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谷歌发布Pixel 3、Slate平板与Home Hub智能音箱

谷歌在纽约如期举行了主题为“谷歌制造”(Made By Google)的硬件发布会,推出了Pixel手机、二合一平板,以及音箱等一系列新品硬件。一个月以来,包含谷歌、微软、苹果、亚马逊在内的美国四大科技巨头都相继发布了旗下最新硬件。而相比其他三家,谷歌本次的硬件品类最为全面,也彰显出更多的硬件野心。下面,智能菌就为大家第一时间详解谷歌本次硬件新品。


智能音箱成战略重点:谷歌首款带屏音箱Home Hub发布



Home Hub是谷歌此次发布会的重点产品,这是一款配备7英寸LCD触摸屏、远场麦克风、环境光传感器和15W扬声器的带屏幕音箱,支持蓝牙5.0。Home Hub有绿、粉、白、深灰四种颜色。


由于屏幕的加入,Home Hub可以显示一些常用信息,比如天气、交通拥堵、查找菜谱等信息,这也弥补了传统智能音箱完全依靠语音交互的不足。需要注意的是,Home Hub并没有摄像头,也就无法进行视频通话和视频聊天。


Google Home的产品经理Ashton Udall说,Home Hub是智能助手的延伸。


功能方面,Home Hub加入了Home View功能,可以控制和管理家中所有智能家居设备。谷歌同时还推出了一款名为Home的APP,这款应用在任何安卓手机上都能安装使用,达到控制家电设备的目的。另外,Live Albums新功能可以让用户选择照片中特定的人,Home Hub就可以自动为照片上的人进行分类,为每个人的每张照片创建相册,同时还能使用机器学习过滤掉不良镜头或模糊的照片。


另外,Home Hub还加入了Ambient EQ功能,可以让设备自动调整显示屏亮度。


售价方面,Home Hub起售价149美元(约合人民币1030元),并赠送六个月YouTube会员,10月22日上市发售。相比亚马逊和Facebook的同类产品,Home Hub更具性价比。


有评论指出,在智能音箱的风口下,谷歌正在迎头追赶。Home Hub希望利用自身在Android系统上的优势,将手机延展到带屏音箱上,进一步蚕食亚马逊Echo Show的市场。目前来看,Home品类的智能音箱成为谷歌表现最好的硬件业务。根据根据研究组织CIRP的今年8月份的最新数据报告显示,美国智能音箱市场出货量已达5000万。。截至今年6月30日,亚马逊Echo的市场份额为70%占据主导地位,而谷歌的Home系列产品的市场份额为24%,苹果HomePod占据了剩下的6%。


ChromeOS进军平板:Pixel Slate可运行Android应用


此次发布会上,谷歌还发布了旗下首款搭载ChromeOS的平板电脑Pixel Slate。这款平板类似于苹果iPad Pro或者Surface Pro 6,可以搭配键盘使用。


Pixel Slate虽然搭载了ChromOS系统,但是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支持在shell中运行Android系统,从而完美安装Play Store上的安卓应用。不仅如此,全新的ChromeOS系统还可以实现自动分屏功能,支持Google Assistant语音交互。



Pixel Slate采用12.3英寸屏幕,屏幕像素为293ppi,配备双扬声器和800万像素前置广角镜头。


售价方面,Pixel Slate单机起售价599美元(约合人民币4150元),赠送3个月的Youtube TV;配套键盘单价199美元(约合人民币1380元);配套触控笔单价99美元(约合人民币685元)。这款产品将首先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上市。

主打拍照:Pixel 3能否阻击iPhone XS?


本次谷歌硬件发布会上,被曝光了底朝天的Pixel 3/3 XL手机如约登场。


延续之前的设计,Pixel 3和Pixel 3 XL背部依然采用了玻璃和金属双拼接的方案,但正面却“随波逐流”,采用了刘海屏。Pixel 3搭载5.5英寸屏幕,Pixel 3 XL搭载6.3英寸屏幕。配色方面,Pixel 3系列除了保留黑、白配色,还增加了浅粉色。


性能方面,Pixel 3系列手机搭载了高通旗舰芯片骁龙845,可选择4GB/6GB RAM和64GB/128GB ROM不同容量版本。


功能方面,首先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谷歌之前以11亿美元收购了HTC手机代工部门,所以Pixel 3系列也搭载了HTC手机上独有的侧边挤压触控Active Edge技术。另外,依托Android 9 Pie新系统和机器学习技术,Pixel 3系列手机可以智能管理功耗。


