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时尚娱乐
文章列表

旧物新生活 New Vintage

这些本是放在橱柜里的锅碗瓢盆,配上设计师喜欢的零嘴、蛋糕、甚至辣椒、葱、姜、蒜等(食物当然是假的),就成了一件将“饮食习惯”秀在外面的柜子!

设计师将厨房里相关的物件组合在一起,创作出这款“Cupboard Buffet”橱柜。


   一本正经的家具设计虽然实用,但是那些搞怪、幽默、奇特的设计在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因为人们还是被它们的独特性所吸引。意大利设计师Manuela  Crotti的作品便是其中之一。它们不是用了多高科技的材料,亦无一身绚丽的外衣,而是将一个个再熟悉不过的生活物件搬到台面上来。

    “我特别喜欢米兰的文化影响与古老的遗迹,像一个缤纷的调色盘一样,美不胜收。米兰也深深影响着我的作品。”艺术系出身的她,早期的作品经历过各种风格, 有人物画,有抽象派艺术,甚至到极简、禅风,当时更获得许多奖项,并且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不过,她最爱的还是室内及产品设计。

   这一切都从一张自己在家DIY做的桌子开始。Manuela  Crotti带着浓厚的意大利口音说道:“我想要用身边最喜爱的物件,做一件能够表述‘  我是谁’的作品。”于是,她将这些物件凑在一块儿,拼贴在桌子上面,再刷一层厚厚的树脂保护固定。成品让人满意。“ 我喜欢将两个非常极端的物件mi x  一起。”她指着“Manufatti”系列之一的Cupboard  Buffet柜子继续说道:“这些本是放在橱柜里的锅碗瓢盆,配上我喜欢的零嘴、蛋糕、甚至些辣椒、葱、姜、蒜等(当然这些食物是假的),就成了一件 ‘Manuela Crotti饮食习惯’的柜子!”

   Manuela  Crotti想要表达的不是只有她自己。她的作品就像是一部童话故事,一本很有诗意的日记。她解释:“这里记载着人们的记忆,藏着各种日常物品、玩具、照片甚至些纪念品……”这些物件大多是她家里的旧物,或是去旅游时淘回来的。“我喜欢逛各种市集,去发现新的地方。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产’,将它们牢 牢锁在一块儿,可比一张张明信片还有趣。”她的作品就是有一种魔力,让人情不自禁地弯下腰来,寻找那些属于自己的记忆。

   原研哉曾说过:“从无到有自然是一种创造,但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Re-think、Recycle、Re-design、Re-make、Reuse……

是Manuela Crotti的创作原则,这一切也都落实于一件事情——重新审视、设计和怀念我们的生活。



一旁的“Start Game”桌子则是设计师儿时挚爱的玩具。

   今年于Rossana Orlandi艺廊展出的系列新品。墙上挂着的“Headboard Il Nido”家饰,是设计师用了各种纸币及历史肖像拼贴在老旧的画框里制作而成的,很富诗意。


设计师Manuela Crotti

   Manuela Crotti最大的乐趣是将身边随手可得的旧物转化成作品,借此重新审视、设计和怀念我们的生活。


设计师在黑色盘子上,粘上几个小动物模型,十分逗趣。



水磨石和黄铜打造色彩斑斓的家

抽离琐碎的生活日常,完全依照自己的审美趣味,杭州设计师陈飞波为自己打造了第二居所,住在色彩浓厚的空间里,也畅游于个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主人:陈飞波,1979年出生于浙江舟山,毕业于浙江贸易经济学校服装设计专业。2004年,他创办陈飞波设计事务所,从事室内设计、视觉传播、产品设计、展览策划等多领域设计工作,致力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现代设计语言交融平台的搭建。2013年、2015年,陈飞波两度入选《安邸AD》杂志评选的中国最具影响力建筑、设计精英榜单“AD100”。






陈飞波在公寓入口处设计了原木鞋柜和壁柜,增添了储物空间,水磨石墙面、地面的铜色勾边和壁柜的黄铜面板中和了木材的厚重,让空间看起来生动有趣不少。造型独特的雨伞、木刷、鞋拔等小工具也暗暗反映出陈飞波独特的审美趣味。




客厅与餐厅连为一体,通透明亮,原木、


黄铜、大理石各种材质交融组合,穿插其中的


色彩更烘托出主人的独特审美。




芬兰设计大师约里奥·库卡波罗(Yrjö Kukkapuro)最著名的那把卡路赛利(Karuselli)椅是陈飞波为之自豪的收藏。他为客厅设计了棕色大理石茶几,又在下面铺上紫色的地毯,一旁则是用绿丝绒软包的沙发,用色大胆,烘托出空间的精致。喜好美食的陈飞波为一旁的餐厅设计了一张大餐桌,与三五好友坐在一起品尝美味再好不过。







