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产品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已经达到9.82万亿元,手机、彩电、计算机等产品规模都位居全球第一。但在另一方面,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依然薄弱,虽然在智能支付等少数领域走在了世界先进行列,但整体的核心技术依然亟待提升。对此,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认为,要通过制度和监管的进步,来为创新增添活力,而不能人为地制造某些壁垒,限制科技的创新。
过去9年,深圳的IT领袖峰会给业界很多的思考。我不是技术人员,也不是商业人员,我的职责是利用我过去所有的思考、经历和资源,把一些业内关注的问题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在这儿讲一些我一直坚信的观点:未来20年是互联网技术的时代,未来30年将会成为互联网的时代。社会的变革,各行各业变革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不管你高兴也好,骂人也好,未来二三十年的变化将远远超过大家想象。
●互联网不应成为实体经济替罪羊
未来30年,这个世界不属于互联网公司,而属于那些用好互联网的公司。
现在大家说起实体经济,都在谈经济不好、企业难做,其实实体企业以前也不能说特别好做,十年以前也不太好做。现在实体经济都在讲互联网的冲击,绝大部分的制造业都在骂互联网。但在美国和欧洲,做得不好的企业,并没有去怪罪互联网,而是在反省、在自己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
互联网应该不应该成为替罪羊,大家都需要思考一下,可是更重要的不是去看互联网对你这个行业有多大的冲击,而是要思考你该如何运用好互联网,如何通过互联网把事情做得更好。
前两天我听见有人抱怨线上线下的竞争不公平,比如线上和线下应该征一样的税。其实线上线下征税是否公平是一个伪命题,本质上是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差别。我从来没有看见一家线上的大企业不交税,只要做到一定程度都会征税。所以今天不应该盯上那些小企业交了多少税,而是应该盯上这些小企业有没有赚到钱,有没有利润,能不能活下来。
未来在十年以内,我认为有5个行业的变革会加速。
第一,是零售将变为“新零售”。
新零售是线上线下物流的变革。以前我常常讲电子商务多么重要,但企业做到今天,我们的思考是5年以内电商会很好,但10年以后呢?纯电商会很艰难,线下零售也会很艰难。
所以新零售实际上要把线上线下物流整合一起思考——以后的零售不是考虑怎么卖东西,而是学会怎么去服务好你的客户。其实在美国的传统零售做得不错的,绝大部分都是学会如何去服务好你的客户,而不是学会卖东西。而过去的十年中,传统零售各种各样促销的方法,说穿了都是怎么卖东西。所以从卖东西走向服务别人,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变革。
第二,是新制造,未来的制造行业不是标准化、规模化,而是定制化和智能化。
我可以这么讲,广东制造业在未来10年、15年,受到的冲击会远远超过长江三角洲,因为这儿一直以来以加工、标准化、流水线为特色,广东的制造业未来一定会面临新制造的挑战,也就是个性化、定制化、智慧化成为主流的时候,原来你的标准、流水线、集装箱,可能反而会成为麻烦。
第三是新金融,金融冲击也会越来越大。
传统金融解决的是“二八问题”——金融机构只要服务好20%的大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就行了,其余80%的消费者和小企业,让传统金融机构去做就不一定能做得好,因为这需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