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时尚娱乐
文章列表

从卡地亚和故宫联办的这场珍宝大展中,我们如何望向文明的边界?

 

2019年5月31日,一场“有界之外: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后简称“有界之外”)在故宫开幕。该展览不单独售票,观众持故宫博物院门票即可免费参观。展期持续两个月,自6月1日至7月31日对公众开放。


在规模上,安置在午门展厅内的“有界之外”堪称巨型。它包含了3个展厅,展品数高达800多件,在来源上也超越了策展双方的国别限制,除卡地亚和故宫自己的藏品外,观众还可以从中看到来自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卡塔尔博物馆、瑞士拉夏德芳国际钟表博物馆等地的物件。


据故宫博物院宫廷部主任王跃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次展览的规模已经相当于同时举办了三个展览,策展难度很大。”事实上,该记录已创下了卡地亚策展史上之最。虽然近十年来,卡地亚在中国已经在台北、沈阳、上海、成都等多个城市的博物馆合办过展览。但故宫作为中国封建王朝最突出的文化标志,所具有的文化地位依然不可替代。


而这也是卡地亚第二次回到故宫办展。2009年,双方已经首次合作举办过“卡地亚珍宝艺术展”,展品来自于“卡地亚典藏”,但不同的是,为了试图建立一种中西方文明对话的全新方式,卡地亚本次提供的展品除了大多数来自于“卡地亚典藏”,其中不乏许多珍贵的回购型收藏品和私人收藏,而故宫也拿出了数件首次公开的展品。



图片来源:周卓然


图片来源:卡地亚

文明的边界


事实上,对于一场开放给公众的展览来说,能否为普通观众带来超越展览本身的启迪决定着展览本身的价值。


而珠宝和器物作为人类史上重要的物质成就,它的可观赏性、故事性和哲学内涵都非常丰富。正如翡翠很中国、钻石很欧洲一样,抛开技艺、做工和材质,即使是外行,也多少能中识别出不同的文化特质。


一场好的珍宝展也是一部世界史。与时装、建筑相比,珠宝更易于长久保存和流通,在美学上的交流发生较早、融合程度较深,因而也更容易跨越地缘政治的限制。


如果你也看过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2016年举办的时装展《镜花水月》,也许就能更好地感知基于服装和宝石这两种不同介质上的文化差异。与印着碑文的迪奥礼服、名为“鸦片”的圣罗兰香水不同,当一颗带有典型东方审美的玉石镶进一只欧式怀表或香粉盒时,你通常不会觉得太过突兀。


卡地亚的一只逆跳指针鲤鱼时钟展现出了这种融合,其中玉鲤鱼来自19世纪的中国,但卡地亚的工匠们为它制作了新的计时系统,使之成为了一个兼具中西方艺术风格的集合之作。



图片来源:卡地亚


图片来源:卡地亚


图片来源:卡地亚

这次在“有界之外”中,有一个名为“灵感中国”的展厅,顾名思义,该展厅意在展现中西方元素对器物制造的彼此影响。在展窗中,策展人将来自卡地亚和故宫博物院的不同展品陈列在一起,观者们可能看到它们常常不约而同地在讲同一个故事。


不同于时装工业强势的西方中心主义,珍宝器物的中西方对话已经持续数百年。尤其是19世纪和20世纪,来自欧洲的珠宝工匠们已经深谙如何在尊重中式红绿配色的同时,镶嵌西方人喜爱的宝石或钻石;或是一只中国风台式烟盒的瓷嵌片讲着《西厢记》的故事,但在工艺上却经过了西式改造。


在这个时期,有赖于欧洲装饰艺术运动的推进,异域形象成为了欧洲造型艺术中最受欢迎的灵感素材。一定程度上,这体现了欧洲尽揽天下宝库、并对自己中心地位深信不疑的文化自信。



路易•卡地亚 图片来源:周卓然

一切的东方元素也皆可被运用。当时正值盛年的卡地亚第三代掌门人——路易•卡地亚深受其影响,他钟爱埃及、波斯、印度、中国、日本等古老文明下所诞生的物质瑰宝,并从全球的古董商那里收集这些古老元素,提供给卡地亚的设计师使用。


这使得路易领导下的卡地亚成为了装饰艺术运动中的代表者,也成为了巴黎当时重归世界文化中心的见证者。当时包括乔治• 巴比耶和查理•雅库在内的艺术家都能娴熟运用中国建筑、雕塑或龙凤等装饰元素,来创造有神秘东方情调的作品。


这也是本次展览取名为“有界之外”的原因,在采访中,卡地亚全球首席执行官思礼乐(Cyrille VIGNERON)对界面时尚表示,有界之外中的’边界’可以从地理、时间和文化三个维度上理解,而跨越这些边界则是人类共同的本能。


从从业背景来看,思礼乐算得上是一位了解东方文化的欧洲管理者,他曾在1997年到2002年期间任职卡地亚日本董事总经理,后又担任历峰集团日本总裁,还出版过一本描写日本和西方文化对比的书籍《De geishas en mangas:Chroniques du Japon d’aujourd’hui》(《从艺伎到漫画:今日日本的编年史》)。


