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伊拉克“动手” 亚市早盘油价上涨

华尔街见闻10月16日——

2017-10-16 08:40:00更新:

据伊拉克卫星电视台报道,库尔德武装与伊拉克军队在基尔库克以南地区发生交火。

国际油价延续早盘涨势高位震荡,布伦特、WTI原油日内涨幅均在1%左右徘徊。


亚洲盘今日(10月16日)早间国际油价快速拉涨,布伦特原油报57.82,WTI原油报51.87,较昨日夜盘低点分别涨1.87%、1.69%。


据路透援引伊拉克及库尔德官员称,伊拉克军队开始向库尔德人控制的产油大省基尔库克挺进。

据法新社上周五(10月13日)报道,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行动,以重新夺回库尔德自治政权控制下的产油大省基尔库克省。当日国际油价亦大幅走高,布伦特原油涨幅一度超2%,WTI原油一度超1.8%。


政府军向库尔德控制区挺进 伊拉克内战烽火一触即发

据路透援引伊拉克和库尔德官员称,伊拉克政府军调动数百辆装甲车辆,正在向基尔库克省首府基尔库克市城南挺进。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目前挺进中的伊拉克政府军还未与库尔德武装发生交火。

另据美国主流媒体报道,截止周日(10月15日)基尔库克油田及其附近库尔德地区大约60万桶/日的石油出口运作如常。


基尔库克:世界第二大产油国的“心脏”

据人民日报9月27日报道,伊拉克北部库尔德自治区独立公投结果出炉,92.73%的选民在历史性公投中支持独立。伊拉克国民议会授权总理对库尔德政府控制的基尔库克地区出兵。

伊拉克军队本次军事行动的目标,为库尔德武装早前从伊斯兰国手中夺回的基尔库克省 (Kirkuk) 。自收复该地后,库尔德武装已实际控制该区域近三年。

该省有着日产量逾100万桶的基尔库克油田,是伊拉克的产油“心脏”,占伊拉克全国石油产量(432万桶/日)的近三成。


库尔德人自治诉求或将卷入周边中东国家

与库尔德独立之后石油供应的潜在变动相比,最紧迫的风险来自于全民公投本身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地区性问题,具体影响程度取决于公投引发的伊拉克政府和周边国家的反应,特别是会否招来军事冲突——除了伊拉克政府的强硬态度外,土耳其和伊朗都已经发出了严重警告和军事威胁。

若地区性冲突爆发,来自伊拉克的原油本月可能面临严重的出口中断。大型跨国油企在当地的业务会因伊拉克国土分裂而受到影响,甚至出现油田全面关停,继而可能导致国际油价剧烈波动。

除此之外,伊拉克石油还面临着海外输油管道被切断的危险。库尔德人控制地区出产的石油目前通过杰伊汉管道(Ceyhan pipeline)运往国际市场(下图),而这段管道途经土耳其。


因此,土耳其对库尔德地区的影响力举足轻重。一旦土耳其关闭其境内的杰伊汉管道,就等于掐断了库尔德石油的“动脉”。届时,库尔德人可能试图给土耳其提供部分股权等利益割让形式换得土耳其境内输油管道的安全。

耶伦:今年美国经济有个“最大意外” 但仍适合渐进式加息

华尔街见闻10月16日——美联储主席耶伦承认,通胀疲软是今年美国经济最大的意外,但她相信疲软不会持续,今后几年仍适合循序渐进地加息。

本周日,耶伦出席G30国际银行研讨会发表讲话,给予经济形势正面评价,称全球经济增长的风险有所减少,今年以来美国经济温和增长,劳动力市场持续走强,飓风短期的确影响经济,但长期来看经济活动会迅速复苏。

讲话中耶伦重申了通胀的问题,说“美国经济今年最大的意外是通胀”,“过去12个月通胀数据意外的疲软”,核心PCE通胀同比增速降至1.3%。

耶伦估计,近期通胀疲软不会持久。她说,无线通话服务价格大幅下调等一次性因素最近激化了通胀疲软。她预计,劳动力市场的实力料将明年推升通胀,“我预计明年通胀会走高。大部分我的(FOMC)同事认同。”

耶伦说,由于劳动力市场环境持续改善,而且预计通胀疲软将为暂时现象,美联储延续了逐步让货币政策回归正常的政策。

“我们仍然预计,持续发展的经济实力将保证循序渐进上调利率,以此保持劳动力市场健康,并让通胀率稳定在我们的长期目标2%左右。”

