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2019年春落地 微软智能云“三驾马车”齐聚中国

10月25日,2018微软技术暨生态大会(Microsoft Tech Summit)在上海召开,微软宣布,作为微软智能云“三驾马车”中的重要一环 —— Dynamics 365企业应用云平台计划于2019年春季落地中国。

届时,Microsoft Azure云计算平台、Office365云生产力平台、Dynamics365企业应用云平台将聚首中国市场,借助微软服务于全球的领先技术和与本土运营商的紧密合作,为推动企业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强助力。同时,微软智能云全面落地中国,也将为微软本土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成长空间。面向智能云与智能边缘主导的世界,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面贯穿微软智能云的核心,Microsoft Azure、Office365、 Dynamics365不断融入大量人工智能创新功能与服务;为了推动本地部署数据中心与时俱进,微软正式发布全面支持云计算技术创新的Windows Server 2019,同时宣布SQL Server 2019公开预览,能够满足本地部署需求的Office 2019也已正式商用;微软明确面向物联网与智能边缘的发展策略,全球首个芯片级云加端物联网安全连接管理方案Azure Sphere开启预览。


微软公司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睿杰 (Alain Crozier)

微软公司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睿杰 (Alain Crozier)表示:“智能云、智能边缘以及贯穿其间的人工智能正为世界构建起新的技术基础,微软在全力将先进的人工智能融入我们的各个产品、服务和平台,让每一组织、每一人都受惠于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多年来,由世纪互联运营的Microsoft Azure与Office 365在中国市场超预期的健康发展,也开创了国际云服务在华合法合规运营的成功先例。Dynamics 365计划于明年春季落地中国,让微软智能云‘三驾马车’聚首中国,为本土市场提供更完善的产品、服务与创新平台。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所趋,不断完善的微软智能云将更好地帮助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帮助跨国企业植根中国。”

微软公司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睿杰展示微软智能云在中国市场的“3*3*3”优势

微软智能云“三驾马车”齐聚中国,全面融入人工智能

Microsoft Azure、Office 365、Dynamics 365被称为构成微软智能云的“三驾马车”。通过与本土运营商世纪互联的合作,Microsoft Azure和Office 365在2014年先后宣布在中国市场正式商用,四年多来在中国市场取得了超预期的成长:Azure赢得了超过11万企业客户及1,400多家云合作伙伴的信任,有超过180万付费企业用户在使用Office 365。

微软公司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睿杰展现微软智能云三驾马车聚首中国

作为微软智能云的关键一环,Dynamics 365企业应用云平台计划于2019春季落地中国。Dynamics 365是植根云端的新一代智能企业应用平台,全面整合了CRM客户关系管理和ERP企业资源计划的众多功能,能以按需构建的应用模块管理不同行业企业对于市场、销售、服务、运营、财务、人才等业务流程的智能化管理。Dynamics 365的主要优势包括:

? 现代化功能模块,满足不同业务需求:Dynamics 365提供现代化的细分功能模块,可为企业业务的快速创新注入人工智能(AI)、商业智能(BI)、混合现实(MR)、社交及移动应用。

? 灵活扩展现有应用,适应业务发展变化:Dynamics365可通过加入第三方应用进行扩展,进而构建出新型解决方案,不断因应业务的发展变化,为这个灵活、安全、可扩展的平台融入更多技术创新。这也为第三方开发商合作伙伴提供了一个前景广阔的市场。

? 统一数据模型,革新生产力和业务流程:基于One Microsoft 策略,Dynamics 365打通了与Office 365、LinkedIn、必应搜索等微软平台及合作伙伴解决方案之间的数据壁垒,能够轻松实现对数据、文档、关系、流程的统一高效的管理,彻底革新企业生产力和业务流程。

? 人工智能分析和业务洞察:Dynamics365内置先进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并在最新升级中专门针对销售、市场、客服三个典型应用场景提供了Dynamics 365 AI服务,以开箱即用的人工智能应用,帮助企业迅速发现业务洞察,提升业务能力。

作为微软智能云的核心,Microsoft Azure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最佳云平台。通过推出认知服务、对话式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与工具,微软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全民化、让任何人都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人工智能应用。目前,以认知服务、机器学习服务、Cosmos DB为代表的Azure核心人工智能服务在大中华区的使用量,高居美国以外全球第一,有上千家企业在采用微软云端的人工智能进行开发。借助微软的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猎豹移动开发出了小豹AI翻译棒,能够在旅途中实现中英、中日、中韩多种语言的语音互译。

