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时尚娱乐
文章列表

苏明玉竟有三只这牌子的包,Valextra将如何把它卖给更多人?

创建已经82年的Valextra一向以低调形象示人,2013年才首次走出米兰,如今销售额却实现了三位数增长。尽管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较晚,但小众的Valextra已经做好对抗大公司的准备。

意大利奢侈品牌Valextra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旗舰店于3月26日正式开幕,这是Valextra继成都旗舰店之后在中国大陆开出的第二家旗舰店。除此之外,Valextra还在新店开幕之际重新推出诞生于1960年代的SerieS手袋,并把品牌历史上的众多古董专利皮具作品首次带到国内,在北京旗舰店举办了一场限时品牌历史展览。


对那些平常不太关注奢侈品牌的人来说,Valextra这个名字也许还有些陌生,但许多人其实已经在电视剧《都挺好》里看过Valextra的包了。


热播影视剧总能带起一阵同款潮流,苏明玉西装就成为了淘宝热门搜索关键词,同款包包自然也不例外。许多观众发现,苏明玉有三只手袋都来自Valextra,这是一个曾经只在小圈子风靡的小众奢侈品牌,最近几年却在中国有了越来越高的知名度。

Valextra由Giovanni Fontana于1937年在意大利米兰创立,名称来源于两个意大利词汇,Valigeria(皮具)和Extra(非凡),早期专门为各界名流定制手袋,尤其是各类旅行皮具和女士手袋。摩纳哥王妃Grace Kelly、伊朗末代王后Farah Diba和好莱坞著名演员Ava Gardener等名流都是Valextra的顾客,品牌从那时起开始成为小众奢华的象征。


Valextra的特点是对专利设计以及功能性的执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注重创意革新的创始人之子Tito Fontana 开始参与公司管理,之后Valextra陆续获得了100多项专利,逐渐成为奢侈品和时尚行业拥有最多专利的品牌。除了手袋产品,Valextra的钱包、零钱包和名片夹也都拥有专利设计。


Valextra于1937年创建于米兰 图片来源:Valextra

1948年使用Valextra手袋的名流 图片来源:Valextra

除此之外,Valextra还不使用logo和标志性的印花图案,更注重独特的手袋设计和丰富的配色,这让品牌在小众之余显得更加低调。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内敛的Valextra甚至只在米兰开有一家门店。与其他奢侈品牌相比,过分低调的Valextra没有那么亮眼的业绩,2013年公司的年销售额甚至只有1350万欧元。


正是从2013年开始,Valextra有了改变。这一年英国私募基金Neo Capital收购了Valextra 60%的股权,自此品牌开始了全球扩张,在美国、新加坡、韩国、中国陆续开设品牌旗舰店,并在随后几年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2019年已实现三位数增长。


由于品牌自创始以来就注重从建筑设计中获取灵感,从2015年开始,Valextra每年都与知名设计师合作,为米兰旗舰店创造年度概念、翻新店铺。比较特别的是,Valextra全球范围内的每家店铺都有完全不同的门店设计,这与奢侈品牌追求全球店铺一致性的传统理念很不同。


Valextra在中国的知名度首先是由时尚博主打开的。在品牌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包先生、黎贝卡等KOL就多次写过Valextra的Iside、Brera等手袋。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见多识广的中国消费者开始寻找那些尚未被太多人发掘的小众品牌,已经低调了几十年、又正开始在全球展开拳脚的Valextra就这样逐渐走出了小圈子。

Valextra CEO Sara Ferrero

界面时尚在北京与Valextra CEO Sara Ferrero聊了聊回归的SerieS手袋、Valextra近年来经营策略的调整,以及Valextra对中国市场的看法。以下是访谈实录。


关于卖座产品


界面时尚:最近电视剧《都挺好》在中国特别火,Valextra的Iside和Passepartout魔方包在里面有很高的出场率,许多观众开始谈论它们,你怎么看这次走红?


Sara Ferrero:我们挺幸运的。全世界有很多人喜欢Valextra,恰好这部受欢迎的电视剧也有我们手袋的露出,这对Valextra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得感谢这部电视剧的造型师、导演和演员,他们真的很喜欢我们的包。


向你透露一个消息,最近有一部备受瞩目的美剧将会播出,主人公由一位好莱坞很具影响力的女演员扮演,并且她本人亲自要求在剧中只使用Valextra的手袋,我想这就是产品的魅力吧。


界面时尚:说回这款回归的SerieS手袋,为什么Valextra会在当下复活一个诞生于1960年代的包款?


Sara Ferrero:对奢侈品牌而言找到平衡是很重要的,这意味着你既要与时俱进,同时也要记住自己的根,设法创造经典且不会过时的产品。


SerieS在1961年问世时是男士旅行袋,1969年SerieS又推出了尺寸更小的女士款式。通过选择不同的尺寸,你可以在不同风格之间切换。所以SerieS手袋是一个既融合了过去与现在,又融合了女性与男性特质的包款。


我们不想被“Valextra就是Iside手袋”这样的刻板印象束缚,我们可以在不同身份之间灵活转换,这也是当下人们需要的。

Valextra于1969年推出的SerieS女士手袋 图片来源:Valextra

Valextra于2019年推出的新款SerieS手袋 图片来源:Valextra

界面时尚:你谈到了过去和当下之间的关系,现在除了Valextra,还有很多奢侈品牌都开始从品牌的历史与档案库中寻找灵感,为什么?


