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中国铝业停牌或涉有色央企整合

中国铝业称,公司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将尽快确定是否进行该重大事项。

据接近中钢集团的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中钢国际与中国铝业同日停牌纯属巧合,中钢国际在酝酿的重大事项或为集团层面的资本运作,“并非与中国铝业有关”。

知情人士处获悉,“中国铝业正在酝酿的重大事项或涉央企重组整合,范围应在几家有色央企之中。”中铝公司新闻发言人聂震回应媒体关注称:“相关信息以中国铝业发布的公告为准。”


同日停牌纯属巧合?

在新一轮央企重组整合潮中,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牵动着资本市场的神经。

11日晚,中国铝业(601600.SH)和中钢国际(000928.SZ)先后发布了公司股票自9月12日起停牌的公告,均称停牌与公司筹划的重大事项有关。

中国铝业称,公司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将尽快确定是否进行该重大事项,并承诺在停牌后10个交易日内确定该事项是否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中钢国际称,公司拟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的方案有待进一步论证,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预计在10个交易日内确定该重大事项的具体内容,并确定复牌事宜。

在神华国电合并刚刚落定、中国建材和中材“两材”重组消息宣布仅3个交易日之后,再有两家矿业央企上市公司同日发布停牌公告,这难免令人对此次同日停牌产生无限联想。


在此前宝武合并、神华国电重组合并的案例中,均是上市公司率先发公告因涉重大事项同日停牌,并先后多次发布内容相似的进展公告,直至最终合并消息坐实落定。

对同日停牌及引发的重组可能性猜想,中钢国际董秘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回应称:“目前我们没有收到这样的通知,公司筹划的重大事项方案有待进一步论证,公告同一天发出应该是巧合。”

财新在报道中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中钢国际在筹划的重大事项或涉及债转股的进程有关”,“与中国铝业同日停牌的关联性还有待观察。”

中钢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大型矿业央企,旗下有中钢国际(000928)、中钢天源(002057)两大上市平台。由于大宗商品寒冬,加上前些年扩张太快管理不善影响,中钢集团于2014年9月陷入债务危机,一度步履维艰。

经过历时2年之久的艰难谈判协商,中钢集团去年12月与六大国有银行签署协议,成为新一轮“债转股”破冰后首家受益的央企。在其债务重组方案中,本息总额逾600亿元的债权中约300亿留债,另有270亿转股。


但中钢集团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未能对停牌与“债转股进展”有关的说法进行回应,其表示一切以上市公司的公告为准。

一位熟悉资本市场的行业人士分析称,若是国资委等部门有意对中钢集团与中铝公司进行整合重组,那么11日晚不仅中钢国际要停牌,中钢天源也应该同日公告,但显然,中钢天源当日并未停牌或发布相关公告,这也能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出“纯属巧合”的结论。

中钢国际2017年半年报披露,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92亿元,同比减少10%;公司实现净利润2.53亿元,同比增长7.8%。财报显示,随着债转股落地和集团各业务板块重组改革措施的推进,中钢国际的经营情况正在逐步好转,现金流也正逐步改善。


中国铝业参与有色央企整合?

中国铝业是中铝集团旗下六大上市平台之一,也是国内上市铝企业中的龙头股。其氧化铝产能1600万吨,为国内第一大氧化铝生产商;电解铝产能430万吨位居全国第二。

今年上半年,受清理电解铝违规产能和环保政策多重因素影响,国内氧化铝和原铝价格大幅上涨。受益于此,中国铝业业绩大增。据其2017年中报,中国铝业上半年实现营收916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51亿元,同比增涨1014.9%,创9年以来的最佳半年业绩。

一位接近中铝公司的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中国铝业停牌,有可能与有色矿产领域的央企整合有关,“范围应该就在几家有色央企之中,但最终重组对象和方案可能还要等上市公司进一步的公告。”

据国资委官方网站,在神华国电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之后,目前国资委直管的中央企业尚有98户,其中主业为矿业、有色的央企包括:中国五矿、中钢集团、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国黄金集团6家。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在接受采访时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去产能的大背景下,由中国铝业整合有色板块的央企是存在一定可能性的。

“目前在国资委直管的央企中,金属矿产领域的央企还是比较多的,整体布局结构也比较乱。尤其是前些年海外矿产投资,存在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有色矿产领域是存在一定整合空间的。”李锦称。

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和央企重组全面提速。一方面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为主旨开展的央企整合在钢铁、航运、装备制造等领域先后启动;另一方面,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在多个领域积极推进。