比较遗憾的是,此次Pixel 3系列手机依然没有搭载时下流行的屏下指纹解锁,也没有类似于苹果FaceID的人脸解锁,甚至背部依然没有双摄镜头。不过,支持无线快充还是给了用户的最后一丝安慰。


虽然Pixel 3系列手机后置单摄镜头(1200像素,光圈F/1.8),摄像头参数平平,但借助自家的AI技术,谷歌在去年Pixel 2系列上的单摄像头拍照就达到了旗舰水平,在DxOMark上的得分就高达98分,不仅是单摄像头的最高水平,而且即使现在来看也属于第一拍照梯队。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Pixel 3系列手机将会取得更好的摄像成绩。


Pixel 3系列手机加入了最新的Visual Core成像协处理器,并且拥有“Top Shot”智能拍照模式,能够捕捉人们的表情和动作。这样也就使得用户可以挑选最佳照片使用。另外,前置双镜头的加入,使得前置自拍可以扩大184%的视野,同时还可以先拍照后对焦。

当被问及为什么谷歌没有在Pixel 3上安装双镜头相机时,谷歌产品管理副总裁Mario Queiroz表示,“我们双镜头并不是必要的,谷歌能够通过机器学习,产生更好的手机拍照图像和视频,这就不需要我们再增加镜头。”


另外,安全性是此次谷歌硬件发布会格外强调的一点。Pixel 3系列手机中就嵌入了谷歌自行设计的Titan M安全芯片,它用于保护锁屏密码验证过程并加强磁盘加密,这或意味着Pixel手机正在寻求获得企业级安全认证。


售价方面,Pixel 3系列手机起价799美元(约合人民币5530元),无线座充Pixel Stand售价79美元(约合人民币550元),即日起接受预订,10月18日开始发售。要知道,苹果iPhone XR在10月19日上市,起售价同样为799美元,这样的对决,你会买哪个呢?


结语:


近一个月以来,苹果、亚马逊、微软先后举办了新品硬件发布会,苹果推出了iPhone XS、XR手机,亚马逊则是一口气推出了11款新的Echo设备,包括新款Echo Show。微软更新Surface硬件产品,首次发布智能耳机。


在谷歌看来,谷歌的产品是AI+软件+硬件的完美结合,目的是打造专属用户自己的手机,在这个过程中要非常注重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以及个人健康。


那么,iPhone、Pixel、Echo、Surface,你喜欢哪个?

被舆论困扰的ofo:收购价一跌再跌

“终有一天,我们今天的ofo,会和Google一样,影响世界。”三年前的今天,年仅25岁的戴威在拿到1.3亿美元C轮融资后产生了这个梦想。

但现实不仅不够美丽甚至还很残酷。

三年后的今天,被资本、形势和舆论裹挟着前进的ofo,不仅没有影响世界,反而自身难保。卖身、裁员、融资、缩减海外业务、拖欠供应商货款、转投区块链等等,这些或真或假的消息都在暗示一件事:ofo没钱了!

而救世主却没有如期降临。

多方博弈、舆论混战。僵局之下,指向不明的各类爆料,也不过是利益相关方博弈的手段;当年疯狂扩张取得投放资格与市场份额,成为最后的救命稻草;一降再降的价格,成为“ofo收购案”破局的关键。


激烈的舆论战


最近ofo联合创始人于信的朋友圈成为了辟谣第一现场。

“最近真是黑稿满天飞,但我想请写黑稿的人稍微专业一点,不要给我反击的机会。”于信不止一次声称ofo遭遇无端攻击,并暗示报道的背后有人推动。而ofo的公关们也时刻处在辟谣的第一线。

如何让ofo摆脱财务危机,已经成为一场旷日持久的罗生门。

20亿美元、15亿美元、14亿美元、10美元..........每隔几日,总会冒出一两条“ofo收购案”的消息,撩拨业内人士和媒体们的心弦。

“ofo的收购困局,经常需要靠舆论来搅乱。”一位不愿具名的ofo前期投资人对网易科技表示,通过制造舆论效应,向对方试探、干扰或施压,来达到自身目的,这是每个行业中都惯用的手段,共享单车行业更不例外。

vc们急需脱手,收购方希望物美价廉,被收购方则是希望能卖个好价钱,各方利益交织在一起,成为近一年单车行业传闻频发的一大重要原因。


ofo的至暗时刻


进入9月份,ofo面临的资金难题似乎越发严峻。

而ofo内部的自救工作早已展开。

7月份开始ofo收缩业务线,逐步退出或关停了以色列、澳大利亚、德国、美国、西班牙等地区的部分业务。

此外,ofo在人员配置上也在瘦身。ofo联合创始人于信在6月接受《财新》采访中提到的“ofo运维人员从12000人缩减至9000人”。于信此描述为是“重新梳理团队”,而不是“裁员”。

