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化教育
文章列表

停止夸孩子“你真聪明”,来自斯坦福教授的忠告!!

斯坦福大学教授Carol Dweck很严肃地提到,赞美孩子的天赋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选择,可是在慢性地扼杀他的成长型思维哦!因为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最大的区别是,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会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定量的,不会变化的。而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是“能力渐进论者”,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得到提升。所以,当孩子表现好时夸他们“聪明”,会让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只和那些定量的天赋有关。Carol Dweck教授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她指出,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做事不易放弃,更能从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更容易寻求帮助,复原力也更强。





停止说"你真聪明"


开始说...


1. 你很努力啊!


—— 表扬努力


You tried really hard on that.


当孩子给你呈现一幅漂亮的作品时,可不要被喜悦冲昏头脑,请记得肯定他为此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2. 尽管很难,但你一直没有放弃。


—— 表扬坚毅


You never gave up, even when it was hard.


当孩子完成一件对他来说很有挑战的事情时,比如苦思冥想一个围棋残局,一次次尝试操场上高高的攀爬架,无数次失败后无数次反复尝试,请记得肯定他的耐心和坚持。


3. 你做事情的态度非常不错。


—— 表扬态度


You have such a positive attitude.


当孩子对面临的任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时,可不要忘了抓住机会美言几句。


4. 你在______上进步了很多!


—— 表扬细节


You have really improved on ______.


当孩子在某方面能力有所提高时,表扬细节,越具体越好,比如:宝贝,你现在游泳时手上姿势更标准了,而且换气频率也更加均匀了,比之前进步了很多,真棒!


5. 这个方法真有新意!


—— 表扬创意


What a creative solution to that problem!


这是最需要注意的地方,看到孩子的奇思妙想,最容易让人跟“聪明“挂钩起来,可是奇思妙想真的是“聪明”吗?它应该是创意和思考的积累哦,是孩子在尝试无数次可能性方案之后才收获的脑洞大开呢!所以,表扬”有创意“就对啦!


6. 你和小伙伴们合作得真棒!


—— 表扬合作精神


You work very well with your classmates.


一个人无论多能干,能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如果孩子和小伙伴一起合作完成了某件事,做得还不错,请一定要抓住机会肯定孩子的合作沟通能力吧!


7. 这件事情你负责得很好!


—— 表扬领导力


I love how you took ownership of that!


有些事虽然不完全是孩子一个人做的,但他是负责管理的,做得好是因为他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领导能力,表扬到这个点上,能让孩子知道,虽然他并没有在每个步骤上亲历亲为,但能made it happen,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


8. 你一点都不怕困难,太难得了!


—— 表扬勇气


You are not afraid of a challenge! I like that!


表扬孩子的勇气,是最能帮助他涨“自信指数“的时候。


9. 你帮_____完成了她的任务,真不错!


—— 表扬热心


You did a great job of helping ___with her assignment.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是一种美德,一定要表扬孩子的热心,鼓励他多多帮助别人。同时也能让他知道,克服困难的方法有很多种,除了自己的耐心坚持,向别人求助,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也是非常有效的办法呢。


10. 你把自己的房间/书收拾整理得真好。


—— 表扬责任心和条理性


You have taken great care of your room/books.


能把自己的地盘整理好、把物品收拾好、照顾好,是有责任心,做事有条理的体现,这是孩子能做好其他事情的基础,表扬和鼓励那是必须的。


11. 我相信你,因为______。


—— 表扬信用


I know I can trust you because ______.


良好的信用会让孩子的人生道路更加顺畅,所以要适时帮他建立。比如和孩子约定什么时,可以说 “我相信你,因为前几次你说话都算数”,“我相信你,你一定会找到好办法“……


12. 你今天参加活动时表现得很好!


—— 表扬参与


You did a great job of participating today!


参与活动,能开拓视野,吸收更多的养分,当孩子积极踊跃的参加活动,并在活动中表现不错时,一定要鼓励他的参与感。


13. 你很重视别人的意见,这点做得非常好。


—— 表扬开放虚心的态度


It is so nice that you value other people’s opinions.


