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Salesforce创始人:收购《时代》杂志是为了推动变革

据CNBC北京时间9月26日报道,Salesforce创始人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周二表示,他和妻子买下赫赫有名的《时代》杂志并不是因为其标志性的品牌或悠久的历史,而是因为他们将这款杂志视为一个“变革的平台”。


“我和妻子琳妮(Lynne)坚信,商业是最伟大的变革平台,”贝尼奥夫在CNBC的电视节目中说道。


在斥资1.9亿美元现金收购《时代》杂志后,贝尼奥夫希望向商界引入新的价值观,即管理公司不仅仅是为了股东的利益。


“当我上商学院的时候,他们告诉我,‘专注于你的股东,马克。生意就是生意。’(我认为)这种理念已经不适用于当下。我们必须把它从历史书上抹去。商业的作用是改善这个世界。”他说道。


“我们买下《时代》杂志是因为,它是一个重要的机构,对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全球影响,这与我们家族的价值观相符,我们很高兴能够成为《时代》杂志的新管家,”贝尼奥夫继续说道。


此次收购与Salesforce公司无关。《时代》杂志的所有者梅瑞迪斯集团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贝尼奥夫家族不会参与杂志的日常运营或新闻决策,而是将继续由《时代》杂志目前的高管团队领导。


尽管如此,贝尼奥夫重申,作为一家大型科技公司的领导者,价值观仍将是最重要的事。


“每一位CEO都必须问自己一个重要的问题:对我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他说,“你的最高价值是什么?作为一家公司,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我们知道对我们来说什么最重要:信任。没有什么比信任更重要。”


贝尼奥夫并不是第一个高调收购媒体公司的科技大亨。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和乔布斯遗孀劳伦·鲍威尔·乔布斯(Laurene Powell Jobs)都曾收购著名的媒体公司。

林宇搅局后 凌动智行宣布China AI Capital入股计划延期

9月26日,凌动智行发布公告称,公司获China AI Capital Limited(简称China AI Capital)一事将延期完成。


凌动智行在公告中表示,截至9月19日,由于凌动智行仍未能按照认购协议的要求履行相应条件,包括提交公司2017年财务报告。因此,凌动智行和China AI Capital同意将关闭日期延长至今年11月19日,让凌动智行能履行其义务,以满足所需的投资条件。


对于凌动智行年报无法发出,史文勇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将原因归咎于林宇:“网秦今天发不了年报最主要的原因和责任就在他,因为他不停地威胁公司,制造各种各样的指控,我们不得不去应对。”


根据凌动智行7月19日发布的公告显示,China AI Capital以总对价2000万美元购买了公司70175439股B类股票,其中的1000万美元作为初始投资已在签订协议时支付,剩余的1000万美元将于今年9月19日前支付。


通过这笔收购,China AI Capital将获得凌动智行有效控股的地位,当时凌动智行还宣布任命迟睿及李宇为其董事会新成员,迟睿出任凌动智行联席董事长一职。公开资料显示,迟睿和李宇为China AI Capital创始人。


一旦China AI Capital无法顺利入股,林宇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将可能确保。按照史文勇的说法,China AI Capital的进场,网秦曾经的最大股东RPL Holdings Ltd的投票权已被稀释,而林宇作为RPL Holdings Ltd的最大股东自然也不再拥有超过50%的投票权。如今China AI Capital入股生变,恐将成为林宇和史文勇二人争夺战的拐点。

史玉柱的三重焦虑:巨人网络业绩疲软 收购案突然暂停

巨人网络酝酿多年的Playtika收购案,被按下了暂停键。几乎同一时间,史玉柱发微博称遭遇人身威胁和网络谣言,引起一片哗然。


利空已不断袭来。在游戏行业下行的背景下,借壳上市两年后,巨人网络的业绩在2018年上半年开始显出疲态:营业收入19.99亿元,同比增长42.52%,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去年收购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净利润7.10亿元,同比增长仅1.87%。


斑马消费梳理后发现:巨人网络在游戏行业的优势已日渐衰竭,吃鸡游戏《光荣使命》高开低走,拳头产品《球球大作战》深陷抄袭丑闻,目前仍然在吃《征途》的老本;斥巨资收购旺金金融进军互联网金融,遭遇行业动荡,业绩缩水严重;本想通过收购Playtika补齐海外市场短板,审核前突然撤回申请。


《征途》之后,后继无人?


