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时尚娱乐
文章列表

能穿“男友的衬衫”?男表你同样可以戴

时尚圈,有一款经典单品叫“男友的衬衫”,宽宽大大的男士衬衫经过女性演绎,别有韵味。而在戴表这件事上,很多女人也偏爱男款,不去选择纤细的、柔美的女性腕表,偏偏喜欢硬朗的男表。男表女戴,就像女人偶尔会穿上男士的衬衫,有一种特立独行又时髦洒脱的美。不妨来看看适合女人佩戴的男表,多样风格,足以满足喜欢佩戴男表的女性。

简约派——通用中性风,别怪女人喜欢它

从简约派说起,具有中性设计风格的款式,非常适合初选男士腕表的女性。既不会显得过于硬朗,却同样具备男表的特点。

NOMOS Tetra neomatik腕表

简约设计的NOMOS本就性别划分没有那么明显,与其说区分男款或女款,不如统称为中性款,男女之差只不过区别在直径上而已。今年NOMOS推出了一款针对男士的方形腕表——Tetra neomatik,更大(33mm x 33mm)、更薄,并搭载自动机芯,却在上市之后引起女性消费者的青睐,方正的简约风,戴在男生手上显得秀气,戴在女生手上也毫不突兀。


Tetra neomatik腕表是去年推出的Tetra方形女士腕表而来的。33毫米的边长和全新设计的表盘进一步衬托出这枚经典时计的运动摩登风范。


简约设计佩戴在女生手腕上,中性感十足,但也没有所谓男表的突兀感。


还有多种不同色调的表盘。

浪琴经典复刻系列铁路腕表

以一枚原产于1960年代的腕表为原型,浪琴经典复刻系列铁路腕表,展现了铁路腕表所特有的素净风格与个性美学。除了直径有些偏大(40mm)以外,你完全可以说它是一枚素雅干练的女表。米黄色表盘上带有大号黑色阿拉伯数字时标,12小时处的时标被数字0替代,表盘内圈则设有24小时时标,黑色短吻鳄鱼皮表带也显得很优雅精致。


浪琴经典复刻系列铁路腕表


虽然直径为40mm,但也没有不可驾驭的感觉。

硬朗风——不推女表又如何,硬朗风格女人也hold住

如果觉得上面的男表还有些含蓄,不妨可以选择更为硬朗的风格。

帝舵启承碧湾黑色腕表

启承碧湾黑色腕表(Heritage Black Bay Dark)为不锈钢潜水表款,以全哑光黑色钢制成。从外观上便可以感受到男表的霸气风格。简洁大方的线条、圆拱形表盘和镜面,传承了帝舵潜水表的设计精髓。而腕表还有几处非常鲜明的地方,抢眼的上链表冠,表盘上的“雪花”指针棱角分明,以及表盘上镌刻红色防水深度指示,以及旋转外圈上的红色三角标记,这些细节都是沿袭了众多重要传统设计特色,在配上仿古皮革表带,这样帅气的腕表,又怎样不会让女人心动呢?


帝舵启承碧湾黑色腕表


除了黑色以外,同样可以选择表圈为红色的腕表款IWC万国表飞行员自动腕表36

IWC一向都是主要针对男士推出产品,即便是前几年推出过中性款的柏涛菲诺,并且搭配了绚丽多彩的表带,但是依然打从骨子里散发出硬朗的气质。其实IWC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女性消费者,即便是没有中性的柏涛菲诺,飞行员系列腕表表盘延续了清晰简约的设计路线,低调内敛的内圈,精致的设计赋予了飞行员腕表独特的韵味,女人戴起飞来也照样帅气十足。


IWC万国表飞行员自动腕表36


周迅佩戴飞行员自动腕表36

经典的风衣 今年比任何一件潮流单品都时髦

它是当之无愧的衣橱经典,但是在你印象里一件米色风衣还长这样?


你还中规中矩地扣好每颗扣子,想半天怎么打腰带结才好看?


几年前的《绯闻女孩》里穿风衣的造型还被你拿来模仿?


你还以为它只能搭配围巾和牛仔裤?

它们都没错,只是过时了。

2017年的风衣让你“认不出”,比如这样的风衣你以前见过吗?


你想过风衣也可以Oversize吗?


这种经典的单品就是一点点小变化都会让人惊呼“看起来真不一样啊!”


你会用传统的米色风衣搭这样跳跃的亮色吗?



或者搭运动裤?


我们想说的是,你衣橱里那件经典又传统的风衣在2017年彻底变了,它已经时髦到让你认不出来。

让我们先从款式上“大开眼界“吧!