在金属矿产领域,2016年6月,五矿集团和中冶集团召开的重组大会标志着矿业央企重组拉开帷幕。

随后,多家央企之间的重组合并传闻此起彼伏,例如,中钢集团和中国五矿、中铝和国电投旗下的铝板块业务整合等多个版本。


今年7月,路透等外媒曾传出中国五矿与中国黄金正就重组合并的可能进行接洽的传闻。但随后五矿及中金旗下上市公司均发公告对外澄清称:“对此事不知情且并未收到任何上级通知。”

在国资委8月30日举行的央企重组情况媒体沟通会上,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白英姿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有18组34户央企实施来了重组,重组模式主要包括强强联合、专业化整合、内部整合及并购重组四种模式。其中,宝武合并就是强强联合的典型案例,而铁塔和航发等则是打破企业边界的专业化整合。

白英姿称:“下一步,国资委在央企重组工作中将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精干主业、做强做优做大、创新能力提升以及行业健康发展等五个方面聚焦。”此外,还将按照去产能工作部署,推动煤炭、电力、造船、装备制造等产能行业的加大“去产能”力度,提升行业集中度。

“理论上,我们很想把各个领域的央企按照洗牌的方式,重新梳理整合,有的是一条龙、有的是同花顺。但是在现实过程中,重组整合的过程有很多困难和挑战,我们只能循序渐进,不能为了一个重组数字目标去拍脑袋。”白英姿称。

在对有色矿产企业进行梳理之后,李锦认为,目前,中国铝业与诸如中国有色等有色企业之间,存在两种重组可能性。第一种是按强强联合模式重组;第二种是按照具体产品、业务的相近性来实施打破企业边界的“专业化重组”。

李锦强调,“无论采取哪种模式,都要从行业发展规律、供给侧改革及增强国际竞争力、布局一带一路等几个维度来综合考虑。但最终还要以上市公司的进一步公告为准。” 

“谁交易 解雇谁” 摩根大通CEO炮轰数字货币 比特币急跌

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称数字货币是“骗局”,“比郁金香泡沫更糟糕”,并称这不会有好结果,终将破灭。他表示,任何交易比特币的交易员应该因为愚蠢而被解雇。

比特币转跌,下挫2.3%。


以太币下跌3.35%。


这不是Dimon第一次抨击比特币。Dimon上一次炮轰比特币是2015年11月。当时他表示:“你们在比特币上浪费时间。虚拟货币,比特币兑美元,这将终结。没有政府会支持一个能不受监管跨境的虚拟货币。这不会发生。区块链是一项新科技。它更便宜、更有效、更安全,我们将使用该技术。它可以被用来运输货币,而这个货币将是美元,不是比特币。” 

Dimon当时表示:“没有政府将长期对比特币忍气吞声。现在比特币规模还较小,许多参议员和众议员会表示支持硅谷创新。但是事实上,没有货币能避开政府监管。”

虽然不看好比特币,但是Dimon对区块链技术表示支持。事实上,早在2015年,摩根大通就和其他22家主要银行与一家区块链创业公司R3达成合作伙伴关系,研究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在分享数据库中至关重要。区块链技术让人们可以交换信息,以及类似于比特币、股权凭证、合约、证券等虚拟货币。通过区块链技术,跨境消费将使其变得更快速、更便宜。

自2015年11月Dimon发表以上言论以来,比特币累计上涨1018%。

万科A“开挂”198只新进基金两个月浮盈1.74亿

近期万科A公布前8个月销售业绩,数据亮眼,仅8个月万科几乎达到了去年全年的销售金额。而在该数据公布后的3个交易日内,万科A大涨了13.11%。

据统计,二季度有198只偏股基金新进万科A,若这些基金持有万科A数量不变,截至9月8日,三季度以来,198只偏股基金因持有万科A合计浮盈1.74亿元。


万科A销售与股价“开挂”

上周四,低迷已久的地产股终于翻身,龙头万科A盘中一度涨停。市场普遍认为,房地产股的大涨与上半年业绩以及龙头房企前8个月的销售大增有关。

9月4日晚间,万科A公布8月份的销售业绩,公司8月份实现销售面积273.9万平方米,销售金额370.4亿元,同比增长85%。今年前8个月累计实现销售面积2391.6万平方米,销售金额3497.8亿元,同比增长47%。仅用8个月时间,万科就几乎达到了去年全年的销售金额。