曾经,巨人网络(002558.SZ)在游戏行业是现象级的存在。


2006年4月《征途》公测,2007年成为全球第三款同时在线超百万的网游。仅凭这一款游戏,巨人网络就成功登陆纽交所,跻身中国游戏公司前三强。


但如今,巨人网络已经掉队。中国游戏行业,除了腾讯(0700.HK)、网易双雄,还有三七互娱(002555.SZ)、完美世界、游族网络(002174.SZ)等小巨头,巨人网络难称“头部”。


2018年上半年,巨人网络游戏板块营业收入13.58亿元,同比下滑2.96%。


公司赖以成名的端游板块,2015年-201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40亿元、13.00亿元、10.96亿元,连年下滑,2018年上半年继续下滑10.76%至5.24亿元。


手游板块近年增长强势,2016年和2017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09.43%和47.74%;2018年上半年急转之下,营业收入7.34亿元,同比下滑5.17%。


虽然游戏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仍然强劲,但《征途》之后,巨人网络到底做出了哪些作品?


吃鸡游戏《光荣使命》高开低走,只能眼睁睁看着《绝地求生》和《荒野行动》在吃鸡路上一骑绝尘。

公司披露《球球大作战》的累计注册用户达到4亿,这款绿色手游成为巨人电竞业务的强力支撑,但这款游戏却深陷抄袭指责。


2015年6月上线的《球球大作战》被指抄袭了agar.io,不过,2017年7月腾讯推出的《欢乐球吃球》又被指抄袭《球球大作战》。


近年,巨人网络不断推出《征途》的手游版本,难道真的只能吃老本了?


实际上,公司已经嗅到了危机。


去年推出的“赢在巨人2017计划”,以及不断加码的巨额研发投入,都是公司在产品和业绩压力之下做出的反应。


2015年-2018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分别为4.21亿元、5.00亿元、6.29亿元、3.68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1.29%、21.50%、21.63%、18.36%。


但是,中国游戏行业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下行周期,再加上行业强监管,前几年躺着就能赚钱的时机已经一去不复返。巨人网络的下一个爆款,会在何时出现?


互金板块业绩大降


2015年底巨人网络借壳上市后,于2016年4月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募集资金50亿元。


两年过去了,公司仅将其中的21.62亿元投入到各项目中,资金运用效率并不高。其中的8.19亿元,改变了用途——巨人网络用这笔资金控制了旺金金融。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2017年表现出了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并把资本运作的重点放在了金融行业。


2017年,公司以5.19亿元受让旺金金融30.53%股权,并增资3亿元,合计持股40%。后来引入新的投资方股份被稀释,司仍然通过协议控制了旺金金融51%的投票权。

旺金金融旗下的投哪网是互金车抵贷领域的“双寡头”之一,已累计撮合了500多亿元的投资。2017年,旺金金融实现净利润2.73亿元。


不过,2018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危机爆发,旺金金融业绩急转直下,上半年仅实现净利润2475.64万元,全年4.5亿元的业绩承诺实现难度巨大。


旺金金融的经营性现金流极度紧张,2018年上半年为-11.36亿元。同期,该公司的营业收入为6.38亿元。


另外,巨人网络还投资了供应链金融企业蔷薇控股,互联网租房平台蘑菇租房,以及美国万通保险亚洲有限公司等。


2018年一季度,公司还设立了融资租赁公司和保理公司。

在公司的多元化规划中,互联网医疗也是其重点方向之一。虽然近年公司在年报中屡次提及,但至今未有实质性动作。


两年苦追Playtika梦碎


巨人网络对海外市场表现出了极度渴求。


《2017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达到82.8亿元,同比增长14.5%。


就不说国际化比较早的腾讯和网易了,A股排名靠前的三七互娱和完美世界(002624.SZ)等,海外市场的收入都占据相当份额:2018年上半年,三七互娱和完美世界海外市场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74亿元和8.75亿元,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14.36%和23.86%。


中国游戏行业的一个共识是:未来,海外市场将是主要的增长点。


2018年上半年,巨人网络海外的营业收入为582.26万元,占当期公司营业收入的0.29%。


所以,能否顺利收购Playtika,补齐海外市场的短板,是决定巨人网络未来的关键一役。

Playtika是一家于2010年成立的以色列游戏公司,擅长并购整合,拥有核心技术壁垒。行业内认为,Playtika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改造游戏,大幅度提升并购方的收入和利润,已形成流水线作业。


2016年7月,巨人网络宣布,与云峰基金、泛海集团(0129.HK)、民生信托、鼎晖、弘毅等机构组成财团,竞购Playtika。


2018年8月6日,公司确认,305亿元收购Playtika项目将进入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审核阶段。


9月17日,公司突然宣布撤回重大资产重组申请。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公司并未披露,而史玉柱那条意味深长的微博,更是引起了广泛的猜测。走到十字路口的史玉柱和巨人网络,背后的焦虑谁人知?

