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个税、社保、所得税——近期大动作频频的财税政策逻辑是什么?

财税方面近期动作频频,四大政策相继“出场”引发了市场高度关注和讨论。


一是创投基金合伙人原 20%的个人所得税率上调为最高 35%的个体工商户累计税;二是社保缴费基数规范化可能增加企业的负担;三是个税改革叠加社保从严征管,可能反而减少居民可支配收入;此外,不断释放信号的房产税未来也将在客观上造成居民部门税负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内经济再度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而央行与财政部也刚刚经历了一轮货币与财政政策的“论战”。在呼吁“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的背景下,财政上述“加税”政策进一步引发了市场的担忧。


所幸的是,上周国常会针对市场的顾虑释放了一定的积极信号,确定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改的配套措施,并同时公布了个税减除费用和费率适用细则。此外,确保创投基金税负总体不增,并明确抓紧研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确保总体不增加企业负担。


为何财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平安证券宏观团队分析认为,中国当前面临两大主要风险,一是房地产泡沫风险,二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追根溯源,其症结都在财税!


在过去数十年,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各种其他手段进行“开源”:一是卖地收入,二是通过融资平台的借债收入。


前者形成了“土地财政”,而后者则是造成当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急剧膨胀的历史原因。


因此,只有通过财税体制改革给地方政府开源,纠正央地财权与事权的错配,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泡沫困局和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与国际主要经济体横向比较,中国的企业部门税负偏高而居民部门税负偏低。



鉴于此,平安证券分析表示,未来财税体制改革的另一个方向可能是减轻企业部门税负、增加居民部门税负。


具体而言,就是在居民部门内部则是减轻低收入人群的税负,增加高收入人群的税负,以达到收入分配调节的目的。


而此次个税改革正好符合了这个方向。


个税改革+社保从严征管 :个人与企业影响几何?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上周发布的《关于 2018 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和税率适用问题的通知》,平安证券团队对不同收入人群在税法修改前后的个税缴纳金额进行了如下计算和分析。


从税收下降幅度的角度来看,随着收入的上升,减税幅度逐步下滑,即低收入人群的减税幅度最大。


从减税额在月薪中的占比来看,随着收入的上升,减税额占月薪比例先升后降,即个税调整对中等收入人群实际收入的影响更大。当然,如果将扣除所带来的优惠考虑在内,减税幅度将会更大。


毋庸置疑,个人所得税的上述调整必将给中低收入人群带来较为振奋人心的减税效果,但近期社保将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的信息却引发了市场对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将下滑的担忧。


前后差别有多大?


根据平安证券团队也对前后两种搭配进行的简单比较计算显示,个税的减税幅度可能确实无法覆盖社保规范化所带来的可支配收入的下滑!



但其也进一步表示,企业社保缴费不合规的问题千差万别,从全国范围实际来看,难言新搭配之下个人可支配收入必然降低。后续需要关注的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变化将更为重要。


所幸,社保征收方式变动带来的相关担忧已然引发了政府方面的关注,国常会明确表态确保企业税负不增,这也从一定程度缓解了市场担忧。


社保征收方式的变动不仅可能会对个人可支配收入带来影响,企业方面事实上也将面临着大额的社保补缴压力。


个人可支配收入可能会得到新个税减负的缓解,但企业所面临的经营压力提升却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融资渠道受限、经营环境艰难的情况下,补缴高额的社保费用对中小企业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实际上,对企业用工成本增加的担忧源于我国现行社保费率较高的现状。据测算,当前我国企业社保总费率在30%左右,不仅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而且高于大多数发达国家。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董登新认为,政府应该出台更加有力的降税和减少其他行政性收费的措施,对冲征收体制改革后企业社保费上升的成本。


老龄化的背后: 社保缺口到底有多大?


尽管目前税务部门和人社部门已强调社保征缴将以稳定为主,此次改革不以强化征管为目的,但此次由社保缴费基数规范化所引发的讨论,背后仍然隐含了大家对养老体系的担忧。


平安证券宏观团队认为,一方面,中国在 2011 年左右度过了人口红利的“刘易斯拐点”之后,人口老龄化成为困扰中国中长期发展的最大潜在隐患,另一方面,近年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矛盾愈加尖锐,这集中体现在基本养老保险收入-支出结余的逐年减少,以及养老金征缴收入-支出缺口的逐渐增大。



近年来,政府在提高基本养老统筹层级、改善基本养老金投资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已经有所建树,而未来在养老体系方面的改革也存在较大空间。


对企业年金和商业寿险等养老保险二三支柱的政策支持、对养老金投资管理体系的完善、对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等方向,都是人口及社保养老改革的应有之义。

商汤科技获软银中国10亿美元投资 估值达60亿美元

经多方求证,软银中国已投资商汤科技10亿美元,将商汤估值抬至60亿美元。


据公开资料显示,从2014年至今,商汤科技共经历8轮融资,融资总额已超过20亿美元,被业内戏称“融资机器”。能融资,更能“烧”钱,商汤科技做底层技术,铺大摊子,宣称要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百业”,并已经进入安防、金融、手机、自动驾驶、零售等领域,并将业务拓展至日本、东南亚等地区。商汤科技副总裁柳钢对此的解读是:“领域虽不同,背后都有一个理念,就是对行业特定场景做提炼之后,找到共性、突破技术,再将技术回归行业。”


不仅如此,商汤科技已经开始对外输血,进行投资布局。目前商汤对外公布的投资项目包括51VR、禾连健康、苏宁体育、影谱科技,实际上商汤已投资7个项目,计划投资标的还包括AI芯片、医疗、物联网、手机和互联网、游戏等。


