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铜价强势上涨终结?LME三个月期铜升水幅度逾七年来最大

周二(9月12日)近期表现抢眼的铜价下滑,市场资金不再追高,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升水幅度达2009年末以来最大。

铜价9月初涨至逾三年新高,一度达到6970美元/吨。今年年初以来,铜价已经上涨约20%,市场担忧这样的强势上涨究竟还能持续多久。

果不其然,9月12日LME现货铜价格比三个月期铜价格低40.75美元,远月升水(contango,即近月合约价格低于远月合约价格)幅度达2009年末以来最大。


停产因素已得到解决 季节性供应疲软不足以持续支撑铜价高位

瑞士Julius Baer银行分析师Carsten Menke表示,“铜价在短短一个月内从6000美元涨至7000美元,是无法用基本面因素去做诠释的。目前基本面较往年没有变化,季节性的供应疲软很正常。”

今年上半年全球各大矿区遭遇的突发中断事件已趋于缓和。智利铜矿产出出现增长,而印度尼西亚政府与费利浦 (Freeport) 铜金公司之间业已达成谅解,费利浦旗下世界第三大铜矿Grasberg铜矿场产出有望进一步得到恢复。

此前由于罢工产量大幅下降的Grasberg铜矿,从今年3月21日开始逐步恢复产能

新加坡有色金属贸易商Viant Commodities董事总经理Rene van der Kam认为,目前期铜市场显现出远月升水的结构,说明“世界各地并未面临铜供应面的短缺”。

出现远月升水,往往意味着现货交割供大于求,库存量出现攀升,现货铜价格在本周初的回调之后,可能还要面临更进一步的回落。

中国铜矿砂进口量同比出现回落 铜价上涨面临终结?

根据最新公布的中国8月大宗商品进口数据,铜矿砂和未锻轧铜及铜材的进口价格,较上一月分别上涨8.17%和3.57%,与近期外盘铜价的涨势趋同。


但中国8月铜矿啥进口量较去年同期出现下滑,同比下跌0.69%,引起国际市场关注。分析认为,这预示着铜价近期的强势上涨或将宣告终结。


IEA预计全球原油需求创两年新高 油价应声反弹

矿业变局:把俄油股份卖给华信后,嘉能可又打算和力拓合并了?

中国华信能源入股俄罗斯石油巨头Rosneft依然是华尔街的热门话题。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分析人士称,这暗示着全球商品巨头嘉能可(Glencore)与力拓(Rio Tinto)的合并计划可能重启。

此番规模约90亿美元的交易完成后,华信持有的Rosneft股份占比为14.16%,成为第三大股东,股权转让方为嘉能可和卡塔尔投资局。

嘉能可一直在矿业并购领域野心勃勃,2014年意欲同力拓合并。一旦合并成功,则将取代必和必拓(BHP Billiton)成为全球最大矿业公司。当时,嘉能可与斯特拉塔(Xstrata)合并没多久。不过,力拓最终拒绝了嘉能可的合并提案,理由是合并案并不能为股东带来最大利益。

“对于嘉能可而言,近期中俄关系的回暖使得有中国国企支持的行动成了合乎逻辑的下一步”,美国咨询公司AlphaValue在发送给客户的报告中这样写道。

他们的意思是:嘉能可有可能再度发起对力拓的并购提议,而力拓的大股东之一正是中国铝业。根据力拓2016年报,中铝持有力拓约10.1%的股份。


报告写到,嘉能可与力拓合并将打造一家名义市值高达1100亿英镑的矿业巨头,中国铝业可能乐于成为这家巨头的股东。新公司将掌控铝、铜、煤炭、铁矿石和铅锌矿等重要原材料资产,以及一个世界级贸易平台。

当年,美国媒体报道称,嘉能可与中国铝业集团有过商谈,希望可以促成这笔交易,他们认定中铝会是并购力拓的潜在支持方。

中国铝业当时正承受入股力拓的巨额损失——当时力拓股价仅为中铝2008年每股60英镑购入价的一半,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中铝08年利润额暴降99%。