商汤承建国家AI开放创新平台:BAT、科大讯飞之后第五家

9月20日,科技部宣布将依托商汤集团,建设智能视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这标志着商汤集团成为继阿里云公司、百度公司、腾讯公司、科大讯飞公司之后的第五大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AI)技术主要应用聚焦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三大领域。作为信息交互的重要载体,人类80%以上的信息都来源于视觉,因此具有重大意义。


商汤集团依托20年人工智能技术积淀,构建了集基础研究、产业结合、行业伙伴于一体的中国人工智能新生态,积极打造开放共享的智能视觉开放创新平台,取得了大量成果和丰富经验。


目前,商汤集团推出的人脸识别、图像识别、文字识别、图像视频分析、图像及视频编辑、智能监控、自动驾驶、遥感、医疗影像识别等各类智能视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金融、汽车、智慧零售、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机器人等诸多行业,服务超过7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构建起了强大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和生态圈,引领着智能视觉发展大潮。


在原创技术方面,通过自主研发的原创深度学习平台SenseParrots和自主搭建的深度学习超算中心,商汤不仅建立了亚洲最大的人工智能研发基地,还大幅降低了各类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视觉算法层的研发成本,有效推动了智能视觉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


商汤集团创始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表示,“商汤将加大力度建设智能视觉开放创新平台,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在更高层面赋能百业,释放更多社会创新和发展动能”。

智能家居后的野心是智能房屋 亚马逊投资房地产建筑公司

腾讯音乐业绩曝光:活跃用户达7亿 今年净利同比或增95%至37亿元


腾讯音乐的上市进展一直因未披露详细信息而给外界增加了几份神秘感。据《北京商报》近日报道,一份流转于券商之间的文件将腾讯业绩首度曝光。文件披露了腾讯音乐近两年的营收、用户数、市场占有率等信息。对以上数据,腾讯音乐表示以官方信息为准。


2018年营收、净利增幅预计超90%


据文件显示,腾讯音乐在2016年创造50亿元营收,净利润为6亿元;2017年创造94亿元营收,净利润为19亿元;预计2018年将创造180亿元营收,净利润将达37亿元。2018年营收较2017年相比同比增长91.5%,净利润同比增长94.7%。2016-2018年,腾讯音乐营收年复合增长率为90%,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148%。


文件还显示,腾讯音乐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付费音乐、直播、合作及广告,不过文件中并未透露各业务的具体营收数据。


活跃用户数达7亿


文件中显示,目前腾讯音乐的活跃用户数为7亿,付费用户数为1.2亿,约为活跃用户数的17%。在腾讯音乐上市消息传出后,业内人士将之与已经上市的流媒体音乐服务商Spotify进行各方面数据比对。


以用户数为例,腾讯音乐的活跃用户数约为Spotify的4.4倍,付费用户数约为Spotify的1.7倍。目前,Spotify的市值约为325亿美元;根据此前媒体报道,腾讯音乐IPO的估值约为300亿元。


市场占有率超60%


文件中还显示了腾讯音乐的市场份额——其市场占有率超过60%,版权总量是第二名的近3倍,2017年下载量和试听量是第二名的4倍以上。腾讯音乐旗下的酷狗音乐、QQ音乐、酷我音乐的活跃用户之和是第二名(网易云音乐)的5倍多。在2017年在线音乐App渗透率排名中,酷狗音乐、QQ音乐和酷我音乐排名前三。


如何撑起300亿美元估值?


