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哈罗单车完成第二轮融资,共享单车三足鼎立局面欲开启

虽然共享单车的清场已接近尾声,但是三足鼎立的局面似乎正在开启。

2017年12月27日上午,哈罗单车宣布完成10亿元人民币的D2轮融资,本轮由复星领投、GGV(纪源资本)等跟投,光源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继2017年12月4日,哈罗单车完成由蚂蚁金服等D1轮3.5亿美元投资后,本月的第二轮融资。

如今共享单车多数玩家已经先后退出竞争的舞台,用行业人士的一句话说,目前除了摩拜跟ofo已经不存在第一、第二梯队的概念了。为何哈罗单车还能在惨烈的市场厮杀中脱颖而出、争得行业一极的地位,并在这个冬季获得用户和资本的双重青睐?


共享单车仍是生态系统的大入口

复星高级副总裁兼复星新技术与新经济产业集团总裁潘东辉表示,复星视哈罗单车为整个生态系统中的超级物种和重要家庭客户入口,预期哈罗将与复星生态中其他成员在大数据、金融、旅游、地产等多个领域能产生较大的价值协同。

同样投资了摩拜的CEO王兴也曾表示,新美大希望构建在生活服务领域的生态闭环,分析认为,摩拜可能成为新美大生态的重要流量来源。从美团切入打车、线下新零售等动作看,其再次入股摩拜新一轮融资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也就是说在目前共享单车未来市场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其仍旧在整个出行、物联网等生态领域有着无限的潜力。

而围绕生活服务这个巨大的市场,阿里同样也是进行了多方的布局,包括饿了么,口碑、飞猪、滴滴、ofo、淘票票、盒马鲜生等多个垂直生态。在哈罗单车的D1轮融资中蚂蚁金服再次加码。

据悉,12月4日,哈罗单车宣布完成由蚂蚁金服等投资的3.5亿美元D1轮融资的同日,上市公司永安行(603776)发布公告称,上海云鑫是蚂蚁金服的全资控股公司,目前,上海云鑫持有永安行5%以上的股份,系上市公司的关联法人。公告中称,若本次增资完成且上市公司放弃增资权,上市公司永安行持有低碳科技的股权比例将下降至11.9267%。届时,上海云鑫将以26,869,682元持有低碳科技32.0467%的股权。

这意味着,蚂蚁金服旗下的上海云鑫将成为低碳科技的第一大股东,同时成为永安行单车和哈罗单车两大共享单车品牌的实际持有者。

为何选择哈罗单车成为第三极?

据说阿里之前一直在看一些二线的共享单车品牌,摩拜、ofo之外的品牌阿里都有接触。那么,为何最终被选中的是哈罗单车和永安行?对此,哈罗单车联合创始人李开逐接受了全天候科技独家访谈,他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哈罗单车早期的差异化定位,由于哈罗单车起步比较晚,在一线城市正面竞争会很快消磨掉我们有限的资源,所以哈罗单车在创立之初就定位在二、三线城市发展。事实也验证了我们的判断,在这之后哈罗单车在二、三线城市形成了自己的领先优势。” "

哈罗单车的D1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光源资本CEO郑烜乐也表示,共享单车领域格局远未确定,投资共享单车行业仍然有机会,看好哈罗成为覆盖最多人群和地域的智能共享出行巨头。

哈罗单车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22日,哈罗单车已经进入150多个城市,注册用户达8,800万,日订单超1,000万,同时还进入了140多个景区。

此外哈罗单车联合创始人李开逐曾对全天候科技表示,哈罗单车单车目前取得的成绩跟团队一直致力于精细化运营有着极大的关系。他表示,“目前推动行业破局最主要的就是“电子围栏”技术和支撑共享单车精细化运营的智能大数据平台。在该领域哈罗单车在今年3月份便在厦门试点电子围栏技术了,这在当时尚属共享单车行业首家。”

从今年6月份至今,哈罗单车就在进行一系列动作,下一盘立体化出行的大棋局:依托共享单车及海量的骑行大数据,确立“3510”(3公里、5公里、10公里)的立体化共享出行战略,构建“4+2”(两轮+四轮)业务模式,发展智能化、立体化的出行大生态平台。这也让哈罗单车成为共享单车行业首个布局多元化立体出行工具的单车企业。