在公布销售业绩之后的三个交易日内,万科A股价飙升。9月5日、9月6日和9月7日这三个交易日,万科A累计大涨13.11%,盘中最高触及26.28元/股,刷新今年以来新高。截至9月8日,该股年内涨幅为29.77%,而三季度以来上涨6.8%。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二季度末,368只基金持有万科A,合计持有2.26亿股,较2016年年末增持0.89亿股,占流通股比为2.33%,较2016年年末增加0.92个百分点。

从基金公司角度来看,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旗下基金持有万科A数量排前三,分别为3229.49万股、2929.93万股和2005.62万股,占流通股比分别为0.33%、0.30%和0.21%。这3家基金公司旗下分别有22只、12只和17只基金持有万科A,其中主动管理偏股基金分别有12只、5只和15只。

若三季度以来,这三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持有万科A数量未变,截至9月8日,这三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因持有万科A浮盈分别为5296.36万元、4805.09万元和3289.22万元,合计浮盈为1.34亿元。


198只基金新进万科A

据统计,截至二季度末,有217只主动管理偏股基金持有万科A,其中198只为新进,合计持有1.06亿股,若这198只偏股基金持有数量未变,三季度以来,这些基金因持有万科A合计浮盈1.74亿元。其中华夏新经济灵活配置混合持有数量最高,为1735.57万股。截至9月8日,该基金年内收益率为12.71%。

统计发现,截至二季度末,前海开源沪港深大消费混合等18只主动管理偏股基金,持有万科A市值占基金净值比超过3%。其中前海开源沪港深大消费混合将万科A当做第一大重仓股,其持有万科A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为9.36%。截至9月8日,该基金年内收益率为14.3%。记者据Wind资讯统计,二季度内,该基金收益率为5.03%,其中万科A贡献度为2%。

另外,据调查,19只偏股基金在一季度重仓持有万科A之后,二季度选择继续持有。但是其中仅2只基金增持,增持的2只基金均为长盛基金旗下基金,分别是长盛战略新兴产业灵活配置和长盛同鑫行业配置混合,二季度末分别持有万科A25.17万股和16.07万股,较一季度末分别增加1.92万股和1.84万股。截至9月8日,这2只基金年内收益率分别为7.69%和15.06%。

史上最贵iPhone发布前夕,库克却说苹果并非富人专属

在史上最贵的iPhone发布前夕,苹果CEO库克却表示:公司产品并非专为富人打造。

库克近日在接受《财富》杂志专访时指出,苹果的产品是面向所有人的:

如果你看看我们产品线,目前你能以不到300美元的价格买到iPad。还可以用差不多的价买到一台iPhone,当然,这取决于你选择的是哪一款机型。因此,这些产品并不全都是针对富人的如果我们生产这些产品仅仅是为了富人,很显然,我们的产品保有量就不会超过10亿。

《财富》主编Adam Lashinsky问到:“你说苹果的产品是面向所有人的,但事实上它们都是高售价高利润的高端产品,要不然苹果怎会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对此,库克回答:

“高利润”这个词用的不太准确,有很多公司利润比苹果高多了,我们的产品是物有所值。苹果一直在努力打造最棒的产品,好产品当然不便宜。我们虽然不做平价产品,但我们也不贬损做这些产品的公司,这是个很棒的商业模式,只不过苹果没有走这条路而已。

虽然库克声称苹果产品并非富人专属,但苹果即将发布的新一代iPhone依然会“贵得惊人”。

苹果将于美国西部时间周二上午10点(北京时间周三凌晨1点)发布最新款iPhone。多家媒体报道称,今年苹果将发布的三款新iPhone名称分别为:iPhone 8、iPhone 8 Plus,以及为纪念iPhone面世10周年推出的iPhone X。业界猜测,其中最为重要的新机型“iPhone X”售价可能高达1100美元,这将是史上最贵的iPhone。


库克:苹果改变了世界

除了强调产品面向普罗大众,库克在访谈中谈到了苹果“改变世界”的价值观,以及苹果对健康产业的布局。

“活着就是为改变世界”,这是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留下的名言,继任者库克仍然在坚持这一价值取向,库克表示:

我认为苹果通过多种方式改变了世界。产品是苹果改变世界的首要方式,我们制造了顺手的工具,帮助人们创造、学习、娱乐和教育,他们还借助苹果的产品做了许多奇妙的事。此外,我们还试着通过运营公司的方式来改变世界。这里所说的是苹果专注于环保,我们消耗的能源已经100%来自可再生能源了。

关于苹果在健康产业的布局,库克称,苹果多年前就开始在Apple Watch上搞健康方面的研究,专注于运动健身。Apple Watch一直在做运动监控和健康监测,比如心率。对普通人来说,专门佩戴心率带有些太麻烦了,因此苹果在开始做手表项目时觉得它潜力很大。他进一步指出:

对于健康领域苹果确实兴趣十足,我也承认它是个非常棒的商业机会。如果你查过相关数据,就会发现医疗健康产业对整个经济举足轻重,但整个行业内却没有什么好产品,仅有的产品都是为了找相关机构报销而设计的。所以我们想要打破这一思维定势,让产品真正惠及用户。不过,现在苹果只是触及了皮毛而已,这个全新的领域还没有现成的商业模式。

股市这个池子里 日本中央银行究竟养了一头多大的鲸鱼?