从别人身上吸取好的建议和经验,自己能力也会不断提高,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一般都有着开放虚心的态度


14. 真高兴你做出这样的选择。


—— 表扬选择


I am so proud that you made that choice.


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有时是因为努力,有时却是因为改变了策略,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表扬策略,也是培养成长型思维的关键呢。


15. 你记得_____! 想得真棒!


—— 表扬细心


You remembered to ____! Great thinking!


细心不仅体现在谨小慎微,更体现在孩子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和多角度。出门玩的时候,孩子不忘带伞,后来下雨了还真用得着,原来出门前细心的孩子特意查看了当日天气预报,这时候,爸爸妈妈就该表扬一下他的细心和考虑周全啦。

校园诗歌沉寂中回暖:有高校诗社成员涨至百余人

“樱花是春天的一缕缕魂魄吗?/冬眠雪藏,春光略露些许/樱花则一瓣一瓣地应和开放/艳美而迷幻,音乐响起/万物在珞珈山上依次惊醒复活”


在武汉大学诗歌朗诵会上,李少君读了他的《珞珈山上的樱花》。30年前,他就曾这样在樱花树下朗诵他写的或别人写的诗,曾是第一个站在珞珈山讲台上开诗歌讲座的学生。


如今,樱花已谢,珞珈山上一片新绿,当初少年也年近五十,现已是位诗人、作家、主编。这几十年间,李少君经历过校园诗歌的盛况,也见过它的落魄,而今也迎来了“转折”——校园诗歌仿佛又热闹了起来,诗歌活动一茬接着一茬,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或围观。


在这热闹之处,校园诗歌兀自哼着高高低低的旋律,回响着时代的声音。


呼啸而过


校园诗歌并非在上世纪80年代产生,却在那时风头最盛。


在1983年的北京大学里,走在林荫道上,会时不时听到诗歌朗诵和吉他声。


臧棣那时刚入校不久,便赶上了由五四文学社举办的未名诗歌朗诵会,那是场名副其实的盛会,百年大讲堂2000多个座位以及走廊被挤得透不过气来,挤不进去的干脆站在窗台上,当然也还有扒都扒不进来的——诗歌,一场年轻人的狂欢。


几乎同时,上海、武汉等各地高校的诗社也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而跨校的诗歌交流成了连接彼此的精神纽带。“一说我找谁谁,我看过你的什么诗,就瞬间成了哥们儿,走,吃饭喝酒去!”说起这段往事,臧棣言语间别有一番江湖义气。


如今,53岁的他已在北京大学做了21年的教授,同时仍是多产的诗人。两次见他,他都穿着那件洗旧的牛仔裤,两手插着衣兜,走起路来轻快自在,谈笑间自然流露的真性情让人觉得诗人就该这般模样。

全球人才竞争指数:中国排名降至54上海有竞争力

报告分析中国在吸引人才和资源、消除不同群体竞争壁垒、留存人才方面欠佳,但在培养、教育人才方面表现优秀
原图世界商学院(INSEAD)、人力资源公司德科集团(Adecco)和新加坡人力资本领导研究所(HCLI)于5月中旬联合发布名为《2017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的报告,其中显示中国人才竞争力处中游水平。图自视觉中国

【财新网】(实习记者 丁苗)世界商学院(INSEAD)、人力资源公司德科集团(Adecco)和新加坡人力资本领导研究所(HCLI)于5月中旬联合发布名为《2017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的报告(下称报告),其中显示中国人才竞争力处中游水平。

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GTCI)被用于衡量一国在人才培养、吸引、留存方面的能力,衡量标准包含对一个国家的市场规模、内外部开放性、教育水平等指标的考量。