Sara Ferrero:当下时尚圈的确有一种复古潮流。我想,拥有丰富品牌历史档案和传承的公司都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能回头看看自己曾经做过的东西。一方面来说,这些档案很能启发人,另一方面,这也推动你不断向前。现在的世界变化得太快,所以很多人都会在某一瞬想要后退一步,不仅只是思考我要去哪里,也要想想我从哪里来。


现在许多人都有一种想法:人们在追求过街头潮流和彰显个性的单品之后,会想要把一切再“清理”一番,寻找经典的、可以经受时间考验的单品。我想这就是为什么Fendi的法棍包回归了,Dior的马鞍包回归了,因为这些单品会让品牌觉得安心。


我猜对年轻人而言,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这些单品曾经流行的年代,这些经典回归款就像全新的一样。这对品牌而言是很棒的,因为这些手袋在过去曾经大获成功,我们相信它们的美学在当下也很适用。同时它不只是一个好看的包,还代表了一段历史。我希望这对新一代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礼物。


关于业绩和新店


界面时尚:说到新开业的北京旗舰店,这其实是Valextra在中国大陆的第二家旗舰店,为什么Valextra会把品牌首家旗舰店开在成都?


Sara Ferrero:生活是由各种机缘巧合组成的。Valextra在中国大陆的首家精品店在上海恒隆广场,很幸运地受到许多中国消费者的喜爱,所以我们得到了第二个在成都开店的机会。


Valextra是一个和建筑与设计紧密联系的品牌,我们需要更大的空间表达自己,恰好成都远洋太古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这也是为什么Valextra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开了第二家旗舰店,因为我们有幸在一栋特别的建筑里创造22英尺(约6.7米)层高的店面,这非常难得。

Valextra成都远洋太古里旗舰店 图片来源:Valextra

界面时尚:为什么Valextra要在北京旗舰店开业之时举办一场追溯品牌历史的展览?


Sara Ferrero:我刚进入Valextra的时候(2015年),大家对Valextra的印象是很经典、很保守,所以这几年我一直致力于向消费者展现Valextra前沿且现代的一面。几年下来,我认为我们的目标已经实现了,Valextra已经做到既经典、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我想现在是时候提醒人们,我们其实有82年的历史,我们丰富的历史和巨大的品牌历史传承。


这和交朋友一样,两个人认识了以后,我就会慢慢告诉你更多我的故事,我的童年是怎么过的,我们的关系就会进入下一阶段。现在有很多人已经知道了Valextra,所以我们决定让他们知道,我们不只是一个刚刚进入中国、有很多明星名人喜爱的奢侈品牌,我们其实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

Valextra北京旗舰店内的限时品牌历史展览 图片来源:Valextra

Valextra 1942年的定制款Pollux手袋 图片来源:Valextra

界面时尚:你说到了刚进入Valextra的时候,2013年时Valextra的年销售额仅为1350万欧元,之后英国私募股权Neo Investment Partners 收购了Valextra 60%的股权,公司的销售额便保持了双位数增长,这是怎么做到的?


Sara Ferrero:其实Valextra已经做到了三位数增长。我觉得我们是幸运的,首先我们有很棒的产品。有时人们总是谈论品牌,却忘记了产品,但产品其实是最重要的。总体来说,我们在亚洲市场表现很好,在日本和韩国都有很好的销售成绩,现在我们又成功进入了中国,而这是一个非常大并且还未被Valextra充分探索的市场,可以让我们实现快速增长。


另外,现在的消费者习惯于经常旅行,我们在欧洲市场的美誉度也越来越高。我们可能有些忽视和牺牲了美国市场,但毕竟Valextra还是一家规模不大的公司,我们想在过度曝光之前先变得足够强大。


界面时尚:Valextra曾经仅在意大利米兰开店,现在你们已经在全球开了几十家门店,从小众走向相对大众,公司的经营思路产生了哪些变化?


Sara Ferrero:我认为Valextra还是很小众的。但在如今的形势下,奢侈品牌需要具备一定的体量,这样消费者也能获得更好的体验。如果我们在全球各个主要城市都有店铺,消费者就会明白我们真的想要站稳脚跟,努力“对抗”那些大公司。


Valextra如今在全球开了23家店铺,和那些有几百家店铺的竞争者相比,我们的经营策略当然还是相对小众的。我们不愿意过度曝光,但我们也认为要让别人先知道我们是谁。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虽然在全球扩张并开设新店铺,但我们不是按照一个模子开店,我们的每家店铺都不一样,这样消费者不会觉得他是来购物的,而是来到一个和我们产品邂逅的场所,这是我们想要打造的概念。


界面时尚:说到Valextra的店铺,为什么Valextra米兰店每年都会和不同的设计师合作,打造不同的年度概念,并且每家店的门店设计都不一样?这是否有利于品牌在进入新市场时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Sara Ferrero:我认为是这样的。如果通过独特的建筑和艺术设计创造一种全新的体验,人们就会想来探索这家店到底有什么。而且事实证明这项尝试是很成功的,自从我们开始打造年度概念,米兰店的人流量增加了十倍以上。


但这种尝试有它的缺点,那就是品牌没有辨识度很高的店铺概念。但如果你有不止一栋房子,你会把它们全部装修成一样的吗?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有人古怪到把自己的两栋房子装修地一模一样,那为什么Valextra要有两家一模一样的店铺呢?

Valextra米兰旗舰店 图片来源:Valextra

Valextra香港海港城精品店 图片来源:Valextra

关于中国市场


界面时尚:和其他奢侈品牌相比,Valextra进入中国相对较晚,这为Valextra带来了哪些挑战?


