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未来是电动车的世界!” 锂ETF彻底火了

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将“弃油从电”提上日程的表态不仅给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打了一针强心剂,连全球市场也闻风而动。

周一,追踪Solactive全球锂指数(Solactive Global Lithium Index)的全球X锂电池技术交易所交易基金(Global X Lithium & Battery Tech ETF)一度大涨5.1%至36.09美元,创下六年新高。收盘涨幅回落至4.75%,报35.96美元。


该基金在纽交所高增长板块(NYSE Arca)交易,其前十大持仓公司包括美国化学公司 FMC Corporation、智利化工企业Sociedad Quimica y Minera,韩国电池巨头三星SDI公司和特斯拉汽车。


中国周六首度针对燃油汽车禁售表态。工信部表示已启动研究制定燃油车禁售时间表,且近期将发布实施能源汽车双积分政策。中国是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产市场,去年销量和保有量在全球占比均过半。

受该消息影响,A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周一全天表现强势,包括安凯客车、英搏尔在内的逾十只个股封死涨停,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板块位居主力净流入概念板块前列。

禁售燃油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趋势。英国、法国将全面禁售传统柴汽油车目标时间定于2040年,德国和印度则将目标定于2030年,荷兰、挪威更是预计在2025年禁售。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十年内,新能源汽车将逐步取代燃油汽车。

这一转变将促进锂电池需求激增。花旗集团上个月表示,锂供应将持续偏紧至2018年初。花旗将明年碳酸锂的预测价格上调24%至14,000美元/吨。

华尔街见闻主编精选此前提及,在未来的20年里,全球的电动汽车电池产业会成为一个2400亿美元的市场,而这一行业,也必将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行业之一。

据美国媒体介绍,全球X锂电池技术ETF已经连续5个月录得资金净流入。该基金今年以来回报率达41%,资产规模翻了约三倍至4.41亿美元。


香港高官再度警告:在港买楼要小心

随着美联储启动缩表的步伐稳步推进,货币供应收缩的影响可能传导至全球市场,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警告潜在买家,在港买楼要小心。

寸土寸金的香港目前已成为全球房价最高的城市,上半年房地产价格升9.3%,一个停车位就曾卖出518万港元(约合66万美元)的天价。

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将香港楼市视作首要难题,成立专项小组讨论土地供给,意在控制节节攀升的房价。


买家在港购房按揭应谨慎评估

陈茂波6月时就曾表示,必须警告香港市民此刻楼市的危险境况,“没有人能够预测本轮楼市的调整将会有多深,或者说,没有人能够预测调整到什么水平才是适当的。”

周一(9月11日)他在香港举行的“一带一路”论坛上再度发声,称“如果想在香港购置地产,应当格外小心”。随着美联储推进缩表,全球利率回归正常化,买家需要重新评估自身承担按揭贷款的能力。

陈茂波指出,过往经验表明美国政策利率的上调“一定”会对香港房价造成影响。结合土地供给的增加,“若楼市出现一定调整也并不意外”。


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将对楼市造成冲击

香港不仅房价高企,涨势也当仁不让。根据房屋中介Knight Frank LLP的报告,截止6月30日的12个月当中,香港房价飞涨21%,放眼全球涨幅也仅次于冰岛。

不过Knight Frank LLP指出,随着全球央行开始逐步退出宽松刺激政策,全球楼市的迅猛涨势或将宣告终结,欧洲楼市增长已经出现放缓。

作为美联储衡量通胀的重要指标,美国8月核心PCE物价指数连续第五个月放缓,持续低于美联储设置的2%目标,市场对于美联储收缩货币政策的预期有所下降。

即便如此,陈茂波仍担心楼市供应的大幅增加,会与美联储缩表的时间点“撞车”。香港政府预计在接下来的三到四年中,将有98000套一手房进入市场。

人民币中间价下调280点,终结十一天连涨

飓风两连击之际,投机者却不那么看空原油了

对冲基金经理们总是想快人一步。

就在美国油气重地遭遇近十年来最强飓风袭击的时候,人们对原油价格的短期前景忧心忡忡之际,精明的对冲基金经理们改变了立场:押注油价将反弹,认为德克萨斯州炼油厂将很快复工。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上周五公布的周报显示,截至上周,对冲基金及其他基金经理转而增持WTI原油期货及期权3.3%,减少了7.3%的空头头寸,减幅创六周最大,这使得净多头头寸上升。

