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时尚娱乐
文章列表

媒体:苹果明年或完全摆脱高通 甚至可能用联发科芯片

苹果一边和高通打官司,一边开始为自己准备退路。

多家媒体报道称,苹果正在设计将于2018年发布的iPhone和iPad,届时这些产品将完全抛弃高通芯片。

最早的消息来自《华尔街日报》。知情人士对该媒体称,为了规避高通的产品,苹果可能会使用英特尔或是联发科的芯片

更换芯片将影响下一代iPhone产品,《华尔街日报》还提到,苹果最迟可在明年6月,即下一代iPhone出货前三个月更换调制解调器芯片供应商

10月中旬,高通在中国起诉苹果,寻求中国停止制造和销售iPhone。iPhone贡献了苹果将近三分之二的营业收入,而中国是大部分iPhone的生产国。

高通曾是苹果唯一的调制解调器芯片供应商,但高通的专利授权模式要价颇高,苹果每年都要支付高额专利费。今年二者正式撕破脸皮,苹果在1月于美中两国分别提起诉讼,起诉高通垄断,4月高通递交答辩状,称“没有高通的技术,iPhone不可能成功”。

尽管此前苹果未曾开发过无需高通芯片产品,但这一举动也属情理之中。目前iPhone 8和iPhone 8 Plus依旧包括高通的芯片,但英特尔的芯片已经在近年来供应了近半iPhone产品。

对于苹果来说,失去了全球最大芯片生产商的合作,苹果的产品品质有可能受到影响。高通的芯片处理速度可达到1G/秒,而英特尔和联发科技尚没有能达到这一水平的产品。

不过,苹果亦将与高通的矛盾纠葛,视作证明自身实力的重要事件。正如苹果CEO库克所言,高通在一些关键的有专利的技术上表现优秀,但iPhone还有很多苹果自己研发的零部件,这些都与高通无关。

而高通的损失事实上更大。此前分析师预计,苹果支付的专利费为高通带来约20亿美元的年收入。而苹果在法律纠纷解决以前,已经于今年4月底起,未支付相关专利款项。

今年以来,高通股价累跌16%,同期苹果上涨44%。

高通预计在当地时间11月1日美股盘后,公布2017财年四季度财报。

秋季登高 这二十座山就在城市近处(十七)

特斯拉有望开先例在华独资建厂 25%关税难减免

特斯拉进入中国经过诸多波折,从商标被抢注,到落地建厂面临政策限制——此前未有外企汽车企业在中国独资建厂先列,但是面对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从未放弃。

经过重重突破,近日有消息称,特斯拉将在上海建立独资工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对外公开表示,目前特斯拉正在与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沟通。此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也公开表示,新能源汽车的股比限制将放松,最早到明年将允许外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自贸区建立独资公司。


外资在华建厂准入门槛或降低

埃隆·马斯克早有在中国建造生产工厂的打算,最早在2014年1月,他就对中国媒体表示,特斯拉将在中国兴建生产工厂,供应中国需求。

三年前的计划拖延至今仍未落地,特斯拉面对的首要难题是是否与中国本土企业建立合资公司。按照中国相关政策的规定,外国汽车企业在中国落地生产需要和本地企业建立合资公司,并且中方所占股比不能低于50%。而特斯拉的战略规划是在全球有需要的市场建立独资工厂,除了目前在美国本土拥有的超级工厂外,特斯拉在欧洲和中国均有建设新工厂的计划。

今年6月,国外媒体报道称,特斯拉将在上海建厂,并且将与上海临港组成合资公司,随后这一消息被上海临港否认。但特斯拉坚称,到今年年底,特斯拉在中国生产汽车的计划将会更加清晰。

时间推移至第四季度,特斯拉是否能够在中国落地已经到了关键时期。上周,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特斯拉已与中国政府在上海达成协议,将在上海自贸区建设生产设施。同时,特斯拉中国也对媒体表示,为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特斯拉正与上海市政府探讨在该地区建设工厂的可能性。