“这也是艺术品得以保留的意义,它们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我们回到过去,而一个好的展览应该就像是时间的机器。在我看来,中国和西方都有各自一套独立的价值体系,就像美国热衷于追求未来,欧洲偏爱回溯过去,而中日韩如今的文化则更强调活在当下。”思礼乐对界面时尚说。



图片来源:卡地亚


图片来源:卡地亚

流动的权力


的确,本次展览所呈现的地点——故宫近年来也渐渐开始接受更为当代的文化语境。博物馆和企业都可以是保存非遗文物的载体,它们既能通过对话跨越地理和时间限制,也应该不间断地实现自我更新。


在“有界之外”,看客能够明确地感受到故宫在实现数字化布展方式上的努力,流动的屏风和多媒体光影技术都为展品增色不少。众所周知,故宫也推出了数不清的文创周边,以尝试和中国的年轻一代接轨。


思礼乐认为,故宫本身所具有的符号意义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今天的中国解读世界的方式。


“故宫原名紫禁城,曾是一个禁忌之地,是一个有边界的地方,而这次展览设在了朝南向阳的午门之上,但它却并不是一个针对皇室的展览,象征着故宫已成为了为公众展示国家宝藏的开放场所。”思礼乐对界面时尚称,“如今,世界上许多皇室的形象都在发生变化,不再刻意营造太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而现在的年轻人关注皇室成员,一部分也只是寄托了对个人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生活,他们有时候只是需要一些表率。”



图片来源:卡地亚

从皇权走向大众化,宫廷在自我身份识别上的演变也与珍宝发展史相得益彰。珠宝、器物和钟表,同样曾是各国王公贵族的心头好。卡地亚的历史极大地见证了这一点,它被称为“皇帝的珠宝商”,多年来,欧洲以及世界各地的王室都与它保持着牢固的关系。


1901年,英国王后亚历山德拉曾委托卡地亚制作两条项链,同一时期,卡地亚巴黎和平街精品店的客户还有俄国女大公、沙皇的姨母、英国王子以及西班牙皇后等等,这种传统保存至今。


而随着美洲在19世纪末成为财富中心,美国的新晋富豪们开始效仿欧洲传统王室贵族的生活方式。据卡地亚档案记载,最早的美国客户出现在1855年。1898年,著名的银行家约翰•皮尔朋特•摩根成为卡地亚客人,19世纪中期开始,美洲的财富女继承人们有了不少远嫁欧洲成为王妃、公爵夫人、伯爵夫人的案例。卡地亚家族意识到了巨大的商机,20世纪初,他们把门店开去了纽约。


可见,在古代,珠宝是政治、外交和经济地位的浓缩品;在当代,它们经过拍卖和回购,被国家、私人或企业收藏者保存,又成为私权和文化权力的实体表达。某种程度上,珍宝们从未真正意义上流落过民间。


“有界之外”在第二个展厅“风范见证”中展现了珠宝的这种特性。策展人在每一串首饰的展示橱窗上贴上了拥有者的国徽,让那些华丽而夸张的物件虽然近在咫尺,却坐上了实实在在的宝座。


“这种权力的象征性是展览的主线之一。”思礼乐对界面时尚表示,“例如有一些小的化妆盒是慈禧太后用过的,不仅仅在中国,美国、英国、印度、泰国、罗马尼亚等的许多皇室成员都非常清楚,珠宝可以是权力的象征。”



图片来源:周卓然


图片来源:卡地亚

但更为有趣的是,在这些珍宝的所有者中,不难发现女性占有极大比例。从法国的贞•杜桑、美国的芭芭拉•赫顿到华裔黄蕙兰,展厅中为许多传奇女性开辟了独立板块。而从她们的故事中,一方面,我们能清晰地看到通过婚姻、继承、赠与等方式,珍宝从男性手中转交给女性,使其进而成为旧时代男性转移部分社会控制权的象征。


而另一方面,女性也开启了职业发展的新时代大门。贞•杜桑于1920年代初期进入巴黎卡地亚公司,从女性手袋做起,随后在配饰部门任职,1920年中期,杜桑开始执掌由配饰部分发展来的“S”部门。1933年,路易•卡地亚退休,她成为了卡地亚的艺术总监。在此期间,杜桑深刻感知到一个由才华造就命运的时代已经向女性伸出了手臂。


这同一时期也是中国女性开始在欧洲名流圈中崭露头角之时。诸如“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的夫人黄蕙兰等人进入了“咖啡馆社交圈”,进一步加强了东方文化对欧洲美学和风潮的影响。


1930年左右,翡翠变成了欧洲的流行名物之一。因为中国帝制覆灭后,满清贵族和新晋官僚集团,在处置前清政治和文化遗产过程中遭遇了一系列困境,这反而让命途多舛的翡翠们变成了略带悲情色情的知识对象。


这也是珠宝近代史上,中国销售商罕见地能牢牢控制货源、流通途径和制作技术的时刻。


芭芭拉•赫顿、黄蕙兰等人都是翡翠的钟爱者。黄蕙兰曾在其1975年出版的回忆录《没有不散的宴席》中多次描述到自己的收藏品,她写道:“见到我这件胸链的人几乎都对那粒钻石视而不见,因为注意力都被翠椒吸引住了。”