陈飞波设计了造型美观又极为实用的收纳柜,他的书籍、摆件、唱片都在这里各得其所。






棕色大理石茶几上摆着陈飞波从京都、浙江等地收来的古朴茶碗,边几上的玻璃器皿则极具装饰艺术风格,东方与西方的审美趣味在此无声无息地交融在一起。




剥去墙面,露出漂亮的混凝土,与空间中温润的材质与色彩取得了巧妙的平衡。




剥除墙面露出的混凝土与空间中大幅蓝色摄影作品、紫色地毯等彩色摆饰互相映衬。




开放式厨房的水槽专门请贵州熟悉的匠人手工打造,大量黄铜与木色的运用让空间倍增暖意。




开放式的厨房内,水槽是陈飞波不惜麻烦请熟悉的贵州匠人在当地手工打造的。






在通往卧室的拐角处,陈飞波也不忘增添一些储物空间,可以将购物袋方便地悬挂在此。绿植则让空间平添了几分生机。






餐桌的黄铜支脚呼应了地面的铜色勾线,细节之处可见设计师的巧思。条凳和餐椅的组合让餐厅可以容纳更多的人一起用餐、小酌。






大理石台面的餐桌极具质感,为了增加储物功能,陈飞波在墙边设计了一排原木低柜,好看也好用。






卫生间台盆旁也用了黄铜面板,圆形的镜子与台盆让小空间看起来生动极了。不做动物测试的洗护品牌Aesop深得陈飞波和太太的喜爱。




床头橘色的画作与绿色丝绒窗帘相互映照,为卧室带来恰到好处的生动。




卧室的墙边用了黄铜作为踢脚线,别具一格。金属的边几和木质托盘构成了实用又不占地方的床头柜。床头一幅橘色的画作提亮了整个空间。




对于钱塘本地居民来说,“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似乎是一种标准生活日常景观。不过,作为“新杭州人”的代表,已在杭州居住多年的设计师陈飞波把自己的第二个家安在了钱塘江南面的滨江新区。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未开垦的荒地,就像每一片亟待被开发的城市新兴区域一样,新区中没有了旧日湖边的浮光魅影,倒是充满了现代人文城市生活的新式“诗情画意”。


“不知不觉,我们很多朋友都搬到了这附近,平时进出能碰到很多熟人,也经常一起喝酒聊天,甚至还一块儿开店。住在这里既能保有自己的独立性,也方便与圈内好友交换想法。”陈飞波告诉我们。还没走进他家的小区,我们就在门口看见他为杭州家具界领军人物吴永红和包冰设计的餐厅食课,一旁还有他和好友Amber创办的美式古董家居集合店ABC,再过去是吴永红和包冰共同创办的家具店UTT......“这些不仅构成了滨江新区相较杭州老区不一样的社区生态,也是很多新一代杭州人在生活上的追求体现。”


而陈飞波自己也在他的这套第二居所里实践着他对生活的追求。当我们推开陈飞波家的大门后,迎面而来的客厅里大片绿色、紫色、金色......令眼睛一时有点儿应接不暇。原木、丝绒、铜......各种质感的材料营造出一个触感丰富的世界。原有的墙面被陈飞波剥去,露出了斑驳的混凝土,各种色彩和材料的碰撞便在这大片粗犷的水泥墙的映衬下获得了一种巧妙的平衡。还未细看,就已经深深感受到空间中弥漫着的主人对于生活的满满热爱。陈飞波笑着告诉我们,小孩和老人都住在别处,这处第二居所正是他和太太的私人空间,也因此大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生活方式来。


陈飞波历时多年细心收藏的各种心爱物件为居所增添了时间的温度,也烘托出他个人审美的趣味。客厅正中位置放着芬兰设计大师约里奥·库卡波罗(Yrjö Kukkapuro)最著名的那把卡路赛利(Karuselli)椅,未来感十足。与之相望的棕色大理石茶几上放着陈飞波从京都、浙江等地收来的古朴茶碗,一旁边几上摆着装饰艺术风格的玻璃器皿。“新一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正在微妙地变化,生活中产生了更多东西融合。我们喝威士忌、抽雪茄,但家里也少不了一套考究的茶具。这种直抵内心深处的东西是谁也逃不掉的。”


生于舟山、成名于杭州的陈飞波身上有着江南文人不紧不慢的写意气质,在他看来,无论设计还是生活,一切都可以多一点“游玩”的心态。就像他在外出差,一定会把公事变成一场有温度的旅行,“在当地一定要找好吃的馆子,工作起来才更有效率!”在多年对材料的研究和把玩中,他也愈加偏爱纯天然的“基本款”,“我喜欢出品后即有用旧感的设计,它很真实,让使用者和空间少了最初那个互相‘客套’的阶段,直接开始了有故事的新生活”。就像自己只去熟悉的地方吃饭一样,开放式厨房的水槽在贵州手工打造,因为那里有他熟悉的匠人;用木头和铜这样充满情感的材料来为自己的居所增添质感;又用黄铜勾出水磨石地面及墙面边缝,不着痕迹地显现着岁月的痕迹......而在卫生间里,他囤积了上百瓶Aesop洗护用品,这并非为了赶时髦,而是因为品牌不在动物身上测试产品,让自己和信佛的太太很是认同这种价值观。无疑,他所提到的那种“真实”更多是一种内心指向。生活永远是先有方式再有风格,这不仅是陈飞波一直以来的设计主张,也是他对生活的理解。



哈瓦那旧城 Classic Havana

独一无二的哈瓦那旧城, 不是明信片上摸不着的风景;它真实存在, 人潮涌动, 生机勃勃。

这是一个能让你


闲庭信步的地方,


那些拥有广场的城市,


总是能让你


停下脚步,细细品味。


你可以花一整个


上午在某个广场散步


或乘凉,或者跟


周围的小贩砍砍价,


买上几本二手书。




Armas广场(plaza de armas)上的老式摄影




每个古巴人,


对雪茄的那份痴迷


与骄傲,不去到那里,


你是很难体会到的。


想要抽一支


向往已久的特制雪茄,


还得找对地方,


千万不要轻信


街边的烟草小店。




在Hotel Saratoga的305房间里, 一位女服务员正在摆上上好的古巴雪茄。






La Guarida餐厅;