目前,哈罗团队所明确的“3510”的立体化共享出行战略已经开始在不少城市落地,将分别代表3公里、5公里、10公里及以上的共享出行工具融入细分化的出行场景中,包括城市全方位立体交通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更多元化的出行方式选择和全方位智慧出行体验,解决城市用户短、中、长途出行需求。

附:哈罗单车融资进度——

2016.11:宣布完成A轮融资,GGV领投,磐谷创投、Joy Capita愉悦资本、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跟投。

2017.1:宣布完成A+轮融资,GGV领投,磐谷创投跟投。

2017.4 : 完成B轮融资,成为资本领投,老股东跟投。

2017.6:完成B+轮融资,威马汽车战略投资。

2017.10 : 哈罗单车与永安低碳科技合并,完成C轮融资,引进蚂蚁金服、深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

2017.12.4: 哈罗单车宣布完成3.5亿美元的D1轮融资,投资方为蚂蚁金服、威马汽车、成为资本、富士达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和产业资本。




央行发布条码支付规范,全面监管扫码支付

周三(12月27日)中国央行发布条码支付规范,规定非银支付机构提供条码付款服务应当取得网络支付业务许可。此外,央行还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要加强条码支付技术风险防控。


央行规定,按照风险防范能力等级,对条码支付额度进行分级管理。与已经实施的网络支付新规一样,在扫码支付的限额上,央行这次总共划定了4个档次:500元、1000元、5000元、还有不限额,划分的依据则是风险防范能力。免验证的话(即只使用静态条码进行支付),使用者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是不能超过500元的。


从条码支付的方式认定来看,静态密码、一次性密码、数字证书、电子签名、指纹等都是央行认可的支付验证方式。


另外,央行规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涉及跨行交易时,必须通过人民银行清算系统或者合法清算机构处理,支付机构还应符合相应的业务资质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此外,央行在答记者问中强调,不能单纯追求无底线的创新,更不能采取“烧钱”“补贴”等不当竞争手段抢占市场份额。


此前2011年,央行同意部分非银行支付机构在限定场景内试点开展条码支付业务。但2014年初,扫码支付的方式曾被监管叫停。


以下为央行网站12月27日通知原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有关部署,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引导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正确应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人民银行日前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银发〔2017〕296号),配套印发了《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银办发〔2017〕242号发布),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槛低、使用便捷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人民银行秉承有效平衡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原则,一直密切关注创新支付业务发展。为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人民银行指导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组织市场机构、专家学者就条码支付相关问题开展充分研讨并达成高度共识,研究制定了相应业务规范和技术规范。在业务规范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涉及跨行交易时,必须通过人民银行清算系统或者合法清算机构处理,支付机构还应符合相应的业务资质要求。为消费者提供条码支付付款服务的,应当立足于小额、便民市场定位,按照风险防范能力等级,对条码支付额度进行分级管理,在风险防范和支付便捷中取得有效平衡。为特约商户提供条码支付收单服务的,应执行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相关要求,切实履行商户管理、交易风险监测等收单主体责任,强化对收单外包机构管理。


在技术规范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要加强条码支付技术风险防控,合理运用支付标记化、可信执行环境、条码防伪识别等手段,提升条码支付客户端软件安全防护能力,规范条码支付交易报文管理,保障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可追溯性,构建以受理终端注册、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条码支付创新风险管理机制。要加强标准落地实施,强化条码支付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提升条码支付产品的技术标准符合性和安全性,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上述通知和规范旨在遵循“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指导产业各方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在严守金融安全底线和业务规范的基础上开展支付创新,提供安全、高效的条码支付服务,积极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支付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利的金融服务。