“按历史标准看,目前中性利率相当低,这意味着不必为了达到中性政策立场而大幅加息。但随着时间推移,中性水平的联邦基金利率会一定程度回升。因此,若要维持经济扩张,未来几年可能适合循序渐进地追加加息。”


意料之中的“意外” 低通胀可能比联储预期的久

今年9月20日,美联储货币政策会后宣布,保持利率不变,从本月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缩表),这一得到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全票通过的决议符合市场预期。

而让一些市场人士略感意外的是,会后公布的利率预期点阵图显示,多数联储高官预计今年还有一次加息,意味着12月仍可能加息。投资者将此解读为偏鹰信号。当天市场预计的美联储12月加息几率超过了70%。

当天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耶伦提到了美国通胀低迷。她说,今年通胀处于不同寻常的低位,这未必会持续。不过她又说,她和同事对通胀的理解并非无懈可击。她还坚称,联储官员没有承诺始终渐进式加息,会根据环境变化适当调整政策。

本周日耶伦讲话重申美联储官员对通胀驱动力的理解并不完美,也说“政策路径不是预设的”,表示美联储将密切关注未来几个月的通胀数据。

此外,本周日耶伦还提到,低通胀可能比美联储基准预测持续得久。这与本周公布的美联储9月会议纪要表现一致。

9月会议纪要显示,只要经济前景未受影响,美联储决策者仍倾向于今年年末加息。但在通胀方面,联储分歧较大。


9月会上有多位(many)美联储决策者担心,今年的低通胀数据可能不是暂时性因素的体现,低通胀的影响可能更持久。

另有多位(several others)与会者指出,加息的决策将取决于,未来几个月经济数据是否让他们对通胀回升到美联储目标水平更有信心。

华尔街见闻此后援引分析称,美联储仍处于今年12月加息的正轨,但会议纪要透露的鹰派信息低于市场预期,低于9月FOMC决议声明,也低于点阵图中明年利率的预期。

本周稍早华尔街见闻还提到,虽然越来越多美联储官员怀疑12月是否需要加息,但瑞银、野村、高盛等都相信美联储12月会加息。12月加息已是共识预期。

本周五美联储副主席费希尔临卸任前表示,如果数据继续保持良好,全球经济增速已经超出联储预计,按计划行动“是很有可能的。”这是他对今年12月可能加息的强烈暗示。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目前美国联邦基金期货交易市场预计,今年12月美联储加息几率超过80%。


中国经济前景:多方合力推动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网10月16日——2017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华盛顿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期间,在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就中国经济前景发表演讲,主要内容如下:

过去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自此前高于10%降至2012年的8%左右以后,继续降至2016年的6.7%。但今年以来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回升,上半年GDP增速达6.9%,下半年有望实现7%。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家庭部门消费的快速增长,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消费对象逐渐从传统的商品转向服务,因此服务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5年前的约40%上升为当前的55%。经济增长促使就业整体保持稳定,1-8月新增城镇就业约1000万人。这也是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需要保持的就业增长速度。同时,CPI同比增长1.8%,PPI增长6.3%,名义GDP增速达9.5%。

从货币供应和信贷数据看,今年初以来,中国已进入去杠杆进程,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持续放缓,当前已低于9%。整体杠杆率开始出现下降。虽然幅度不大,但趋势已经形成。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对危机,所以在2009年后的两年内中国债务占GDP的比重大幅上升,但这是值得的,因为中国经济很快从危机中恢复。现在,中国需要将杠杆率降下来。

得益于外部环境的改善,今年以来中国进出口表现较好,商品贸易顺差为400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但进口、特别是服务业进口增长较快,经常项目顺差预计今年占GDP比例将降至1.2%。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程度较低。


关于去杠杆。中国的整体宏观杠杆率较高。分部门看,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并不高;居民部门债务占GDP的比例仍然处于低位,但增长较快;主要的问题是企业部门债务占GDP的比例较高。得益于低利率环境,当前偿债率仍较为合理。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企业会有这么高的杠杆率,为什么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愿意给企业提供这么多贷款。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很多经济学家指出的,中国地方政府通过各种融资平台借款,形成了较多的债务,这在统计上体现为企业部门债务,会导致企业部门债务高估。如果将这部分统计为政府债务,企业部门债务会大幅下降,政府债务相应上升,这种债务结构也更加平衡。因此,看待中国的杠杆率,不仅要看国有企业等企业部门债务和银行信贷问题,还应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而后者与推动城镇化进程有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四条款磋商团队也向我们提出建议,应认真研究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责任划分。


