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iPhone双卡双待特供版诞生!苹果罕见举动之下的中国市场调整

9月13日凌晨举行的苹果公司2018 年秋季新品发布会上,苹果发布了史上最贵、储存量最大的iPhone XS Max,售价最高达12799元。


除了越来越贵的iPhone,此次发布会还有一个信号值得注意:苹果首次为一个国家改变硬件标准,提供特供版硬件产品。这也反映了苹果正在中国市场实施战略调整。


发布会上,苹果专为中国市场推出了拥有物理双SIM卡槽的iPhone XR和XS Max,而全球其它地区上市的“双卡双待”版本,则更多是通过物理nanoSIM+eSIM方式实现。


此前,苹果公司为实现设计和制造流程的标准化、提高制造效率,很少针对特定市场来更换产品标准。本次推出双卡双待特供版专供中国市场,表明苹果公司愿意为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市场做出调整。


2017财年,苹果公司在大中华区创造了450亿美元的收入,约占年度总销售额的20%。


而在2018财年第三季度,苹果大中华区收入占比仅为17.9%,环比下降3.4个百分点。苹果显然不太满意在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中的表现,希望通过“双卡双待”等功能上的改变,更贴合大众化市场的用户需求,实现收入的增长。




分地区来看,2018财年第三季度,苹果在美洲、欧洲地区的收入同比增速有所提高, 但在大中华区(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日本地区收入同比增速则出现下滑。



截至6月30日的苹果第三季财报显示,硬件销售依旧是其营收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苹果公司营收的中流砥柱。期内iPhone高端机型销售显著增长,促使iPhone营收同比增长20%至299.1亿美元,达到苹果营收占比的56%。


但另一方面,今年第二季度苹果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份额下降,丧失了全球第二大手机制造商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华为。


据研究机构IDC的最新报告,2018年二季度苹果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市场份额仅为12.1%,低于三星的20.9%和华为的15.8%。与此同时,苹果iPhone当季共售出4130万部,仅同比增长1%;iPad共售出1155.3万台,同比也仅增长1%;Mac共总售出372.0万台,比去年同期的559.2万台下滑13%。



苹果自2010第二季度以来,首次在市场份额方面滑落至第三位;加上在大中华区销售增速和收入占比的下降,苹果此次在华推出“双卡双待”能否获得奇效,仍有待检验。

PingCAP完成C轮5000万美元融资

9月12日消息,近日,新型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公司PingCAP宣布完成5000万美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复星、晨兴资本领投,华创资本、云启资本、经纬中国等多家投资机构跟投,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和全球化生态系统建设。


据悉,PingCAP 成立于2015年,是面向全球的开源的新型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公司,其核心产品 TiDB 项目是基础软件领域的重大创新,实现了水平弹性伸缩、分布式事务、强一致性的多副本数据安全、实时 OLAP 等重要特性,是大数据时代理想的数据库集群和云数据库解决方案。


复星新技术与新经济产业集团副总裁丛永罡说:“在 PingCAP 持续 3 年的产品打磨和不断实践验证后,TiDB 成为早期将 HTAP 这个概念从实验室带到现实的产品之一。其 TiDB 开源项目获得业内高度认可,并已将国内大多数互联网独角兽企业揽为用户,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是业内高度认可的体现。”


PingCAP 联合创始人、CEO 刘奇表示,作为一家技术驱动为核心的公司,PingCAP 从创立的第一天起,就专注于解决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的海量存储和计算问题,我们将持续保持技术驱动的内核和开源的生命力,不断强化技术和产品优势,为行业带来更多期待。


PingCAP 此前曾在 2015 年获得经纬中国的天使轮融资,2016 年获得云启资本领投 A 轮融资,2017 年获得华创资本领投 B 轮融资。2018 年获得复星、晨兴资本领投的 C 轮融资,成为目前为止新型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领域的最大笔融资。

神威E级原型机 瞄准超算“皇冠”

