮件通知。


生态链掌门人刘德半退休 屈恒或上位



知情人士向网易科技透露,9月4日中午,小米生态链核心成员吃了一顿散伙饭。小米生态链将再有大的架构调整,最快会在下周发邮件通知。


该人士表示之所以说是“散伙饭”是因为掌门人刘德已经处于半退休状态,之后小米生态链或将由王川接任。对此,网易科技征询了小米生态链相关人士,其表示关于王川接任的传闻已久,可能性不大,或由屈恒接任。


关于屈恒,是喝小米粥的创始人之一,对其相关资料不多。早期负责小米路由器。


其实,今年7月底,小米生态链就进行过一次调整:成立了贵金属业务部、探索产品部和投资部,分别由刘新宇、夏勇峰和高雪负责,向刘德汇报。同时,生态链平台部由屈恒全面负责,向刘德汇报。


此次最新调整之后,至于刘德的去向,有消息人士称他将负责行政类工作,处于半退休状态。刘德,美国艺术设计中心学院工业设计硕士。小米联合创始人,最开始在小米负责工业设计以及供应链管理团队。2013年8月小米生态链团队成立,由联合创始人刘德挂帅,负责搜罗可能出现的硬件产品。


小米IPO招股书显示,公司已经累计投资超过210家生态链企业,其中超过90家公司专注于发展和生产智能硬件产品。部分生态链公司比如华米已经IPO上市。


“刘德是一位非常谦逊的人,没有架子,在圈里风评不错。”相关人士评价道。


化整为零 智能硬件和笔记本剥离独立


除了部分人员的调整变动,此前并入生态链的智能产品已剥离出去(项目品质归到运营)。


据了解,2017年11月雷军发内部邮件,将智能产品部将并入生态链部,任命小米路由器事业部总经理唐沐为生态链部门副总裁,直接向刘德汇报。


此次调整,小米将笔记本电脑团队和智能硬件产品剥离独立。


在小米生态链架构调整的同时,也有消息人士称小米为了解决估值虚高的诟病,或将紫米科技等明星生态链公司并入到小米集团主体,从而提升小米整体估值。

奔驰推出首款纯电动SUV 戴姆勒称"All in"电动车

梅赛德斯-奔驰推出了首款纯电动SUV——EQC系列,并发布了电动车出行品牌EQ。这是大型汽车制造商进军新兴电动汽车领域的最新举动,以期挑战特斯拉Model X在豪华电动车市场的领军地位。戴姆勒董事长称已“All in”电动车。


当地时间周二(9月4日)由梅赛德斯-奔驰与美国西南偏南大会联合主办的me Convention创新论坛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梅赛德斯推出了旗下首款纯电动SUV(运动休旅车),取名EQC系列,并发布了其电动车出行品牌EQ(英文代表电动智能,Electric Intelligence)。


分析指出,这是成熟大型汽车制造商进军新兴电动汽车领域的最新举动,以期挑战特斯拉Model X在高端豪华电动车市场的领军地位。戴姆勒董事长兼梅赛德斯-奔驰CEO Dieter Zetsche表示,电动车是未来出行场景的主要组成部分,戴姆勒没有替代选项,“已经开始All in电动车”。


梅赛德斯EQC首款全称“EQC 400 4Matic”,四轮驱动,大小与梅赛德斯-奔驰畅销的内燃机品牌GLC SUV相仿,综合续航里程超过450公里(280英里),超过了特斯拉Model X的续航里程237英里,可用5.1秒加速到百公里时(62英里时),电池组总容量80千瓦时,电池重650公斤。


这款全电动SUV的锂离子电池组件由戴姆勒全资子公司Deutsche Accumotive生产,2019年起将由梅赛德斯德国Bremen工厂组装,与梅赛德斯热门内燃机车款C-Class Saloon、Estate、GLC等共用同一条生产线,戴姆勒在华合资公司北京奔驰汽车将负责中国本地市场的EQC生产。


梅赛德斯-奔驰执行董事Markus Schafer表示,决定将电动汽车生产置于内燃机车生产线上,体现了公司进军新领域策略的灵活性。既可以灵活回应市场需求,也能确保高效生产和顶级质量并存,最大化利用现有工厂的产能和已被验证、成熟的生产经验。