Hotel Saratoga酒店的游泳池;






La Bodeguita del Medio, 位于Empedrado大街上。曾是一个杂货店, 后被一位西班牙加利西亚人Martines在1950年改造成为了一个吃饭喝酒的好地方。






Casa de la Musica里的翩翩起舞。




TIPS  古巴之城不可错过




酒店


Hostal Valencia  Oficios大街53号, hostalvalnecia.cu;酒店里有14间房间。


Hotel de Los Ambos Mundos  Obispo大街153号, Mercedes街角, 海明威在古巴时曾住在这家酒店。位于哈瓦那最繁忙的街道之一, 高贵、古典与哈瓦那独有的氛围相融合。Hotelambosmundos.com。


Hotel de Inglaterra  Prado大街416号, 曾因其壮丽的新古典主义外观和内部特有的伊斯兰风格装饰被命为国家纪念碑。


Hotel Saratoga  Prado大街603号,  Dragones街角。这是哈瓦那的高级酒店之一, 从第八层的带游泳池的天台望去, 整个哈瓦那中心城区和哈瓦那旧城区尽收眼底。酒店内的餐厅也强力推荐。




餐厅


La Guarida  Concordia大街418号, 2人份晚餐, 不带葡萄酒, 30欧元。


El Templete  Puerto大道12-14号, 晚餐25欧元起。


A Prado y Neptuno  Prado大街408号, 人均20欧元。


La Torre  Focsa大楼36层, 天台有极好的观景视野, 17大街, M.Vedado街角, 晚餐25欧元起。




酒吧


La Barrita   位于Bacardi大厦, Misiones大街261号, San Juan de Dios 街角。这是隐藏在Bacardi大厦里极具Art deco风格的酒吧, 也算是哈瓦那旧城里最安静最有特色的酒吧之一。


Puerto de Sagua  Egido大街602号, 建于1945年, 酒吧保留了古老的风格和明暗结合的特色, 但经常会有小混混混迹于此。


Opus Bar  位于Amadeo Roldan剧院最高层, 新古典主义风格。在这里低声谈笑再美好不过了, 是你夜晚约会的好去处,


Bar Galeria  0号大街, 21号街角, Vedado。即使你没有住在hotel Nacional里, 也绝对值得来到位于这家酒店庭院内的Bar Galeria品上一杯鸡尾酒。




EL MALECÓN滨海大道  只有一段属于哈瓦那旧城。若不是艳阳高照, 酷热难耐, 这里是个很值得散步的好地方。这条大道于1911年由美国工程师建成, 总长度为8000米。哈瓦那人都喜欢一大家子或者是一对对情侣来这里散步或者聊天。不过也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 有时因为海浪的关系, 会实行交通管制。下午或者晚上, 经常可以在这里碰上各种party, 很是热闹。




热情的街巷、醉人的


朗姆酒和雪茄, 还有迷人的爱情,


哈瓦那旧城是个可以


成就快乐和激情的地方。




在通往La Guarida餐厅的台阶旁,一对年轻的恋人亲昵得难舍难分。




在广场上等天亮


       天色未亮时的哈瓦那大教堂广场(PLAZA DE LA CATEDRAL), 早起的人们穿过成群的白鸽, 也有醉醺的仨仨俩俩结束了一夜的激情准备回家。你可以在广场上静静待到天亮, 看太阳从另一头的海湾升起, 一直高过远处的摩尔城堡(CASTILLO DE MORRO)。成群的鸟儿奋力地飞越早已被时间和潮汐蛀蚀的灰色石头宫殿, 那场景就像是宣告开启整个世界一般。若是你足够幸运, 还能看到大船入港, 听到号角鸣笛——这景象无可复制, 就像是遇到了难得一见的月食或是不曾预料的爱情。


       从前的El Patio餐厅是个等待天亮的好地方, 来杯咖啡, 或者是抽上一支Efrain el Indio特制的雪茄。古巴最好的卷烟大师之一Efrain曾经就在这里工作, 但不幸的是他已经过世, 而El Patio也由通宵营业改为了凌晨一点左右打烊。然而, 如果你真想抽一支向往已久的特制雪茄, 那就去位于大教堂(Catedral)后方的艺术宫(Palacio de la Artesania)里找找Clarita吧;或者在越过海湾的Fortaleza de la Cabaña找Couto也行, 他曾制出吉尼斯纪录记载的世界上最长的雪茄。


       清晨的大教堂广场(PLAZA DE LA CATEDRAL)几乎没有什么游客。喝一杯咖啡, 然后悠闲自得地欣赏着大教堂的雄伟, 逛逛广场周围已经变为各类艺术展馆的旧宫殿。El Patio餐厅左边的Empedrado大街上, 是著名的la Bodeguita del Medio——一个名叫Martinez的西班牙人, 1950年把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店打造成了这个独具哈瓦那波西米亚风格的聚集地。古巴革命结束后, 这家店被没收, 原来的主人只是拥有代理权。这家店中午时分开门, 除了风味独特的鸡尾酒吧, 这里还提供最为传统和正宗的古巴精品菜肴, 唯一让人闹心的就是旅客太多, 稍显嘈杂。