文物展的价值


性别事实上正是珠宝在学术领域最具研究价值的重点之一。


社会学家、哲学家Georg Simmel曾是装饰理论的早期研究者,他假定男性的第一件财产是武器,而女性的第一件财产是珠宝,在他的理论中,财产分割造就了所有的性别差异:男性用武器来实现目的、争夺资源;而女性则用珠宝来展现性别优势、吸引男性并排斥同性竞争者。Simmel将珠宝视作一种有限的、通向权力的工具。


但在Rebecca Ross Russell撰写的《Gender and Jewelry:A Feminist Analysis》中,作者并不赞同这种二元对立的划分,她认为珠宝不仅仅是象征性符号,也决定了个体走进日常生活和特殊社群的可能。比如一枚尾戒代表单身,而在罗马的文化中,一些珠宝曾被视作具有限制性欲的功能。


Russell认为Simmel轻视了人类共性,忽视了在许多文化中,性别划分是一个被动消极的过程。对于珠宝在不同角色、场景中的地位,我们不仅仅应该站在男性女性的视角上,还应该考虑到佩戴者和欣赏者的立场,因此,即使珠宝是一种压制手段,那么它也理应提供反抗。


不过,针对珠宝的现有文献并不算多。虽然欣赏珠宝是视觉盛宴,但它一向在学术上有重大的研究难度。


《美国考古学杂志》曾在《Adornment,Identity,and Authenticity: Ancient Jewelry In and Out of Context》一文中表示,个人装饰品在古文化研究中长期被边缘化,由于它是一种便携式的财富,又通常关于佩戴者或拥有着的身体,导致其容易在家庭、代际中转移或传承,但经过长途跋涉,这些物件非常容易经历丢失、遗忘、清算和陪葬,让珠宝研究始终未能构建关于性别、宗教、文化认同的理论系统。


即使到了20世纪初期,通过博物馆、私人收藏等方式,许多珍宝合法地进入了收藏体系,但由于没有考古文献,导致很难确认其真实性和时间线,这都削弱了其解释力。


至今,许多展览爱好者依然很难在珠宝展中寻找到共鸣和参与感,因为大多数展览要么离公众太远,要么太商业化,没有形成最适合理性审视的距离。

 

这也对如今的收藏机构提出了更高的收藏和策展要求。在编年史、策展思路等方面,“有界之外”都有尝试在学术建构上做出突破。


这次卡地亚提供的藏品大多数来自于1983年成立的“卡地亚典藏”,该组织主要在收藏古董,目前已经收入了1600余件藏品,包括冠冕、项链、手链等珠宝,17件“神秘”时钟在内的计时品,以及烟盒、化妆盒、文具等。这些藏品也就此从1898年的巴黎小皇宫开始,正式开启了卡地亚的全球展览之路。


和许多博物馆一样,这些展览大多针对公众开放。欧洲企业在宣扬普世价值上一向积极主动。


卡地亚形象风格及传承总监皮埃尔•雷诺(Pierre Rainero)也对界面时尚解释道:“卡地亚挑选的藏品通常也能在创意、工艺等方面阐释卡地亚自身在某个时期的风格。如今,卡地亚典藏在全球许多博物馆中举办过34场展览,包括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里斯本卡洛斯特—古尔本金安基金会博物馆等。”


对于藏品展来说,想要更完整地呈现更有深度的内容,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规模,但无论对于商业体还是公益性组织来说,每个个体的收藏数量是有限的,合作成为必然

唤醒时间的技艺

“有界之外”的产生也是基于合作。据王跃工表示,故宫和卡地亚在5年前已经开启了在钟表修复领域的合作,故宫博物院选择了六件钟表送到卡地亚制表工坊中进行修复,慢慢在工作中产生了策展的想法。2018年,故宫博物院还和卡地亚共同推出了纪录片《唤醒时间的记忆》,该片由著名导演李少红的团队制作,记录了三年来双方在修复钟表上的工作过程。


最近去展览上逛逛,观众们还能和《我在故宫修钟表》中的修复团队负责人王津进行面对面交流。


从全球藏品的质量和数量上看,故宫的钟表收藏水准突出,与玉器、陶瓷院藏齐名,其中许多钟表也弥补了欧洲某些时间段钟表藏品空白。近年来,中国在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提供了不少政策支持,但想看到实在的成效还需要时间。


而作为钟表修复项目的延伸,策展合作则呈现出了双方在保护文化遗产上的交流价值。也许,法国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


据思礼乐向界面时尚介绍,企业层面可以在国家和跨国文化保护上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例如卡地亚长期支持着不限于欧洲的米开朗基罗基金会,该基金会主要负责在全球寻找一些濒临流失的传统技能。


“同时,卡地亚在珠宝和制表领域也长期与一些专业技能学校有长期合作,通过这些项目,企业会向新人传授传统技能或培训新技术,通常为年轻人提供实习机会。我们也会开展跨界合作,让一些经验能够进入家居、模板制造等更广阔的传统工匠领域。”思礼乐说。

我们第一时间体验了今年关注度最高的车型——第七代国产宝马3系

 

“你终究是要开一台德国车的,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开呢?”


“人生,总有一台绕不过去的BMW 3系。”


这是汽车圈两句不知出处却广为流传的“谚语”——那么,当一款经典运动轿车用44年的时间进化到第七代的时候,真的没有人能绕过去嚒?




