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金融科技
文章列表

ABB向日立出售电网业务还需取得各国批准,预计约需一年

3月23日,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锦标赛FE在三亚举行。赛事期间,ABB集团亚洲、中东及非洲区总裁顾纯元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


对ABB正在出售的电网业务,顾纯元表示,该交易还需取得各国的批准,预计需花费一年到一年半时间。


目前,ABB团队继续管理着电网业务。“从这个层面看,业务调整对客户、员工来说,是没有任何变化的。后续的可能性,至少需等到到合资公司成立三年以后再作讨论。”顾纯元称。


2018年12月17日,ABB宣布将旗下电网业务出售给日立集团,日立集团将以双方合资公司的形式,收购ABB电网业务的80.1%的股份,ABB将持有剩余的19.9%股份。


根据协议,对于剩余股份,ABB可在交易完成三年后选择出售,日立集团对这部分股份拥有购买选择权。


对于为何选择日立集团作为合作对象,顾纯元表示,除了日立集团本身的能力外,日本银行和政府能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这对电网业务未来的发展更加有利。


ABB以电气技术起家,其电网业务目前仍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也是其业务部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该业务部税前利润率较低,剥离它成为公司管理架构和机制改革的前提。近两年呢,行业巨头迎来拆分大潮,ABB的瘦身调整,也被外界认为是受此影响。


按照此前宣布的调整方案,ABB将把原有的电网事业部、工业及自动化事业部、机器人及运动控制事业部这三个事业部,划分为电气业务部、工业自动化业务部、机器人及离散自动化业务部、运动控制业务部这四大业务部,并取消国家地区的管理维度,表示之后将更加专注地投入到数字化领域。


当下,ABB将进一步聚焦数字化行业。


ABB认为,蓬勃发展的数字化业务比电网业务更有前景,也有助于降低集团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依赖。


顾纯元表示,电气化企业在业务发展好的前提下,必然会向自动化发展,自动化之后是数字化,随后是智能化。


顾纯元认为,ABB的数字化平台是开放性的、可拓展的平台,这也是ABB与其他公司的数字化业务所不同的地方。


“ABB位于上海的机器人工厂,将成为数字化未来工厂的样板。”顾纯元称。


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ABB在去年宣布,将在上海建立一个新的机器人工厂,该工厂将实现生产制造和生产设备等方面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顾纯元表示,中国是ABB的第二大市场,在中国本地90%的业务已实现自产自销。


目前,ABB有多个事业部的全球研发中心位于中国,如位于上海的ABB全球最大机器人研发中心、位于广东的低压电气全球最大研发中心等。


除机器人外,ABB也在布局电动交通领域。


2010年,ABB进入电动汽车充电市场,目前已在全球73个国家安装了1.05万个直流充电桩。


继3月10日登陆香港之后,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锦标赛FE在3月23日来到三亚,这是ABB在2018年成为该赛事冠名赞助商后首次亮相中国内地。


2012年,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和生产国,中国是全球相关企业争抢的市场。


今年3月5日,海南省政府提出“2030年,海南全面禁止销售燃油车”,成为中国第一个提出清洁能源化目标并给出时间表的省份。



地产资本介入新能源汽车,恒大健康150亿“买买买”

一年多前的5月,恒大主席许家印为“新恒大”调兵遣将,将原恒大地产总裁时守明调至恒大健康任董事长。作为恒大系重要的上市平台之一,恒大健康被赋予新使命,那就是恒大转型高科技的“演示台”。


彼时,许家印已暗度陈仓,通过时颖代持入股了贾跃亭的FF。他准备在新能源汽车上大干一场,就像恒大足球那样。


然而与贾跃亭的“蜜月”仅维持了三个月,双方就难看地分手了。为此,许家印付出的代价是,恒大健康2018年财报出现了14个亿的净亏损。


号称要投资千亿于高科技的许家印没有收手。从FF抽身后,恒大健康接连买入了多个新能源汽车上下游公司,耗资近150亿。这么多的资金投入后,与特斯拉、蔚来等一样,恒大也将持续面临新能源汽车的量产和盈利问题。


“任性”投资


从财报来看,入股FF是恒大失败的一次尝试。


去年6月底,恒大健康公告,以8亿美元收购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下称FF)45%股权,成其第一大股东,坐实了此前恒大投资FF的传闻,同时标志着,恒大健康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后来几个月的事态发展几乎成为一场闹剧,双方几轮“互撕”,申请仲裁后又和解。根据和解协议,恒大投入的8亿美元转为32%优先股,成为事实上的债权人,未来将逐渐淡出FF。