旧城的改建


       旧城很小, 只有大约5平方公里。从16世纪建城开始到19世纪中叶, 这里群山围绕, La Punta、la Real Fuerza、el Morro和la Cabaña等等城堡一起构成了抵御海盗的强大防御系统。因为它独有的, 能够抵御台风和龙卷风的瓶型海湾, 哈瓦那随后便发展成为全国最富饶的城市以及商贸中心。西班牙国王的军舰就在这个海湾停泊修复, 等待着开启环大西洋的航程。18世纪末, 古巴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蔗糖和雪茄出产国。一个新的贵族阶级——欧洲白人的后裔——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他们要求建设最奢华的欧式宫殿以及各类公用建筑。当时的哈瓦那建筑优雅高贵, 没有任何一个西班牙城市能和哈瓦那相媲美。


       随着世界各地移民以及大量非洲奴隶的迁入, 哈瓦那人口疯涨。到了19世纪中叶, 这里的居民已经增至25万。一位法国旅行者M.Dupont 在1802年写道:“整座城市就像是一个人类蚁窝, 满大街都是拉满货物的汽车、形形色色的小贩、来自世界各地的水手, 其间还穿行着骡子、马, 还有背着沉重包裹的奴隶。目中无人的黑人佣人穿着制服, 开着奢华的汽车, 像是傲慢的将军。在哈瓦那, 仿佛全世界的人在同一时间都涌上了街……”


       1981年, 哈瓦那旧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于是古巴建筑家, 也是哈瓦那城市历史学家Eusebio Leal带领他那由城市学家和建筑学家组成的团队, 开始重建那个有些慵懒散漫, 有些被人们遗忘, 也被潮起潮落侵蚀的哈瓦那旧城。整个改造就是一个奇迹。我和Leal相约在Mercedes大街上的一家安静的小咖啡店, 边喝咖啡边聊。他说:“过些日子我们要在港口的棚屋那边开一家啤酒厂, 大家都可以去看啤酒是怎么制造的, 我们还要建一个现代舞蹈中心。嗯……我们现在手头的工作是重建大概200多套房子, 这项工作有些复杂, 你知道的, 要先把本来住在那里的居民安置好。哦, 我们还要改建大概12栋建筑, 还有滨海(el Malecón)大道等等。总之呢, 我们必须要完成‘重新建造我们所缺失的东西’这项工作。”


       Leal是一个让人着迷的人。哈瓦那旧城的街坊邻居都认识他并且喜欢他, 还经常聚在一起谈谈日后要做的重建工作的计划和策略。他们一起研究旧城的老地图、旧照片或者任何他们能够找到的参考资料, 以便承袭原来的风格。在哈瓦那, 还有一个不变的主题, 那就是怎么逃开灼热的太阳和酷热的天气, 这一点在城市建筑风格上也有所体现——不论是居家还是办公楼, 为了能拥有清凉的感觉, 都建有门廊、大门厅、带有喷泉的小庭院、长条形可以用来乘凉的阳台以及大大的窗户。




这是一个散步的城


       我喜欢沿着Obispo大街开始散步。这是城里的商贸街, 起点是原本算是郊区的中央公园(Parque central), 一直通到Armas广场(Plaza de Armas)。在这条街上, 有著名的品鸡尾酒的好地方El Floridita(唯一的问题就是永远人满为患), 还有Cervantes书店以及la Moderna Poesia书店。


       去Armas 广场之前, 请在Hotel de los Ambos Mundos前停一下吧。海明威在购买Punta Vigia的房子之前, 曾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这里还是夜宿的好地方, 你可以爬上天台, 俯瞰整个哈瓦那。Mercedes大街的另一个街角, 有一家建于1835年的咖啡店, 现在叫做La Casa de Las Fusiones。1872年到1874年间, 时任葡萄牙驻古巴的总领事的作家Eca de Queiros, 曾一边品着美酒, 一边在这半明半暗的地方创作。


       Obispo大街的终点Armas广场也是旧城的中心。我第一次看到这座广场时, 惊讶得目瞪口呆。那里有Capitanes Generales宫殿(Palacio de los Capitanes Generales)、Segundo Cabo宫殿(Palacio del Segundo Cabo)——这座宫殿后来被用作邮局办公大楼, 现在是国家图书院所在地——还有市立图书馆(La Biblioteca Municipal)和一家古老的酒店el Santa Isabel。广场中有一座阴凉的小花园, 花园的侧面是一些二手书摊。你可以花整一个上午在这座广场散步或乘凉, 要么就去买上几本二手书, 跟小贩侃侃价。


       从Armas广场出发, 有一条在18世纪和19世纪时期非常重要的街道:Oficios大街。那里有许多很棒的去处, 其中之一便是一家古老的餐厅。店主Al-Medina是一位有钱的阿拉伯纺织品商人。这里的美食混合了阿拉伯特色和古巴特色, 既新奇又美味, 还有火鸡在院子里走来走去。Hostal Valencia也值得推荐。我曾在那里居住过一段时间。酒店很小, 但很有家的感觉。特制的米饭和海鲜饭是这里的特色。如果你想宴请一位古巴朋友, 就带他来这里吧。每一个古巴人都怀念久远的, 真正的古巴美食。


