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中美科技较量,高通选择中国市场还是美国政治?

3月13日,特朗普用“危害国家安全”这个毫无新意的理由,终止了博通(Broadcom)对高通(Qualcomm)的恶意收购。

特朗普的这一举动不仅彻底终止了这桩价值1300亿美元,史上最大的芯片拼购案,同时也让高通“欠了一个大人情”。但是,天下不存在“免费的午餐”。

3月14日,有报道称,虽然摆脱了博通,但是高通的麻烦还远远没有结束,因为在中美之间科技对抗不断升级的情况下,高通依然处于风暴中心。

高通CEO史蒂夫•莫伦科夫

被割裂的高通:选择政治还是选择市场?

此前,有评论称,表面上,美国政府干预博通收购高通是因为一家新加坡公司正试图买下一家与美国政府开展机密业务的圣迭戈公司。但实质上,美国的着眼点更多是放在与中国之间展开的未来移动技术军备赛。

这些技术中包括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在该领域,中国的很多公司也正投入巨资进行研发。3月14日有报道表示,高通现在实际上被选定为与中国进行较量的国家斗士。然而,高通的忠诚是割裂的——高通虽说要和中国竞争,但同样也很需要中国市场。

高通有近三分之二的收入来自中国市场。部分中国手机生产商的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列,中国也是5G标准设定过程中的一个参与者,且实力日益增强。福里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分析师查理•戴(Charlie Dai)表示,中国业务对高通的战略意义越来越大。他给出的理由是,中国智能手机的爆炸性增长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新业务都需要先进的芯片。

中国相当一部分的手机厂商都是高通的客户

去年11月9日,在特朗普访华期间,高通和小米、vivo和oppo三家公司达成了采购意向,签署了总价值不低于120亿美元的芯片,双方达成了战略合作。

另外在今年2月,高通CEO史蒂夫•莫伦科夫(Steve Mollenkopf)还在刘鹤访美时出席了双边会谈。高通2017财年实现收入223亿美元,其中65%来自中国业务,高于上一财年的57%。相比之下,博通2017财年54%的收入来自中国。另外,高通还斥资440亿美元收购竞争对手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 NXPI)的交易现在只面临最后一道监管障碍,即中国有关部门的批准。

研究公司Bernstein的科技行业分析员马克•李(Mark Li)认为,只要某家公司有大量利润来自中国,在当地市场有切实的利益,那么如果中国政府采取行动,或者美中贸易摩擦升级,都会对该公司构成不利影响。

芯片领域,高通在中国也有投资

特朗普政府希望保护美国的科技优势,持有科技民族主义的看法。但是对高通来说,在中国也有大量的投资。

早在2014年,高通就和中国最大的芯片厂商之一“中芯国际”达成合作协议,在高通的帮助下,中芯国际从2015年开始就帮助高通代工28nm的芯片。到了在去年年底,中芯国际宣布2018年将投产14nm的芯片。

中芯国际生产线

另外不仅仅是特朗普反对高通和博通的合并,Vivo首席技术长施玉坚周二表示,高通和博通合并将对消费者不利,因为此举将导致资源和定价权集中到一个巨头公司手中。中国的手机公司也支持高通,反对博通的恶意收购。最后,一直在通信领域被美国“敌视”的华为也说,该公司在5G技术方面与高通有合作,将两家公司称为竞争对手并不准确。


开年多项经济数据超预期 一季度GDP或重回6.9%以上

前两个月经济数据发布,多项数据增速超市场预期。国家统计局昨日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超出市场预期,仅消费增速有所下滑。


“1-2月工业增加值和地产投资表现显著高于市场预期,两者1-2月累计同比增速均高于2017年全年值。经济表现较强,市场此前在1-2月经济数据未公布时,过度看空经济的预期需要修正。”华泰证券(601688,股吧)研究所宏观首席分析师李超昨日分析认为,在消费稳健增长、进出口增速继续回升、地产投资表现不弱等逻辑支撑下,经济未来快速回落的可能性较低。


联讯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朱俊春则表示,1-2月份的经济数据则证伪了之前对经济下行的忧虑。“综合内外需的情况,一季度GDP将重新回到6.9%以上,为全年经济打下牢固的基础。通胀中枢已经抬升,再叠加美联储加息节奏可能加快,结合金融去杠杆的需要,央行很可能在二季度开启存贷款利率的加息。”