尽管三年过去,但嘉能可和力拓的合并放在今天依然有意义,力拓的收入来源可以多元化,嘉能可的贸易量会增加,并且除了铜以外没有重大业务重叠。

合并之后的嘉能可斯特拉塔是世界第四大矿企,在铜,镍和煤炭等业务都有大量市场份额,唯一有缺憾的主要大宗商品就是力拓主营的铁矿石。

如今,无论是嘉能可还是力拓,其股价都已经大幅反弹,使得各自的市值均超过了2014年。同时,铁矿石价格也明显上涨。当年矿价低迷令力拓在谈判中处于明显不利地位,当时消息人士称力拓对收购报价的第一反应几乎可以肯定是回绝。而现在,则可能是嘉能可再次提出合并交易的好时机。

截至周二收盘,力拓收涨0.3%,至36.9英镑,市值680亿英镑。嘉能可收平,报370.59英镑,市值489.8亿英镑。


嘉能可的并购之路:激进且近乎野蛮

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中提及,过去数十年,嘉能可以一种激进且近乎野蛮的并购迅速崛起,成长为“集开采、冶炼、生产和贸易为一体”的巨无霸。

通过股权收购,嘉能可不仅能获得更为稳定的大宗商品现货来源,同时也能更彻底地攫取大宗商品供应链上的利润空间。

更重要的是,在过去十年中,受益于新兴市场国家大宗商品需求的居高不下,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飙涨,对大宗商品生产商的股权投资收益本身也相当惊人。在这一方面,嘉能可几乎复制了高盛等华尔街投行所取得的成功。而在这一过程中,嘉能可对过桥贷款、债券以及其他融资工具的使用,也在大幅度增加。

如今,嘉能可已从原先传统的大宗贸易商,成功转型为重资产型贸易商,集合贸易与产品生产为一体的巨头。

深交所发函追问乐视网:为何要提前还钱给贾跃亭?

9月12日,深交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向乐视网发去了关注函,称高度关注贾跃亭减持资金承诺履行情况,要求乐视网及贾跃亭对相关问题进行说明。

函件显示,据乐视网 2015 年 7月27日发布的《关于承诺事项履行情况专项披露的公告》、2015 年10月30日发布的《关于承诺事项专项披露的公告》,贾跃亭承诺将减持所得资金全部借予上市公司使用,自收到上市公司还款之日起六个月内,贾跃亭将还款所得资金全部用于增持乐视网股份。公司2017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已向贾跃亭归还全部借款。


深交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要求乐视网:

说明贾跃亭还款的时间、金额、还款原因,以及贾跃亭是否存在违反承诺的情形并说明理由,并要求乐视网的保荐机构、律师分别对此发表明确意见;

并于9月20日前将有关材料报送深交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同时抄送北京证监局上市公司监管处。


贾跃亭姐弟俩承诺无息借款

贾跃亭和他姐姐贾跃芳分别在2015年及2014年减持乐视网股票时承诺,减持套现后的资金将全部借给乐视网,支持其运营,且不收利息。承诺有效期至少60个月(5年)。

2014年12月,贾跃芳宣布,将通过协议转让或者大宗交易集中转让的方式,处置自己所持有的乐视网股票,将其所得全部借给公司作为营运资金使用。

乐视网也曾在2014年12月和2015年2月披露了两份与贾跃芳签署的《借款协议》。协议显示,贾跃芳向乐视网提供借款金额分别为1.78亿元和不少于15亿元,借款期限均不低于60个月,免收利息。

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第一次签署《借款协议》时,贾跃芳持有乐视网4.28%股份。 随后,贾跃芳开始减持乐视网。截至2015年2月,贾跃芳在乐视网的持股已经降至1.91%。