有了廓形感的风衣再也不‘死板’

告别一板一眼地穿着方式,今年最时髦的风衣追求得是宽松廓形下的随意感。相较曾经风衣笔直的线条,今年更流行圆肩轮廓或者Oversize的款式。


要穿好Oversize风衣需要谨记“松垮但不邋遢”,像这样搭配同色系正装裤就不会显得过于随意。


今年很多风衣都在袖子上做文章,斗篷式会令肩部线条更加优雅。而且,宽大的廓形+腰带要比经典款的收身廓形更显腰身。


你也可以不加任何修饰,只穿一件质地、剪裁俱佳的Oversize风衣就够了。毕竟我们的目的还是用廓形来表达一种随意的态度。

腰带再也不是风衣的灵魂了


经典的束腰收身轮廓可能就是你印象中风衣的样子,如果你还觉得优雅需要靠一根腰带,那你需要好好看看今年的新设计了。


谁说不能用风衣打造 “New Look”? 裙摆设计本身就很优雅,不需要腰带“画蛇添足”了。


如果内搭本身就有厚度,就把风衣简单地套上吧,别用腰带把潇洒“勒”成臃肿。



去掉腰带、大方敞开风衣,这样内搭的漂亮衣服才能露出来。

除了经典米色,这些颜色更流行

一说风衣你想到的可能就是米色,今年需要打开思路接受下面这些新色彩,因为它们更流行。


浅米色:虽然只比经典米色浅了点儿,但是看起来风格却轻松了许多,它独一无二的轻盈感可以包容丰富的设计元素(比如刺绣)。


米灰色:如果你想将风衣穿得更摩登,就一定要选择米灰色。这种“高级灰”不仅好搭配,还给你一种大女人的自信。


深蓝:自带男孩子一样的酷劲儿,用它搭配什么都让你看起来更潇洒一点。


军绿色:军绿确实不是容易搭配的颜色,偏橄榄绿看起来会像军装,偏灰绿色又有点“私家侦探”的效果。所以可以选稍微夸张点的款式,或者用时尚感更强的单品和它搭。


格纹:今年风衣流行的一大重心就是格纹图案。它成功地摆脱了古旧、刻板的形象一路从秀场流行到了生活中。

谁说风衣就一定要长长长?

今年就流行这种短风衣,尽管它们看起来有点像其他的外套款式,但是经典的米色分明就是你衣橱里那一件“风衣”啊。


还有什么比短风衣更适合搭配阔腿裤的?这一身虽然都是经典单品但是不老气。


如果你个子不高又想尝试Oversize设计的话,就应该选择宽短款。


借用经典的米色风衣面料和西装的款式,一下子穿了两件经典。

除了款式、材质和颜色之外,风衣的造型功能正在一步步取代它的实用功能。重要的不再只是“你穿什么样的风衣”而是“你要怎么搭配你的风衣”。

风衣+街头风T恤,谁说经典不能叛逆


街头风T恤张扬的标语和图案搭配oversize风衣让你酷得更加有质感。

身在上海,遥控加拿大,建成林中湖景度假屋!

Sharon Leece与丈夫身在上海,通过远程遥控,在加拿大的森林中建造了一座远离尘嚣的梦想度假屋。根据当地的狩猎传统,他们给这里起了个可爱的名字“熊站点”。这个由木材和玻璃构建的大空间将现代主义的设计灵感移植到安大略东部高地的野生森林中,不同元素的碰撞既让人觉得新奇,又能特别和谐地共存。本文由她亲自撰写,让我们跟随她的叙述,来一探究竟!

Sharon Leece与丈夫Joe Magrath。两人在上海安家,Sharon Leece是英国人,Joe Magrath是加拿大人,9岁的女儿Naia是个出生在上海的混血儿,真是个国际化家庭!





我们一家人一直梦想着创造这样一个远离尘嚣的家园:与自然亲密接触、与野生动物进行微妙沟通,和繁华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完全不同。在这里,我们可以放松充电、享受户外活动、与家人和朋友聚会,未来我们还想把“熊站点”留给Naia,让她在需要宁静的时候随时可以回归这个心灵的港湾。有了建造梦想家园的决心是一回事,在万里之外实现梦想又是另一回事。幸运的是,我们全家共同的坚持让实现梦想的过程有条不紊地渐入佳境。






“熊站点”位于Contau湖畔,三面被茂密的森林拥抱,零距离亲近着自然。






房子发挥当代的木工技艺,是一个完美融合了自然与生活环境的设计结晶。西雅图的建筑事务所BCJ主导房子的设计,根据我们的审美和对生活的愿景,将美国西北部现代主义风格成功深入安大略东部高地的森林中心。






这块被漆成红色的纤维水泥板贴面为整体外形增添一抹亮色,其背后是一个悬挑的结构,用作视线无遮挡的美景餐厅。屋梁采用表面光洁的雪松木,并排形成一片大气的屋檐。





作为《安邸AD》的编辑顾问,我从采访过的美好家居设计中汲取了大量灵感。我的丈夫Joe是跨国房地产投资公司在中国的项目负责人,他很清楚怎么完成一个建造项目,并能在实施过程中把控诸多细节。最幸运的是,我们后来发现,在房子的设计美学方面,我们的品位非常相似。从童年起,Joe就一直想在树林里建一个小木屋。我也在第一次正式到访加拿大之前,就对他在Contau湖边成长的假期故事耳熟能详,他和表兄弟们泛舟、徒步旅行,采蓝莓、做布丁,竟然还会偶尔邂逅棕熊!2011年我们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一片曾经属于Joe祖上、占地99英亩的土地挂牌出售。这里独一无二,先辈们在1950年代来到Contau湖,在这里扎下了他们的野营地(距离多伦多约3小时车程)。可想而知,Joe几乎是毫不犹豫就买下了这里。