开发者随时可以调用Azure认知服务在全球提供的23个API开发自己的应用,在由世纪互联运营的Microsoft Azure上,微软即将推出语音 API、内容审查 API、文本分析 API、文本翻译 API,以满足更高效地在国内市场运行本土应用的需求。此外,微软智能云还将陆续推出结合 BOT 和人工的在线客服,以及能够轻松进行大规模并行试验和训练深度学习及AI模型的Batch AI等人工智能服务。

Office 365作为最受欢迎的云生产力平台,也在不断提升安全性的同时,大量融入人工智能创新。Office 365已经拥有近60项人工智能功能,包括拼写纠正、PowerPoint 设计器、幻灯片平滑切换、演讲实时翻译、Excel 一键分析、Excel 智能填充、智能反垃圾邮件、数据丢失保护等。在此基础上,最新升级的功能创新为Microsoft Teams 新增了视频背景模糊、会议录制、云视频互操作等功能;Excel 引入灵感图表、股票和地理位置数据类型、图片插入数据、动态数组等四项人工智能;Outlook Mobile新增5项企业信息保护和移动管理新功能;此外Office 365与LinkedIn账号打通,让用户能够直接在Outlook、Word、Excel和PowerPoint里向LinkedIn联系人发送邮件或者共享文件。

面向中国市场推出的Office 365微助理在微信中整合了Office 365移动办公套件功能,目前已经有超过900家企业通过部署Office 365微助理实现与SharePoint Online、Exchange Online、OneDrive等工作应用的深度整合。此外,作为微软历史上成长最快的商业应用,Microsoft Teams已经服务于全球超过32.9万家企业,而面向安卓市场的Microsoft Teams 应用,已经在中国首发上线。此外,为帮助中小企业进入数字化转型快车道,由世纪互联运营的Office365将于10月25日至11月11日开启“微软爱中小企业上云采购节”促销活动,为Office 365商业协作版推出5折促销,通过CSP渠道每坐席每月仅需16元,就能获得企业邮箱、线上文档管理系统、线上会议、Office Online等多项云办公服务。

聚焦混合云、物联网、智能边缘,满足多样化客户需求

在以全球领先的云服务引领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创新的同时,微软充分考虑到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了能够相互之间无缝衔接的私有云和混合云服务,将微软智能云上的最新技术和成果,引入面向本地数据中心的私有云或者混合云部署,让所有企业都能与时俱进地应用云时代的技术创新。

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市场营销及运营总经理康容展示微软IaaS、PaaS、SaaS的全面覆盖,打造最完善的公有云服务

Windows Server 2019正式商用。作为微软最新一代的数据中心平台,Windows Server 2019进一步融入了更多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新特性,包括更先进的安全性,广泛支持容器基础,原生支持混合云扩展,并提供了低成本的超融合架构,让用户在本地数据中心也能拥有接轨未来趋势的创新平台。同样是为了满足短期内无法迁移到云端的客户,微软正式推出供本地部署的Office 2019,其提供了 Word、Excel、PowerPoint 和 Outlook的经典版本,增强了本地功能,但简化了管理和云端扩展能力。

SQLServer2019公开预览。全新版本的SQL Server 2019提供了与数据相关的各项功能,囊括了OLTP、数据仓库、商业智能(BI)、人工智能高级分析等功能模块。此外,它还打通了Oracle、Teradata和MongoDB等不同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的壁垒,无需移动数据就能提供更快速的业务分析。其内建的Spark和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用于提取、存储分析大量数据,同时具备R语言高级分析,并提供端到端的移动BI,能够实现从数据抓取、分析到呈现的全部功能。

从智能云到智能边缘,微软制定了明确的云部署策略,并提供了完善的产品和服务:从纯粹的Microsoft Azure公有云,到本地部署的AzureStack混合云方案,再到Azure Data Box脱机及联机数据迁移方案,面向边缘设备管理的Azure IoT Edge云+端,以及芯片级的Azure Sphere解决方案 —— 能够充分满足从智能云到智能边缘的各种应用场景与需求。