Sara Ferrero:我认为你总会比有些人来得晚。品牌在一个市场的表现与它何时进入市场无关,关键要看它是如何进入的。十年前,不会有人给Valextra这样一个小品牌绝佳的店铺位置,但现在会有很多人主动来找我们,因为我们是一个有格调的小众品牌,我们能够带来那些已经开得到处都是的奢侈品牌所不具有的风格。


事实上,像Valextra这样的小众奢侈品牌能够起到调剂的作用。我认为中国消费者喜欢接受和尝试许多不同的品牌,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幸运的。总之,你总要从某个节点开始,我不会因为我们的竞争者很早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而困扰,因为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用手头的资源做我们觉得对的事情。


界面时尚:Valextra和包先生等中国本土KOL有很密切的合作,这些KOL对品牌扩张中国市场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Sara Ferrero:我们很感激这些KOL,在我们正式进入中国前他们就已经开始关注Valextra。现在的人们都通过数字手段获取资讯,品牌与KOL合作能够获取一种消费者喜欢的新的语言和速度,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做法。


界面时尚: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中国市场对Valextra来说有多重要?


Sara Ferrero:非常重要,不仅因为它有极大的规模,还因为它在快速增长。中国消费者现在贡献了品牌近40%的销售额。除此之外,他们对Valextra的新动向总是有很快的回应,我们和中国消费者之间有着强有力的双向对话。


界面时尚:那么Valextra认为应该如何赢得中国消费者?


Sara Ferrero:我觉得要多倾听中国消费者的声音和需求,但同时也不能过多妥协,也就是在坚持自我哲学的同时了解市场。总的来说,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喜欢小型一些的包,但欧美消费者更喜欢大包,这该如何平衡?所以我们推出了很多尺寸,同一款式既有大包也有小包。


除此之外,有些颜色在亚洲更受欢迎,比如中国消费者喜欢红色的包,但其他地区的消费者可能觉得红色过于强烈,他们喜欢暗色系。这些意见我们都会听取,而且颜色丰富本来就是Valextra的品牌DNA,我们每一款手袋有超过40种颜色,这对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有很大帮助。

界面时尚:中国消费者最喜欢什么颜色?


Sara Ferrero:无论在中国还是全球范围,我们最受欢迎的就是Valextra标志性的羊皮纸白,也许这代表了一种奢侈的纯净。羊皮纸白手袋在公司总销售额的占比超过24%。在这个行业,人们可能想不到一个白色的包会这么受欢迎,但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消费者都喜欢羊皮纸白,它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Valextra。


界面时尚:Valextra很特别的一点是没有Logo,但其实很多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很喜欢Logo,这些消费者会是Valextra的目标消费者吗?


Sara Ferrero:目前这还不是我们所考虑的问题。你不可能做到让每个人都喜欢你,所以有人喜欢你,也有人可能没那么喜欢你。实际上,很多喜欢logo的消费者也会购买我们的产品。除此之外,我们的产品其实很有辨识度,你不需要logo才能认出这是Valextra。现在还有很多人正因为Valextra没有logo而来买我们的手袋。


我尊重那些喜欢logo的消费者,我也喜欢那些在产品上用logo的品牌,但我们不用logo,这是我们的哲学,我想人们也会尊重这一点。而对于那些喜欢logo的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界面时尚:你认为好的设计和精致的工艺比logo更重要吗?


Sara Ferrero:这是一定的,我很确信这一点。长远来看,好的设计和质量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品牌忘了这一点,迟早会为此付出代价。


Gucci、LV鸡肋式降价,这能带动奢侈品消费回流吗

即将进入4月,中国消费者迎来一个“好消息”:为响应中国即将实施的增值税减让政策,LV和Gucci等奢侈品牌在国内相继降价。据了解,LV已于3月底下调了中国官网的产品价格,降幅约为3%。4月1日,Gucci也将面向中国市场下调约3%的价格。对于该消息的真实性,北京商报记者已得到来自Gucci方面的确认。此前,部分代购在朋友圈发布消息称,Gucci已于3月29日在欧洲全面涨价,且涨幅高达25%,中国价格也会相应上涨。记者对比了LV和Gucci部分畅销款手袋在中国官网、代购渠道以及欧洲官网的价格,发现即便降价,品牌商品在中国的官价依然高出代购和欧洲数千元。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奢侈品牌降价实际上形式大于内容,品牌意在释放一种信号,即国内外价差在缩小,这对于促进消费回流可能有短期的促进作用,但从奢侈品一贯的定价策略来看,不同国家的差异定价始终会保持在20%左右。



涨价降价同时进行


从3月中下旬开始,由于欧元暴跌,Gucci将在3月29日涨价的消息就在代购中疯传。据了解,Gucci涨价并非首次,此次涨价之所以引起代购们的强烈反应,是因为涨价幅度据说是“有史以来最疯狂的一次”,涨幅高达25%。


记者看到不止一名代购在朋友圈里发布该消息。有代购称:“Gucci月底涨价,全线涨价!有史以来最疯狂的一次!由于欧元暴跌,古驰决定本月底上涨产品25%!力度不小,以前就5%-10%,长草的赶紧拔!(涨价是确定的,涨25%是小道消息)想买的抓紧,两个月后又涨价又涨汇率的,退税都没有现在合适了”。除了欧洲市场,中国市场据称也在涨价范围内。有代购在群里喊话:“Gucci短袖国内已经涨价1300,月底意大利专柜怕是要跟上这个脚步了。”


为了证实消息的准确性,记者询问了不同的Gucci商品代购。对于涨价,代购们都表示“确定”,而且强调是“全线商品都涨”“欧洲和中国同涨”。有代购表示德国Gucci已经涨价,平均每个单品涨了2000。但对于中国是否已经涨价,代购的说法都比较含糊其辞,表示“好像涨了”,对于具体涨幅也表示“不清楚”。有代购告诉记者,目前Gucci在德国和国内的价差不少。“看款式,就我目前帮别人看过的能差1000-4000元。”