这期间乐视股价在20-50元,计算下来,贾跃芳套现金额不超10亿元。

根据乐视网2015年5月26日的公告显示,贾跃亭拟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 部分减持自己所持有的乐视网股票,将其所得全部借给公司作为营运资金使用。借款期限将不低于60个月(5年),免收利息。

2015年6月23日,乐视网再发公告称,公司将与贾跃亭签署第一笔资金的《借款协议》,借款金额不少于25亿元,借款期限将不低于十年(120个月)。 

随后,贾跃亭开始多次减持股票套现。根据乐视网披露的信息看,前后套现和转让股票总计金额约57亿元。


“5年计划”中断,借款全部归还

虽然贾跃亭贾跃芳均承诺为乐视网提供不低于5年的无息借款,但随着乐视危机的爆发,两人的“5年计划”难以为继。

根据乐视网发布的2015年年报显示,贾跃亭在报告期借给乐视网20.7亿元,贾跃芳借给乐视网14亿元,两人合计借出34.7亿元。

而乐视网2016年的半年报又披露,贾跃亭对乐视网追加了4.3亿元借款,贾跃亭和贾跃芳对乐视网的借款总额达到39亿元。


这一借款金额与两人的承诺借款金额相差甚远。

从承诺借款开始(不算今年1月转让给融创的60亿元乐视网股票),贾跃亭在乐视网套现资金高达57亿元。贾跃芳则减持乐视网2.37%乐视网股份,她分两次对乐视网作出的借款承诺金额至少16.78亿元。如果算上贾跃亭的57亿,两人合计承诺借款金额为73.78亿元。

另外,乐视网发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乐视网分别归还贾跃亭、贾跃芳20.68亿元和9.68亿元,两人对乐视网的借款余额仅剩4.36亿元。

2017年上半年,乐视网还清了剩下的借款。

1000美元与1万亿美元 新iPhone能送苹果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吗?

尽管苹果股价延续了“发新机就下挫”的一贯作风,但在分析师眼中,这家公司市值可能会突破1万亿美元。

苹果十周年发布会过后,公司股价收跌0.4%,至160.86美元/股,市值约8309亿美元。

尽管如此,华尔街仍然较为乐观,并开始思考这家公司是否会成为首个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在覆盖苹果研究的38位分析师中,有两位分析师的目标价格已经上调至200美元以上,即苹果将登上1万亿美元市值的宝座。


投行Drexel Hamilton的Brian White认为苹果股价能飙涨至208美元,摩根士丹利的Katy Huberty更将牛市情形下的目标股价定为253美元,

Huberty认为,苹果新机的AR功能“有潜力成为下一个杀手级app,这将加速智能手机的升级,并推动其增值和增长。”

White指出,除了即将到来的iPhone周期,苹果股价还会受益于公司的资本配置计划、具有吸引力的估值和潜在的创新。“今日的发布会并不意味着苹果股价上行的结束,反而仍然具有潜在上行的能力。”

许多分析师认为,与三年前推动苹果公司股价的“超级周期”相似,iPhone新机的发布开启了销售的“超级周期”。当时,iPhone 6的推出推动苹果股价在随后的两个月中大幅跑赢纳指。

因潜在的强劲升级周期和服务收入的良好表现,投行兼资产管理商Piper Jaffray Cos.分析师Michael Olson将苹果股价目标价定为190美元,并表示,苹果基本满足了对于十周年发布会的较高期望。“最值得注意的是,玻璃OLED屏幕、无边框等外形上的改变,以及面部识别这类3D感应方面做出的改变是重要升级。”


专注科技研究的风投公司Loup Ventures的Gene Munster则认为,iPhone X具有先进的3D感应、显示、摄像头以及AR技术,不但能留住“老牌果粉”,还能吸引一批新“果粉”。此外,发货日期可能不会对销售量造成较大影响,但会推动销量达到今年一季度的水平。

今年以来,苹果股价累计上涨约40%,媒体汇总的分析师平均目标价格显示,未来十二个月这只股票还能再涨8.6%。


“无人驾驶”最值钱的宝藏:特斯拉的数据值多少钱?