用花岗岩砌成的壁炉采用了从加拿大一家特色餐厅寻到的回收木料做镶边;壁炉旁边是房子的后门,打开便进入了被纱网隔挡的户外空间。






复古的木本色、皮革材质家具被中灰色、深秋红色、橙黄色调和。






房子的原木本色中仍然可以对比出道格拉斯杉、雪松木、胶合板的不同肌理。黑色纤维板与钢板形成的二层护栏一直过渡到室外,给人以视觉上的延伸。





借着强烈的愿景,也终于有了土地,接下来便迫切需要一个好的建筑师。我们的设计美学锁定在现代、开放和通透上。美国建筑事务所Bohlin Cywinski Jackson西雅图办公室的Robert Miller对我们的项目很有兴趣。我们邀请他来加拿大进行了一次实地勘察的野营,他接受得爽快又兴奋,那时我们就知道找到了完美的合作伙伴。回想当时,我们坐在篝火旁,聊着我们的愿景:希望这座度假屋既符合现代审美,又保留传统木屋的生活方式;内饰最好在奢华大气与轻松舒适间找到平衡;我们要尊重水源和森林;希望这里是一个既注重家庭私密感,又能有宽阔空间款待家人和朋友的温馨度假之地......






吧台也由造房子期间寻得的一整条漂亮的回收木材做成,吧台椅出自Restoration Hardware。






充满年代感的灰色调餐桌出自Restoration Hardware;吊灯“Firefly”出自CB2;胡桃木地板的纹理经过做旧,渲染出仿佛时光经过的年代感。






餐厅三面均采用落地玻璃,最大限度地模糊着自然外景与室内环境的界限。




Robert倾听了我们的诉求后绘制了草图,并不断深入设计。他还观察附近的野生动物、在清晨划着独木舟丈量陆地和湖水的距离。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整个团队到位,Bohlin Cywinski Jackson的助理建筑师Kyle Phillips负责推进项目的进程,Brinkman&Sons的木工师Mark Brinkman则负责挑战在树林中搭建出现代的房屋结构。我们一次又一次到访Contau湖畔,并保持每周六的facetime晨间例会,尽管现代科技帮了大忙,抹平了我们的跨国距离,但上海与加拿大的时差还是需要克服的。这个项目真是Robert、Kyle和Mark专业精神的最好见证。尽管伴随着一些冬日严寒、道路湿滑的小插曲,最终,房子还是顺利落成了!






户外休闲室,在一圈纱网的保护下,既能呼吸到自然的空气,又不用遭受蚊虫侵扰。






露台环绕在客厅之外,在宽大屋檐的遮掩下,雨雪天气都不会影响在这里烧烤的热情!烧烤炉出自Wolf;户外躺椅、桌椅组合均出自Pottery Barn。




2015年秋天,我们一家正式入住!在使人疲劳的长途旅行之后,只要回到这个明媚、带有温馨手工感的家,我们都会重新抖擞精神,感受到一种纯粹的幸福。从落地玻璃门进入房子的前厅,目光立刻跟随通透的空间流动到两层高、直面森林景观的开放式大客厅中。客厅与观景露台以巨幅玻璃幕墙相隔,大自然鲜活的美仿佛近在眼前。踏着核桃木楼梯,抚触着左手光洁的雪松木墙面一路走向二层,便到达了舒适的休息区。这里有宽敞的双浴室主卧套房、客房和阳台。家中每个看得见森林和湖泊的房间都在提醒着我们,这里是属于我们一家的避风港。房子材质的肌理质朴而精致,道格拉斯杉有着弯曲的纹理,雪松的木纹平滑,板形混凝土、花岗岩天然、粗糙。我们也使用了回收木材制作吧台、壁炉镶边;用纤维板、钢板制作二层护栏和室外的建筑贴面,同时为了增强整栋房子的颜色对比,我们把它们涂成了黑色。










一进入“熊站点”的正门,便能在通透的室内空间里找到被森林包裹的体验。位于正门右前方的是一条通向二层休息区的长长的核桃木楼梯。






孔雀蓝的格子抱枕,是把法兰绒衬衫裁剪成布料找上海的裁缝改造而成的。










拥有这样景致的主卧,让人在入眠时仿佛陷入森林深处的一张大床里。床头的纤维板装饰面和室外的水泥板贴面都被漆成了黑色,营造自然的视觉过渡。






主卧里这个下沉式桧木浴缸的由来,是去日本汤布院旅游,住在和式旅馆泡汤得来的启发。身处这个位于加拿大森林之中全木质的户外浴室空间,却能体会到一丝日式的异域气息。




我们一家深受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响,想要在当下重现经典,打造原汁原味的木屋风格,无论在万里无云的夏天还是在白雪皑皑的冬天,都能让人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我和Joe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寻找内饰灵感,乐观地做了许多未见实物的在线购买,身在中国,家在加拿大,只能这样啦!