28日,记者拨打了Gucci中国官网的客服电话核实中国市场涨价消息,客服人员表示,目前并没有接到调价通知。随后,记者也和Gucci相关人士取得联系,对方表示中国区目前并未接到任何调价通知,上一次调价也是很久之前了。


然而,3月30日,有关Gucci涨价的传闻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有媒体报道,继LV之后,Gucci也宣布4月1日起降价。报道称,为响应4月1日起中国开始实施的增值税减让政策,Gucci中国官方表示,品牌在中国内地商品的零售价格也将调整,下降幅度约为3%,以惠及更多中国消费者。


记者随即向Gucci相关人士进行了确认。该人士表示该情况属实,同时告诉记者,3月30日下午刚刚收到此通知。此次降价将从4月1日起,线上官网和线下门店同步调整价格,降幅为3%。


降价如同鸡肋


降价后,Gucci在中国的官方价格是否会和欧洲售价更为接近?北京商报记者分别对比了Gucci和LV部分比较热卖的手袋在中国官网、代购渠道、和国外官网的售价。结果发现,即便有3%的降幅,两品牌手袋在中国的官方售价依然高出欧洲官方价格和代购渠道不少。


以大受欢迎的LV mini 水桶包(官方名称为LV NANO NOÉ 手袋)为例,该款包中国官网目前标价为8250元,根据报道,应为降价后价格。而这款包在法国LV官网的标价为750欧元(约合人民币5650元),代购渠道报价为8000元。


另一款经典LV NEVERFULL 中号手袋中国官网目前标价为1万元,法国官网990欧元(约合人民币7457元),代购渠道为8800元。SPEEDY 25 手袋中国官网售价10900元,法国官网为1020欧元(约合人民币7683元),代购渠道报价8800元。可见,仅以官方售价来看,LV在中国和欧洲的价差就达到2000元-3000元。


Gucci在中国较为受追捧的酒神包(官网名称为Dionysus系列小号GG肩背包)中国官方售价为17900元,按3%降价后,预计售价为17363元。而同款包在欧洲国家官网的价格为1790欧元(约合人民币13484元)。代购渠道报价为9200元。官方价格相差3800多元,比代购高出8100多元。另一款网红GG Marmont系列小号手提包,中国官网售价为20700元,降价后预计售价为20079元,对比德国和意大利1980欧元(约合人民币14915元)的官方报价,要高出5164元。而该款手提包在德国代购渠道的报价为19764元,倒是与降价后的中国官价相差不多。


价差仍在2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 LV和Gucci都是不轻易降价的奢侈品牌。公开资料显示,LV上一次降价是在2018年7月中旬,降幅约在3%-5%。而此前LV从未打过折。近一两年,Gucci也几乎都和“涨价”捆绑在一起。



由于受原材料、全球汇率和货币等因素影响,奢侈品每年小幅上调价格属于惯例。因此,此次LV和Gucci的“逆势”降价引发了不少关注。据了解,此次降价是品牌为响应中国4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增值税减让政策,其中原适用的16%税率调整为13%,与之相对应的跨境增值税也同步下降,因此业内人士分析,奢侈品牌在中国或将出现新一轮降价。目前有消息称,万宝龙或将也在4月1日开始对品牌书写工具、皮具、高端腕表等产品的价格进行下调。


不过,从上述价格对比不难看出,即使下调了价格,中国和海外的奢侈品仍然存在不小的价差。对于Gucci3%的降幅,有代购就表示,一般欧洲比国内便宜不止3%,2万左右的包从代购渠道走会比国内便宜4000-5000元。


针对此次LV、Gucci降价所带来的影响,奢侈品专家、要客研究院院长周婷认为,奢侈品牌接连在中国降价主要是由于国内外价差明显,而海关的监管又很严格,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的奢侈品消费,降低国内外价差是品牌针对一部分想在国外买又担心自带海关严查,想代购又担心大量假货的消费者的有效手段。与此同时,第一季度奢侈品牌销量放缓,也给品牌带来巨大压力,国外涨价一定程度可以短期刺激消费增长,同时提高客单价,改善财报表现。周婷表示,全球价格一体化已成趋势,此次Gucci国外涨价国内降价,涨价其实是实质,而降价只是形式,但确实是品牌希望实现全球价格一致的一种努力。通过降价,品牌会慢慢释放一种信号,即国内外价差在缩小,从而促进消费回流。


在奢侈品中国联盟荣誉顾问张培英看来,3%的降幅其实不会对奢侈品真正的购买人群形成很大触动,此次降价更多地可以看作是品牌的一种市场营销行为,带有广告效应。欧洲和中国的价差是品牌因地制宜的一种差异定价策略,品牌多年来在中国形成的定价不会轻易改变,更大的可能是会继续提价、偶尔降价,中国和欧洲的价差基本仍会保持在20%左右。

游走帅气与甜美之间 想组团盘这些小姐姐!

百变的女星游走于优雅、甜美和酷帅之间,比如周笔畅、张钧甯、戚薇、王子文、阚清子、河智苑、陈粒和齐溪,被珠宝和腕表点缀后更具独特魅力!


周笔畅一身蓝色Look佩戴卡地亚 Juste un Clou系列耳环及项链出席2019慈善名人盛典,周老板气场十足啊!

周笔畅身穿白色雪纺裙搭配卡地亚 Cactus de Cartier系列项链及Juste un Clou系列手镯出席第26届东方风云榜音乐盛典,周老板帅气又摩登!

张钧甯身穿黑色露肩短裙搭配宝曼兰朵珠宝,提升整体高级时尚感,展现了属于她的别样魅力。

戚薇身穿高级定制蓝色星空裙亮相红毯,璀璨梦幻的礼服在萧邦珠宝的装饰下更显高贵优雅,不得不赞叹咋们戚哥的盛世美颜啊!