尽管上海市政府谨慎地表示,没有就特斯拉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全资制造厂签署协议。但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证实,目前特斯拉正与上海市政府积极沟通,对于战略性新兴领域的投资,他表示,持欢迎态度,将根据十九大精神,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


独资于自贸区建厂仍有关税

上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公开表示,“新能源汽车的股比限制将放松,最早到明年将允许外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自贸区建立独资公司。”

特斯拉将成为第一家在中国自贸区建独资公司的外资新能源汽车企业。

据了解,为了避开中国相关政策中关于外国汽车企业合资建厂的规定,特斯拉或将在上海自贸区内建厂,作为代价,特斯拉仍面临25%的关税。尽管如此,这也是中国政府首次允许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建立外商独资的汽车工厂。

据业内人士分析,特斯拉在自贸区建厂,仍然是关外模式,关税、增值税并不少,但在成本方面有不少优势,包括运输成本、零部件采购成本以及人力成本等。而且,特斯拉在中国建设工厂之后,将会更快更及时地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能够更好地服务中国消费者。

据记者了解,近期,特斯拉已经启动大规模校园招聘,总岗位数接近500人。此次特斯拉招聘的方向主要为销售、售后、工程和IT等,地域则分布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杭州、武汉等大部分一、二线城市。

尽管特斯拉此轮招聘中并没有与建造工厂或者生产制造相关的职位,但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特斯拉进一步大规模在华发展的信号,或为特斯拉国产做前期铺垫。

深陷“生产地狱” 特斯拉削减台企零部件订单40%

本月早些时候爆出深陷“生产地狱”的特斯拉,又再度传出削减零部件订单的消息。

台湾《经济日报》报道,电动汽车生产商特斯拉计划从12月起削减40%的零部件订单。该零部件生厂商为台湾和大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为特斯拉提供减速齿轮箱。

和大董事长沈国荣指出,该公司已从特斯拉处获得通知,将原定12月起每周5000套零组件的出货量暂时下调至3000套,降幅达四成。此外,原定明年3月起每周1万套的出货量,也可能会延后到5月或者6月。

不过沈国荣也在接受上述媒体采访时指出,目前问题出现在部分供应链厂商的产品良率无法达到特斯拉的要求,双方还在磨合中。

消息公布后,和大工业股价大跌近9%,创下两个多月以来新低。截至收盘,和大股价跌幅为7.6%。


此外,《韩国先驱报》昨日报道,特斯拉美国总部派出高管于10月初分别与三星SDI和LG化学两家电池厂商会面,讨论了锂电池的规格以及电动车质量控制的问题。此前Model 3遭遇生产瓶颈,外界怀疑和锂电池供应不足有关系。

自从今年7月马斯克发布Model 3产能的喜讯以来,这款“入门版”特斯拉一直不那么顺利。

公布的三季度汽车交付数据显示,Model 3只交付了260辆。而在最早预计的产量则是8月份生产100量,9月份生产1500辆,并在12月份达到2万辆。

9月有报道称,Model 3的大部分组件要靠手工制作,而特斯拉声称的高端生产线还未准备就绪。

10月初,马斯克10月初发布推特承认新款Model 3遭遇生产瓶颈,Model 3正处于“生产地狱”。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在加州的汽车工厂和内华达州的电池工厂都已经高负荷运行,由于产能瓶颈,Model 3产量或许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预期。

竞争激烈之下,随后再度有媒体报道特斯拉解雇了400至700名员工,占员工总数的1%至2%,且大多数来自汽车部门。虽然特斯拉重申裁员是基于业绩考核,但是有特斯拉员工对媒体表示,此次裁员的最终目的就是削减成本。