Azure Stack混合云方案以集成系统的方式将Azure带到本地数据中,并提供了与Azure完全一致的服务、工具、云应用模型及合作伙伴生态系统支持,可以满足需要离线部署、满足行业合规需求,以及在本地运行云应用的多样化需求 。目前联想、华为、DellEMC已经在中国市场推出了Azure Stack集成系统。华大基因已经在基因测序相关工作中采用了Azure Stack与Azure混合云部署,并利用Office 365实现全球协同现代化办公。

Azure Sphere是第一个芯片级云+端物联网安全连接管理方案,现已在全球范围内开启公开预览。Azure Sphere的设计目的,是通过从芯片到云服务的全套方案,全面保障联网微控制器的安全,每年全球有多达90亿个微控制器投入使用,其中只有1%具有联网功能,Azure Sphere将开启广阔的市场前景。

微软智能云持续升级,面向全球市场,予力云端创新

微软智能云提供了遍及全球市场的广泛覆盖。其中,Microsoft Azure在全球拥有54个Azure区域,服务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超过其他国际公有云服务商的总和;Azure建立了全球最大的高速网络系统,总长超过10万英里;同时,Azure不断更新的基础架构和应用服务、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服务,持续为客户业务提供创新动力,95%全球“财富500强”企业采用Microsoft Azure。在中国,由世纪互联运营的Microsoft Azure新增的两个Azure 区域在今年6月正式商用,实现了云计算规模三倍扩容。

微软公司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睿杰展示微软智能云五大特点

无论面向全球还是中国市场的Azure,均采用相同的平台和技术架构,能够在充分满足中国市场对于信息数据不离境的要求的同时,实现技术平台和应用的无缝衔接,做到“一次开发,全球部署”。因此,国内企业在中国版Azure上开发的环境、应用都能快速部署到微软在全球其它市场运营的Azure平台上,实现海外业务平台的快速部署;同时,海外企业也可以将其在全球部署的系统、应用,快速迁移到由世纪互联运营的中国版Azure上,以更少的IT投入、更短的准备周期、更灵活的云端部署,安全、合规地布局中国市场。借助于Azure的全球部署,中国企业小米、远景能源等实现了更加快速和便捷的海外拓展。

在全球范围内,微软智能云获得了超过70项与安全、合规、隐私相关的法律认证和要求;由世纪互联运营的Microsoft Azure和Office 365通过了中国的“可信云”认证和等级保护三级测评,并于2017年8月取得了“互联网资源协作服务(IRCS)”经营许可证。Azure、Office 365和Dynamics 365均满足史上最严格的“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相关要求,可确保用户利用微软智能云创新发展,而无后顾之忧。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在探索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采用Azure区块链服务开发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能够充分满足GDPR对于数据隐私保护的全部要求。

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习掌握Microsoft Azure全部产品与应用场景,微软上线了Microsoft Learn(Microsoft.com/Learn)平台,免费提供互动式的在线教程,通过为开发人员、IT管理员、解决方案架构师和业务分析师量身定制学习路径,助其提高自身水平,全新的交互式学习平台可以一步步地引导用户从基础入门开始学习和掌握Azure的全部功能。教程提供了动手实验和编程环境,并能以全程中文指导教会你驾驭Azure所需的一切知识和操作。

除此之外,微软还为Azure提供了更多功能和服务升级,主要包括:

虚拟机:Azure在中国正式提供M系列虚机,它是目前公有云市场上认证HANA生产环境范围最广(7种)、内存最大(单节点最高达4TB)、支持SAP HANA的虚机,并将通过合作伙伴为中国市场提供完善的SAP On Azure解决方案和服务;

数据库:数据工厂推出Azure integration Runtime、数据库迁移服务;

物联网:IoT 中心设备预配置服务、时序分析Time Series Insights;

开发服务:全新整合命名发布Azure DevOps、Azure App Center和SignalR Service等研发服务;

容器方面:Azure Kubernetes Service、容器注册表;

管理和安全性方面:用户连接服务支持短信通知、第三方登录、验证码登录,Azure 监视器支持App Insights、Log Analytics,Cloud Shell,防火墙,Information Protection Premium信息保护,DDoS保护,安全中心。


媒体:华平投资因估值过高退出链家新一轮融资

10月29日,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近日已确认不参与链家20亿美元融资计划。上述报道还指出,华平投资放弃投资的原因是,觉得链家估值过高,担心存在泡沫问题。