工业增加值稳中有升


【数据回放】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2%,较2017年12月份加快1个百分点;从环比看,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7%。


【解读】华泰证券研究所宏观首席分析师李超: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明显高于市场预期,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7%,基本持平去年同期增速,采矿业和电力燃气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去年同期。1-2月发电量同比增长11%,高于去年任一个月份的增速,与1-2月六大发电集团耗煤量的较强表现相符,可能与今年冬天全国气温较低的供暖需求相关。


地产投资增速较高


【数据回放】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44626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比2017年全年提高0.7个百分点,累计增速创2017年8月份以来新高。此外,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6988亿元,同比增长8.1%,累计增速创2016年2月份以来新高。同时,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10831亿元,同比增9.9%,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2.9个百分点,累计增速创2015年3月份以来新高。


【解读】李超:制造业、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分别增加4.3%和16.1%均较2017年全年值回落,但地产投资超预期表现较强。投资数据与其他数据的背离可能的原因是政策性住房的建设力度较大,今年棚户区改造安排了580万套的任务,超过去年年底时市场预期的500万套。此外,因为投资是按照名义计价,所以去年PPI高企也对数据产生了一定支撑。全年地产投资增速会呈现回落态势。此外,一般开年数据波动较大,地产需求的趋势可能需要到4、5月份才见分晓。


消费走势或前低后高


【数据回放】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082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的10.2%下行0.5个百分点。从环比看,剔除季节因素,1月、2月分别增长0.59%和0.76%。


【解读】李超:家电类基本稳定,地产产业链和汽车走势均符合预测,即全年来看汽车强于去年、地产相关产品疲软,且前者的正向拉动强于后者。预计今年消费走势前低后高,未来几个月消费仍将低速增长。但服务类消费保持稳定增长将对GDP形成稳定的支撑。

投资者担忧中美贸易战 道指收跌近250点 数字货币集体大跌

道琼斯今日称得到白宫确认,特朗普政府正寻求将对华贸易赤字削减1000亿美元。这加剧了投资者对中美贸易战的担忧。标普跌超0.5%,纳指跌约0.2%。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数字货币集体大跌,比特币跌破8000美元关口。


隔夜市场要闻


当地时间14日,白宫称,特朗普政府正寻求将对华贸易赤字削减1000亿美元。


本月8日有消息称,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提出要求,将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减少1000亿美元。


美国劳工部周三公布数据显示,美国2月PPI增幅超预期,其中核心PPI同比上升2.7%,创下2014年8月以来的最大增幅。当月服务价格的上涨抵消了食品价格的下跌趋势。


卢森堡交易平台Bitstamp数据显示,比特币为2月11日以来首次跌破8000美元整数位心理关口,最近24小时跌幅约11%。


股市


标普500指数收跌15.83点,跌幅0.57%,报2749.48点。 道指收跌248.91点,跌幅1.00%,报24758.12点。 纳指收跌14.20点,跌幅0.19%,报7496.81点。



Wunderlich Securities首席市场策略师Art Hogan表示,中美贸易战仍是市场最关心的因素。


他说:“市场已在害怕特朗普政府可能会犯政策错误、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而在这些恐慌情绪盛行时,白宫的不确定性因素又使其雪上加霜。新的官僚会不会更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现在美国经济与盈利增长稳健,但如果我们在贸易或者政策方面犯错的话,会不会造成企业盈利增长放缓、甚至导致经济陷入衰退,从而结束这场牛市盛宴?”


高盛收跌1.53%,美国银行收跌0.68%,花旗集团收跌1.92%,摩根大通收跌1.12%,摩根士丹利收跌1.79%。美国运通收跌0.88%,“股神”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B类股和A类股分别收跌1.02%和1.08%,富国银行收跌1.62%。


富时泛欧绩优300指数收跌0.07%,报1467.11点。


德国DAX 30指数收涨0.14%,报12237.74点。法国CAC 40指数收跌0.18%,报5233.36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0.09%,报7132.69点。


外汇


欧元下跌0.2%,至1.2371。而欧元对日元下跌0.5%,至131.43。


而美元对日元下跌0.3%,至106.25。



商品


WTI 4月原油期货收涨0.25美元,涨幅0.41%,报60.96美元/桶。布伦特5月原油期货收涨0.25美元,涨幅0.39%,报64.89美元/桶。


美国3月9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增加502.2万桶,但汽油和精炼油库存均大幅回落,创至少5个月以来最大单周降幅。EIA还证实美国油产创新高至1038万桶/日。