虽然成立不到4年,商汤科技的业务发展、融资速度与估值涨幅都异常迅猛,最耀眼直观的数据就是估值。可是,商汤科技真的值60亿美元吗?几年来,对估值的评估指标一直在变化,从用户数量、趋势到数据和人才,越来越虚无缥缈不可量化。要看到底值不值60亿美元,不妨重新认识一下这家业内估值最高的AI独角兽。


开局

用户数量曾经是判断互联网公司价值的重要指标,2014年美股上市的阿里巴巴,融资额屡创新高的美团、滴滴、小米等公司都是这一指标的“优秀代表”。但是人工智能公司的客户以企业为主,用户数这一指标也因此变得更加复杂而难以适用。


商汤科技同样成立于2014年,人工智能的风口还没有到来。旷视科技在AI领域崭露头角,先后获得联想、创新工场、蚂蚁金服等的投资,在心态和资金上,当时AI界的“霸主”旷视科技没有想到,年末成立的商汤科技将用两年时间,从融资额、业务拓展速度等各方面迅速赶超旷视。


联想创投宋春雨从前同事徐立处得知商汤科技成立,马上警觉起来。作为旷视科技的天使轮投资方,联想创投已经尝到了甜头:不到三年间,旷视的估值从最初不到3000万人民币涨到2亿美金,如果另一家有潜质的科技公司出现,他不会放过早期进入的机会。宋春雨马上让投资总监Gloria联系商汤科技。阴差阳错的是,Gloria没有联系到汤晓鸥或徐立,而是找到了当时宣传稿满天飞的linkface,并且错将linkface当做了商汤科技,在和其四位“美女创始人”中的一位深聊后,否掉了项目。


有错过便有相遇。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在媒体上看到由汤晓鸥领导的计算机视觉研究组发表的论文。当时这个小组开发了一个名为DeepID的深度学习模型,在LFW(Labeled Faces in the Wild)数据库上获得了99.45%的识别率,超过了人眼识别的精准度和Facebook的同期算法。为更多的了解DeepID深度学习模型背后的团队,牛奎光动身前往香港拜访了汤晓鸥领导的实验室。这一次拜访之后,很快,IDG决定成为汤晓鸥团队的天使投资人。


有了资金做弹药,商汤科技选择在移动互联网App打响炮火。一位投资人告诉新浪科技,当时旷视科技CEO印奇认为移动互联网App价值不大,既赚不到钱也无法获得更多有效数据,于是战略性地选择放弃,由此给了商汤一个切入点,移动互联网娱乐也在日后成为商汤科技的一个强势领域。


日常生活中大众对“完美自我”的追求,让美颜、瘦身等功能成为拍照、网络社交功能的刚需。商汤科技深入研究这一领域,将识别技术从人脸识别延伸到肢体、背景等识别,并将AI技术与AR技术相配合打造平台,技术应用从相册、美颜修图拓展至直播、短视频等载体。“在这个领域,市面上你能想到的公司都是我们合作伙伴。”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杨帆自信地对新浪科技说道,国内的微博、美图,国外YY旗下Bigo等都是商汤科技客户。


从客户覆盖率来看,商汤科技确实不低,但有趣的是,许多公司如美图、vivo、OPPO等,可以同时是商汤、旷视、图普科技等多家看起来同类型技术厂商的客户,原因之一在于业务线不同:美图的美颜等功能取自商汤科技的SDK,审查功能取自图普科技的API,美图手机的面部解锁技术则来自旷视的技术解决方案。vivo、OPPO同样如此:OPPO线下门店摄像头识别解决方案来自图普科技,vivo手机面部解锁则根据机型不同分别来自商汤和旷视——在这一点上,手机厂商最为不“专一”。


vivo旗舰机X20的人脸识别技术来自商汤科技,海外市场如印度地区手机应用的人脸解锁技术则来自旷视。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曾向媒体透露,这种分区域、分品牌的制衡对手机公司而言,可分摊供应商过于集中的风险;商汤、旷视则会战战兢兢,唯恐落后,拼尽全力。而进入手机市场的技术厂商,绝不止商汤旷视两家。而当新浪科技就安防领域落地项目数量是“200家”还是“150家”向商汤科技询问时,副总裁杨帆的回答模棱两可。直言之,从官方宣传的客户数量来看,难以判断其真实价值究竟几何。


风口来临

2016年谷歌AlphaGo对弈人类棋手大胜,人工智能概念一夜间家喻户晓,并成功将国内人工智能公司推至风口浪尖。从那时起,AI便成为了普罗大众眼中的未来趋势。商汤科技也踏着这股趋势,跳上了融资的快车道,估值也随之水涨船高。


天使轮之后,商汤科技在融资方面沉默了一年多,2016年,经融360 CEO叶大清介绍,其股东Star VC结识了商汤科技。这家由任泉、李冰冰、章子怡、黄渤、黄晓明等联合成立的真明星资本想要甩掉“娱乐”标签,在挑选项目时刻意避开娱乐、消费项目,转而对高科技公司有着特别的热情。在双方深入接触后,Star VC独家完成了商汤的A轮投资。


初见汤晓鸥,Star VC总裁韦魏的第一印象是“比想象中年岁要大”,但是当汤晓鸥和Star VC创始合伙人任泉、韦魏谈起产品应用,思维却非常年轻化,美颜、人脸相机等已落地商业应用都是年轻人最喜欢的产品。韦魏告诉新浪科技,商汤科技从成立时起就不便宜,刚成立一年的Star VC当时并不想“吃独食”,但是在试图联系几家VC机构共同入股失败后,不愿错过机会的Star VC最终成为商汤科技A轮的唯一资方。