       从Hostal Valencia可以远望San Francisco de Asis 广场(Plaza de San Francisco de Asis), 广场和港口相连。同名的修道院已经变成了音乐会的演出场所以及Museo de Arte Sacro。每周两天, 古巴乐团和外国乐团在这里为哈瓦那乐迷们进行演出。你可以在门口问一问或者要一个节目单来看看。在这个让人感觉美好的广场, 你能拥有在哈瓦那旧城享受最好的午餐或是晚餐的选择。我的意思是说, 你可以到Café de Oriente去, 那里的食物很赞, 性价比也很高。


旁边, Oficios大街152号, 你能看到同属San Felipe公爵和Santiago de Bejucal公爵的奢华宫殿, 现在被Eusebio Leal的团队改造成了一个古今完美融合的酒店。宫殿巴洛克风格的外观得以保存, 内部却给人宁静感和平衡感。


       继续沿着Oficios大街走下去, 你会看到古巴第一座议会大楼, 大楼建于1898年, 美国将西班牙驱除出古巴, 结束了古巴的殖民时代。这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大楼, 大楼内现有几个音乐会演出的场地。20世纪初, 城市第一次向郊外扩大, 这座大楼被迫关闭并新建造了El Capitolio大楼。


       Cuervo y Sobrino商店也在Oficios大街上, 这原是一个家族企业, 自19世纪开始设计自来水笔和手表。1959年他们搬离了古巴去往西班牙, 但不幸生意失败。1994年, 意大利珠宝设计师Marzio Villa与这家店合作, 重新开启了这个品牌的艺术之路。商店里展出的手表和自来水笔件件精品, 拥有独特的Cuervo设计以及瑞士工艺。


       从Amargura大街或者Teniente Rey大街穿行, 你都可以来到Mercedes大街上。这条街的156号, 是哈瓦那旧城最为神秘的地方——我指的是Habana 1791。这是一家香水店, Yamelis是一位香水大师, 她会问你要把这瓶香水送给什么样的一个人, 他有什么喜好, 他有怎么样的性格等等, 然后当即开始制造。Mirta、Mirelkis 和Yamelda则是负责制作古龙水。来和她们聊聊你一定受益匪浅。这几位香水大师的水平已经和著名的tánger香水艺术家Madini不相伯仲啦。


       继续在Mercedes大街上游走, 你可以在巧克力之家(Casa de Chocolate)品尝到美味的冷巧克力, 也能吃上一口绝妙的热巧克力, 当然还有可口的糖果。若是大家谈得来, 技艺高超的师傅们还会给你做一个糖果蛋糕呢。


       旧城里最后一个广场Plaza Vieja也在附近。它原本是一个古老的市场。几经沧桑, 这里的结构曾被改建成完全的殖民风格, 后又加入了各样不伦不类的建筑, 彻底破坏了广场的和谐。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时, 一片废墟, 那个古老市场的命运如同奴隶一样可悲。经过复建, 现在这里景色优美, 和周围的一切都那么和谐, 人们在这里散步, 孩子们在这里玩耍。


       带有大大天台的咖啡店El Café Escorial是一个休憩的好地方。咖啡店的对面是La Muralla酒吧, 啤酒好得像艺术品一般, 是哈瓦那旧城里最繁忙的所在。去之前最好问问Jesus是不是上班——他是店里的服务生, 会给你推荐当天最好的小菜。




每个人的哈瓦那


       我第一次听说哈瓦那旧城, 是从弗拉明戈民歌手Pepe el de la Matrona那里。我认识他的时候, 他已经83岁高龄, 就像是歌唱界的一部大百科:20世纪初他曾是一名水手, 他眼中的哈瓦那就是港口、plaza Vieja、酒吧还有小客栈。那是他第一次跟我提起Los Dos Hermanos酒吧, 酒吧的一楼有一个妓院。那也是他第一次跟我提起El Templete餐厅, 那里的炸鱼干真是一绝。他跟我说, 那些安达卢西亚人一起前往广场附近的Meson de la Flota, 去那里跳弗拉明戈舞。那里很多妓女同样来自安达卢西亚, 所以西班牙水手们常会为她们捎来家人的来信和礼物。


      多年以后, 当我第一次来到哈瓦那的时候, 我首先去参观拜访的都是Pepe el de la Matrona思念的地方:位于Puerto大道上的Los Dos Hermanos餐厅, 不曾因为时间而改变。El Meson de la Flota, 那里仍飘着弗拉明戈音乐, 人们也仍在那里翩翩起舞。至今我还能记起Pepe el de la Matrona这么唱起属于他的哈瓦那:“哈瓦那的清晨, 多美啊!伴着我品尝的咖啡, 和我点燃的雪茄……”那是他的哈瓦那, 每个人的哈瓦那, 都要你亲自来找寻!



