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探秘“Jungle都市丛林”艺术摄影展

本日,位于JOYCE北京国贸商城旗舰店二层的SANLIPOP全新专门店正式开幕。在夏日艳阳与斑驳树影下,全新SANLIPOP店铺犹如繁忙大都市中的清新一隅,自然灵透,远离城市喧嚣,令人耳目一新。此次,SANLIPOP有幸受到鼻祖级时装精品店JOYCE之邀,入驻其中并成立专门店,可谓一次成长与新生,并同JOYCE一起,为都市精英带来独特的时尚体验与崭新的生活方式。

位于北京国贸商城北区 JOYCE旗舰店二层的 SANLIPOP 全新店铺正式开业

位于北京国贸商城JOYCE旗舰店内的新店可谓是SANLIPOP的精华版。无论从陈列、橱窗设计及选品上都沿袭了SANLIPOP一贯的时尚风格及品位。店内会定期展开主题性陈列或小型展览,臻选自世界各地的先锋设计师品牌最新时装,用高品质和创新的面料、最具代表性的原创设计与时装风格、结合多元化配色与创意,来定义独具SANLIPOP风格的都市时尚生活标准。


SANLIPOP 全新店铺除先锋设计师时装外,还加入香氛、珠宝、艺术、家居等生活方式用品

此外,店内更融入了香氛、珠宝、艺术、家居等生活方式用品,每一处细节都试图传递SANLIPOP最有代表性的特质与品位:坚持自己、自然舒适、简洁、灵活实用与质感并存。与此同时,在SANLIPOP的北京国贸店铺开幕之际,品牌特别联合JOYCE推出企划项目SANLIPOP PROJECT,旨在定期以不同主题集结国际先锋艺术家联合策展,将时尚与艺术以趣味性的主题融合展示,彰显品牌趣味不羁的时尚态度并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

SANLIPOP推出全新企划项目“SANLIPOP PROJECT”,并带来名为“Jungle都市丛林”的摄影特展

SANLIPOP PROJECT由SANLIPOP创始人Jolie Chen发起并邀请法国艺术策展人 Jeremie Thircuir共同策划,推出主题为“Jungle都市丛林”的摄影特展。时值仲夏六月,自然界中一切生命肆意生长,城市生活也因此富有生机。城市与自然,便是本次展览的主题,同时借以日本俳句的艺术形式,将一幅幅摄影作品与植物装置化身一座都市丛林Jungle,矗立在北京城中央最繁华的地带,试图营造出一种逃离都市,奔向自然的非凡体验。“Jungle都市丛林”摄影展将从2018年6月14日至8月31日展出,集合了来自世界各地的5位先锋艺术家(韩磊、计洲、前田宏、Michael Wolf、Peter Bialotrevski),以摄影呈现各自眼中及视线外暴露或隐藏的城市生活与自然幻想。通过观看,你不仅能发现当代摄影在技术上的新趋势与意想不到艺术展现力,还能看领略到在全球城市化发展大潮中,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有着不同生活背景的艺术家是如何积极推动并挑战传统媒介的边界。在这场视觉与身体感官兼备的展览中,城市与自然的边界时而模糊,时而对立,时而只能用眼睛观看,时而却又身在其中。


SANLIPOP 将持续传递轻松有趣又兼具不凡格调的潮流态度

自2014年成立开始,SANLIPOP已经成为中国时尚消费者与国际先锋设计师舞台之间的一座桥梁,并成功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锐设计品牌首次引入中国。本次与鼻祖级时尚先驱JOYCE的合作以及艺术企划项目SANLIPOP PROJECT,都传递出轻松有趣而又兼具不凡格调的潮流态度,并将一个独一无二的生活方式空间展现在世人面前。

区块链到底什么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随着区块链概念的日益火爆,想要了解和学习区块链的人越来越多。但对于没有任何金融和技术背景的来说,面对各种专业课程、书籍中的技术术语,总是看得似懂非懂、云里雾里。


今天,链讯百通就尝试用通俗的白话,来解释下什么是区块链,并解答下入门区块链时最常见的问题,让没有专业背景的人,也能快速读懂、了解区块链。


区块链到底什么有什么神奇的地方?这篇文章概述了所有!


一.区块链是什么


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通俗一点说,区块链技术就是一种全民参与记账的方式。


所有的系统背后都有一个数据库,我们可以把数据库看成就是一个大账本。那么,谁来记这个账本就变得很重要。


我们当前的情况就是中心化的记账方式,即谁的系统谁来记账。


比如:在淘宝中买东西,支付宝就是我们的“中心”。我们先把钱付给支付宝,支付宝告诉卖家我们已经付款了,卖家才给我们发货,而我们确认收货告知支付宝后,支付宝再把钱打给卖家。


支付宝的大账本不仅记录了我们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同时也记录了我们支付宝里还有多少钱等等。


区块链到底什么有什么神奇的地方?这篇文章概述了所有!


如果哪天支付宝服务器被黑客入侵了或者被陨石砸中了(虽然可能性很小),那我们支付宝里记录和财产就面临被篡改甚至直接化为乌有的危险。这也是中心化记账方式潜在的风险。


而在区块链分布式分布记账方式中,每个人都可以有机会参与记账。


在一定时间段内如果有任何数据变化,系统中每个人都可以来进行记账,系统会评判这段时间内记账最快最好的人,把他记录的内容写到账本,并将这段时间内账本内容发给系统内所有的其他人进行备份。这样,系统中每个人都了一本完整的账本。


这种方式,我们就称它为区块链技术。


二.区块链有什么优点


通过上文,区块链技术的优点就显而易见了:


1、安全性极大提高


因为没有中心大账本,而是每个人手中都有一个同样的账本,摧毁单个人手中的账本不会对系统造成任何影响,账本记录无法被摧毁。


2、记录无法被篡改


同样因为所有人都记账,所以修改自己的账本没有意义,除非能控制系统中51%以上的人,否则系统会参考多数人的记录来判定什么才是真实结果。


3、解决中介信任问题


所有交易系统中每个人都有记录,互不认识、互不信任的人之间,不再需要中介担保机构也能放心交易,不用再担心有人抵赖,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4、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由于没有中心化的中介机构存在,不再有中间商赚差价、卡流程,所有东西都通过系统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运行,不仅能够大大降低成本,也能提高效率。