而在此前,飓风哈维袭击墨西哥湾使得生产受挫,令投机者连续四周减持。数据显示,WTI原油期货与期权净多头增加了15%,至169985手。

之前一周,随着飓风哈维(Harvey)登陆德州南部,原油净多头仓位暴跌了42%,创出十年之最。当时,全美超过20%的炼油产能被关闭。


美国媒体援引Tradition Energy公司市场研究经理Gene McGillian称,由于飓风迫使多家炼油厂暂停运行,油价出现下跌,这使得做空者一度兴奋不已。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这种空头获利其实是短暂的——包括Valero Energy Corp.、Citgo Petroleum Corp.以及Marathon Petroleum Corp.在内的大型炼油厂在停产短短几天后就接连恢复了生产。于是,“做空者开始减仓了”。

“作为一名投机者,你能承受得起更乐观的前景,”美国媒体援引Nasdaq Inc. 公司能源分析师Tamar Essner的话称,“飓风当然利空WTI油价,但从长期而言就不一定了。所以,为什么不来赚点快钱?”

投机者们一直在做多汽油。与WTI原油仓位相比,汽油的涨幅就称得上惊人了。CFTC数据显示,美国标准汽油期货净多仓飙升79%,至65680手,升至三年多最高水平。连柴油净多头仓位也在攀升。

截至亚市交易时段午后,WTI油价涨0.84%,报47.88美元/桶。布伦特油价涨0.56%,至54.08美元/桶。


易到翻身了?!获得网约车牌照,与全球出行商结盟

易到终于一扫往日阴霾,国内外均传喜讯,不仅与Splyt全球出行联盟达成合作,还在国内获得了第18张网约车牌照。

但其大股东韬蕴资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近日被曝诉讼缠身。

易到获第18张网约车牌照

易到在国内的运营取得新进展。

今日有消息称,易到宣布获得由福建省泉州市交通运输局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实现了在泉州市的合规化运营。这也是易到在福建获得的第2张网约车牌照,在全国获得的第18张。

2016年7月,交通运输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申请从事网约车经营的平台,应当具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2016年末,泉州市发布新政实施细则,正式将网约车平台纳入监管范围。

此次易到在泉州获得网约车牌照,也是其配合泉州市“互联网+交通”建设的结果。

据易到相关负责人透露,易到在全国范围内的运行资质申请都在同步推进。目前,易到已经上线了“认证专车”制度,预计年内将完成百万车主的认证。


易到与Splyt全球出行联盟达成合作

不仅是国内运营版图扩大,易到国际化布局也迈出了新的一步。

9月11日,据腾讯科技报道,易到宣布与Splyt全球出行联盟的合作落地,易到平台所有车辆将向Splyt全球联盟成员打开。这意味着,该联盟的任何用户都可以在中国境内通过联盟的平台使用易到的车辆。

据易到方面透露,接下来易到还将进一步与Splyt全球联盟成员对接,使易到平台的用户未来可通过易到app在境外使用该联盟的车辆,从而实现易到“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化布局。

Splyt全球出行联盟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英国伦敦。该联盟旨在打破全球优质出行资源的国界线,使跨国家和地区的联盟成员,互通各自平台下的出租车和私家车等出行资源。据腾讯科技介绍,该联盟目前服务地区覆盖五大洲80多个国家,380余座城市。

易到于2017年3月加入该联盟,由于Splyt联盟的区域排他性,易到也是该联盟在中国的唯一成员。


易到大股东陷合同纠纷

虽然易到这边开始传出好消息,但其大股东韬蕴资本却陷合同纠纷,多个投资出现问题。

据《证券日报》报道,易到大股东韬蕴资本陷入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涉及金额达1亿元左右。根据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8月24日发布的消息显示,韬蕴资本被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因借款合同纠纷告上法庭。

不仅如此,《证券日报》记者还了解到,韬蕴资本从乐视手中接过易到后,迄今已经三个月了,仍未完成对易到的股权变更。

对此,韬蕴资本方面解释称,其中涉及众多法律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债权债务问题,所以相关进展缓慢。