明年上半年投产后,EQC SUV预计2019年底在中国上市,2020年在美国推出。戴姆勒将投资至少10亿欧元打造8间工厂组成的全球电池生产网络,并在2022年推出10款全电动汽车。Zetsche透露,戴姆勒原本计划投入100亿欧元(约合120亿美元)用于电动车战略,目前开支已经超过这个阙值,但没有说明具体数字。


作为全球最大的高端豪华汽车制造商之一,EQC并不是梅赛德斯-奔驰首次试水的纯电动汽车。2013年公司就推出过B级纯电动汽车B250e,但销量不佳,从面世以来到2017年二季度末仅售出3651辆,这款零排放的掀背式电动汽车已经停止销售、退出了市场。


彭博社介绍称,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保时捷在今年6月公布了旗下首款纯电动跑车Taycan,捷豹也在年初发布了首款纯电动SUV品牌I-Pace,奥迪首款纯电动SUV将于9月17日(两周后)在旧金山(特斯拉后院+硅谷腹地)正式推出,三款车型都在2019年投入量产。


不难发现,在高端电动车市场,传统大型车企已经与特斯拉形成了“正面硬刚”的战局。戴姆勒董事长Zetsche表示,感谢特斯拉令电动车更为流行,但戴姆勒不再打算投资特斯拉公司,理由是“现在不是一个好的时间点”。


据36氪介绍,2009年特斯拉融资不顺利时,戴姆勒曾投资5000万美元获得了9%的股份,奔驰还与特斯拉展开业务合作,包括奔驰B级车的电动动力总成和特斯拉Model S早期的零部件供应。但2014年,戴姆勒终止了与特斯拉的动力总成供应合同,并以7.8亿美元的价格抛售了特斯拉股份。如果持有至今,戴姆勒将成为仅次于马斯克和富达投资的特斯拉第三大股东。


无独有偶,高盛本周最新唱衰特斯拉的研报,援引核心理由就是电动车市场未来几年的竞争加剧,多款传统车企的电动车品牌将在2020年代初至中旬密集上市。与竞争对手相比,特斯拉今年已经用完了美国联邦税收补贴(20万辆电动车)的配额,在新品“青黄不接”之际竞争力减弱:


“由于特斯拉到2020年前不太可能推出新品Model Y,到2021年前不会对其进行量产,当其他竞品袭来时,消费者缺乏动力购买更贵的特斯拉车款。同时,基本款Model 3也会蚕食对高配Model 3/S/X的需求,影响公司的毛利空间和盈利能力。”


还有媒体指出,发展电动汽车产品线,有助于戴姆勒远离柴油车“排放门”丑闻。据经济参考报,德国联邦机动车管理局于当地时间6月11日发出指令,要求戴姆勒集团在全欧范围内召回77.4万辆涉嫌非法使用尾气排放作弊技术的柴油车。此外,中英法等国都有未来全面停止出售汽油车和柴油车等内燃汽车的政府规划。


戴姆勒德国股票周二收跌1.45%,至54.20欧元,创2016年6月以来最低,今年以来累跌23%。美股粉单OTC交易的美股周二跌2.6%,不足63美元,也接近2016年6月1日以来最低。


德国车企受美国政府征收汽车进口关税的不确定性影响,戴姆勒高管也承认,尽管梅赛德斯-奔驰EQC电动SUV可实现盈利,预计将侵蚀品牌内燃汽车的销售份额,初期不会吸引更多的新客户。



不过,成熟车企量产电动车的势头出现以及能实现盈利的可能性,已经足够为增产和盈利“达标难”的特斯拉添堵了。因此,高盛预期特斯拉未来6个月股价再跌30%,摩根大通将特斯拉目标价从308美元下调至195美元,下调幅度高达37%,代表还有35%的下跌空间。

美国第二家,亚马逊盘中市值一度突破1万亿美元

9月5日消息,据CNBC报道,美国当地时间周二,电商巨头亚马逊(Amazon)股价周二一度触及史上最高点,促使亚马逊市值短暂达到1万亿美元。但股价随后下跌,市值跌至1万亿美元之下,苹果依然是目前市值超过这个里程碑的唯一美国上市科技公司。


图:在苹果市值于8月初达到1万亿美元后不到5周,亚马逊市值也短暂突破这一关口


在早盘交易中,亚马逊的股价上涨1.9%,达到2050.50美元的历史最高点。根据该公司7月份最新季度报告中公布的487741189股的未偿股份计算,该股只需要达到2050.27美元,就能突破1万亿美元关口。不过截至周二收盘,亚马逊股价已跌至2039.51美元,市值约9950亿美元。