三.区块链是比特币吗


区块链技术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比特币可以理解为区块链技术上产生的第一个应用。


早期,并没有人注意到区块链技术,但随着比特币的日益火爆,以及多年里在没有任何中心化机构运营和管理的情况下一直平稳运行,人们才留意到比特币底层的区块链技术,并发现了这项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


之前我们举过这样的例子:区块链技术像水,比特币像水里长出的鱼。我们不能说水就是鱼,因为水里除了鱼还能长出大闸蟹、小龙虾……


四.比特币说的“挖矿”是什么


其实,在看区块链原理时,不少人都有疑问:怎么能保证区块链系统中每次有数据变化时,都会有人争着去主动记账?这在比特币中就体现了出来:


比特币系统规定,抢到记账权的人会得到一定数量的比特币奖励!为了挣“比特币”,大家都争先恐后去记账。


比特币系统中采用了一种称为“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PoW)”的机制,系统为了找出谁有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每次会出一道算法极其复杂的数学题,只有最快解出这道题目的计算机才能进行记账,抢到记账权的计算机会也获得对应比特币的奖励。


这种抢记账权的过程也被称之为“挖矿”。


五.区块链项目都需要挖矿吗


并非所有的区块链项目都会采用类似于比特币这样的“工作量证明”方式,这更多出现在早期的区块链项目中。如果采取其他的证明机制,如“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PoS)”、“股份授权证明机制(Delegate Proof of Stake)”都是不需要采取这样的挖矿方式。


六.区块链有哪些种类


目前区块链有三种:


1、公有链


任何节点都是向任何人开放的,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这个区块链中进行计算,而且任何人都可以下载获得完整区块链数据(全部账本)。比特币就是最典型的公有链。


2、私有链


有些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下,并不希望这个系统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任何人都可以查看所有数据,只有被许可的节点才可以参与并且查看所有数据,这种区块链结构我们称为私有链。


3、联盟链


联盟链是指有若干机构或组织共同参与管理的区块链,他们各自运行着一个或多个节点,之中的数据只允许系统内不同的机构进行读取和发送交易,并且共同记录交易数据。R3组成的银行区块链联盟要构建的就是典型的联盟链。


七.区块链项目中一定需要出现某种币吗


不一定。


比特币本身是作为一种支付系统,所以需要有一个价值度量的工具,必须要有bitcoin出现。此外,为鼓励更多人贡献自己的计算机来为系统提供计算,也需要有bitcoin来进行奖励。


而在一些私有链的系统,可以设计专门的资产进行交易,每个节点都必须参与计算,这是每个节点责任也是权利,也不用考虑通过奖励的方式来鼓励他们参与。在这样的系统里面,就可能不再需要设计某种币的存在。


区块链到底什么有什么神奇的地方?这篇文章概述了所有!


八.区块链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


区块链主要的优势是无需中介参与、过程高效透明且成本很低、数据高度安全。所以,在这三个方面有任意一个需求的行业都有机会使用区块链技术。


九.区块链和大数据有什么关系


区块链和大数据关系并不是很大。大数据主要的是对于海量数据进行管理,而区块链的核心是在没有中心化中介计入的情况下实现数据的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所以区块链和大数据并不互相冲突,也不会取代,完全是面对不同场景情况下对于数据的不同解决方案。


区块链到底什么有什么神奇的地方?这篇文章概述了所有!


十.区块链和云计算有什么关系


云计算通常定义为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但是提供云计算平台的往往是一个中心化机构。而区块链组成的网络一般是没有特定的机构,所以区块链更接近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定义,属于分布式计算的一种。


不过,区块链是能够实现云存储的,不同于目前中心化提供云存储空间,区块链有一些提供分布式的云存储方案。这样的项目包括Storj,Sia,Maidsafe。


十一.区块链是软件吗


区块链不是一种特定的软件,就像“数据库”这三个字表现的意思一样,它是一种特定技术的设计思想。可以用绝大多数语言来实现它,而且实现的方式也有许多种。而且区块链技术目前还在快速发展中,相对而言,目前区块链技术设计思想还是比较简单的,也许在未来会变得愈加复杂。

合拍片:资源运作全球化,文化自信须坚守

影片《狼图腾》改编自中国小说,由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图为剧照。


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设立的国际合拍片市场落幕。虽然只有两天时间,但是由中国、意大利、波兰、乌克兰等电影人合作组织的电影项目路演、制片人洽谈会、合拍项目培训等活动,吸引了一大批中外电影人。用意大利电影委员会主席斯特法妮娅·伊波礼蒂的话说: “中国电影的发展正在形成吸引全球电影人参与合拍的力量,上海国际电影节则是承载世界电影人对话的最佳平台之一。”


截至2017年底,中国已同20个国家签署了电影合拍协议,中国电影界与美国好莱坞六大公司先后建立了合作渠道。


今天,中印电影圆桌论坛、第五届“美中影视产业博览会”发布会等活动将在沪举办,国际合作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看点之一。


对于积极参与全球合作的中国电影人来说,参加合作圆桌的海外电影人提醒:更需要在全球化资源运作中保持说好故事的自信。


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拥有放眼全球的电影资源


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的13部入围影片中,有三部是合拍片。跨地区跨市场跨文化的电影合作拍摄,已经在世界影坛形成趋势。中国年产电影约800部,每年的合拍片大约在60到70部。业内人士认为,合拍片的发展空间很大。而从 《英伦对决》《长城》到 《我们诞生在中国》等影片,通过合拍,中国电影人已经开始更多地与全球一流电影制作公司和电影人合作。来自中国电影家协会的数据显示,《英伦对决》 《长城》等在北美上映的影院数均达到两三千家,属于大片的发行规模。


那么,什么是成功的合拍片?中国电影人可以从合拍过程中学到什么?