主卧里的另外一个室内浴室带给人私密感,但看到的美丽景致丝毫不打折。独立浴缸出自Blu Bathworks。






客房的色调采用了对比强烈的红、灰与黑。从床头的小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Contau湖景。






最受孩子们喜爱的儿童房里定制了木质高低床,配有写字台和储物单元,出自Mill Line Woodworking。




慢慢地,各种家具都到位了,颜色和质地以木本色、复古灰和皮革为基调,针织、乡村格子、深秋红、蓝绿色为点缀。我们还海运了一些在中国定制的小家具,至于大件的床、沙发、桌子、地毯和灯具,则选择了一贯钟爱的美国品牌。Joe淘到了不少加拿大老物件,木制滑雪板、双筒望远镜、吊坠、托盘、地图应有尽有,和我们一直以来收集的当代中国陶瓷作品一起摆放在书架和展示区,为家里增添了趣味。我们还改造了一捆物美价廉的法兰绒衬衫,将它们裁剪成布料拿给裁缝做成了舒适的花格毯和抱枕套。






我们的女儿Naia Magrath坐在湖边弯倒的树干上玩耍。






房子的花园无缝地延伸进森林,仿佛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在这里搭建了一个木质儿童乐园,也会在这里点篝火。




此时正是日出前最安详的时刻,站在Contau湖边的码头上,看着薄雾从湖上升起,潜鸟的啼鸣打破了沉寂,这一刻,我们体会到一种出尘的美好。郁郁葱葱的白松树、红枫以及铁杉树环绕出面前这处不受自然回声打扰的私人水湾,而在身后若隐若现的,就是我们被树林掩映的家。






这是一片观赏绝美湖景的私人水湾。码头上,摆放着一家人常用的红色独木舟和用回收塑料根据美洲原住民阿尔冈昆部落(Algonquin)民间椅子样式制作的红色休闲椅。







我们为房子起名“熊站点”。既能让听者捧腹大笑,还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名字的灵感其实源于这片土地传承下来的狩猎传统,顺着小道深入森林,如果仔细寻找,仍可以发现先辈们使用过的狩猎站。不过,没有,我们还没有在“熊站点”遇到过活的棕熊。嗯,实话实说,还是保持现状,别见到它们比较好!




设计亮点











亮点1:跃层空间与落地玻璃营造通透感


通透的开放式大客厅绝对是房子的重心,玻璃幕墙从地板一直延伸至二层高的天花板,自然天光撒入室内,在这里仿佛被绿意盎然的森林所环绕。








亮点2:用纱网为户外空间防护


家中的休闲室与主卧的日式浴缸都是可以呼吸到森林香气的户外空间,用纱网做了隔挡,这样一来,恼人的蚊虫就不会在与自然亲近的美好和沉静中跑来破坏气氛了!







亮点3:巧妙利用物美价廉的材料DIY


法兰绒衬衫摇身一变成为带有乡村风情的布艺抱枕。家中若有闲置的衣物,可以展开想象力,为它们创造再度出彩的机会。




喜欢这种风格?


下面这些宝贝或许可以帮你





石制盛具 ¥990  Boconcept北欧风情


水磨石的材质简洁而结实、耐用。







石材花器 ¥1800 Wondullful Dept.


大理石绝对是如今设计界的大热材质之一。原始的天然纹理让每一件产品都独一无二。







床边桌 ¥399 宜家家居


灵感来自非洲手鼓,沙漏造型充满部落感,桌面的现代材料方便清理和放置物品。







拼接图案地毯 价洽店内


Nanimarquina from设计共和


简洁却不简单的大地系配色,独特的边穗设计让这块地毯活泼了不少。







鹿角椅 ¥99090 Schelbach Home


德国设计师Reinhard Deyerl将大自然的美丽和环保理念成功地转化成艺术品,到了每年赤鹿换角的季节,走进神秘的大森林,搜寻四处散落的鹿角收集起来,制成椅子。







户外双人椅 ¥18620 DEDON


Stephen Burks设计的“AHNDA”户外系列运用了饱满的红棕色系,另有单人扶手椅和茶几可供选择。







木质边柜 价洽店内 Emmemobili


以坚硬的木质模仿面料的褶皱垂感,设计师的幽默感在这件作品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经久耐穿舒适体面的条纹夹克

五厨 东方川香味

餐厅设计从文徵明的《桃源问津图》里抽取10种颜色,打造出独一无的东方基调。

餐厅设计从文徵明的《桃源问津图》里抽取10种颜色,打造出独一无的东方基调。






位于购物中心里的五厨,虽然是一家货真价实的四川火锅餐厅,里头的设计和弥漫的沉香气味却屏蔽了外界嘈杂,令人内心安宁。






设计师江山是第一次跨界餐饮,这里可说是处处能见细节,就连菜单都是他亲手写下的书法小字。






在食材和香料的选择上不添加人工添加剂,据说来这儿吃火锅,不需担心餐后沾上一身火锅味。






从事时尚、艺术、设计策展工作,设计师江山这回尝试餐饮,期望能将东方质感带进五厨。





上海闹市区的购物中心里,很难想象能有这么一家令人心静的川味火锅餐厅。“五厨”的概念来自金木水火土,主人兼设计师江山希望从自然和人文的角度,让客人从心到味蕾都能寻到一种东方的滋味。