王子文一袭廓形长裙搭配Fred戒指亮相综艺节目,清新可人,姑娘的笑容也太甜了吧!

阚清子佩戴宝格丽全新Serpenti Seduttori#鎏光蛇影系列腕表惊艳现身巴塞尔表展,璀璨白金与优雅玫瑰金释放生而闪耀的双重魅力。

韩国知名影星河智苑应邀出席amfAR慈善晚宴,她佩戴宝诗龙Plume de Paon孔雀羽毛系列白金吊坠耳环和动物系列Cypris白天鹅钻石戒指,衬托出落落大方的气质且烂漫的个性。

陈粒佩戴戴比尔斯Arpeggia三层钻石耳环、Classic五行钻石戒指和Dewdrop白金钻石手镯出席在上海举办的第26届东方风云榜音乐盛典,并摘获“年度原创音乐人”奖项,率性十足,闪耀迷人。

齐溪身穿黑色西服佩戴IWC万国表马克十七飞行员腕表,干练范儿十足!


高级珠宝世家为什么执着于蝴蝶?

正处繁花锦簇的春日,随温度上升的浪漫气息开始弥漫,这是大自然赋予人们的春日美好氛围。法国百年珠宝腕表世家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也从未在春日里缺席,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把春日带给人的轻盈感和生机感,具现化为了翩跹起舞的蝴蝶,而这就是它给人们带来的春之礼赞——全新Two Butterfly系列。


在今年春日Two Butterfly系列的新作中可以看到,梵克雅宝在造型设计方面不忘致敬经典的同时,对蝴蝶加以了年轻化、活泼化的改造。


例如耳环的左右两只分别是钻石和青金石材质,形同“意”不同,让佩戴者同时表现两种感觉的美;一款结合了两种材质的戒指采用了当下最时髦的指间戒,体现了蝴蝶意向之下的无拘无束感;而另一款戒指和吊坠项链上的钻石蝴蝶,则是有着微微倾斜的姿态,呈现了一种不对称的美学。



这一系列包括一款吊坠项链、两款指间戒和一款耳环。生动的蝴蝶振翅造型,让人仿佛感受到了蝴蝶正在颈间、指尖和耳边飞舞。


为了让这一体验更真实,梵克雅宝在这一系列的新作中采用了光影深邃的青金石、带有温暖感的黄K金和善良钻石这三种主要材质。这三种材质的搭配,让Two Butterfly系列在不同角度的光影中,都能呈现一种舞动的动态。



众所周知,梵克雅宝擅长运用各种稀有材质来制造精品。之所以在Two Butterfly系列中选择这三种材质,是看到了它们在混搭时不可替代的美感。


例如深蓝色的青金石,英文名称为“lapis lazuli”,源自拉丁语“lapis(宝石)”和阿拉伯语“azul(蓝色)”,在古时候被用来意指繁星密布的夜空。在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时期,雕塑家们还会运用青金石为王室成员制作印鉴、动物雕塑等重要皇权器物。


在产品中常用到的黄K金和钻石,则是用来搭配青金石的绝佳选择。因为和后者的深邃感相比,前两者更加高调和夺目,这种强烈的色彩、感知对比会给Two Butterfly系列带去体验极佳的视觉冲击。



为了最大程度体现青金石的浓郁色泽,梵克雅宝的工匠们会对青金石进行反复而精细的打磨,每一颗都需要花费工匠数个小时的心血。此外,梵克雅宝对于钻石的美感也有极高的要求。对于钻石的品质也是如此,梵克雅宝选择的钻石,色泽必须达D、E或F级,净度达IF至VVS2级别,才能达到这一系列对钻石光芒的要求。


同时,为了让每颗宝石和钻石都呈现最好的姿态,作为镶嵌底座的金质结构会以镂空样式呈现。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宝石需要有不同的镶嵌技巧。例如在Two Butterfly系列中,为了完成一个作品,工匠们先要用珠式镶嵌来勾勒铺镶图案,然后再把它与榄尖型切割钻石镶嵌的爪镶技术合二为一。最后,戒指和吊坠上的钻石都会以密镶的方式镶嵌。这些繁杂的步骤完成后,一个栩栩如生的蝴蝶便诞生了。


其实蝴蝶一直是梵克雅宝的重要灵感来源之一。从1906年创立至今,梵克雅宝已经通过木质、彩漆、珐琅、珍珠母贝或形态各异的珍稀宝石来表现蝴蝶的优雅灵动之美。


从过去的设计手稿中可以看到,蝴蝶作为春日最有代表性的动物,被梵克雅宝以各种样貌呈现着。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这些属于梵克雅宝的蝴蝶,每一只都有着专属于自己的独特之美。


1970年设计手稿


通过回购东南亚经营牌照,Tommy Hilfiger进一步握紧在华经营控制权

美国服装巨头PVH将从Tommy Hilfiger原许可经营方Dickson Concepts公司手中回购Tommy Hilfiger中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牌照;PVH旗下还拥有Calvin Klein等知名时尚品牌。此举可视为PVH目前全球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一步,将进一步巩固该公司对Tommy Hilfiger在亚洲地区的直接控制权。


据悉,PVH此次将回购Tommy Hilfiger在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牌照。尽管交易的细节并未完全披露,但据市场观察网站(Market Watch)报道,此项交易还包括一些相关的产权交易和零售资产;预计交易将在今年第二季度完成。PVH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Emanuel Chirico表示,这次交易是该公司战略投资的一环,旨在支持PVH与Tommy Hilfiger 的长期发展。