据网易科技了解,ofo人员流失早在今年3月份就存在,三四线城市的供应链团队为“重裁区”。

而资金链危机也使得与ofo相关的诉讼和纠纷增加。7月底,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一家ofo小黄车的智能锁物联网通信服务商称,因ofo拖欠其通信服务费,将对300万辆小黄车智能锁陆续暂停服务。

在供应链方面,8月31日,上海凤凰已经发布诉讼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凤凰自行车2017年与小黄车运营方东峡大通签订了多份采购合同,截至起诉日,东峡大通仍拖欠凤凰自行车6815.11万元。

在物流方面,根据公开信息,ofo目前拖欠德邦、百世物流、云鸟等多家企业上亿元快递费。

虽然ofo也在积极通过商业化探索进行自救,但目前来看,效果都不大。

在自身造血不足,资金紧张,收支平衡无望的情况下,曾经的竞争对手摩拜给了ofo一个好的示范作用。


停滞不前的收购


“知止而有得”、“识时务者为俊杰”是创业公司面对大公司时的常规选择。如美团收购摩拜,阿里收购饿了么。

但保持独立运营却成了戴威的底线。直至今年5月中旬的百人动员大户上,戴威依旧表达了不想让步的态度。“如果你们不想战斗到底,现在就可以离开公司。”

但这个时候的戴威,已经很难再主动低头。过低的报价像一个鱼刺卡在他的喉咙处,难以下咽。

一位知情人士称,在今年3月份、5月份、8月份,滴滴确实多次抛出收购ofo的方案。3月份那次,因为戴威不同意未能成行。后续两次,最后都以方案被滴滴撤回而告终。

“滴滴企图伺机超低价接盘,而拖得时间越久,对滴滴越有利,对ofo越不利。”上述投资人对网易科技强调,现在已经不是ofo想不想卖,而是否有人愿意买,花多少钱买。

不可否认的是:ofo在与阿里、滴滴的谈判拉锯战中,估值一再下跌。

36氪之前报道称,早在7月底,滴滴对ofo的收购价格大约在15亿美元左右。但之后又传出滴滴和蚂蚁金服会共同出资收购ofo,同时对于ofo的债务也会一并承担,价格在14亿美元。8月下旬,有媒体称滴滴与ofo之间的协议似乎已经达成,最终在20亿美元。

时间进入9月,多位投资界人士认为,滴滴与ofo的收购和合理价格在10亿—15亿美元区间。但让他们担忧的是,如果不赶在冬天来临前顺利出售,ofo的收购价格还会继续降低。

“希望戴威低下头的那天,他的手里还能握有的谈判筹码。”某位投资人表示。

华为AI最大动作来了!首次曝光AI战略 推出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和两款AI芯片

10月10日,在华为全链接2018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首次系统阐释了华为的AI发展战略,以及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同时发布了两款AI芯片。


一旦上述目标达成,这将成为华为近年来在AI上的最大动作,也是华为从面向运营商到面向移动互联转型后又一次重大进步。


两款AI芯片 算力领先全球同类产品

徐直军称,一直以来华为都在研发AI芯片,此次正式发布两款AI芯片:昇腾910和昇腾310。


其中,昇腾910的算力可以达到256T,是目前全球已发布的单芯片计算密度最大的AI芯片,计算力远超谷歌,比排名第二的Nvidia V100要高出一倍。

华为昇腾910


基于昇腾910,华为还在构建昇腾Cluster,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分布式芯片系统。通过把1024个昇腾910连接起来,构建一个AI计算机系统,提供高达256P的的超高AI计算能力。据徐直军介绍,昇腾Cluster会在华为云推出,上市时间也是明年二季度。


而昇腾310芯片的最大功耗仅8W,整数精度的算力达到了16T,同时还集成了16个通道的全高清视频解码器,是目前针对低功耗计算场景最强算力的AI芯片。以上两款芯片预计明年第二季度正式上市。