趋近大地色调的草绿、棕、墨黑以不同形式装点其中:桐油浸润过的地砖呈现层次不一的青黄色,混以麦草刷出的表面凹凸的草绿色墙壁,深棕色红木画框里挂着当代水墨画家林曦的扇面,以古代八仙桌椅为灵感设计的桌椅搭配若隐若现的黑色竹帘,将不大的空间巧妙隔出用餐时的隐私需求......许多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这里随处呈现让人不时被感动的细节,跨界设计、艺术和时尚领域的江山第一次试水开餐厅,在许多环节上可说是不惜成本。除了空间处处琢磨,店里的盆景也由拥有几十年经验的园林老师傅完成,就连菜单也是主人亲笔在镶金银箔的绢面上书写的,足见其用心。“把‘东方’在这个空间里做出一种自由的通透感”,旅居巴黎、上海两地的江山自认是“打开型”的人,对他而言,“东方”并非一成不变的概念,而是让人感觉舒服而有依托的各种形式,“五厨”就是他从内而外演绎这个概念的地方。


标榜正宗四川火锅及小吃,“五厨”从食材选择到料理手法都处处用心,不仅食材新鲜,就连锅底都采用全天然无添加的酱料,以大骨、干贝熬制的高汤同样能做出麻辣鲜香的口感,连香气都全来自天然材料。而这里的小吃更是一绝,酱肉包一入口就是久违的浓郁美味记忆,皮脆心软的黄金糍粑令人赞不绝口,更别说一小碗钟水饺那红糖香甜和花椒麻辣的绝配了!


开张至今没多久,五厨已成为热搜榜上的餐厅之一,据说每晚都是座无虚席,若是没订位,可别想来碰运气,为了维持餐厅氛围,这里可不设排队等位哦!





五厨(K11购物艺术中心店)


上海淮海中路300号3层


021-63306887


营业时间:


每日10:00am~11:00pm


人均消费:¥200

家居贮物,漂亮升级 Store Spaces

在注重收纳实效的同时,也要讲究收纳美学。如今家居贮物已经不再是一个藏匿杂物的家务劳动,而是要充分体现美感和功力的升级表现。

整面墙的贮物柜


家中如果有整面墙可以用来做收纳贮物柜的空间,那么无论是购买成品还是选择量身定制的大件柜橱,都能成为吞吐量极大的收纳场所,而且相当具有隐蔽性。


组合不同宽度的柜子


收纳高手在强调收纳效果的同时也会注重审美效果。在收纳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选择宽窄不同的柜子,不仅让人视觉上感觉一新,而且对于收纳的物品来说也可以更有效进行规划和摆放。


·不同尺寸的柜子其实都会有最适合摆放的物品,这些都是厂家经过长期研究和实验得来的结果。在购买或定制时不妨仔细咨询一下,通常柜门一般都在30到45厘米之间(一般大衣柜柜门是38到45厘米之间)。


·侧面贴墙的柜子在摆放时,如果是平开式的柜门,就要考虑到门打开角度是否会受到旁边墙体的干扰,抑或是否会和侧墙的房门产生干扰。如果有问题则最好选择推拉门。


隔断墙也是贮物柜


如果客厅不大又不想贴墙摆放大体积的柜子以阻挡光线,就可以考虑将它们设计成空间的隔断,把两边的过道设计成空间的动线来方便人走动。


·要想柜子能够和天花板严丝合缝,那么最好还是选择定制,否则尺寸难免会有差池,影响美观。


·整体式定制储物柜是收纳的最理想选择。会有专业的设计师上门测量,为你量身定制,可以依据你的要求设计内部储物结构。定制储物柜的通顶设计,避免了储物柜上方出现死角的情况,并且整面的柜门会有效地起到防尘作用。


tips


对于顶天立地的大柜子或者搁架,常用的物品最好收纳在距地面90到170厘米之间的位置,以保证你可以非常容易地找到。如果是季节性物品如夏天的凉席、冬天的暖手包可以放置在距地面两米以上的位置。


收纳墙之间的普通房门


虽然墙体本身并不太厚,但加起来似乎也会让空间少去很多平米数,然而如果没有隔断墙,空间在使用起来又颇为不便。如果能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用整面的收纳墙来做隔断,问题不仅迎刃而解,而且还颇有创意。


·这种定制收纳柜最好要顶天立地,否则就不能起到很好的隔音、隔光电效果。而且在制作前要与设计师和厂家充分沟通,考虑好柜体的厚度、材质以及以后的用途,因为这些因素都将决定要选择的板材类型和尺寸等关键问题。