针对此次回购牌照,Tommy Hilfiger方面则特别强调这项交易对于该品牌在大中华区的战略作用。其全球总裁Daniel Grieder表示,“通过引入更宽泛的产品线,以及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更沉浸式的、更高级的品牌体验,该交易会进一步实现该品牌(在大中华区)的增长”。



看准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并受到Tommy Hilfiger在华良好销售业绩的鼓舞,PVH在2016年以1.72亿美元买下了Tommy Hilfiger在华合资公司55%的股份,夺回其在华控制权。在此以前,DicksonConcepts公司手中掌握着TommyHilfiger的中国业务,2012年之后被THAsia买下。收购后运营的第一年,TommyHilfiger中国业务总收入已经从7000万美元翻了一番,并预计2015年收入将达至1.4亿美元。


Tommy Hilfiger目前已经成为PVH旗下最赚钱的品牌。


PVH发表的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Tommy Hilfiger表现强劲,该季度同比利润增长达11%。其中该品牌国际市场贡献巨大,利润增长达16%。而北美地区收入也同比增长了3%,增长则主要来自其批发业务,而非门店零售业务。


面对门店零售停滞和消费习惯的改变,看准新科技和电商能够带动Tommy Hilfiger在北美市场的消费增长,PVH在大力夺回Tommy Hilfiger亚洲控制权的同时,也正率先带领品牌在北美市场向数字化转型。


为实现则一目标,Tommy Hilfiger大刀阔斧地砍掉了其位于北美老家的重要门店。


3月25日,Tommy Hilfiger关闭了位于纽约第五大道的全球旗舰店。这间店面四层高,占地2万2千英尺,过去十年一直是Tommy Hilfiger品牌形象的重要展示舞台。


不止于此,TH还将在今年4月28日关闭位于迈阿密的另一间九千英尺门店。Tommy Hilfiger在全世界拥有1500间全价店面,位于纽约第五大道和迈阿密的这两间是其北美仅有的两间全价门店。


Daniel Grieder表示此举将重塑Tommy Hilfiger在北美的零售版图,“我们会继续投资tommy.com网站建设,以及继续拓展同强大的批发经销商的伙伴关系“。有消息称,该品牌可能会以“pop-up stores”(快闪店)的方式进入消费者视野,这一新零售概念已经给该品牌带来了利润。

Tiffany第四季度业绩又跌了,但华尔街还是给它撑腰

由于游客消费不断减少,美国珠宝品牌Tiffany& Co.(下称Tiffany)第四季度销售额低于预期。不过Tiffany 依旧在2018财年实现了自2014年以来幅度最大的销售额增长,CEO Alessandro Bogliolo表示未来公司仍有极大增长潜力,因此Tiffany的股价于上周五短暂下跌后又上涨3.15%。


据Tiffany第四季度以及 2018财年业绩报告,在截至2019年1月31日的三个月内,公司全球净销售额同比下跌1%至13.2亿美元,净收益从去年同期6190万美元上涨至2.05亿美元。2018财年Tiffany全球净销售额同比上涨7%至44.4亿美元,可比销售额同比上涨4%。受益于较低的有效收入税率,公司净收益由2017财年的3.7亿美元升至5.86亿美元。


Bogliolo表示2018年总的来说是强劲的一年,不过他依旧希望2018年能够平稳一些。


假日季销售额的下滑是Tiffany第四季度销售额低于预期的原因。2018年Tiffany曾预计假日季销售额会录得小幅度上涨,但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两个月里,公司全球净销售额下降1%,其中美洲地区收入同比下跌1%,亚太地区同比下跌3%,欧洲地区同比下跌4%,其他地区则大跌11%。


根据Tiffany假日季的业绩报告,外国游客在全球的消费放缓是公司假日季销售额下跌的原因,其中中国游客的海外消费下降尤其迅速,跌幅达到20%至25%,甚至30%至35%。不过中国内地的销售额在假日季录得双位数增长,这意味着更多中国消费者开始在内地购买奢侈品了。


消费回流正是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最新趋势。全球管理咨询公司贝恩(Bain & Company)3月19日发布的《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指出,中国消费者在海外的奢侈品消费一直比内地更多,但随着2018年政府下调关税,并于2019年1月1日实行了加强对代购和微商等灰色市场管控的《电商法》,越来越多人倾向于在内地购买奢侈品,中国消费者的海外奢侈品消费和内地奢侈品消费有望在2025年实现平衡。


尽管如此,贝恩认为奢侈品牌不用恐慌,因为中国消费者依旧是全球购卖力最强的群体,中国奢侈品市场也将继续为全球奢侈品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动力。


虽然第四季度业绩低于预期,不过Bogliolo依旧在3月22日的公司电话会议上表示对2018财年的表现感到自豪。显然华尔街对Tiffany的成绩还是比较买账的,公司股价也因此上涨3.15%。


华尔街之所以对Tiffany怀抱自信,和Bogliolo上任之后积极推动公司转型不无关系。Bogliolo于2017年底加入业绩不断下滑的Tiffany,并提出了六大策略:放大品牌革新信息;更新品牌产品,改善店内陈列;提供无缝全方位客户体验;培育更有效的经营模式;激励并协调内部组织;加强Tiffany在重要市场的竞争地位和领导地位。


据Bogliolo日前对《女装日报》的介绍,Tiffany在2019年将把重点放到“更新品牌产品”策略上,包括推出新的订婚戒系列和whimsical珠宝系列,并会更加注重年轻消费者的需求。

孟京辉推出“全球最大规模浸没式戏剧”,《偷心成都》能否成功“偷心”?