在角色中加入一两个中国演员或者中国地标等有限的中国元素,这样的“合拍”作品,对许多资深影迷已经渐渐失去了吸引力。业界人士普遍认可的合拍片之一是改编自中国小说、由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的影片 《狼图腾》。这部2.5亿元投资的影片最终取得约七亿元票房,并且获得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等多个奖项。从取得电影改编权到实际拍摄,中外电影人前后花费十年。其中对各种资源的调配以及对最终银幕表现的苛求,几乎都被做到极致。一方面,剧组请来曾拍摄相关动物电影并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让·雅克·阿诺;另一方面,98%实景拍摄,为了拍摄甚至花费三年时间养大了约40匹狼。此前,剧组联系加拿大的一位知名驯兽师时,对方坦言等这个电话三年了。


原来他早已看过英文版《狼图腾》,并且认定小说会被拍成电影,他更认定导演只可能是让·雅克·阿诺。


“拥有放眼全球的电影资源,可以帮我们应对当下最需要解决的专业人才和制作短板问题。”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总经理苗晓天认为,对于目前中国电影的进一步发展而言,由中方主导创作,中外团队在故事创意和拍摄过程中相互支持,这种合拍模式的作用更大,“说好中国故事,最关键的是学习世界一流的创意手法和制作手段,抓住电影创作和制作的关键环节。”


不是加入各自的油盐酱醋,合作更需要文化自信


“聚焦意大利”成为国际合拍片市场首次设立后的首个合作圆桌。有意思的是,意大利和中国的文化都十分发达而且个性鲜明,那么,不同文化背景的电影人该如何合作?


“演员、导演可以来自世界各地,但是合作讲述的电影故事必须具备鲜明的文化特质。”斯特法妮娅·伊波礼蒂告诉记者,合作拍摄不是各自加入油盐酱醋、做出一个大拼盘,而是通过各自的努力和理解,呈现出故事中最精彩的部分。“比如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执导的合拍片《末代皇帝》,演员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等,幕后团队来自更多国家和地区,但是观众会说电影讲的是中国的故事,同时也会认为这部影片‘非常贝托鲁奇’。”她说,你不可能为每个市场定制属于一部分观众的电影,那样你的想法只会混乱,合拍片尤其要有说好故事的自信——相信用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故事,能打动所有观众,这种自信既来自故事本身,更来自合作团队。


记者注意到,此次参加国际合拍片市场路演的八个电影项目,创作团队虽然年轻,却关注广泛。比如《机器老爸》项目,关注了成长过程中父爱缺失带来的问题,解决之道则涉及当下流行的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战士觉醒》从中外年轻人的视角关注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类似穿越的手法以及“博物馆奇妙夜”的创意,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到现代英国。一位参加路演的意大利电影人表示,年轻一代电影人关注的问题更加“全球化”,此时尤其要提醒他们,银幕需要更多元的文化和更有个性的讲述。“合拍片不能把个性给磨平了。一方面,电影本身需要更好的完成度;另一方面,娴熟流利的电影语言最终也得为有个性有特色的故事服务。”



登上区块链新大陆:到新加坡去!

6月9日晚上7:30,新加坡共和大厦5层,一出电梯口,热烈的气氛扑面而来。


这里是新加坡最知名的区块链孵化器BitTemple所在地。100多平米的大厅中央,一个欢迎仪式正在举行。创世资本CEO丰驰正在做一个简短的演讲,他带了三个项目入驻孵化器。


之后,区块链项目路演紧锣密鼓地进行。当晚有15个项目要在这里路演,每个项目只有5分钟时间。路演区的周围,塞满了创业者和投资人,大家三三两两热络地交流着。


网易科技记者挤到人群中,加拿大人Owen Ma礼貌地让出一块地方。他告诉网易科技,他从加拿大搬到了新加坡,因为新加坡政府对区块链的支持。他身边的一个朋友也把公司搬过来了,他们准备在新加坡经营公司。


现在,数不清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区块链机构像丰驰和Owen Ma一样来到新加坡。像BitTemple这样的路演活动,几乎每天都有。


新加坡,这个位于东南亚的岛国,国土面积仅相当于北京五环内区域。可是现在,它看上去正成为全球区块链金融的中心、区块链的新大陆。


中国注册项目猛增


进入新加坡的区块链项目,是从2017年10月、11月左右开始猛增的。


新加坡区块链技术基金会会长朱红兵亲身经历了这个过程。朱红兵2000年移民新加坡,他是汉王当年的明星产品“汉王名片通”的开发者之一,移民之后与国内互联网圈仍然联系甚广。2017年9月之后,经他介绍在新加坡注册的区块链项目就有500—1000个。

这要归因于中国9月份的一次政策发布。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官网发布《中国人民银行 中央网信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商总局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叫停ICO。当时正在中国呈指数级增长的ICO市场,应声而止。


可在隔海的新加坡,ICO却没有被“一刀切”。2017年8月1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即“新加坡央行”,简称MAS)数次发布声明表示,如果发行的数字货币是资本市场商品,有资本投资属性,就将根据证券期货法受到MAS的监管。但是只要和MAS注册发行货币的内容、经过相关的调查和许可,就可以进行ICO。


此后,大量中国的区块链项目蜂拥而至。


这些项目最初的需求就是两个:注册、合规。承接这些项目的,是在新加坡的各大会计事务所、财税咨询公司等有公司注册业务的机构。


当地专业人士称,在新加坡注册基金会特别简单,人都不用来新加坡,只要在线提交姓名、手机号等相关资料即可,注册门槛非常低,注册资本只要1新元,合人民币大约4.5元。再交上几万到十几万不等的人民币,等上两周多的时间,新加坡当地的专业机构就可以帮助搞定注册和合规的所有问题。


陈润飞担任董事的Ecovis新加坡盈科威信会计师事务所,经朋友介绍,帮不少中国项目在新加坡注册了基金会。中国内地很多知名的区块链项目,包括量子链、唯链、溯源链在内都是通过陈润飞的公司在新加坡注册了基金会。没做过任何市场推广,仅靠口碑和朋友推荐,到目前为止,盈科威信经手过的区块链基金会的注册就已经将近100个,其中90%都来自中国。现在这块业务还在稳步增长。


