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全球债灾:一周蒸发近千亿美元,2016年以来从未如此之惨

全球债券市场正遭遇多年罕见的血洗,持续了30年的美国国债牛市危在旦夕。


彭博巴克莱环球多元债券指数(Bloomberg Barclays Multiverse Index)市值上周狂减9160亿美元,这是2016年11月特朗普成功赢得总统选举以来的最大缩减规模。该指数覆盖全球投资级及高收益债券。


截至上周五收盘,债券市场单周价值损失约8760亿美元,抹去了一年的涨幅;全球债券总价值跌至48.9万亿美元,为2017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过去四十多年,债市投资者们很少见到现在这种阵势的市场下跌,”Ritholtz Wealth Management,机构资产管理部门经理Ben arlson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感叹道。


他还预言:“债券收益率的任何进一步攀升都将导致2018年成为自1976年以来债市回报率最糟糕的年份。”


目前,美债收益率已处于多年高位。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上周五报收3.23%,创2011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周升至3.32%,为2014年10月以来最高。



美债利率走高已蔓延至其他主要国债市场。意大利债市昨日再度大跌,10年期意债收益率创出3.529%的四年半新高。这使得意大利/西班牙10年期国债息差报203个基点,创逾二十年最高位。十年期德国国债徘徊在四个月高位附近。十年期英国国债和同期日本国债均一度触及2016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


债市投资者们认为,随着美联储等一些全球主要央行回归正常化货币政策,超级宽松的货币大放水时代确实远去了。


市场情绪的转变使得规模庞大的资金流出债市及相关金融产品。iShares 20+ Year Treasury Bond ETF上周流出资金高达10.6亿美元,创去年11月以来最大规模。该ETF上周累计下跌3.6%,是两年最大单周跌幅。


谈及美债收益率攀升的原因,Baird公司首席投资策略师Bruce Bittles表示,主要是由于美国经济开始出现过热迹象。除此之外,彭博社将其归结于主要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行动超过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薪资上涨的压力。


债灾推倒多米诺骨牌


过去两年多时间,美股对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无动于衷,如今,事情完全不一样了。


美债收益率攀升到3%以上的高位令其比股票这种风险资产更有吸引力,同时也加速了债市自身的抛售。


上周美股陷入暴跌。标准普尔500指数创出9月7日以来最糟糕单周表现,纳指出现3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道琼斯指数连续第二周下挫。截至周一收盘,纳指和标普500指数已连跌三日。



关键问题是,美债收益率上升到什么程度才会引发股市的重大反转,甚至扼杀持续了九年之久的美股牛市。


华尔街日报称,许多分析师认为,若美债收益率达到3.5%,将标志着转折点的到来。瑞信表示,一旦收益率升破3%,股票估值就会陷入困境;当收益率达到3.5%时,股市压力会倍增。


至于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何时回触及3.5%,市场对此观点不一。高盛预计可能在明年年底。


美银美林美股与量化策略主管Savita Subramanian认为,美债利率的关键突破点是5%,超过这一数值将令美债市场相对于美股市场更有吸引力。

数字广告竞争白热化:亚马逊开始“抢走”谷歌的客户

由于体量太大,巨头的扩张往往会动了别人的蛋糕,亚马逊即是如此。亚马逊作为全球市值第二的公司,对于广告这块蛋糕的兴趣越来越浓,前不久 eMarketer发表研报称,亚马逊已成为美国第三大数字广告平台。


最近,美国广告行业又传出新消息,广告主抛弃谷歌,拥入亚马逊的怀抱。


广告主用脚投票


据CNBC报道称,多位广告商家表示,他们正将花在谷歌搜索上的预算的一半以上转移到亚马逊的广告上,这一数字高达数亿美元。甚至有公司高管表示,该公司的一些客户已经讨论了将大部分广告预算直接从谷歌搜索转移到亚马逊。


无独有偶,另一机构也有同样的看见。


Havas Media北美区执行副总裁兼执行主管Chris Apostle表示,根据他们公司的观察,20%到30%的客户将50%至70%的搜索预算转移到亚马逊。这些公司意识到他们在亚马逊上花的钱越多,对销售的帮助就越大。