央行就发布条码支付规范答记者问


问:通知和规范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条码支付具有支付便捷、应用门槛低的优势,在推动普惠金融和优化我国非现金支付环境建设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对创新支付的监管,人民银行一贯秉承“鼓励创新,防范风险”并重的原则。自本世纪初,国内外各市场主体开始尝试将条码技术运用于移动支付领域,以提升支付便捷性和用户体验。为鼓励市场机构业务创新,2011年,人民银行同意部分非银行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在限定场景内试点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审慎地将条码定位于银行卡支付的补充,并提出严格的风险管理要求。2014年,在未建立有效安全措施、统一的业务规则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背景下,部分支付机构采取持续补贴的方式广泛推广条码支付业务,人民银行对其采取了暂停线下条码支付业务的监管措施。随着近年来支付标记化(Tokenization)等技术在移动支付中的广泛应用,客观上提高了条码支付的安全标准。但是,囿于缺乏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在条码生成机制和传输过程中仍存在风险隐患,也引发了支付安全的风险案件,市场机构在业务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不正当竞争等现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人民银行指导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组织会员单位、专家学者进行研究论证,研究制定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和技术规范,并通过书面征求意见、召开专题会议等形式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并修改完善,实现了监管与市场的顺畅沟通和有效互动,达成了高度共识。


问:条码支付业务发展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答:一是条码支付在降低商户准入门槛的同时,加剧收单市场乱象。由于条码支付设备成本低于传统的银行卡受理终端,还可通过张贴静态条码实现收付款业务,能够满足小微商户的非现金支付受理需求,与银行卡收单互为补充,提升社会整体支付服务水平。但是,部分市场机构利用条码可远程发送、不受专业受理终端限制的特点,在商户拓展过程中未履行“了解你的客户”义务,通过“一证下机”等方式违规发展商户,加剧了套现、二清、外包管理不到位等收单乱象,存在各类安全隐患,对市场可持续发展造成较大的危害。


二是条码支付在促进移动支付普及发展的同时,出现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近年来,条码支付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市场份额持续增加,促进了移动支付的快发展和普惠金融的广覆盖。但是,部分市场机构在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时,在定价和市场推广策略中采取倾销、交叉补贴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滥用本机构及关联企业的市场优势地位,排除、限制支付服务竞争,导致支付行业无序发展和不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


三是条码支付借助开放互联网和非专业设备进行交易处理,带来一定的技术风险。包括:可视化风险,条码在开放互联网环境下以图形化方式进行展示,不法分子可通过截屏、偷拍等手段盗取支付凭证,在支付凭证有效期内盗用资金;易携带恶意代码的风险,条码不仅可存储支付要素,也可携带非法链接或程序代码,不法分子可将木马病毒、钓鱼网站链接制成条码,诱导客户扫描,窃取支付敏感信息;信息单向交互风险,条码支付只能实现发起方或接收方的单向信息交互,不法分子可利用该弱点实施“中间人攻击”,绕过身份认证机制,造成用户资金损失;扫码设备安全强度低的风险,条码支付对设备要求低,普通的手机摄像头、超市简易的收银机扫描枪等不具备加密、防拆机等安全功能的设备均可识别条码,易被不法分子非法改装使用。


问:业务规范方面有哪些主要措施?


答:一是强调业务资质要求。明确支付机构向客户提供基于条码的付款服务时,应取得网络支付业务许可;支付机构为实体特约商户和网络特约商户提供条码支付收单服务的,应当分别取得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和网络支付业务许可。


二是重申清算管理要求。针对部分支付机构与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银行)或支付机构直连进行商户拓展,进一步强化了支付机构与银行多头直连的现象,明确要求银行、支付机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涉及跨行交易时,应当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备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处理。


三是要求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市场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诋毁其他市场主体的商业信誉,不得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损害其他市场主体利益、排挤竞争对手,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四是规范条码生成和受理。提出交易验证方式、交易限额管理、信息管理和安全防护,静态条码应用管理、综合应用支付标记化技术等措施,保障条码支付业务的安全性。


五是加强商户管理和风险管理。从特约商户资质审核、受理协议签订、商户风险评级、商户检查,以及交易风险监测,客户安全教育等方面提出要求,强化业务风险管理。


问:针对条码支付技术风险,提出了哪些针对性要求?