神威E级原型机日前正式落成启用,其处理器、网络芯片组、存储和管理系统等核心器件全部为国产化,整体研制指标国际领先。目前,神威E级原型机已完成全球气候变化、海洋数值模拟、生物医药仿真、大数据处理和类脑智能等12个领域的35项重大计算任务。


E级计算机被公认为超级计算机界的下一顶“皇冠”,其计算能力高达每秒百亿亿次。这样强大的计算力是一种战略资源,在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危机、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上将发挥巨大作用。日前,在位于山东济南高新区的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全部采用自主芯片研制的神威E级原型机完成研制部署,顺利通过课题验收,正式落成启用,其整体研制指标国际领先。


实现自主研发


当前,E级超级计算机领域已成为高端信息技术创新和竞争的制高点,美国、日本以及欧盟都在加紧布局。我国也将E级计算机列为重大科技发展战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等团队经过两年多的关键技术攻关,研制成功神威E级原型机系统。神威E级原型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研制E级计算机的技术条件和工程条件全面就绪。


经济日报记者看到,神威E级原型机放置在一个黑色机柜中,机柜门上镶嵌着“神威E级原型验证系统”字样。“神威E级原型机就好比是一台能够上路的概念车,原型机的成功研制,对E级计算机研制方案和技术路线进行了全面系统验证,为下一步E级计算机的研制成功铺平了道路。”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主任杨美红介绍,神威E级原型机系统主要由硬件、软件和应用三大系统组成。其处理器、网络芯片组、存储和管理系统等核心器件全部为国产化。


这一原型机的系统软件,由完全自主研发的神威睿思操作系统、神威睿智编译器等构建。运算系统全部采用“神威26010+”众核处理器,高速互连网络系统全部采用申威网络交换芯片、申威消息处理芯片,这些关键部件均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存储和管理系统由申威多核处理器构建,实现对该领域产品的国产化替代。


此前,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已部署有中国首台全部采用国产CPU和系统软件构建的千万亿次计算机—“神威·蓝光”,至今已运行7年。现在神威E级原型机的运算能力达到“神威·蓝光”的3倍,体积仅为后者的九分之一,能耗同比下降75%。


应用领域广泛


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副主任潘景山将超算的功能总结为“三算”:“从算天、算地,再到算人,未来是一切皆可算。”神威E级原型机启动后,将进一步拓宽山东在超级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从气候气象预报、深空深海深地探测、生命科学、天体物理、航空航天等领域,进一步拓展到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测序、金融计算、先进制造、现代海洋等领域。潘景山举例,到时候就算是济南千佛山上的一片云,也能算到它何时下雨、能下多大。神威E级原型机还可以运用基因数据、重大疾病数据做健康管理。


潘景山介绍,神威E级原型机首次在国产超级计算机上构建了人工智能软件生态链,基于神威深度学习库和框架,开展了对弈系统、医疗影像识别、机器翻译多个大规模人工智能应用,其中机器翻译应用的数据规模、并行规模和训练速度世界领先。

目前,神威E级原型机已完成全球气候变化、海洋数值模拟、生物医药仿真、大数据处理和类脑智能等12个领域的35项重大计算任务。其中,22项应用具备扩展到E级计算机整机规模的能力,6项应用成功入围被称作超级计算应用领域“诺贝尔奖”的戈登贝尔奖。


潘景山告诉记者,神威E级计算机预计于2020年完成研制部署,将率先跨越百亿亿次量级台阶,采用的新一代众核处理器有望成为世界运算速度最快的处理器,节点规模可扩展至数十万量级。


潘景山表示,作为大科学装置,神威E级原型机将为海洋强国战略打造“深蓝大脑”,为乡村振兴、科教兴国等战略构建国家超算互联网基础设施。同时,该计算机还将立足山东,服务全国,满足健康医疗、航空航天、生物信息等领域的一批国家科学与工程计算需求,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爱立信拿下35亿美元合同 为T-Mobile美国部署5G