自去年以来,Chris Apostle的客户已经增加了300%的亚马逊广告投放预算,他预计明年他们的预算将增加200%到300%。


亚马逊的广告之路


亚马逊广告业务风头正盛。根据eMarketer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亚马逊已成为美国第三大数字广告平台,仅次于谷歌和Facebook。


从亚马逊今年的财务数据来看,广告业务的营收在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增长139%和132%,是所有业务当中,营收增长最快的,也是唯一同比三位数增长的业务。截至今年6月30日,亚马逊广告营收大约为22亿。(由于亚马逊不单独披露广告业务数据,财报中将其归入“其它”项,故本文以此替代)



与此同时,亚马逊广告业务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从2016年三季度的2.2%上升至4.1%,广告业务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助推动力之三板斧


亚马逊广告业务快速成长离不开三板斧:1、无缝对接;2、客户群体;3、基数效应。


首先,亚马逊广告的最大优势在于它与销售直接相关,而这一点,是谷歌做不到的。


消费者在亚马逊平台上进行所搜时,通常都是有购买需求的,电商平台起家的亚马逊正好迎合了这个需求。可以说,亚马逊提供的是一种无缝的购物体验,具有更高的转换率。


然而,使用谷歌搜索广告来进行购买可能需要一个人建立一个账户,并在一个单独的网站上输入他们的信用卡信息。特别是对于小品牌来说,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和通过亚马逊销售之间并没有什么优势。


其次,亚马逊拥有大量高质量用户。


根据亚马逊在今年4月份首次公布的Prime会员信息,全球Amazon Prime会员用户数超过1亿,而Prime会员拥有众多会员福利,确保了较高的用户粘性。


最后,亚马逊此前的广告业务基数太低。


证券公司Cenkos Securities的媒体分析师Alex DeGroote预计,到2020年,亚马逊将在北美广告市场拥有80亿美元的份额,其全球的广告业务规模也将达到200亿美元。而在最近的四个财报季度,亚马逊广告营收不超过70亿,意味着未来三年,存在将近两倍的增长空间。


根据见智测算,即便在国内,同为主营电商的阿里巴巴,其广告业务营收占比大约为45%。目前,亚马逊这一占比仅为4.1%。


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比较,亚马逊的广告业务无疑将拥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谷歌回应:那都不是事儿

尽管亚马逊广告风头正盛,但谷歌并没有被吓坏。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谷歌广告销售经理对CNBC说,他没有看到客户将搜索预算转移到亚马逊,但越来越多的客户看到客户推出单独的品牌,专门在亚马逊上销售。这位知情人士说:“公司高层肯定是担心的,但这并不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不过,即便如此,谷歌的广告收入并没有出现下滑,反而在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速上升。


根据谷歌披露的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谷歌广告业务同比增长均为24%,这一增速为近年最高。



也正是占比高达85%的广告主营表现强劲,成为谷歌今年业绩增长的最强动力。由此可见,谷歌确实有底气这么说。


此外,并非所有类别的品牌都在向亚马逊转移资金,放弃谷歌的广告类别在消费品上,但汽车、旅游等利润丰厚的广告主没有出现转移。另外,广告商将广告支出的一部分转移到其它谷歌旗下的网站,尤其是YouTube。


从区域来看,在某些地区,包括亚太地区的一些国家,亚马逊的业务在美国以外的地区要少得多。


不管谷歌是嘴上硬还是真的硬,数据不会说谎,美股新一季的财报马上要披露了,届时见智为您盯着这出好戏。

小米市值跌破400亿美元之际 雷军微博宣布降价庆手机热卖

截至10月8日,小米股价连续9个交易日持续下跌,市值跌破400亿美元。


受港股弱市影响,自9月24日以来的9个交易日,小米股价持续下跌,10月8日盘中一度跌至13.54港元,创上市以来新低。目前,小米股价已累计跌超16%,报13.78港元,较每股17港元的发行价跌近19%,市值为3111亿港元(约397.2亿美元)。