需求之旺盛,使得专门从事区块链项目注册和合规业务的公司开始出现。新加坡海天会计事务所总经理邱硕就和朋友筹备专门成立了一个公司——BITSG,专门从事此类业务。他们的业务同样增长很快,邱硕告诉网易科技:“这个增长的节奏是,原来是几个月有几家公司,后来是一个月有几家,现在是每周都有几家。”世界区块链大会(WBF)?三点钟新加坡峰会6月8号、9号两天在新加坡金沙大酒店举办。8号当天,从早上9:30进门,到下午5点多,邱硕和他的合伙人已经在会场中各找到了四五家有意向的公司。

新加坡当地区块链圈内人士称,根据他们的接触了解,目前从事区块链项目基金会注册、合规业务的公司,少说也有几十家、上百家。


入驻新加坡


一开始,这些项目只是在新加坡注册,业务开展还是在自己本来的国家。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真正进入新加坡运营。


在这里,有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亲自背书的项目Kyber Network(团队成员以马来西亚人为主),有被视作EOS的强劲对手的项目Zilliqa(团队成员主要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也有广受认可的新加坡本地公链项目Aelf。


诞生于中国国内的有全球化野心的行业头部公司也在纷纷把总部搬到新加坡。中国第一大数字货币钱包imToken就是其中之一,今年6月初imToken将全球总部由中国国内迁至新加坡。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货币挖矿芯片生产商比特大陆也在新加坡设了分支机构。中国国内最大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之一火币网,则早已在2017年10月就将全球业务总部搬到了新加坡,据网易科技了解,目前火币网在新加坡的团队已有30多人。


来到新加坡的区块链项目,大多集中在位于新加坡中部的CBD区域和克拉码头附近,这里是新加坡金融机构分布最为密集的地方。克拉码头旁边的克拉码头中心大厦(The Clarke Quay Central),因为有诸多区块链公司入驻而闻名。


承接相当一部分创业公司入驻的是提供办公空间的孵化器。当地区块链领域的孵化器有10多个,最为知名的是科技寺(BitTemple)和优客工场(Ucommune)。


在科技寺位于新加坡共和大厦五层的办公区,现在已有超过400家企业入驻,整个共和大厦五层都是区块链项目。


而优客工场位于CBD区新达城的办公空间已有20多家企业入驻,全部都是区块链项目。新达城位于CBD区域,是中国共享办公领域独角兽优客工场在新加坡的第二个办公空间所在地。这个办公区本来定位在金融科技,可是优客工场新加坡总经理刘恩曦告诉网易科技,由于金融科技领域目前区块链的发展势头最为强劲,所以目前入驻的全部都是区块链项目。


还有更多的孵化器跃跃欲试,他们携带的资源堪称“豪华”。


“暴走恭亲王”龚鸣创办的全球区块链孵化器LongHash就是其中之一。今年4月,LongHash落地新加坡。龚鸣是国内币圈“大佬”,在中国区块链领域人脉甚广。


iTechBlack也是其中之一。iTechBlack是由iTechClub(互联网技术精英俱乐部)杭州分会创办,iTechClub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最活跃的互联网CTO社群组织之一,被称为中国互联网技术精英的“黄埔军校”。iTechBlack业务拓展经理张荣光告诉网易科技,他们的孵化器准备招聘20—50位员工,计划6月份开业,同时在硅谷、菲律宾、越南、国内的成都、厦门都会同步设立分公司,主营区块链项目的孵化。目前,张荣光正穿梭在各种区块链活动现场,寻求可能的合作机会。


不过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虽然很多区块链项目来到新加坡,但是很多项目并不把全部的团队放在新加坡,他们会选择把运营中心放在新加坡,而把研发团队放在周边国家,以节省成本,这顺便带火了周边国家的区块链产业。比如,Kyber Network的大约25人的研发团队就在越南,新加坡的运营中心只有10人左右。再比如,BJEX币君交易平台顾问Dexter.W告诉网易科技,有大批在新加坡运营的公司都把研发团队放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或者柔佛州的首府新山市,那里的人力成本比新加坡低得多。


金融服务生态渐起


越来越多的项目涌入新加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也进入新加坡。同时,围绕区块链项目的一整套金融服务体系正在快速形成。


节点资本创始人杜均就正计划将节点资本总部搬到新加坡,目前公司注册已经完成,办公室已经准备好,正准备在新加坡招兵买马。



其实早在5月份,由火币生态、节点资本、BitTemple以及B+联合发起的世界最大区块链孵化中心在新加坡正式开幕。BitTemple本身亦有节点资本的投资。


“80%的区块链项目,基金会都在新加坡。”杜均解释节点资本要把总部搬到新加坡的原因,“我们如果不去,视野就太窄了。”


节点资本之外,更多中国顶尖的区块链投资机构都来到了新加坡。


一个月前,了得资本刚在新加坡设了分支机构。网易科技在6月9日的活动现场,遇到了刚入职了得资本的投资经理姚文驰和他的同事们,网易科技得知,目前了得资本的团队已经有10人左右。


中国区块链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投机构之一分布式资本体系也有一个投资机构在新加坡,名叫BlockAsset。


围绕被投资的区块链项目,有一系列的专门服务衍生出来。


新加坡Talenta咨询公司的业务就覆盖了从帮项目注册基金会、到发币、营销的全流程,是当地最大和最知名的区块链咨询公司之一。从2017年中至今,这个机构已经为将近200个项目提供过服务。在新加坡,提供ICO相关服务的公司大大小小约有几十家。


业务量大到供不应求。Talenta一年前刚运营的时候,因为业务太过繁忙而腾不出时间去完成公司注册,以至于公司是在业务开展后几个月才完成注册。Talenta联合创始人Edward告诉网易科技,Talenta起初的办公地点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附近的一个科技园区,当时园区的共享办公室里每天加班的公司就两个:一个是Talenta的战略合作伙伴Zilliqa,另一个就是Talenta自己。即使是这样繁忙的程度,Edward告诉网易科技,为了保证服务质量,Talenta也只接了找上门来的1/10的项目。