花草不言 Flower Power

花草不言,下自成蹊。花花草草能够让人充满想象力,正是因为这些不同的解读者。三位专业人士,两位爱花人,跟我们分享了他们的花草心声。

Jessie 自由职业者


    家里常年有鲜花家里宝宝小,出于安全考虑,家里的陈设都不得不做到最简化,但有一样却少不了——鲜花。家里有两个地方每周都换一次鲜花:一个是厅里的大圆桌,是家里空间最大的地方,我喜欢摆一束高个子的花,整个空间就会充满生机;另一个是放照片的台面,多是些家里的老照片、合影等等,用的基本是应时应景的鲜花,例如母亲节放康乃馨,春节放牡丹等等。买花就去上海新天地的Annie花坊。我最喜欢的是香水百合,但是自己很少买,留给老公在特别的日子送给我。



琪琪 花艺师

    即便是茶室,也不一定只放日式插花日式的花艺常常蕴涵禅意,有助于人们修身养性。我虽然曾师从日本最传统的池坊流派,家里也有很多空间,包括一个茶室。但我比较喜欢根据房间的功能和当时的情境来设计花艺,比如下午茶和Party就不同,所以即便是茶室,也不一定只放日式插花,这样日、中、西式的插花都可能用到,营造出特别的氛围。花卉市场上那些花材被剪裁得千篇一律,而我更喜欢自然的花卉线条,因此常到朋友的花圃亲自折下花枝。年幼的宝贝儿子也耳濡目染,时常捡树枝回来送给我呢。


Rani Cunningham 克里那瑞宴会客户经理

    黄色花朵带出春的感觉 我喜欢用花艺来表达个性,这就像你的家具和笔迹一样,花如其人。之前我曾为Capital M做过一个花的壁炉,用一棵开满橙、红色花朵的树来代替火焰,让它代替那里冬天里一直燃烧的标志性的真壁炉,继续将餐厅的温暖活力带给客人。

春天来了,如果在家中举办宴会,我会用澳大利亚标志性的黄色花朵装饰餐桌,来表达对朋友们的欢迎之情,这很像中国的迎春花。


陆宇星 苔青植物工作室主持人

    用盆栽创造一个微观世界 都说上海是魔都,其实魔都也有它天使的一面。我的院子是这个城市的另一端——高大的忍冬、紫藤、金桂花、棕榈树,还有花架上手做的苔球、盆景,它们一起创造了一个无比幽静、宜人的绿色世界。随手一个陶罐、玻璃瓶或是马克杯都可以给植物安个家。微距离观察时,植物特别美,用盆栽完全可以创造一个个微观世界,枝叶间一只奔跑的小鹿,或是一位享受阳光的小仙子,立刻让普通的花草充满生机与想象。


卞小莉 全职主妇

    据说火命的人养不活植物 小时候在常州,一打开家门,前面就是小河和竹林。来北京以后我开始养各种各样带叶子的植物,尤其喜欢把院子里的植物们挪一块儿放,植物们在一起会特别茂盛,生机勃勃,像一个花园。据说植物跟每个人的五行有呼应,有些火命的人就不太容易把植物养活。这些植物就像是我的家里人,冬天我会买点水仙,春天靠墙种的迎春就开了,夏天一定买来荷花,这些应季花卉就像是客人,家里有花有草,活得才有生气。

维也纳·在咖啡中苏醒 Coffee Society

深入维也纳, 你会发现, 这个曾经流连在昔日辉煌之中的城市, 如今已被唤醒。艺术、音乐和咖啡馆, 三位一体地诠释着维也纳文化。

Paul Capsis推荐


澳大利亚的歌手兼演员Paul Capsis, 在2001年至2005年间因为出演单人歌舞秀《林荫大道的疯子》(Boulevard Delirium), 经常来维也纳。他说:“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回到这里, 维也纳有着太丰富的文化, 太深厚的文明积淀, 在这里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安全感, 在这座城市里漫步是件让我永不厌倦的事情。”有关他熟悉的维也纳, Paul给了以下一些推荐:


·观光


-圣史蒂芬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 Stethansdom)


这是一间始建于1147年的哥特式教堂, 它的钻石型砖顶举世闻名。“我常在那里点着蜡烛静坐, 实在是很美妙。”


-帝国地下室里的茜茜之墓


1996年我第一次来到维也纳, 在《茜茜唱蓝调》(Sissy Sings the Blues)中出演伊丽莎白皇后(茜茜, Sissy)。每次来到维也纳, 我都会来到这个铸铁地窖, 哈布斯堡王朝的家族成员都被埋葬在此。


-动物园和温室


“维也纳的动物园是附属于香布伦宫(Schoenbrunn Palace)的, 是一个很小但却非常可爱的地方。维也纳城中的人喜欢吸烟, 而我必须保护我的嗓子, 因此我常在花园中流连。香布伦宫里的温室非常美丽——简直奇幻无比。”


·美食


-纳什市场


这里是个很棒的食品集市, 有迷人的商店、餐馆和咖啡馆。在这里你能买到一流的土耳其三明治。而到了周六, 这里就成为了一个全世界都难寻的超级跳蚤市场。


-Cafe Sperl


这里有最好的炸小牛肉片, 古老而浪漫, 给人回到过去的感觉。


·休闲


-什么剧院?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住在这附近, 这是他很喜欢的老剧院。现在变成一个只能容纳300人的小剧院了, 我曾经在这里演出过《林荫大道的疯子》(Boulevard Delirium), 是所有的剧院演出中最成功的一次。


·酒店


-PALAIS COBURG


这个被精心修整过的维也纳旧宫殿现在是一所酒店, 引人入胜。但鲜为人知的是, 这里还有着难以媲美的一个巨大的私人酒库。产于奥地利的酒被安置于一个结实的地下玻璃酒窖中, 是对被注入了活力的现代式传统的最好诠释。