“超级马里奥”德拉吉治下的欧洲央行,通过资产购买计划大肆购置德国国债,已经到了“无债可买”的境地,甚至可能被迫将缩减量化宽松(QE)的日程提前。

但对于QE依然看不到尽头的日本来说,似乎已经没有经济学上的“金科玉律”,可以解释日本央行持续扩张的资产负债表了。

为了稳定经济刺激增长,使通胀继续接近设置的政策目标,日本央行在股市里养了一头“巨鲸”:以QQE的名义,通过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的“马甲”大量购买并持有日本公司的股票。

2010年12月,日本央行持有的ETF净值为0;时至今日,日央行“饲养”的这头“巨鲸”,净值已增长至19.3万亿日元(约合1725亿美元),ETF总市值占比已高达75%!


日央行“鲸吞”75%日股ETF

2016年7月,日本央行上调年度ETF购买目标,从原先的3万亿日元翻了一番,至6万亿日元。这是2010年年底日本央行启动“养鲸”经济刺激计划以来的最新举措。

从日本央行开始购买日股ETF至今,日经225指数已上涨逾90%,而日本央行在ETF市场上的统治地位,也引起了市场关注。

而日本央行大举购入ETF的行为,带来了日本ETF市场的空前繁荣;自2010年底以来日本ETF市值激增了近10倍,达25万亿日元(约合2300亿美元)。

而在这25万亿日元市值中,日本央行持有的ETF占比高达75%。



“滚雪球”仍在继续 “旷世巨鲸”年末预计将高达80%

这头巨鲸的“横空出世”,当然也引起了市场的焦虑。

全球第三大证交所东京证券交易所总裁Akira Kiyota日前表示,对于日本央行大肆购买ETF的行为带来的“持续扭曲”风险,他感到非常不安。

当然也有分析指出,日本央行持有的ETF对于总体日本股市的影响有限,其持有的ETF市值仅为东证股价指数(TOPIX)总市值的5%。

然而若日本央行决定开始缩减ETF购买计划的规模,仍很有可能会对日股需求面造成冲击,尤其是那些ETF为大股东的公司股票,将受到较大影响。

按照目前日本央行购买ETF的步伐,到今年年底这头“旷世巨鲸”将占到日本ETF市场的80%。

当日本央行不再“投喂”这头鲸鱼的时候,对日本股市的影响以及谁来“接盘”如此庞大规模的ETF,目前还不明朗。

Hanson Robotics首席科学家:五年内机器人可能和人类一样聪明 期待中国产生颠覆性想法

9月8日,二十国集团(G20)智慧创新论坛暨2017全球创新者大会(下称创新者大会)在深圳市洲际酒店召开。该大会是2016年杭州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峰会)提出的“G20智慧(SMART)创新倡议”的后续活动,旨在推动企业界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合作,AI科技评论受邀参加了本次大会。

在创新者大会上,全球最先进的表情机器人公司Hanson Robotics的首席科学家Ben Goertzel表示,其对机器人的兴趣来自于70年代他看到的电影《星际迷航》中的智能机器人,80年代起,Ben在读博士的时候开始研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相比起他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现在的人工智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对于机器人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Ben和Han在接受采访中)

Ben认为,人类不是跑得最快的、跳得最高的,但是却是最具有想象力的和最具有执行力的。人工智能可以用性价比更高的方式来完成任务,它们的智能程度更高,更有想象力,它们的智力像人一样但做像人一样的机器人并不是AI的最终目的,在未来我们可以用人工智能帮我们实现更多的智能,有更多的系统。我们需要克服非常多的挑战,才能将它的智能提升到卓越的程度,可以比人更聪明。同时他也认为,人工智能不应该受到限制。