宝马高级驾驶教练绕过去了吗?没有,深谙宝马精神的VIN DONG(董威君)在每一种场合都对他3系车主的身份极其自豪;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绕过去了吗?没有,身为德系豪华汽车掌舵者的他在E21上学会了如何操控方向盘,在大学毕业后迫不及待地将一台E30收入囊中。


屏幕前的你绕过去了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自己是绕不过去了。这是我静态体验完全新一代宝马3系国产版本后的真实感受。




为什么?


简单说第七代BMW 3系比上代更强,未免过于流于表面;说第七代BMW 3系全能无敌,难免有些轻薄;说第七代BMW 3系便宜,更是令人一叶障目。或许只有一个词,能在它长达七个世代、四十四年的身世背景下,道出这台车款的真髓——“经典”。


我想全球超过1550万名BMW 3系车主也一定会同意我对这款轿车最简单却又质朴的评价。




好吧,写了这么多,似乎都还没有进入正题,下面让我们先从宝马从来不遑多让的立命之本——“驾驶”说起。


VIN DONG告诉我,是BMW 3系让他知道了什么叫做“驾驶乐趣”。我是不太相信这个在上海F1赛道把M4推到断油极限边缘男人关于驾驶乐趣的话。不过我相信,BMW 3系是许多普通人对“驾驶乐趣”这件事的启蒙老师。


在这台尺寸并不小的中级轿车上,你会第一次体验到“车随心动”的真正含义,也会知道原来是有车可以将转向做到“指哪打哪”,更能清晰地为自己之后的换车定下一个明确目标。


对这台脑内兴奋剂制造机,BMW从来不敢怠慢。在第七代全新BMW 3系上,工程师们在为它保持50:50的前后静态轴载荷分布的同时,加大了前后轮间距,将整车重心相比六代降低了10毫米,这也就意味着第七代BMW 3系在静态时通过四个车轮与地面的紧贴程度更进一层。


同时,宝马加大了高强度钢在全新BMW 3系上使用比例与覆盖面积,将车身刚性整体提升25%。




悬架结构与第六代车型保持一致,在前悬架上采用更新的液压减振技术,在日常驾驶下的舒适和激烈驾驶时的稳定中取得平衡。VIN DONG说,全新BMW 3系在赛道里开起来好像被固定在了理想路线的轨道上,想滑出去都难。


动力总成方面,330级别车型的发动机输出功率为190千瓦,峰值扭矩为400牛·米,较上代车型提升超10%;325级别车型最大输出功率135千瓦,峰值扭矩提升超过10%,为300牛·米。搭配升级版8挡手自一体变速箱。


按照我的撰稿传统,这篇文章理应到此结束。毕竟外观、内饰和科技向来都不是我的兴趣点。不过为全新BMW 3系,这项不大与时俱进的传统值得被打破。


首先最引发兴趣的是首次应用并标配的“BMW 智能个人助理” 。宝马将其称为“智能化人机交互系统”:通过语音实现一系列车辆信息查询和车辆控制操作,提供众多出行相关的辅助功能。


听上去很玄乎,其实简单理解起来,就是一个“宝马牌SIRI”。可以通过语音唤醒,并协助驾驶员完成此前需要动手才能完成的操作。举例唤醒后对车机系统说“我热了”,它会调低主驾驶的空调温度并加大风量;如果说“我累了”,它则会启动一个时长为3分钟的“醒神程序”。




特斯拉车主们絮叨不停的、似乎挺有先锋精神的FOTA,宝马这次也给了全新BMW 3系:第七代BMW iDrive操作系统可支持远程软件升级,当用户手机接到系统更新通知时,可以通过手机或车辆连通“BMW云端互联”APP,在车辆停止时进行软件升级。


而且,宝马工程师说,发动机控制ECU也可以通过FOTA升级。


当然,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中国,这家巴伐利亚高档汽车制造商自然会给颇具诚意的“VIP级特殊对待”。


魏岚德博士告诉界面新闻,“全新一代BMW 3系从开发、测试到车型配置都充分考虑了中国市场的需求。”


所以在全新BMW 3系上,专为中国客户研发的前后排舒适座椅变成了全部标配,长轴距车型的后排座椅还有软材质头枕;标配带有PM2.5滤芯的3区自动空调;采用SynTAK协同热声舱技术、静音玻璃以及一系列隔音材料,提升整车对高中低三频段噪音的抑制能力。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中国市场上的售价,昨日的技术讲解会上,宝马公布了两款车型的售价——31.39万元和32.39万元分别对应标轴和长轴距版本。在简单又充实的静态评测和技术讲解之后,下周我们将为你们带来全新一代宝马3系的国产版本在赛道上的真实体验。敬请期待吧。

香奈儿已在多国将“米黄色”注册成商标,但最近却在以色列碰了壁

 

香奈儿已经为旗下香水产品在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多个国家注册了米色“Beige”商标权,但此举最近在以色列未能获得通过。


据the Fashion Law报道,以色列专利、设计和商标注册局裁决香奈儿的“Beige”(米色)不能被注册用于旗下香水和化妆产品。这间以色列知识产权机构补充道,“除非一个标记可以明确的区分商标所有人的产品和其他实体的产品,否则任何标记的注册都不具备法律效力。”