针对这一消息,有接近华平的投资人告诉全天候科技:“估计是真的”。


早在今年9月,中国最大的房地产经纪公司之一——链家,计划筹集约20亿美元资金,潜在投资者包括腾讯控股和私募股权公司华平投资。这轮私募融资可能使得链家估值达130亿美元左右。


不过,当时这一消息被链家方面否认,称:“此为假消息,请大家不要传播不实信息。”


官网显示,链家成立于2001年,是以数据驱动的全价值链房产服务平台,提供二手房、新房、租房、旅居房产、海外房产等房产交易服务,并拥有业内独有的房屋数据、人群数据、交易数据。目前,链家已进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成都、青岛、重庆、大连等28个城市和地区,全国直营门店数量超8000家,旗下经纪人近15万人。


根据企查查公布的信息,链接此前已完成5轮融资。2017年是链家的“高光”时刻:1月,获得融创中国领投的26亿元融资;4月中下旬,与万科签订30亿元增资协议;11月,获得来自高瓴资本、华兴资本、治平资本和川商兴业股权投资基金D轮投资。


链家融资历史(来源:企查查)


值得一提的是,链家此前还被曝出启动IPO。2016年,界面等媒体报道,链家已经同投资人签订“对赌”协议:若公司未能在B轮交割日后5周年内完成IPO,投资人有权在该情形发生后的任何时间要求回购。回购价格为基本投资价格+每年8%(单利)的回报。


但是却迟迟不见IPO消息传出,近一年来,链家鲜有资本层面的消息传出。


与之相反的是,链家的房源造假、哄抬房价、信息泄露门、金融产品未能提供备案等问题还陆续被曝光。今年8月,北京市住建委、住建部等部门约谈也相继约谈链家,并从规范中介服务行为、完善行业管理制度、加强中介市场监管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受到一些列问题的困扰,链家的市场占有率也出现了下滑。据人民网公布的数据,北京TOP5房产中介市场占有率中,链家市场占有率最高,此前一直稳定在50%左右。但在3月份之后,链家市场占有率开始下滑,截止7月,链家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较1月累计下跌3.14个百分点,较3月高峰期下跌8.5个百分点,市占率跌破50%。

VR技术适合文化旅游动漫游戏影视制作文物展示等

VR,即Virtual Reality,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通过信息技术,模拟产生一个具有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使用者可获得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具有高想象性、高沉浸感、高交互性和高智能等特性。VR技术非常适合应用于文化旅游、动漫游戏、影视制作、文物展示等,而文化领域提出的“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需求,也需要高科技手段去实现。


戴上VR体验设备,通过三维720°全景展示、人机自然交互、手势识别,你可以进入神秘的海昏侯墓,还可以点雁鱼灯、敲古编钟、盖刘贺印。


VR,还可以让你进入不能进入的敦煌洞窟,欣赏壁画上的仙女飞天起舞,甚至与仙女互动。


通过这种高科技,能够真正实现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10月19日,2018世界VR产业大会在江西南昌开幕。虚拟现实技术,再度引发万众关注。


早在2016年,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成像等在内的数字创意产业,就成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制造、绿色低碳产业并列的五大新支柱产业之一。这年底,中国动漫集团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优酷土豆成立沉浸式交互动漫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致力于推进VR技术在文化旅游行业转化与应用,在人才培养、产品创作研发、宣传推介展示等方面充分发挥国家级平台作用,助力产业发展。


人才是VR产业的首要资源


据全球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日前发布的全球VR人才供需报告显示,中国VR人才需求量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2020年中国VR人才缺口至少80万。而创新创意人才是内容研发的核心所在,要实现VR技术在文化、旅游、文物等领域转化和应用,人才是关键,既包括技术人才,也包括内容创作人才,加快内容创作、创意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


实验室成立以来,把培养高端内容创作人才作为首要任务,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先进技术、研究国际前沿VR内容发展趋势、对中国经典文化有足够认同和认知、具备创造国际一流虚拟现实内容艺术潜质的高水平专业人才。通过研修班等项目,全国120名VR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内容创作人员参加了培训。


