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奥纬咨询:中国信用资产发行量2022年预计将达到80万亿,信用科技占比54%

4月17日,奥纬咨询与中证信用联合发布的《中国信用科技市场报告》指出,“信用科技”作为金融科技范畴下一个高度专精的领域,信用市场下的三层细分市场——信用资产、信用服务以及信用 IT ,将在未来五年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传统的信贷市场结构要求借贷企业拥有可靠的财务资质或庞大的资产规模以通过贷款审批。如今,面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传统的做法越来越不利于中小企业灵活应对变化的业务需求。”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及报告作者盛海诺表示,“由于中国的风险定价并未完全成熟,对于现有的风险定价体系的信赖度不高,大多数资金方会要求资产方进行增信,特别是在消费金融资产领域,增信需求尤其明显。”


普遍来看,对资产增信方式主要包括了外部增信和内部增信方式。外部增信方式包括了保险、担保、信用增强公司等方式,内部增信主要是通过对资产的交易结构的设计,通过优先劣后进行风险分级从而增信。


目前,外部增信是更普遍的方式,增信效果更刚性、更能缓释资金方的考虑;内部增信则多适用于消费金融平台本身背景较好,与资金端有长期的合作关系且对资产端有长期把握的情况。


《报告》指出,中国科技信用市场潜力巨大,未来五年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具体来看,在信用资产市场方面,中国信用资产发行量预计将从 2018 年的 57 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 2022 年的 80 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信用科技的占比将达到 54%。信用资产交易市场预计将从 2018 年的 136 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到 2022 年的 239 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高达 183 万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量将由信用科技驱动。


信用服务市场方面,信用服务总收入将从2018年的3,677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22年的10,340亿元人民币,其中信用科技的创收预计在2022年可达4,310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42%。


信用IT市场方面,作为信用市场结构中的基石,信用IT企业开发的信用系统助力信用服务商提高经营效率及服务质量,信用系统相关收入有望从2018年的93亿元人民币飙升至2022年的490亿元人民币。互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会引领传统金融业的变革,尤其对信用服务商和信用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盛海诺表示:“技术可以更准确地识别风险和更准确地对于风险进行一个评估,从而再进一步对风险进行定价方面有正向作用。例如,技术可以通过对高风险人群精准提高定价的方式,有效降低这些高风险客群的杠杆率,从而降低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概率。”

美威斯康辛州欲和富士康重谈合同,因岗位数难以兑现承诺

中国消费电子代工巨头富士康集团,投资100亿美元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建设液晶面板工厂,这一项目围绕丰厚的地方政府补贴引发了持续的争议。


据外媒最新消息,美国威斯康星州州长托尼埃弗斯(Tony Evers)周三表示,他希望与富士康科技集团(Foxconn Technology Group)重新谈判该州的合同,因为这家中国台湾公司将不会按照最初的设想在威斯康星州创造1.3万个就业机会。


埃弗斯在他的办公室对记者说:“很明显,已经达成的协议不再起作用,所以我们将与富士康集团方面,当然还有威斯康星经济发展公司合作,以确定如何谈判一套新的协议。”


这位州长表示,现在就说他将寻求什么样的具体改革还为时过早。根据现有的协议,威斯康辛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可以向该富士康集团提供高达40亿美元的补贴资金,以便在当地的拉辛县建立一个大型液晶面板工厂,雇佣多达13000人。


他说:“我们所知道的是,目前的合同处理的是一种不再存在的情况,所以我们的目标是确保纳税人受到保护,环境标准得到保护。我们认为,我们需要研究一下这份合同,看看是否需要因此而缩减规模。”


威斯康辛州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斯科特菲茨杰拉德(Scott Fitzgerald)驳斥了埃弗斯的最新言论,称这些言论表明,这位民主党州长“从一开始就想削弱威斯康星州经济发展公司”。


“如果威斯康星州愿意背弃对富士康集团的承诺,在没有双方同意的情况下签订合同,那么威斯康星州可以向任何其他想在这里扩张的公司提供什么保证?”这位共和党参议员在一份声明中说。


富士康集团的液晶面板项目曾被前州长斯科特沃克(Scott Walker)和其他倡导者誉为具有重大变革意义,并被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称赞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过去一年,随着富士康集团改变其既定计划,该项目一直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首先是工厂工人和工程师比例的急剧变化。后来,富士康逐渐承认,它不会按照与威斯康辛州和地方政府签订的合同中指定内容,建造大规模的液晶面板十代线工厂,而是建造一个规模更小、成本更低的液晶六代线工厂。


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传出可能放弃在威斯康星州建造任何类型的工厂,这一消息促使特朗普总统与富士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Terry Gou)通了电话,随后该公司迅速公开承诺,表示将推进一家液晶面板六代线工厂的建设。


尽管出现了岗位数量的质疑,但是富士康集团继续表示,它将创造13000个威斯康星州的就业机会。


埃弗斯州长周三说,富士康集团之前承诺的创造就业岗位计划不会发生。


他说:“我认为,在这个时候,当他们正在缩小他们正在做的事情时,这将是一个不现实的期望。因此,作为富士康员工的1.3万人,对我来说可能很难想象,但我想这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反应。”


他说,与过去相比,威斯康辛州官员对富士康的液晶项目的现状有了更好的了解。


埃弗斯说:“我认为,我们现在相对有信心,该项目最初的规模将会小得多,似乎每个人都同意这一点。”


与富士康集团的协议是在共和党州长斯科特沃克(Scott Walker)的领导下达成的。去年11月,民主党人埃弗斯击败了沃克,成功当选新州长。


埃弗斯在竞选期间对富士康集团的这笔交易持批评态度,但在他执政的最初几周,埃弗斯表示,他将遵守该协议,因为政府已与富士康达成了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现有的合同对富士康集团提供了高达30亿美元的补贴和奖励。其中绝大多数补贴——高达28.5亿美元——将来自富士康创造就业机会,并在拉辛县芒特普莱森特山的综合设施上投入资金。


迄今为止,富士康没有获得任何就业机会或投资补贴,只有在公司达到合同规定的目标后,地方政府才会发放这些补贴。据报道,富士康集团未达到2018年所需的最低就业岗位数。


高达28.5亿美元的就业机会创造和投资激励以“可退还”税收抵免额度的形式出现。这意味着,无论富士康是否欠州税,它都会收到这笔款项。威斯康星州几乎免除了所有制造业利润的税收,因此很可能是以现金支付富士康。