在对118个国家的统计中,瑞士、新加坡、英国位列前三,成为全球人才竞争指数得分最高的国家。美国、瑞典、澳大利亚紧随其后。

中国排名第54,较去年下滑6位。报告分析中国在吸引人才和资源、消除不同群体竞争壁垒、留存人才(确保其有较高的生活质量)方面欠佳,但在培养、教育人才方面表现优秀。

其余金砖国家俄罗斯、南非、巴西、印度分列第56、67、81、92位。

GTCI与一国的人均GDP密切相关,人均GDP高的国家GTCI得分相应较高。以高、中高、中低、低对收入一项分档,四档对应的国家在人才竞争力得分上界限鲜明。

1

北美全球竞争力得分最高,地区差异小,美国、加拿大分列GTCI排行榜第4、13位。

欧洲国家保持着领先地位,排名前25的国家中16个是欧洲国家,其余非欧洲国家分别是新加坡(第2位)、美国(4)、澳大利亚(6)、加拿大(13)、新西兰(14)、阿联酋(19)、卡塔尔(21)、日本(22)和以色列(25),报告分析称这9个国家在长期优惠的移民政策和对人才的重视方面表现极佳。

1
3

为进一步探索城市对人才的推动力,报告首次推出了“全球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数”(GCTCI)。在对46个城市的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唯一上榜城市是上海,排名第37位,领先开罗、墨西哥城、圣保罗等城市。

城市排行榜前三名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瑞士北部城市苏黎世、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均为欧洲城市,TOP10城市中欧洲独占8个,其余两个为美国城市。亚太地区排名靠前的还有悉尼(第13位)、新加坡(19)。

报告也反映了一些新的趋势:除马德里(第6位)、巴黎(7)这样的首都,旧金山(4)、洛杉矶(9)这种国际化大城市,TOP10中其余6个城市人口都在40万以下。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集中在大城市的模式已成为过去,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减轻了小城市的隔离感,小城市的生活质量反而被认为高于环境受到极大挑战的大城市。

南极磷虾全球储量高达10亿吨,吃货们还担心吃完了么

南极磷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磷虾目磷虾科磷虾属,是一种生活在南冰洋的南极洲水域的磷虾。若以重量来说,它们可能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动物物种 ,数量惊人,全球储量高达10亿吨。

南极磷虾全球储量高达10亿吨,吃货们还担心吃完了么

南极磷虾

南极磷虾最大6厘米长,2克重,有6年的寿命。生活群居,集体洄游可以形成长、宽达数百米的队伍,每立方米海水中多达3万多只,从而使得海水也为之变色:在白天海面呈现一片浅褐色;夜里则出现一片荧光。

南极磷虾全球储量高达10亿吨,吃货们还担心吃完了么

声势浩大的南极磷虾军团

南极磷虾有生物萤光器官,可以产生光。它的外壳是透明的,可以看出来它的食道呈现绿色。南极磷虾以浮游植物为主要食物,尤其是细小的硅藻。

南极磷虾全球储量高达10亿吨,吃货们还担心吃完了么

南极磷虾

南极磷虾是南极洲生态系统的重要物种,为南极洲鲸鱼、海豹、各种鱼类甚至鸟类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

尽管南极磷虾种群数量为全球之最,每年的商业捕捞量相对于总量来说只是微乎其微。但为了保护南极磷虾,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实行配额管制,全球实质性捕捞限额为52万吨,目前包括中国在内有八个国家进行商业捕捞。

南极磷虾具有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矿物质、氨基酸含量高。特别是氨基酸含量约占蛋白总量的一半,一只南极磷虾抵得上5克牛肉。因此,南极磷虾资源被喻为人类未来的蛋白资源仓库。

南极磷虾可以加工成保健品磷虾油,重要的是还是一种极品食材。美食诱惑来了,吃货们好好享受吧!

