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化教育
文章列表

“未来网络”将催生众多新兴产业

未来网络,是未来新一代的网络技术。从面向普通百姓的消费互联网来看,将具备易扩展、易管理、更安全的移动带宽特性;从面向各类企业的产业互联网来看,将具备大带宽、大连接、高可靠、低时延的特征。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网络是集连接、感知、计算和数据服务为一体的网络,并将开启一个新的网络时代——


4月17日至18日,主题为“创新合作共赢,引领未来发展”的2017全球未来网络发展峰会在南京举行。本次峰会由中国工程院、南京市政府主办,国内三大运营商和西班牙电信、德国电信等负责人,以及华为、中兴、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参与此次峰会,并集中展示了5G移动通信、物联网、智慧城市、网络安全等一系列最前沿的未来网络基础应用。


业内人士围绕未来网络技术与网络架构创新、5G、产业互联网、未来网络和共享经济等前沿课题,展开头脑讨论。据预测,全球18家顶级电信运营商计划在两年内采用新一代网络技术,预计到2021年未来网络市场将增长至15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16%。


传统互联网面临挑战


经过40多年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已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但随着网络规模的持续扩大、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新兴业务层出不穷和应用场景的不断创新,传统互联网在可扩展性、安全性、移动性、服务质量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表示,为了解决传统互联网面临的挑战,满足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互联网迎来了新一轮历史变革,正进入未来网络发展阶段。“近年来,全球对未来网络的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旨在用新结构与新技术构建新一代网络,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刘韵洁说,未来网络与实体经济结合,将催生巨大的市场机会,全球运营商、设备商、服务商、高校、科研机构,应开展更多的联合创新,在网络核心技术方面实现突破。


当前,我国互联网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具体而言,云计算业务的兴盛推动数据中心网络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以高清视频为主的内容业务逐渐充斥网络管道;物联网、车联网、卫星网等新型网络则更加强调高效、可扩展的移动组网能力;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等网络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对网络服务质量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面对这些变化趋势,近年来全球主流运营商、设备商都陆续宣布了多项网络重构战略,应用新技术构建新一代网络架构,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新需求。


未来网络并不遥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在未来网络的研究建设方面,各国都还处在起步阶段,既有挑战,也充满了创新的空间。国家发改委已经设立了关于未来网络的国家大科学工程,希望建设未来互联网试验平台,探索各种未来互联网技术方案。“通过这样的试验探索,找出能够符合未来互联网发展需要的、满足我们技术要求的路线。”邬贺铨说。


在邬贺铨看来,未来网络是面向普通用户的消费互联网,要具有可扩展性、可管理性、更安全、更宽的移动带宽;也是面向各类企业的产业互联网,可以概括为大带宽、大连接、高可靠、低时延。软件定义网络、网络虚拟化、数据中心网络、边缘计算等未来网络新理念和新技术不断推出,正在影响网络产业链的各个方面。


智能化,将是未来网络的一大特点。未来网络将是一个“知化”网络,会逐步进化,从现在这种冰冷的物理连接到主动感知各类连接设备,再到分析了解网络运行的各种数据,知晓如何适应外界的变化,最后网络将有智能思考的能力,形成自身的知识,会策略地选择和推演,实现人、网络和应用的融合体。未来网络是集连接、感知、计算和数据服务为一体的网络,实现超级安全、自主优化、进化更新等3大能力。


未来网络与你我有关


未来网络,听起来高深莫测,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比如未来5G网络,将比目前的4G网络快10倍至100倍,从而使目前连接人的网络能够实现连接物,可以通过云端系统指示无人驾驶汽车穿过交通流,也可以实现从远程问诊到远程手术的飞跃。这将对移动互联网产生颠覆性的改变,并催生无数新应用、新模式、新产业。“未来网络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可以有效解决现有互联网面临的问题,推动信息网络产业升级,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江苏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博士张广兴说。