换句话说,除非这个标记是作为商标来运作,否则用颜色来注册商标特别棘手,而以色列知识产权机构认为香奈儿的 “Beige”标记不能注册为商标,所以不具备商标注册资格。


以色列知识产权局局长表示,确切地说,“商标中的词语是用来在交易中描述商品或商品类型,或是直接与商品属性和质量相关的词语组成了商标”,例如颜色,是不符合注册条件的,除非商标备案方能够证明该商标能够明确供应商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而后者可以通过在案件司法管辖区内成功在广告或是第三方媒介上试用该特定标记来证明。



图片来源:Chanel

许多奢侈品品牌如Christian Louboutin、蒂凡尼和爱马仕等通过注册品牌名字和可辨识的图案(logos)来对特定的颜色进行保护,这些保护统统具备法律强制性。


但香奈儿的做法则较为别树一帜,该品牌试图为颜色注册名字,并获得改名字的商标权。2008年初,香奈儿品牌美国公司递交了一份对单词"Beige"的注册申请,该名字是一款香奈儿香水的名字。这项申请在美国专利商标局 (USPTO)顺利通过,香奈儿于2009年5月注册"Beige"成功。此后,香奈儿在多个国家将”Beige“注册为商标可谓畅通无阻。


这次在以色列却吃了闭门羹。尽管香奈儿方面的律师争辩道,“既然在颜色是商品内在品质的情况下, 例如“GREEN TEA”(绿茶)、“BROWN SUGER”(红糖)或是“BLUE CHEESE”(蓝奶酪), (颜色已经被用于商标的一部分);那是不是有理由把一种颜色作为商品名,并注册为商标呢?”,以色列知识产权局局长仍然拒绝了这项请求。


据该知识产权机构表示,作为一般原则,“颜色名不应该被允许用作商标,因为一般来说,颜色是一个商品的属性,而消费者不会把商品的颜色名字当作商品的来源”。不仅如此,该机构还认为,将颜色开放给公众使用是有必要的,因为颜色名在贸易中通常被用来描述商品及其财产。


不过,在美国,香奈儿过去二十年也只是成功注册了香水产品的“Beige”商标,而从来没有成功拿下成衣、皮包、珠宝、鞋类等其他类商品上的“Beige”商标专用权;虽然这一申请此前在法国获得了通过。



图片来源:Chanel

试图把颜色注册为商标的品牌不止于香奈儿。


十六年前(2003年),FUBU 子公司 Canary Yellow品牌曾向美国专利商标局 ("USPTO") 递交注册颜色名“Canary Yellow”(金丝雀黄)为商标的申请。该品牌申请注册该商标名,以用于旗下包括衬衫,、背心、毛衣、鞋、帽子、围巾、帽子等在内的一系列成衣产品。但USPTO拒绝了,认为美国专利商标局初步认为, “Canary Yellow”仅仅是对品牌产品的描述,因此, 不能被注册为商标。

世界首条区块链长袍卖了9500美元,时尚环保的未来是穿数字服装吗?

 

数字时尚领域发展迅猛。不久以前还是AR面部滤镜和人工智能虚拟网红(CGI influencers)当道,如今世界第一条数字区块链裙子也已经横空出世。据Forbes报道,近日在纽约举办的Ethereal Summit上,这条数字区块链长袍以竞拍价9500美元被人购得。


这条名为“Iridescence”的数字虚拟长袍由创业公司The Fabricant与德国艺术家Johanna Jaskowska、Dapper Labs联合创作完成。


The Fabricant是一支来自荷兰的数字时尚先锋创业团队。该公司通过使用2D 服装模式切割软件和3D 设计软件,外加强大的底片渲染工具,创建逼真的在线超现实服装。


而Johanna Jaskowska是Instagram上最火的AR滤镜设计师。她创作的Beauty3000、Zoufriya和Blast滤镜把使用者变成了精致的电子生物,尤其是那款“Beauty3000”滤镜,薄薄的透明炫彩镭射膜覆盖在面部,真实感极强,高级又脱俗。


为了推广这件史无前例的数字长袍,Johanna Jaskowska本人担任模特,亲自“试穿”。所谓“试穿”,其实是买家在28天之内向创作团队提供个人照片,然后由创作团队根据买家的身材外形特别定制这款数字长袍。


据悉,买家支付的9500美元将悉数捐赠给慈善组织。



Johanna Jaskowsk穿着“Iridescence”数字长袍。图片来源:JULIEN BOUDET


Johanna Jaskowsk穿衣前。图片来源:JULIEN BOUDET

由于这件长袍属于一个区块链数字资产,这件虚拟长袍因此既是一件衣服,也是加密货币。它不可能被人复制或偷走。你可以把这件数字时尚长袍当成是一个长期投资品。


随着虚拟和现实之间的分解越来越模糊,区块链加密收藏品市场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依托区块链技术而诞生的虚拟时尚市场的发展看来也只是时间问题。


Dapper Lab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现实世界中的国际品牌们正争先恐后地踏足数字时尚领域,期望与95后所代表的的‘Z世代’消费者有更入地互动。”


社交媒体Instagram上的人工智能虚拟网红Miquela Sousa目前就是品牌们争先恐后的合作对象之一。她除了被时尚杂志VOGUE、Interview和V当做数字界的巨星请去述说封面故事以外,还被包括UGG和Outdoor Voices在内的时尚品牌和街头服饰潮牌请去做公益和慈善大使。



人工智能网红Miquela Sousa。

而另一名AI虚拟网红Noonoouri则跟奢侈品牌有更多的合作。她把自己定位成“可爱,有好奇心,还颇为精致”,已经为迪奥、Jacquemus和Off-White等奢侈品牌推广站台。


在纺织和服装制造业不断呐喊减少污染、环境友好,而时尚品牌纷纷站队可持续发展并呼吁良心消费的今天,既然传播平台已经实现数字化,那么衣服可不可以虚拟化呢?