关于产能过剩和城镇化。中国已开始削减钢铁和水泥行业的过剩产能。这些行业产能过剩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城镇化进程很快,这两者都需要大量钢铁和水泥。中国的基础设施已得到很大改善,但城镇化进程还在进行中。从登记户籍人口来看,目前城镇化率仅为40%左右;但根据人口调查统计结果,城镇化率约为50%;如果使用样本分析法统计在城镇居住满六个月的人口数量,则城镇化率为57%。这意味着仍有大量农民正在向城市迁徙,虽然这些人可能已在城市找到工作,但尚未在城市落户安家。因此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导致对钢铁和水泥的需求较大。中国政府希望推动结构改革和优化,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因此自愿削减10%的钢铁和水泥产能。目前,去产能已经取得了积极效果,预计能完成既定目标。

关于比较优势转移,现在中国许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已向东盟及东南亚地区转移,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去非洲投资,将部分产业转移至非洲。所以服务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越来越大,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仍存在服务业竞争力不够的问题。虽然有一些优势产业,但医疗教育等行业仍较为薄弱,仍需进一步努力。


关于金融稳定。今年7月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成立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未来将重点关注四方面问题。一是影子银行。事实上我们已于两年前开始着手应对这一问题,目前已取得积极进展,许多影子银行业务已回归银行部门,被纳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二是资产管理行业。这一问题较为复杂,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三家分业监管的监管机构针对同一资产管理行为可能有不同的监管规定,我们同意金融稳定理事会的相关建议,应理顺和精简对资管行业的监管。三是互联网金融。目前许多科技公司开始提供金融产品,有些公司取得了牌照,但有些没有任何牌照却仍然提供信贷和支付服务、出售保险产品,这可能会带来竞争问题和金融稳定风险。四是金融控股公司。我们观察到,一些大型私人企业通过并购获得各种金融服务牌照,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控股公司,其间可能存在关联交易等违法行为,而我们对这些跨部门交易尚没有相应的监管政策。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推动经济去杠杆。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推动金融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维护金融稳定。


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主席David Marsh提问:有人说当前全球存在“领导力真空”,您是否认为此时是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增强领导力的时刻?您在演讲中提到了中国经济的各种积极表现,这似乎为讨论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特别提款权的作用、货币互换机制常态化等问题时推动中国主张提供了一个契机。

答: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经济治理中开始发挥一定作用,包括参与储备货币体系改革以及贸易与金融稳定等政策的制定工作。但中国目前仍重点关注解决国内问题,包括如何继续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监管改革等,从而跟上全球发展步伐。

很高兴看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这令人鼓舞,也会激励中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更好发挥人民币作为可自由使用货币的作用。虽然中国更积极地加强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以及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合作,参与了标准制定工作,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货币互换是全球金融危机的意外产物。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伊始,由于缺乏硬通货,银行发展代理行关系也面临困难,周边国家提出与中国签署本币互换协议,支持区域贸易发展与便利化。起初是韩国、东盟和中亚一些经济体,后来逐步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例如阿根廷、乌克兰和埃及等。因此,货币互换机制可以说是金融危机的意外产物。中国支持进一步发展全球安全网,这可能比双边安排更为有效。

花旗银行前总裁Bill Rhodes提问:去年您曾对中国债务占GDP之比上升表示担忧,但感觉您今年对中国债务问题比较乐观,中国政府目前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债务问题。不知道上述判断是否正确?

答:关于债务问题,应当看到,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财政透明度不高、政府间财政关系有待理顺、缺乏明确的财政纪律约束地方政府等问题,因此金融市场对地方政府债的定价存在扭曲,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贷款的定价也存在扭曲,这导致商业银行和金融部门低估了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相信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金融市场会变得更加透明、健康。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也强调要重视政府债务风险,同时也应看到,与私人部门债务和外债相比,政府债务风险较低,我们将通过推进财政改革积极应对有关问题。

