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化教育
文章列表

大数据云计算赋能 互联网+向工业下沉是必然结果

自“互联网+”从概念到成为国家顶层战略,已过去两年多的时间。如今,”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取得很大进步,在政务、警务、医疗等领域已初见成效,对传统产业的赋能效应也逐渐凸显,推动传统领域的转型升级。而“互联网+”在工业领域的下沉和渗透则是“新风口”,大数据、云计算等能力的开放,将提速工业化进程。


互联网+重塑“智造


“互联网+”是通用技术,向工业下沉是必然结果


“现在讲互联网+,对研究经济的人来说,实际上是通用技术怎么向各行业渗透。前一个很大的通用技术是电力技术,电力技术刚起来的时候,也是很小的一个领域,慢慢地渗透到所有行业。既然是通用,就代表你的技术能带来便利性或提高效率。”对于互联网+的连接能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这样理解。


同时,他还认为:无论德国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也许未来10年、20年、30年,互联网+工业的实际结果,跟现在描绘的并不一样。“但这并不要紧,互联网+作为通用技术,肯定会渗透进去。”


对于张文魁的观点,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副总裁、互联网+合作事业部总经理陈广域也表示认同。他提到“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在渗透各行各业的同时,也正在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改变。而对于腾讯而言,作为互联网+的提出者,腾讯“互联网+”思路核心是开放、赋能。“腾讯的定位是连接器,也就是说,不是腾讯自身有能力做所有跟产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 、制造互联网+有关的事,而是腾讯释放和输出核心能力,给所有互联网+生态合作伙伴提供平台和基础,帮助合作伙伴在实现互联网+这件事上变得更简单。”


无论这种“通用技术”渗透到什么行业,最终都会落实到产品和技术上。张文魁指出:互联网+的连接能力已初见成效,虽然在工业领域渗透还比较缓慢,但融合是早晚的事情。当互联网+开放生态与工业领域真正完美的融合时,就可能诞生伟大的产品。


腾讯“互联网+“赋能工业,基础能力是大数据和云计算


对于云计算能力腾讯云副总裁黄海清指出:“云其实是一个基础架构,是一个最底层的,一个平台上面有各个方面的分支应用。”


同时,谈到云计算在工业领域的运用时,黄海清还介绍,在离散制造,包括像汽车制造、工业制造等领域,云计算的应用空间巨大。“我们和三一重工有一个工业云项目,在工业设备上放了很多传感器,传感器收集到很多机器数据,没有云计算的支持是没有办法分析的。把传感器的数据获取、重组在云上,然后进行分析,变成数据库,变成可以利用的大数据价值。这就是大数据和云计算带给工业改革的力量。” 所以“互联网+”赋能,无论在汽车制造、工业制造、重工、轻工、机械等传统企业都需要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基础能力。


陈广域强调:“大数据和云计算能力能保证数据的传输是更高效的,未来三一重工的每个挖掘机都能连接在一起,那这样我们就知道,全国有多少机器开工、进一步反映今年经济是不是景气、建筑行业是不是遇到问题。过去缺少这些数据还做不到这样的效果,但今天我们有这样的能力,我们可以帮助各行各业做这样的事情。”其实,这正是“互联网+”赋能工业的体现。


腾讯在互联网+的基础能力上,拥有大数据和云计算以及微信小程序的能力,同时,腾讯还拥有社交、游戏、支付、生活等移动端的产品,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所以腾讯可以把大数据、云计算等基础能力开放出来,帮助国家政府,传统行业包括制造业在内等各个领域快速使用互联网+的能力,实现快速发展。小程序也可以帮助企业主、商家、个体更好的去触达用户,经营自己的品牌,提升效率。


“互联网+”工业领域发展 想象空间巨大


事实上,无论从德国“工业4.0”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还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发布以及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的落实来看,都将是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实现互联网+工业的快速发展。


工业生产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虽然说腾讯“互联网+“赋能工业的基础能力是大数据和云计算,但是具体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融合却给我们留下更大想象空间。4月20日杭州2017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会有哪些详细解读,让我们拭目以待。

英国论文报告:脑活动模式可实时判断是否在做梦

英国《自然·神经科学》近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报告称,人类某个脑区中的一种特定的脑活动变化模式,可实时并准确表明人在快速眼动(REM)睡眠和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期间有没有做梦。该研究挑战了人们一直以来对与梦境有关的脑活动的理解。


人们通常认为,做梦与REM睡眠期间高频脑活动增加(通过脑电图测量)有关,而不做梦往往被认为与NREM睡眠期间的低频脑活动增加相关。然而,有研究描述过从后一种睡眠中醒来,并报告做过梦的人;另一方面,也有研究报告过从前一种睡眠中醒来,却表示没有做过梦的人。这种误差令科学家不解。