任何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VR产业的发展也同样起起伏伏,有的学员一度很迷茫、很困惑。业界顶级专家、学者、企业家为大家解疑释惑、加油鼓劲,大家也找到了有同样追求的同行者,可以抱团发展。此外,通过参与举办2017中国国际文创产业峰会暨“一带一路”虚拟现实高峰论坛、2018世界VR产业大会VR+动漫论坛等和一些沙龙活动,为大家搭建了沟通、交流、碰撞的平台。这次世界VR产业大会前夕,实验室为南昌发展VR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将“VR创作人才培养”项目放在南昌举办,已有6个学员项目和江西的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助力地方产业发展。此次世界VR产业大会上,学员们的作品组成了《幻境中国》展,全面展示培训成果,吸引了大批观众体验。


平台是宣推VR的重要载体


在此次世界VR产业大会展览现场,一位头发斑白的大爷推着坐在轮椅上同样头发斑白的大娘体验VR产品的画面一时成为网红,感动了很多人。当你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时,VR技术可以帮你身临其境般实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愿望。


借助VR技术对文化、旅游、文物等进行宣传展示推介是非常好的手段和形式,可以把带不走的文物古迹、大山名川、文化遗产带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也可以让体验者跨越时间和空间,到无法抵达的地方,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恢弘和祖国万里山河的壮美。除了世界VR大会,实验室培训的人才还先后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动漫游戏展、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重要场合展示优秀产品、作品,接受市场、观众的检验。


融入科技的文化产品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可以产生更好的宣传展示效果,增强中华文化和旅游的影响力。今年5月、6月,实验室组织中国传统文化、旅游风光、文物展示、动漫游戏等内容优秀作品组成“数字中国”展,参加“Nice-Choice丝路记忆海外文化巡展”,在瑞典、贝宁、斯里兰卡、毛里求斯四国中国文化中心展出,吸引了当地观众踊跃体验,满足了他们在故宫里行走、到海昏侯大墓里探秘、参加中国春节民俗活动等愿望。


在毛里求斯展出时,“数字中国”展VR技术身临其境的感受让毛里求斯总统沃亚普里连连赞叹,表示希望与中方合作,用这一技术向世界推广毛里求斯的人文自然风光。


VR助推文旅、文物领域发展


VR与文化、旅游、文物等领域融合发展有着非常广阔的转化应用前景,文化、旅游、文物领域借助VR等科技手段,也可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VR技术在博物馆展示、旅游宣传、动漫游戏、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方面的应用,可极大提升文博展馆的可观赏性、生动性,更好地实现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实验室正在助力全面助推高性能、高科技感、高体验性一体化的沉浸虚拟文化旅游生态产业,打造VR+文化、VR+旅游、VR+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示范项目。如“甲午海战VR”通过融入数字化交互动漫影视内容,能够再现1894年甲午海战时的壮烈场景,体验者可以穿越时空,化身战士奋勇杀敌,从而激发观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怀。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VR能做的还有很多。为此,必须加大科技与文化、旅游、文物融合发展力度,发挥高新技术对内容创作、产品开发、模式创新的支撑作用,提高产品品质、丰富表现形式。期待VR让世界更精彩,让文旅生活更美好。

美媒点评IBM收购红帽:对Linux开源世界影响巨大


10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地时间周日IBM宣布将以340亿美元全资收购Linux开源软件公司红帽(Red Hat),这对于两家公司来说意义重大,对于整个开源Linux生态系统来说更是影响深远。


根据两家公司发表的一份联合声明,IBM将以每股190美元的价格收购红帽。收购完成后,红帽将被并入IBM的混合云部门。


这一举措对IBM来说意义重大。在花了10年时间钻研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之后,IBM并没有什么标志性的成果可供展示。该公司又回到了传统上擅长的企业服务领域上来。


红帽对于程序员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对于很多普通人也耳熟能详。不可否认的是,尤其是在云计算和Linux生态系统方面,红帽是一家重要的公司,拥有众多的业务。


其最为亮眼的业务可以说是平台即服务(PaaS)提供商OpenShift,能够直接与Salesforce旗下的Heroku以及谷歌应用引擎Google App Engine相竞争。它还拥有并在持续开发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RHEL),后者适用于多个商业环境,包括工作站、服务器和超级计算机。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红帽还涉猎各种业务。在过去25年里,红帽在各种企业友好技术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从计算机容器和无服务器计算,到存储和大数据文件系统。得益于这次收购,IBM能够涉及到所有这些上述业务。


此次收购除了会对当事的两家公司产生重大影响之外,也会对整个Linux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