这笔交易给恒大健康带来的是当期账面亏损。公司3月5日发布盈利预警,新能源汽车业务部分预计亏损17亿元,净利润3亿元,总体将亏损14亿元。


3月22日,恒大健康财报确认,2018年亏损14.28亿元,主要由2018年与FF签订的重组协议所致,集团通过权益法核算承担了投资联营公司Smart King的亏损,以及相关贷款利息支出等费用。


不过,亏损并没有挡住恒大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步伐。今年1月以来,恒大健康斥资9.3亿美元入主全球性电动汽车企业NEVS,又以1.5亿欧元入股瑞典超跑公司柯尼塞格,以10.59亿元入主动力电池企业上海卡耐新能源,以5亿元收购泰特机电有限公司70%股份。


据记者统计,截至目前,恒大健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约150亿,主要涉及两家新能源汽车公司、一家超级跑车公司、一家电池企业和一家电机公司。


再加上恒大集团145亿投资的汽车经销商广汇集团,整个恒大系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投资已达约300亿。


至此,恒大系已完成了“经销+充电网络+整车生产+电池+研发+动力系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


如何理解许家印坚持造车的逻辑?传统的地产开发业务已近见顶,所有的房企都在转型。恒大希望,汽车板块能成为新的增长新引擎。


市场需求和政策驱动,则为恒大的新能源汽车之路创造了机遇。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200万辆,中国的销量占比超过53%,达125.6万辆,年度增幅为61.7%。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重要一环。


恒大健康管理层认为,汽车工业现正处于变革窗口期,产业的新进入者迎来机遇,与传统汽车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许家印近期表态称,“恒大将力争在3-5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总监严跃进认为,恒大持续收购新能源汽车上下游公司,有助于其业务调整和战略推进。这从侧面也说明,恒大造车会更加独立,而不是和其他企业合作。


盈利之难


撇开投资FF的失利,新能源汽车的蛋糕并不好吃,投入成本巨大,盈利短期难解,都给恒大健康带来不小的挑战。


较早开始新能源汽车投资的蔚来汽车持续亏损。其上市后首份年报显示,2018年净亏损为9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全球来看,新能源汽车鼻祖特斯拉持续亏损15年,在2018年短暂地盈利两个季度后,马斯克预计今年一季度仍然会亏。


严跃进指出,亏损一方面是新产业开始投资时的规律,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恒大本身产业转型过多,专业度和市场探索能力不够。


严跃进提醒,房企目前普遍以开发业务的收入支撑新业务发展。恒大当前也要警惕住宅市场降温的风险,以免造成资金的压力。


“新能源汽车是个风险投资,投入资金量非常大。”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表示,衡量恒大汽车能否顺利进行,标志是量产上市。


对此,3月22日,恒大健康副董事长彭建军于业绩会表示,恒大旗下首款汽车是基于瑞典萨博凤凰平台开发,将会在今年6月份投产。“操控性能和安全性能非常好,也经过了欧洲的严格测试。”但该汽车的品牌名称他没有透露。


彭建军还表示,目前公司已在天津、广州南沙、上海松江等地建设基地。“计划三年内实现50到100万辆的产能建设。”


据透露,天津基地目前已经建成了5万辆的产能,也获得了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的核准,今年6月份会全面投产。


对于恒大健康目前的经营状况,恒大方面表示,14亿为暂时性亏损,恒大健康的盈利潜力仍然很大。因公司同时布局大健康和高科技,而大健康已显示盈利增长。


年报显示,恒大健康2018年收益同比增长136%,主要因公司健康管理部分业绩稳定,“恒大养生谷”的收入从2017年人民币13.13亿元上升到人民币31.24亿元;年度会员消费额已达到约人民币34.6亿元,同比大增139%;毛利润11.45亿,同比增长35.3%。


相应地,销售及营销费用从2017年的0.705亿元上升到2.66亿元,主要因为恒大养生谷的市场推广费用增加,与合约销售有关的销售佣金增加。


恒大健康董事会主席时守明表示,目前已布局12个恒大养生谷项目,未来三年计划实现布局50个以上,2021年陆续开业。


“养生谷具有现金快速回流的特点,可以借此把规模迅速做大。”时守明称,今年可能要上15个以上的项目,消费额将达到100亿以上。这将为恒大健康的业绩增长提供支撑。

凤凰卫视正式出售一点资讯股权,作价约4.5亿美元

乔布斯10年前就想颠覆TV,苹果现在终于这样干了

据外媒报道,苹果将于当地时间周二下午1点在美国加州库比蒂诺园区举行新闻发布会,预计该公司将会发布新的订阅服务以寻求新的收入增长方式,应对iPhone销售陷入停滞困境。