A轮过后没多久,发生了一件轰动全球的事件:人类大败AlphaGo对弈,彻底颠覆了普罗大众对人工智能的想象与认知,直接带动人工智能成为风口,商汤科技等公司融资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


半年后的B轮,IDG、Star VC继续跟投,鼎晖和万达加入。据公开资料显示,鼎辉投资合伙人王树于2006年加入鼎晖,参与创办鼎晖创投,而此人之前,正是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及IDG广东太平洋技术创业投资公司的董事总经理。万达被列为商汤科技B轮主要投资机构之一,但是据接近万达内部人士透露,万达投资实际是财务顾问的角色,通过这个角色获得了实际投资商汤基金的一定比例的LP份额,目前所有份额已经转让,转让和份额实际落地都在今年完成。


B轮总计1.2亿美元,在融资额上以绝对优势超过了1亿人民币B+轮融资的旷视科技,商汤科技风头一时无两,名动创投圈。也许是马太效应,此后商汤融资越发顺利,B+轮仅公开进入的投资方就有十几家,资金来源覆盖VC、券商、传统企业资本及个人等多种形式,争抢之势可见一斑。


其后两年,海外的高通、淡马锡等纷纷入局,阿里成为C轮领投。据知情人士透露,腾讯和阿里当时都在积极接触商汤,无论腾讯出怎样的价格,阿里都会以提高价格的方式逼退腾讯。据媒体报道,最终阿里以15亿人民币10%的股份强势进入,但是商汤否认了这一说法。


这一时期,疯狂吸金的不止商汤科技:去年10月,旷视科技获得4.6亿美元C轮融资;11月,云从科技获得5亿人民币B轮融资;今年4月,商汤科技获6亿美元C轮融资,5月底,再获6.2亿美元C+轮融资;6月中旬,依图科技完成2亿美元C+轮融资,7月再获得1亿美元融资。据风投调研机构CB Insights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共有152亿美元资金流向AI初创企业,中国AI创业者获得了73亿美元投资,占比为48%。其中,对AI企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面部识别与芯片领域。资本流向最能说明什么叫“趋势”,“哄抬物价”必然会抬高估值,可是实际市场撑得起这份估值吗?


市场难题

当人们谈起人工智能市场,总喜欢用“亿万级”来形容,仿佛遍地黄金,任君捡拾。事实上这一市场困难重重,面临诸多挑战:新技术亟待突破,旧势力固守地盘,市场价格缺乏标准统一等诸多问题,无不显示人工智能创业未半,远没有达到成熟。


首先,新技术变革必定面临旧势力的阻挠。以安防领域为例,技术厂商在卖了一段时间解决方案后不满足于只做软件,纷纷向软硬一体转化。但是不论卖软件还是硬件,都面临牢牢占据市场多年的海康大华的顽强据守。而各市、县政府都拥有独立财政计划,每一次合作都需要一个一个重新洽谈,可想而知安防业务的推进对创业公司来说何等艰难。在此现状面前,把商汤、旷视、依图和云从在安防的份额都加起来,和海康大华所占仍无法相比。


互联网三座大山BAT也不是省油的灯,除了通过入股控制创业公司,BAT也在内部设立了各种独立部门妄图阻截外部新公司的竞争。在某直播平台审核功能的招标PK中,某科技公司的技术表现虽然远好过其竞争对手腾讯绿网,但由于腾讯是该直播平台股东,所以平台在使用该科技公司产品的同时,也同意开放测试给绿网,两套系统切换使用。在一线工作中,政府、资方关系等也在考验着创业公司的BD。


技术方面,人脸识别技术并未达到宣传稿中写的那么精准:手机解锁式的主动识别当然可以做到快而准确,但是通过摄像头对指定人的被动搜索,会因光线、角度、帽子口罩等遮挡物对识别结果造成极大干扰,电影中“天眼”即刻定位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这是技术水平仍待提高的领域,另一些现有技术水平已经满足需求的行业,市场红利在不断递减。比如两三年前,商汤科技刚开放美颜及效果接口时,某著名直播平台要花160万/年费用购买,现在降至40万/年;在几年前,车牌识别每一路段收费几千元,发展至今,价格已经跌至五十元。随着技术发展、新功能的普及以及竞争对手的增加,AI产品价格也会大幅降低。


虽然AI是大势所趋,但是具体到公司发展,客户数量不明,市场一片混战,根本无法理性判断AI公司估值。这时有投资人向媒体表示,商汤的高估值存在合理性:“AI之争是人才跟数据的争夺,在大家都没有得到全面的市场验证的情况下,人才跟数据是重要的考量标准。”那么, 在数据是不透明变量的情况下,要多少个人才可以撑起60亿美元估值?


估值易抬,大饼好画,但是饭还是要一口一口的吃。站在风口,趁势涨价是公司本能,但是还应看到,AI创业路依然遍布荆棘。

北京互联网法院昨日挂牌成立,人脸识别一键生成起诉状

懂23种语言 2019年上市 宝马的AI助理有哪些不同!

宝马今天宣布,计划在明年推出一款智能助理,它将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比如播放音乐、为你指路、或者回答一些随机的问题,比如“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智能助手还可以对一系列特定于汽车的语音指令做出反应,比如“油位是否合适?”或者“我有什么警告信息?”