据介绍,我国首个未来网络小规模试验设施已于2013年8月8日在南京开通,并实现了与美国GENI和欧盟OneLab等未来网络架构的互联。以该试验设施为基础,后期将建设国家未来网络创新平台(CENI),骨干节点覆盖全国包括南京、北京、上海等35个重要城市,支持量子通信、空间网络、物联网等试验,并期望演进成为中国未来基础网络的雏形。


“尽管在未来网络这条路上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需要去探索,但一个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更绿色更开放的网络,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刘韵洁说,未来网络会是一个智能化的万物互联时代,将助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也会让普通人的生活更便捷美好。

关于今年的投资风向 马化腾和雷军都说了什么?

中国即将迎来改革开放40年,从两位数的经济增速到2016年6.5%的“中高速”,中国经济的量和质都已发生剧变。实体经济面临增长压力,企业的金融杠杆率不断攀升,传统依靠投资来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需要调整,供给侧改革亟需深入。


而科技的大幅进步从另外一个方面推动着企业转型升级,传统的优势在新技术的冲击下可能焕发新的生机,也可能突然失去价值,产业龙头既需要巩固行业地位,又需要放眼未来,构筑跨界竞争的护城河。


雷军|小米科技创始人及董事长


未来所有互联网公司都是人工智能公司


人工智能是未来10年最重要的技术革命,势必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现在,技术已经在成熟的临界点上,很快就会爆发。未来两三年可能各行各业各个企业都需要迅速切入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会像互联网一样成为一个基本元素。未来所有互联网巨头,甚至几乎所有的技术公司都会是人工智能公司。


小米过去冲得太快,提前透支了成长,需要降速、调整和补课。要想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必须要掌握核心技术,小米现已经在6个领域的核心技术上进行渗透,包括手机芯片等。未来两三年时间将会是小米专利的丰收期,用不了多长时间小米的授权专利就会突破1万项。


去年初,小米、阿里、京东都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小米不会固守电商,会把电商演化成新零售。一是线上、线下相融合;二是用电商的技术和思维来帮助线下零售业提升用户体验,提升效率。


小米要做的就是提高实体零售店的效率,让它不需要那么高成本就能完成销售。把零售店用互联网方式改造之后,完全有可能用接近线上的效率来做线下零售。实际上,小米之家的效率已经接近电商,可以实现网上网下同品同价。


马化腾|腾讯控股董事会主席


只关注服务会失去制高点

数字内容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大家都是以流量为主。未来内容的价值、IP的价值会越来越重要。


今日头条、滴滴等互联网公司兴起,可以看到技术和传统行业的融合,让中国互联网有了一股新的力量,并不像过去说的C2C(Copy To China),现在是叫KFC(Kaobei From China),中国有很多原创的东西。现在摩拜单车和OFO之争,共享单车这个量增长非常迅速,也可以看到中国作为最大的互联网市场,有很大的潜力。


互联网的发展归根结底可能还是要通过技术的进步,企业才有可能保持在战略上的制高点。


人机交互的演变,从PC到手机,未来可能到视网膜眼镜,甚至通过脑电波、皮肤的电流产生互动,会催生很多产业。腾讯研发小程序也是着眼于未来,未来应用场景,就不是通过PC上的软件,也不是浏览器上的一个网站,也不是手机上的APP,而是一个场景和计算的代码。我们前期的投入、研发和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也感受到,如果和过去一样只做纯软件、纯服务,可能会在未来的一些领域失去制高点。


既使你不生产硬件,但是你一定要去关注硬件的演化,以及谁可以在硬件方面跟你成为合作伙伴。

微信关闭iOS版公号打赏功能 只因“苹果”想分成?