分析师指出,亚马逊坚持多元化投资战略是促使其上市不断攀高的最大驱动因素。去年,亚马逊通过收购全食超市(Whole Foods)进入了食品杂货行业。它的硬件和物流部门正以“最后一英里”(last-mile)的快递服务来充实自己,它还在推进广告业务,挑战Facebook和谷歌。


风投机构Loup Ventures创始人兼分析师吉恩·蒙斯特(Gene Munster)在亚马逊股价发生里程碑式的变动后表示:“亚马逊让投资者相信,他们可以像在零售领域那样,去颠覆更多市场。”亚马逊在云计算AWS方面的增长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在第二季度,该业务部门增长了近50%。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马克·马哈尼(Mark Mahaney)向CNBC表示:“亚马逊在在线零售领域的确表现不错,但当他们表现出可能在云计算领域取得成功时,股价就出现了下跌。这就像股票代码从AMZN变成了AWS。”


在发布强劲的季度财报后,苹果市值于8月初达到1万亿美元。亚马逊则在5周之后达到了这个关口。苹果有相当大的领先优势,在8个月前市值就达到9000亿美元。而直到7月份,也就是亚马逊会员日促销之后,其市值刚刚达到这个标准。


尽管从盘中高点回落,但亚马逊股价仍实现了连续七天上涨,市值增加了720亿美元。这一增幅超过了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中80%以上公司的市值,大致相当于星巴克的规模。

亚马逊的股价在2018年上涨了70%以上,在过去12个月里上涨了一倍多。这令整体股市涨幅相形见绌,标准普尔500指数今年和过去12个月分别上涨8%和17%。

趣头条预计在美发行1600万份ADS 发行价7-9美元

趣头条预计在美国IPO发行1600万份ADS,发行价7.00-9.00美元/ADS。该公司表示,其在美发行的1600万ADS大约等于400万该公司A类普通股。


据路透报道,京东一家附属公司暗示,有意在趣头条IPO中认购最多4000万美元的ADS。


趣头条是一家移动内容聚合平台。该公司今日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首次公开募股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趣头条专注三四线城市用户人群,2016年成立以来发展迅速,截至2018年7月,月活近5000万,行业第三。此次趣头条计划最高募资3亿美元,承销商包括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招商证券(香港)和瑞银。


从成立到赴美IPO,趣头条仅用了两年时间。


虽然成立才刚刚两年,但趣头条表现却不俗。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7月,趣头条APP的累计装机量达1.54亿,月活用户4880万,在两年多时间内跃居内容聚合领域第二名,仅次于今日头条。


另外,趣头条今年的营收仍在快速上涨。截至2018年6月30日,半年的营收额已经超过2017年全年数据,为7.178亿元人民币(合1.085亿美元)。


但就利润而言,趣头条仍处于亏损中,并且亏损在加剧。招股书显示,趣头条2017年净亏损9480万元,2016年净亏损1090万元;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6个月,净亏损为5.144亿元。


招股书显示,2018上半年的亏损中,1.8亿为两位创始人的股权激励,这部分与公司长期绑定的股份将带来相应的成本。除去1.8亿,趣头条2018上半年的实际亏损为3.3亿,而2017年同期为2830万元,增幅近11倍。

乐视网+中弘股份一日“吸金”10亿 等于249家公司成交总和

在目前A股市场交投相对清淡的行情下,9月4日,存有退市风险的乐视网和中弘股份却得到资金疯狂青睐,两家公司股价先后涨停,截至收盘,两只个股昨日成交金额合计达到10.59亿元,统计发现,10.59亿元的成交金额竟相当于249家上市公司成交总和。


退市风险股“吸金”涨停


在近期相对平淡的市场里,两只具有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可谓赚足了市场眼球。


日前,中弘股份公告称,加多宝、深圳前海银谊资本与中弘股份、中弘卓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债务重组及经营托管协议》,一致同意对中弘股份及中弘卓业进行债务重组,解决公司流动性困难以及经营困难问题。受该利好消息影响,中弘股份在8月28日开盘涨停。