南极磷虾全球储量高达10亿吨,吃货们还担心吃完了么

南极磷虾炖豆腐

南极磷虾全球储量高达10亿吨,吃货们还担心吃完了么

南极磷虾蛋羹

南极磷虾全球储量高达10亿吨,吃货们还担心吃完了么

南极磷虾饺子

南极磷虾全球储量高达10亿吨,吃货们还担心吃完了么

南极磷虾蔬菜沙

金准数据分享:中国高校科技服务实力排名

清华预算超233亿领跑部属高校

清华预算超233亿领跑部属高校清华预算超233亿领跑部属高校清华预算超233亿领跑部属高校

因“双一流”建设,多所高校预算增长;其中7所高校超百亿,预算最少的3所学校均为艺术类院校

部属高校2017年度部门预算相继“出炉”。今年75所高校预算收支总数超过3500亿元,预算收支总额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其中,清华大学233.35亿元,是唯一一所超过200亿的学校。

75所高校中仅清华超200亿元

75所高校中收支预算总额排名前三位的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预算分别为233.35亿元、193.45亿元和150.47亿元。清华是唯一一所超过200亿元的学校。其他超过百亿的高校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和复旦大学。

预算最少的后三位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均为艺术类院校,预算总额均未超10亿元。

75所高校年度收支预算排名中,预算超过50亿的24所,低于50亿的51所。与去年相比,预算超过50亿元的高校略有增加。此外,预算在10亿-20亿、20亿-30亿区间的高校数量最多,分别有14所。

前十名中东部占7所 多为综合性高校

从地域来看,预算排名前10位的高校中,有7所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仅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三所。其中,吉林大学是今年“挤入”前十,预算较去年增加35亿元,排名第8位。

记者还注意到,前10位高校基本为综合性大学。理工类院校总体排名靠前,比如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排名都在前30名以内。排名后十位的则大多是语言、财经、艺术类高校。

与2016年相比,多数高校预算有所增加,增加幅度从几亿到几十亿不等。清华预算增加超50亿,涨幅最大。天津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增幅超40亿元。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涨幅超20亿。仅浙江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个别高校预算较去年有所减少,但降幅不大。

追问1 高校“钱袋子”怎么用?

教育支出占预算比例一般最大

高校“钱袋子”已经确定,这些钱从哪里来,要用到哪里去?从收入来源看,高校收入主要有几大块,分别是各类财政拨款、上年结转、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

各类财政拨款一般是高校收入的主要来源,比如吉林大学财政拨款 332518.15万元,占收入预算的52.86%;北京化工大学一般公共预算拨款99815.55万元,占总收入的40.07%。

也有些高校财政拨款占比较少,北京大学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488346.23万元,占34.32%;事业收入占比37.40%,高于财政拨款。

支出方面,一般包括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等。在这些支出中,教育支出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也最大。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支出438558.45万元,占支出预算总额的84.29%;结转下年68400万元,占13.15%;住房保障支出12303.43万元,占2.36%。

厦门大学教育支出所占比重更高,在608404.03万元的预算支出中,高等教育支出57770万元,高达94.96%。

追问2 预算为何普遍增加?

因“双一流”建设增加财政拨款

今年近70所高校预算数较去年都有所增加,多的增幅达几十亿元,涨幅超过20亿的至少有8所。

为何今年很多高校预算大幅增加?记者注意到一些学校预算数增加与“双一流”建设有关,特别是财政拨款涨幅较大。

北京大学收支预算总数较去年增加40多亿,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上年年初预算相比增加210487.15万元。北大解释,主要原因是2016年“中央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经费为追加预算。其中,增加最多的是高等教育支出,比上年增加200455.34万元。

武汉大学收支预算总数较去年增加9亿多,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数为320537.15万元,比上年增加81981.08万元。该校解释主要原因是: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中央高校管理改革等绩效拨款和调资经费等额度没有在2016年批复,而在2017年进行了批复。

据吉林大学介绍,2017年收入总预算879636.29万元,比2016年增加357739.64万元,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中,教育支出比2016年增加50430.42万元,增长19.36%。主要原因是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基本科研业务费、高校捐赠配比等项目支出及2017年调资经费等基本支出增加。

追问3 为何不公布“三公”开支?