这是一场挺特别的新戏发布会。


时间:3月20日,周三,一个月圆之夜。地点:成都东二环边的东湖域上和美先锋剧场。


异样的气氛从达到现场的那一刻起就开始酝酿。两个头戴防毒面具,身着黑色斗篷的人挥舞着光棒引导交通;刚下车,与一辆刚刚将嘉宾送抵的公共巴士擦肩而过,车厢内的一切都被银色的锡纸包裹起来,据说在来的路上还有演员在巴士上表演;定睛环顾四周,恍惚觉得自己是“走错了片场”——说是剧场,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在高架路旁尘土飞扬的工地,五层楼高的巨大建筑被绿色围挡包得严严实实,隐约可以看到戴着防护头盔的人在里面走来走去;暮色四合,一轮圆月已经升起,散发着莹莹的光。


工地上的神秘发布会


每位受邀出席发布会的嘉宾在戴上主办方发放的白色防护头盔后被允许进入工地。每只头盔上都贴着一句文艺得略显神经质的台词:


“爱是伤口的互相抚慰”

“心是孤独的猎手/夜是偷心的窃贼”

“瞬间的美好/永恒的地狱”

“我带着爱情/就像带着我的乌托邦”

在这个还只是半成品的空间里,戴着头盔的人们鱼贯而入,像是走进了一个空荡荡的、四处漏风的胸腔。触目皆是建筑工地难得示人的嶙峋内里,红蓝两色的灯束投射在裸露着砖块纹路的墙壁和天花板上,勾勒出一个异样的、有待探究的空间。待众人集结完毕,主持人刘畅掀起白色幕帘,示意嘉宾两两一组进入空间的深处。脚步震颤地面,扬起轻尘;移步换景,刷白了脸庞和头发、涂黑了眼圈的表演者们在被砖墙、拐角和楼梯隔开的一个个小空间里变幻着夸张的肢体语言。


画着同样妆容的引导员用手电示意嘉宾不要过久停留在一处,众人被引导上楼,走进发布会的正式现场——一个两三层高的空旷大厅。在高处的乐队和DJ已经开始奏乐,重金属音乐标志性的节奏穿透耳膜,敲在心坎。表演者们逐渐进入大厅,拿着塑料杯子、咬着吸管的表演者目光逡巡,锁定某个人后直直地向对方走去,牵着对方的手走向大厅前段靠近白色砂砾舞台的位置。待众人都进入大厅,音乐愈发高亢热烈、期待被愈推愈高之时,这场造足了势的神秘发布会终于开始了。


舞台上的黑色幕布缓缓揭开,表演者们庄严肃穆地举着幕布,沿着对角线穿过人流,扬起的幕布短暂地笼罩众人的头顶,又迅速褪去。回头去看,舞台高处已出现了一张倾斜的破旧道具床,一位顶着云朵般的蓬松白发、仅着黑色西装外套和白色内裤的男演员身材矮胖,姿态表情怪异如小丑。只见他爬下床,登上高处的平台,众人的眼光跟随着他缓缓移至正对舞台的高台。此时已经有11位演员坐成一排,仿佛是跟随着云朵白发男子的号令,他们开始舞动身体,执起碗中勺子狼吞虎咽,直至碗中物满溢出来,挂在嘴角、染黄了衣衫,演员们爆发出尖利的、歇斯底里的笑声。

此时道具床边又出现了一位黑裙女子。她是全场唯一开口的演员,在爆裂激昂的音乐声中她嘶吼出来的台词模糊不清,隐约能够捕捉到诸如“爱”“孤独”此类的字眼。女子被簇拥举起,所有演员托举或跟随着她走向舞台中央,扯下白色幕布,“成都偷心”四个大字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幕后的十余名工人突然出现开始焊接,火花迸发,璀璨如烟火簌簌落下。电音摇滚乐将气氛推至最高潮。


《成都偷心》是一部怎样的剧?


在热烈的欢呼声中,话剧导演孟京辉宣布,他的最新戏剧作品《成都偷心》在域上和美先锋剧场正式落地。这部号称是“全球最大规模的浸没式戏剧”将在这座8600平米、五层楼高的剧场建筑里上演。剧场将被分隔成168个演出空间,融合了表演艺术、空间视觉艺术、声音艺术、摄影艺术、多媒体影像、音乐、现代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观众若要完整逛完,需要走三万多步。


在媒体群访环节,孟京辉告诉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将有40余名演员投入《成都偷心》的演出,目前他们已经在北京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魔鬼式训练。他提到这出戏有三个组成部分,“1/3是文学和整个内在的哲学和社会思考的力量,1/3是这么多年当代戏剧审美的延展和发挥,还有1/3是期望在最后25天(排练期)在(这座)大建筑里找到一种全新的惊喜。而最后1/3也是最有挑战的,所有的168个空间、8600多平米,我们会把所有的能力、热情和对成都城市精神的理解放到里面。”


在界面记者的追问下,孟京辉也透露了一些《成都偷心》的故事梗概:“一条主线是关于爱情和背叛,一条主线是关于生活的变异,另外一条是关于智能和人造人。三条主线交织在一起,在这样一座巨大的先锋剧场里体现和融合,在里面你可以看到完全不同的风景。”这一番描述就和他被黑色墨镜遮挡住的表情一样难以辨明。


孟京辉在发布会现场宣布《成都偷心》项目正式启动。图片来源:官方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偷心》不是这位以先锋为重要标识的知名导演的首部浸没式戏剧作品。事实上,早在2015年,孟京辉就成为了中国首位尝试浸没式戏剧的吃螃蟹者:当年6月,他在北京蜂巢剧场推出了国内首部浸入式戏剧《死水边的美人鱼》,16名演员携带着总计49个故事穿梭在空间里。之后,他又在乌镇戏剧节、深圳当代戏剧双年展、北京青年戏剧节等国内多个大型艺术节上,不断进行着浸没式戏剧的相关尝试,这部规模庞大的《成都偷心》或许将集中展现他在这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当代话剧和传统话剧已经不太一样了,表现手法、气质,还有整个(戏剧)质地、愿望的达成、跟观众的互动关系、对剧情结局的把控,全都不一样了。”孟京辉说,“所以浸没式戏剧也是当代戏剧里一个非常有能量的,而且不断可以空间叠加的戏剧。”