答:一是加强条码安全防护。采取支付标记化(Tokenization)、有效期控制、条码防伪识别等手段,提升条码生成、存储、展示、识读、解析、使用等环节的安全防护能力,有效保障条码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是提升条码支付交易安全强度。针对不同条码生成方式,提出加密生成、定期更新、终端唯一标识绑定等具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要求银行、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运用交易验证强度与交易额度相匹配的技术措施提高条码支付交易的安全性。


三是强化条码支付交易风险监测与预警。合理应用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建模等手段建立条码支付风险监控模型和系统,对异常交易及时预警并附加风控措施,对高风险交易及时告知客户资金变化情况。


四是加强客户端软件安全管理。从木马病毒防范、信息加密保护、运行环境可信等方面提升条码支付客户端软件的安全防护能力,要求客户端软件能够监测并向后台系统反馈手机支付环境安全状况并作为风控策略的依据。


问:针对条码支付的业务规范要求和安全管理措施是否会制约支付创新发展?


答:支付服务属于金融服务,与社会经济运行和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支付安全关乎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稳健经营关乎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便捷的使用方式、良好的用户体验是支付创新的生命力,但不能单纯追求无底线的创新;稳定、可持续的投入和运营是支付业务长远发展的保障,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市场份额,采取“烧钱”“补贴”等不当竞争手段。通知和规范旨在指导相关单位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开展支付创新,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利的金融服务。通知和规范提出的业务规范要求和安全管理措施非但不会制约支付创新发展,反而能够指引支付业务创新沿着安全规范的方向发展,确保创新业务的质量和效能,保障行业发展的稳健和长远。


问:业务规范和技术要求如何落地实施?


答:业务规范的落地实施要通过构建企业自我管理、行业组织自律、主管部门监管、社会全面监督多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保障各项要求落实到位。已开展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机构应当全面梳理自身条码支付业务情况,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自查和整改。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创新的,应当履行提前报告义务。银行、支付机构从事条码支付业务,应接受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行业自律管理,并充分发挥违法违规举报奖励机制的作用,净化市场发展环境。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依法对辖区内银行、支付机构条码支付业务进行监督管理,加大检查力度,对违规行为,应依法严肃处理。


技术规范的落地实施需要从产品质量管理、入网管理、专项检查、安全评估等方面多管齐下,切实提升条码支付技术风险防控能力。银行、支付机构要严格落实技术规范提出的各项要求,强化条码支付产品安全管理,健全条码支付风险防控机制,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及金融行业标准的产品,确保相关业务系统、受理终端等的技术标准符合性。清算机构要强化受理终端入网管理,完善终端定期抽检机制,加强终端抽样检测力度。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定期对条码支付相关业务系统、受理终端等组织开展专项抽查,强化条码支付技术管理。


问:对条码支付交易报文管理提出了哪些针对性的要求?


答:一是采用数字签名、加密传输等措施,加强支付指令真实性。二是在交易报文中准确记录发起方、接收方、网络路由、唯一交易流水号等关键信息,保障交易可追溯性和一致性。三是完善商户、渠道、订单等交易信息,精准刻画交易全貌,确保支付指令完整性。


问:对于普遍使用的静态条码,提出了哪些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


答:静态条码易被篡改或变造,易携带木马或病毒,真伪难辨,导致支付风险较高。因此,提出了一系列防范静态条码风险的措施:一是要求静态条码应由后台服务器加密生成,宜采用防伪纸张展示条码,防伪纸张应具备一定防伪特征。二是要求展示静态条码的介质应放置在商户收银员视线范围内,商户应定期对介质进行检查。三是要求静态条码采用防护罩等物理防护手段避免被覆盖或替换,宜使用防伪标签对防护罩进行标记。四是要求在静态条码介质显著位置明显展示收款方信息,便于用户核对。五是通过风险防范能力分级管理,进一步规范使用静态条码,并鼓励使用风险防范能力较高的收款扫码方式。


问:对消费者使用条码支付付款的交易限额管理是如何统筹考虑的?