市场尚未给出答案,但至少人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理性消费和环境保护,文化哲学和伦理。可持续服装相对的美德是普遍争议的焦点,但不可否认每一件服装的产出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有人说, 唯一真正可持续的选择就是赤身裸体。或许下一个最佳解决方案是穿数字虚拟衣服。

“速食”即正义:短视频市场同比增长744.7%,短剧或成行业主流

当代人花在看视频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了,特别是短视频,而网络剧也开始朝着短剧的方向探索。


在5月27日—29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为7.25亿,占整体网民的87.5%。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现在是仅次于即时通讯的中国第二大互联网应用,排名高于搜索和网络新闻。在市场规模上,网络视频市场达到1871.3亿元,其中,短视频市场同比增长744.7%,达到467.1亿元。


我们看一下更具体的数据:随着移动互联网使用大幅提高,短视频贡献了整体时长增量的33.1%,2018年12月,中国网民平均每天用手机上网5.69小时,比2017年增加1个小时,其中20分钟都是用来刷短视频。


在日均使用时长方面,短视频已经反超长视频,且短视频对新增网民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




与短视频行业的高速增长相对,直播行业则呈现整体下滑态势,用户规模较2017年底减少了2533万。


在行业格局方面,短视频市场目前呈两超多强局面,抖音短视频、快手各类数据表现始终处于行业领先位置,这两大平台的用户渗透率为54.29%,半数以上的短视频用户集中于此,但行业仍存在洗牌可能。




综合视频平台从行业格局上看则较为稳定,其中,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所在的第一梯队整体用户渗透率达到80.2%。芒果TV、哔哩哔哩两大平台用户渗透率为9.2%,位于第二梯队,分别定位年轻女性群体和年轻人潮流文化娱乐社区。搜狐视频、PP视频、咪咕视频则位于第三梯队,整体用户渗透率为6.7%。




值得关注的是,在视频网站普遍亏损的情况下,芒果TV已经在2017年率先实现盈利。2018年,芒果TV实现营收96.60亿元,同比增长16.8%,净利润8.9亿元,同比增长21.03%,今年一季度业绩持续增长。连续两年,芒果TV成为业内唯一盈利的新媒体视频平台。截至目前,芒果 TV 手机 APP 下载安装激活量超 7.35亿,全平台日活量突破6800万,有效会员突破1400万。


在本届大会上,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吕焕斌透露了一个最新消息:中国移动投资16亿入股芒果超媒,已经成为了芒果超媒的第二大股东。作为互联网视频行业的国有主力军,芒果TV能否借此实现梯队跨越值得关注。


吕焕斌认为,互联网时代的视频媒体发展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互联网原生平台的模式,这些平台没有传统媒体的基因和传统电视的平台,比如奈飞和爱奇艺,另一种是传统媒体融合发展模式,以芒果和迪士尼为代表。他在会上表示,2017年开始,芒果TV对湖南卫视的版权付费反哺,2018年开始实现内容反哺,全台办新媒体的战略已经开始进入收获期。“今年,芒果超媒的承诺业绩利润过10亿,相应的收入将过百亿,这对我们来说,相当于在互联网上再造了一个湖南卫视,而这种体量还在以每年高达80%的速度几何式增长,显示了互联网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


在网络视听节目方面,2018年,全网上新283部网络剧,较2017年减少了12部,“大众爆款”难寻成为网络剧所面临的现实情况,同时短剧化、分账或成行业主流;新上线网络电影1523部,同比下降19.5%,其中独播网络电影占95.2%,付费电影占88.6%。与网剧、网络电影的数量回落相比,2018年网络综艺市场整体投资规模达到68亿,同比增长58.1%,投资规模迅速提升。


网络剧数量的回落也是行业经历调整的一种表现。在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看来,过去几年的过度竞争导致全行业成本高居不下,虽然去年在政策控制下得到了一些抑制,但是有一些戏要过两三年才能播出,而且现在的成本还是偏高,所以对行业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指出的另一个问题是,过去数年特别是过去三四年时间,在过度投资背景之下,良莠不齐的团队进入影视行业,导致行业里积压了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占用了投资人的资金和行业的资源,而粗制滥造的作品也会使得优秀的作品被淹没。


虽然行业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但他认为,视频行业的新活力也处处体现。“从中长线来看,中国娱乐行业特别是网上的娱乐行业前途光明,我记得有一些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地区或者市国家人均GDP达到8000多美金之后,实体经济放缓,但是娱乐文化行业的增速会持续高速增加大概八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去年中国的人均GDP将近9000美金左右,所以我们正好进入了娱乐影视行业高速发展的阶段。2016年的时候中国大文娱行业大概是一万亿人民币,到2022年文娱行业达到2.7万亿,这个增速令人震惊。”