-THE LEVANTE PARLIAMENT勒万特议院


这座装修简洁的现代化酒店经常在它那出奇明亮的院子里举办雕塑展。


-HOTEL BRISTOL


哈布斯堡王朝时期的经典之作, 与著名的歌剧院两两相望。






维也纳Secession博物馆大门上的鎏金字就像一则宣言:“每个年代都要艺术起来, 所有艺术都要自由起来。”这里是新艺术派的精神家园, 在那场对19世纪古典艺术的反叛潮流中, Gustav Klimt 和 Sigmund Freud 带来了他们颠覆传统禁忌的理念, 这样的理念在城中那些久负盛名的画廊和咖啡馆里传播。


这个城市的世界性都市地位, 曾因两次世界大战、帝国的颠覆, 以及地处于政治铁幕分界线的边缘等等因素而动摇。那些以善于反思著称的维也纳人也只能纠结于过往的辉煌中。一趟维也纳之旅, 就像是异度空间里的华尔兹, Klimt那金点斑斓的人像已然被印成了美丽的明信片, 著名的咖啡馆有了加盟店, 山坡绿地也都生机勃勃——扩张中的欧盟还是善待了维也纳, 让它再次实实在在地成为了欧洲中部那个活力充沛的城市。


如今你来到Secession博物馆, 便会发现, 捆绑工具、情色绘画和服饰取代了蚀刻画和雕塑, 这是维也纳一位年轻艺术家的展览——他白天是个艺术家, 晚上则经营着一家性爱俱乐部。这个展览完全传承了新艺术派的血脉, 这些惊世骇俗的作品指向了宁静文明的维也纳社会中的阴暗面。但如果在10年前, 在Secession举办这样一个另类的展览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这一艺术复兴大潮正在维也纳涌动, 你一定要去那让人一见难忘的博物馆区(museumsquartier)。这里毗邻霍夫堡皇宫(hofburg palace), 画廊扎堆, 或现代, 或古典。现代艺术博物馆MUMOK(MUSEUM moderner Kunst)的灰色基建抽象派玄武岩外墙和皇宫的巴洛克美人鱼雕塑形成强烈对比。温泉旁边的小广场是维也纳城中不安分的小青年们的聚会场地, 一旁恰如其分地坐落着陈列Egon Schiele那些痛苦扭曲的人像作品的列奥波多博物馆(leopold museum)。


要深刻地了解维也纳, 除了艺术, 自然还离不开音乐和咖啡馆。而世界闻名的维也纳咖啡馆却经常被外行人误解。有一位常客曾经这样描述:“这是人们希望在别人的陪伴下享受独处时光的地方。”人们往往认为这些历史气息浓厚的小咖啡馆是一个用作呼朋唤友的交际场所, 而实际上它们是孤寂静谧的, 里面通常摆放着大理石小桌, 搭配着这个城市对设计界永恒的献礼:Thonet Bentwood的椅子。


Cafe Centeral、Cafe Sperl还有Cafe Landtmann的门前还都竖立着一个维也纳独创的发明:一个圆形的布支架上层层叠放着世界各地的报纸——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是一个帝国的都城。维也纳为世界贡献了文艺十足的咖啡馆, 而坐在其中一个这样美妙的小馆中, 是在这座城市中能享受到的最大快乐。但是要小心哦, 这些咖啡的名字绝对可以让星巴克的目录黯然失色——招牌咖啡叫做“混合物”, 是一种卡布奇诺咖啡;或者大着胆子念出一串某位公爵夫人的名字(可能又长又啰嗦), 然后就等着喝上一口隐藏在小山似的奶油泡沫和杏仁酒下的咖啡吧。


混合着艺术家和知识分子气息的中世纪风格的Cafe Pruckel成为除了家以外的另一个让你安心休憩的地方。这里的早餐是维也纳的一大“明星”:溏心的煮鸡蛋、香喷喷的吐司, 如果幸运的话, 还有marillen marmelet——一种果肉果酱, 配上附近维也纳小树林Wienerwald里的杏仁。如果要享用西点的话, 那就去Demel Cafe, 这里可是sachertorte(一种厚巧克力蛋糕)的诞生地。


除了咖啡, 其实奥地利也是酒类大国, 但鲜为人知的是, 维也纳的一个主要产酒区并葡萄园就坐落在城中——夏天, 替代冬日里温暖的咖啡馆的最好选择就是Heurigen酒庄了。但遗憾的是, 就像莫扎特节和“音乐之声”一样, Heurigen酒庄的出色品质被当成一项奥利地的传统遭到过度开发。内行人知道, 现在随处可见的维也纳传统“田园酒”(gemischter satz)不过是年轻的土耳其酿酒人在城市中搜罗各种葡萄混合酿制而成。


而酿酒人Jutta Ambrositsch, 却要致力于复兴古老的技术。她在一天内从一些小葡萄园中收集超过20种不同的葡萄用以酿酒, 这是一种和现代酿酒方法大相径庭的制作工艺, 也在那些本以为维也纳酒早已乏善可陈的识酒之士们心里激起了千重浪。


夏日黄昏, 她打开院子的门——这个茂密的院子曾经是个修道院——端出了各式简单的奥地利菜肴:血肠、辣根, 黑麦面包, 再配上她那醒神的夏季佳酿。


微风拂面, 美酒入口, 你便能深切地感受到:就像那些在Secession博物馆里举办展览的艺术家们一样, 维也纳的新兴力量正在从社会的传统框架中挣脱出来, 着手建立一个新生的城市。并且这一次, 这些先锋们在迈步向前的同时学会了尊重历史。他们明白, 所有旧物都可以换上新颜。