一些项目难分类 部门情况较复杂

自2013年以来部属高校开始公开部门预算,今年是第五年。记者发现,与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预算公开相比,高校预算公开内容较为简单,“三公”经费以及各项目细化支出等并未公布。

此外,高校“其他收入”部分金额较大,但并未详细公布该项信息。如复旦大学其他收入157908.71万元,南开大学其他收入为298452.51万元。据高校解释,其他收入指除“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赠收入、盘盈收入等。

中财政府预算研究中心主任王雍君教授介绍,“其他收入”金额较大不是高校特有,其他一些部门中其他收入和支出量也比较大,社会关注度也比较高。主要原因是我国预算分类系统与国际通行分类还有一定差距,一些支出项目在现有分类下很难归到特定科目,就要放到“其他支出”;同时部门情况较复杂,比如设有下属单位,会涉及统计方面的问题。

“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比一般行政单位情况更复杂。‘三公’经费不是一个独立科目,是从各方面摘取进行汇总,而高校与行政机关不太一样,经常有学术交流、师资培训,不能简单归为‘三公’。” 王雍君解释说。

“龙头大哥”的华谊兄弟遭遇新命题

2016年年底,中国电影产业的两大王者华谊兄弟、万达院线因为一块“小墙皮”吵起来了。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上映首日,导演冯小刚在微博上喊话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称华谊出品的这部新片遭遇万达排片不公正的低排片,此前华谊的电影《摇滚藏獒》、《陆垚知马俐》也有类似情况。冯小刚称万达的做法违反市场规律,缘由是华谊兄弟从万达撬走一块“小墙皮“,引来商业报复。公开信中的“小墙皮”暗指曾经分管万达影视的职业经理人叶宁,他在2016年春节后加盟华谊兄弟,负责影视板块。

口水战一触即发。王健林之子王思聪首先在微博上反击,喊话“只准华谊挖我们有敬(竞)业协议在身的高管……不允许我们对你的片不看好而降低排片?”

围绕这场排片之争,各方说法浮出水面,华谊万达亦各有支持者:有人认为万达集团正在大力布局影视文化板块,正是缺人之际,华谊在这个时间点撬走万达高管,引发王健林不满;有人认为《我不是潘金莲》电影品质一般,又不是合家欢类型的爆米花电影,万达降低排片是因为不看好影片内容;也有人认为冯小刚这次大张旗鼓讨伐万达,是因为《我不是潘金莲》与华谊兄弟签订了对赌协议,如果电影收入未达预期,冯小刚将要自掏腰包补偿差额。

时隔半年,王中磊首次回应了这场纷纷扰扰的口水之争。他澄清称《我不是潘金莲》并非华谊和冯小刚的对赌影片,新片《芳华》才是真正的“对赌一号”。这位电影制片人认为电影自带供公众讨论的属性,但是他愿意站在冯小刚这类创作者的角度,考虑他们在电影中投入的情感和努力。

“不管新导演、老导演,新演员、老演员,当自己的作品被别人评价时,其实都会有一种比较复杂的心态。”作为老搭档,王中磊认可冯小刚在电影创作中突破自我和逆势而行的勇气,特别是《我不是潘金莲》涉及到上访和官场等敏感题材,“在国产电影中,它能够去触碰这样的类型,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勇气。“

对于口水战中的主角王思聪,王中磊觉得他对于电影内容的批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年轻一代对官场政治的陌生和不了解:“思聪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人,可能他并没有经历过这个过程,离得比较远,甚至我都不会对所谓的官场有大多了解。“

2015年华谊兄弟丢掉中国民营电影公司票房冠军位置,后起之秀光线传媒、乐视影业、万达快速崛起。2016年,和和影业、阿里影业等新玩家通过保底发行、互联网资源入局,抢占市场,华谊兄弟进入电影业的新战国时代,面对的是群雄争霸的混乱战局。而与万达的排片之争,更是暴露了华谊自身在院线和发行能力上的弱势。