当用户说“嘿,宝马,我累了”的时候,助手会启动BMW所说的“活力模式(vitality mode)”,改变灯光、温度以及音乐模式。人工智能系统在半自治的车辆中还会使用面部识别系统,识别司机是否疲劳,以便采取行动。


宝马的新智能助手会说23种语言,并将于2019年5月在巴西、日本、美国以及许多欧洲国家(如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上市。


该公司的一名发言人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向媒体表示,这款智能助理最终将被添加到所有新型号的宝马操作系统中。与其他公司的智能助手不同,宝马司机可以选择给助理取名。宝马的智能助手还可以与微软Office 365和Skype进行整合,允许司机在开车时加入Skype通话,或者获得电子邮件语音朗读服务。


宝马公司的一名发言人表示,该公司与亚马逊合作,将Alexa与产品整合,并与微软Azure云平台合作,来打造这款产品。宝马还计划将智能助手与其他智能助理进行整合。


这款智能助理还可以做的更多,比如对“嘿,宝马,我很冷”之类的命令做出反应,改变温度,或者在路线上寻找最近的加油站。为了使这一体验更加个性化,智能助理会了解司机的偏好,比如他们最喜欢的座椅加热级别,或者是他们经常去的目的地。更多的个性化选项将在未来推出。


据宝马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称,“宝马的智能助理可以提醒司机,比如轮胎压力很低,又或是提醒司机预约服务,甚至安排一次预约。”


尽管家庭一直是人工智能助手的主要战场,但对于那些想要实现人们在任何地方都能获得智能助理服务的公司来说,工作场所和汽车行业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上个月,亚马逊推出了其Auto SDK,将Alexa引入更多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今年早些时候,谷歌的助手被集成到Android Auto系统中。


尽管许多家用电器制造商和汽车制造商都选择将谷歌助理和Alexa整合到他们的设备中——福特和丰田在某些车型上也有Alexa,而其他一些像宝马这样的公司选择独立研发。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基万莫哈杰(Keyvan Mohajer)曾表示,任何一家成功的公司都希望维持与客户的关系,不希望自己的品牌被亚马逊或谷歌“劫持”。

BATJ年内市值蒸发愈万亿后 保卫战已经打响

在美股科技股面临回调压力同时,A股科技股近日也遭遇打压。而在2018年初攀至高位的BATJ(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今年以来更是震荡下行。


BATJ遭遇业绩压力



在经过2017年的大涨过后,BATJ开始承压。


Wind统计显示,截至目前,BATJ最新市值9730.39亿美元,较年初蒸发1669.44亿美元,合计人民币达1.14万亿,如按照年内高点计算,蒸发市值规模更是突破2万亿。

其中,京东最新股价较年初跌幅已达34.93%,腾讯跌幅则达21.80%。此外,阿里巴巴、百度跌幅均超5%。


而从半年报数据来看,BATJ营收虽继续保持高增速,但相关指标仍低于市场预期,且部分净利增速降幅严重。


针对净利增速下滑的情况,各家原因不一而至。其中,造成阿里巴巴财报净利润下滑的核心原因是,在2019财年第一季度,蚂蚁金服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超1500亿美元,较此前的600亿美元增长了150%。


而京东财报资料显示,其二季度用于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为27.8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79.8%。


与之对应的是,在海外科技股纷纷回调同时,A股科技股也开始出现变化。


Wind统计,近期多只A股科技股遭机构抛售。而从刚刚披露完毕的中报业绩统计来看,A股业绩增速基本保持平稳,但以科技股为主的中小创业绩快速下滑。


不过,近期机构调研有愈发转向科技股的迹象。继上周百家机构调研股中有过半公司为TMT行业股票后,近一周(8月31日至9月6日)百家机构调研股全是科技类股票。


反击已经开始


面对市场走势,BATJ也纷纷拆招应对。


9月7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将从公开市场持续回购阿里巴巴股票,以执行公司在2017年制定的一项股权购买计划。此前,2017年5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启动为期两年、总额达60亿美元的股权回购计划。本次回购即是对该计划的执行。


而这并非阿里集团首次大手笔回购股票,在更早之前的2015年,该公司就启动过一项总额达40亿美元的回购计划。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也曾联手回购股票。


几乎就在同期,腾讯控股也发布公告,表示于9月7日斥资707.208万港元回购2.27万股,回购价格每股为310.80-311.60港元,回购股份占公司现有已发行股本约0.0002%。


此次也是腾讯时隔4年半后再度启动回购。从公开消息看,腾讯极少在市场进行回购,上一次回购要追溯至2014年4月7日,当时环球科网股大泻,腾讯回购15.3万股,涉及规模约7673.7万港元。消息公布后第二天,股价一度反弹超3%。


而早在6月份,百度就宣布董事会已批准了一项股票回购计划。根据该计划,百度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可能会回购最高十亿美元金额的股票。


公告还称,百度将根据市场条件以及相关规定,在公开市场上按照市价,以协商交易、大宗交易和通过其他法律允许的手段不定期回购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8月份期间,面对股价大幅下跌,京东、阿里巴巴均相继公布了股票回购计划。根据当时的企业公告,京东宣布最多回购10亿美元的自身股票,阿里巴巴宣布的股票回购规模更是高达40亿美元。


积极拓展业务边际


股价下行同时,BATJ仍在不断拓展市场边际。


8月下旬,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发布《关于核准北京百度百盈科技有限公司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批复》,核准百度百盈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资格。这也意味着,BATJ互联网巨头均拿下了基金销售牌照。


除在基金代销牌照外,BATJ中,百度金融曲线设立了百信银行,并拥有支付、保险中介和小贷牌照;蚂蚁金服手握支付、银行、保险、基金、小贷等高含金量牌照。腾讯手握支付、银行、互联网保险、小贷、基金、保险中介等牌照,京东金融具有小贷、第三方支付、基金销售、保险经纪等牌照。


恒大研究院甘源、谢嘉琪此前研报统计,蚂蚁金服、腾讯金融、京东金融均已获得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保险经纪等金融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BATJ出现的部分业绩增速遇阻的情况,市场多表现乐观。