9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爱立信和T-Mobile美国公司今天宣布了一项为期多年、价值35亿美元的合同,以支持T-Mobile在美国全国范围内部署5G网络。根据双方这一协议,爱立信将向T-Mobile提供符合3GPP标准的最新5G New Radio (NR)硬件和软件。

爱立信将利用自己的5G产品组合,让T-Mobile全国范围内的LTE Advanced网络过渡到5G。


该合同还包括爱立信的数字服务解决方案,包括动态编排、业务支持系统(BSS)和爱立信Cloud Core,让T-Mobile能够向客户迅速推出创新和突破性的5G体验。


T-Mobile首席技术官内维尔?雷(Neville Ray)表示,“在其他人刚做出承诺时,我们已在付诸行动。有了这份新的爱立信协议,我们就为5G奠定了基础。”


爱立信北美公司总裁尼可拉斯?海维多(Niklas Heuveldop)表示,“我们最近决定增加在美国的投资,以更接近我们的主要客户,并更好地支持他们加速5G部署,从而给全国各地的个人消费者和企业带来5G。这一协议标志着两家公司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对与T-Mobile建立的伙伴关系感到高兴,我们将支持他们加强、扩大和加快在全国范围内部署5G网络。”


5G将提供非常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极低的延迟、超高的可靠性和能源效率,以及极端的设备密度,这些将通过LTE与新的无线电接入技术相结合的配置来实现。


根据这份新协议的条款,爱立信将从其5G平台系统提供硬件和软件,该平台系统包括增强版的爱立信无线平台(ERS)产品,能够覆盖所有可供T-Mobile使用的频谱波段。此外,爱立信新一代无线平台的基站产品将通过安装远程软件支持5G NR功能。

谷歌气球创新记录:7个气球实现1000公里供网距离

9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Venturebeat报道,Alphabet的Loon气球项目刚刚实现一项里程碑记录——通过7个不同的气球向近1000公里的范围内发送互联网信号。这是Loon气球提供的最远信号接入距离。


Loon工程负责人塞尔瓦托·坎迪多(Salvatore Candido)今日在公告中透露,早在2014年,Loon项目成功通过单个气球向直径40公里的区域发送信号;值得一提的是,Loon也曾让两个相距100公里的气球实现信号连接。


Loon利用回程连接(backhaul connection)技术将互联网信号发送到距离地球上空20公里的气球,然后利用预测算法来确定气球应该行进的方向以保持彼此的连接。气球群允许Loon更快地部署互联网并覆盖更大的范围。


上个月,在内华达州展开的试验中,Loon项目在加州和内华达州的边界上空实现了7个Loon气球的信号互传,并突破了一些里程碑记录,如,实现了两个气球之间的最长信号互传距离——600公里。


Loon项目于2013年6月推出,当时的构想是利用高空气球向全球上网困难的地区发送互联网信号。今年7月,Alphabet的X实验室孵化出两个独立公司——Loon互联网气球和Wing送货无人机。


在独立为公司后不久,Loon宣布与肯尼亚电信(Telkom Kenya)展开在非洲的首个商业交易,并计划在2019年开始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


相较之下,Facebook的Aquila项目旨在使用巨型无人机为世界偏远地区提供供网服务。但今年7月,该项目已被关停。

传蔚来IPO发行价为6.25美元,市值约为64亿美元

外媒称对抗性机器学习存漏洞 黑客攻击轻而易举

据国外媒体报道,数据为人工智能革命提供了动力。然而安全专家们发现,完全可以通过篡改数据集或现实环境来攻击人工智能,对抗性的机器学习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可能会被黑客攻击,从而做出完全错误的决策。