一洗iPhone 8“遇冷”前耻:iPhone X天猫首批现货5秒抢光

北京时间10月27日下午3点01分,备受关注的iPhone X在天猫及苹果官网率先开启预购。仅用5秒,首批iPhone X便被一抢而空,开卖近50分钟销售额就超过去年iPhone7首发全天。同时,天猫宣布,今日起联合苏宁对iPhone产品让利,确保天猫双11期间全网价格最优。

iPhone X可谓苹果历史上最贵的一款手机,有银色和深空灰色两种配色,国行64GB版本售价为8388元,256GB版本售价为9688元。今日在天猫下单并付全款用户,将成为国内第一批拿到iPhoneX的用户。

首批iPhoneX供应量非常稀缺,多家机构预测直到今年年底,iPhone X 都将处于缺货状态。天猫方面表示,天猫 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与苹果官网同为苹果公司线上唯一自营商店,与苹果官网共享库存,将敞开接受用户现货预定,按付款顺序逐批次发货。

目前,在一些非官方渠道中iPhone X已被炒至2万元,甚至有黄牛放言,“今年能不能过好年就看iPhone X了!”而天猫方面已发出承诺,iPhone X绝不加价,确保消费者买到原价iPhone X。

再有近两周时间就到了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了,有网友戏称,iPhone X在给天猫双11打call 国际长途,不仅赶在天猫双11首发,还留了个“猫头”十足的“刘海”。

天猫手机总经理潘志勇表示。“除了iPhone X有货、不涨价外,天猫双11期间还联合苏宁,iPhone价格一降到底,确保价格全网最优。”

记者查阅天猫苏宁易购旗舰店,iPhone产品基本已降至历史底价。例如,64G灰色版iPhone 8已降至4838元,64G iPhone 8 Plus已降至5838元,32G iPhone 7所有颜色已降至4348元。对比其他电商平台,天猫iPhone产品最高优惠600余元。

来自阿里巴巴集团Q2季度财报显示,天猫数码手机本季度同比增长高达50%,超行业第二名10个百分点以上,成为手机行业第一大平台。

截至目前,华为、荣耀、OPPO、vivo、魅族、美图、大神、中兴、索尼、酷派、8848和AGM等品牌均拿出独家货品和权益专供天猫双11。其中,vivo更以超过亿元的投入拿下2017天猫双十一狂欢夜独家冠名权,共庆双11全球狂欢节。

秋季登高 这二十座山就在城市近处(十六)

耐克中外官网现罕见低折扣 分析师称品牌出现问题

继耐克在美国直营网站进行大促销后,近日,耐克在中国官方直营网站打出“11·11优先购”的低折扣活动。以往来看,耐克公司鲜少依靠打折促销吸引消费者,但近年来,耐克业绩出现下滑,来自对手的竞争十分激烈。与此同时,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即将启动销售来自快速工厂的首批产品。业内专家表示,面临来自老竞争对手的追赶和新兴流行起来的运动品牌的挤占,耐克在互联网渠道和产品创新方面都需要更多把控消费者的需求方向。


罕见低折扣促销

10月中旬,耐克在全球最大市场美国的直营官网进行了6折闪促,在其网站对200多种商品进行为期48小时的促销活动,最高降价幅度达到40%,其中甚至包括高端品牌Jordan的产品。体育行业分析师Matt?Powell在推特公开表示,这种形式的促销活动对耐克而言史无前例,并表示品牌出现了严重问题。

据了解,耐克很少在美国进行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大规模促销,此次促销活动规模大、产品品类覆盖广、促销时间长,有专家认为,这是由于耐克在北美市场业绩下滑导致的,根据耐克公布的一季度财报,北美地区营收下降,但反观中国市场,销售额实现增长。

无独有偶,近日,耐克也在中国官方直营网站挂出“11·11优先购”低折扣活动。官网显示,耐克指定商品低至5折,活动时间为10月20日-11月12日,在11月11日当天零时将提供中国限定商品。页面显示,打折鞋款显示有366款。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此前的“6·18”期间,耐克中国官网也曾参与过打折促销。