同时,Talenta的服务已经非常的专门和细分:注册、合规、市场、媒体、社交媒体、撰写文案、选择交易所、发币、技术,其中每一块都有单独的部门来完成。


Talenta的项目覆盖世界各地。 Edward称,他们做过的项目当中,中国项目只占25%左右,更多的项目来自美国、印度、日本、韩国、柬埔寨、澳大利亚等地。在全球,叫“Talenta”的公司有很多,其中包括印尼最大的人力资源公司,可是由于知名度提高带来的搜索飙升,现在Talenta在谷歌的自然排名在没做任何优化处理和广告投入的情况下已经已经从最开始的第三页跃升至第一页的第一位。


Talenta的律务总管Garrett原来在新加坡一家基金公司做国际商务,Talenta的100多个项目都从他手里过。很多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现在都涉及区块链方面的业务。


还有大批的交易所正在成立。BJEX币君交易平台首席运营官Colin称,他能数得出名字的、在当地运营的交易所就有20多家。如果加上不在当地运营、仅在当地注册的交易所,有50—100家。竞争激烈,总部在新加坡的币君平台在东南亚多地设有办公室,主打本地运营优势。不过,拿到好项目才是关键。Colin现在正积极地与各孵化器接触,希望能快人一步接触到优质项目。


Colin和朱红兵称,每天都有大把的人在问他们:“怎么开交易所?”


朱红兵自己的区块链技术基金会,目前已有会员1000多人,由于看了太多项目,对看项目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朱红兵和他的团队目前正在开发一套区块链项目的评级标准,希望能够规模化地运用到区块链项目的评级当中。未来,这个基金会还计划将业务延伸到区块链培训、孵化、投资等方面。


未来区块链金融中心?


在全球,区块链发展比较迅速的地方不止新加坡一地,还包括:美国硅谷、瑞士、德国、日本、韩国等,可是新加坡所具有的一些优势似乎正在帮助它超越其他地方。


首先是新加坡政府对区块链和ICO的开放态度,以及想要抓住区块链带来的发展机遇的强大动力。


在今年4月份的一个活动上,新加坡下届总理的有力竞争者、总理公署部长陈振声就公开表示,新加坡是全世界的金融中心,但优势已经不再明显,而区块链这样的技术有机会为新加坡带来金融科技的长足进步,这样的机遇新加坡政府肯定会牢牢把握,以增强新加坡的核心竞争力。


在同一个活动上,MAS首席金融科技官Sopnedu Mohanty也表示,新加坡央行MAS将一如既往的鼓励区块链创新,对区块链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MAS的沙盒监管机制(Regulatory Sand Box)欢迎所有的科技创新,并会提供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帮助,目前沙盒内也正试验着大量的区块链方面的创新。并且特别指出,MAS将以鼓励技术发展和保护投资者作为核心,来制定相关法规。


其次是地理优势,新加坡位于东南亚,与亚洲国家没有或者只有很小的时差,这一点优势使它优于美国、瑞士和德国。新加坡向来是美国、欧洲与日本公司设立亚洲总部的首选地点。近年来,许多亚洲公司将新加坡选为进军全球市场的平台。而目前,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对区块链的发展都比较积极。中国也是区块链技术应用比较集中的地区,还有广阔的市场。


以节点资本为例。节点资本是中国投资区块链项目最多的机构之一,新加坡对于节点资本来说,也是一个重要“节点”。杜均称,节点资本投资的项目70%在亚洲,30%在美国硅谷。总部选在新加坡,可以兼顾华人地区,美国人也喜欢到新加坡来。同时,在新加坡也可以兼顾投后的工作——硅谷的项目希望通过新加坡在东南亚市场推广,东南亚的项目也希望通过新加坡走向全球。


再次是文化优势。新加坡是个移民国家,大多数人会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这对区块链发展活跃的两个大国——中国和美国来说都再好不过,语言上没有隔阂。这种“杂交”的优势,使它优于日本、韩国等地。陈润飞曾提及,许多公司为了寻求全球化发展,往往喜欢在新加坡招聘人才。这里来自全球各地的人才都有,很多公司都会在新加坡招聘来自其他国家的人才,然后把他们派回自己的国家开拓业务。


新加坡良好的学术氛围也颇受好评。节点资本创始人杜均在向网易科技谈及把总部迁至新加坡的原因时也提到,新加坡的学术氛围较好,真正对区块链有研究并且敢于说话。


此外,网易科技发现,这里的人才储备也堪称一流。网易科技记者在世界区块链大会(WBF)?三点钟新加坡峰会现场遇到交易平台KKcoin商务总监王崇海和公链项目IOST东南亚业务拓展负责人徐阳,他们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毕业生,两人当年都是拿了新加坡政府全额奖学金来读书的。这个奖学金是新加坡政府为中国的留学生提供的,面向中国的一些示范中学开放申请。王崇海和徐阳告诉网易科技,进入区块链领域之后,他们发现新加坡这个圈子的人有相当一部分是从这个奖学金出来的。


再次是产业优势。这一点朱红兵颇有体会,他告诉网易科技,新加坡地方小,发展农业和制造业需要有土地,新加坡先天不足。所以新加坡倾向于发展占地小、又能创造更多经济价值的产业,最典型的就是金融和科技。新加坡一直是亚洲乃至全球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全球主要的金融机构几乎都在新加坡设有分支机构。


20世纪90年代以后涌现的许多实证研究为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提供了有力支持。事实上,华尔街成为美国崛起的关键因素之一,华尔街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实现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华尔街本身也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成长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心。


在新加坡身后,是正在崛起的亚洲,其中包括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未来,区块链技术将与许多行业相结合,带来行业升级,同时它与金融的结合是如此紧密。


新加坡之于东南亚,之于区块链金融,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这样的中心?