如果富士康未能创造就业和投资,根据实际表现发放补贴的条款为威斯康辛州的纳税人提供了保护,但如果富士康兑现承诺,该公司将获得丰厚的补贴和优惠。


根据政府与企业的激励协议,企业通常由纳税人支付7%的员工工资,但是此次富士康集团将获得17%的工资补贴。富士康也将获得15%的资本投资回报,而不是通常的10%。


与此同时,拉辛县和芒特普莱森特村一直在预先花钱购买土地,并为富士康拟建的工厂所在地提供供水等基础设施。这是预期9亿多美元地方开支中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一个占地约1200英亩的制造业综合体做好准备,并在附近1600英亩的土地上进行相关的开发。


如果这个项目的规模大大缩小,这9亿美元中的一部分——其中包括用于加强警察和消防服务的资金,以及高达1亿美元的对富士康本身的直接激励付款——很可能不会被花掉。


到目前为止,地方政府已通过三次独立的债券发行筹集了3.5亿美元。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InvestorsService)去年9月因借款而降低了芒特普莱森的信用评级。今年1月,在富士康集团披露将不会实现2018年的招聘目标后,穆迪(Moody‘s)发布了一份警告声明。


富士康集团在与芒特普莱森和拉辛县的合同中保证,其项目区将产生新的税收收入,官员们表示,这些税收将足以支付当地的支出。然而,与威斯康辛州州政府的现收现付安排不同的是,如果开发项目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地方政府将不得不在事后强制执行合同条款。

Uber千亿美元估值稳了?无人驾驶业务有望获软银等投资10亿美元

启动IPO路演之前,Uber传出无人驾驶业务有望获软银等机构大笔投资的好消息。


Uber接近与软银、丰田汽车和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Denso达成协议,旗下无人驾驶业务将获得合计10亿美元的投资,该业务的估值由此达到72.5亿美元。


知情者称,可能未来几天内公布达成上述协议,但也可能谈判破裂。Uber渴望达成交易,以此提升无人驾驶业务的估值和增长前景。


若上述属实,Uber果真达成协议,其无人驾驶业务的估值将有望占公司总估值的70%以上。上周四Uber发布了招股说明书,多家媒体称,Uber预计IPO融资100亿美元,估值在900-1000亿美元之间。


Dealogic数据显示,若Uber估值为1000亿美元,将创造自阿里巴巴2014年上市以来的最大IPO,创下继阿里之后最高的公司上市时市值记录。阿里上市时市值为1690亿美元。


而且,Uber将在本月26日举行IPO路演。若Uber在路演前公布无人驾驶业务获得上述投资,无意有望提振投资者的兴趣。


无人驾驶业务柳暗花明


Uber的无人驾驶业务近几年发展可谓一波三折。


2016年8月,Uber以6.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Otto,自此开启无人驾驶卡车计划。收购完成后不久,Uber就被谷歌旗下无人驾驶公司Waymo指控窃取商业机密,去年2月才达成和解。


去年3月,Uber的无人驾驶汽车在亚利桑那州坦佩市撞死行人,5月路透称Uber终止在该州的无人驾驶汽车测试,近300名员工被裁,主要是试驾员,7月Uber宣布裁掉在旧金山和匹兹堡的全部约100名试驾员,还传出关闭无人驾驶卡车计划的消息。


去年8月末,丰田宣布向Uber投资5亿美元,加速发展无人驾驶业务,双方将共同研发无人驾驶汽车。丰田投资后,Uber的估值重回700亿美元上方,达到720亿美元。


Uber千亿身家存疑


不过,在Uber正式递交招股书后,其千亿美元的估值已经面临质疑。


招股书内容显示,截至2018年底,Uber已经实现了15亿次行程,月活用户增至9100万,司机数目高达390万。但是2016年以来的三年里,Uber运营亏损超过100亿美元。


Uber在招股书中坦承,“在增长速度放缓的同时,2009年就成立的Uber从来没有盈利过,同时又受到公司丑闻和同行业竞争激烈的负面影响。


这份招股书凸显了Uber距离实现盈利有多漫长。预计在可见的未来运营支出会显著增加,可能不会实现盈利。


而且,交通行业咨询师Hubert Horan指出,去年Uber报告近10亿美元净利润,很可能虚报了50亿美元利润,实际净亏损逾40亿美元。因为去年为净盈利作出主要贡献的,正是Uber放弃部分中国、俄罗斯、东南亚地区业务所带来的收益。


另外,Uber的劲敌Lyft上市后的不佳表现也影响了Uber的IPO进展。


Lyft在上市后次日即大跌12%,反弹后上上周再度大跌近20%。媒体上上周称,有鉴于此,Uber也下调公司估值至900-1000亿美元。此前IPO主承销商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曾表示,Uber的IPO估值可能高达1200亿美元。

金准产业研究 华为供应链的三大投资方向解析

据外媒报道,华为将“开放”销售其5G芯片组,但仅限于苹果公司(Apple),5G的商用进程之快可能远远超出市场预期。

“2019年是全球5G商用的元年,可以类比2009年,刚好是十年的周期。”“中美贸易事件之后,未来华为、中兴一定会培养自己的产业链,这应该是未来几年最大的一个机会。”

华为智能手机全球销量大幅增长,相关产业链公司将直接受益。根据商务部公开的资料显示,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为15.6亿台,增长1.2%。其中中国华为手机销量大幅增加,销售2.03亿部,同比增长了35%,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不到10%上升至13%。

一、华为:引领智能机规格创新

1.1消费者业务成为华为增长主力

2018年华为营收7212亿元,较2017年增长19%,增速较上一年略有提升。2018年净利润达到593亿元,相比2017年增长25%,增速略低于上一年。

分业务来看,2018年华为之前的核心业务运营商业务营收2940亿元,首次出现略微下滑。华为的运营商业务主要还是来自中国国内,而目前国内3G、4G网络已经走向高度成熟,在5G时代全新的通信基础设施需求来临之前,运营商业务保持平稳属于正常,预期2019年在5G的带动下增速将有所回升。企业服务表现则有所放缓,其中2018年营收744亿元,相比上一年上涨24%,2015年以来一直保持40%以上增长的企业服务首次掉到30%以下。

最亮的点在于消费者业务,2018年度收入3489亿元,增速达到45%,超过了2016年的44%和2017年的34%。主要因为华为手机出货量大幅增长,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表现疲弱的情况下,高阶旗舰Mate20和P20系列表现亮眼,带动华为消费者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从占比的角度来看,这也是2012年华为正式按照运营商、企业、消费者来划分业务以来,消费者业务首次超越运营商业务板块。按照本年度的营收计算,消费者业务占比48%,运营商业务占比41%,剩下的企业业务占比10%。



全场景布局取得突破,多种智能终端快速增长。2018年华为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消费者业务,同比增长了45%,而消费者业务中,智能手机表现最为出色,截至2018年底,华为P20系列发货量突破1600万台,创造华为旗舰手机的销量纪录。华为Mate20系列在人工智能、性能、续航、充电、拍照、外观设计等方面引领行业创新,上市两个月全球发货量即超过500万台。而2019年的P30系列具备更具吸引力的创新规格配置,聚焦极致拍照与外观,销量有望再上台阶。