“2017年4月19日17:00起,iOS版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被关闭”——昨日下午,微信第一手官方活动信息发布公众号“微信派”发出这一则“遗憾通知”。



微信在“遗憾通知”中称,关闭的原因是受到苹果公司IAP机制(in-App Purchase,应用内购)的影响,微信与苹果方面经过“长期沟通协调”,最终选择将iOS版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调整为通过二维码方式转账。安卓等其他版本微信赞赏功能不受此影响。


打赏功能吸金力强


打赏是一种事后付费的方式,悄然改变着互联网免费习惯。读者看完微信原创文章,有共鸣、被打动,就可以给作者打赏一个红包,以示鼓励或肯定,打赏金额不等,可以少至1元,也可以多到256元。尤其是2016年底,罗尔用微信公众号打赏功能为患病女儿筹得百万善款,让大家看到了打赏功能的吸金潜力。


然而,在打赏功能越来越受青睐的同时,苹果公司的新政策却让它“绊了一跤”。


按照微信团队在“遗憾通知”中的说法,此次变动原因更多在于苹果方面。通知称:“2016年6月13日,苹果更新了3.1.1条款,更严格要求App不得包含指引客户使用非IAP机制进行购买的按钮、外部链接或其他行动号召用语。经过与苹果方面长期沟通协调,最终,我们(注:微信)遗憾地选择对iOS版微信赞赏功能进行了当前调整。”


IAP机制,即指苹果新政中强调的手机应用内购。最新版的苹果开发者协议中规定:如果您想要在App内解锁特性或功能(解锁方式有:订阅、游戏内货币、游戏关卡、优质内容的访问权限或解锁完整版等),则必须使用App内购买。


换言之,只要用户在App里花钱购买的是虚拟物品,开发者都必须接入苹果内购支付,目前在微信中购买表情包就会弹出苹果支付页面,而不是转入微信支付渠道。

于是,在关闭功能、接入苹果内购支付和用其他方式代替的选项上,微信为iOS版本的打赏功能选择了最后一种,调整为放置二维码,替代原有功能。


因苹果体验不佳还要分成?


为何微信团队作出这样的选择?昨日,腾讯内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原因是苹果会跟开发者分成的规定,以及苹果内购体验不流畅。


上述人士称,苹果这个渠道的分成比例对于软件开发者而言一直比较友好。国内安卓渠道与开发者的分成通常在五五、四六左右,而App Store、Google Play与开发者的3:7分成比例,会让开发者获利更多。


不过,对于微信打赏功能则不同。据微信方面确认,微信平台目前并未在打赏红包中抽成。如果这个功能接入苹果应用内购机制,则意味着公号原创内容提供者的打赏收入将被直接打七折。


值得注意的是,App Store的内购体验被不少网友吐槽称,支付需要先绑卡,完成支付的流程很复杂;iOS内购窗口弹出慢。


对此,苹果中国方面昨日并未给出相应回复,也不愿透露其与微信这段时间以来的沟通过程。

王者荣耀又背锅了?关于手游误导小学生那些事

前些时候,有媒体转载文章并批评了《王者荣耀》“歪曲历史”,影响青少年的历史观。该文一出,瞬间引发了全网大讨论。虽说支持派与反对党之间你来我往交战了数个回合,但最终彼此都没有说服对方。这场争论最终无疾而终,但其仍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


《王者荣耀》,这款风靡了大江南北的手机游戏,亦是腾讯手中最大的一颗摇钱树。2016年《王者荣耀》带来的收入为68亿元,不仅为腾讯登顶最大的游戏公司宝座立下了汗马功劳,也直接拉动了国内手游市场的繁荣。据悉,《王者荣耀》在今年2月的DAU(日活跃用户量)突破了8000万。显然,其已经成为了目前国内关注度最高的手游。


与此同时,《王者荣耀》最大的问题也出现了。根据腾讯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王者荣耀》的玩家中,11岁至20岁的玩家比例高达54%。说《王者荣耀》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显然是没有问题。但是,问题就在于,它实在是太受欢迎了。


游戏争议的由来


《王者荣耀》之所以引起争论,其最大的原因在于,游戏中的人物名称以及形象设定借鉴了历史人物,但同我们认知的历史人物截然不符。在游戏中,荆轲成为了女性,诗仙李白变身为刺客,周瑜是个玩火的法师等等。