苹果发布的订阅服务可能包括流媒体视频服务,其中包括苹果制作的原创节目,以及HBO和Starz等提供的各种流媒体服务。除此之外,苹果预计还将对其新闻应用程序进行改进,以便同时支持订阅多种主要出版物。


此次发布会对这家iPhone巨头至关重要,这不仅是因为投资者和分析师认为苹果的订阅服务将在未来几年推动其大部分收入增长,这些新服务也代表了苹果近十年来始终追求的梦想即将实现。


频道平台


自2011年苹果现任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接任以来,苹果一直在致力于进军电视领域。在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2011年撰写的传记中,已故苹果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宣称他希望能颠覆电视。


Wedbush分析师丹尼尔艾夫斯(Daniel Ives)说:“早在乔布斯掌舵时期,苹果就产生了痴迷于内容的雄心。但这背后的资源和策略始终存在缺陷,现在苹果的表现依然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


在库克时代,苹果也表达了进军电视市场的愿望。库克2012年回答关于Apple TV的问题时说:“这是个令人非常感兴趣的领域。我们将继续拉绳子,看看这会把我们带向何方。”


2014年,苹果负责软件和服务的高级副总裁艾迪库埃(Eddy Cue)甚至说:“电视体验糟透了”,这呼应了库克的言论,即当今的电视体验“停留在70年代”。今年早些时候,库克甚至表示,他预计有线电视捆绑模式将“解体”。


苹果举办此次发布会的风险可能很高,因为在发布新的iPad、iMac电脑和AirPds耳机之后,苹果可能没有任何新的硬件可供披露。而在通常情况下,新硬件才是苹果发布会上的明星。


Loup Ventures创始人、苹果长期分析师吉恩芒斯特(Gene Munster)表示:“这是个适当的举措,清除硬件的障碍,以强调服务业务为要点。我想他们不希望人们关注AirPod和iPad,而是将重点放在公司的长期发展方向上。”


据美国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统计,苹果已经有34种不同的产品,我们将在周二的发布会上首次看到这些内容。据报道,苹果邀请了几位好莱坞名人出席发布会,其中包括詹妮弗安妮斯顿(Jennifer Aniston)和瑞茜威瑟斯彭(Reese Witherspoon)。此外,苹果准备每年为打造视频内容投资10亿美元。


美国科技媒体CNBC去年10月报道称,这些内容将成为苹果新数字电视战略的组成部分。苹果计划将其原创节目与HBO和Starz等服务的订阅“频道”混合起来,用户可以单独购买这些频道,也可以捆绑订阅,享受折扣。


这将大大降低苹果10年前制定的雄心。在艾萨克森的乔布斯传记中,听起来像是苹果要打造某种神奇的电视,而不是频道聚合平台。


乔布斯对艾萨克森说:“我想创造一种特别易于使用的集成电视,它将与用户的所有设备和iCloud无缝同步,并具有你能想象到的最简单的用户界面。”


苹果的原型电视包括超高清显示屏、支持在线视频会议的摄像头以及独立于有线电视的流媒体电视服务。


有关Apple TV的谣言影响了苹果的股票。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知名投资人卡尔伊坎(Carl Icahn)在2015年发信称,他之所以投资这家公司,是因为他预计苹果将在不久的将来发布一款新电视,但苹果已经搁置了这些计划。


苹果的电视服务将在iPhone、iPad和苹果电视Apple TV上播放,而不是在苹果电视机上。苹果还表明,它愿意在第三方设备上发布视频。例如,今年1月份,苹果与三星合作,将iTunes视频商店引入三星智能电视。


好消息


流媒体视频服务并不是苹果可能在发布会上讨论的唯一订阅业务。去年,苹果收购了将大量数字杂志捆绑起来订阅的应用Texture。虽然这项服务仍在运行,但苹果预计会将其作为苹果新闻(Apple News)应用的付费版重新推出。该应用将以订阅方式推出大量新闻捆绑服务。


有关苹果新闻捆绑订阅服务的报道集中在出版商和iPhone巨头之间的收入分成方面。据报道,50%的收入份额可能会归苹果所有,高于苹果从其应用商店(App Store)销售应用时30%的佣金抽成。《纽约时报》首席执行官此前暗示,这可能是该报不会参与苹果计划的原因之一。


我们还不知道其他哪些报纸和杂志可能会参与进来,也不知道与其他内容相比,该服务如何促进“付费墙”的发展。对于媒体公司来说,这个问题尤为重要,因为它们越来越不愿意与科技公司分享内容,因为它们不能获得读者的数据,也无法获得更多广告和订阅收入。


还有别的吗?