·把衣服挂起来是利用空间的最好方式,可以选用一些多功能的衣架、裤架、裙架、领带吊环等分类收纳,这样能够充分利用空间。



顶天立地设计的柜子不仅容量巨大,而且从视觉上也能做到整齐划一。



收纳墙之间安推拉门


和周围墙体高度一致的收纳柜,能够完全融于环境,使得空间的视觉效果整齐划一,将收纳完全隐藏于墙体之中,只是在设计时要事先就有此想法,充分


考虑到可行性。


·两边都是柜体,中间的门设计得宽一些,可避免压抑感,如果不是正常门的宽度,选择推拉门当然更方便。


·定制收纳柜的内部结构可依据需要随意调整,除了基本的挂衣杆外,还有木抽屉、亚克力抽屉(透明或半透明可供选择)、格子架(可放置领带或丝巾等小件物品)、拉篮和挂钩等组件。


·高质量的五金件是滑动门或抽屉的“生命”。来自奥地利的BLOOM或德国的海蒂诗工艺精湛,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国内的五金品牌固顶口碑也不错。品质优良的五金件体现在细节上,带阻尼的滑轨会产生反作用力,可减少噪音和闭合时的阻力。



让收纳和陈列张弛有度


如果一整面墙都是带门的柜子,虽然外表看来能够整齐划一,但是难免也会让人视觉上有拥堵的感觉,因此不妨在设计时省掉几个柜门,不仅能够让人觉得厚重的柜子也透气和有变化,而且还颇具用心设计的感觉。


·没有柜门的设计对收纳的物品就会有所要求,最好摆放一些视觉效果整齐或者带有装饰性的物件,不然容易破坏整体美感。


·如果柜子本身体积太大,最好选择有些线条或点面变化的款式,否则一整面墙看上去会显得比较厚实和无趣味。



边边角角 抢出空间

家中时常有很多角落存在,可以通过设计让它们成为实用的收纳空间。譬如充分活用隔板,这些可大可小,可宽可窄的隔板还能够随意组合,所以灵活性非常好,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地成为分类收纳的好场所。



高高在上的储物空间

如今很多年轻人会喜欢Loft风格的空间,开发商也提供了一些层高很高的空间,也就让很多设计有了实现的可能。当层高很高但又不足以隔出一层的舒适空间时,不妨把高处设计成一个储藏收纳的场所。

·当高层要放置一些较重的物品,譬如书籍等时,一定要考虑到隔层的承重能力,在施工上一定不能够偷工减料,不然必会造成日后的危险。

·由于储物空间高高在上,拿取时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可以摆放些换季或者不常使用的物品,另外最好配置一个可折叠的家用梯子。



边角柜的利用

有时户型的设计上会有些缺陷,但如果设计巧妙,也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墙角的空间只要足够一米宽就能够放进一个双门柜,如果进深较大,利用墙面固定器既可以让它同墙面保持水平,也可以将它贴近里墙,利用与外墙的进深差,可以设置出一个休息区域。

·如果选择将柜体悬空固定在墙面上,首先建议选择较轻的板材,另外固定件一定要质量过关,不然事后的调整或更换都会很麻烦。

·在选择柜子时也要考虑到角落宽度对柜门开合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开门方式,以避免使用时的不便。

tips

柜子里也可以放置些收纳盒来帮助分类,但要注意了,在使用时,先要检查内部的材质是否安全,不要误刮伤了手指或贵重的衣物。为了避免意外,可选择内部有衬里的产品。如果你要储藏食品,最好采用玻璃制品或者瓷器,若是选用塑料储物盒可要认清底部的标识。

角落的利用能抢出不少空间,还能去除很多卫生死角。



斜顶下的收纳空间

如今有很多贴心设计,无论角落多狭小,设计师们都能上门免费进行实地测量,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合理的安排。

·市场上有不同材质的搁板可供选择。依据家里的装修风格可以选择适合的搁板,木搁板是市面上最常见、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此外也有特制的钢搁板和树脂搁板。搁板在墙面上的排布方式十分灵活,也可依据空间和需求设计,制造出个性十足的视觉效果。

·固定搁板的方法也有很多:简约的内嵌式支架,精致细腻的钢、铁艺支架,或者田园风格的木支架,总会找到适合你房间的那一款。


楼梯旁的展示性书架

在不少别墅设计中,楼梯都占据太多的空间,如果过宽,不妨考虑将它旁边的墙面做成一个展示性的书架或者摆放些装饰品,实用又好看。

• 在利用墙面时要首先考虑到墙体的性质,是否能承重;其次还要注意挂墙的吊柜和搁板上的物件不能过重,否则超出了墙体的承受范围,容易发生危险。

• 楼梯处的采光通常不好,在做了收纳性的设计后,更要考虑到取放这些物品的便利程度,因此最好能够在恰当的位置安装光源,那些节能环保的LED灯是不错的选择。

展示性搁架最要考虑的是防尘问题,家在北方城市的要慎重选择。



把门框也利用上

撇去传统的门框,用钢板贴身设计出一款别致的搁物架,不仅造型拉风,而且实用价值也非同一般。

·在选择材质上要多加考虑,像钢板就比较容易成型,也不会受潮变形,尤其适合在卫生间、厨房等湿气较大的空间里使用。

·利用钢板易成型的特点,还可以在造型上有些突破,化解搁物架一成不变的固定样式,为家庭收纳添加些新意。



门体上的书柜

在电影场景里我们常会看到一些暗门的设计隐藏在书架之中,不仅乍看上去整面墙就是一个整体书柜,而且和周围的环境也搭配得天衣无缝。

·这样的设计中考虑到门开合的方便,门体搁物架上摆放的东西不宜太重,否则在长期使用下框架也易变形。

·架子进深不宜过大,通常控制在30厘米以内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tips

如今流行“展示式收纳”,就是指清理房间时,不再需要把所有收纳的物品都隐藏起来,而是充分利用开放式的陈列柜或者展示架,将那些有特色的物品大方地摆出来,使它们成为漂亮的一角或者家居布置的点睛之笔。