自动驾驶汽车竞争愈发激烈,除了谷歌的Waymo、雪佛兰Bolt、百度的Apollo计划等,当然还有特斯拉。

不过,真正让特斯拉屹立无人驾驶强者地位的是它最值钱的宝库——数据。

ARK Invest分析师Tasha Keeney在今年8月表示,特斯拉巨大的数据除了能够提高自动驾驶性能,还具有不菲的金钱价值。

目前一家名为Lvl5的初创公司为Uber和Lyft司机提供摄像头收集自动驾驶数据。作为回报,司机可以从Lvl5公司获得5美分/英里。相比于Lvl5系统的1个相机,特斯拉每辆汽车上有8个摄像头外加其他收集数据的硬件。


根据ARK Invest测算,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么到2018年底,特斯拉每年可以收集价值超过20亿美元的数据。

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来说,收集数据对提高自动驾驶系统有重要意义。目前该领域的许多竞争者都在通过扩大测试车辆数目来收集更多的数据。

通用汽车在今年6月宣布增加130辆雪佛兰Bolt自动驾驶电动汽车,今年4月谷歌Waymo也在美国凤凰城启用了500辆自动驾驶小型面包车 。

不过对于特斯拉来说,根本不用这么麻烦。

截止2016年10月,特斯拉就已经收集了超过13亿英里的自动驾驶数据,不仅包括了不同的路况,还包括了全球不同地点的各种天气状况。


此外,今年5月,特斯拉除了推送Autopilot系统更新,还更新了路测数据的共享政策,用于大量收集数据。

特斯拉在给用户的信中表示,收集短视频片段是为了让自动驾驶系统更好地辨认车道、街道标志、信号灯等路况信息,用于提高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

现在包括Model 3在内,所有由特斯拉生产的车型均配备具有全自动驾驶功能的硬件。据媒体估计,今年6月特斯拉收集数据的车辆数目在5万辆左右,如果算上Model 3的产量,那么到今年年底这一数字可能翻倍。

中间价连连暴击 人民币持续下跌

周三,人民币中间价连续第二天下调,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价格均出现下挫。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在今日报6.5382,上日中间价6.5277,下调105点。

上日官方收盘报6.5350,夜盘收盘报6.5362。截至发稿,在岸人民币对美元下跌0.11%,报6.5279;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下跌0.14%,报6.5275。


9月11日,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表示,近日,人民银行调整了外汇风险准备金政策和对境外金融机构境内存放执行正常准备金率的政策,将外汇风险准备金征收比例降为零,并取消对境外金融机构境内存放准备金的穿透式管理。

孙国锋表示,在市场环境已转向中性的情况下,前期为抑制外汇市场顺周期波动而出台的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措施,也有必要相应回归中性。金融监管研究院院长孙海波称,当前人民币汇率警报基本解除。


大部分市场分析认为,此举释放了央行不愿人民币过快升值的信号。11日,人民币在离岸汇率大幅下挫,日内跌逾400点。

邓敏强等高盛经济学家在9月10日的研报中认为,央行此时放开准备金,暗示决策者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担忧减轻,并可能准备放松人民币下滑时采取的其他资本控制措施。高盛指出8月中旬以来,流动压力似乎已经逆转,人民币走强更多由市场推动。

高盛认为,针对远期汇率的措施“标志着,这可能是为中期人民币(双向)波动增加做准备所迈出的有意义的一步。”对外汇衍生品准备金要求的放松,“可能预示着若资本流动情况保持温和,其他资本管制措施可能逐步放松。”


美元指数收复失地 离岸人民币汇率承压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9月以来,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触及6.4436,月内涨幅最高时近2.5%,而人民币涨势如虹的背后,美元持续走弱是一个关键因素。

随着避险情绪逐渐消散,美元指数收复月内跌幅,离岸人民币也开始出现回调,月内涨幅出现收窄。下图为离岸人民币今年以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