曾经一路飞奔领跑中国电影市场的“老大哥”华谊兄弟是不是老了?这是2016年萦绕在很多人心中的疑问。

2016年,华谊兄弟参与发行10部影片,共计获得31亿元的国内票房,较前年的43亿元下降了约30%。其中,仅有《寻龙诀》和《魔兽》票房突破10亿元,而这两部电影华谊兄弟参投比例并不高。此外,还有四部电影票房未达到1亿元。

王中磊在一封内部邮件中复盘华谊兄弟过去一年的经历,他写道:“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娱乐行业也未能幸免。资本寒冬令IP热急速退烧,影视企业的残酷洗牌正在进行中。”

2016年华谊兄弟在影视板块没有高速发展,无论单片还是整体票房都不够理想。

华谊兄弟是国内票房最早进入“亿元俱乐部”的电影公司。内地电影市场如同一辆高速奔驰的赛车,10亿、20亿、25亿……新的票房纪录不断被刷新,在这场数字游戏中,华谊兄弟虽然有《老炮儿》、《罗曼蒂克消亡史》等口碑之作出现,但并不是票房上的绝对赢家。

在反思市场上对于华谊兄弟“廉颇老矣”,影片票房表现不佳的感慨时,王中磊认为应该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他觉得不应该用“唯票房论”的市场体系去评价不同类型的电影:“去年我们的确没有工业化的商业大片,但是我们成功地拍了很好的剧情片。大家都有一个标准说,如果你没有卖到20亿、30亿就不能叫成功,这样的标准体系对于电影是不公平的。”

老炮儿华谊兄弟也试图改变目前票房表现孱弱的局面,首先是解决影院排片上受到的掣肘。2016年下半年,华谊兄弟开始有意加强院线端布局,新增4家影院,累计建设运营的影院数量达到19家。2017年初,华谊兄弟又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华谊兄弟互娱(天津)投资有限公司以7885万元参与大地院线定增,显示了加码院线布局的决心。

更重要是华谊电影内容的“供给侧改革”,王中磊的方案是打造一系列工业化的商业大片。他请回了金牌监制陈国富,未来三年联合推出五部系列大片,而且提前定档。之前,只有好莱坞六大制片厂敢于在电影未开拍之前抢档期,华谊此番举动也显露了它向好莱坞工业化制片体系看齐的野心。

但是,一切都还需要时间,王中磊要在工业化水平低的生产线上生产出一部部制作优良的电影产品并非易事:”中国本身的电影工业体系是非常弱的,跟我们电影市场增速差得远,我们可以拍高工业体系的电影导演、制片人、监制、甚至美术创意方面的人才储备非常少……华谊今年会有这类大片,也不会多,因为它确实需要很长的拍摄时间。”

电影江湖的资本骇客

2017年3月18日,大院子弟冯小刚在在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下庆祝60岁虚岁。他在微博上感叹:“人到六十正芳华,活了一个甲子,平生最爱三件事:电影、女人、饺子。”王中磊迅速在微博上进行回复,调侃自己平生最爱同样有三件事:电影、女人和面条。

几乎每年冯小刚生日,王中磊都会热络地送上祝福。华谊旗下的艺人和导演很少叫王中磊“老板”,他们喜欢亲昵地称呼他为“中磊哥”或者“中磊”。对于王中磊而言,这些艺人不仅是下属和员工,更多的是合作伙伴。在电影江湖中,制片人们往往需要依靠个人魅力织起一张紧密的人情网,并靠此聚集创作者和制作班底。

华谊兄弟依靠这套规则,也改变了这套规则。王中磊和哥哥王中军一起,引入资本这个变量,绑定他们认可的创作者和明星,以此来保证有稳定、具备市场号召力的娱乐内容输出。

王中磊认为华谊兄弟在影视公司资本化运作上做了先行者。无论是登陆创业板上市,还是高价收购明星持股公司,华谊总是试图通过资本激活影视市场中的创作者。

华谊兄弟首开明星IP资本化的浪潮。2013年9月,华谊兄弟宣布收购张国立旗下公司浙江常升,打响了明星IP资本化的第一枪。此后,华谊分别以10亿元收购冯小刚的浙江东阳美拉公司,以7.56亿元收购Angelababy、李晨、郑恺等艺人所持的浙江东阳浩瀚股份。