COMEX 4月黄金期货收跌1.50美元,跌幅0.1%,报1325.60美元/盎司。


债市


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跌2.9个基点,报2.8189%。3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4.0个基点,报3.0608%。


两年期美债收益率跌0.4个基点,报2.2579%。五年期美债收益率跌2.4个基点,报2.6063%。


决战奈飞,迪斯尼宣布大规模公司架构调整

迪斯尼于美国当地时间周三宣布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大调整,其中对网络流媒体业务大刀阔斧的整合,目标直接指向了流媒体巨头奈飞。


根据迪斯尼公告,新成立一个名为“直面消费者与国际业务部”(Direct-to-consumer and international),它将涵盖迪斯尼在美国以及海外的流媒体业务,同时也负责ESPN、ABC以及迪斯尼其他渠道在国际范围内的广告销售。


此外,在对21世纪福克斯娱乐资产的收购完成后,迪斯尼将持有热门流媒体服务Hulu的多数股权,届时Hulu也将纳入这一新的业务部。


迪斯尼在公告中表示,这一调整立即生效。新业务部将由2015年至今担任迪斯尼首席战略官的Kevin Mayer负责,他曾经主导迪斯尼对皮克斯、卢卡斯影业以及漫威等的收购。


公告还称,迪斯尼品牌的流媒体服务将于2019年底上线,目前正式名称未定,未来皮克斯、卢卡斯影业以及漫威等打造的最新作品将在这一服务中独家提供。


迪斯尼CEO Bob Iger在公告中表示,此举让迪斯尼能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未来。他表示:


我们正在合并对直面消费者分发平台、技术以及国际业务的管理,以便给全球消费者提供他们最需要的娱乐和运动内容。

除了流媒体业务大整合之外,迪斯尼还成立了一个新的“公园、体验和消费者产品业务部”,主要负责迪斯尼乐园的商业化运作。另外两大业务部——负责传统电视业务的“媒体网络”,以及包括皮克斯、卢卡斯影业以及漫威在内的“影视娱乐”则基本没有变动。


迪斯尼股价昨日微涨0.14%,报103.9美元。

全球首个藏文搜索引擎“云藏”访问量破3亿人次

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藏语委办获悉,由该办开发负责运行的全球首个藏文搜索引擎“云藏”访问量破3亿人次,日平均访问量达到300万人次左右。


“云藏”一词是藏文(?????????)的音译词,有两层含义,其一为“上师”或“老师”,意为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其二是将其分为单字,有“全面抓取、提取”之意。“云藏”藏文搜索引擎始建于2013年4月,2016年8月上线运行。


“云藏”藏文搜索引擎开发负责人才洛介绍,目前“云藏”涵盖新闻、网页、视频、音乐、图片搜索和藏文百科、藏文文库、藏文知道等项目,系统数据库已录入藏文历史、文学、宗教、医学、自然以及各类词典等38类资料。


据了解,在“云藏”藏文搜索引擎开通运行之前,中国国内如百度、搜狗等主要的搜索引擎中无藏文搜索功能,国外搜索引擎只支持简单的藏文搜索,如谷歌、雅虎以及微软的bing搜索引擎。


“目前使用‘云藏’的中国国内网民主要集中在青海、西藏、四川、甘肃、云南等省区。”才洛介绍,海外浏览网民来自美国、瑞士、法国、加拿大、比利时、英国、不丹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才洛表示,目前“云藏”正在进行三期建设,包括框架语义知识库、藏文标注语料库、舆情监测系统、广告营销平台、手机移动app开发和支付平台等,下一步将开辟藏文搜索引擎营销之路,促进“云藏”运营从官方行为转变到企业化运作,以激发潜在市场。

人工智能创作的春天来了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


谁能想到,这是人工智能以“早春”为关键词创作的一首诗。作者“九歌”,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孙茂松教授带领学生团队历时三年研发而成。


在综艺节目《机智过人》中,微软的聊天机器人小冰以一曲中国风歌曲《桃花梦》“险胜”人类对手。当歌手唱出“茫茫夜雨中,往事如风,耳边桃花笑春风,梦里你我相逢”这般古风浓郁的句子,很多观众以为这是人类所作。