此次,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科学家基里奥·托诺尼及其同事记录了32个被试对象睡着时的脑电图,并在将他们唤醒后要求他们报告是否做过梦,以及梦的内容和时长,试图由此识别出两种睡眠中与梦境有关的脑活动变化模式共性。他们发现,在两种形式的睡眠中,无论被试对象能否回忆起梦境的时长和内容,做梦都与脑后部的某一区域——被团队命名为后皮质热区的低频脑活动强度减弱有关。做梦还与高频脑活动强度增加有关,这种活动同样起始于后皮质热区,并在NREM睡眠期间扩散至额颞区。而在REM睡眠梦境中,额颞区的高频活动也增加了。


在另一个由7位参与者组成的小组中,团队发现在REM睡眠期间,通常参与真实感官刺激(比如面部和语言)处理的脑区,其高频活动增加了,但只在梦境中出现这些元素时增加,这7位参与者都有着详细报告梦境的丰富经验。


论文最后表明,后皮质热区低频脑活动减弱、高频脑活动增加这一组合,能够以约90%的准确度实时预测人们在NREM睡眠期间是否在做梦。

马斯克眼中"了不起的卡车" 只是电动化那么简单?

2016年7月,特斯拉CEO Elon Musk公布了他“大师计划”(Master Plan)的第二部分,其中包括关注度颇高的乘用车产品Model 3和Model Y,还囊括一辆小型巴士、一辆皮卡以及一辆电动卡车。今日(4月14日),纽约国际车展前夕,Musk在推特上公布了一项重大产品预告,表示将在今年9月份发布旗下首款电动悬挂式卡车,同时称这辆卡车会是“Seriously next level”。此外,他还不忘夸了夸Tesla Semi(特斯拉卡车计划名)团队,称他们完成了了不起的事情。


接下来的几个月,特斯拉除了Model 3以外,又多了一个引人关注的焦点。


与此同时,他还透露,特斯拉会在未来18-24个月内公布电动皮卡车型,而下一款运动型轿跑将采用敞篷设计。


一系列产品消息公布后,特斯拉股价随之上涨,突破307美元/股,涨幅一度超过3%。


除去新产品计划和股价上涨之外,Musk推文中“Seriously next level”到底是何寓意?Tesla Semi团队又完成了什么了不起的工作呢?


从外媒的分析来看,目前这个“next level”当中可能会包含“电动化”和“自动驾驶化”两个方面。


首先来看“电动化”,特斯拉本身就是主打电动汽车起家,在电机电控方面拥有深厚的技术储备。同时其Gigafactory也在积极研发电池技术,同时试图降低电池的成本。


此外,特斯拉还在换电技术方面进行了布局,早先针对乘用车推出的换电业务虽然效果不好(成本高,用户并不买单),但这不代表其在电动卡车方面没有可行的商业模式。也许未来特斯拉就是想让卡车和换电二者间产生火花。

苹果开始测试无人驾驶汽车:史上最贵、最大新品来了

手机靓号暴利!中国第一号18888888888卖出1.2亿元

很多人在去营业厅买卡的时候,都会给自己选一个“靓号”,比如连号较多的、6和8多的号码都是抢手货。但你知道最贵的电话号码值多少钱吗?援引媒体报道,中国第一号18888888888以一亿两千万的价格拍卖。这1.2亿元,仅仅是一个手机号码的售价,其中并不包含话费。


通过查询我们发现,这个号码是属于北京移动,而用户则是被标记为汕头市腾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据悉,中国第一号拍卖所得的1.2亿全部用作了慈善,我们不能简单的将1.2亿称之为利润。众多人去竞拍中国第一号,这背后是消费者对手机靓号的旺盛需求。


事实也确实如此,目前手机靓号的卖号、过户、收号都有一条龙服务,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随便上网搜搜就能发现手机靓号的售价基本都过万了,更好一些的手机靓号售价竟然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记者随便在百度上搜索了“手机靓号”,结果显示相关的信息多达上千万个。我们随便进入一家出售重庆本地靓号的网站,可以发现这些号码都价值不菲。举个例子,一个四连号的手机号码,最低也要17550元!