如钻璀璨 Diamond Bright

在三里屯核心区打造一座地标酒店,如何既时尚又不落窠臼?位于太古里南区对面的洲际酒店,便玩了一把“钻石”概念:钻石切片般的建筑造型,外立面铺满钻石切割线条,室内设计更以众多细节相呼应,以此营造出如钻璀璨的时尚质感。

位于酒店5层的洲际水疗中心与健身中心由青籁优体进行管理,这里也是北京首个开放水下单车项目的健身房。






三里屯通盈中心的洲际酒店用线条的变幻,在不同的空间演绎出多样的艺术气息。



酒店的空间设计受到外部建筑设计的影响,也是以“钻石”的概念进行演绎,餐厅入口处巨大的蓝色吊灯颇为显眼。



设计师郑忠(Joe Cheng)解释说,酒店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都是以“钻石”的概念演绎。


以细节雕琢品质,也是郑忠最为在意的。大堂区域华美的灯饰和设计元素的随处渗透,都给来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洲际酒店品牌成立70周年的倾情呈现,又因为地理位置实在优越,三里屯洲际酒店前后花去10年时间打造。主理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是香港郑中设计事务所(CCD),其创始人兼设计总监郑忠清晰看到酒店的定位:“客人多是社会精英,年龄介于三四十岁,我们希望区别于周边的老式商务酒店,营造不过时的时尚。”

酒店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以“钻石”概念演绎,不仅建筑造型形似钻石切片,外立面也铺满钻石切割线条,内部更是无所不在地延伸概念,比如大理石切割纹路、切割立面装饰,以及地毯多选用蓝宝石的色调和纹路。但精彩的是高端亚克力装置的点睛之笔,这种材料形似钻石晶体,在不同空间变幻出不同艺术气息:在电梯门口,冰块状的聚成一道圆环,光影曳动成时尚;落地窗边,立体方框组成格栅式空间,仿若艺术装置;三层西餐厅,一件球状亚克力装置垂坠如星云,绽放出迷离时空。同时,各个空间如梦似幻的灯饰和玻璃器皿,呼应营造出灵动璀璨的美感。这些都是郑忠乐于打造的:“我们希望客人来到这里,注意的不是所用的材料,或者什么品牌的家具和内饰,而是想停留在这里鉴赏艺术品。”

实际上,因项目前后历时10年,设计面临许多难题,比如酒店大堂的空间狭长,有别于普通酒店格局,郑忠创意性地设置了6个高至天花板的书架,形成区域的切割;而在客房里,因为抗震斜梁的局限性,他也打破常规思维,设计了圆形天花板和房间格局;至于300间客房和套房,以及总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的宴会和会议室的设计,带来设计手段多变的挑战,最后都演变为丰富的视觉呈现。

此外,以细节雕琢品质感也是郑忠非常在意的,常常为了效果不计成本,不管是客房选用的壁式水龙头、灯具和衣帽间的光感设计,还是少许带有北京风味的设计元素的点缀,以及公共区的小景观设置,都是为了尽可能地唤醒来客的感官体验。也为此,游走其间,不难遇到意料之外的惊喜,这大概就是这座酒店的魅力。


三里屯通盈洲际酒店

北京朝阳区南三里屯路1号

010-65308887

穿着居酒屋去上班

这件Saint Laurent的花朵印花衬衫采用东洋绘画技法,浓重的黑底色配搭艳丽花朵图案充满浓郁居酒屋风。在意大利用黏胶纤维制成,不只轻薄而且触感舒适凉爽,胸前配有一个口袋,直线的下摆意味着这是一件不需要塞进裤头里的衬衫。搭配正式服装给办公室里增加一点夏天的气息或穿着休闲风与小伙伴们一同出游吧。

黑色花衬衫: Saint Laurent

售价:约3395 元 from Matches


搭配建议


职场


花朵印花衬衫点亮了整体搭配,休闲的羊毛西装版型不会让你感觉太死板,同时夜间温度下降时也可以保护你不受寒风侵袭。



深色休闲西装:NN07

售价:约1923元 from Mr Porter

棕色粗革皮鞋:Grenson

售价:约1820元 from Matches

深色西裤:Brunello Cucinellli

售价:约2245元 from Matches


学院


牛仔夹克在换季季节是首选的单品,不仅有型且厚度刚好,有颜色的布裤和Converse帆布鞋搭配起来年轻有活力 。



深绿色布裤:Todd Snyder

售价:约1250元 from Mr Porter

白色板鞋:Converse

售价:约795元 from Mr Porter

深色牛仔夹克:Jean Shop

售价:约1774元 from Mr Porter


时髦


这件黑色夹克两面都可以穿,所谓一衣两用便可以用来形容它 。搭配舒适的卫裤和英式的切尔西靴时髦得不行,花衬衫作为内搭有亮点不不会太过浮夸。



黑色飞行员夹克:Marni

售价:约8245元 from Matches

深蓝色卫裤:Polo Ralph Lauren

售价:约635元 from Matches

棕色切尔西靴:Saint Laurent

售价:约4878元 from Mr Po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