这套模式迅速引发后来者的模仿和复制,唐德影视计划收购范冰冰持有的无锡爱美神影视公司股份,暴风科技计划收购刘诗诗持股的江苏稻草熊影业,《琅琊榜》、《伪装者》幕后团队正午阳光与刘涛、王凯、靳东等明星成立子公司,无一不是影视公司通过资本与明星深度绑定的案例。

资本与创作者绑定,究竟是保障创作者的利益,还是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市场上一时众说纷纭。

华谊兄弟明星IP资本化第一人张国立就曾经自述与华谊签署对赌协议之后的被动状态:“我现在还是一个打工的,日子非常苦,因为我跟华谊签了一个对赌协议。自从谈上了对赌协议以后,我就变得不从容了。“他坦言,无论是拍戏或参加活动,都变得没有门槛了,因为要向华谊的股民证明,王中军、王中磊签下他的决定没有错。

业内人士也担心,大公司用业绩对赌的方式倒逼明星产出利润,会驱使明星提升片酬、放弃作品质量,导致影视市场不理性发展。

王中磊认为资本运作与文娱创作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资本的介入让这个行业有巨大发展的同时,也会让新的事物层出不穷。”

“包括(张)国立也好,(冯)小刚也好,其实(华谊)用资本方式和这些创作者有了更多的连接,这是双方(的选择)。”

在王中磊看来,创作者选择与资本连接需要对资本有充分认识,“小刚和国立就对资本有充分的了解,所有的合作都是大家一起确定的,他们当然合适走这一条路。”

但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这条道路,王中磊觉得,在自由市场上,任何协议都是交易双方在经历慎重思考后的决定,有些人会选择与资本亲密绑定,也有些人则相反,“比如葛优他不会,陈道明老师可能也不会”。

王中磊的台前大戏已开幕

正如于冬之于博纳影业,王长田之于光线传媒,王氏兄弟对于华谊而言也是精神图腾一般的存在。他们的想法和决策很大程度上决定这家电影公司未来的走向。

王中军和王中磊此前一直是以兄弟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大众印象中,哥哥王中军更加开放,有艺术家的气息,实际上这位学美术出身的影视公司老板更喜欢窝在自己的工作室里面研习画画。弟弟则是更加温厚、稳重,无论是参加综艺,还是面对股民,王中军的每一句话都十分严谨,不逾矩。

兄弟俩的关系十分有趣,“大家都觉得我们两个是亲兄弟,又在一个企业里边共同创业,共同发展,应该是无时无刻都在一起很密切的人呢,但是我发现我们两个其实见面并没有那么多。”

2016年,王中磊开始全面负责公司经营和管理,哥哥王中军则是负责整体的战略规划,王中磊的台前大戏也正式开幕。

王中磊不再像过去一样,单纯做一名制片人, “(制片人)这个事儿你还可以做,但是你还要再做其它的事情”。他把自己的新角色比喻为 “串珠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中磊表示,身份的转换让他需要恶补以前不熟悉的、或者是个人兴趣没有那么大的事情,比如投资、金融知识以及游戏领域。除了继续在微博上为华谊电影摇旗呐喊之外,王中磊更加密集地出现在游戏、VR、投资基金等项目的现场。

对于王中磊而言,王中军更像是自己和华谊背后的男人,为公司制定战略,掌舵方向。

“他是有煽动力的,会给你力量,不断给我给团队信心,这很重要。”2016年对于王中磊是压力倍增的一年,实景娱乐主题乐园落地,互联网娱乐事业布局,与万达的排片之争,公司股价下跌压力,这些都需要他去扛,而王中军给予了弟弟完全的信任。

不过,他最愿意做的依然是制片人的角色。十多年来,他对华谊每一部影视项目几乎都亲自指导和参与,这种惯性延续到他的新角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