但雷军似乎并未受到股价下跌的影响,还在微博庆祝小米8旗舰系列热卖。


10月9日上午,雷军发文称,小米8旗舰系列(含小米8、小米8屏幕指纹版、小米8透明探索版以及小米8 SE)发货量已超600万台。该系列手机于今年5月31日发布,6月5日正式开售。


为了感谢米粉的支持,雷军还宣布,小米8标准版直降200元,变成了2499元起售。受此影响,小米股价今日(10月9日)开盘后上涨,涨幅接近2%。



据悉,小米将在本月15日在南京召开新品发布会,届时将公布滑盖式全面屏手机小米MIX 3手机。目前,小米方面表示正在加紧生产这款手机。


不仅是雷军,投资者也因小米超预期的财报和组织结构调整看好其长远发展。近一个月,各大机构给出的目标价,基本都高于17港元的发行价,评级多是“买入”或“增持”。


9月初,高盛报告指出,看好小米智能手机收入强劲,将其2018至2020财年各年收入预测提升3%、4%及5%,但考虑到汇率因素影响,削其毛利率预测,目标价由22元升至23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9月中旬,光大证券基于分部估值法,将小米目标价由15港元上调至19.6港元,并予以“增持”评级。之后,麦格理更是维持小米“跑赢大市”投资评级,将12个月目标价为30元。


不过,德意志银行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中国手机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升温,且汇率因素不利盈利,将小米目标价由22.5元下调至21.4元,并将小米2018年和2019年每股盈测分别调低3%和7%,但仍维持“买入”评级。


10月初,建银国际也将小米目标价由20港元下调至16港元,评级由“跑赢大市”降至“中性”。

FF:除8亿美元恒大未履行投资承诺 并阻挠公司融资

10月8日消息,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FF)通过官方Twitter账户发声明,称尽管法拉第未来及其首席执行官履行了自己的义务,但除了提供首笔8亿美元投资外,恒大未履行任何额外投资承诺。同时恒大试图停止投资,以便获得法拉第未来中国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以及法拉第未来的所有知识产权。与此同时,恒大极力阻止法拉第未来获得其他即时融资。


法拉第未来称,试图解除与恒大签署协议的唯一理由在于:恒大未能履行其义务,并按照协议提供资金。恒大不应该扣留承诺的投资,同时阻止法拉第未来进行其他融资或接受投资。


FF还表态称,该公司从未停止过在逆境中追求梦想。“我们始终致力于自己的使命,并将永远为保护我们的公司、合作伙伴预定客户、员工以及股东而战。”


昨日晚间,恒大健康突然发布公告称,法拉第未来半年耗尽恒大注资的8亿美元,又向恒大提出再提前支付7亿美元的要求,并在未达目的后提出仲裁,要求剥夺恒大的融资同意权,撕毁所有合作协议。


以下是声明全文:

2017年11月份,法拉第未来引入恒大健康成为战略投资者,获取公司45%股份。恒大承诺提供20亿美元资金支持法拉第未来的汽车项目,包括于2018年初支付8亿美元,随后再提供12亿美元。自从那以来,在创始人兼全球首席执行官贾跃亭的领导下,法拉第未来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包括生产旗舰车辆FF91。2018年8月28日,法拉第未来及时在其美国加州汉福德(Hanford)工厂完成了首辆FF91的预产。


在首笔8亿美元投资后,恒大于2018年7月份同意比原先协议规定的时间提前提供资金,包括在2018年再提供5亿美元资金。与恒大向媒体及其股东所诉不同,无论是法拉第未来首席执行官贾跃亭亦或是其他人,都没有“操纵”恒大董事会以达成这些协议。在承诺向法拉第未来提供部分资金时,恒大已经充分了解后者为何需要这笔投资,以及何时需要。法拉第未来的目标是在2019年实现FF91的量产和交付。但与相关报道存在差异的地方在于,除了提供首笔8亿美元投资外,恒大未履行任何额外投资承诺,尽管法拉第未来及其首席执行官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并满足了2018年7月份签署协议的所有条件。相反,恒大试图停止投资,以便获得法拉第未来中国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以及法拉第未来的所有知识产权。与此同时,恒大极力阻止法拉第未来获得其他即时融资。