PC领域,华为Mate Book XPro凭借全面屏、隐藏式摄像头设计,获得业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拉动华为PC品牌快速提升,2018年华为PC发货量同比增长超过330%。

在平板领域,华为发布了M5系列平板,主打高质音效搭配M-Pen手写笔,平板业务在全球平板市场同比下滑的背景下继续保持逆势增长,2018年发货量同比增长达到14%。

智能穿戴领域,华为发布了HUAWEIWATCHGT手表,主打超长续航(长达14天),并能实时监测心率和睡眠状况,可在跑步、游泳等运动中完成数据获取。华为的TWS耳机率先采用骨声纹生物识别技术和HWA行业标准,具备广阔的销售前景。华为智能穿戴设备2018年发货量同比增长超过120%。


1.2折叠机:MateX具备里程碑式意义

2月24日,华为在巴塞罗那的MWC大会上正式发布了5G折叠屏手机MateX。

从外观来看,华为MateX采用外翻折叠方式,称为鹰翼式折叠方案,采取四层结构设计,最上面一层是高分子材料的屏幕保护层,第二层是可弯曲的柔性屏幕,第三层是软胶支撑片,最下面一层是转轴。折叠状态下正面是6.6英寸屏幕,背面是6.38英寸的副屏,展开后为8英寸全面屏,分辨率2480×2200,屏幕中间无缝隙,可分屏浏览和多任务协同操作。

超薄设计,机身厚度仅有5.4mm,最薄处更是只有5mm。华为折叠之后整体厚度11毫米,比三星GalaxyFold17毫米的厚度明显要薄。在实现超薄的同时,还放置了一块4500mAh大电池。而三星由于放置了两块屏幕,不仅机身厚度增厚,电池容量也没有优势,屏幕分辨率也同样不具备优势。推出了55WSuperCharge超级快充,30分钟可充电85%。

在摄像方面,MateX搭载了竖排莱卡三摄镜头,即4000万像素(广角)+1600万像素(超广角)+800万像素(长焦),采用前后摄合一设计。

在芯片方面,MateX不仅是一款优秀的平板电脑,折上之后更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手机产品,搭载全球首款7纳米工艺制程的麒麟980处理器芯片,内置巴龙5000基带芯片,巴龙5000是一款支持5G的多模基带芯片,也采用7纳米工艺制程,支持2G/3G/4G/5G网络,支持低频和高频毫米波,支持独立(SA)和非独立组网(NSA),华为宣称称3秒即可下载一部电影,是目前最完善的5G基带芯片,比高通28纳米,不支持独立组网的X50基带芯片性能更为完善。

对于5G和折叠而言,华为MateX都是具备里程碑意义的机型。华为MateX满足了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下不同的使用需求,通勤时折叠状态轻薄便携,办公娱乐则可以使用展开的8英寸全面屏。同时华为MateX的超大屏幕能够一分为二,在实现分屏浏览的同时,双屏间亦可多任务协同操作,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交互体验。MateX可以同时支持过渡5GD的NSA和终极5G的SA组网方式,不管运营商是NSA组网还是SA组网,均可正常接入,是一“部”到位的5G手机。在外观、5G、用户体验等多维度都有重大突破的华为MateX,完美地诠释了未来感、科技感,对于5G手机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3 P30系列:旗舰再发力,销量有望再上台阶

P系列继续主打“时尚”+“拍照”。华为旗舰机系列分为Mate和P系列,二者分工较为明确:Mate系列主打商务旗舰,但目前也在使用更加潮流的设计,与时尚、旅游跨界合作等方式,丰富产品形象,将硬朗的商务风软化,吸引了除商务男士之外的女性用户关注。P系列主打时尚,在外观颜值上较为注重,而Mate系列主打商务。去年P20系列跟徕卡合作一次之后,P系列的主打点变成“拍照”+“时尚”,最新的P30也是沿着这一方向升级。

P30规格大创新,首次推出三摄+TOF的配置。

3月36日,华为在法国巴黎会展中心举行P30系列手机发布会,P30系列两款新机均将采用珍珠屏设计并同时搭载麒麟980处理器,内置EMUI9.1系统,支持Android9.0,搭载了屏下指纹识别,这也是华为P系列首款搭载屏幕指纹识别的机型。拥有天空之境、赤茶橘、珠光贝母、亮黑色、极光色5种配色可选,继续在外观颜色上进行创新。

1)P30:P30为6.1寸直屏,配备后置莱卡三摄(4000万像素+1600万像素+800万像素),支持了3倍光学变焦,5倍的混合变焦,30倍的数码变焦。内置3650mAh电池,支持22.5W的快充。起价为799欧元(折合人民币6056元)。

2)P30Pro:采用6.47英寸双曲面屏,前置3200万像素镜头,后置三镜头为4000万(广角)+2000万(超广角)+800万像素(长焦),这是华为手机的新一代徕卡三摄组合。另外还有新TOF镜头。

P30Pro背后的镜头中,4000万像素摄像头为“超感光镜头”,部件为全球首发的索尼IMX650传感器,使用的不是传统的红蓝绿,而是新型RYYB(红黄黄蓝)拜耳四像素合一阵列,可以在暗光环境下获得更好的可视性。2000万像素镜头为超广角镜头,16毫米焦距,支持120度广角拍摄。800万像素长焦镜头支持5倍光学变焦、10倍混合变焦和最高50倍数码变焦。TOF镜头用于检测景深度,用于人像拍摄的话,它能帮助P30系列拍出“专业级封面照片”。

P30Pro浅望式摄像头模组单价预估为230元,整个后置模组价格近500元,供应商包括舜宇、立景;P30的三摄模组均价约250元,供应商包括立景、欧菲光、舜宇;P30前置摄像有供应商包括舜宇、欧菲光。

P30pro内置4200mAh电池,支持40W超级快充及15W的无线充电和反向充电。P30Pro采用了屏幕内发声,没有外露的听筒,让机身更简洁,让屏占比数字更大。起售价为999欧元(折合人民币7572元)。

这次P30采用的三星OLED面板,而P30Pro则和mate20Pro一样采用LG和京东方的OLED面板。摄像头模组方面,舜宇光学科技、欧菲光和立景为主要三摄模组供应商,欧菲光和舜宇光学科技为TOF模组供应商。指纹识别方面,芯片均来自汇顶科技,模组来自欧菲光和丘钛科技。