新花样拼色 晒新鞋停不下来

美中俄AI军备竞赛:军事AI系统的潜在风险

今天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可能会破坏或动摇现有的军事平衡。人工智能或“超级智能”的潜在实现值得讨论,但它仍然是一个相对遥远的可能性。但是,AI的发展已经开始引起人们对“杀手机器人”威胁和AI军备竞赛风险的恐惧。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甚至在推特上写道:“在我看来,在国家层面上的AI竞争很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些担忧可能还为时过早,但AI的颠覆性潜力是真实存在的。AI最近的进展主要涉及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技术,例如使用深度神经网络的技术,涉及的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自2016年以来,有几个重要的里程碑揭示了技术进步的快速发展和潜在的现实世界里的应用。2016年,DARPA网络挑战赛(Cyber Grand Challenge)的获胜者“Mayhem”证明了自动检测和修补软件漏洞的潜力,从而改变了网络安全。2016年,AlphaGo在与李世乭的历史性对弈中击败了李世乭,第二年又在与世界顶级围棋选手柯洁的比赛中击败了柯洁,AI已经掌握了围棋——这一需要复杂策略的古老游戏的技巧,这至少比预期的提前了10年。



美中俄的AI国防力量

美国、中国和俄罗斯都意识到AI对国防的颠覆性、甚至革命性的影响,它们正在积极寻求提升自己在一系列军事应用中使用AI技术的能力。2017年春天,美国国防部透露,它已经建立了一个算法作战的跨职能团队,旨在“加速国防部整合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能力”。今年夏天,中国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该规划明确了到2030年在人工智能领域“引领世界”的雄心。规划要求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军民融合,以在国防领域应用AI技术,包括支持指挥决策、军事推演和国防装备。与此同时,俄罗斯军方一直在积极推进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宣布,“谁能成为AI领域的领导者,谁就将成为世界的统治者。”事实上,AI在军事领域的出现似乎是信息时代战争向“算法战争”的转变,或用中国军事思想家的描述是“智能化战争”。


尽管有关禁止“杀手机器人”的呼吁一直存在,最近包括马斯克等115名AI专家联合签署的一封公开信,明确称发展致命的自动武器将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并冒着释放“恐怖武器”的风险——因为彻底的禁令不太可能行得通。大国不可能接受对其未来军事实力至关重要的AI能力的制约。甚至试图寻求某种形式的监管或国际条约来限制AI的应用都不大可行,因为很容易被技术发展所赶超。这种军民两用技术的扩散也将难以控制。


因此,主要的军事力量应该采取主动的方法来评估和减轻AI在军事应用方面的潜在风险。这符合他们的利益,就像美国、中国和俄罗斯都至少对战略稳定有基本的承诺,并意识到盲目扩张的不可取之处。



AI军事应用的风险

迄今为止,许多与AI相关的风险的分析和关注集中在伦理问题和与使用致命自主武器系统(lethal autonomous weapons system, LAWS)相关的风险上。就如何应用和调整武装冲突的法律,以及使用自主武器系统的必要性、区别、比例和人道主义的核心原则等问题有过一个国际性的辩论,但是各国将如何解释和遵守这一框架尚不清楚。与此同时,美国智库新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的高级研究员Paul Scharre在一份关于该话题的报告中,提出自动武器的使用可能会导致一系列操作风险,包括在复杂系统中不可避免的失败,敌方试图攻击或破坏自主系统(例如欺骗和行为攻击),或者敌我系统之间发生不可预知的交互。


这些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在AI领域之外,AI的军事应用所带来的风险。事实上,当前的、相对没有争议的AI的军事用途也值得持续关注。尽管有人担心AI正在“召唤恶魔”,但AI的当前局限性,而不是它的潜在能力或可控性问题,在短期内更可能出现问题。在某些情况下,错误和问题可能来自于看似常规的应用程序,即使问题中的算法没有直接用于武器系统。


例如,美国和中国军队在情报、监视和侦察(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nd reconnaissance ,ISR)的自动化方面使用AI技术,尤其是用于支持指挥决策。在Project Maven的帮助下,美国国防部计划加快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整合,利用计算机视觉算法实现数据、视频和图像的自动处理。通过这一举措,美国国防部计划在2017年底之前,在战区拥有“部署”算法的能力。此外,美国空军试图利用AI技术,通过算法和人机界面来提高处理信息的速度和规模,以及提高领导者的决策能力。类似地,中国人民解放军(PLA)正在开发一种算法,实现数据融合,增强情报分析能力,从而支持指挥决策。例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资助与目标识别相关的研究和开发,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传感器数据和卫星图像处理。中国军队尤其关注的是AI在作战指挥和协助决策方面的潜力。