中信建投点评阿里巴巴认为,公司通过外延并购重点进入东南亚市和印度市场,布局电商和支付领域。印度目前13.2亿人口、东南亚各国6.8亿人口,而2017年网络零售渗透率都不到5%,网络零售和电商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兴业证券点评腾讯认为,短期来看,由于游戏收入增速放缓以及新的增长点尚未完成接力,腾讯收入端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但从长期来看,从过去的QQ、游戏、微信再到如今的小程序,腾讯具有极强的进化能力,而小程序的出现帮助微信掌握流量的二次分发权,奠定了腾讯中长期持续成长的基础,腾讯长期成长确定性高。


此外,广告作为腾讯过去变现不足的领域,未来有望成为腾讯进一步增长的重要动力。而微信则有望在小程序的助推下成为腾讯包括广告、支付、云计算、金融等全方位收入最重要的增长点。


科技股出现“烟囱效应”?


实际上,不止是中资股,在美股市场,以FAANG(Facebook、Amazon、Apple、Netflix、Google)为代表的科技股正逐渐失宠。


Wind早前援引高盛最新发布的“对冲基金监测报告”(Hedge Fund Trend Monitor)显示,科技股在持股比例上依然是对冲基金的最大重仓。


美银美林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018年上半年科技股对标普500指数涨幅的贡献率高达98%。


高盛也指出,仅亚马逊、微软、苹果和奈飞四家公司对标普500指数的贡献就达到了84%。


市场数据还显示,科技股目前已占标准普尔500指数的26%,这个权重占比直逼2000年时的29%。如果包括亚马逊在内,那么科技行业在标准普尔500指数中所占权重已经超过了互联网泡沫的顶峰时期。


但现在变化已经开始出现。


截止7月底,接近100家对冲基金将Facebook作为十大冲仓股之一,但7月底该股开始暴跌,很多对冲基金业绩因此大幅回撤。


因此,尽管科技股依然占据对冲基金的主要持仓,约占组合的25%,但是有渐渐下滑的势头,医疗保健行业正在迅速崛起,原因很简单,过于几个月以来,受并购和政策扶持的推动,该行业的变现非常稳健,波动性远远低于科技行业。


根据高盛数据,医疗保健行业占对冲基金持股排名第二,约为17%,而且倾斜率(net sector tilt)高达417,表明基金经理调仓意愿强烈。


报告分析,2018年初对冲基金最爱的股票中,有20只来自科技领域(40%),这是高盛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其中只有3只来自医疗保健行业,这也是有记录以来最低值,现在年中根据统计,这种喜爱已经出现了“适度转变”。


高盛认为,美国股市陷入熊市的可能性已经达到了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的最高水平。


从这个角度讲,在股市泡沫已经形成且找不到出路的时候,资金就会选择集中在某些他们认为最安全的地方,从而形成烟筒效应,从科技股到美国科技股,然后是顶尖的几家美国科技股,这种资本的聚集正是泡沫即将全面破裂的征兆和必然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科技股正值牛市,但几大巨头的CEO或创始人均大规模减持自己股票。


而对于A股未来科技股的表现,招商证券认为,云计算、5G产业链、半导体等科技类板块将迎来上行周期。


报告认为,中兴事件波冲击通信设备产业链的多家公司业绩;目前处于4G的收尾阶段,明年5G建设将会提速,运营商及产业链公司将在5G的拉动下迎来盈利修复。


而受益于部分被动元器件(如MLCC)涨价,元件板块盈利表现比较好。半导体行业的净利润保持了快速的增长,中国的半导体销售额增速保持逆势向上的态势;电子板块的资本扩张较快。


此外,计算机行业内业绩分化明显,云计算业务增长确定性较强,在企业内生需求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云计算的基础设施趋于成熟,接下来公有云将会是云计算板块比较确定的发展方向。


刘强东案疑云:"无事"声明推波助澜 市值缩水430亿

几乎一夜之间,京东(NASDAQ:JD)股价狂跌市值缩水430亿,其掌门人刘强东也未因回国而消停。市场人士指出,在这轮危机中,京东公关团队的表现乏善可陈,其粗劣表现可谓雪上加霜,进一步加深了当事人刘强东和京东集团所面临的尴尬境地。


其“涉性侵案”目前仍在调查中,而刘强东律师团队所称“周五撤案”已被当地警方证实为假消息。在众目睽睽之下,该案的诸多细节正被人民网等各大媒体逐一还原,很难出现被单方面左右的局面。


实际上,自“刘强东涉性侵案”事发,京东官方先后发出三次声明,三次均被当地警方否认,而其首度回应称刘强东“遭遇到了失实指控,未发现不当行为”,更是引起轩然大波。令京东方面始料未及的是,美国三家律师事务所直指京东存在虚假披露案件等行为,称将发起集团诉讼。


作为美股上市公司,京东二季度财报显示,其净利继续下滑,增速减缓。而此次“涉性侵案”无疑雪上加霜。受此影响,京东股票自8月31日持续两日暴跌,4个交易日股价下跌14%,股价从8月31日31.30美元下跌至9月7日26.95美元,总市值从3100亿元跌至2668亿元,市值蒸发430亿元。其中,9月5日收盘价29.43美元,更是创2018年以来新低。


上周,一向积极回复的京东仅表示以官方发布内容为准,其品牌部门人士屡屡通过各种方式要求记者“在敏感期间不要关注”。


9月8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阿里巴巴和京东都采取同股不同权架构,以保障创始人对其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该股权架构一定程度上依附于管理团队,所以风险在于管理团队是否规范。