这也是Ben Goertzel发明了机器人Han的原因。Han是Hanson Robotics制造的一系列表情机器人之一,2016年4月在香港环球资源电子展上初次亮相,Han 的“皮肤”下有 40 个动作点,能让它能作出非常细微流畅的表情,令人印象深刻。相比Hanson Robotics今年推出的女性机器人Sophia,Han的个性设置更为咄咄逼人,并曾有过“机器人的目标是代替人类接管世界”的言论。在之后与“小度”的对话中,Han称在30年内,机器一定会取代人类。


(在创新者大会上,Han和百度机器人“小度”同台)

“人工智能和人类都有一定的局限,比如说我们也不能到处飞,我们也不能去海外,我们只能看到它,看到它的眼神,看到它到底在想什么,但是人体功能是非常有限的。”Ben Goertzel说。

Ben还称,像这样一个机器人其实是一个用户的界面,它相当于一个公开的集合,它的语音网络能够和人进行互动,它的大脑是能够存储科学数据的,比人拿到的数据都要快,并且可以从照相机里面获取数据。所以它的功能是比人能看的功能更多的,而且可以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可以看一下世界的状况。


Hanson Robotics成立于2003年,其机器人拥有丰富表情的奥秘是专有的专利技术:可以模仿真正的人体肌肉和皮肤的纳米技术皮肤“Frubber”, 可以使得机器人展示高品质的表达和交互性,模拟人性面部特征和表达。2014年,Hanson Robotics将其总部从美国搬迁至香港沙田。

Hanson Robotics的使命是利用人们负担得起的高智能机器人进行教学、服务和娱乐,与人类建立更亲密的关系,以此来大幅改善人类的日常生活。在演讲后,Ben向雷锋网表示,未来五年内机器人就可能和人类一样聪明,类似的类人机器人将会逐步应用于如酒店前台、博物馆讲解、老人陪护、教育及医疗培训等领域。

“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商业领域运用得比较广泛,但目前在中国,我还没有看到关于人工智能革命性的想法出现。所以我很期待在未来的5到10年,在中国能出现关于人工智能颠覆性的想法。”Ben说。

多头一败涂地!美元创1986年广场协议以来最差表现

美元汇率(兑一篮子货币)过去几年中的涨势似乎无穷无尽,2014年上涨8.6%之后,2015年又上涨10.7%。

2016全年虽然看似只涨了3%,但经过头四个月的低迷,5月开始美元高歌猛进,11月之后更是乘上特朗普胜选和美联储加息的东风,到跨年时已经触及逾15年新高。

去年5月到12月,美元上涨了9.3%,年化涨幅达到骇人的14.5%,也难怪美元多头会觉得好日子还在后头。

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017年关刚过,美元便迎来了“腥风血雨”;过去无穷无尽的美元升值相对应的,是如今自由落体般的美元贬值。

上周美元指数一度跌至91.01,创2014年12月以来新低,年内跌幅近11%。相比之下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时,美元才贬值10%。

毫不夸张地说,今年是1986年广场协议美日英法德联手干预下调美元汇率以来,美元表现最差的一年。

这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尽管各国官员矢口否认,但是去年2月上海G20峰会上,是不是真的存在一份秘密“上海协议”?


完全回吐去年涨幅 美元“剧情”翻转震惊市场

去年5月美元最低曾到过91.92,也就是说截止9月8日,美元已经回吐去年全部涨幅。广义贸易加权美元指数行情今年录得1995年有记载以来的最差表现。

彭博美元指数在9月4日至9月8日单周跌幅1.5%,录得5月19日当周以来近四个月未见的连跌。

鉴于美国二季度数据较一季度普遍表现有所回升,美联储管委会也未有激进的政策路径变动,美元走出如此颓势着实令市场吃了一惊。


美国季度经济数据

美元兑主要货币汇率创1986年广场协议以来最差表现!

再来看美元兑主要货币汇率的表现,似乎比广义贸易加权指数表现更颓。

截止9月1日,美元兑主要货币汇率创1986年以来最差表现,比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时美元贬值幅度还要糟糕。

1973年2月已经放弃金本位的美元大幅贬值,世界各主要货币被迫脱钩美元实施浮动汇率制,二战结束之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而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及西德5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美国纽约的广场饭店秘密会晤后签署协议,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兑日元及马克等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性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史称“广场协议”。

中国财长楼继伟2016年2月19日“让广场协议再度上演来干预汇市只是空想而已”言犹在耳,不过当时人民币贬值的媒体话题如日中天,楼部长怒斥人民币贬值的提议只不过是“媒体炒作”,强调人民币贬值不在议程上,却恰恰让公众舆论忽略了真正的“大鱼”。

美元去年下半年涨得猛烈,今年以来又跌得凶残。这背后,真的只是汇率交替周期性波动那么简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