苹果很有可能利用此次发布会的机会,宣布其无线充电器AirPower的发布日期。苹果于2017年发布Airpower,但错过了2018年的发布时间。上周,苹果网站上出现了这款充电器的新营销形象,暗示它可能很快就会面世。


但考虑到苹果对服务业务的重视,它更有可能披露或预览第三个服务,以补充其电视和新闻订阅。一种可能是以高盛发行的信用卡为核心的集成iPhone金融服务。据报道,高盛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David Solomon)将出席苹果发布会。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师凯蒂休伯蒂(Kty Huberty)在上周五发布的报告中写道:“尽管视频和新闻服务在最近的新闻报道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我们认为,苹果也将在今年的某个时候扩大其支付和广告服务,其在这些领域的任何公告都将带来惊喜。”


苹果还可能推出一项捆绑各种视频游戏的服务。今年1月有报道称,苹果正在考虑打造游戏订阅服务。


但苹果最有可能利用这段时间向消费者推销其以服务为中心的新产品战略。如今有超过10亿部苹果设备在被使用,苹果必须证明它能够实现其承诺,即创造创新的新数字产品,让用户在首次购买新的iPhone或iPad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在继续消费。


此外,苹果的电视服务正进入拥挤的流媒体视频服务领域,随着迪斯尼、AT&T和NBC环球的新产品不断推出,预计明年这类服务还会继续增长。苹果将不得不证明其电视服务能够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周二发布会上,当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向记者、分析师和电影明星发表演讲,谈及苹果订阅产品为何比竞争对手更好时,希望我们能得到更详细解释。毕竟,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苹果领导层始终在构思电视和新闻业务,直到现在才采取实际行动。

2018年净利润增长18%的吉利汽车今年要这么做

3月21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2018年财报正式发布。据财报显示,2018年吉利汽车全年总收益1065.95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15%。2018年实现利润126.7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18%。


根据销量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吉利汽车累计实现销量150万辆,同比上一年增长约20.3%。市场占有率从2017年5%提升至6.2%。其中,吉利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6.71万辆,同比上一年增长165%。包括博越、新帝豪、远景、帝豪GS、帝豪GL、远景X3、远景SUV在内,多达7款单一车型的年销量突破10万辆。


按车型来看,SUV车型销量占到了57%,轿车销量占43%。按销量地区来看,2018年出口销量占总销量的2%。从价格区间来看,8-15万元售价车型的销量占比达到61%以上,其中10-15万销量占比超30%。


其中,领克品牌在2018年表现比较亮眼。全年累计销量为12.04万辆,也刷新了自主高端品牌的价值高度。据财报显示,领克01的加权平均售价约18.18万元,Pro版本以上车型占比80%,45%的用户为增购或换购用户,其中的65%来自主流合资品牌;领克02高配车型占比接近80%;领克03目前在售车型中,顶配车型销量占比超70%。


面对这份成绩单,吉利汽车管理层却首先向外界表达了歉意。


“2018年的预期目标我们没有达到,对管理层而言是非常沉重的事情,对社会各界作出检讨。”吉利汽车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在业绩发布会上如是开场白。


对此,桂生悦表示,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整个市场状况发生了变化,车市在过去十几年来从未有过的旺季出现大跌情况。由此,吉利汽车也未能避免受到波及,这也是去年没有完成目标的根本原因。


对于接下来的2019年,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CEO安聪慧表示,虽然2019年充满着不确定性,但仍将会是吉利汽车一个产品大年。累计将推出6款全新产品以及10款改款车型。


在具体即将推出的新产品方面,吉利品牌除了将推出包括嘉际在内的两款MPV车型之外,还将推出新款A0级SUV、博越系列的一款中级运动型SUV以及一款纯电动轿车。另外,还将对现有产品进行升级改款。领克品牌方面,除了将推出全新领克车型外,还将推出领克02、领克03的插电混动版本。