据媒体报道,腾讯音乐已经于9月7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上市申请,这可能是今年中资公司在纽约最大规模的IPO。此前腾讯音乐计划最高融资40亿美元,而后又调整至20亿美元。腾讯音乐方面随即回复称,该报道内容失实。


从美股和港股新上市的科技股招股情况看,资本市场的热情已有所减弱。根据汤森路透旗下刊物IFR报道,腾讯音乐当时寻求估值在250亿美元左右,这相比之前传闻的300亿美元缩水了17%。报道称,腾讯未予置评。


从国内产业角度来看,2016年,我国数字音乐产值达到143.26亿元,同比增长39.36%。按照年均17%的增长,至2017年预计达到179亿元市场规模,15%的增长,2018年至205亿元规模。腾讯音乐300亿美元的估值是我国整个数字音乐产值的10余倍。


金准人工智能 中国数字阅读行业研究报告

前言

由于文化行业国家政策利好,互联网普及率提升,我国掀起全民阅读浪潮,全民阅读氛围已初现成效。智能手机及移动互联网普及大幅提高用户粘性,促进数字阅读行业高速发展。数字阅读的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数字阅读更全面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中。

2017年我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达到152亿元,同比增长26.7%%;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到3.78亿人,同比增长13.37%。同时中国人均阅读图书数量也有了大幅提升。其中电子书达到10.1本,纸质书达到7.5本。本文中分析了我国数字阅读社会环境、用户情况、市场规模,列举了十大数据阅读TOP城市、阅读作品,以及发展实力强大的五家数字阅读企业,进而提出未来发展趋势。

一、数字阅读基本概述

1.1数字阅读定义

数字阅读起源于网络、手机、掌上阅读机等数字载体的出现。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阅读对象的数字化,也就是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如电子书、网络小说、博客、网页等等;二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就是阅读的载体、终端不是平面的纸张,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如PC电脑、PDA、MP3、MP4、笔记本电脑、手机、阅读器等等。

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相比,数字化电子出版物具有存储量大、检索便捷、便于保存、成本低廉等优点。所以,数字化阅读日益受到各国年轻人的欢迎和追捧。

 

1.2数字阅读发展历程

萌芽期(1995--1999年)。互联网开始兴起,内容资源较少。1997年黄金书屋以及榕树下站点成立。实体内容以转载或直接扫描上传为主。

探索期(2000--2008年)。网络普及率大幅提高,内容供需矛盾突出。2002年起点中文网成立并开始走向会员收费。除网络文学外,有声读物也应运而生,逐步进入商业化模式。

发展期(2009--2013年)。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普及,拓展了数字阅读的用户规模和渠道,并使其从PC端迅速往手机端转移。

黄金期(2014年至今)。4G网络时代的来临,手机网民超越PC用户,数字阅读进入互联网时代。BAT三大互联网巨头先后入局文学板块。2017年掌阅科技、阅文集团上市。

二、数字阅读社会环境分析

2.1全国网民规模及互联网普及率

全国网民规模及互联网普及率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网民数量逐年上涨,互联网行业持续稳健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截止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02亿人,2018上半年新增网民数量为2968万人,与2017年相比增长3.8%,互联网普及率为57.7%。

 

2.1.1手机网民规模统计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网民数量逐年上涨,互联网行业持续稳健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金准人工智能专家统计,截止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02亿人,2018上半年新增网民数量为2968万人,与2017年相比增长3.8%,互联网普及率为57.7%。

 

在手机网民方面,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88亿人,2018上半年新增手机网民数量为3509万人,与2017年相比增长4.7%。值得一提的是,在手机网民占网民数量的比重持续攀升,2018年占比已高达98.3%。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预测,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和普及,未来手机网民的比例将继续攀升。

 

2.1.2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分析

近年来,我国内容版权环境持续优化,推动国内网络文学业务蓬勃发展。企业营收结构的多元化和用户阅读方式的多样化是上半年网络文学行业发展的两个主要特点。

2018上半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及使用情况中,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4.06亿人,与2017年末相比增长2821万人,在整体网民数量中网络文学用户数比例达到50.6%。

 

手机网络文学方面,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中国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3.81亿人,与2017年末相比增长3713万人,占手机网民数量的48.3%。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快速完善,人们对手机依赖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工作娱乐交际等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2018上半年手机网络文学的用户数量达3.81亿人,而全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4.06亿人,占比高达93.8%。

 

2.2网民年龄分布情况

目前中国网民主要以青少年、青年和中年群体为主。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分析认为,2017年中国网民主要以10-39岁的群体为主,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到30.0%。2017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中青年人群最多,占比70.9%;中年人群占比达27.3%,占比提升8.8%;老年人群占比1.2%,占比提升0.5%,这表明我国数字阅读用户年龄分布更加分散,向全年龄段拓展。

