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化教育 >>两岸专家聚焦政府治理:从中华文化中探寻智慧 推贤能政治

两岸专家聚焦政府治理:从中华文化中探寻智慧 推贤能政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海峡两岸共同的“根”。中华文化蕴涵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在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9月5日,由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和华夏行政学会(台湾)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中华文化与政府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们在会上如是说。


会上,与会的大陆和台湾学者梳理了中华文化中的治理智慧和理念,分析了当代政府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分享了改善公共治理的实践经验,探讨了吸收中华优秀文化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路径,展望了以中华文化为纽带促进两岸人民心灵契合、促进国家和平统一的前景。


中华文化是海峡两岸共同的“根”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随着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化深入推进,中华文化在全世界影响越来越大。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智慧,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治国理政经验,可为改善当代政府治理提供丰厚滋养,在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亚洲行政科学学会主席吴江表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海峡两岸共同的“根”,是大陆和台湾共同的血脉、共同的灵魂。


吴江指出,当前,海峡两岸都面临着不断改善公共治理的要求,都处于推进公共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智慧,提升公共治理现代化水平,是两岸学界面临的共同课题。


“两岸学者要共同努力,深入挖掘、系统梳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把中华文化中的智慧和有益成分运用于改善两岸公共治理,增进两岸人民福祉,并为改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吴江说。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教授许耀桐表示,本次研讨会以“中华文化与政府治理现代化”为主题,就是要从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智慧,这具有很强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许耀桐说,大陆和台湾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海内外中华儿女只有紧密团结起来,才能汇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智慧和力量。作为公共管理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我们要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共同传承好中华文化,为推进行政改革与政府治理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与会专家也表示,通过研讨交流,更加深切感受到海峡两岸一家亲、两岸血脉相融的亲近感。今后,海峡两岸学术机构、民间团体应以共同的中华文化血脉为纽带,进一步加强联系、深化合作,并形成稳定的交流机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为增进海峡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相互亲近、相互融合作出积极贡献。


中华文化蕴含政府治理智慧


中共十八大以来,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行“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从多方面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当然也存在政府在协调各方利益能力、科学决策水平和公务人员执政为民意识、道德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许耀桐认为,解决这些问题,要大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坚定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


中国政法大学原党委书记石亚军认为,要行以良法保障善治。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宝库中,体现古圣先贤治国理政经验和智慧的是有丰富良法善治思想的中华法系。


他认为,要使政府职能实现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现代善治,还须充分吸纳中国文化关于良法与善治的思想精髓,循旅以良法保障善治。


在石亚军看来,构建保障善治的良法体系,应当统筹法律法规的立、改、废,整体解决法律法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分离、预期性与实效性的脱节、依据性与可靠性的相左等问题。优化法律法规体系的变革之急是立,要在立法、授权、改革试验三个方面全面推进。


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原教授、社科院原院长、公共行政学系所主任、所长张润书认为,中国文化有人文主义(以人为本)、仁爱主义(仁君爱民)、中庸之道(适中、始终、有用)和理性主义(公理正义)四个精神。他认为,政府治理要推行生态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廉能行政、权变行政、服务行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MPA中心主任刘智勇认为,贤能政治是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精华,是以中国传统的尚贤思想为根本,以选贤任能的人才荐举、科举选拔制度和完善的监察制度为保障。不同于现代民主政治,也不同于西方精英政治,它是中华文明丰厚的文化土壤中产生的,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政治话语。


他认为,政府治理应推行贤能政治,尊贤使能,现代政治领袖要开明、民主、有德、有为、自律,还要建立科学选贤制度和约束制度。

其他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