答:条码支付与传统银行卡等支付工具相比在交易安全性上存在一定不足,人民银行坚持条码支付小额、便民的定位,对条码支付风险防范能力进行分级。发行条码的银行、支付机构应根据风险防范能力等级,在确保风险可控和尽量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科学合理设置相匹配的日累计交易限额。

航程3000公里、载重1.2吨!顺丰成功试飞了大型无人机

昨天,顺丰试飞了一架巨型的无人机。


根据顺丰官方微信号发布的消息,顺丰昨日进行了国内首次大型无人机应急物资快速投递的演示验证飞行,模拟在紧急情况下利用无人机进行备件运输,组织紧急抢修、恢复通讯。


当天,一架顺丰的大型物流无人机当天从云南某机场起飞,飞行约30分钟后,抵达“受灾地点”附近的基站上空。飞机降低高度至约300米,将吊舱从空中自动投放,随着吊舱缓缓落地,工作人员从吊舱中取出了备件。


顺丰介绍称,本次演示中使用的大型物流无人机翼展20米,机身长10米,起飞重量约3吨,载重达到1.2吨,是目前全球大型的物流无人机之一。无人机的巡航速度可达250千米/小时,航程可达3000千米,升限6000米。此外,该款无人机已实现无人化自主控制,可以自动规划航线,一键自动起降,并具有自主应急处理能力。

物流空运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顺丰称,此次演示的大型无人机将成为公司“大型有人运输机+支线大型无人机+末端小型无人机”三段式空运网的一部分,帮助实现36小时通达全国中的目标。


顺丰集团副总裁,丰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起表示,支线运输业务使用无人机替代传统货运飞机有诸多好处:


比如为地面基础设施不发达的区域提供便利的物流运输服务,实现偏远地区时效敏感的高价值农产品、医药等货物的快速运输等。且在飞行员较为缺乏的中国航空运输市场,可以节约一笔巨大的人力成本,不仅可以大大简化运营,降低成本,更可以降低因为人员疲劳或单调场景作业所造成的安全隐患。


今年以来,顺丰布局无人机物流的步伐显著加快。6月,顺丰拿到了国内首个无人机物流合法飞行权。7月,顺丰宣布总投资7.4亿元的大型物流无人机总部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11月,顺丰宣布物流无人机示范运行区的空域申请获东部战区批复。


在无人机研发方面,顺丰的中小型无人机、水陆两栖无人机、大吨位改装无人机相继亮相,无人机机队已初见规模。


不过,目前物流行业无人机大规模应用仍然存在监管法规的阻碍。一方面,低空空域尚未完全开放,另一方面,无人机运营的政策法规尚未完善。在无人机大规模商用之前,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军民融合领域的新用途


值得关注的是,顺丰的大型无人机并不是只用于物流运输,在军民融合的政策环境下,无人机还能应用于军事领域。


顺丰介绍称,大型无人机可以实现海岛等远距离供给,支持边防建设,偏远地区的军民融合项目及哨所供给,也可以由并不需要大型机场起落的无人机完成。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运送药品和急救用品至关重要,无人机可以发挥无人员伤亡风险;基于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势,无人机可以在短时间内抢救生命线,挽救灾情。


今年10月23日,空军后勤部同顺丰集团、中铁快运、中邮速递、德邦物流、京东物流等五家物流细分领域领军企业高管签署了《军民融合战略合作协议》。这五家物流公司以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同时获得了“空军后勤物流军民融合战略合作单位”资质牌照。



利比亚输油管线爆炸 美油两年半以来首站60美元

据利比亚国民军的信源对《利比亚时报》和路透社表示,该国主要油田之一Marada西北方向30公里处的输油管线周二发生爆炸,可能是班加西防卫队(Benghazi Defense Brigades)发起的恐怖袭击。


当地媒体Akhbar Libya News称,这条管线属于利比亚国营al-Waha石油公司,通往该国东部最大的石油港口Es Sider,爆炸可能令利比亚的原油产出减少9万桶/日,相当于利比亚11月总产量的1/10。更糟糕的是,赶到现场维护的一队工程师据称已经失联。


另据今日俄罗斯(RT),Es Sider港口在利比亚内战中几度易手,今年3月重新开放后的日运输量为44.7万桶原油。国际布伦特油价在消息后止跌上扬,站上三周新高。