不过,此次事件遭到“重组方”加多宝火速否认,演变成一场闹剧,中弘股份股价也出现大幅回落,上周五跌至0.81元,股价几乎回到8月28日涨停前。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8月底,中弘股份已经连续13个交易日(8月15日至31日)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即1元),据深交所相关规定,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不含全天停牌的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深交所有权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因此,还剩7个交易日里,中弘股份股价若无法回到面值之上,就将被终止上市,或许有了“保牌”的市场预期,不少投机资金本周开始蠢蠢欲动,进行“博傻式”炒作,在周一上涨近3%后,中弘股份股价9月4日再度被资金炒至涨停,全天成交4.55亿元。


与有退市风险中弘股份相仿,另一退市风险股乐视网最近又是另一番景象,8月31日晚间,乐视网公告子公司乐融致新已完成注册资本变更,变更后的注册资本为3.75亿元,华夏人寿、京东(京东邦能)、腾讯(林芝利创)等投资方进入股东列表。


虽然京东、腾讯入股乐视子公司早在今年4月就有耳闻,但是此次乐视发布公告前后,依旧得到资金疯狂炒作,周二涨停后,乐视股价已从最低2元累计涨幅近90%,而周二,该股的成交金额也达到了6.04亿元。


换句话说,两家有退市风险的公司,单日累计遭到资金抢入金额高达10.55亿元。


249家上市公司的成交之“苦”


那么,10.55亿元在目前A股市场是怎样的水平呢?


9月4日,中弘股份和乐视网单日成交金额均在A股成交金额总榜前100,其中乐视网成交金额排在两市的第63位。而两市成交金额超过10亿元的上市公司总共只有20家,且全为白马蓝筹股,比如中信证券、万科A、五粮液等等。


另一方面,据数据统计,9月4日两市一共有651家上市公司成交金额低于1000万元,而成交金额最少的249家上市公司累计成交金额仅刚刚10亿元,还不如乐视网和中弘股份两家上市公司的成交总额。


一深圳不愿具名私募经理认为,“目前市场成交金额很低迷,说明大机构资金观望态度还是很明显,周二军工、软件个股如此活跃,市场也没有明显放量。所以,从资金炒作乐视网、中弘股份以及上周的ST长生来看,都还是在投机,找一些冷门没人关注的票来博取短期额外收益,但风险也是很大,ST长生涨停后就立即跌停而停牌了。在这个时间点,我建议中小投资者还是要把注意力放在市场主流的投资板块以及蓝筹股上,这类高风险、有问题的公司,还是尽量规避,或者不看。”


通过查阅深交所公开交易信息发现,9月4日炒作乐视网和中弘股份的资金均为游资所为。比如在中弘股份的买入席位里,两大著名游资方正证券北京安定门外大街营业部和光大证券佛山绿景路营业部分别买入4556.09万元和2548.01万元,累计买入金额超过7000万元,排在买入席位前两位,炒作积极。


另一原涨停敢死队成员,北京一私募合伙人认为,“中弘、乐视看手法就知道是游资所为了,不会有机构去买这种股票,一种投机行为吧,其实这两日行情开始有赚钱效应,主流板块军工和软件都不错,关注度在这些身上更好。另外提一点,市场都在关注外资什么的进入,但从量能和市场表现来看,机构其实对目前行情还是偏谨慎的,不过感觉市场短期会继续活跃,周二涨停个股数量就明显多了,可以留意下。”

大反转!ofo被曝将完成数亿美元融资 蚂蚁金服和滴滴联合投资

在外界质疑ofo出现资金危机、即将“卖身”的时候,局面出现了大反转。


9月5日,多家媒体从知情人士处获悉,ofo即将完成数亿美元的E2-2轮融资,此轮融资由蚂蚁金服领投,滴滴跟投。针对这一消息,ofo方面向全天候科技表示“好像是”,蚂蚁金服则表示“不予置评”。


ofo上一轮融资还是大约5个月前。今年3月,ofo宣布完成E2-1轮融资8.66亿美元,由阿里巴巴领投,灏峰集团、天合资本、蚂蚁金服与君理资本共同跟投。


但E2-1轮融资似乎并未能解决ofo的问题,之后围绕ofo传出的“资金紧张”、“卖身”消息仍然不断。


今日(9月5日)早间,《南方都市报》报道还称,接到用户爆料,ofo的199元押金无法退还,拨打页面显示的客服电话显示为空号,联系在线客服则称没有处理退款权限。


除了来自用户的“吐槽”,ofo因为欠款问题还被诉至法院。


8月31日消息,上海凤凰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凤凰”)控股子公司上海凤凰自行车,因与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东峡大通”) 的买卖合同纠纷,将后者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上海凤凰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起诉之日,东峡大通仍欠其货款6815.11万元。除了要求东峡大通方面支付上述欠款,上海凤凰还请求判令其赔偿原告逾期付款违约损失186.52万元;判令支付原告律师费、担保费等20.00万元(暂计);由其承担案件受理费、保全申请费等诉讼费用。