莱卡三摄、GPUTurbo、麒麟980芯片、反向无线充电等等先进技术在各产品线多面开花,加上旗舰处理器下放的策略,华为旗舰产品线、Nova产品线和荣耀品牌分别在各自领域占据重要位置。在全球手机出货量下降的情况下,华为仍逆势上涨,取得亮眼表现。

从销量上看,2018年华为P20系列全球发货量超1600万台,华为Mate20系列发货量超750万台。截至2019年3月份,Mate20系列发货量已经超过1000万。考虑贸易战对华为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推动、华为规格技术的领先,我们认为华为的高阶系列机型P和Mate系列均有实力站上2000万的出货量级。

1.4双品牌策略助力华为长期发展

2013年,为了能够集中精力打造核心产品,并将产品定位于高端市场,华为将荣耀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品牌,主打性价比,并且尝试互联网模式,与小米等国产手机进行线上渠道的竞争。2015年,荣耀的渠道和营销和华为完全独立后,但荣耀扔拥有一样的华为EmotionUI和众多华为的特色服务和功能。研发、生产与华为共用同一体系。荣耀品牌的智能手机更是在2016年的销出0.722亿台,胜过了华为的0.657亿台销量。2017年,荣耀手机以4968万台销量和716亿元销售额,超越小米,登顶中国互联网手机品牌第一位。并和华为一起以10255万台销量成为2017年手机销量第一。2018年,荣耀从互联网手机品牌转向“全渠道”手机品牌后作为独立品牌成为仅次于OPPO、vivo、华为的全国出货量排名第四的智能手机品牌。


起初荣耀系列的创立是为了狙击正当红的小米模式,利用社交媒体的兴起,进行更新型、有效且节约成本的宣传,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销量,补齐了华为在千元机低端市场的能力短板。在渠道和营销完全独立后,荣耀对外依旧是华为与“性价比”市场对抗的一条护城河,同时以荣耀magic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体验等突破设计负责试探更垂直的市场。到2018年12月,尽管成立只有5年,但荣耀已然坐稳中国互联网手机第一的位置。

现在,荣耀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并且在产品定位上与华为的区隔会更加明显。华为将主打P和Mate系列,在中高端市场直接与苹果和三星Galaxy和Note系列竞争,原本主打中低端市场Nova系列也在更多使用“Nova”品牌,而不是华为品牌,因此华为核心品牌将越来越聚焦中高阶市场,持续提升品牌力。而早已独立的荣耀品牌目前已拥有Magic系列、V系列、Note系列和数字系列,从599-4799做到了无缝衔接,但更聚焦的是X和Note系列,价位在2000-3000元区间,Magic系列通常采用一两种高规格的配置,用以作为拉升品牌力的。荣耀总体与Oppo和Vivo品牌定位相似,以中阶市场为主。

华为在2019年冲刺全球第一,荣耀将扮演重要驱动力。4月2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微博上宣布:华为+荣耀在今年很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手机厂商。在余承东宣布的四个目标中,除了华为单品做到世界第一,另外三个与荣耀有关,分别是:1)荣耀做到中国前二,世界前四;2)全力支持荣耀发展,将会给荣耀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在渠道、零售上加大投入,荣耀一定要甩开对手;3)无论华为和荣耀,都要敢于创新,做智慧全场景产业的王者。华为全年总体销量预计达到2.5亿部,这些年一直保持明显增长的荣耀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驱动。

面对头部军团稳定的市场,作为兄弟品牌的荣耀和华为共同面对竞争残酷的存量市场,做差异化提升,聚焦细分市场,有利于双方品牌力的持续提升,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力的位置。

二、市占:超越苹果在即,存量市场份额强势提升

全球出货量趋稳,中国市场连续两年下滑。经历过2010-2015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快速增长的阶段后,全球和中国市场在2017-2018年均呈现出疲软态势,尤其是中国市场,连续两年出货量下降超过10%。


华为存量市场变化最大的变量。虽然智能手机市场已不再增长,各大厂商之间开始在存量市场博弈,但相互间的表现差异大于市场预期。华为2017-2018年表现尤为亮眼,市场份额处于持续上升态势,从2017年略高于10%提升至2018Q4市占16%,份额的提升主要来自于华为P和mate系列发力,在中高端市场崛起,抢夺了三星和苹果的先前垄断中高阶智能手机市场。


以年的维度来看,华为出货量已经达到2亿部,即将超越苹果,直追三星。竞争最激烈的中国市场,华为更是一骑绝尘。

从近5年的全球出货量上来看,在消费电子三巨头中(三星、苹果、华为),三星保持第一。但在中国市场上,三星出货量经历了全面的退潮,2014年至2016年,三星中国市场出货量连续三年负增长,分别为-22.40%、-17.29%和-74.58%,带动三星在全球市场出货量的下滑。2017年,三星中国市场出货量出现反弹,同比增幅达20.06%,但主要是基数过低的原因。2018年,三星中国市场出货量跌幅达74.00%,仅330万台,创近5年新低,而全球出货量也跌破3亿台;

从近5年的全球出货量上来看,苹果位居第二。全球市场和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在经历2014年和2015年的快速增长之后,也出现疲态。从近三年的苹果全球出货量来看,苹果稳定在2亿台左右,而中国出货量则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同比增速分别为:-23.12%、-8.08%和-12.00%。

在三巨头中,华为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并且,中国市场贡献率始终保持在50%以上。2018年,华为全球出货量为2.06亿台,非常接近苹果的2.08亿台,预估2019年华为的出货量将达到2.5亿台(YoY+21%),而苹果小幅下滑至1.92亿部,三星保持稳定。因此2019年华为将超过苹果,进一步拉近与三星的距离。


而从手机收入来看,据苹果财报披露的数据来看,苹果2018年全球iPhone收入为亿美元,高居榜首,三星财报公布的数据来看,手机部门营收为96.52万亿韩元,按2018年全年韩元对美元汇率,约合877亿美元。华为的收入体量与三星和苹果都有一定的差距,因为不论是出货量还是单价都还低于前两者。

但华为呈现出快速的提升态势。出货量快速增加至2亿部,增速达30%以上,2017年仅有1.54亿部。华为快速增长的背景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下滑,三星和苹果在2018年都是小幅下滑。

以全球市场看,华为的均价虽然远低于苹果,但是已与三星接近,目前华为单价在250多美元,而三星的单价也仅300美元,由于华为从2018年起,Mate和P系列旗舰级快速放量,因此单价也在明显提升。这实际上是华为品牌力在持续提升的成果,在双品牌策略下,华为旗舰的中高阶定位越来越清晰。2018年Mate20和P20系列预计合计出货量2000万多,仅占华为总量的10%多,因此伴随P和Mate系列成为华为成长的主要动力,华为单价有望继续提升。