据路透,明年2月交割的布油期货刷新2015年5月以来新高,日内涨幅近3%或1.81美元,最高触及67.10美元/桶。在12月11日北海最大输油管线Forties因裂痕关闭后,布油曾在次日触及65.83美元/桶的两年半新高。


WTI原油期货也触及60美元/桶关口,再度刷新两年半高位,日内涨幅2.6%或1.50美元。标普500能源指数上涨0.7%,雪弗龙、埃克森美孚等油企股领涨。



瑞穗证券美国期货主管Bob Yawger对彭博社表示,利比亚的输油管线爆炸是个大新闻,布油价格可能持续走高,进一步加剧现货升水的状态。布油今年累涨17%,截止周二已连涨五日,并连续四个月线走扬。WTI油价从11月中旬以来保持在55美元/桶的关口上方。


财经媒体CNBC分析称,虽然利比亚的爆炸新闻提振油价,但北海Forties输油管线修复后已开始试运行,并将在1月初全面恢复作业,将限制油价涨势。


对冲基金Matilda Capital Management创始人Richard Fullarton称,明年上半年的关注焦点是美国页岩油产量,因为将决定OPEC与俄罗斯的减产决定。


OPEC设在维也纳的秘书处已在为减产计划的结束草拟一份应对计划,其中包括多种不同方案,为“后减产时代”做准备。分析称,如果美国油产超过1000万桶/日大关,可能促使减产协议尽早步入退出模式。


但在减产协议的帮助下,油价上涨动能持续。另据彭博社,沙特预计2023年的国际油价会涨至75美元/桶,该国原油产出也会涨至1103万桶/日。这将令该年度来自原油的财政收入跳涨80%,至约2140亿美元,几乎比今年翻倍,沙特将在十年来首度实现预算盈余。



苹果股价在美股盘前跌近3%,苹果概念股近日也纷纷下挫

因圣诞节假期,海外市场交投清淡。受“下修明年首季销量预估”消息影响,苹果股价在美股盘前跌近3%,苹果概念股近日也纷纷下挫。


汇市方面,美元指数震荡上行,俄罗斯卢布兑美元涨至两个月以来最高水平。


商品市场方面,比特币价格持续上涨,黄金、白银价格均涨至三周以上新高。


股市

受圣诞节影响,香港、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等地股市仍然休市。日股收跌0.04%,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高位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下修明年首季销量预估”消息持续发酵。本周二,苹果股价在美股盘前跌近3%,开盘后跌势未改,盘中也曾跌近3%,最终收跌2.54%,报170.57美元,盘后进一步走低。



“遭殃”的不仅仅是苹果公司的股票,全球苹果概念股近日惨遭抛售。


周二,三星电子股价今日收跌3%,台积电股价收跌1%,玉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股价收跌2.39%。受三星电子、台积电等股票下跌拖累,MSCI亚太指数下跌0.2%。


圣诞节当天,台湾经济日报援引供应链消息称,iPhone X销售不如预期,苹果下修明年首季销量预估,从原订单季5000万部大减四成,至3000万部,减幅超乎市场此前的预期。


报道还称,独家组装iPhone X的鸿海富士康旗下郑州工厂紧急宣布,自12月25日起全面暂停招工,没有出现之前生产旺季时的连续加速招工现象。


证券时报e公司昨日援引两家券商分析师称,苹果方面确实下调了明年一季度销售目标,但幅度比传闻要小。


华尔街见闻稍早提及,本月中旬,市场传出苹果公司对代工厂原本的追单反转为砍单,公司大砍针对台积电的A11处理器订单,明年第一季度A11的投片量比本季锐减三成。有分析推断,iPhoneX明年第一季度订单量也会随之下调30%。


外汇

美元指数震荡上行,当前涨0.11%,报93.34。


日元或跌至六周以来低点,当前美元对日元报113.28。在上周的利率决议中,大部分委员同意日本央行必须继续推行超宽松政策。


俄罗斯卢布对美元连续第八个交易日上涨,并涨至两个月以来最高水平。


商品

布伦特原油价格当前小幅上涨,报64.83美元/桶,涨幅0.15%。WTI原油则将在圣诞节假期过后恢复交易。


黄金价格已经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上涨,并涨至三周以上高点,截至发稿,黄金涨0.51%,报1281.43美元/盎司。