基于多款新车品,以及海外销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吉利汽车针对2019年制定了年度销售目标为151万辆。这一目标与2018年销量几乎持平。


对此,安聪慧表示,由于2019年市场存在着不确定性,151万辆的目标制定主要体现了吉利汽车的稳健发展战略。不过,如果年内市场向好发生变化,并不排除提升目标的可能。


在安聪慧看来,当前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了向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共享化)方向发展转型,随着消费在升级,客户需求在变化,同时也是产业一个洗牌、优胜劣汰时期。对吉利而言,这个过程也是一种机遇。抓住了“四化”也就是抓住了机遇。


“不管接下来市场怎么变化,新能源汽车销量一定会增长。”安聪慧表示。


2018年,吉利汽车发布了涵盖纯电、混动、替代燃料以及氢燃料电池四大技术路径的“智擎”新能源动力系统,初步实现了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引领的新跨越。最为关键的一点,在过去的2018年,吉利在新能源车型上是赚钱的。


事实上,今年也是吉利新能源产品的爆发年。据了解,吉利和领克品牌旗下多款产品将在2019年推出市场。此外,基于PMA平台打造的全新新能源品牌几何旗下首款车型几何A也将于下月在新加坡正式上市。作为一款全球车型,几何A将面向全球出售。


为了保证新能源车型发展顺利,吉利除了与宁德时代成立合资公司生产电池之外,据安聪慧透露,还将会与另外一家电池企业成立第二家合资公司。这也符合吉利汽车每个零部件都要有两家供应商的规定,一方面确保供货安全,另一方面也尽可能降低成本。


除了国内市场,2019年,海外市场也将成为吉利发力点之一。安聪慧认为,作为一家企业必须要有全球化的视野,产品必须要走向国际市场。


据安聪慧透露,2019年,针对东南亚市场,仅从中国整车出口目标就达3万辆。2018年,吉利累计出口销量为2.7万辆,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36%。按照规划,宝腾品牌将以每年推出2款新车的速度来扩大在当地的市占率。


针对欧洲市场,吉利也已经做好了相应准备。据安聪慧介绍,领克品牌车型将在2020年进入荷兰、比利时、德国、瑞典、英国、意大利等市场销售。进入美国市场同样也做好了规划,基于上市公司合规性,具体细节暂时还未能透露。可以确定的是,吉利进入欧美市场的车型都将是混动和纯电动汽车。


事实上,吉利近些年来一直在倡导与外部合作。用安聪慧的话来说,就是合纵连横。据了解,吉利汽车在这方面今年将会有一系列的实质性动作出台。详细规划也将会在近期发布。针对外界关注度较高的与戴姆勒之间的合作。安聪慧称,对戴姆勒并非简单的财务投资,而是战略投资。目前双方已经在出行领域达成合作共识,不排除以后在其他领域达成合作。

一天大卖700亿 !“陈光明+傅鹏博”助睿远首只公募产品成最牛网红

200亿!400亿!600亿!700亿!3月21日,睿远基金旗下首只公募产品——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下称睿远成长价值)的实时销售金额不断刷屏,空气中仿佛到处弥漫着牛市的气息。


在 “陈光明+傅鹏博”两大基金圈超级IP加持下,睿远成长价值的首日销量已超700亿元,接近招募书设定的60亿元募集上限的12倍。


根据产品招募说明书等公告,为有效控制规模,睿远成长价值的A、C两类份额分别设置了50亿元和10亿元的募集规模上限,若任一类别份额达到其规模上限,该基金都将采取末日比例配售方式确认。此外,若A类份额募集规模达到或超过30亿元,该基金也将提前结束募集。


从前述数据推算,这意味着,投资者最终确认的份额将不到10%,创下了国内公募配售比的最低记录。在此之前,新基金发行超低比例配售的记录也和陈光明有关。2017年11月,由陈光明老东家东证资管发行的东方红睿玺在人均限额5万的情况下共募集178.22亿,最终配售比为11.22%。


3月21日一整天,各渠道一直在刷新睿远成长价值的销售数据。


上午9点左右,睿远成长价值半小时卖过百亿的消息便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屏,仅招商银行渠道就达到105亿元。其中,有一张单次交易委托单10亿的截图特别吸睛。传言称,这一大手笔来自沪上某大户,但截至发稿,记者未能确认该消息的真实性。