《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指出的有关网络剧的新趋势是短剧化和分账模式。短剧意味着制片方不再依靠拖长剧情拉动经济收益,同时也迎合了相对年轻、对内容节奏有更高要求的用户。比如《北京女子图鉴》20集,《千岁大人的初恋》25集。与此同时,各大视频平台布局分账策略,分账网剧成本相对较低,回报率较高。2018年,分账剧在数量、分账金额上均有突破,未来有望成为行业主流。




在大会的网络剧论坛上,著名编剧、导演郭靖宇表示自己正在做一个短剧题材,“三年前看到一部关于马球手的小说,看了之后觉得这个小说拍成剧,它的长度就应该是两百分钟,按现在剧集的标准是没有办法做的,如果能做成系列还是有可能呈现的,一个系列做成14、15集,大概一集60分钟”。


在灵河文化创始人兼CEO 白一骢看来,短剧在市场上也已经讲了一年多了,但要想把短剧做大,实施起来有一个很大的困难,在于目前在国内找不到一个真正成功的代表短剧,以此来证明怎样的时长和体量才是短剧。白一骢觉得,一些剧可能只有四五集但单集成本也很高,“我拍个五六集再看市场反映回过头来再来拍,我觉得如果从短剧去尝试做稍微长一点的,通过五六集去影射二三十集,这是可以形成市场的。”


但他担心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找不到好的资源和好的演员来做,如果不能依靠平台大量的资源去推送,产生的效果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他透露,现在公司有五六十个好的剧集,但是都没有拍起来。


“还是要有一个特别好的模式出现,能够说服产业各端的人来做这个事情。大家都需要去花很多的精力,而且一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有不赚钱的心态,只要成本低就做,只要保本我们就愿意做,我们公司内部一个制片团队同时管三四个团队可以把成本降低,做完之后,我们希望慢慢把2C的市场做起来。” 白一骢表示。


北京小糖人文化创始人朱振华则认为,从长剧走向短剧并不是降维打击,而是升维,因为这种变化将产生采购变化。“根本上说还是跟电视台谈采购,如果说从36集到了12集,帐算不过来,对于制作方来说成本是提高了,所以平台如果没有新的机制,还是延续过去互联网的逻辑和模式的话,短剧要发展起来很难。”


作为平台方代表,爱奇艺副总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戴莹表示,爱奇艺做《无证之罪》时是12集,做完之后大家觉得,如果当时马上再有一个类似的剧集推出,可能就会产生更大的效应,会形成一个更好的生态。




除了短剧化趋势,《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同时指出,前段时间行业热议的“互动剧”目前市场认知度不高,而以“泡面剧”为代表的短剧集则前景可期。“泡面剧”一集的时间通常在3到6分钟左右不等,这两年行业里出现了一些代表作,如《生活对我下手了》《心里的声音》等。在调查样本中,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此类短剧集更契合人们娱乐化、碎片化的观看习惯,潜在市场需求旺盛。


在网络剧论坛上,编剧、导演郭靖宇也谈到了对“泡面剧”的看法。他表示,自己的团队拥有很多的编剧导演,长期做比较传统的剧,很难在竖短片当中找到想表达的点,但是团队非常愿意做横屏短剧。“竖屏我觉得还是以段子剧为主,因为竖屏比较缺乏想象力,横屏那种八到十分钟的剧,其实各种题材都可以尝试,这就是把剧集变短的一个过程。”

别嫌它丑,木底鞋会是2019年你躲不过的潮鞋

今年又有一款你躲不过的鞋要大火特火了,这款鞋就是很可能让人满脸问号的木底鞋(Clogs)。


这不是在骗人,看看最近几季大牌的秀场你就知道,作为丑鞋代表之一的木底鞋真的又被设计师们爱上了。他们的热情迟早会感染到紧跟潮流的时髦人士,并且已经有不少人开始穿上木底鞋了。


说起最近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木底鞋,一定是Dior 2018秋冬秀场上的那双,不少时尚界人士都认为是它先掀起了最近木底鞋的潮流。木底鞋最早出现在Dior秀场是在1955年,而Dior女装创意总监Maria Grazia Chiuri又在2018秋冬对木底鞋进行了全新演绎。



Dior秋冬系列木底鞋 图片来源:Dior

这款名叫DiorQuake的木底鞋看起来没那么笨重,有些减龄效果,和Dior的Oblique花纹也算得上般配。尽管还是有人难以接受,但你不得不承认,这款鞋做到了让人一眼难忘。



DiorQuake木底鞋 图片来源:Dior Twitter

自那以后,木底鞋在秀场的存在感越来越强。Miu Miu 2019春夏秀场上的木底鞋有着更加奇异的形状,似乎穿上走路都很困难。这种不算好看又不舒服的鞋子最适合的也只有凹造型狂人了。



Miu Miu 2019春秋系列木底鞋 图片来源:PETER WHITE

Lanvin 2019秋冬大秀那双木底鞋的款式更加常规,但却有着波西米亚风情的花纹,算是呈现出木底鞋原本就具有的不羁感。



Lanvin 2019秋冬系列木底鞋 图片来源:PETER WHITE

Alexa Chung 2018秋冬秀场的露趾高跟木底鞋有着浓浓的复古风情和一丝摇滚范儿,不过大概只有英国It Girl兼搭配天才Alexa Chung本人才能驾驭它。