在董登新看来,京东缺乏庞大的强势团队,如果公众公司的命运与某个自然人形成依附关系,则京东的公司风险非常大。


京东多次发布“无事”声明 均被当地警方否认


极为戏剧性的是,9月7日这天,公众并未等到刘强东案件撤案的消息,而等来的却是【人民网明尼阿波利斯9月7日消息:刘强东接当事女生电话邀约后在教室被捕】。


在上述报道中,人民网记者通过对当地检察官办公室发言人的采访,完全否认了京东方面放出的撤案消息,检方称:这个消息“不是真的”、“警方还在调查中”。


而在两天前,刘强东的律师曾信誓旦旦公开表示,“我们相信本周五,这件事将会永远结束,警方已经建议这件事完结,正如我之前所说,不会有任何指控。”


然而,据人民网报道称,美国明州明尼亚波利斯警方发言人霍尔(Darcy Horn)发出一份最新声明:“目前调查仍在继续,警察局不会公布任何与本案有关的资料,在调查结束后,所收集到的讯息将交给郡检察官办公室。”


事实上,自刘强东案事发,京东官方先后已发出三次声明,而三次都被当地警方否认。9月2日,一则“刘强东在美涉嫌性侵案被捕”的消息不胫而走。随后京东官方快速辟谣,称其为“不实传言”“失实指控”,并表示刘强东显示在美国是因商务活动,经当地经过调查,未发现有任何不当行为。


9月3日,媒体报道证实刘强东被捕一事,并图文刊发刘强东的拘留照。根据美国警方出警记录显示,明尼阿波利斯警方于8月31日接到报案,警方怀疑刘强东犯强奸罪,将其合法逮捕。随后,警方将嫌疑人送往亨内平县治安官办公室入监。根据警方披露显示,刘强东被拘留的原因是涉嫌实施“构成犯罪的性行为”。


同日,刘强东美国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信誓旦旦地表示:“他99%几率不会被起诉,警方或道歉。”然而,次日当地警局发言人则表示不会道歉。


对于“无保释金”释放,未限制其出境,被法律专家解读为涉嫌罪行最轻的五级性犯罪。然而最后警方报告显示刘强东“涉嫌一级重罪”。


对于各种言论频频被当地警方否认。上周,长江商报记者发函至京东集团,但截至发稿时止,京东集团未回复长江商报记者任何问题,仅表示以官方发布内容为准。


不过,9月7日,京东最新的回应态度有所转变。京东在公司网站上以英文问答形式上述事件进行了问答。京东称,CEO刘强东将继续领导公司,该事件并未影响京东的日常运营。对于可能遭遇的集体诉讼,京东将据理力争。京东强调,该事件没有对京东的日常运营带来任何影响,将来也不会。如果执法部门将来有需要,刘强东也愿意配合调查。


公关“翻车”将遭三家律所起诉,京东股价走向难料


有学者指出,京东的声明与明州当地警方公开给外界的信息并不一致,这或许还会给京东带来更大的麻烦。


据人民网消息,记者从三家律师事务所网站获悉,他们将会就京东是否违反了证券法规进行调查。其中的两家,罗森(Rosen)和夏尔(Schall)律师事务所发表了声明。声明中说,京东为刘强东辩解的声明可能会误导了投资者,导致他们遭受财务损失。另外一家,波美兰兹律师事务所(Pomerantz LLP)表示,他们正在调查京东还是否涉嫌证券欺诈或者其他非法商业行为。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自京东股价自事发后就持续下跌。9月4日,美股开盘京东下跌5.97%,9月5日股价再次下挫10.64%,创史上最大单日跌幅,两日市值蒸发500亿元。9月6日反弹后9月7日继续下跌。


至此,京东股价从8月31日的31.30美元下跌至9月7日26.95美元,总市值从3100亿元跌至2668亿元,4天交易日市值蒸发430亿元。9月4日晚间,花旗集团将京东纳入“负面催化观察名单”中。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下挫期间,中概股也受到影响。Wind数据显示,阿里巴巴4个交易日下跌7%,市值缩水超2200亿元。此外,爱奇艺、携程、好未来等多只个股市值缩水超50亿元。


董登新认为,资本市场投机是无处不在,投资者会运用敏感信息来操纵股价投机获利,京东股价此刻下跌属于资本市场常见现象,也不代表资本市场就一定看空京东。


从业绩上看,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京东已实现连续九个季度盈利。净收入为1223亿元人民币(约185亿美元),同比增长31.2%。 2018年第二季度净商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4%,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1.0%。


然而,二季度来,自持续运营业务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22.125亿元(约合3.34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净亏损人民币2.870亿元亏损幅度有所扩大。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京东第二季度来自持续运营业务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781亿元,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为人民币9.765亿元,同比下滑51%。


一个事实是,刘强东所涉性侵案在调查期间,将导致京东股价的走向变的异常复杂。


京东缺乏强势团队,刘强东绝对控制权乃公司死穴


9月4日,刘强东高调参加了京东集团和如意控股的战略合作协议。此举似乎证实事件并未影响到京东日常运营。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恰好证明:京东不可一日无“东”。


根据Wind信息显示,目前京东股东中持股比例超过10%的有三家,其中腾讯控制的黄河投资持股占比18%,刘强东持股15.5%,沃尔玛有10.1%股权,在此股权结构中刘强东并非绝对控制权。


然而,京东设立的AB股的双重股权制度,致使刘强东拥有绝对控制权。根据资料显示,刘强东持有的为B类,即每1股拥有20票投票权,其他投资人为A类,每1股拥有1票投票权。按此计算,刘强东则拥有80%投票权,即可以决定公司所有决策。