AI的这些军事应用并不直接涉及到致命武器,但可能会导致引发不稳定危机或加剧风险升级的错误。在当前的发展阶段,AI还远远不够智能,往往会犯人类不会犯的错误。这样的错误可能是不可预测的,也很难减轻。在非军事的某些情况下,结果可能是可笑的或荒谬的。然而,在军事环境中,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如果某个情况超出了算法的预期参数,可能导致错误或意外引起的突发行为。


利用机器学习来支持军事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或指挥系统,可能会为误解或误判创造新的途径。例如,如果一种用于处理卫星图像的计算机视觉算法在察觉威胁或潜在目标上犯了错误,那么在分析甚至战场上都可能出现错误。类似地,如果一种用于机器翻译或自然语言处理的算法错误地呈现了某个关键的情报,那么不准确的情报就会被引入到分析和决策过程中。(当然,在某些情况下,AI的使用可能会减少分析和决策失误,而这可能是由于人类的认知偏差而产生的。)此外,还有一种威胁,即对手将开发对抗或干扰彼此AI系统的对策,试图歪曲数据或攻击算法本身。


考虑到另一个近期的应用程序,有可能会出现一种趋势,即由多个军队(甚至非国家主体)使用支持AI的网络能力,在一个复杂且有争议的领域引入更大程度的自主。2012年美国国防部关于“武器系统的自主”(Autonomy in Weapons System)的指令明确要求对使用武力进行“适当程度的人类判断”,但“不适用于网络空间操作的自主或半自主网络空间系统”。在某些网络操作中,如在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中所需要的速度,可能需要更大程度的自主。今年8月,美国国防部正式购买了与Mayhem相关的技术,这些技术将被用于自动检测和修补软件漏洞。尽管Mayhem是为了防御任务,类似的技术可能会被武器化并用于攻击目的。中国军方也可能会寻求AI增强其网络战的攻击性和防御性能力,包括在其新的战略支援部队(SSF)下。将AI与网络能力结合起来以获得优势的趋势,可能会加剧这个竞争领域的升级态势,尤其是在这种能力开始加速发展的情况下。


展望未来,AI将带来破坏性的军事能力,同时给军事和战略稳定带来系统性的风险。现在是时候开始考虑这些技术趋势的潜在影响,并评估如何减少错误或失控的风险。首先,大国军方应该考虑采取行动——或许,作为未来的一种建立信心的措施,应该承诺采取一些实际措施,比如:


  • 对军用AI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进行严格测试,重点关注在开放、不受控制的环境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或故障;


  • 在军事AI系统中制造系统冗余(redundancy),包括那些用于支持情报收集、监视和侦察能力的系统,以便进行验证,这样就有多种方法来检测错误和评估输出,以确保与实际的地面真相保持一致;


  • 研究故障安全措施或“断路开关”选项,以便在非计划交战或事态升级的情况下,允许缓和或消除冲突;


  • 确保AI系统的“可解释性”,以减少决策的问题,同时在可行的情况下,确保“有意义的人类控制”。

秋雨落后该穿轻薄V领毛衫了

特斯拉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1.1万辆Model X

北京时间10月13日凌晨消息,据CNBC报道,特斯拉特斯拉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1.1万辆Model X多功能运动型车(SUV),原因是这些车辆的后排座椅可能存在锁定不良的问题。

此次召回活动涉及到2016年10月28日到2017年8月16日之间生产的折叠第二排座椅。特斯拉认为,被召回车辆中仅有3%左右存在上述问题。

特斯拉表示,后排座椅的某些连线可能被不正确地收紧了,从而使得左边的座椅无法锁定在垂直位置,因此可能会在发生撞车事故时前移。

“在最近进行的内部测试中,特斯拉判定在某些2016年和2017年款Model X汽车中,第二排折叠座椅的一小部分连线可能需要加以调整。”特斯拉在其向CNBC发出的一份声明中说道。“虽然特斯拉并未受到任何相关事件或事故的报告,但我们将开展一次主动的召回行动来对受影响车辆进行检查,并确认是否需要作出任何调整。”

特斯拉还补充道,该公司有能力利用其汽车修理服务来进行所有修理活动。如果车主喜欢,也可将车辆送到“特斯拉服务中心”(Tesla Service Center)进行修理。

这家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表示,该公司并未收到与上述问题有关的任何伤亡报告,这个问题是在内部测试中发现的。

特斯拉在周四开始向其客户发出有关此次召回活动的通知,车主可将其Model X送到经销商处进行修理,也可联系特斯拉的汽车修理部门。

特斯拉股价周四收盘小幅上涨,盘后小跌近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