楼梯下的风景

对楼梯下的空间合理利用已是较常见的收纳方法,根据楼梯的材质和造型不同,可因地制宜地设计出不同的储物空间。

·当想把楼梯下的空间利用起来时,一定要首先考虑到中空的方式是否会影响到楼梯本身的安全,不要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

·由于楼梯下有些储物空间较低矮,不妨将这里作为培养小朋友养成收纳好习惯的练习场所,一些玩具和书籍可以由他们来摆放。


收纳箱盒的巧妙组合

若能使收纳箱与贮物盒大小一致,除了取用方便外,颜色、设计或材料的统一,更能呈现出一种整齐的美感。



既好看又实用的超市篮筐

超市的篮筐不仅颜色多种多样,而且尺寸也各有不同,把它们摞放在一起,颇有一种路边风情。

·虽然尺寸上有差异,但只要长宽一致,就比较容易定制一个大框架来容纳它们。不同的颜色和尺寸正好用来区分摆放在里面的物品,将它用作餐边柜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外框的制作如今很成熟,只要告诉设计师篮筐的尺寸和选定框架的材质即可。剩下的颜色组合就是自己玩创意的过程了,很有趣味性。

·在选择塑料储物箱时,要用力按压,仔细检查产品质量,如果质量不过硬,使用久了可能会变形扭曲。

tips

东西全部收纳整齐,但不容易找到怎么办?快速找到所需物品的方法:“透视法”,选用透明的收纳盒:“贴纸法”,在储物盒表面贴上贴纸,写字当然是最简易的方法了,也可以DIY一些自己熟悉的Logo贴在表面;“照相法”,拿起LOMO相机拍下箱子内部的物品,最简单不过啦。



自制烂漫清新的花色储物盒

虽然市面上储物盒种类繁多,但有时就是找不到合心意的花色和图案,如果愿意尝试动手做,就可以选择喜欢的包装纸、壁纸、粘纸来自己做设计。

·因为是组合搭配,在选择不同花色和图案时,还要考虑到将它们放到一起时的视觉效果,不能光追求单个储物盒的美观。

·一组储物盒最好选择单一的材质,因为不同的包装纸、壁纸或者粘纸都会有不同的厚度和肌理,如果混用最好要考虑到它们之间的差异性。

不同颜色和图案的储物盒正好方便了分类收纳。



透明盒子整齐划一

床边会有些角落如果摆放不下成品家具,就很容易被浪费,因此不妨在此做些设计,事先就选择好收纳要用的盒子,这样可以按照其尺寸量身定制,方便也美观。

·盒子能够帮助人们分门别类地进行收纳,有效地避免不同种类的东西混杂在一起,那样不仅难以寻找,而且还容易遗忘。

·选择半透明的盒子,既能够识别里面的东西,又不至于一览无遗,毫无隐私可言。



收纳靠墙,玩乐居中

由于儿童房普遍面积不会太大,所以要尽一切努力提高空间的使用率,给孩子充足的地面玩乐空间,而不要让储物占据房间的中心位置,具有多层收纳格的搁物架可贴墙摆放。

·选用柔软面料的储物篮,避免硬材质给儿童带来意外伤害,篮筐外侧附上可爱的标识牌,吸引孩子自己收纳整理的兴趣。

· 收纳时要将较重的玩具放在储物架子的底层,譬如积木盒、汽车玩具、音乐类玩具等,当孩子自己无意碰到时,不会掉下来发生危险。

tips

空间小不用怕,开放式置物架是不错的选择,既起到收纳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用做不阻碍视线的隔断,且安装灵活。注意,选择这类产品之前一定要有个既美观又合理的规划,否则会使空间显得凌乱。



门厅的组合收纳

开放式和隐藏式相结合的储物架。这样组合式的架子不仅存储量大,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某些物品需要隐藏起来,而有些装饰品,

如花瓶、相框等又可在其中展示。

·门厅不大,但却是进出的要道,因此衣服、鞋子和一些零碎物品是收纳重点。这里收纳的物品应该是近期经常要穿或者更换的当季物品。

·由于这里是进门的第一眼所及之处,所以整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选择整齐划一的储物盒来进行统一收纳。现在储物盒有众多颜色和样式可选,定能找到中意的一款。