对比同业,这种双重股权制度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比如,百度李彦宏,15.9%股权有53.5%投票权,与马东敏合计控制68.17%投票权;新浪微博,新浪公司持有59.8%股权及81.7%投票权;而马云持股6.4%,与管理层合计表决权有63%。


由于这种结构有利于成长性企业直接利用股权融资,同时又能避免股权过度稀释,造成创始团队丧失公司话语权,保障企业能够稳定发展。因此,该股权架构再次被市场认可。


今年4月30日,港交所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上市。同时,证监会也表示,在下一步修改公司法的工作中,将加强研究论证关于修改公司法中“同股同权”“一股一表决权”等规定。


那么,在此股权架构下,一旦企业掌门人出现个人法律或道德风险,是否会给企业带来严重影响?对此,董登新认为,该股权架构一定程度上依附于管理团队,所以风险在于管理团队是否规范。在董登新看来,阿里巴巴经过严格筛选、晋级和退出机制,已经形成了一个战略团队,而非依赖于某一个自然人。即便马云不在,该团队仍可正常运作。相比而言,京东缺乏庞大的强势团队,如果公众公司的命运与某个自然人形成依附关系,则公司风险是很大。


董登新尖锐指出:“所以,只要管理团队足够强大,在双股权架构下则是相对安全。”董登新表示,双重股权制度没有问题,好的管理团队是可持续的,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8月文化类企业中报业绩“红黑榜”出炉 泛娱乐领域投资趋冷

8月份,国内文化产业市场可谓“热闹非凡”。影视方面,《西虹市首富》《一出好戏》等轮番上映,票房表现抢眼,猫眼数据显示,8月10日中国电影单日总票房高达5.8亿,成为历年暑期档的单日票房最高纪录;《延禧攻略》《如懿传》相继播出,话题不断。另一方面,据初步统计,截至8月31日A股有超过110家文化相关类上市公司相继发布2018年中报业绩,业绩冰火两重天。此外,从已公布的数据看,与7月相比,泛娱乐领域投资趋冷;与区块链相关的媒体虽然融资数量领跑,但是多个有关区块链以及数字货币的自媒体公众号被封引起普遍关注……作为每月的系列盘点,记者对8月的文化资本市场进行了简单梳理。

一、上市文化类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

1.2018年中报业绩密集披露

进入8月,上市公司中报集中披露。今年上半年文化类企业的盈利有何变化?又有哪些企业需要投资者特别关注?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初步统计,截至8月31日A股有90家文化传媒类公司、32家文教休闲公司、3家工艺商品类公司相继发布2018年中报业绩。

(一)文化传媒类公司方面

出版传媒板块。据统计,公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的出版传媒公司有20家,超七成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其中,净利润总额排在前面的是皖新传媒,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4亿元,同比增长5.27%。净利润总额较低的为读者传媒,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读者传媒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其中,营业收入为3.08亿元,同比减少4.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01.63万元,同比减少59.96%。

 

广播电视网络板块。据不完全统计,公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的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有18家,仅三成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其中,东方明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1.35%;芒果超媒首份半年报业绩亮眼,营收49.85亿元,同比增39.19%,净利润5.73亿元,同比增92.47%。上半年亏损最严重的公司为乐视网,2018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乐视网实现营业收入98377.50万元,同比下降82.2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亏损为11.04亿元,同比下降73.36%,其上半年终端收入广告业务收入、会员及发行业务收入相较上年同期均出现大幅度的下滑。

 


影视板块。从8月发布的2018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来看,净利润增速方面光线传媒、当代明诚、当代东方、欢瑞世纪及慈文传媒排在前五,增速均超过100%。其中,上半年最赚钱的影视公司非光线传媒莫属。数据显示,虽然缺乏爆款作品,光线传媒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仍高达21.07亿,同比上年4亿元,净利润增长426%。利润的增长来源出售新丽传媒股份确认的投资收益。据悉,扣除处置新丽传媒的18.81亿非经常性损益收入后,其净利润仅为2.25亿,同比下降38%。

华谊兄弟2018年上半年营收增长44.77%,净利润反而下降35.54%出现“增收不增利”;唐德影视、华策影视营收和净利润方面均实现增长,但唐德影视财报中同时披露了其出品的电视剧《巴清传》所带来的风险:若《巴清传》遭遇停播解约,唐德影视近7亿元确定的收入和4000多万元存货将成为坏账。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最快的文化传媒公司为“紫天科技”。其半年度报告显示,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297.47万元,比上年增加3176.54万元,增幅2626.8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358.47万元,比上年增加3617.66万元,增幅1395.75%。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发现,南通锻压7月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的议案》,股票简称由“南通锻压”变更为“紫天科技”。之所以净利润出现如此大幅度的增长,是因为公司原传统锻压业务盈利水平短期内难以达到股东预期,公司谋求产业转型,因看好新媒体广告传媒科技行业的发展前景,于是确立了传统装备制造业和新兴现代广告服务业双主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公司收购了深圳市橄榄叶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北京亿家晶视传媒有限公司70%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发生了较大改变,

而上半年净利润下滑最严重的为腾信股份,其发布的半年度报告显示,1-6月份公司半年度营业收入65196.89万元,同比减少14.6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62.12万元,同比减少922.93%。关于亏损的原因,公司称主要包括是政策影响;在经济形势整体趋紧的情况下,互联网广告营销行业竞争趋激烈,部分企业通过低价中标策略抢占市场份额,扰乱市场价格使,行业内的利润率急剧下滑等。