“昇腾的系列AI芯片,具有横跨全场景的最佳能效,是全球第一个自带全场景的AI芯片系列。昇腾基于统一架构的全场景覆盖能力,将大大地便利AI芯片在不同场景的部署、迁移和协同。我们期待昇腾系列能够大大加速AI在各行各业的落地应用,实现普惠AI。”徐直军表示。


此外,华为预计还将在2019年发布3款昇腾系列AI芯片:Lite、Tiny和Nano,用于智能手机、智能附件和智能手表。


华为AI十大改变 五大战略

为了解决人工智能“火热”与“冷静”之间的巨大落差,华为还将从技术、人才、产业这三个方面进行主动变革。


具体来看,华为将在缩短训练模型时间、充裕经济算力、适应部署场景、推出高效安全算法、提升自动化水平、打造实际应用类模型、实时更新模型、协同新技术、联动一站式平台、以AI思维解决AI人才短缺等十个方面做出调整。

华为AI的十项改变


徐直军指出,这十大改变既是华为对AI产业发展的期望,也是华为制定AI发展战略的源动力。


基于这十大改变,华为制定了AI发展战略的五个方面:


投资基础研究:在计算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决策推理等领域构筑数据高效(更少的数据需求) 、能耗高效(更低的算力和能耗) ,安全可信、自动自治的机器学习基础能力


打造全栈方案:打造面向云、边缘和端等全场景的、独立的以及协同的、全栈解决方案,提供充裕的、经济的算力资源,简单易用、高效率、全流程的AI平台


投资开放生态和人才培养:面向全球,持续与学术界、产业界和行业伙伴广泛合作,打造人工智能开放生态,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解决方案增强:把AI思维和技术引入现有产品和服务,实现更大价值、更强竞争力


内部效率提升:应用AI优化内部管理,对准海量作业场景,大幅度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和质量


华为AI解决方案


会上,徐直军还介绍了华为的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这里全场景包括公有云、私有云、各种边缘计算、物联网行业终端以及消费类终端等部署环境;全栈则是从技术功能视角提出的,包括芯片、芯片使能、训练和推理框架和应用使能在内的全堆栈方案。


这套解决方案将由“Ascend(昇腾系列)”、芯片算子库和高度自动化算子开发工具“CANN”、支持端、边、云独立及协同训练和推理的框架“MindSpore”、以及提供全流程服务、分层API和预集成方案的“应用使能”四个部分组成。


据悉,这一解决方案将会对去年9月推出华为云EI和今年4月发布的人工智能引擎HiAI提供强有力支撑。基于这个解决方案,华为云EI能为企业、政府提供全栈人工智能解决方案;HiAI能为智能终端提供全栈解决方案,且HiAI service是基于华为云EI部署的。


总的来说,华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战略,是以持续投资基础研究和AI人才培养,打造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和开放全球生态为基础。

LES PARFUMS始于肌肤的香水之旅

LES PARFUMS


始于肌肤的香水之旅

萦绕鼻尖的八重香味,千回百转的情感之旅


幽秘、缥缈而不可言说,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抵临终点的瞬间释放,

而在于起伏摇曳的心路历程。它如同连绵不绝的甘霖,滋润肉体与灵魂。

如今,旅途之中的点滴心绪结合精湛工艺

路易威登香水优雅现身。

八款香味由调香大师 Jacques Cavallier Belletrud 创造。

探索该系列

精湛工艺

调香大师 JACQUES CAVALLIER BELLETRUD

一位格拉斯调香大师的人生旅程


在格拉斯的学生时代,Jacques Cavallier 每天都会从 Les Fontaines Parfumées 香氛喷泉庄园雄伟的大门前路过。这道铸铁大门后的一切总是让他充满好奇。他绝想不到,这个地方在 2016 年成为他的创意调香工作室。


8 岁时,Jacques Cavallier 怀着坚定的信念告诉自己的调香师父亲,他想要子承父业。他如同其他孩子练习钢琴音阶一般学习香调知识。当他在学校取得好成绩时,他的父亲就会让他在暑假帮着称量香水配方。高中毕业后的第二天,Jacques Cavallier 就进入了香水公司上班,在这里他学到了如何提取鲜花精华。18 岁时,Jacques Cavallier 创作了自己的第一款香水配方,但他的父亲却告诫他,只是把各种香氛原料混合到一起并不意味着成为了一名调香师。 在付出无数的辛勤努力和虚心学习后,Jacques 终被 Firmenich 香水公司录用并且一干就是 22 年。