中国市场中,华为出货量遥遥领先苹果和三星,三星2018年出货量仅有3百万多,几乎只有华为的零头,华为不仅绝对值大,而且增速仍然是三家中最为亮眼的。凭借巨大的销量领先优势,华为国内手机收入299亿美元,与苹果收入差距已经非常小,且收入增速华为更快。从平均零售价格来看,华为和三星、苹果差距还较大,华为单价仅有285美元,而苹果达到870美元,华为单价仅有苹果的33%。

华为中国市场单价较全球平均水平要高约12%,显示出中国市场的产品结构中高阶产品占比更大。苹果的中国市场单价亦高出全球平均水平约15%,与华为类似。但三星的情况较为特殊,其中国市场单价达到613美元,超出全球平均水平一倍。我们认为主要是三星中阶手机在中国市场全面溃败,来自于OPPO、Vivo、小米和华为等竞争对手在中国中阶市场基本横扫所有对手。三星目前仅有Galaxy和Note能在高阶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从2019年新发布的S10来看,在华销量亮眼,有望带动三星在中国高阶手机市场的份额重新回升。而伴随华为在全球加大宣传力度,品牌力将会逐渐扩散到海外,海外的单价亦有不少提高空间。

三、华为供应链三大投资方向

3.1华为手机的核心供应商

近日,华为首次对外公布2018年核心供应商名单92家,该名单共分为六大类,包括“连续十年金牌供应商”、“金牌供应商”、“优秀质量奖”、“最佳协同奖”、“最佳交付奖”以及“联合创新奖”。金准产业研究团队将分两个维度去梳理华为的核心供应商:1)不同地区供应商比例;2)华为手机的核心供应商。

在上述92家核心供应商名单中,美国供应商入选数量最多,包括英特尔、恩智浦、高通、博通等共计33家,占比达到35%,其中英特尔、恩智浦是仅有的获得华为“连续十年金牌供应商”的厂家,彰显了其在华为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美国厂商大多集中在门槛较高的IC设计、光电器件等领域。

大陆供应商数量排名第二,包括立讯精密、比亚迪、京东方、瑞声科技、顺丰等共计25家。立讯精密等厂商均入选了华为的“金牌供应商”,不过金牌供应商共有超过60家,含金量不如“连续十年金牌供应商”。大陆供应商大多集中在精密制造领域,为华为供应一些关键零部件,提供组装、物流服务等。

其他的分别是:日本11家,中国台湾10家,德国4家,瑞士、韩国以及中国香港各有2家,荷兰、法国、新加坡各有1家。日本厂商主要在光电产品、被动元件、连接器等领域,台湾厂商主要在集成电路制造、封测、PCB等领域。

京东方(000725.SZ):国内LCD及OLED面板领先厂商,2018年LCD出货面积全球市占率约18%,仅次于LGD,并且该比重持续提升,有望在未来超过LGD。随着面板投资热潮退却,面板供需将逐渐走向平衡,国内面板龙头京东方在全球的话语权逐渐提升,规模与日俱增,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京东方柔性OLED批量投放进度为大陆厂商最快,绵阳产线在2019年也会投放,未来还有望给美系客户供应产品。

京东方是华为Mate20柔性OLED屏的主力供应商之一,产品质量表现稳定,优于竞品。华为P30Pro柔性OLED屏继续采用京东方作为主力供应之一,表明公司产品品质得到客户认可。京东方预期2019年柔性OLED出货量达到3000万片以上,这意味着华为为代表的国产品牌是其柔性OLED重要采购客户。此外,京东方也配合客户进行产品创新与研发合作,华为MateX采用的可折叠屏也是由京东方提供。京东方在全球面板产业话语权越来越高,OLED即将放量,预计京东方2019、2020年EPS分别为0.20、0.29元。

长电科技(600584.SH):长电自身的两大改善将提供2019年的看点,一是新增2亿美金的海思订单;达到3亿美金,包括本部(1亿美金打线产品)+长电先进(4000万美金bumping)+星科金朋江阴厂(1.5亿美金JSCC,倒装产品),本部的就是原来华为的订单,用在电视、安防领域,长电先进+江阴厂的2亿美金就是新增的海思芯片。2020年海思有可能再翻一番,长电在海思要占到30%-40%,仅次于ASE。除了来自海思的订单快速增长外,长电本部还在配套华为的Sip芯片研发。华为的订单与海思不同,主要是Sip订单。

2019年公司轻装上阵,经营走上正轨。引入华为和海思战略性客户,除了2019年2亿美金的海思FC订单外,双方在Fanout和Sip先进封装领域的合作值得期待。预计2018-2020年公司净利润预测分别至-11.45亿、3.94亿和9.74亿。

劲拓股份(300400.SZ):京东方订单落地,叠加主业回暖,业绩拐点已到。根据公司4.11公告,本次中标金额8120万元。京东方OLED面板主要客户即以华为为代表的国产品牌手机。面板增量业务上,京东方订单预计在二季度会对公司产生较强业绩支撑。公司主业方面,从18Q4~19Q1受宏观经济影响订单落地落于预期,在今年年初以来需求逐渐回暖,在手订单较多,Q2将有所体现。因此,预计19Q2将成为公司业绩拐点,公司踏上成长轨道。

公司深耕电子整机装联设备行业多年,并不断推出光电模组新品实现双轮驱动。当下核心逻辑在于3D贴合类设备国产替代拐点已至,公司是目前订单落地的唯一国内设备厂商。我们测算未来国内OLED设备投资需求空间较大,公司有望受益于这波国产替代红利,预计公司2019、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2.35亿元。

欧菲光(002456.SZ):国内摄像头模组、指纹识别模组、LCM模组领先厂商。在安卓领域,公司受益于智能手机三摄及屏下指纹识别快速渗透的两大创新趋势,同时长期布局镜头等零部件,实现稳健增长;在国际大客户方面,公司从手机前摄、触控film逐渐拓展,有望向双摄等延伸。

欧菲光是华为P和mate等高端系列三摄及屏下指纹等新技术产品的主力供应商之一。随着华为将三摄及屏下指纹向更多机型推广,欧菲光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公司手机镜头也通过了华为的认证,并逐步在中低端机型开始应用。随着光学和屏下指纹识别的放量,大客户战略持续推进,预计欧菲光2019、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88、31.89亿元。

汇顶科技(603160.SH):国内优秀的IC设计公司,专注指纹识别芯片领域。汇顶科技已成为国内前十大IC设计厂商,2017年营收38.7亿,位列国内IC设计厂商中第七名,其专注于指纹识别芯片和触控芯片。汇顶为安卓手机品牌厂商指纹识别芯片的主要供应商,在新一代屏下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具有明显领先优势,其技术已获得28款品牌机型商用。