业内专家透露,一般而言,企业促销原因通常面临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是跟风效应,紧跟竞品步伐;第二种是短时间内冲业绩的行为;最后一种是清理库存。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耐克的订单量出现了连续三个季度的增幅减缓。其中,2017年9月-2018年1月全球订单同比增幅为7%,比上年度同期的增幅水平减少了10个百分点。

服装行业专家、独立服装师马岗表示,企业依靠促销提升业绩并非明智之举,此方式在短时间内会对业绩增长相对有效,但是不利于品牌长久发展。

国内服装行业战略专家、UTA时尚管理集团中国区总裁杨大筠认为,耐克今年业绩亏损情况比往年大,不敌对手阿迪达斯。在全世界最大的体育消费品市场,美国近两年零售业市场不景气,这对耐克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据记者观察,耐克中国官网的低价促销运动鞋款式相对较老。“促销款式老,说明品牌主要是在清理换季库存”,他表示。


要专业还是时尚

近日,阿迪达斯机器人工厂制造的首批跑鞋即将发售,该工厂自建设之初就受到业界关注。据了解,阿迪希望通过全自动的机器人生产,将原来接近18个月的生产周期缩短至45天。对于类似需求,耐克也在今年9月发布了一家新的工作室,消费者可以在工作室挑选喜爱的颜色和款式,并在90分钟内拿到成品。

此外,近两年来,耐克与阿迪达斯都在时尚营销上下足了功夫。马岗认为,近几年来耐克的时尚化不如阿迪达斯做得好,例如阿迪三叶草NMD?R1系列每款配色限量900双,NMD?R2系列为中国人特制“囍”字LOGO,此外,阿迪达斯还常邀请中国当红明星代言,善用粉丝经济。但在专业领域和品牌口碑方面,耐克却略胜一筹。

但杨大筠也认为,耐克与阿迪近两年紧跟时尚潮流,市场反应比较不错,获得了消费者认可。但他强调,体育用品的核心仍在于运动装备的专业性。就在不久前,耐克花重金推广重新承接的NBA球衣,但在比赛中,耐克旗下最具商业价值的球星勒布朗·詹姆斯,在与杰伦·布朗对位时,球衣后背意外撕裂。杨大筠认为,企业应当强调功能与运动性能,太偏向时尚或其他方面,品牌的核心地位会丧失。所以未来上述品牌会逐渐回归专业市场。马岗也认为,虽然目前消费者的整体趋势偏向娱乐化,但运动品牌的专业化是不可缺少的,过度娱乐化可能会影响商品表现。


竞争愈发激烈

从长期来看,运动品牌的产品方向同样重要。分析认为,耐克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发展出更迎合消费者口味的产品。此外,马岗认为,在传统营销策略上,耐克占尽优势,可以用少量的营销手法达到巨大的传播效果,做到四两拨千斤。

从主要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对比之下,阿迪达斯经常出现在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重大赛事上;耐克多选择赞助球队和明星。在马岗看来,二者营销路线的差异,也会导致品牌业绩的不同表现。虽然整体体量尚有差距,但从增长势头上来看相差不小。耐克9月底发布的2018财年第一财季数据显示,净利润仅为9.5亿美元,下滑24%,篮球鞋销售额也下滑20%。阿迪达斯同期,篮球鞋销售额同比上涨达40%。

马岗表示,在此种情形下,耐克有必要调整营销策略,学习竞品的做法。如今,不同区域消费者的需求都有所转变,耐克在几年前的中国市场和今天中国市场上的地位也不一样了。“在中国这样成长性较快的国家,商品策略是否能跟上品牌发展步伐显得十分重要”,他说。

此外,互联网趋势下,消费者的购买渠道选择也在变化,有业内专家认为,耐克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营销做得比较成功,同时中国网络购买的发展速度提升很快,消费者的购买结构也在发生改变。以耐克为代表的老牌企业更擅长线下渠道,线上销售的研究与新兴流行起来的品牌相比,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特别是在新零售影响下,应该更多发挥品牌长期积累下来的优势,找到符合中国消费者立体需求的更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