写诗、作曲、绘画,人工智能创作的春天悄然到来……


技术上“熟读唐诗三百首”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周明是一个文艺爱好者。他和研究团队教会了小冰写现代诗,作曲则是新技能。


周明说,神经机器翻译、聊天机器人、阅读理解和创作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应用的四个主要方面,难度逐渐递增,创作处于金字塔顶端,最难突破。


“一开始,人们找不到怎么针对创作建模,因为它是感性的。写诗、作词,都是一些文采飞扬、灵感突现的东西,很难捕捉。”他说。得益于近年来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创作才屡获亮眼成绩。


周明介绍,小冰写歌是一个“编码与解码”过程。研究人员首先用流行歌曲训练人工智能机器人。训练充分后,就可开始创作:把歌曲主题以关键词形式输入后,就会被编码成人工智能可以理解的语言,机器人再以人能理解的方式解码输出,成为一句歌词;然后把这句词与原来输入的关键词合并作为新的输入,就可得到第二句,如此循环得到整首歌词。同样,也可输入歌词,对应翻译成曲谱,即把曲谱也看作自然语言,由此完成计算机作词谱曲。


“九歌”学写诗,也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九歌”主创者、清华大学研究生矣晓沅输入了30多万首唐朝以来的古诗作为语料库,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让计算机学习。除了对诗句平仄、押韵规定外,并未人为给出任何规则,而是让计算机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


“计算机怎样作出这样的诗,我们也不知其中规则,”孙茂松说,这是深度学习的“黑箱”现象。在他看来,每首古诗像一串项链,项链上的珠子就是字词。深度学习模型先把项链彻底打散,然后通过自动学习,将每颗珠子与其他珠子的隐含关联赋予不同权重。作诗时,再将不同珠子重穿成新项链。


古人作诗多为抒发情志,风格偏悲愁,这也让“九歌”写的诗有些“伤春悲秋”。团队希望通过强化一些轻松情绪样本的训练,让“九歌”变得积极一些。此外,如何在保证全诗一致性的基础上写出更长的诗歌,也是新挑战。


意境上“功夫在诗外”


除了写诗作曲,人工智能还进化出了写小说、作画等新技能。日本研发的人工智能所创作的科幻小说《电脑写小说的那一天》,骗过了所有人类评审,成功入围日本微小说文学奖;谷歌人工智能还能进行绘画创作,有画作被拍出了8000美元高价。


人工智能已在棋牌、电子游戏等领域战胜人类,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最新进步,是否意味着它在这方面超越人类也为时不远?


周明认为,目前人工智能创作还只是基于大数据的模仿,离真正人类的创作智能还差得很远,“训练人工智能创作方面的数据还不够多,比如说给歌词谱曲的数据;其次是灵感不够,因为光凭数据,只是一个追随者,写词作曲都似曾相识,没有一种灵感突然迸发的感觉。”


在孙茂松看来,目前人工智能创作是颇受限制的创造性,理论上并未超出前人在千百年诗歌创作实践中无意识“界定”的创作空间。古人写诗是“功夫在诗外”,常根据经历有感而发,有内容有意境,而机器暂时难以做到“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


关于人工智能在创作领域超越人类的担心,专家认为是杞人忧天。“在音乐创作、诗歌、散文等需要很深内涵或灵感的领域,我个人认为机器基本不大可能达到人的状态,但会对人创作产生辅助。”周明说。


不过,人工智能可提升专业创作者的效率,“如在写作时想不到用某个词,但人工智能为你联想出一个词,让你发现原来可以这么写。”对普通人而言,“九歌”等人工智能创作系统可降低创作门槛,实现“人人都可以是诗人、画家或音乐家”的梦想。


孙茂松说,团队未来计划对“九歌”系统升级,让它判断人作诗的好坏,如在韵脚、平仄方面是否有误,在遣词造句方面是否词不达意或句不成篇,帮助人改进创作技能;还可通过大数据对古代文献进行“人文计算”、定量分析研究。


除了创作本身,研究机器创作还可为人工智能其他领域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开启多领域交叉学科的创新。“在让小冰学习音乐创作前,我们不曾想到音乐也可以用自然语言技术处理,”周明说,“所以自然语言一旦突破,就可带动认知智能突破,带动整个人工智能突破,就有很多原来不敢想象的场景可以落地了。”

博通向特朗普屈服!今晚将正式宣布放弃收购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