汇顶科技是目前华为最新款旗舰级P30系列屏下指纹芯片的独家供应商,并为P30犀利提供领先的AMOLED触控方案。2018年,汇顶独家供应了荣耀Magic2屏下指纹芯片。华为Mate20系列采用中Mate20X首创性的配备支持高性能电容主动笔的AMOLED触控方案,该方案由汇顶科技独家提供,同时Mate20X和Mate20搭载了汇顶科技盖板指纹方案。预计公司2019、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5、17.50亿元。

立讯精密(002475.SZ):立讯精密主要生产经营连接线、连接器、声学射频器件、无线充电、FPC、电子模块等产品,产品覆盖电脑及周边、消费电子、通讯、汽车及医疗等行业,公司定位成为全球领先的全方位连接方案提供商,努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

立讯是华为手机连接器的供应商,同时,立讯的控股股东旗下的立景创新科技(Luxvision)是华为手机摄像头模组的主力供应商,最新的P30系列中,立景为P30pro供应后置三摄模组,但立景的业务暂时未注入上市公司。预计公司2019、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14、44.10亿元。

歌尔股份(002241.SZ):歌尔是国际领先的电声器件企业,主要业务为电声器件和电子配件业务,在微型麦克风和高端VR产品占据市场第一,在扬声器等领域占据行业领先地位。

歌尔是华为旗舰级微声学器件的核心供应商,为其供应扬声器和麦克风,同时为华为无线耳机成品供应商。预计公司2019、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8、13.52亿元。

光弘科技(300735.SZ):光弘科技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消费电子类、网络通讯类、汽车电子类等电子产品的PCBA和成品组装,并提供制程技术研发、工艺设计、采购管理、生产控制、仓储物流等完整服务的电子制造服务(EMS)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消费电子类、网络通讯类、汽车电子类等电子产品。

光弘是华为手机的组装厂商,为华为提供EMS服务,华为收入占比超过50%。2017年上市以来,公司利用募集资金扩大产能以应对大客户华为手机销量快速增加带来的订单需求。

顺络电子(002138.SZ):是一家专业从事各类片式电子元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叠层片式电感器、绕线片式电感器、共模扼流器等,为国内电感龙头,片式电感全球第四。

顺络是华为手机重要的片式电感元件供应商,近年来在华为的份额持续提升。同时,顺络也是华为手机电子变压器供货商,主要应用于手机快充模组,手机快充方案含充电器和电源管理,一个充电器至少使用一组电子变压器。

3.2华为供应链的三大投资机会

总体而言,金准产业研究团队看好华为供应链的三大投资机会:

1)供应链国产化:(1)华为于手机、通讯等产品的行业地位居于全球领先地位,然关键零组件如集成电路芯片、储存芯片、OLED面板等关键零组件,仍依赖海外厂商。由于目前国内厂商技术水平持续提升,目前我们看到华为开始导入国内厂商产品或生产基地由海外转回至国内生产,预期华为未将扮演上游零部件国产化率提高的重要驱动力。目前旗舰手机的OLED开始导入京东方产品,降低对三星的依赖。(2)长电科技收购星科金朋后,具备先进封装工艺,未来华为本身或其下的海思持续加大于长电下单的规模,陆续由台湾厂商转单至长电。(3)除了华为供应商受益外,供应商周边了设备、材料等配套产品,也会在整体产业链的国产化政策下受益,我们看到京东方OLED面板的3D贴合设备由过去韩系厂商转为国内的劲拓股份。预期未来针对供应链国产化机会,我们推荐京东方(MateX、Mate20ProOLED面板供应商)、长电科技(海思为战略合作伙伴,加大Fanout、SIP先进封装的合作)、劲拓股份(OLED面板3DLamination国产化进程首选标的)。

2)华为引领技术创新:随着苹果规格创新速度趋换,华为已逐渐接过苹果的角色,成为引领智能手机创新的旗手,尤其是最新发布的P30系列,其采用的莱卡三摄,可实现3倍光学变焦,5倍的混合变焦,30倍的数码变焦,配合TOF镜头检测景深可实现专业级拍照,除此以外,反向无线充电、新一代屏下指纹识别和屏幕发声技术均为业内领先。华为旗舰级的规格代表了行业创新的趋势。受益于华为的技术创新,国内众多供应商亦有机会伴随华为成长起来,重点看好欧菲光(华为P30系列后置三摄模组供应商)、汇顶科技(华为P30系列屏下指纹识别芯片供应商)。

3)华为市占率持续提升:虽然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疲弱,但华为仍然保持良好增长态势,金准产业研究团队预计华为2019年出货量将达到2.5亿部,同比增长21%,从最新发布的P30系列看,技术创新引领的实力以及中美贸易争端下中国消费者对华为的支持,华为品牌的关注度仍将持续提升,成为支撑销量增长的强力因素。看好受益于华为出货量增加的国产供应链厂商,建议重点关注光弘科技(华为EMS厂商),因未进入苹果供应链,所以光弘并不受苹果销量走弱的潜在负面影响。

结语

金准产业研就团队分析,大家可以重点关注一些核心技术可以有国产化替代的领域。

中美贸易事件之后,未来中兴、华为一定会培养自己的供应链,这应该是未来几年最大的一个机会。可能有些公司在单点技术上不能说那么强,能比得过高通或者AMD这样的公司,但是它可能有绝对的可替代性,这个领域能在中国把它补上,这样的公司未来会迎来比较好的机会。金准产业研究团队比较看好的是,像天线领域、功放器件、滤波器、PCB、光模块、光器件,还有一些配套设备,软件的部分就是SDN的部分。

但是大家可能确实要注意,前期涨幅都比较大。今年不太会有大的业绩增长,最快也要在2019年下半年才能有所体现。

滤波器:这个领域有的公司可能会面临一个状况:过去金属滤波器到最后完全变成鸡肋了,供应链公司都不赚钱,但一个新技术出来,现在开始做陶瓷的,可能它的量和价都会起来。

元器件:从全球四大通信主设备商来看,爱立信当年是绝对的行业龙头,今天,它和诺基亚两家加起来大概50%的份额,另外两家中国厂商(华为、中兴通讯)加起来大概50%,这个指标看得出行业地位的变化。但是有一点,这种链条最好的投资机会是在行业刚刚起量的时候,当它规模化以后,一定会降价降得非常厉害,这种公司可能投资的机会也就一两年。

PCB领域:PCB领域里的几个公司现在都还是很牛,因为跟滤波器相比,最大的不一样是,技术不难,但是制造能力很重要,要有规模化制造能力,能控制成本。这个行业已经供给侧改革了,大的厂商很集中,小的死的差不多了。过去上游是铜板,有罗杰斯这样的大公司,但现在看也要进口替代,它叠加了一个行业集中度提升和进口替代,整个行业利润应该不错。这种行业不可能有太高的估值,但是可能会比较看到不断的业绩增长,伴随业绩增长去买这样的公司。