 

 

三、数字阅读产业发展现状

3.1数字阅读用户规模

近年来,我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增长趋于平稳。产业稳步增长背后是供需两端创作者与用户量、人均阅读量等要素的同步增长。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到3.78亿人,同比增长13.37%。同时2017年中国人均阅读图书数量也有了大幅提升。其中电子书达到10.1本,纸质书达到7.5本。

 

3.2数字阅读作者数量

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以及知识付费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进行文学内容创作。

数据显示,我国数字阅读作者数量从2014年的389万增长至2017年的784万,四年翻了一番。作者数量的不断增加为实现数字阅读行业的内容共享奠定了基础。

 

3.3数字阅读内容构成情况

从数字阅读内容板块来看,在政府倡导增强版权意识以及大力鼓励创新的背景下,我国原创作品数量在数字阅读内容的比重也越发提高。数据显示:2015年原创内容尚占比不足70%,到2017年原创内容占比已经达到85%,出版内容占比15%。

 

3.4数字阅读收入构成情况

数字阅读市场收入可以细分为订阅收入、版权收入、广告收入、其他收入四类。近几年订阅收入一直是数字阅读收入的重要来源,其他收入并存。2017年数字阅读产业订阅收入占比达88.5%,版权收入占总收入的5.5%。

另外,受益于掌阅iReader等电子硬件的应用,电子阅读器收入占比由2016年的0.3%提升至2017年的1.4%。

 

3.5数字阅读市场规模

近六年来,我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39亿元发展至2017年的152亿元,扩大了3倍有余。

借着知识付费的“风口”,以音频为主要传播载体的知识付费服务发展迅猛,成为行业增长亮点,与传统音频类节目、有声书一起推动有声阅读市场整体向前发展。2017年有声阅读市场规模达到40.6亿元,同比增长39.7%。

 

其中,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稳步上升达127.6亿,同比增长32.1%,增长率相比去年有所降低。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2015年作为IP元年,网络文学衍生市场爆发出了强大的实力,优质的IP提高了用户的付费意愿;而2016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打击网络侵权盗版的政策,网络文学版权得到极大保护,更进一步促进了网民文学付费规模的快速增长;从2017年开始未来几年,优质内容又开始处于一个新的积累时期,市场增长量也开始放缓。

 

3.6中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

2017年中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指数排行榜上,上榜城市有深圳、南京、海口、杭州、长沙、成都、中山、贵阳、西安及大连。其中深圳以75.6的阅读指数位列全国之首,南京紧随其后,海口数字阅读指数74.4排名第三。

在数字阅读渗透率得分上,深圳以满分的优势夺冠,而海口在渗透率方面大幅超越南京。

 

3.7中国十大数字阅读作品

2017年中国十大数字阅读作品排行榜上,作品内型涵盖了军事、历史文化、神话、小说等多方面书籍。具体作品如表:

2017年数字阅读原创作品成为影视改编的重要创意来源。视频网站自制剧创意来源中,文学改编占比达52.1%,包括《欢乐颂2》《我的前半生》《人民的名义》等作品成为热门IP。

 

四、数字阅读企业格局分析

产业链分工更加细化,行业日益成熟。

 

数字阅读服务使用稳定,移动端碾压PC端。

移动互联网方便快捷,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优势,越来越受到用户青睐。无论在服务覆盖广度还是在用户使用黏性深度上,移动端阅读均大幅领先PC端,PC端阅读空间正在逐渐被挤占。

 

第一梯队数字阅读企业营收占比接近七成。

咪咕阅读背靠中国移动雄厚的资源和平台,阅文集团齐聚QQ阅读、起点读书、潇湘书院等众多优质APP提供的业内核心优质资源,掌阅科技拥有长期用户积累及硬件产品带来的产业链拓展优势,三者营收稳居数字阅读行业第一梯队;此外,沃悦读、纵横文学等凭借各自优势也取得了不俗的市场表现,位列数字阅读企业营收第二梯队。

 

 

4.1阅文集团

阅文集团成立于2015年3月,由腾讯文学与原盛大文学整合而成,旗下囊括QQ阅读、起点中文网等业界知名品牌,是引领行业的正版数字阅读平台和文学IP培育平台,占据国内IP改编市场优势份额。