然而,正如现代戏剧是从西方引进中国的一样,沉浸式戏剧同样也不是中国戏剧界的发明。随着浸入式戏剧的开山鼻祖、英国Punchdrunk公司于2016年年末将旗下最受欢迎的作品《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带到上海并引起轰动,这一新潮的戏剧概念在国内被迅速推广。根据界面文化此前的报道,该剧艺术总监菲利克斯·巴雷特(Felix Barrett)曾如此形容创作浸入式戏剧的初衷:


“我现在着手做的是要玩转这么一个想法:如何能让剧院重新变得危险,如何能把观众带出他们的舒适区,将他们置于一个紧张的、没有安全感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肾上腺素瞬间激增,神经突触兴奋起来,他们将成倍地接收周围世界的一切。如此一来,观众能获得更好的观剧体验,演出也将取得更棒的效果。”

此刻再回头去看孟京辉的浸没式戏剧试水之作,其中的“致敬”之意就很明显了。在接受界面文化采访时,一位在纽约看过四遍《不眠之夜》、又在北京看了《死水边的美人鱼》的观众对后者的评价非常简单:“内容和孟京辉其他剧目主题没差太多,(形式)抄袭《不眠之夜》。”四年后,孟京辉再度推出浸没式戏剧作品,令人不免好奇《成都偷心》将呈现出怎样的新意和巧思。


《成都偷心》发布会现场 图片来源:官方提供

浸没式戏剧规模越大越好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或许首先要搞清楚另一个问题:浸没式戏剧的先锋性在哪里?


以《不眠之夜》等Punchdrunk出品的浸没式戏剧为例,它们都以“神秘”这一概念为核心,让观众切身体会戏剧张力:“我们让观众感觉到他们是那个空间中最重要的人,正在做一些不该做的事,而且越是参与其中发现的秘密也就越多。紧张感在这个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进入《不眠之夜》的剧场——McKinnon酒店,观众仿佛霎时踏入1930年代的平行时空,遇到的表演者是在那个时代有着丰富生活细节的个体。故事如现实般展开,观众也如同在生活中那样只能在匆匆偶遇中一瞥他人的生活片段,而他人的故事亦在同一时间的不同地点上演。即使观众的体验是片段式的,每一个《不眠之夜》的角色都有着逻辑缜密的个人故事,以及包含着开头、高潮和结尾的故事弧线。


戏剧新媒体“空间戏剧”刊文指出,《不眠之夜》的设定可以从德国著名剧场学家汉斯·蒂斯·雷曼(Hans-Thies Lehmann)于1999年发表的《后戏剧剧场》一书中找到根源。雷曼用“后戏剧剧场”这一概念解释了1970年代之后的剧院创新变革。具体而言,剧场越来越从戏剧(drama)属性(以戏剧冲突为艺术核心,注重剧本)转向剧场(theater)属性(以演员和观众共处的现场性、共时性为艺术核心)。因此,正如我们在《不眠之夜》中所看到的,舞台的去中心化和剧本的消解同时发生,观众和表演者的关系被重构——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在为他们打造的庞大而真实的戏剧世界中,观众随着自己的步调自由地穿梭在剧情中,选择自己的所到之处和所见之景,获得独一无二的观剧体验。


但这一切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观众在一定程度上知道自己在进入剧场空间后会面对什么。对于《不眠之夜》来说,这个构建观众期待的题眼就是《麦克白》。在解释为何选择《麦克白》作为创作灵感来源时,巴雷特表示:“莎士比亚的戏剧包含了所有经典的黑色主题:激情、一个蛇蝎美人和一个多疑而又痴迷权力,愿倾其所能满足欲望的男人。总之,正如大家所说的,莎士比亚写遍了各种能说的故事。”即使几乎没有一位观众能够在一次观剧过程中就看清楚完整的故事(而是不断地被支线人物的出现干扰),但每一位观众都带着一个清楚的目标,在剧场空间里追逐出现在自己眼前的演员,即收集剧情碎片,拼凑出一个清晰的故事——作为以寻找意义为天性的人类,在观赏戏剧的问题上,无论戏剧的形式如何变化,我们都不会更改这一观剧初衷。


孟京辉的作品很大程度上以解构故事线违反通常叙事规则、演员肢体行为夸张、台词高度概念化、舞台抽象著称,这些特点既可以说能够通过浸没式戏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也可以说会加剧暴露叙事和逻辑虚浮的弱点。尽管孟京辉称发布会上的表演只是呈现一个概念,不会出现在正式演出中,但从发布会披露的信息来看,《成都偷心》剧情走的依然是意识流路线。当观众在本就一头雾水的情况下,被要求面对剧情被进一步打散、在发现和追逐过程中自行找寻故事线索时,观众面对的是否可能是加倍的挑战?


另外,《成都偷心》的规模之大也值得我们注意。五层楼168个表演空间,和《不眠之夜》相比空间大了近一倍(五层楼90个房间),可以预见的是,在努力理解剧情的同时,花费大量时间寻找演员带来的体力消耗对观众来说也将是一个难点。


《成都偷心》是孟京辉与文化企业域上和美合作的长期驻地项目。可以想象这一合作背负的文化野心——为成都这一西南重镇带来跟国际接轨的先锋戏剧体验。但《成都偷心》是否能成为《无眠之夜》那样的地标性戏剧作品和打卡胜地,我们还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