企查查信息显示,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由ofo香港公司全资控股,为ofo共享单车运营方,法定代表人是ofo创始人戴威。该公告一经发出,外界更加坚信ofo陷于资金危机。


8月22日,ofo还被曝出最终“卖身”滴滴的协议已经达成,公司作价20亿美元左右,戴威暂时保留董事局职位,而ofo的其他几位联合创始人出局。不过,这一消息很快遭到ofo联合创始人于信的否认,他在朋友圈直言:“假的。终局?还早。”


E2-2轮融资消息的传出,或将在一定程度上挽回用户信心。ofo自身也在努力“造血”,积极推进商业化举措,寻求资金续命。8月22日,继品牌车身广告、App端内广告业务后,ofo被曝其官方App又上线了短视频广告业务。

央行在深圳设立金融科技公司,运营贸易金融区块链

9月5日,据悉,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在深圳成立“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接近这一项目的人士表示,该公司参与了贸易金融区块链等项目的开发。


根据工商信息,该公司成立于今年6月15日,注册资本较小,只有2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金融科技相关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金融科技相关系统建设与运行维护。法定代表人为黄烈明。


央行布局区块链

央行下属的多家机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等,先后布局区块链。


9月4日,“湾区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在深圳正式上线试运行。该平台致力于打造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开放金融贸易生态。湾区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是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的共同推动、协调和组织下,深圳金融科技研究院联合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渣打银行及比亚迪经过近两个月的封闭开发,成功实现湾区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项目一期预定目标,目前项目一期已部署上线,进入试运行阶段。


项目一期建成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贸易金融底层平台,在平台上可进行包括应收账款贸易融资等多种场景的贸易和融资活动。同时平台为监管机构提供了贸易金融监管系统,实现对平台上各种金融活动的动态实时监测。


2018年1月,据上海票据交易所消息,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实验性生产系统成功上线试运行,数家银行在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实验性生产系统顺利完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签发、承兑、贴现和转贴现业务。该平台由上海票据交易所会同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组织中钞信用卡公司、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和杭州银行共同开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建设相关工作。


2017年9月,央行所属的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通过子公司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杭州设立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简称“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已发布络谱区块链登记开放平台、中钞金融区块链解决方案(Block-X)等产品。


8月29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发表署名文章表示,区块链技术将会渐近式发展,刚开始在小而美的闭环场景落地会更实际、成功可能性更大,也容易树立信心,在这些方面其实最典型的例如贸易金融、供应链金融、数字票据,这些是对于防范风险、服务于小微企业的,这些比较典型的应用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71项数字货币专利

实际上,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主要工作,是从事央行数字货币方案的设计。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经申请了71项专利,专利主要与数字货币相关。


8月17日,该机构披露,于今年3月28日申请了一项名为“基于贷款利率条件触发的数字货币管理方法和系统”的专利。该发明称,其背景是,在货币投放的当下,中央银行即失去对货币的掌控,货币能否最终流向实体部门、是否能实现中央银行所意图的政策目标,交由中央银行之外的各方力量和因素来决定,从而导致货币政策传导的不畅或失效,引起资金流向资产市场而非实体企业导尿管政策困境。比如,美国的银行信贷只有很小比例(大约3%-15%)流向实体经济,更多的是流向了资产市场。在我国,货币“脱实向虚”的现象同样存在,2015年,我国金融业增加值与GDP的比例为8.5%,高于美国1.5个百分点,不少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自我循环,没有进入实体经济。


因此,该发明称,提供一种基于贷款利率条件触发的数字货币管理方法和系统,能够使基准利率实时有效传导至贷款利率。包括:向金融机构发行数字货币,并将所述数字货币的状态信息设置为未生效状态;接受所述金融机构发送的数字货币生效请求,获取所述生效请求对应的贷款利率;当所述贷款利率符合预设的贷款利率条件时,将所述数字货币的状态信息设置为生效状态。贷款利率=生效请求发生时点的基准利率±数字货币发行时点的贷款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