截至2018年6月,阅文集团上半年总收入达22.83亿元,净利润为5.06亿元。从业务板块来看,阅文集团旗下两大主营业务板块均实现稳步增长,其中在线阅读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3%至18.5亿元,版权运营业务收入则同比大增103.6%至3.17亿元。

 

截至2018年6月30日,阅文集团作品储备总数已达1070万部,其中包括自有平台的1020万部原创文学作品,来自第三方在线平台的34万部作品以及17万部电子书。作家方面:2018上半年阅文集团旗下创作者总数增长至730万人,包括唐家三少、猫腻、我吃西红柿等网络文学“大神”作家在内等名创作者,构成了阅文集团领先业界的强大创作者阵营。

阅文集团上半年平均月活跃用户达2.135亿户,同比增长11.3%。其中,来自自有平台产品及自营渠道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分别由去年同期的8830万户及1.035亿户增加至1.063亿户及1.072亿户。

 

4.2掌阅科技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成立。掌阅iReader是掌阅科技的主打产品,是国内卓越的手机移动阅读品牌。掌阅为超过6亿的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图书内容及智能化的用户体验,目前拥有畅销、生活、文学等类别的优质图书数字版权50万册。

2018上半年掌阅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25%;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微增0.11%。

 

2017年掌阅科技自有数字阅读平台“掌阅”APP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04亿,用户规模持续增长,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2017年数字阅读业务实现收入15.68亿元,占比九成以上。另外拓宽了数字阅读业务的外延,先后发布了iReaderLight和iReaderOcean等多款电子阅读器产品,硬件产品收入同比增长97.03%。

在自主分发文字版权内容的同时,公司也发力版权衍生业务,向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影视、游戏等公司,提供多元化的版权内容,版权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43.93%。

 

4.3平治信息

作为国内较早从事移动有声阅读的企业,杭州平治率先推出国内较早的移动听书产品:话匣子听书,在移动阅读特别是有声阅读领域崭露头角。平治信息旗下一共有两款手机APP软件,分别为超越小说、话匣子听书。

2017年公司实现营收9.1亿元,净利润0.97亿元。2018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14亿元,同比增长12.37%;实现净利润4772.2万元,同比增长118.12%

 

平治信息的主营业务为数字阅读,聚合海量优质的文字和有声阅读内容。主要分为三大类:移动阅读平台:与出版机构、媒体和个人作者等版权方合作通过自身阅读平台、第三方以及电信运营商的阅读平台提供阅读服务。2017年该产品实现收入8.19亿元占比90%。

资讯类产品:指微阅读业务,通过手机报、自媒体推送等形式为用户提供专业杂志、行业期刊等阅读内容。2017年收入占比6%。

其他增值电信业务:主要包括音乐,视频,游戏,动漫等内容,2017年收入占比约为4%。

 

4.4中文在线

中文在线是国内最大的正版数字内容提供商之一,拥有数字内容资源过4百万种,签约版权机构600余家,签约知名作家、畅销书作者2000余位,驻站网络作者超过370万名。自有用户数超8,000万,合作用户超7亿。2015年1月21日,中文在线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数字出版第一股”。

2018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44亿元,同比增长36.32%;净利润亏损3093万元,同比下降254.085%。

 

2017年中文在线拥有数字容资源超400万种,与600余家版权机构合作,签约知名作家、畅销书作者2,000余位。据悉,从作品总数和作者数上来看,公司分别以市场占有率27.5%27.5%和41.6%位居全国第位居全国第二。

在原创网络作品方面:17K小说网为公司核心的原创内容生产平台,拥有注册用户数超5,000万,驻站网络作者人数超100万,点击量过亿IP超100部。

 

4.5阿里文学

阿里文学是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于2015年4月23日宣布正式推出的新业务。作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互联网文化娱乐品牌,阿里文学的主要业务以内容生产、合作引入以及版权产业链的双向衍生为主。阿里文学将依托内容生产,从数字内容阅读、数字内容传播、版权衍生、粉丝经济等多个角度出发,建立跟文学产业相关的开放生态。

书旗小说是阿里文学旗下的一款跨平台阅读类APP产品,集合在线/离线阅读、自动书签、智能搜索、阅读设置、写小说等多项人性化功能,在Android平台和iOS平台都是国内首屈一指、深受用户喜爱的APP。