虽然易到获得多地的运营许可,也与国外联盟达成合作。但是在大股东深陷诉讼纠纷的情况下,能否顺利开展其它业务还有待考验。

德意志分析师:这还远远不是美元下挫的终点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元指数下挫了近11%。但德意志银行分析师George Saravelos却表示,这还远远不是美元下挫的终点。

由于最近发生的几个好几个重大转变都利空美元,他在发给客户的邮件里称:“美元遇到了大麻烦。”


市场不再期待美联储会加息

第一个转变是,市场不再期待美联储会继续加息。Saravelos将之称为预期的“僵尸化”。

Saravelos探讨的不是2017年第三次加息的可能性。他探讨的是一个更大的场景,即美联储在未来决策时会面临长时间的不确定性。

首先,FOMC的绝大多数成员在2018年第一季度将出现重大调整。一个新的美联储委员会班底,可能意味着利率政策大的转向。特朗普的人事任命让人捉摸不定,要准确预测美联储未来的政策路径并不现实。

其次,美联储的态度正在从“鹰派”转向“中性”。美联储越加息,市场越认为离美联储停止加息的日子不远了。这种逆向预期使美联储加息带来的市场反应不那么剧烈。

彭博利率预期数据显示,市场现在只是预计联储会在2018年9月前加息一次。但是到那时FOMC成员将发生巨大改变,很难确定到时候政策思路是否会持续。


外汇市场的驱动力发生了根本转变

第二个关键变化是外汇市场的驱动力发生了根本转变。此前,外汇市场曾经受到货币政策预期的驱动——预期美联储加息,美元就升值;加息预期落空,美元就贬值。

而Saravelos认为,现在的外汇市场更多受制于全球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带来的资金流量失衡。自2014年以后,美联储逐步收紧利率政策退出QE,而全球其他央行则仍固守宽松。此后,大量资本重新回流美国,推高美元资产价格。美国对全世界的投资则巨幅缩水,欧洲资产价值也被结构性低估。

Saravelos表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看美国最近所购买的海外资产。在过去的几年中,美国人几乎将其购买的外国固收资产全部处理掉了。但现在,随着美联储加息态度变得暧昧不明,美国人又在重新将这些投资分配到世界其他国家。美国政治的持续动荡,以及全球经济的复苏都将催化这一趋势。


综合上述两个大的市场转变,美元疲软的态势在将来似乎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两千年里的世界经济:中印曾撑起半边天

还记得人类历史上的那些“首富”吗?互联网数据中心Visual Capitalist这一次整理了两千年来,世界经济的演变。

Visual Capitalist的研究,基于摩根大通Michael Cembalest 2008年在《大西洋》杂志上的发表的研究,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资料补充了2008-2017年的数据。

先来看公元纪年的全球经济力量分布。摩根大通当时的解读是,印度和中国当时分别拥有全世界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人口,因此在全世界的经济中也占了相应的比重。


而一直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之前,全球生产力的增长都是线性的,一千八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历史都陷在所谓的“马尔萨斯陷阱”中,也就是技术进步并没有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只是令人口扩张。

直到工业革命爆发,带来了生产力的强势上升,部分国家开始跳出这一陷阱。2008年时,美国以全球5%的人口,贡献了21%的GDP;而除日本的亚洲国家拥有60%的人口,GDP占比只有30%。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19世纪开始,全世界的GDP显著爆发,从此前依赖人口扩张的线性增长,瞬间开启指数增长


这种技术的力量,先是登陆了西欧和北美,随后蔓延到日本。

一百多年过去,发达经济体已经成为发达经济体,技术的力量开始来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曾经在史上称霸全球GDP,但在技术革命中落了下风的经济体,也开始慢慢赶上来。

不过,就好像我们站在2017年,回头去揣摩三千年前的所罗门王是多么富有一样,经济学只有短短的200年历史,而在资本市场逐渐成熟之前,20世纪的GDP数据都已经很难搜罗。所以,两千年里的GDP统计,更多也只是一个借鉴意义。

不过,可以近似地认为,1800年前的全球GDP,反映了世界各国的人口分布,而1800年以后,GDP的组成代表了各国生产力(甚至技术)的差异。

而中国和印度的落后,到今天的再次崛起,都在提醒着我们,技术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