白银价格同样涨至逾三周以来最高水平,当前涨幅报0.81%。


比特币价格继续攀升,当前报15287美元,涨近10%。交易平台Bitstamp报价显示,比特币价格涨幅在今日午后一度扩大至10%以上。


债市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下滑,当前报2.481%。


涪陵榨菜7.6亿项目或因环保问题被搁浅


涪陵榨菜投资额约7.6亿元的5万吨萝卜项目遇变数。12月25日晚间,公司公告称,经反复考虑论证决定暂停实施“5万吨萝卜食品生产线建设项目”。


为何涪陵榨菜突然宣布暂停该项目?公告显示,上市公司实控人重庆市涪陵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明确要求暂时停止实施该项目。对于此次项目,涪陵榨菜已经筹划大半年,并曾表示“是公司实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一环”。


环保问题致项目搁浅


此次投资,涪陵榨菜拟与锦州滨海新区合作,并与滨海新区管委会于2017年9月15日签署了相关框架协议。具体来说,公司在取得相关审批手续的前提下,拟在锦州滨海新区娘娘宫镇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用自有资金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萝卜食品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额7.6亿元,总占地面积约300亩。


签订框架协议后三个多月,为何项目突然暂停?


对于项目的暂停,12月25日公告中,涪陵榨菜解释称,“由于在落实本协议过程中,发现锦州滨海新区暂不具备实施该项目有关事项的条件,我公司实际控制人、代表涪陵区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重庆市涪陵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明确要求暂时停止实施该项目。”


涪陵榨菜萝卜类产品销量势头不错。其2017半年报显示,其他佐餐开味菜(含海带丝和萝卜产品)上半年营业金额5823.67万元,同比增长102.03%。涪陵榨菜也曾表示,此次项目利用辽宁省优质丰富的资源,布局5万吨/年萝卜深加工项目,是公司实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一环,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


锦州滨海新区具体系哪方面的条件不具备,为何公司实际控制人当地国资委方面会对该项目按下暂停键?12月26日,《涪陵榨菜证券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系地方国有控股公司,开展大型项目需要征得相关方面的同意。而此次暂停(项目),主要原因是环保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未来进展尚无时间表


虽然签订框架协议仅三个多月,但涪陵榨菜筹划相关事宜至少已经大半年。2017年4月17日锦州市政府官网刊发的锦州市商务局工作动态显示,“涪陵榨菜集团项目投资部部长余帮兵、采购部部长陈林来我市进行考察,并就项目合作事宜与我市相关地区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


上述文章中也提到了涪陵榨菜对当地污水处理厂的考察:“考察团一行先后来到滨海新区工业园区、滨海新区污水处理厂、蔬菜种植基地等地点,详细了解工业园区的规划布局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情况,并与市商务局、滨海新区相关领导进行了座谈。”


此次环保问题何时可以得到解决,项目重启是否有时间表?上述工作人员表示相关事项待后续推进和协商,但目前暂时仍不清晰。若有进展,公司将及时公告。


就此,记者也致电了辽宁省锦州市滨海新区工委宣传部、商务局和经济合作局,其中商务局电话未能接通,其他两部门工作人员则表示对相关事宜并不了解。


根据涪陵榨菜9月份发布的公告,若双方签订的框架协议签署之日起一年内没有实质性进展(如未办理立项、土地、项目公司注册等),则本协议自动终止且协议签署双方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涪陵榨菜自12月4日起已经停牌,目前仍未公告具体事宜。那么,此次5万吨萝卜投资项目暂停,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是否相关?上述证券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二者并没有关联。



江苏前首富大笔购豪宅,曾身陷贪腐案

12月25日,香港聂歌信山道山顶豪宅Mount Nicholson 3期项目近期成交多套顶豪。其中一套4.99亿港元(约合4.19亿元人民币)豪宅的买家,在香港土地注册登记资料中显示为ZHU XINGLIANG,疑为内地从事建筑装饰业的江苏前首富、江苏金螳螂集团创始人朱兴良。