五、数字阅读发展前景分析

5.1数字阅读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显示,2012-2017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处于高速发展期,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1.27%。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耗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日益饱和,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增速也将有所放缓,但整体规模仍不断扩大。金准人工智能专家预计未来五年内,我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年均增速约为20%。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50亿元。

 

5.2未来发展趋势

5.2.1移动端数字阅读优势明显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5G时代来临,移动平台优势不断超越PC端,将进一步推动移动端数字阅读市场的发展。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分析认为,目前数字阅读市场上移动平台竞争依旧激烈,阅文集团凭借原盛大文学及腾讯文学的深厚功底,在国内数字阅读市场享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而掌阅科技在移动端优势明显。未来各大数字阅读企业也将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抢占市场。

5.2.2原创IP文学价值延伸至影视作品

2017年数字阅读原创作品成为影视改编的重要创意来源,文学改编占比达52.1%,其中不乏《欢乐颂2》《我的前半生》《人民的名义》等作品成为热门IP。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分析认为,未来以阅文集团、掌阅科技为代表的数字阅读龙头企业仍将加强对版权IP的运作,不断挖掘IP的商业价值和更多元的商业模式,将单个IP不断运营成集电影、电视剧、游戏、动漫、周边的全娱乐产业链的作品,进一步推动版权运营走向成熟。

总结

文化行业政策换量良好,全民阅读初见成效。2017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引领数字阅读领域的发展,使全民阅读初见成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版权局等机构也大力加强网络作品版权监管,引导优秀网络文学发展。在这样的政策鼓励下,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在“2017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季”系列活动中,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出台政策推动数字阅读行业发展。因为电子书的便捷性,超六成读者表示未来将选择电子阅读。

数字阅读走向智能化,技术保护创作丰富观感。从2008年到2018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更新,数字阅读产业技术经历了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如今,智能创作、场景沉浸、千人千面成为了数字阅读行业新的关键词。数字阅读技术的发展有益于支持和保护原创,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2017年中国数字阅读作者数量达到784万,较去年增长超过三成。

智能阅读技术为用户的阅读过程增添许多乐趣。AR/MR技术提升用户的沉浸式体验,通过专家分析、排行推荐和精准画像完成的智能推荐,实现了“千人千面”的内容定制功能,为用户定制“理想型图书馆”。

市场规模达152亿,文化出海扬帆起航。2017年数字阅读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52亿,较上年增长26.7%。以音频为主要传播载体的知识付费服务发展迅猛,2017年有声阅读市场规模达到40.6亿元,借助音频媒介开展的综合类知识付费服务贡献了约10亿元的收入规模,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中坚力量。

在十九大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战略指引下,中国文化起航出海。目前海外英文网文用户约有700万+,人数占比最高的三个国家是美国、巴西和印度。

用户向全年龄段拓展,男女行为偏好差异明显。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表示,2017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近4亿,用户年龄分布更加分散,向全年龄段拓展。青年人群占比70.9%,比去年下降了9.4个百分点,中年人群比例达到27.3%,比去年提升了8.8个百分点,老年人群占比1.2%,比去年提升了0.5个百分点。

在数字阅读领域,男女行为偏好差异明显。男性读者偏爱职场商战、军事战争类作品,通过专家荐书来选择书籍,超过三成的男性会因为性价比高而付费。女性读者则更喜欢青春校园和时尚类作品,她们通过公众号和大V推荐来找书,近三成女性会因为喜欢的题材而付费。

用户为电子书付费的意愿也在大幅提升,愿意为单本电子书支付的金额从2016年的8.9元提高到13.6元,超过半数的人会因为内容质量高、价格合理而付费。80后、90后付费意愿最强烈,他们会因为阅读体验好和喜欢的作者而付费,付费意愿超过6成。

行业问题带来诸多挑战,协同发展把握好未来方向。2017年数字阅读在技术发展、产业扩张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版权改编方面,现有作品多冗长且同质化严重,未来需精炼的优质内容服务IP改编。在版权评估方面,目前IP交易没有统一的模式,缺乏专业的相关机构操作,造成IP交易成本过高,资源浪费等现象,市场交易效率低下。需要在政府指导下,行业协会、版权方、下游企业及独立第三方平台共同建构IP评估标准,形成高效有序的交易模式。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分析认为,未来,数字阅读服务应该朝着“五化”发展,即阅读服务更加公共化、内容质量更加精品化、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版权运作更加精细化、价值评估更加体系化。由此,数字阅读行业方能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