神经网络把一张关于乌龟的照片看成了来复枪。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从一个停车标志旁飞驰而过,只是因为一个精心制作的贴纸迷惑了电脑视觉。一副眼镜就把面部识别技术搞糊涂了,误以为某人是好莱坞女影星米拉·乔沃维奇(Milla Jovovich)。对人工智能进行黑客攻击成为了一种新的安全危机。


为了防止一些犯罪分子想要通过篡改数据集或现实环境来攻击人工智能,研究人员转向对抗性的机器学习研究。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人员对数据进行修改,从而欺骗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系统,让它们看到不存在的东西,忽略存在的东西,或者使得其关于分类对象的决策完全错误。


就像谷歌和纽约大学研究人员所做的那样,在一辆校车的照片上加上一层对人类来说无形的数据噪声,神经网络就会报告说,它几乎可以肯定那是一只鸵鸟。不仅仅是图像可以这样:研究人员已经将隐藏的语音指令嵌入到广播中,从而控制智能手机,同时不会让人们察觉。


虽然这类工作现在被描述为一种攻击,但从哲学角度来说,对抗性的例子最初被视为神经网络设计中的一个近乎盲点:我们假设机器以我们同样的方式看东西,它们用与我们相似的标准来识别物体。2014年,谷歌研究人员在一篇关于“神经网络的有趣特性”的论文中首次描述了这一想法,该论文描述了如何在图像中添加“扰动”元素会导致神经网络出现错误——他们称之为“对抗性示例”。他们发现,微小的扭曲就可能会骗过神经网络,使其误读一个数字或误将校车当成别的什么东西。这项研究对神经网络 “固有盲点”以及它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非直觉特征”提出了质疑。换句话说,我们并不真正了解神经网络是如何运作的。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计算机科学教授唐恩?宋(Dawn Song)表示:“对抗性示例说明,我们对深度学习的原理及其局限性的理解仍然非常有限。”宋是四所大学联合进行对抗性研究的几位研究人员之一,他们共同开发了停车标志贴纸来干扰自动驾驶汽车。


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计算机安全研究员厄尔伦斯?费尔南德斯(Earlence Fernandes)也从事停车标志研究,他表示:“攻击的范围很广,取决于攻击者处在机器学习模型生成过程的哪个阶段。” 费尔南德斯举例说,在开发机器学习模型时可进行训练时间攻击,也就是使用恶意数据来训练系统。他表示:“在人脸检测算法中,攻击者可能会用恶意数据对模型施以毒害,从而使检测算法将攻击者的脸识别为授权人。”


另一方面,推理时间攻击则是通过一系列算法——比如快速梯度符号法(Fast Gradient Sign Method,FGSM)和当前最优攻击方法(Carlini and Wagner)是两种最流行的算法——向模型显示精心制作的输入,从而迷惑神经网络。


随着人工智能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驾驶汽车、分析视频监控系统、通过面部识别某人身份——对这些系统的攻击变得更加可能,也更加危险。黑客修改路边交通标志可能会导致车祸和人员伤害。对数据机器学习系统的细微改变也会导致人工智能系统做出的决策出现偏差。


但我们不应该过分担心。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员安尼施·安塞也(Anish Athalye)指出,“据我们所知,这种类型的攻击目前还没有在被现实世界中的恶意组织所采纳过。但考虑到这一领域的所有研究,似乎很多机器学习系统都非常脆弱,如果现实世界的系统很容易就遭到了这种攻击,我也不会感到惊讶。”


安塞也自己的研究旨在使对抗性攻击更加健壮。一些被归为“标准”的攻击只从特定的角度进行,而另一些攻击则不管神经网络从什么角度观察物体或图像都可以进行。 “标准的对抗性例子是通过微调图像中的像素,从而将神经网络对目标图像的分类转移到其它类别——比如说把猫的图像归类为鳄梨沙拉酱。”他说,“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这个过程,做出微小的改变,结果是有可能制作出一幅对人来说像一样东西的图像,却会让机器误一位完全不同的东西。”他说,研究表明,标准对抗性攻击是“脆弱的”,在现实世界中不太可能站得住脚。