报道显示,其所购为Mount Nicholson 3期10C单位,单价约为106万元人民币/平方米,单套面积在394平方米左右。从目前信息显示,在此之前,朱兴良还未曾在香港购置过其他房产项目。


生于江苏的朱兴良于1993年在苏州成立了金螳螂建筑装饰公司,以做家庭装饰装修发家。1994年之后,金螳螂逐渐在南京、上海等地开设分公司,并逐渐拓展装饰产业链条,业务涉及装饰、家具、幕墙、景观等部分,并形成集团化管理。


其官网显示,除了和四季、喜达屋等品牌酒店有合作,金螳螂还参与过众多大型基建设施建设及装修,其中包括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南京青奥中心、南京儿童医院、苏州九龙医院等项目。

5月,朱兴良家族以189亿元的财富估值,跻身当年《新财富》杂志评选的500位富人榜,为榜上第20名,并位居江苏首富。


但在登上江苏首富2个多月后,朱兴良便卷入一桩贪腐案。2013年7月27日,金螳螂即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朱兴良因个人原因正配合检察机关协助调查,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具体原因仍需进一步核实。消息称,其配合调查案件,即为当年时任南京市长季建业贪腐案件。季建业在2001年从昆山调任至扬州担任市委书记、代市长期间,金螳螂扬州公司频繁获得政府项目,其“垄断”角色一度引发当地商人不满。


在后来检方针对季建业的指控中也表明,其曾接受朱兴良请托,为该公司承揽扬州项目,并随后收受朱兴良给予的钱款共计34万元。2014年初,金螳螂公开宣布,朱兴良因涉嫌行贿,被检察机关批准执行逮捕。


尽管当时媒体称,2006年后朱兴良便只担任金螳螂集团董事职位,具体事务由其弟弟朱兴泉代为管理,但不论公司内外,朱兴良一直被视为是金螳螂的实际控制人。2015年2月,距离带走调查已有19个月的朱兴良被取保候审,之后更加远离公众视线。


界面新闻查阅后显示,目前朱兴良在苏州金螳螂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比例只有0.63%,并担任关联公司苏州诺金投资等公司的董事长。金螳螂的官网显示,目前除了建筑装饰产业,还涉足电子商务与金融产业。


苏州金螳螂2016年年报显示,公司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96.01亿元,实现营业利润19.75亿元,资产总值在为268亿元。


朱兴良所购的聂歌信山道Mount Nicholson,是由九龙仓集团和南丰集团与2010年共同开发的项目。项目共有19栋独立洋房和48间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分三期开发。其中洋房面积从585平方米到924平方米不等,高层住宅面积则在396到426平方米之间。


由于香港富豪素来追捧香港港岛山顶豪宅,加上该项目是全长800米聂歌信山道的唯一物业,因此也吸引了颇多富人。早前《文汇报》曾公布过的项目1、2期业主中,就包括澳门赌王何鸿燊之女何超欣、何超盈姐妹、香港知名投资人梁绍鸿等。


近年来,随着内地富豪新贵的崛起,港岛山顶豪宅也同样获得他们的青睐。港媒称,和朱兴良同期买入Mount Nicholson 3期的另外2组买家,也来自内地。


其中,注册名为LIN ZHONGMIN的内地富豪,和深圳颐安集团董事长林忠敏发音相同,他以11.65亿港元(约合9.78亿元人民币)总价购置了3期12C和12D两套住宅,面积分别为394平方米和426平方米,每平方米单价逼近人民币120万元/平方米,创亚洲地区高层住宅单价新高。另外,嘉鑫控股陈氏家族以8.6亿港元(约合7.22亿元人民币)购入7C和7D两个单位,购入单价约为人民币87万元/平方米。


另外,疑似来自内地的前佛山首富、美的集团(54.390, -1.91, -3.39%)创始人何享健之子何剑峰、云峰基金创始人虞峰、深圳上市企业怡亚通(7.050, -0.13, -1.81%)董事长周国辉等,也在项目前期业主名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