有鉴于此,法拉第未来试图解除与恒大签署协议的唯一理由在于:恒大未能履行其义务,并按照协议提供资金。这是最基本的、常识性的公平问题,恒大不应该扣留承诺的投资,同时阻止法拉第未来进行其他融资或接受投资。


自从法拉第未来于2014年成立以来,我们从未放弃我们的愿景,即生产和交付全新的交通工具。这是个充满曲折的历程,但法拉第未来相信这样的愿景必将成为现实,并集中全力、毫不动摇地实现这个使命。在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贾跃亭的带领下,法拉第未来仍将致力于在2019年交付一款颠覆性和革命性的汽车。我们将继续采取果断行动,包括寻找与我们有共同愿景的人提供资金,以确保我们的愿景得以实现。


All In 孙正义!沙特准备给软银愿景基金再投450亿美元

沙特阿拉伯主权投资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PIF)已计划向日本软银集团的第二只“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投资450亿美元,而未来的投资额还会不断提升。


PIF主席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也是沙特阿拉伯王储)表示,这笔资金将来自出售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的股份和国有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公司的首次公开发行。


由于PIF在投资软银第一支基金时收益颇丰,使得萨勒曼有信心再次给孙正义输血,届时,PIF对两只基金的投资总额将达到900亿美元。


2016年10月,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宣布成立软银愿景基金,第一期基金的目标募资额是1000亿美元,目标是重塑全球科技业版图,首期基金在2017年5月宣布完成募资,那时PIF就曾给予其450亿美元的首轮投资额。


而孙正义在去年利雅得的一次活动中表示,第一支愿景基金的投资回报在前5个月已经达到了20%。


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也从阿布扎比的主权基金和苹果公司筹集了资金,其规模约为有史以来最大风险投资基金的四倍,并且比历史上任何私募股权基金都要大。


孙正义在上个月接受彭博商业周刊采访时进一步表示,集团计划每两到三年筹集一笔1000亿美元的新基金,并将在每年投出去约500亿美元。


PIF这样庞大的资金投资正是看中了软银的资金运作实力。


一直以来,沙特在投资方面都比较谨慎,但从2016年的时候开始启用了全新的方式进行战略投资布局,而许多都投向了尚未盈利的行业。


例如,之前PIF以三十五亿美元投资了Uber公司,虽然不是很多,但最终收益不错。此外,他们还购买了特斯拉百分之五的股份以及其竞争对手的一些股份,并看好整个出行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他们还同意向黑石集团运营的美国基础设施基金投资200亿美元。


萨勒曼表示,对软银的下一个远景基金进行重大投资将有助于PIF增加其资产,虽然这些资产已经超过3000亿美元,但他寄希望于2020年实现6000亿美元的宏伟目标。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这一资金规模仅为1520亿美元。


而软银也正从一家电信公司转型成为投资公司,在其组建的愿景基金中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恶意芯片门”主角发公告:从未在其主机板中发现任何恶意芯片

美国超微电脑公司(Super Micro)今日发布声明称,强烈驳斥有关其售给客户的服务器产品的主机板上含有恶意微型芯片的报道。


声明表示,公司从未发现任何恶意芯片,从未收到任何客户发现此类恶意芯片的报告,且任何国内或国外政府机构从未就恶意芯片指控联系超微电脑。


声明指出,超微电脑非常重视安全问题,将在产品安全方面继续投资;超微电脑对于每家代工商进行资格认证,并定期检查其设施和流程。


彭博商业周刊10月4日发布的一篇特别报道称,有恶意芯片被悄悄植入了30多家美国科技公司的服务器,其中2015年Super Micro销售给苹果公司的服务器被隐秘植入了恶意芯片。