(二)文教休闲公司方面

截至8月31日A股有32家文教休闲行业公司发布2018年中报业绩,净利润最高的为巨人网络,报告显示上半年其营业收入为19.99亿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长42.52%,净利润7.1亿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87%。

净利润增长最多的为金科文化。数据显示,公司2018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80亿元,同比增长111.60%,归母净利润5.54亿元,同比增长171.28%,净利润创其上市以来新高。据悉,上半年公司完成Outfit7公司100%股权收购,公司依托“会说话的汤姆猫家族”这一著名IP不断延伸文娱产业链。上半年,文教休闲公司中亏损、净利润下滑最严重的为凯文教育。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凯文教育营业收入为8938.20万元,同比减少6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67.91万元,同比减少104.15%。

 


(三)工艺商品公司方面

截至8月31日A股有3家工艺商品行业公司发布2018年中报业绩,分别为:瑞贝卡、邦宝益智、德艺文创。其中,瑞贝卡公司半年度营业收入98904.06万元,同比增加1.6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60.10万元,同比增加19.36%。

 


2.上市文化类企业重大资本事件

阅文集团155亿全资收购新丽传媒。8月13日晚,网络文学平台公司阅文集团发布公告称,将以不超过15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新丽传媒100%股权,交易将以现金加发行新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结算。交易完成后,新丽传媒将成为阅文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

资料显示,阅文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在线文学创作平台和阅读分发渠道,目前旗下拥有QQ阅读、起点中文网等多个自由平台以及腾讯体系内的额诸多自营平台作为阅读分发渠道;新丽传媒创立于2007年的,主要从事电视剧、网络剧及电影的制作和发行,作品包括《我的前半生》《白鹿原》等,参与电影包括《羞羞的铁拳》、《夏洛特烦恼》等。

腾讯30.5亿收购蓝洞股份,将成为其第二大股东。8月初有境外媒体报道称腾讯同意斥资约5000亿韩元(约港币35亿元),收购《绝地求生》(PUBG)游戏开发商Bluehole(蓝洞)约8.5%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连同早前收购的1.5%股权,腾讯持股增至10%,成为蓝洞的第二大股东。

博瑞传播8.2亿并购案获股东会通过。8月10日,博瑞传播审议通过了上市公司向成都传媒集团发行股份购买现代传播100%股权及公交传媒70%股权等议案,相关议案将进一步上报证监会审核。资料显示,在今年6月初博瑞传播就发布了相关公告,其中,公交传媒70%股权作价4.2亿元,现代传播100%股权作价4亿元,合计交易作价为8.2亿元。据悉,通过此次收购,博瑞传播将间接取得成都市公交广告30年经营权。

二、文化类企业上市情况

北京时间8月18日,趣头条递交美国IPO申请,计划融资最高3亿美元。招股书显示,在本次发售前,腾讯旗下投资基金持股7.8%。财务数据方面,趣头条2017年营收为5.17亿人民币(约合7810万美元),2016年营收为5800万元人民币(约合880万美元)。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6个月,公司营收为7.178亿元人民币(约合1.085亿美元),而2017年同期为1.073亿元人民币(约合1620万美元),增长迅速。

三、8月新三板文化企业动态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不完全统计,8月份新三板新挂牌企业59家,与7月份持平,其中有河南库课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郡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两家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企业挂牌。8月从新三摘牌企业超过150家,比7月份减少近40家,其中,包括北京华奥视美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新云传媒有限公司等在内的4家文化相关类企业终止挂牌。

 


值得注意的是,8月,全国股转公司发言人表示,为进一步提升发行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全国股转公司在总结前期发行实践的基础上,对现行发行业务流程进行了全面评估,研究了优化发行审议程序、调整备案审查机制、简化中介核查要求等思路的可行性。目前,已启动《挂牌公司股票发行业务细则》等规则的修订工作,成熟后将立即向市场公布。

四、泛娱乐领域投资趋冷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初步统计,8月份已经披露的发生在文化产业相关领域的融资不足60起,融资数量、规模都比7月有所下滑。据目前披露数据,在融资规模方面排在前面的企业包括知乎、影谱科技等。

知乎已完成2.7亿美元E轮融资。8月8日,知乎宣布完成2.7亿美元E轮融资,这是知乎历史上最大的一轮融资。资料显示,知乎2011年上线,逐步发展成一个知识内容平台。据悉,2018上半年知乎营收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40%,本轮融资后,知乎将加速全民知识内容平台的建设,加大在AI技术、内容生态、知识服务和商业化等的投入。

影谱科技Moviebook完成D轮13.6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商汤科技Sensetime、软银中国,东方明珠旗下产业投资基金、PAC、前海梧桐并购基金、朗盛资本、葛卫东等。据悉,影谱科技本轮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智能影像技术的优化研发、AI+大文娱行业的应用拓展以及完善人才梯队建设。

在各细分行业领域,据统计,8月披露融资数量最多的是与区块链相关的媒体行业,共9起,主要投资方包括云九资本、节点资本、云上资本、SMW基金等,融资金额多数未透露。

 


虽然区块链行业媒体伴随着2017年数字货币市值的大幅上涨而不断繁荣,但是区块链媒体水平参差不齐。值得注意的是,8月21日晚,包括金色财经、深链财经、火币资讯等多个有关区块链以及数字货币的微信公众号均被封,对此,腾讯方面对外表示,部分公众号涉嫌发布ICO和虚拟货币交易炒作信息,违反《即时通讯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已被责令屏蔽所有内容,账号被永久封停。

资本对视频相关企业关注度不减。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初步统计,8月份涉及视频行业投融资事件有7起,投资方主要有商汤科技Sensetime、软银中国、时代资本等,数量处于领先地位。

 


附:8月部分文化类企业融资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