光模块:光模块当时还有一个最不确定的因素,代季从100G往400G走,过程中,2020年应该又是一个云计算产业链投资的高峰期。2019年是一个估值低点,现在来看,有些公司30倍左右市盈率还是可以的。5G将来可能会有一个很大的机会,就是前传和中传分离以后,对前传光模块用的量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当时测算了一下,对应市场基本上有一倍左右的弹性,还是不错的。这个领域相对还是有技术门槛的,虽然这些公司更多做模块,也不是做芯片的,但是本身模块领域的利润率基本上都在30%、40%,还是可以的。

ICT融合:从ICT融合看网络重塑和云计算,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今年可能也是我们的研究重点。比如IT领域的思科,包括惠普,在这个过程中,它们都开始慢慢交叉,包括华为在内,它们也做很多软件部分的东西,这是一个必然趋势。A股也有一些标的像烽火通信、紫光股份、星网锐捷,都在做这样的东西。

边缘计算(MEC):今年来看,边缘计算应该还是一个很确定的事件驱动。从长周期看,如果按照4G的路径,5G业绩比较集中的爆发期,应该也在发牌正式商用之后的那一年,现在可能还没到时候。

法国奢侈品集团接连捐款修缮巴黎圣母院,时尚行业为何如此重视艺术地标?

当地时间4月15日,法国著名地标巴黎圣母院起火,塔尖在火中坍塌。这场灾难让巴黎市民聚集在一起诵起圣歌,也让不少人记住了在捐款中最早站出来的开云集团和LVMH集团两家法国奢侈品集团。


火灾后没多久,Gucci、Saint Laurent等品牌母公司开云集团的主席兼CEO François-Henri Pinault就宣布出资1亿欧元(约合7.58亿元人民币)重建巴黎圣母院。随后,拥有Louis Vuitton、Christian Dior等品牌的LVMH集团主席兼CEO Bernard Arnault宣布捐款2亿欧元(约合15.2亿元人民币)。


不久后,法国欧莱雅集团、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法国土建及电信企业布依格集团等集团也都宣布捐款,大火第二天,来自法国各界的认捐金额就已突破7亿欧元。


那么在这场援助修缮古建中,奢侈品们为何冲在前面?由于极度强调审美性和艺术内涵,时尚恐怕是与历史和文化标签最为靠近的行业之一了。


建成于1345年的巴黎圣母院在法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巴黎第一座哥特式建筑,也是欧洲早期雕刻艺术的代表,堂内藏有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品。正因为圣母院有着非凡的艺术价值,开云和LVMH才会如此迅速地行动起来。


奢侈品行业一直与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某种程度上来说,奢侈品与艺术品在对美学的极致追求上有共通之处。与实用性相比,人们都更看重它们背后的象征意义。艺术也是奢侈品牌的精神养料,许多设计师都会从艺术中寻求灵感,法国设计师Yves Saint Laurent在1960年代受荷兰抽象主义画家Piet Mondrian影响设计的方格裙便是艺术与时装结合的经典案例。


Yves Saint Laurent在1960年代设计的方格裙 图片来源:Yves Saint Laurent

15世纪至17世纪,经济实力雄厚的美第奇家族曾资助米开朗琪罗、达芬奇等艺术家进行创作,让许多人对美第奇家族心怀敬仰。而在近几十年里,人们看到Louis Vuitton成立艺术基金会并修建艺术博物馆,鼓励艺术家进行创作。


开云集团主席Pinault则拥有2000多件艺术收藏品,在威尼斯格拉西宫和海关大楼分别拥有一家私人博物馆。CHANEL修缮巴黎大皇宫、FENDI修缮罗马许愿池、Tod's修缮罗马斗兽场......奢侈品集团的老板们想要扮演美第奇家族的角色,成为这个时代的艺术赞助人,在获得社会认同的同时提升集团旗下品牌的价值。


因此,只有不断靠近历史、艺术和文明成就,奢侈品才能有提出溢价的话语权。


路易威登基金会博物馆 图片来源:Telka

不过,投资艺术对于LVMH、开云和CHANEL等法国集团也有更为实在的益处。根据法国2003年修订的《文化赞助法》,企业赞助公共文化艺术后,其当年上缴的税收可免去其赞助金额的60%,减免的最高额度不超过总营业额的0.5%,2008年这个比例又进一步提升至2%或3%。


除此之外,开云和LVMH之所以出资重建圣母院,也因为它作为城市地标是法国旅游业重要的一部分,而旅游业正是奢侈品集团下一个重点发展方向。LVMH集团就在2018年12月宣布以26亿元的价格收购奢侈酒店及旅游集团Belmond,这家公司旗下有奢华酒店、奢华游轮和一系列高端铁路旅游产品,包括著名的东方快车。当时集团CFO Jean-Jacques Guiony表示,“奢侈品的未来将不仅仅是奢侈品,而是奢侈的体验。”


《路易威登城市指南(Louis Vuitton City Guides)》APP版本

奢侈品牌早就明白奢华体验的重要性。因为当消费者从奢侈品牌那里购买手袋、服装、香槟、腕表和珠宝时,他们想要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产品所代表的生活方式。


Louis Vuitton从1998年起便推出《路易威登城市指南(Louis Vuitton City Guides)》,内容涵盖了景点、酒店、餐厅、夜生活、博物馆甚至是当地歌曲,希望让读者能像当地人一样生活。Gucci也在2017年在品牌APP中推出旅行功能。这些都是它们让消费者拥有奢侈生活方式的方法,但还算是浅尝辄止的尝试。


如今,奢侈品集团有更大的野心。当它们把业务范围扩张至奢华酒店和奢华旅游,高端消费者就能在更物质层面上获得更加充分的享受。再加上集团投资的艺术博物馆与其注资修缮的巴黎圣母院、大皇宫、斗兽场和许愿泉,让消费者在精神层面获得满足,这份奢华体验才算是有个圆满的闭环。


通过出资修缮巴黎圣母院,开云集团与LVMH集团让世人看到它们对艺术的热爱,同时也传递出一种信息:只有在这里,你才能获得既艺术又奢华的生活方式。

《上层》获普利策小说奖是环境文学的一座里程碑吗?