因此,安塞也和他在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LabSix的同事们开发了更好的示例,优化了攻击图像,使其不用考虑角度或距离问题都可起作用。他说:“我们还把它扩展到3D图像,这样你就可以有一个在人类看起来像乌龟的物体,但从机器角度观察却完全不同。”这其中就包括他的3D打印玩具龟,但在ImageNet分类器看来,它就像一把来复枪。


如果攻击只能以精确的角度起作用,或者干扰因素很容易被人类发现,那么攻击就没有什么用处。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它们往往通过依赖神经网络识别物体的计算机视觉技术来观察外部世界。这样的话,任何对抗性的招数都必须在每个观察角度起作用,也不会受到远近距离的影响,更不会被人类司机注意到,毕竟没有人能读懂一个被涂过油漆的交通标志。包括费尔南德斯(Fernandes)和宋(Song)在内的研究人员都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他们使用不会模糊标识的细微油漆标记以及看起来像涂鸦的贴纸干扰路边的停车标志,却导致神经网络将“停止”解释为速度限制。


“从一个较高的层次看,这种攻击的方式是访问目标深度学习模型,然后运行一个算法来计算需要对物理对象进行何种编辑,从而使生成的图像从人类视觉看与某种原始物体相似,但对于机器学习模型来说完全是另一种东西,”费尔南德斯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算法输出需要在图像中添加的元素。在我们的例子中就是贴纸,所以我们把它们打印在纸上,然后简单地贴在一个路边的停止标志上。


这没有理由引起恐慌。费尔南德斯解释说,仅仅在停止交通标志上贴上这些贴纸是不会让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事故的。自动驾驶汽车会使用多个传感器和算法,不会就任何单一的机器学习模型做出决定。“因此,尽管我们的工作可以愚弄单一的机器学习模型,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愚弄就足以造成真实伤害,”他说。


开发对抗性的示例并非易事,通常需要搞清楚包括模型架构在内的神经网络技术细节,这往往称为“白盒”访问。也就是说,真正具有强大破坏性的攻击并不需要详细的神经网络信息;事实可能会证明,这些黑盒攻击对外部攻击系统更有用,因为它们可以应用到不同的神经网络。


现在需要开展工作,从而防止机器学习因其固有的弱点而变得无用。虽然已经有了很多的解决方案,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防御措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研究员凯文?埃克霍尔特(Kevin Eykholt)表示:“检测对抗性示例的防御措施,以及消除对抗性示例存在的防御措施,是相关研究领域的一个活跃领域。很多新防御被提出,而又以非常快的速度被打破。”他补充说:“在设计机器学习系统的时候不是盲目的设计系统,重要的是要注意并可能减轻对抗性攻击的特定风险,并考虑到一旦发生相关情况该做出何种反应。”


安塞也说,有一个想法很有希望,那就是训练神经网络,通过对抗性示例包含在训练数据中来提高识别神经网络的健壮性。他说:“通过这种方式,神经网络‘学会’对对抗性示例有一定的抵抗力。”


费尔南德斯说,在机器学习的核心发现这样的缺陷并不令人惊讶,因为系统通常在普及之前并不会经过良好的测试。“随着机器学习变得越来越普遍,安全研究人员会开始从对抗的角度来研究它,并发现其中一些可以利用的东西,这是很自然的,” 费尔南德斯如是指出。


这不仅是一个技术缺陷,也是一个哲学假设。首先,当攻击者可以自由操纵数据获取优势时,机器学习开发人员会假定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是相似的。第二,我们往往认为神经网络像我们一样思考,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神经网络用来识别玩具龟的元素与我们所寻找的不同,而这种差异性正是攻击的突破口。费尔南德斯说:“神经网络是非常粗略地模拟人类大脑。试图将它们视为与我们大脑类似的运作方式,可能并不是思考它们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