2012 年被路易威登任命为品牌首席调香师的 Jacques Cavallier 历时四年,寻访世界各地调香素材,力求打造路易威登的第一个香水系列。


世界唯一原架、原函、原书一体存放的《四库全书》再次面向公众开放

10月9日,世界唯一原架、原函、原书一体存放的《四库全书》再次面向公众开放。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总馆北区稽古厅,来自首师大附中的四百余名师生正在通过展板展示、互动体验、讲座、现场抄四库(诗经、论语、中秋、重阳等内容)等多种形式近距离感受《四库全书》的魅力。这也是国家图书馆举办的为期一周的“走近四库全书”活动的首日。



学生在抄写《四库全书》


一位初一的学生告诉记者,之前他对《四库全书》的了解非常少,通过这次现场观展、听讲解,亲手抄书、听讲座等形式,对《四库全书》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感觉《四库全书》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文献,整个编撰过程非常不容易,而且历经10多年,写了7亿多字,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编纂历经十余年,收录中国古代典籍近3500种,装订成36000余册,全书7亿多字,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分重要典籍,几乎涵盖了古代中国所有学术领域,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记忆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四库全书》编纂成后共抄七部,可惜因战火动乱,目前只留存三部半,命运多舛,令人不胜唏嘘。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文津阁《四库全书》是现今唯一原架、原函、原书一体存放的《四库全书》,与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一同成为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了这部体现盛世华光的宏章巨制。



学生们在观展听讲解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萨仁高娃表示,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也是希望《四库全书》能走近校园,提高青年学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古籍保护工作的参与感、获得感与归属感,更让校园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


活动当天,学生们还参观了正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的《旷世宏编 文献大成——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文献展》。大家纷纷表示,在国家图书馆同时欣赏到《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深切感受中华璀璨文明,进一步激发了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据悉,本次“走近四库活动”将持续至10月18日(周六、日不对外开放)。

蔚来汽车获特斯拉大股东入股11%!尾盘暴涨逾22%,盘后再涨近9%

重磅:出资150亿到200亿美元!软银欲拿下共享办公巨头Wework多数股权

“史上最牛VC”再次出手下注共享办公空间。


10月9日周二,知情人士称,日本软银正就出资150至200亿美元收购WeWork多数股权进行谈判,投资资金很可能来自软银愿景基金(Vision Fund)。


部分知情人士透露,谈判并不流畅,也不保证一定能够达成协议。上述媒体认为,若此次交易能够完成,将成为过去十年的初创热潮中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一次交易。


自去年以来,软银不断加码拥有8年历史的WeWork,目前已持有后者近20%的股权。


2017年8月,软银集团及其愿景基金向WeWork投资44亿美元,其中30亿美元直接用于购买WeWork的股权,另外的14亿美元分别投资向WeWork在中国、日本和太平洋地区的三个子公司。


7月27日,WeWork还曾宣布,旗下中国子公司获得由软银、软银愿景基金、淡马锡等领投的5亿美元B轮融资,子公司估值也达到了原来的5倍,跳升至50亿美元。


8月10日,WeWork在上半年业绩报告中披露,软银以可转换债券的形式再向该公司投资了10亿美元。


根据协议,这些资金将从明年9月开始每年产生2.8%的利息,该交易还允许软银在WeWork完成下一次股权融资或公司IPO上市时,将这些债券转换为公司股票。


并且如果在下一轮股权融资中由软银领投,那么WeWork的估值就基本上由软银来决定,但如果是其他投资人领投,那么最低估值420亿美元。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融资约50亿美元,在最近的一次融资中,其估值已经达到200亿美元。


今年6月,软银集团投资顾问CEO、负责运营1000亿美元愿景基金的Rajeev Misra曾表态称,WeWork还在寻求新一轮融资,并希望获得350亿美元的估值。


房地产咨询公司高纬环球数据显示,WeWork在纽约曼哈顿租借的办公空间面积已经达到530万英尺,超过其他任何公司。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共享办公巨头在迅速拓展的同时,亏损也在进一步扩大。


业绩报告显示,去年公司营收为8.86亿美元,亏损达9.33亿美元。而光是今年上半年,公司就营收了7.64亿美元,亏损也达到了7.2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亏损的1.54亿美元高出了3.7倍。



不过Wework预计,在未来的12个月,公司营收至少为18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