如果以架空历史的角度看,自然是不必过于批判。但问题在于,《王者荣耀》并不是一款完全架空历史的游戏。对于历史观念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很容易形成错误的认识,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王者荣耀》如今堪称国民游戏,这样一款游戏,最终会对小学生的历史观产生多大的影响,着实是一件不可预料之事。

网购“高额”退款成诈骗新手法 警方揭秘作案手段

网上购物最怕遇上产品质量问题,但最近有一批网店的“客服”非常“周到”,称产品质量有问题,主动要顾客退款。江苏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18日发布最新警情:不少顾客相信了“客服”,结果不仅退款没拿到,自己还被骗了钱。



4月13日,苏北市民韩某某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称其在网上购买的儿童衣服甲醛超标,公司要赔付并取回。韩某某称,网购这么久,还头一次看到店家这么负责。


在询问具体如何退款时,对方让其查看支付宝内的芝麻信用,称信用超过600分,可双倍赔付。韩某某一想,自己的衣服是260元,双倍赔付自己还赚260元,于是赶紧查看。不过,她的芝麻信用分不足600。


这时,“客服”表示,不足600元可以短期内提升。于是,韩某某按照对方的提示,通过分期贷款平台分别贷款1300元和2500元。


对方表示,这些贷款由店铺来还,韩某某只要将其中的3280元,也就是扣除双倍购衣款的款项交给客服就行了。


韩某依言操作,但汇款成功后,对方便联系不上了,而两笔贷款则真真实实地出现在韩某某的名下,她还收到了要求还款的通知。这时,韩某某才意识到被骗。


无独有偶,4月13日,无锡市刘某某在宿舍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网店客服,告诉其在淘宝上购买的化妆品存在质量问题需要3倍退款给她。


之后,对方发给她一个二维码,让其扫二维码提高支付宝信用额度,但刘某某发现,扫码后,自己账户上的800元进了对方账户,这才意识到被骗。


“此类骗局是网购诈骗的又一种新花样。”江苏省反诈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不法分子获取受害人淘宝购物信息后,冒充淘宝客服,以高额退款为由,让受害人放松警惕,进而以种种理由骗取钱财。

网信办责令今日头条等限期整改直播涉黄 将约谈苹果

快递分拣机器人视频走红 物流行业还有哪些高科技?

近日,快递分拣机器人的一段视频在网上走红,引发人们对物流行业高科技的关注。不久的将来,无人机送快递、智能柜收包裹等或将变得触手可及,普通用户也能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便利。


分拣机器人


——快递业的“小黄人”


在这段走红的快递分拣机器人作业视频中,一些装备着橙色托盘的机器人迅速穿梭,将一件件包裹运送到指定位置,完成分拣。


据媒体报道,这些机器人可以对长度不超过60厘米、宽度不超过50厘米、重量在5公斤以下的小件包裹进行分拣运送。每次扫码时间在一秒以内,运行速度可达每秒三米,每小时可以完成18000件分拣。


对此,网友评论称“仿佛看到一群小黄人”“扫地机器人辞职干快递了”。


在政策上,推进科技创新成为快递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鼓励快递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推进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车研发和应用。


无人机送快递


——让包裹飞一会儿


派送是分拣之后的另一个关键环节。多家快递公司开始在物流领域布局无人车和无人机的应用。


以顺丰为例,2013年,顺丰已开始测试无人机送递包裹。据顺丰年报披露,截至2017年2月,顺丰控股在无人机领域申报和获得专利数量达111项。


京东无人机已在北京、西安等多地投入运营。中新网从京东方面获悉,截至2016年11月,京东无人机已完成超过1万分钟的飞行总时长、近万公里的飞行里程、超过1000架次的飞行次数。


此前,京东无人车在北京亦庄送货成功。无人车在配送站装载货物后,通过自主路径规划,将货物送达指定位置,并通过京东APP、手机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户收货,用户到无人车前输入提货码即可打开货仓收取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