上午12点多,从各渠道传出消息称,睿远成长价值全市场募集超过400亿,而招商银行渠道贡献了至少200亿。


在沸腾的市场情绪下,午间,睿远基金在官方公众号发出公开信表达对投资者的感激之情,并继续推广其价值投资理念。


下午3点收盘后,该数据更新到了600亿。最终这个数字超过了700亿。


单日销售超700亿是什么概念?它打破了2006年12月嘉实旗下一只基金1天卖出419亿的历史记录,极大地鼓舞了基金圈的士气。


作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基金,睿远成长价值开卖前的渠道宣传做得特别充分,首先体现在渠道数量上。3月16日-21日,睿远成长价值就新增了4份增加代理销售机构的公告。据不完全统计,睿远成长价值混合的代销机构近30家,其中包括东方证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主流券商,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平安银行等商业银行,好买基金、万得基金、诺亚正行等大型独销机构。不过,蚂蚁财富和天天基金这两家大型独销机构并未包含在内。


不少金融从业人士纷纷表示,为了购买这只基金,他们都是定了开售的闹钟掐点认购的,其中很大的原因源于对“陈光明+傅鹏博”组合的认可。


陈光明曾任东证资管党委书记、董事长,任职期间带领东证资管坚守价值投资之路,打造了“东方红”系列产品和投资团队,尤其是擅长3-5年长期价值投资,被业内认为是最懂如何在中国市场进行价值投资的人,可谓是“高手中的高手”。


睿远成长价值拟任基金经理傅鹏博是一位资产管理行业的资深老将,拥有26年证券从业经验,曾任兴全社会责任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长达9年,在管理该基金期间取得出色的长期业绩,基金份额持有人曾超过百万人,截至2018年3月21日卸任,他的任职期间总回报达到434.13%,年化收益20.02%,在同类基金排名第一。


在“陈光明+傅鹏博”两大基金圈大IP加持下,睿远成长价值自然受到了各渠道的追捧。而在产品发行前期,各大销售渠道纷纷把这只基金作为主推,为其预留档期、提前预热。


此外,也有声音质疑销售过程中存在违规。“招商银行在销售前一天(20日)就在预售了,鼓励客户把钱先打进去,然后在今天开售后统一代替客户向睿远基金发出购买指令。我觉得,这其实不大合适。”某渠道人士表示。

比亚迪在新能源全产业链领域发布了一个新平台

3月21日,比亚迪e系列正式发布。这也是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深耕而来的又一成果。同时,也是全球首个新能源全产业链技术平台。


据了解,比亚迪e系列诞生于e平台基础上,借助e平台的集成化和规模化,旨在“重构纯电出行标准”,“建立纯电出行生态”,“定义纯电出行体验”。


虽然与王朝EV同源,但两者分属两个产品阵营。从定位上来说,王朝EV系列定位是“纯电时代的前瞻引领者”;而e系列定位则是“智能纯电生活的创新者”。


对此,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赵长江表示:“我们是高度集成,让车更省电,使用更便捷,让更多人买得起,更用得起。“


据了解,比亚迪e系列围绕产品、服务、驾乘、出行四个维度,重新构筑出行标准。同时,还将重新构建e系列生态,从购车体验、城市生活、自驾旅行等生活方式。


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e系列还将规划布局不同产品品类,涵盖多个细分市场。具体产品层面,今年将会推出多款轿车和SUV产品,未来还将推出更高级别车型,形成e系列的完整产品矩阵。


其中,作为比亚迪e系列首款产品,限量版的e1车型将于4月1日正式发售。



在销售渠道方面,e系列将和王朝系列并行。在比亚迪启明星计划的布局之下,e系列的销售网络,将覆盖全国新能源市场。除了线下渠道,e系列也将开通线上销售渠道。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比亚迪e系列将有约200家销售服务终端落地建成。


此外,在经营模式上也有别传统。对于e系列而言,车辆交付只是服务的开始。除了车辆之外,还将在生活方式等领域提供不同体验。


在确保产能方面,比亚迪从产业链源头启动了相关布局。比亚迪“三大电”和“三小电”的整个零部件规模也在相应做大。


在动力电池配套方面,比亚迪除了最早的惠州、深圳两个工厂,还在规划重庆、青海、陕西等新的生产基地。到2020年,将达到65GWh,实现自给自足。


综合来看,e平台体现了“集成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特征,对车企而言,e平台高集成度的驱动三合一,降低技术成本同时优化布局。数据显示,e平台可以实现成本降低33%,体积降低30%,重量降低25%,进而生产出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