摩根大通打造AI对公业务,每天智能转账规模可达5万亿美元

过去半年内,摩根大通已开始向客户介绍其新技术支持下的业务,这其中不乏世界知名企业,这些企业财务与金融主管将面对摩根大通AI机器人,解决他们公司的业务需求。当然,在摩根大通成为全球首个提供AI对公业务的银行之前,机器人要通过与客户的交流来学习和总结自己的行为。


以财务部门的AI服务为例,从Honeywell到Facebook,摩根大通可以为企业客户进行智能全球转账,每天交易量可达5万亿美元,从常规的工资转账、供应商汇款业务到数十亿美元企业并购的特殊业务。


AI使银行传统业务重拾了关注。花旗银行因技术入驻减少开支而获得对冲基金ValueAct的12亿美元投资。摩根大通估计,受益于技术改革,银行业收入将在2025年提高7%。


美国银行、富国银行等多家美国大银行已经使用虚拟助手向数百万零售客户提供服务,而对公业务才刚刚起步,因为它需要更复杂的机器程序。例如开支票客户往往有很多账户(企业可以同时拥有10,000个以多种货币计的银行账户)而实际操作中,银行一般只向单个企业客户透露有限数量的企业账户信息,这些增加了程序的难度。


今年年初,摩根大通向投行客户推出了亚马逊的声控助手Alexa,辅助客户的研究工作。另外去年摩根大通的智能交易app推出后,客户已经使用了app进行大额交易,包括了一笔4亿美元的交易。


为了使服务不输花旗,摩根大通加速建立其虚拟助手业务的功能。据摩根大通企业财务业务技术改革负责人Jason Tiede,曾有客户提议银行提供更便捷的方式为企业追踪网络端口,为了响应需求,摩根大通将AI引擎建设外包给纽约一家初创公司Kasisto。


目前摩根大通还无意透露这项工程的具体花费,但表示每年技术预算的40%都是用于AI、机器人程序自动化和区块链研发中。Tiede表示,机器还需大量的经验学习才能满足客户需求,提供越来越成熟的推荐。

金准人工智能 关于区块链钱包的分析

在中国的区块链世界,正在上演一场激烈的数字货币钱包大战。


纵观全球技术的发展史,技术的起源和崛起,几乎都不在中国。


区块链同样如此。


因此,行业的共识是,引领区块链3.0时代的公链项目,诞生在中国的可能性不大,重点还得看硅谷和欧洲。


那中国还有何机会?


尽管不擅长技术,但中国人擅长做应用。


中国的区块链玩家,正在全面发力做一个应用:钱包。


据一本区块链调查,目前市面上的钱包团队,已达上百家。其中绝大多数,并非区块链团队,而是来自金融和互联网圈。


它们野心勃勃,甚至认为钱包是未来交易所的终极形态。


为了抢夺用户,成为下一任区块链时代的王者,它们开始了激烈的厮杀和暗战……


1  钱包涌现


进入2018年之后,区块链世界的空气币很难再随意“割韭菜”。


真正好的项目和技术,才有机会杀出重围,穿越熊市。


不少从业者认为,中国在下一波的区块链浪潮中,机会并不多。


这是因为,核心的底层技术,出在中国的可能性不大。


而中国人最擅长的应用,要等到技术成熟之后,才能发展。


就如互联网出现之后,才有互联网时代的应用大爆炸。


但是,这些观察者都忽视了一点:针对数字货币人群的应用,大有机会。


“其实,从去年年底开始,我们就开始重点投资针对数字货币用户群体的应用。”神州数字资本的负责人称,这些应用,都在针对币圈的刚需和痛点。


大数据安全公司知道创宇曾在2018年年初统计过炒币人群的数量:全球炒币人群3000万,中国是600万。


针对这个日渐庞大的用户群体,钱包和交易所一样,正在成为刚需产品。


交易所承载的,是数字货币的交易功能。


但钱包,实现的是存储功能:你可以把币放在自己的钱包中,还可以给其他人转币。


这就好比,在证券交易所,你可以买卖股票,但你最终还是会将钱转到自己的账户中,存储起来,不可能一直放在证券交易所。


于是,在中国的区块链世界中,钱包项目开始暗流涌动。


“现在市面上知名的钱包项目还不多,很多还在酝酿和开发阶段。”一位专注在投钱包项目的投资人钱阳称。


入场的玩家,很多都是币圈比较知名的人士。


比如“神鱼”毛世行,创立了钱包Cobo,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创办了钱包Jaxx,币圈知名人士孙泽宇,则创办了“库神钱包”。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非币圈人士,也进入了这个领域。


比如,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孵化了项目“币乘”,他们今年4月开始开发,钱包也即将上线。


大量金融科技,甚至互联网公司,都考虑入场,开发自己的数字货币钱包产品。


金融和互联网圈的玩家,甚至占去了绝大多数。


“保守估计,现在有上百家的钱包产品。”钱阳推测,实际钱包项目甚至更多,因为很多项目还在研发阶段,没对外宣传。


他预估,未来一两个月,数字货币钱包将迎来大爆炸。


百团大战,甚至千军开战,都存在可能。


2  竞猜游戏


为什么大家都蜂拥进来做钱包?


不管是互联网时代,还是区块链世界,都逃脱不了一个铁律:得流量者,得天下。


在目前中国的区块链世界,食物链最顶端的,就是“BHO”(币安、火币和OKCoin)。


因为它们垄断了币圈用户,成为最大的流量入口。


但钱包,有机会成为新的流量入口。


一旦聚集了大量的用户,钱包的想象空间将变得巨大。


一本区块链调研了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钱包项目,总结出来,无外乎5种模式:


第一种,纯粹的工具,只能做数字货币的存储,这种模式,意义不大。


第二种,几乎大家都想到了的,金融。


这也是为何,大量金融科技玩家进场做钱包的原因——这正是他们擅长的。


“传统金融,无外乎两部分,理财和借贷。这些同样可以用在数字货币领域。”币乘的创始人田志勇称,而他此前是36氪核心创始人之一、氪空间的缔造者。


不少钱包,也纷纷将理财作为它们吸引客户的一个服务。


比如,现在Kcash对外宣称,可以做到8%的年化利率;而位于杭州的钱包团队Tha,年化利率已经可以达到12%。


而它们获得这些利息的方式,大多是通过数字货币的“量化投资”。


比如,Tha自有量化投资团队,而Kcash是和外部量化投资团队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神鱼的钱包Cobo的理财功能,却是通过“挖矿”来实现的。


“以前的币种中,很大一部分都会采取POS的共识方式,简单来说,你投入的币越多,获得币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可以将大家的币聚集起来,集中挖矿。”神鱼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这就相当于大家众筹买彩票,得了钱之后,大家再来分。