Alexa Chung 2019秋冬系列木底鞋 图片来源:IMaxTree

木底鞋到底是怎么在时尚界拥有一席之地的?这既是个时尚疑问,也是个历史问题。


许多国家的历史上都曾出现过木底鞋,例如古罗马人去澡堂时就会穿木底鞋。在中国的历史上,木底鞋中国历史上木屐则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流行,汉朝时期成为被人们普遍穿着的服饰之一,直到宋朝时期布鞋、靴子逐渐取代了木屐,人们才很少穿木底鞋。除此之外,不少学者认为日本的木屐源自中国,这种木底鞋在传到日本后被称为下駄(geta)。


而目前流行的木底鞋的款式最接近于荷兰木屐,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多年前,是当时贵族们爱穿的鞋履。到了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荷兰和英国的工人大多会穿着木底鞋工作,它能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保护工人的双脚。除了工人,荷兰的农民也经常会穿着木底鞋劳作。


上世纪七十年代,波西米亚风在欧美流行,木底鞋成为波西米亚风的代表单品之一。。一双夸张的高跟木底鞋、一条宽大不羁的膏药喇叭裤、一件流苏上衣几乎是嬉皮士们的标配。这种造型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如此深刻,以至于现在人们说起木底鞋,还总会回忆起1970年代嬉皮士的模样。



1970年代的嬉皮士 图片来源:Pinterest


1970年代的嬉皮士 图片来源:Vogue

迈入新世纪,木底鞋依旧获得了自己的高光时刻。2000年初火起来的Crocs洞洞鞋其实就算是用特殊材质制成的木底鞋,它们有着同样的肥大鞋型,而它所引发的丑鞋热潮和争议都是难以被忽视的。


不过,洞洞鞋在近几年已经退潮,以至于Christopher Kane和Balenciaga前两年推出的洞洞鞋都毁誉参半,收到的评价还是吐槽居多。



Christopher Kane与Crocs合作推出的洞洞鞋 图片来源:Christopher Kane


Balenciaga厚底鞋

不难发现,如今能够流行的木底鞋并不是那些一味追求丑到极致的鞋子。无论是Dior的Oblique木底鞋还是Gucci的毛毛木底鞋,都还是能挑出一些足够时髦的元素,营造出或复古或俏皮的风格。如果2019年你还想购入一双不曾尝试的鞋子,木底鞋或许会是你的最佳选择。

开云集团要加大物流投资,未来能更快买到GUCCI新品

据《女装日报》消息,开云集团(Kering)正在重塑其欧洲和美国的物流网络。计划未来三年内,在意大利北部和美国新泽西州分别建立一个约52万平方米的仓库和一个更现代化的工厂。为的是提升物流效率、建立跨渠道的无缝交付体验。


开云集团目前在欧洲的物流基地位于瑞士,属集团专门负责品牌分销与物流业务的子公司Luxury Goods International。该公司自1990年代创立至今,当地20个仓库已经饱和。


新仓库和工厂建好后,位于瑞士卢加诺的800名员工中,有半数都要迁往意大利新址。开云集团表示,会尽力和各方协作,减轻此事对员工的影响。


开云集团发言人称,对现有物流网络进行重组和简化,是新运营模式的策略之一,未来也会在亚洲进行投资。集团旗下包括GUCCI、巴黎世家在内的所有品牌都会因此受益。



Luxury Goods International

该发言人否认了这一策略与前段时间的逃税问题有关,并强调完全是出于发展业务的理由。


2018年时,意大利警方称Gucci涉嫌把实际发生在意大利的业务活动登记在瑞士,以减少税务缴纳,共逃税10亿欧元。2019年初意大利税务部门又称,根据近两年的调查,Luxury Goods International在意大利开展商业活动时,一直以较低的税率向瑞士税务部门缴税,2011至2017年间共欠下总计约14亿欧元的税款。


开云集团当时回应称,自己一直以来都严格监控其税务风险,并一向采取谨慎的方法处理税务风险升值问题,尤其是在涉及到集团转让、定价条款等相关税务问题时更是十分谨慎。“开云在瑞士成立的子公司在全球都开展商业活动。根据法律和公司的财政状况,该集团理应在瑞士支付应缴税款。法国和其他国家的主管税务机关都了解这种商业运作模式。”


但这场拉锯战最终还是在5月初得到了结果,以开云集团向意大利税务局支付12.5亿欧元的方式达成和解。


开云集团想要增强物流效率,或许与其逐渐加码的电商业务有关。




开云集团在2012年8月与奢侈品电商YNAP设立了合资公司,负责开云集团旗下除Gucci以外的主要品牌官网电商业务,包括Alexander McQueen、巴黎世家、Bottega Veneta、Saint Lauren、Sergio Rossi、Stella McCartney和Brioni。


2018年11月开云集团宣布,2020年与YNAP的合约结束后,会把旗下品牌官网的电商业务全部收归集团自己运营。但未来也不排除在合适的情况下与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的可能。


在2018财年第三季度,开云集团的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80%,占总销售额的6%。在上个月公布的2019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期内线上销售额持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