毕竟,红帽是几个主要Linux项目的热心贡献者,在开发Libre Office和GNOME以及内核本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就Linux的实质性内容来讲,2016年红帽是Linux内核的第二大贡献者,仅次于硅谷芯片巨头英特尔。


可以理解的是,许多人都想知道此次收购对这些项目意味着什么。毕竟,转换业务发展优先级对IBM来说司空见惯,它也不怕随着市场的变化而缩减被并购公司的既定方针和员工队伍。


但笔者认为在Linux开发方面没有什么好担心的。首先,红帽和IBM都强调,对于前者的开源贡献来说,一切都将一如既往,不会改变。两家公司联合发布的新闻稿中指出:


通过这次收购, IBM 将继续致力于推进红帽的开放治理、开源贡献、参与开源社区和开发模型,并培育其广泛的开发者生态系统。此外, IBM 和红帽将通过专利承诺、 GPL 合作承诺、开放式发明网络和 LOT 网络等努力,继续致力于开源的自由。

对此还有所担忧的Linux爱好者和开发人员还可以看看IBM的既往历史,这令人印象深刻。


历史上看,蓝色巨人一直是Linux和几个Linux相关项目的忠实贡献者。该公司于1999年首次宣布支持免费操作系统Linux,当时微软的Windows系统在桌面和服务器上都取得了胜利,而Linux远没有今天这么成熟。


到2008年,IBM雇佣了大约600名开发人员,涉及100多个Linux项目,包括Xen、Linux工具链、Apache、Eclipse和内核本身。


更奇怪的是,早在2001年,它就聘请了《星际迷航:深空9号》的演员Avery Brooks作为耗资2.1亿美元的广告闪电战的主角,在广告中宣传公司对Linux的热情。


总之,长时间以来,Linux一直是IBM的命脉。在过去的19年里,公司通过捐赠资金和开发时间,花费了数百万甚至数十亿美元来支持Linux生态系统。


尽管它并非完全出于利他主义,但事实仍然是,IBM对Linux产生了不可否认的积极影响。展望未来,收购红帽对IBM本身以及整个Linux生态系统都有着重大意义。

率先收费 谷歌开启无人驾驶商业化时代

谷歌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已经对部分试点出行服务收费,并开始测试定价模型,率先进入了无人驾驶商业化的早期阶段。


Waymo自2016年以来就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郊区试点无人驾驶,并于2017年4月推出一项名为Early Rider的自动驾驶项目。一年多来,Waymo为该项目的400多名参与者提供免费出行服务。


谷歌母公司Alphabet首席财务官鲁斯·珀拉特(Ruth Porat)在周四的财报会上透露,Waymo今年三季度增加了Early Rider项目的参与人数,并开始测试定价模型,已经有用户为乘坐Waymo自动驾驶车辆付费。


Waymo这一举动被认为是开启自动驾驶商业化时代的里程碑。


珀拉特表示,这是非常早期阶段的商业化,将有计划地对Early Rider项目逐步扩大开放,并强调称,最关键的还是首先要确保安全和上佳的用户体验。


据珀拉特透露,Waymo也在探索一些面向企业用户的机会,以及一些技术和物流领域的机会,这些也都处于早期阶段,收入还非常小。


早在2009 年,Google X实验室就正式启动谷歌无人驾驶项目,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领域只有谷歌一个玩家。去年12月,Alphabet将无人驾驶部门Waymo从Google X实验室中剥离,成立了独立实体公司。


分析认为,这表明Waymo作为独立业务变得可行,而不仅是一个研究项目。摩根士丹利分析师Brian Nowak认为,Waymo估值达700亿美元。


本月初,Waymo宣布其在公共道路上已行驶超过1000万英里,较2月份时的500万英里翻了一倍。同时Waymo通过计算机模拟了接近70亿英里的行驶里程。


但目前这些服务尚未为Waymo带来有意义的收入。据周四公布的Alphabet财报,包括Waymo自动驾驶和Verily生命科学研究的其他业务第三季度收入仅为1.1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当季其他业务的经营亏损增长12%至7.27亿美元。


但分析师们依然看好谷歌无人驾驶业务的前景。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研究机构ARK Invest预测,到2020年,美国城市地区中每1000英里行程中,会有两英里是来自Waymo自动驾驶。该机构预计,一旦路上行驶的数量达到8万辆,Waymo就可以解决凤凰城一半的出行需求,占美国城市车辆行程的0.3%。