对此,苹果和另一家被报道提及的公司亚马逊都已经公开回应,予以否认。


苹果在官网声明中表示,彭博商业周刊错误地报道了苹果于2015年在其网络服务器上发现了“恶意芯片”。但正如苹果公司在过去12个月里反复向彭博记者和编辑解释的那样,这些说法是不真实的。


苹果还表示在过去的一年,彭博曾多次与其联系,并声称有涉及到苹果公司的安全事件,但每次苹果跟进调查后均未有任何发现。


亚马逊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正如我们在过去几个月多次与彭博商业周刊分享的那样,这是不真实的。 在任何时候,过去或现在,我们都没有在任何Elemental或亚马逊系统的SuperMicro主板中发现与修改的硬件或恶意芯片有关的任何问题。 我们也没有与政府进行过调查。”


据环球网,路透社7日援引美国国土安全部6日表示,目前没有理由怀疑这些公司否认该报道的声明。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周五(5日)也曾表示,没有理由怀疑苹果和亚马逊公司对该报道提出的质疑。


彭博的这篇报道一度给中美两国科技股板块带来重击。10月5日,开盘不到1小时,联想集团跌幅就超过了21%,自从2014年2月以来,在港上市的联想集团股价从未出现这么大的跌幅。


联想集团当日午间回应,电脑硬件制造商Super Micro并非联想供应商,而公司作为国际企业,日后亦会采取大量措施以保障供应链健全。


当天,中兴通讯H股跌超10%,创出了9月以来的最大盘中跌幅。中国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均下跌逾4%,ASM Pacific跌1%。


今日,港股开盘,联想集团高开1.3%后继续走弱,截至发稿,下跌1.78%。




云从科技获超10亿B+轮融资 2018四大AI独角兽圈走100多亿

国内四大AI视觉独角兽之一云从科技完成B+轮融资,据知情人士透露,本轮融资额度超过10亿元人民币,由广东粤科金融集团、中国国新领投。


此外,本轮融资方还包括广州产业投资基金、上海联升资本、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原有股东元禾原点、越秀金控、刘益谦等继续跟投。


自从步入2018年以来,国内视觉人工智能创企的投资赛道开始分化,越来越多的资金与资源开始集中到了云从、商汤、依图、旷视这四个头部玩家手中,动辄上亿元的融资背后,是一场日益激烈的AI资本、资源、市场争夺战。


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兼战略总监姚志强告诉智东西,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公司的扩张,布局云端AI服务平台、前端智能设备、以及更多AI技术的产品化落地等。


云从科技同时也是智东西硬创先锋的早期关注项目之一,详见报道(师从计算机视觉之父,成立不到两年,他们的人脸识别技术四大银行都在用)。


四轮融资,累计获得发展资金超过35亿


云从科技成立于2015年4月,专注于以人脸识别为主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以及金融、安防、交通领域的行业解决方案。目前云从与商汤、旷视、依图一同位居国内AI创企“四大独角兽”行列。


此前,云从科技曾于2015年底获得过亿A轮投资,于去年11月20日完成B轮5亿元人民币融资,并获得了广州市政府的20亿资金支持,该资金用于其他人工智能企业的孵化。


据云从科技透露,至此公司共完成4轮融资,累计获得发展资金超过35亿元人民币。


2018年营收将超10亿人民币,已拥有1217家客户


银行金融、安防、大交通这三大领域是云从科技的核心业务,零售、教育、社区等行业则是新的扩展方向。


根据云从科技数据,公司2018年的客户和业务量较之前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目前已经为1217家客户提供了AI服务。


据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兼战略总监姚志强透露,2018年公司营收如无意外将超过10亿人民币,其中安防领域收入约占60%,金融领域收入约占30%,机场、新零售等其他领域收入约占10%。


▲云从推出的安防领域人脸识别专用设备


安防是人工智能落地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国内各类AI创企纷纷瞄准的红海赛道。在安防领域,云从科技的产品已在29个省级行政区上线实战,截至2018年3月份已协助各地警方取得4376个案例战果。