至于“借贷”,就是用户将数字货币“质押”,然后再贷出一部分法币来。


目前,市面上都按照数字货币的50%-60%的额度来放款。


比如,价值10万的比特币,只能贷出来5万。


而它们的风控,大多是采取“股票质押”的模型。


第三种,社交。


就是在钱包中,加入了聊天、社群等功能。


比如BeePay这个钱包项目中,就加入了牛人观点分享,像朋友圈一样,大家可以点赞评论。


第四种,就是应用。


可以在钱包生态中,再植入一些区块链小游戏,甚至可以像支付宝一样,找到一系列的落地场景。


Cobo和Kcash都有这样的野心和布局。


第五种,是现在所有的钱包设想的终极模式:支付和交易。


一本区块链采访的每一个钱包的创始人,都设想了这么一个场景:如果在钱包里,直接可以进行币与币的快速交易,就可以取代交易所。


大家都知道,处在食物链顶端的交易所,是如何的暴利。


钱包玩家们的最大野心,就是成为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流量入口,成为下一任区块链世界的王者。


3  行业整体困难重重


钱包的未来,真能一片坦途,并能直接夺下未来区块链世界的王座吗?


迈出的第一步,它们就得踌躇半天。


首先,它们需要回答,自己到底是要做一个中心化钱包,还是要做一个去中心的钱包。


去中心化的钱包,典型代表就是imToken和Kcash。


用户的数字货币,并没有存到钱包中,钱包只是同步账本,转账等行为,还是需要区块链来确认。


“这样的钱包,使用起来就比较费劲了。”钱阳称,一般的小白用户,直接都被挡在了门外。


因为他们需要自己记下十几个英文的助记词,还得记下自己的私钥,钱包还得给他们解释清楚,任何人拿走这些助记词和私钥,就相当于拿走了所有的数字货币。


“用户体验太差,门槛太高,币圈新用户很难使用。”钱阳称,去中心化的钱包适合已经进入币圈的那3000万用户。


且,他们有经验和能力,自行保护自己币的安全——钱包可不承担责任。


而中心化的钱包,又是一个全新的思路。


比如Cobo和Beepay,都是中心化的钱包。


可以理解为,它们类似支付宝,用户直接将钱存入支付宝。支付宝内部的各种转账,实际上就是数字间的划转,最后支付宝再统一清算。


这样的效率,无疑是快速的,用户进来,也不用经历那一套繁琐的流程。


但是问题来了:我们将钱存入支付宝,是因为马云强大的信任背书;但我们凭什么信任一个新的钱包平台?它们是否安全,是否会将我们的币卷走呢?


因此,安全和增信,成为中心化钱包需要面临的最大问题。


“圈内的人都知道,我持有币的数量,我完全没有卷币跑路的可能性和动力。”而神鱼,就是靠着自己名誉,来作为这个中心化钱包的背书。


而BeePay,会引进第三方的保险节点,每次大额转账,都需要这个节点的再确认。


引入监督机制、将资产上链,这是它们目前能想到的增强信任的方式。


可以看出,两种钱包的分工比较明晰:


中心化的钱包,针对的是新进入币圈的小白用户。


而去中心的钱包,针对的是币圈的老用户。


“我们设想了一条轨迹,先降低门槛,让小白用户进来,随着他们更深入,我们再给他们推荐我们的去中心化钱包,等到他们成为币圈大户,我们还会给他推一款不联网的冷钱包,来安全管理资产。”神鱼说,用户会成长,他们会根据不同阶段的用户来设计产品。


因此,中心化钱包、去中心化钱包,还有冷钱包,神鱼都已经涉足。


而搞清楚“中心不中心”之后,他们还要想好第二个问题:发不发币。


实际上,如果钱包的模式只有存储、金融两个属性,“发币几乎没有意义”,钱阳称。


直到走到应用、社交阶段之后,币在其中才有增值和流通的场景。


到了支付和交易环节,那币的价值将被无限增大。


但是目前,几乎所有的钱包,只走到第二步,币在其中的价值,“可能只能给用户空投了。”


“我并没有发币,空投的也是合作方的币。”神鱼称,对于钱包这样的应用来说,早期的ICO没有价值。


与其这样,不如放弃,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发,否则,币价也会“不好看”。


“所以,圈内认为,钱包项目的增值空间不大,更多的投资是为了生态布局,而非炒币。”钱阳称。


厚积薄发、耐得住寂寞,钱包项目就是早期收割流量、沉淀用户,后期再发力的产品。


那么接下来,终极难题来了:如何收割流量,沉淀用户?


对于刚进币圈或者资产并不多的用户来说,钱包一定是具有“排他性”的。


“80%的用户,几乎都只要一款钱包产品,就可以管理他的所有资产。”钱阳称。


那么,接下来,上百钱包产品面临的,就是激烈的流量厮杀。


早期Kcash在获取用户时,采取了“奇招”。


以前大家都是去电报群里空投“糖果”,免费送一些代币,激活市场流量。


但用户领糖果的步骤十分繁琐。


“我们设计了一款糖果红包,用户只要点击红包,下载Kcash就可以领取。”Kcash的联合创始人刘琨称。


而神鱼靠着自己强大的粉丝团,也收获了早期的5万种子用户。


但对于后面再杀进来的这些钱包团队来说,流量厮杀就会非常惨烈了。


“大家都在抢好的项目,试图去谈一个独家合作,相互导流量。”钱阳称,但一般小玩家,都没有机会。


这件事情,开始变得和区块链没有任何关系,就如互联网世界一样,成为一场最为惨烈的流量争夺战。


无非就是那些套路,烧钱、补贴、合作,拼谁的钱多,谁的资源强。


钱阳预估,最后市面上90%的钱包都将被淘汰,最终存活下来的,可能就十来家。


未来几个月,当所有的钱包项目爆发,战争将更加惨烈。


那么,存活下来并统一市场的钱包,未来真的可以取代交易所吗?


“钱包做到交易和支付,这是终极状态,但目前来看,没有那么快可以达到。”神鱼称,现在头部交易所的吞吐量,都是每分钟百万级别的,如果币与币直接交易,以太坊最快每秒20多次的交易速度,那会是多惨的用户体验?