即使是一成不变的架子,也可以和各式的储物配件组合,帮助有效收纳。



整面墙的文件收纳

家里的书、杂志、文件等的收纳是颇让人头疼的问题。如果量足够大,就可以考虑设置整面墙的搁架来进行摆放。不仅可以统一管理,而且查找起来也会比较方便。

·南方城市可以考虑开放式的收纳方法,但北方由于尘土较大,可以选择有柜门的搁物架,或者安装一个帘子,用来防尘。

·搁物架的设计可以根据要摆放的具体物品来细化到每个单元的尺寸,它们不仅能够帮助你分门别类地规划所要存放的东西,而且也能让搁物架本身具有些设计感。


聪明收纳更多巧主意

一个整洁的家居环境不仅需要合理的收纳,还需要通过收纳使心情愉悦。将传统而平实的收纳观念改变,让具有审美意趣的收纳创意,为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美丽。



储物箱当茶几

怀旧感觉的老物件如今也能焕发新生命,如果它的尺寸和大小正合适,将它用做茶几是很好的选择。只是里面摆放的物品最好能和客厅相关,使用程度最好能跟它开合的方便程度成正比。另外要考虑到它毕竟不是专门设计用来当茶几的,所以要考虑到它是否容易渗水,或者是否能够摆放热的东西等,这些也将决定能把什么东西收纳在其中。

创意在于想象力,发挥好了,收纳也能成为空间亮丽一道景。


自制杂物架

把旧货市场淘来的传达室或者小旅馆里挂钥匙牌的木板钉在家里墙上用作杂物架。当然也可以DIY ,只需一块木板或者是废旧家具上的抽屉,买些挂钩,将它们按一定的间隔钉在其上,一款别致,且有趣味的杂物架就应运而生了。而且木板的纹理、挂钩的风格都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没有局限,非常具有可行性。



枯树首饰架

有时家里一株大型植物意外枯死,想要移除也不那么容易,还不如将它稍作修剪,利用其枝桠来挂放首饰,别有一番风情,真是个不错的好主意!

“没设计”的设计 Beyond Design

这个展览逼着我们不得不从头想想,设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重新发现日常之美,是策展人Benjamin T.Wood和设计师余平的爱好之一。在大幅的余平摄影作品之前,Benjamin做的这个装置名为“厨房花园”。














余平拍摄的建筑和村落充满质感和古朴之美,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因此,装置部分Benjamin选用了各种建材,有生产前的原料,甚至是加工后的余料。这些原始材料没有所谓的血统,更没有品牌,几乎全部来自上海九星建材市场。Benjamin的秘书、司机、IT和建造工人都参与了选择。





策展人Benjamin T.Wood(左),设计师、此次展览的摄影作品拍摄者余平(右)。

Benjamin T.Wood(左):策展人、建筑师、studio shanhgai董事长。1998年来到中国出任中国上海新天地项目的总建筑师,至今在中国已生活工作17年,其间完成了相当数量老建筑再利用项目和大型商业综合体,例如佛山天地,武汉天地、以及位于上海虹桥枢纽的虹桥天地等。

余平(右):室内设计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代表作“瓦库”系列、花迹酒店等。其中室内设计作品“瓦库”荣获亚洲最具影响力可持续发展特别奖。


听说开幕式当晚会有三场钢管舞表演,很多人都会纳闷,难道策展人Benjamin T.Wood是一时兴起为了娱乐大家一下么?果然,第二场钢管舞结束之后,Ben拿起麦克风向大家解释道:“之所以请钢管舞舞者,而不是芭蕾舞、国标或其他,主要是因为我相信文化是‘人对人’而创造,而不是‘人对着一个系统’而创造。而钢管舞也是种文化,值得被欣赏。”

环顾四周这个被称为今年秋天上海“最野”的摄影装置展,屋顶、墙面和地面的色彩都来自室外或者建筑的外立面。余平的24幅摄影作品没有按照常规被贴挂在墙面上,而是“站”在特制的底部带有滑轮的实木架上,“这些作品于我更像是一部精致的乡野建筑编年史或单一材料建构形式的学术记录。这些作品就像是一件件‘站’着的建造作品,是一层砖、一幢石块垒砌的大宅,抑或是站在那里的某个铁匠或木匠。它们‘只作为自己’站在那儿,且毫无例外全部是‘没有设计师的设计’。”Ben解释道。展览的装置部分由策展人一手打造,材料绝大部分由建材市场搜罗而来,有生产前的原料,甚至是加工后的余料。所有这些物件都是最最原始的,没有所谓的血统,更没有品牌。Ben的秘书、司机、IT和建造工人都参与了选择。

展览的缘由是在3年前,Ben和余平的偶然邂逅,当时碰巧Ben走进了余平设计的“瓦库”,发现这是一个和自己一样,喜欢用“方言”的设计师,于是留言求见。见面后看到余平十几年来上山下乡拍摄的建筑摄影作品,激动之余更是让Ben想起上世纪60年代纽约MoMa那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的黑白摄影展。后来MoMa展出的那些作品就挂在Ben的精神导师的工作室里,他们曾在那一起工作了十几年,作品遍布全球,而且每个设计都是从当地的“建筑方言”开始。他们始终相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初的目的是为所有追求幸福的人创造一个更加人性的环境。”换而言之,设计师做设计的初衷,需要超越表现自我和在系统里晋级的欲望,就像这些“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和“没有设计师的设计”,是“人为人”而做,是能够被称之为“文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