手机“靓号”基本可以被概括为4类:第一类是连号,从2位数字到10位数字不等,当然连号数越多号码也就越之前;第二类就是稀有号码,是指顺号或者有两组连号的号码,比如1234或者6688这样的号码;第三类则是生日或者纪念日,号码后4位对应的就是特别的日期;最后一类是情侣号或兄弟号,是指两个尾号相连或者十分相似的手机号码。


很多商家就依靠卖“靓号”获利颇丰。据早年从事手机靓号炒卖的黄牛透露,2000年前后做手机靓号的人,身价早已经过亿了。最近几年,随着运营商监管的严厉,以及最低消费、预存话费等各种政策的限制,手机靓号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一些普通的手机靓号黄牛,每年利润也不过十几万。而那些资金实力雄厚的手机靓号黄牛,一年仍旧会有几百万的利润。

日本企业史上最大污点:东芝屈辱卖身没法直视

要说当下科技届最引人瞩目的新闻,就属东芝“卖身”了,这条昔日的巨轮,业务范围之广,也终于在曝光中正式浮出水面,半导体、核电、存储、医疗、黑白家电等,涵盖了数十个领域范围,产品线也非常广泛,就是这么一家公司,在最近,遇到了史上最大的危机,事关生死,咱们接着往下看。


“什么原因让原本的支柱业务变成了漏洞”,“东芝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笑柄”,3月31日东芝股东大会上,与会股东们向东芝社长兼CEO纲川智发问,询问东芝的核电业务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东芝会成为全世界的笑柄。


面对股东们的质疑,东芝这位掌门人纲川智表示了道歉,并称该公司不会再因海外核电项目面临额外亏损的风险。“西屋的破产处理可以阻断海外核电风险,力争通过其他业务来重振。”股东仍然愤怒地表示,“无法接受突如其来的巨额损失”。


让东芝焦头烂额的,不只是核电项目。还有拆分核心的闪存业务,以及高高筑起的债台,都在将东芝这家近百年企业的巨轮推向漩涡。现在,更有消息称,东芝拟出售电视业务子公司“东芝映象solution”的过半股权,并希望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最早于2017年内完成交易。


东芝这一系列的“割肉”举措,不免让人担忧,最终是会止血还是将其彻底推向深渊。按照规定,东芝应该早就发布了2016年10月-12月财报。然而,东芝已经两次推迟提交财报。根据东京证券交易所批准的方案,东芝需在4月11日之前发布推迟了的第三财季财报。


对于东芝接连推迟发布财报,有业内人士认为可能是由于东芝的财报数字比较难看。据了解,东芝预计公司的净亏损将高达1万亿日元(约合90亿美元),这一数字也是日本企业史上最大的亏损之一。“东芝退市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大。”花旗集团证券分析师江泽厚太对日本媒体表示。

IBM的认知计算,将为自动驾驶增加一点“安全感”

各大汽车厂商和科技公司目前都在争相发展自动驾驶,这为未来的人类出行定义了一种新的交通方式。但你可能还不知道的是,IBM已经为此努力了几十年。这个过程中,雷锋网获悉 IBM一直致力于创新科技的发明和专利积累。举例来说,IBM公司近期与Local Motors合作研发了Olli。Olli是世界上首台小型公交车,它集成了IBM的认知计算平台Watson,实现了人类乘客与汽车的自然交互。


雷锋网了解到,IBM近期被授予了这方面的多篇专利,针对的是通过机器学习的手段提高自动驾驶的安全性。通过认知计算技术,自动驾驶的汽车厂商们可以给消费者提供不断递增的安全感,因为在认知计算机制中,越来越多的汽车和人类不断的分享着道路信息。


模拟人类行为


随着自动驾驶应用到人类的交通网络中,作为载体,车辆必须相互分享各自的状态和意图。caravanning拖车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例子,在caravanning拖车的运动方式中,车体一个接着一个的连接着,它们之间的间距很小,但速度很快,这种运动的实现就部分依赖于信息分享。


我们位于纽约Yorktown Heights的IBM Thomas J.Watson研发中心致力于对人类行为的理解和模型建立,包括根据记录研究人类的反应时间和反应行为。作为计算神经学科学家,在研究中我们引用了自身对于人类大脑的生物学认知和行为产生机理。依托于这样的背景,我们的研究成果——认知计算模型才能更好的帮助人类驾驶员和自动驾驶车辆进行道路信息分享。


我们的专利U.S。 Patent 9566986(Controlling driving modes of self-driving vehicles for the invention自动驾驶车辆的驱动方式控制)受启发于我们对不仅是人类驾驶员也包括自动驾驶车辆的理解,这两个群体在驾驶过程中都会有一定几率出现故障或问题。但有趣的是,我们发现这两个群体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情况完全不同。因此,很自然的,我们需要训练一套认知计算系统根据人类驾驶员的状态和自动驾驶车辆的状态来预测和评估故障风险。基于预测的结果,我们专利的技术,驱动方式控制调整车辆的运行模式将风险逐渐降低,手段包括提醒和状态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