除了安防之外,银行金融也是云从自2015年就开始涉足的领域,是云从的一个重要差异化行业。


▲云从科技为银行柜台提供的人脸识别解决方案


据称,云从科技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第一大AI供应商,其AI产品已经被农行、建行、中行、招行总行等全国400多家银行采用,为全国银行提供对比服务日均2.16亿次。


而在大交通民航这个新兴领域,也已有54家机场选择云从产品。


此外,姚志强还告诉智东西,云从科技一直也有在芯片方面的布局,但不是自己搭建硬件团队,而是采用和芯片厂商合作定制化芯片、参与制定前段视觉处理、后段传输加密等行业标准。


融资大战打响!四大独角兽圈走100多亿


自从步入2018年以来,国内AI创企的融资金额已经水涨船高,并且越来越向头部玩家聚集。


其中“融资机器”商汤科技最为激进,今年4月与5月,商汤分别宣布完成6亿美元C轮、6.2亿美元C+轮融资,阿里巴巴参与投资。


今年9月,外媒还传出软银向商汤科技投资10亿美元的传闻,不过未经证实。如果此次融资证实,那么商汤科技的估值将被抬高至60亿美元。


今年6月与7月,依图科技分别宣布完成了2亿美元C轮、1亿美元C+轮融资,公司估值超过150亿元。


同样是今年7月,也有媒体传言旷视科技正在进行6亿美元的融资,参与融资的投资者包括阿里巴巴和Boyu Capital。


再加上今天云从科技宣布获得的超10亿元B+轮融资,2018年四大AI视觉独角兽圈走了超过114亿人民币的融资(如果算上软银投资商汤、阿里投资旷视的两个传言,金额将超过200亿人民币)。


要知道,根据CB Insight数据,2017年中国AI创业公司的融资总额也不过500亿人民币而已(73亿美元)。


目前,国内视觉AI创企的投资赛道已经开始分化,越来越多的资金与资源开始集中到了这四个头部玩家手中,而技术、产品、落地行业的同质化,又迫使这些玩家们急需找到自己的差异化打法。


举个例子,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姚志强认为,跟其他AI独角兽相比,除了在银行金融AI领域的行业差异之外,云从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在AI技术的市场化落地上走得最前。由于一开始就认定了to B落地,云从在AI如何落地上的判断更准确,落地能力也更强。


此外,云从科技的另一个差异化打法就是其“人工智能国家队”的背景。2017年,云从科技、百度、腾讯、科大讯飞被指认共同承担国家发改委重大工程“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今年1月,云从科技还入选了国家发改委的《2018年“互联网+”、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支持项目名单》,在规定的AI产业化六大方向中,依托云从科技建设“人脸识别”产业化及应用项目。


*其他五个方向分别为:智能芯片、深度学习开源平台、语音识别、智能无人系统、智能机器人。


不过,想要挤进国家队的选手并不只一个,就在今年9月,科技部也宣布商汤将成为继阿里云、百度、腾讯、科大讯飞之后的第五大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结语:AI市场快速膨胀,泡沫仍在


在各大AI创企如今动辄上亿元的融资背后,是一场日益激烈的AI资本、资源、市场争夺战。


自从AI走过了技术普及期,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与机构开始积极地拥抱这项新技术,姚志强也认为,愿意接触AI的企业明显越来越多,目前整个AI市场还在快速膨胀期。


但是,随着市场需求多了,供给方也不少,客户如今可选择的AI技术提供方也越来越多。随着人工智能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各大AI创业公司已经从一开始的拼技术、拼履历、拼大牛,陆续进入到拼行业、拼落地的实干阶段了。


AI仍在一个技术浪潮的高峰期,泡沫必然存在,但姚志强认为,在市场快速膨胀的现阶段,市场淘汰赛可能还没有那么早到来,也许还需要2-3年的市场筛选与验证。


但仅从视觉AI这个赛道而言,有这四座“大山”的存在,各个小型AI创企则需要在细分领域寻找商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