神鱼预测,未来3年内,中心化的交易所和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将都是并存的形态。


中心化的交易所,承载小额、高频、主流币种的交易;而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可能会进行大额、低频、小币种的交易。


区块链世界进化速度如此之快,钱包,可能未必是下一个扛大旗者。

时尚摄影师吴小妹意大利个展:夢鄉——半是離鄉半夢鄉

2018年6月8日,由著名策展人 Michela Ongaretti 策划、吴小妹在意大利的个人摄影展览“夢鄉”(Nostalgia del presente)于米兰国际艺术中心(MA-EC)展出。




作为曾长驻欧洲,现游走欧洲和中国两地的时尚摄影师,吴小妹用独到的镜头视角捕捉中西文化的不同,寻找到光与影交织的别样世界;通过中国的方式去观察西方的变化,用西方的表现技巧抒发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梦乡的概念来自吴小妹的成长,从村庄到小城市到大城市,再到异国,各处都是自己的家乡,原来这些地方都已经似是非是,充满踌躇矛盾。每个人都在寻找内心家乡的回归。现今物质丰富生活便利,但人们内心中缺失家乡的概念,更多是矛盾与悲伤心境。这种不安全感,促成了这个展览“梦乡”的生成。



观众与作品《HELLO》你好吗?


此次展览共展出吴小妹拍摄的 25 幅作品,包含黑白和色彩两个系列。黑白摄影作品中,《HELLO》(你好吗?)是为中国当代具代表性的摇滚乐队“废墟乐队”拍摄,摄影师将中国传统元素和现代的语境相结合。山西剪纸艺术家杨毅创作的一组剪纸作品被吴小妹巧妙地运用到这组作品中,通过投影的方式,糅合了不同表现的相同气质,展现自己的独特见解,该作品已被用作废墟乐队唱片及单曲封面。



春天四部曲之三 《東風》WIND


在另一组春天四部曲的黑白摄影,与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的服装设计师联手,用镜头展现出中国概念中“春”的意义。摄影师用书法写下英文与中文的四个春天的不同阶段《藏》(HIDDEN)、《东风》(WIND)、《融》(MELT)、《归》(BACK),非常协调地融入图片的后期中。四幅作品都是中西方的结合体,透过现代的镜头去找寻中国古代的深邃精髓。


作品中的中国元素早已无法满足吴小妹对两种文化的思考。在装裱上,她更加强调了中国艺术的与众不同。这次作品使用了国画专享的卷轴装裱,包括用少见的黑、白色绢的拖裱方式让摄影作品体现出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下的奇妙变化,构建出吴小妹独有的精神世界。


吴小妹的作品不只体现摄影技巧和在马兰欧尼时尚学院学习的时尚风格,主要感知和研究的方向为“中国的传统”和“现代”共存,是对“美”思想状态的新诠释。这些方面的相互交融让她的作品不只具有时尚摄影的“色彩”,是一种更广义的人类观察美的反思。 时尚风格的美的定义,是用来引导和解释一种推理,是一种哲学的表达。例如,在摄影作品中,前、中、后景深的光比,是描画主体与背景或者其她氛围的神笔。但从哲学角度,重要的是要展现人类在两三个或更多特征之间的辩证关系,寻找完整性。因此,黑白照片中灰度的不同程度象征着一种心境,和内在状态。这种辩证法成为吴小妹作品产出的主导。


展览名“Nostalgia del presente”源于博尔赫斯的诗歌,展览作品中的一幅是蒲松龄《聊斋》中一个小故事的改编,《聊斋》也是博尔赫斯所爱的一本小说。在此次展览中,不只是有吴小妹对当下时尚摄影的思考,更多的是跨越世纪的文化对话。



吴小妹(左), 马兰欧尼時尚学院教授Marco Giberti 与夫人Pia Manno (右)


关于吴小妹


出生于中国兰州,祖籍山东,现居北京与米兰,毕业于意大利马兰欧尼时尚学院。


早年在国内从事媒体工作,曾任多家媒体摄影主任、摄影总监等,并同时为唱片公司拍摄唱片封面,后在米兰居住期间主要为《VOGUE》供稿。吴小妹擅长肖像创作,尤其对音乐家、艺术家、文人的肖像进行创作。


吴小妹还在策展领域有所涉猎。2010年,她曾为北岸女子艺术联盟策展名为“她视界”的女性艺术家展览。展览的作品主要来自八位女艺术家,她们中有平面设计师、画家、摄影师、媒体人、陶艺家、专栏写手等。该展览被《南方都市报》进行了详细报道,并给予高度评价:“‘回归自我,追逐梦想’,在灵魂之旅中跋涉,捕捉沿途的风景,视艺术为生命燃烧后的精英舍利。“


吴小妹以民族文化复兴为己任,致力于中国民族文化时尚文化的复兴,和时尚艺术在国内的推广普及。


现为 SKP 视觉摄影总监,频繁往返于米兰、巴黎、北京三地,参与各大时装周。在感受国际时尚脉搏的同时,返回国内为接通中国时尚文化发展的脉络为己任。



策展人 Michela Ongaretti (左),名媛 Anna Manzi(右)


关于策展人


艺术史批评家 Michela Ongaretti 为多家网站杂志撰写文章, 致力于当代艺术和文化的研究。2016年,她创建了网站 Artscore,收录了大量关于摄影师的文章。她以摄影在当代艺术的重要性,参与艺术家和摄影师的策展活动。2017年,由于GMP Art,她被频繁邀请策划展览。



米兰国际艺术中心


关于米兰国际艺术中心


米兰国际艺术中心位于米兰市中心最繁华的主教堂广场旁侧,属于米兰古城的心脏地段,距离著名的斯卡拉歌剧院和拿破仑名店街咫尺之遥。它以多样的形式,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交流,向欧洲的艺术界、收藏界、媒体等多方位展示世界优秀艺术家的作品,搭建国际间互动的平台。 米兰国际艺术中心的复式两层以意大利风格为主,明亮宽敞的画廊空间中保留了贵族宫殿内的百年罗马古井和穹顶,在时尚和现代的环境中恰到好处地衬托出浓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