理查德·鲍尔斯(Richard Powers)的作品《上层》(The Overstory)赢得了今年的普利策小说奖,这是一部关于树木的美好生命与其令人悲叹的死亡的庞大史诗。这一奖项花落《上层》,预示着这一类探讨我们生存环境的小说的地位正日益提高,并且达到了新的高度。


鲍尔斯擅长通过小说的形式来探索复杂的科学问题,也一直因此而备受赞誉。他曾在之前的小说作品中探讨过遗传学、制药学和人工智能等话题。2006年,他以神经学为主题的小说《回声制造者》(The Echo Maker)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并且入围了当年普利策奖的决选名单。


“于我而言,这是我入行多年以来的一个非凡赞誉,”鲍尔斯得知自己获奖后在连线采访中说到,“这是我的第十二本书,我写作已经超过三十年了,途中也经历过曲折起伏,这个奖项算是我这么多年坚持写作这条路的一个美好回报。但对于环境小说来说,这个奖代表着更多的意义。普利策文学奖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组委会把这个奖颁给了我的作品——一本希望大家更加重视非人类的生物、更加重视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的书——对于环境小说作者有着巨大的鼓励作用。”


但鲍尔斯表示,环境当前的状态可以说是正“处于一个绝望的时刻”。“我总是在想,从一些人对这本书的兴趣和这本书收到的反馈来看,我认为一些人需要转变他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他说,“在我们似乎背道而驰、朝着我们与前进反方向之处奔跑的时候,有许多读者仍殷切地期盼着我们笔下的故事,一个能让我们重新与这个已疏离许久的世界再度连接的故事。”


《上层》是一本复杂多元的小说。书的开头讲述了数个以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为背景的毫无关联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包括一名在美国南北战争前来到爱荷华州并准备在此定居的挪威移民、一名视频游戏产业先驱者、一名知识产权律师、一名群众演员,以及一名参与了越南战争的士兵——他从飞机上掉下来时,一棵300岁的菩提树接住了他,救了他的命。“这棵树给了他第二次生命。”鲍尔斯写道。这句短小精悍的话正是小说《上层》要表达的重点:树木给了我们所有人生命,有了它们净化空气和调节水土的能力,人类文明才能发展起来。



《上层》

在鲍尔斯这本书里出现的众多人物中,有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植物学家十分突出,她在20世纪60年代彻底革新了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树木是喜欢社交的生物”,她认为树木具备相互交流的能力,还能对环境作出反应。虽然一开始她遭到了同事的嘲笑,但在有生之年,她看到了自己的观点被接受的那一天——尽管这一天到来之时,越来越多她所仰慕的树林在世界范围内已岌岌可危。


鲍尔斯说,这位植物学家的人物原型取自几个曾经启发过他的人:“在我的脑海里,她是许多人的代表和象征,当你提到‘真实世界’这个词时,这类人并不会马上条件反射地想到我们人类建立的那个虚假世界,他们所做的,是殚精竭虑地去更多地了解这个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我们的栖身之所,如果我们还想在这里生活更长的时间,就必须学着去了解它。”


环境小说并不是新生事物,但在过去的十年间它收获的赞誉变得越来越多。TC·博伊尔(T.C. Boyle)、安妮·普鲁(Annie Proulx)和丽迪雅·米勒特(Lydia Millet)等著名作家都出版了描述地球所遭遇的困境的小说,这些作品里的灾祸迫在眉睫,读来扣人心弦,它们呼吁人们投入更大的力量来拯救我们的环境。


“如果说这个奖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的话,”鲍尔斯说,“它的意义已经超出了这本书,它能够推动那些意图开拓我们视野的文学作家写出更好的作品,我们的眼界不应局限于个人问题或家庭问题,而应该更加关注我们的环境,以及关注在我们所创造的世界之外的东西。”


《上层》是2018年最受广泛赞誉的小说之一,《华盛顿邮报》将其评为年度十佳图书之一。同时,它还入围了“国际笔会/福克纳奖(PEN/Faulkner Award)”的最终名单,该奖项将于本月底在华盛顿颁布。

从新三板摘牌,保利物业也要赴港IPO了

又一家头部房企要带着物业板块赴港上市了。


央企保利发展4月16日公告宣布,公司董事会表决通过了保利物业到境外上市的议案。稍早前,保利物业已经于4月11日在国内新三板正式摘牌。


公告透露,保利物业的上市地点为香港联交所主板,发行的具体上市时间将根据境外资本市场状况、审批进展及其他情况决定,发行规模为不少于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15%。发行价格将以簿记建档方式,由保利物业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及其授权人士和承销商共同协商确定。


保利物业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收购兼并物业管理公司或者专业化服务公司;提升增值 服务业务和多元化服务业务;升级信息化和智能化平台;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根据公司发布的半年报,截至2018年上半年,保利物业在管面积13008万平方米,合同面积21946 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39.95%和66.18%,保持了2016年以来的高增长 趋势,合同面积首次突破 2 亿平方米新高度。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1.64亿元、净资产5.26亿元。


界面新闻注意到,近年来保利物业也在积极调整市场拓展思路,聚焦学校、政府等收费率和利润率较高业态,依托项目全委、股权合作、收购并购等多种方式获取市场份额。


2018年6月,保利物业与天创物业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全国化的校园物业管理平台;同期公司与天凝镇政府达成战略合作,正式开启“政府+企业”共建共治的新模式,成为行业内首个涉足乡镇公共治理、践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物业服务企业。


同时,保利发展在商业物业的拓展和运营方面也取得进步。截至2018年末,这家公司商业板块运营的项目已达到65个,管理面积为266万平方米。另外通过轻资产模式也实现了品牌及管理输出,外拓的购物中心达到10个,酒店4个。


保利物业并不是第一个从新三板后摘牌又转投港股怀抱的物业公司。事实上,不少物业公司都将新三板当做上市的一块跳板,在新三板挂牌一段时间后选择摘牌,转战港股或者A股IPO。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网站信息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新三板在挂牌物业服务公司有56家,当年有14家选择摘牌。


众所周知,新三板流动性较弱、融资能力微乎其微。而从过去物业公司冲击IPO的经历来看,普遍存在业绩规模较小、关联交易占比高、上市公司分拆、独立性等问题,A股独立上市难度着实不小。因此赴港IPO即成为理想的资本化手段。


2018年以来,已经有多家龙头房企的物业部分完成在港上市,包括雅居乐旗下雅生活、碧桂园旗下碧桂园服务、新城旗下新城悦、佳兆业旗下佳兆业物业、旭辉旗下永升生活以及奥园旗下奥园健康等。


其中又以永升生活对保利物业最有参考意义。这家物业服务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不足一年后,在2018年3月选择终止挂牌,并于当年8月向港交所提交聆讯材料,最终赶在2018年的尾巴上成功上市。


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底永升生活在管物业面积为4020万平方米,仅为保利物业的三分之一。但其市盈率已有约45倍,充分反应了资本市场对于龙头房企物业股的认可。


有诸多同行的成功案例作为参考,保利物业的港股之路预计也不会有太多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