目前Waymo尚未透露具体的定价细节。ARK Invest估计定价可能为35美分每英里,其中包括5美分用来支付监控车辆远程操作人员的费用。

积极关注即将兴起的回购潮

公司法修订正式通过,回购获得制度层面大力支持


10月26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此次公司法修正案主要是针对第142条,公司股份回购制度的修改完善。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回购制度修订效率颇高。9月份就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0月22日提请全国人大审议,10月26日获得人大通过。


股份回购是国际通行的公司实施并购重组、优化治理结构、稳定股价的必要手段,已是资本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从境外成熟市场的立法和实践看,公司股份回购特别是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因此,在总结实践经验、借鉴国外有益做法的基础上,对公司法有关股份回购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为促进公司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特别是为当前形势下稳定资本市场预期等,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十分必要。


回购制度大幅优化


此次公司法修订针对现存制度三大短板进行补足:


一是回购情形规定不足。现行将回购的合法事由限定于四种特定情形:减少注册资本、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以及股东因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的情形等。


本次修改新增:1、用于员工持股计划;2、将股份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3、上市公司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更为丰富的事由将使得公司可以适时采取回购措施,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二是程序要求不尽合理。现行情况下,我国公司回购股份必须召开股东大会,涉及各种事先通知、公告等事项和期限要求,程序规定较为复杂。


本次修改: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授权,经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出席的董事会会议决议,不必经股东大会决议。更为简便的程序使得上市公司方便把握市场机会,合理安排回购计划,提高了上市公司主动实施回购的积极性。


三是库存股制度缺失。现行《公司法》不允许将购回股份以库存方式持有,回购期届满或者回购方案已实施完毕的,公司应当停止回购行为,撤销回购专用帐户,在2个工作日内公告公司股份变动报告,并在10日内依法注销所回购的股份;回购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的也要在一年内转让。


本次修改:明确属于因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配合可转债,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三项情形的,公司合计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数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百分之十,并应当在三年内转让或者注销。库存股制度的引入将会使得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底气更足,尤其在能够更好匹配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的长期持股需求。


并且提出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规范要求。为防止上市公司滥用股份回购制度,引发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利益输送行为,增加规定上市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应当依照证券法的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上市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应当通过公开的集中交易方式进行。


股权回购有望更好发挥股价稳定器作用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二级市场上购回本公司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额股票的行为。


回购相比于现金分红的一大优势在于减少上市公司的总股本可以提高当期EPS,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的估值水平。就稳定股价而言,相比于释放利好或者是大股东增持等手段,以公司主体回购更为规范。


2018年之前A股的回购大多以回购离职股权激励对象持有的激励股票为主,次数多但金额小。2014—2017年,境内上市公司主动回购股份的总金额仅为同期现金红利金额的1.5%。同期,美国、英国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分别达到4127、2086起,回购总金额与其同期现金红利金额的比例分别为43.57%、49.50%[1]。


[1]资料来源: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回购呈现上升态势,根据Choice数据,2018年以来沪深两市已经先后有482家上市公司合计完成了1238笔回购,已回购金额达到了274.75亿元。今年A股的回购规模已经超过了A股以往任何一个全年,而且上市公司主动大手笔回购也频频出现。我们预计随着制度的大幅优化,未来一个阶段A股上市公司股票回购数量与金额有望进一步走高,市场需要积极关注即将兴起的回购潮。


积极关注回购能力较强的优质公司


我们认为,回购制度的优化有利于价值投资深化,A股上市公司不仅有融资属性更具有长期的投资回报。具有良好运营情况和健康财务状况的上市公司未来将可以更多通过回购稳定股价,使得投资者更好分享公司成长红利。拥有充足的现金储备和良好的财务状况是实施回购的能力保障,同时较低的估值水平会加强公司进行回购的意愿,在当前政策支持下,其在未来成功实施股票回购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另外,前期由于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过高导致出现股价大幅调整的上市公司中也不乏经营层面仍然较为良好且财务状况较为稳健的,回购也给予这批公司稳定股价的新方式,有助于公司股价回归其内在价值。(具体筛选方式欢迎和安信策略研究小组交流)。

德国宝沃BXi7新能源汽车:环保节能做时尚“低碳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